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綜合風險防范:中國綜合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風險圖書
人氣:42

綜合風險防范:中國綜合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風險

鄭景云等編著的《綜合風險防范——中國綜合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風險》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綜合風險防范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叢書之一。本書基于我國水資源和能源保障風險現狀,建立綜...

內容簡介

鄭景云等編著的《綜合風險防范——中國綜合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風險》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綜合風險防范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的部分研究成果,叢書之一。本書基于我國水資源和能源保障風險現狀,建立綜合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風險的識別、分類標準與指標體系,開發能源和水資源保障風險的綜合評價模型,編制中國綜合能源和水資源保障風險圖,辨識出其中的高風險區,提出能源和水資源保障風險防范的應對策略。

《綜合風險防范——中國綜合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風險》可供災害科學、風險管理、應急技術、防災減災、保險、生態、能源、農業等領域的政府公務人員、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企業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的師生等參考,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研究生的參考教材。

目錄

總序

第1章 緒論

1.1 中國能源與水資源利用概況

1.2 國內外綜合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風險防范理論與實踐

第2章 中國綜合能源保障風險評價

2.1 煤炭與石油保障態勢

2.2 全國煤炭與石油保障風險識別與評價

2.3 煤炭與石油保障風險圖

2.4 能源保障風險綜合防范對策

第3章 中國主要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評價與綜合區劃

3.1 可再生能源:全球關注的新型可替代性清潔能源

3.2 區域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評價方法與模型構建

3.3 中國主要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潛力評價

3.4 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開發潛力綜合區劃

3.5 主要可再生能源區域發展對策和建議

第4章 能源保障風險綜合防范示范

4.1 江蘇省能源利用狀況

4.2 示范區江蘇省能源保障風險識別

4.3 示范區江蘇省能源保障風險分類

4.4 示范區主要可再生能源開發潛力評價

4.5 示范區江蘇省綜合能源保障風險評價

4.6 示范區江蘇省能源保障綜合防范對策分析

第5章 中國水資源保障綜合風險評價

5.1 中國水資源分布與利用態勢

5.2 中國水資源保障的識別與評價

5.3 中國水資源綜合保障風險評價

5.4 中國水資源保障風險圖

5.5 中國水資源保障風險綜合防范對策

第6章 跨區域水資源調配與跨境水資源分配風險研究

6.1 重大跨區域水資源調配風險的識別

6.2 跨境水資源分配風險的識別

6.3 南水北調主要環境風險評價及其綜合防范對策

6.4 西南地區跨境水資源分配風險的綜合評價與防范對策

第7章 水資源保障風險綜合防范示范

7.1 示范區京津唐地區水資源利用態勢

7.2 京津唐地區水資源保障風險評述

7.3 水資源短缺風險評價模型及應用

7.4 京津唐地區水資源保障綜合防范對策分析

第8章 綜合能源與水資源保障風險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在線預覽

第1章 緒論

1.1 中國能源與水資源利用概況

1.1.1 中國能源資源利用概況

1.中國是能源資源賦存大國

中國是能源資源賦存大國,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化石能源資源量位居世界前

列,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主要化石能源資源探明儲量超過萬億噸標準煤[1噸標準煤

(1tce)約產生2926萬J能量],尤其是煤炭和水能資源,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人口

眾多,還是較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水平與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較較低,中國主要化石能源

人均擁有量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據來自BP的油氣煤探明儲量(精查儲量)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石油探

明儲量148億bbl(1bbl約合158.987L),占全球總量的1.1%;天然氣探明儲量2.46萬

億m3,占全球總量的1.3%;煤炭探明儲量1145億t,占全球總量的14.0%(BP,

2010)。比較而言,中國常規化石能源油、氣、煤炭等資源探明儲量(尤其是石油探明儲

量)顯得不足。但中國能源資源總量潛力分析表明,中國石油、天然氣、煤炭、水能資源

尚有較大的開發利用潛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進行了三次油氣資源評價。第三次油氣資源評價結果(2004~

2005年)顯示:中國石油遠景資源量1086億t,地質資源量765億t,可采資源量

212億t,勘探進入中期;天然氣遠景資源量56萬億m3,地質資源量35萬億m3,可采資

源量22萬億m3,勘探處于早期;煤層氣地質資源量37萬億m3,可采資源量11萬億m3;

油頁巖折合成頁巖油地質資源量476億t,可回收頁巖油120億t;油砂油地質資源量60

億t,可采資源量23億t。空間分布上,中國油氣資源呈現非均衡狀態,陸上油氣資源主

要分布在松遼、渤海灣、塔里木、準噶爾和鄂爾多斯五大盆地;據《環球能源網》整理的

數據,目前中國陸上油氣資源量占有較高比重,分別占到了77.07%和82.01%;海上油

氣資源則主要分布在渤海、東海和南海,其中以南海的潛力較大。

據中國2007年12月的《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枠,截至2006年,中國煤炭資

源保有儲量為10345億t,剩余探明可采儲量約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中華人

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7-3-28)。空間分布上,以北方地區為主,主要分布在

華北、西北地區,集中在昆侖山—秦嶺—大別山以北,其中華北地區儲量占煤炭資源探

明儲量的50%以上,西北地區儲量占30%以上,以山西、陜西、內蒙古等省(自治區)

的儲量最為豐富,晉陜蒙(西)地區(簡稱"三西"地區)集中了中國現有煤炭資源

探明儲量的60%,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貴州、寧夏六省(自治區)占全部探

明儲量的81%以上,但適于露天開采的煤炭資源儲量較少,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新疆

和云南三省(自治區),90%以上為地下開采,條件十分復雜;同時,中國的煤炭資源

探明儲量比例仍然較低,精查、詳查大致只占資源量的20%左右,普查資源量的地質

勘探工作程度也較低。

中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6.94億kW(不包括中國臺灣地區),理論年發電量60829

億kW·h,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5.42億kW,年發電量24740億kW·h,經濟可開發裝機容

量4.02億kW,相應年發電量17534億kW·h,均居世界及時位(鄭守仁,2007)。空間

分布上,中國水能資源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西南地區,以大中型河流中上游地

區為主,其中長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烏江、瀾滄江、黃河和怒江等干流上裝機

容量約占中國可開發量的60%,其中的2/3以上分布在西南地區[云、貴、川、渝、藏五

省(自治區、直轄市)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占全國總量66.07%],按江河流域排序,第

一位長江流域2.56億kW,第二位雅魯藏布江流域0.68億kW,第三位黃河流域0.37

億kW。

中國核能資源分布較廣泛,但從已有的地質勘探成果看,主要是在北方地區,尤其是

西北地區,目前核能資源探明儲量不高,但有專家認為,中國鈾資源探明潛力較大(張金

帶,2008)。

在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資源方面,中國尚存在巨大的

資源潛力。各類生物質能源的開發潛力可達到10億tce,而目前生物質能源開發利用率不

到現實易獲取生物質能源總量的10%;中國目前已探明全國陸地風能理論儲量為32.26億

kW,可開發利用的儲量為2.53億kW,加上近海的7.5億kW,合計可開發利用風能資源

可達10.03億kW,居世界前列,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區(東北、華北北部和西北)和

東部沿海陸地、島嶼及近海海岸。截至2009年,中國風電裝機規模還不到2000萬kW;

中國還是一個太陽能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全國2/3以上國土面積日照時數在2000h/年以

上,各地太陽年輻射總量達335~837kJ/(cm2·年),目前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還不

到10萬kW,太陽能光熱利用面積1.4億m2左右;據初步估算,全國可采地熱能資源相

當于33億tce,適合于發電裝機的地熱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藏中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

部,預計開發裝機能達到600萬kW;潮汐能資源理論蘊藏量30億kW,主要分布在沿海

地區,理論可開發裝機容量可達到1.1億kW,可供開發利用的為3100萬~3500萬kW。

目前潮汐能資源開發尚處于起步階段。

2.中國是能源開發生產大國

中國是能源生產大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一次

能源生產總量快速增長,在近10年時間里就增長1倍多。到200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

總量突破28.0億tce(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0),是世界較大能源生產國(表

1-1,表1-2)。其中,中國因化石能源賦存結構所致,煤炭產量占全球總量的45.6%,可

謂"一枝獨秀"。

3.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費呈現出不斷加速的態勢,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

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上升。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到2009年,全年能源消費總量31.1億tce

(表1-3),其中煤炭30.2億t,原油3.8億t,天然氣887億m3,電力36973億kW·h(中

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0),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總量逼近美國(31.2

億tce);同時,自20世紀90年代前期開始,中國部分能源已不能滿足消費所需,逐步從

能源凈出口國,轉變為凈進口國。作為較大的發展中國家與工業化處于"加速期"的中

國,能源消費需求也呈現出加速的態勢。目前中國一次能源自給率還基本保持在90%以

上。但隨著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進一步擴大,中國的能源消費還將繼續呈現上升態勢,能

源自給率也會有所降低。

21世紀以來,中國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呈現加快態勢,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類產業發

展的需要,使能源、原材料、重化工產業進入到規模快速擴張期,能源消費量大幅度增

長。其中,工業能源消費量所占比例在進入21世紀以來一直走高,2008年已達20.50億

tce,工業能源消費量占全部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從2001年的68.63%增加到2008年的

71.93%。

可以認為,中國的工業能源消費需求正在進入"峰值"階段。從當前中國工業化與城

鎮化的進程判斷,開始于2002年的新一輪大規模投資和產業"重型化",是形成中國能源

消費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2008年肇始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

迫使中國加大推進"雙管齊下"的積極財政和金融政策,通過擴大內需以緩解全球"金

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和沖擊,從而導致中國進一步加大了對能源、交通和城市

化為主體的基礎設施高投入。這一態勢有可能使中國提前度過"規劃"的工業化"峰值

期",預計這一階段最快將發生在2015~2020年。

4.工業是中國能源消費的主體

受能源資源與生產、供給構成與能源技術進步的影響和制約,中國工業能源消費主要

來自于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其中,工業的煤炭消費量又占據整個煤炭消費

的主體。在2007年全國煤炭的產業消費量中,工業的煤炭消費比例高達95.01%,且主要

為包括發電、供熱、煉焦和制氣等工業中間消費在內的消耗,2007年工業的中間消費量占

整個煤炭消費量的75.42%。

進一步對工業的能源消費量進行分行業比較,中國工業的能源直接消費主要集中在黑色

金屬冶煉及壓延業、化學原料及制品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和電力煤氣自來水生產供應業等

能源、原材料重化工業部門,這些工業部門的能源消費量在2007年占到整個工業能源消費

量的84.31%,屬于典型的高載能、高耗能產業部門。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表1-7中各工業產業部門的能源消費量及結構是產業本身的消費

規模及結構,即產業生產、轉換、加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費量,不包括產業加工輸出產品的

能源消費量。例如,煤炭開采及洗選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煤氣及水生產供應業產

品的能源消耗量就具有典型性。其中,電力生產的能源消費量要遠遠高出產業本身,例

如,2007年電力生產業煤炭原煤消費量就達131923萬t,占整個工業煤炭消費量的

54.40%(表1-7)。當然,這些產業部門的能源消費并非為能源消費,其中有相當一

部分是該產業部門的原料,如石油加工及煉焦工業、化學原料及制品業的能源消費量。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遵化市| 黄浦区| 尉犁县| 东台市| 阳谷县| 中超| 河南省| 赣州市| 德化县| 黎平县| 南靖县| 长沙市| 文安县| 翼城县| 佛冈县| 平原县| 阳春市| 亳州市| 南漳县| 龙井市| 贵州省| 荥经县| 响水县| 泽库县| 中江县| 修武县| 龙泉市| 遵义市| 辽宁省| 乐安县| 丹凤县| 鄯善县| 巴林右旗| 华蓥市| 罗田县| 资兴市| 汉沽区| 永仁县| 耒阳市|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