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喜歡千人一面的重復嗎?
憑一首《忐忑》,龔琳娜在網絡走紅,其歌唱事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一邊是網友調侃她為“神曲”制造者;另一邊是音樂圈專業人士對她的高度評價。
她既能在電視上比拼不同類型的音樂,也能在長城腳下演唱高雅的古詩詞;她潛心研究中國民樂、戲曲等各種不同發聲方法,在歐洲演出十年,只唱中文歌。這些年來,堅持不假唱不參加文藝晚會類演出,與老鑼一起創造自己的新藝術音樂。
二十多年前,德國作曲系畢業生老鑼,到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古琴,從此對中國音樂戀戀不舍。經過多年探索、研究,他決定專心作曲。老鑼懂得運用西方的和聲結構,豐富中國音樂肌理,并使其不失中國音樂特有的神韻;奏他的音樂,讓樂手興奮,令作曲家汗顏,令觀眾贊嘆不已。
這對夫婦怎么理解所謂的“神曲”?他們追求的理想音樂是什么?他們做過什么嘗試及堅持?神曲之后,是什么使得他們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
本書以龔琳娜和老鑼生命中不同的音樂會作為主線,龔琳娜與老鑼共同記錄他們這些年來的感受與成長,從中可見一段相知的關系如何誕生,以及兩人不同的性情與人生故事,講述十幾年來不曾熄滅的夢想!
為什么在大眾眼中只會唱神曲的龔琳娜在真正的音樂圈里評價如此之高?
龔琳娜是一個十分有個性的歌唱家,她的音樂既前衛又典雅——李西安。
龔琳娜是在服務音樂,她是站著音樂背后的。她站在臺上不是為了表現自己,是在音樂藝術里——鄒文琴。
她的民歌唱法,揭開民歌唱法歷史上的新篇章——潘乃憲。
她的演唱富含新意,目前國內正需要這樣的音樂——王昆。
龔琳娜的情緒、歌詞、音樂會帶領著你一直走到一個意境的地方,能直接打動到人們的心靈——劉嘉玲。
神曲不簡單。 被稱作“神曲”的《忐忑》《金箍棒》《法海你不懂愛》走紅背后有什么故事?龔琳娜老鑼為什么會創作這樣的歌曲?
面對質疑,龔琳娜老鑼不急于反駁,從最初的演出只有9個觀眾到如今的街談巷議,龔琳娜老鑼忠實記錄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故事與你分享——走自己的路。
不假唱,不媚俗,不忐忑。一路走來,初心未改,只為成為真正的歌者。
龔琳娜老鑼人生自傳。李谷一 鄒文琴 李西安 楊瀾 楊麗萍 馮唐 感動推薦
隨書贈送明信片、書簽
龔琳娜
中國新藝術音樂歌唱家、創立者。龔琳娜是一個十分有個性的歌唱家,她的音樂既前衛又典雅,她站在臺上不是為了表現自己,是在音樂藝術里。
龔琳娜潛心研究中國戲曲、民歌等各種不同發聲方法,并獨具匠心地將多種聲樂技巧融匯在老鑼為其創作的新藝術歌曲之中。她還致力古代詩詞的演唱,以及傳統聲樂的挖掘和教育。龔琳娜還發起“聲音行動”音樂教育項目,旨在傳播獨具中國特色的發音唱法及音樂理念。
龔琳娜的情緒、歌詞、音樂會帶領著你一直走到一個意境的地方,能直接打動到人們的心靈(劉嘉玲評)。
老鑼(Robert Zollitsch)
1966年出生于德國慕尼黑,中國新藝術音樂的作曲家、創立者。
1992年獲得德國國家獎學金,到上海音樂學院學習中國音樂。二十多年來,他把中國和歐洲兩種文化對自己產生的影響,融入到自身的音樂創作中,成就了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他的作品,破除音樂風格的界限,基于中國文化精髓之根,立于中國藝術音樂創新之上。
2012年,為香港中樂團和湖北編鐘樂團創作作品《鐘樂和鳴》;2015年,為屈原的楚辭《九歌》創作了大型清唱劇《中華安魂曲》。已創作中國民樂室內樂作品、中國新藝術歌曲近百余首。
002 序
001 及時章 《北京談話》音樂會
031 第二章 “五行樂隊”
069 第三章 婚禮音樂會
095 第四章 小小音樂會
119 第五章 阿姆斯特丹《亞洲人聲》音樂會
133 第六章 《走生命的路》龔琳娜現代作品音樂會
153 第七章 《愛之歌》音樂會
177 第八章 《忐忑》
223 第九章 《桃源行》音樂會
237 第十章 全能星戰
271 第十一章 《水樣年華》老鑼民樂作品音樂會
287 第十二章 《忐忑之后》龔琳娜、老鑼香港音樂會
301 第十三章 《云中君、河伯、山鬼》紐約樂侃馬拉松音樂會
320 后記
龔琳娜:我的假唱經歷
民族歌曲科班出身的我,一直將民歌作為自己的夢想。5歲開始上臺獨唱,7歲考入少年宮,17歲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20歲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后,又懷著對中國民歌的熱情,考入了中央民族樂團,第二年就在青歌賽中獲獎。二十多年中,我走著與大多數民歌演唱者無異的道路:華服、盛典、贊美、光環……未來足以預見,繁華亦可期可求。但此時我心底響起另一種聲音:你真的喜歡這樣千人一面的重復嗎?
我知道這絕非我想要的音樂,也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在迷茫中迫切尋找新方向的我,02年的時候偶然參加了一場名為“北京談話”的音樂會,遇到了老鑼。
這是一場非常新鮮的音樂會,在當時的北京并不多見。我自己本來也是做音樂的,盡管我現在因為唱《忐忑》被大家熟知,但其實我是民族歌曲科班出身的,當時已經有些名氣。那時我對自己將來的路怎么走陷入迷茫,所以就非常開放地去尋找所有新的東西。有次跟朋友吃飯,一個作曲家說晚上要去三里屯,問我要不要去。我從沒去過三里屯,總覺得那種酒吧很亂。但他說是去見藝術家,我就去了。
這是我及時次去酒吧,到了地方才發現,那個酒吧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其實特別有品位,也很有文化氛圍。長長的木桌子,圍坐著一大群人。有陳丹青,也有“二手玫瑰”搖滾樂隊的主唱梁龍,坐我旁邊的是中央工藝美院的老師老焦。大家都在聊自己的新想法,我覺得這些想法都特別新鮮、特別好。這種環境突然給我一種自由自在的感覺。老焦告訴我,3月28日有個演出,是關于世界音樂的。有個歌手叫保羅,她十年沒唱歌了,但她十年前出了個唱片叫《生命之花》。十年后要做這場演出,老焦問我:“來嗎?”我說:“來!”
我叫上我的朋友常靜去聽了這場音樂會。常靜是彈古箏的,我們曾經一起組成了“知音琴歌”組合。音樂會那天擠滿了人,也沒覺得演出怎么樣,沒給我什么信息,歌手也記不住。在樂隊表演完后,一個老外登場,在臺上彈著琴,唱著低音。他用很特殊的發聲方法,有低有高,很幽默,眼睛圓圓的,表情特別豐富,很享受的樣子 。
這個彈琴的老外就是老鑼。
他的節目很受歡迎,老焦說,今天的演出就這老外好。演出結束后老鑼在臺側拿著他的琴。常靜拉著我去看他的琴。常靜是個很主動的人,英文也好,問了他一些比較專業的問題。老鑼反而用中文,問我們是干嗎的。常靜說,我們也是做音樂的。老鑼回話說,那留個電話吧,以后約出來玩音樂。
那場音樂會后,我去了江蘇連云港演出。唱的是那座城市的市歌,很多老百姓都會唱。舞臺很大,觀眾很多,我穿得也很漂亮。但我不記得唱的是什么,歌是兩三天前錄好的,也不需要記歌詞,現場放,對口型就好。我只需要現場表現得很美,穿著高跟鞋和漂亮衣服,真的是個表演,唱的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天感覺特別長,仿佛那首歌老也唱不完,唱完后我跑回賓館大哭。我覺得我再也不能這樣了,非常痛苦。收入很好,接待也很好,賓館也很好,一切都特別好,但我是“假”的。如果這么下去我肯定得抑郁癥。
我非常痛苦地回到北京。一進家門,我媽告訴我常靜打來了電話,說一個老外要跟我們做音樂。其實我心情非常不好,但是有新東西來了,我就馬上放下包去常靜那兒。到那時他們已經開始在做音樂了,三個人:常靜、老鑼和拉馬頭琴的張全勝。
老鑼和張全勝合作過,他們比較熟,也是很好的朋友。他們三個人比較有默契,可我不知道怎么做這樣的音樂,加不進他們的即興。即興完后,老鑼讓我給他唱首歌。我當時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該唱什么歌。總不能唱《好日子》那些歌吧。從音樂學院出來的人,總覺得唱歌是很正經的事情,不會輕易唱;民間的歌手張嘴就唱,因為唱歌就是他們的生活。我們不是,當時我大腦就空白了。后來,我選了半天,才選了首貴州民歌《摘菜調》,很簡單的,像首兒歌 。
匆忙唱完后,我們就一起去吃飯了。老鑼當時很想了解我們這樣的音樂家,所以我們就又約了第二次即興。這次我去了老鑼住的地方,在左家莊附近的一個攝影棚。攝影棚沒窗戶,特別悶,但做音樂非常好。到時他已經準備好兩個麥克,一個是我人聲的麥克,一個是他的琴的麥克。我那時是在城市和塵世中特別焦躁的人,又很迷失,那攝影棚特別好,門一關,與世隔絕,特別安靜。聽不見汽車聲,沒有外面的光,覺得是另外的世界。前面坐著個老外,還是個陌生人,我也不了解他,只知道他是彈琴的。
老鑼微微一笑,說:“你開始唱吧。”我又空白了。我說:“我唱什么?”他說:“隨便。”我就在“隨便”當中放松了,突然有了膽量,反正老外不知道我是誰,也不會戴有色眼鏡看我,我的防范心就沒了。
我張嘴就唱,先唱了一段貴州彝族的《阿西里西》。唱完一段后,老鑼的琴開始變換節奏,我開始唱第二首歌。一切都自然地開始,自然地結束。我知道怎么展開,他知道怎么推動。后來我又唱了《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之前很少唱流行歌,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唱了這首,就是很自然地唱了出來。
我們在音樂上合拍,但我沒意識到音樂的相合會把我們的命運牽連在一起。我們倆所以相愛,也是源自音樂。
及時首是快樂的,第二首是感動和流淚,我哭了,我們特別和諧,第二個旋律是編的,自然地開始,自然地結束。我明白了為什么少數民族會用歌來談戀愛。苗族的人或者像大理的白族,每年三月三的時候,那個節日所有人都會去,我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但我們對上眼了,我們就會約好在一個地方唱歌,是在唱歌里面尋找愛的交流。
不過,那時候我當然還沒有愛上老鑼。我其實有段愛情,幾乎要結束了。很無奈、想不明白愛情是怎么樣的,在前面經歷的一些愛情中也有過謊言,那時候的我正好是愛情、事業上都處在一種迷茫期。我那天的即興演唱,是我自己沒有找到未來的一種狀態,那種無奈、想不明白的心情,讓我很壓抑,包括在事業上,我不喜歡假唱,這讓我很不快樂。但我沒有辦法向別人傾訴這些事情,因為沒有人真正理解。
是老鑼用這次即興告訴了我一點:真實,不要有欺騙,不要有謊言。有史以來我及時次覺得唱歌是為了自己。我原來唱歌總是放著唱,一開始就是打開朝向觀眾的,那天是收著唱,是向著自己內心的,或者先朝向自己,再向外打開,狀態特別好。而在此之前我從不知道聲音還有方向。那天我們倆一直唱了三個多小時,唱到天黑。在這三個小時里,我又哭又笑又唱又跳又叫,特別爽,還不累,就像經歷了一次心理治療。所以那次的即興對我相當重要,我很感謝老鑼錄下來,可以讓我辨析到當時的聲音和心情,那次做完音樂后我的心已經向老鑼敞開,只是我還沒有意識到。
那后來我們又做了幾次即興,都錄下音來。老鑼回德國一個月后給我們寄了張CD,那CD里有半個多小時的音樂,不單是我的,也有常靜的古箏、熊俊杰的揚琴、老鑼的巴伐利亞琴,還有德國安德列的打擊樂和馬丁的鍵盤部分都錄好了音,然后老鑼剪輯出完整的歌曲。這對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事。之前我做了個唱片《孔雀飛來》,花了不少錢、時間和精力。這事讓我明白自己做一個唱片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你主動,去行動,馬上可以實現。老鑼讓我看到一個迅速的結果。我們跟他玩音樂的時候非常輕松,一個月后聽到了中德音樂家共同合作的完整的音樂。
即興完以后,老鑼說:“哇,你的變化非常大。”他夸我的聲音拐彎之處很有韻味,細膩的同時又有很強大的張力。其實,這是我聲音的本質。只是遇見老鑼,才能讓我的真實展露出來。
“在全世界你這樣的歌手都不多。”他當時說的。這句話很高抬,也道出了他的要求。他要我有的水平,比如柏林愛樂的水平。我不算美女,個頭也不高,而且我這種嗓子在學校里多得很。老師們都覺得我嗓子條件很一般,我也把自己歸類在一般的一類,所以我要很努力,但我覺得自己永遠比不上條件好的學生,那時我在這方面是自卑的,我只是很會唱歌,也就是音樂感覺好。我對嗓子方面的能力沒自信,但是老鑼看到了,也跟我說出來了。
我當時是不相信的,我摸著自己的嗓子說:“這是真的嗎?”是他把我這顆鉆石挖出來,讓我發光。沒有他的幫助、雕琢,我還是會走我的路,但可能不會這么發光。我明白了我是什么,如果我是泥鰍,我就在泥里鉆;如果我是小魚,我要在池子里游。但我想我是條大魚,我喜歡在大海里游,沒有邊際的,我想要自由。
一定會認真研讀,深入學習!
不錯呢,300—100比書店買便宜多了
很不錯
很好的書 受益
好評
一般
閱讀心靈,讀好書,買書首選當當。
這個女子也是很勇敢的,有自己想法的。
很快就收到了 還沒來得及看 應該都不錯 精挑細選的
書本寫得不錯
紙張很好!
好書,雖然只看了一點點
居然是有簽名 老半天才確定不是復印的 哈哈哈
才知道評價訂單可以換取積分哦換取積分哦換取積分哦 好棒好棒好棒好棒
很好的一本書!內容很真誠,文筆也不錯,非常值得買的一本書。
一直都是很喜歡自傳小說,能夠進入到作者的內心世界,也學習到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專業知識,非常好的一本書
龔老師的書必須支持!圖片總是壓縮失敗,就不上傳了
真的是一本好書,兩個人分別對自己人生追求的不同階段進行回憶,一段過程兩段記錄,非常真實。無論是順利或者遭遇瓶頸的階段,都在進步,都有成長,作者的音樂追求就是一棵有根有葉的樹,真實并且充滿了活力。讀過之后,讓我對音樂的真實和不設限有了一些理解,也解開了我的一些關于做事的迷惑。另外,圖片很美,人物的眼神是很真很踏實地在觸碰生活,很動人,透過它能看到:哦,原來這世上還有這樣一種選擇,一種生活。
有簽名。覺得龔琳娜的音樂很棒。讀讀這樣的說,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