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幸福的種子圖書
人氣:135

幸福的種子

愛的語言: 平常在家,您最常對孩子說的話是什么? 我們姑且稱它為口頭禪吧。我曾經仔細聆聽這些口頭禪,發現這些話在無意間暴露了說話者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想,大家實在有必要確認一下自己的口頭禪,以了解自己...
  • 所屬分類:圖書 >童書>閱讀工具書  
  • 作者:(日)[松居直]著,[劉滌昭]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3255237
  •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11
  • 印刷時間:2007-1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這是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在這本書中,作者從圖畫書與兒童的世界講起,系統介紹了圖畫書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作用,并列舉了許多生動的實例教家長和教師如何為孩子挑選的圖畫書、如何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松居直先生憑借自己幾十年的圖畫書編輯出版經驗,以親切、溫暖的敘述語調為廣大家長和孩子指出了一條通往圖畫書世界的捷徑。

編輯推薦

本書將告訴你如何透過共讀圖畫書,引導孩子感受愛和快樂,成為內在充實、有情有愛的人。 閱讀本書,將使你開闊眼界,改變你的不止是對童書、對育兒的看法,而且還有你的人生形態。

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

圖畫書的文字都經過精心挑選與整理,字字飽含藝術家們在家的情感與理性認識。父母親用自己的的口,將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說給孩子聽,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語言的種子。當一粒種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時,親子之間就建立起無法切斷的親密關系。真正讓父母與子女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不是薄或出生證明書,而是溫柔的、人性化的言語。

念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手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即使經過幾十年,我們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珍藏在內心深處。孩子們長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語言講了這么多故事的意義在哪里。我也發現,通過念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父親的想對孩子們說的話說完了。

本書告訴您如何透過共讀圖畫書,引導孩子感受愛和快樂,成為內在充實、有情有愛的人。

作者簡介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現任日本福音館書店會長。1665年以作品《桃太郎》獲得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1969年、1979年、1985年擔任BIB"世界繪本原畫展"國際審查委員。主要作品:《我的繪本論》、《看圖畫書的眼睛》、《如何看圖畫書》、《走進圖畫書的森林》、《圖畫書的

目錄

愛的語言

"我的后面留下了路"……——我與松居直先生的神交

及時章圖畫書與幼兒的世界

進入圖畫書的世界之前

豐富的語言體驗

傳遞親情的橋梁

幼兒期的圖畫書體驗

第二章插畫和想象力

圖畫書的插畫與藝術

什么是好的圖畫書

表現真實事物的圖畫書

閱讀圖畫書的插畫

圖畫書的樂趣

爸爸的圖畫書

想象力的幼苗

想象力與圖畫書

第三章怎么教孩子看圖畫書

帶孩子進入書的世界

念圖畫書給孩子聽

不要剝奪孩子的閱讀樂趣

選擇圖畫書的方法

殘酷與幽默

關于天真可愛

我對迪士尼圖畫書的看法

第四章陪孩子成長的圖畫書

嬰兒的圖畫書

兩歲孩子的圖畫書

三歲孩子的圖畫書

第五章圖畫書與幼兒教育

讓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有機結合

附錄

福音館書店的《兒童之友》月刊繪本簡介

部分圖畫書原著名及其作者

在線預覽

進入圖畫書的世界之前

人類的語言

要增加幼兒的詞匯量,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聽到豐富的語匯。事實上,建立幼兒閱讀能力的基礎,是從耳朵不斷累積詞匯開始,而不是讓幼兒提早識字、看書。

母親撫育嬰兒時,不論喂奶、洗澡、換尿布、逗弄、哄睡,都一定會對嬰兒說話,而不是默默地照顧。

母親所說的往往是一些沒太大意義,甚至支離破碎的詞句,但是這些話充滿了深摯的母愛,溫暖了孩子的心。當母親不斷和嬰兒溝通時,嬰兒一定能感受到母親的心情,親子之間就產生了交流。這正是人類的語言,是最能代表人性的語言。

我們在襁褓中的時候,一定也是沉浸在母親溫暖的話語中逐漸成長的。我們長大以后,也用同樣的話語來養育自己的子女。因為每天生活在洋溢著感情的語言中,嬰兒才能成為"人"。相反,如果嬰兒由狼養育,他就會有狼性;如果由猿猴養育,他就會長成一副不通人語的猴兒模樣。這種例子確實存在,這證明了人要以人類的感情來養育,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那么,由電視等機械養大的人,會變成什么樣呢?或許有人認為這個問題很愚蠢,但事實上,許多家庭都讓電視從早到晚地陪伴著孩子。

我遇見年輕的父母,一定會告訴他們,有嬰兒在場時不要吸煙,也不要一直開著電視,因為香煙會傷害嬰兒的呼吸器官,電視則可能妨礙嬰兒腦部的正常發育。

巖佐京子在其著作《別把電視當保姆》中提到,根據她的調查,有一個家庭24小時開機的時間長達十七個小時,每天開機十個小時左右的家庭更是不在少數。

假設嬰兒誕生在這樣的家庭里,不論他睡覺或醒來,也不論他想聽或不想聽,電視的聲音都會傳入他的耳朵,就像在用機械的聲音拷問他一般。等到嬰兒長大之后,這種拷問的聲音很可能會對他的精神造成某種傷害,因為這種聲音和語言是機械的聲音、機械的語言。

請讀者不要誤會,我不是否定電視。我只是覺得,好別讓嬰兒接觸電視,尤其不要整天開著,看完要看的節目應該立刻關掉。但不知道為什么,很多父母做不到這一點。

母親存在的意義

人類的語言,特別是帶有感情的溫暖話語,會促進嬰兒心智的健全發展。這種發自人類的聲音,正是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是人類成長和生存不可或缺的條件。不過,大自然的存在不是為了人類,而是人類活在大自然中,人類由大自然賦予生命并得以生存。人類常從自我的觀點出發,認為"大自然對人類十分重要",這種想法反過來看,是在支持人類破壞大自然。我認為,人類在大自然中與其他生物共存,才是正確的。這是如今人類必備的觀念。

人類的聲音是大自然創造出來的聲音,也是促進嬰兒的聽覺發育并擴大嬰兒詞匯量的基礎。同樣,對嬰兒最有價值的音樂,未必是莫扎特、舒伯特等音樂家的作品,而是父母親和家人親口為他們唱的兒歌或搖籃曲。不論唱得好還是不好,歌聲中的感情和思緒都會傳達給嬰兒,撫慰他們的心靈。我想,這種簡單而原始的做法,是啟迪幼兒心智的方式。

有不少母親會唱兒歌或搖籃曲給寶寶聽。試想,如果小時候看過《鵝媽媽之歌》圖畫書的女娃兒,長大當了母親以后,卻不唱和《鵝媽媽之歌》同樣輕快活潑的字母歌或童謠給孩子聽,那么她以前看的圖畫書又有什么意義呢?這些書不過是舶來的裝飾品,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褪色,成為廢物。

在給孩子看圖畫書之前,先對他們說話,對他們唱歌吧!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到母親在他的身邊。其實,母親才是嬰兒生存的較大力量與依靠,所以母親應該用溫暖、輕柔的愛撫和充滿感情的語言來養育寶寶,而圖畫書則負責把詞匯的種子一粒一粒地播入母親犁好的心靈土壤中。

圖畫書的文字都經過精心挑選與整理,字字飽含藝術家們豐富的情感與理性認識。父母親用自己的口,將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說給嬰兒聽,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語言的種子。當一粒種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時,親子之間就建立起無法切斷的親密關系。真正讓父母與子女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不是戶口簿或出生證明書,而是溫柔的、人性化的言語。

小林登教授所寫的《兒童即未來》一書,以正確的小兒科學為佐證,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母子關系的重要性,有許多頗堪玩味的內容,建議您務必一讀。

豐富的語言體驗

語言深植心中

父母都企盼自己的孩子成為心智健全的人,給孩子看圖畫書也正是這種心情的表現。的確,圖畫書可以充實孩子的內心世界,不過要發揮這種作用,還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我曾有一些相當特殊的體驗。當我還是一個圖畫書的編輯時,我試著從各個角度來思考圖畫書對孩子的意義,結果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強烈的快樂的情緒。

我回想起三歲或五歲時,母親念給我聽的一本圖畫書雜志《孩子國》。我一首一首地念著母親讀過的那些朗朗上口的童謠,這些童謠所配的插圖也一幅幅浮現于腦海。我非常驚訝,經過了二十多年,這些字句仍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這件事使我開始思考幼兒期的語言體驗,并嘗試從自己的記憶中獲得答案。我記憶中最鮮明的語言體驗,就是搖籃曲、兒歌以及圖畫書雜志《孩子國》中的童謠。而進入幼兒園之后看過的畫冊,反而沒有什么印象,即使覺得好像聽過、看過,但是已經想不起故事和圖畫的內容了。至于老師仔細講解、我自己也曾反復閱讀的小學國語課本中的內容,我只記得"開花了,開花了,櫻花開花了"這么一句話。

歌曲也是同樣的情況。我還清楚地記得搖籃曲、兒歌,但是我上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時所學的歌幾乎都想不起來了。為什么沒有刻意講解或要求我們記得的詞匯和兒歌,能夠清晰地留在記憶中,而在學校努力學習的文章和歌曲卻反而退出記憶了呢?

這兩者的差異在哪里?為什么會有這些差異?現在,這些現象仍然令人不解。后來,我逐漸發現, "快樂"與否可能是問題的關鍵。兒歌是和朋友、兄弟姊妹邊玩耍邊唱的歌,圖畫書中的童謠則是母親在床前念給我們聽,陪伴我們入睡的曲調,都是孩子沉浸在快樂時聽到的。當時的快樂與喜悅,隨著年齡的增長,印象卻越發深刻,清楚地留在記憶之中。如果不是伴隨著心靈的滿足,不論歌曲或詞匯都很難留下記憶。當然,如果老師教的歌曲或文章也是在滿心喜悅的情形下學的,相信一定也能長留心底。

因此,我得到了一個結論: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而且一本圖畫書愈有趣,它的內容愈能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記憶里,在成長的過程中,或是長大成人之后,他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意義。

聽覺的體驗

假設現在大家要讀圖畫書給兩三歲的孩子聽。這時,孩子站在圖畫書世界的入口,正要跨進去……請父母先靜下心來,注視孩子的臉龐,想一想這本書能帶給孩子多少快樂,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沖動,設法讓孩子融入書中,獲得真正的喜悅。

這說起來似乎有點兒復雜,但做起來并不困難,只要認真地反復念圖畫書給孩子聽就好了。同時,大人應該順著孩子的思緒,不要企圖左右他或對他說教,這樣孩子就可以自己去發現樂趣。我認為這是幼兒體會圖畫書樂趣的好方法。孩子如果打心里喜歡,必然會主動問問題或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父母應該溫暖地回應他,與他溝通。

這種溫暖的人際關系和心靈間的溝通,使得圖畫書上的詞匯和插畫,伴隨著喜悅,生動地烙印在孩子的心頭。如此一來,圖畫書就成了孩子自己的東西,講圖畫書給他聽的人(父親或母親)的身影,也會深深地印刻在他們的心頭。這就是圖畫書能充實孩子內心世界的原因。

有涵養的人,是曾經聆聽豐富語言而且永志不忘的人。父母若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有涵養的人,就必須通過孩子的"耳朵",向他們傳輸感情豐沛的豐富語言。從耳朵獲得的豐富體驗,能成為未來學習的基礎。單是教孩子認字,教他們看圖畫書,是無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的。

因此,如果您希望孩子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好從孩子的嬰兒時代開始,就用自己的聲音——不是錄音帶,不是收音機,也不是電視——唱歌、說話給他們聽,等他們大一點了,再用自己的聲音念圖畫書給他們聽,這樣才能使孩子擁有豐富的語匯,成為內心充實的人。

孩子學說話都是模仿大人,如果大人詞匯貧乏,孩子當然吸收不到豐富的詞匯。換句話說,幼兒的語言是以父母的語言為標準而產生的。而從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等聽到的語言,無法促進孩子的心靈成長,因為這些都是機械的語言。

在心靈互通的情形下所交流的語言,才是真正的人類語言。而圖畫書就是在為孩子制造機會,使他們在成長之路上常常體驗這種語言。

傳遞親情的橋梁

嬰兒時代

不久以前,人們幾乎沒有想過要給一兩歲的幼兒看圖畫書,孩子接觸圖畫書,最早也要到五六歲。大多數孩子都是進入小學以后,才開始走進書本的世界,而且也不會一口氣囫圇吞下一大堆書,而是一本一本地慢慢讀下去,碰到喜歡的書,甚至會百看不厭。

閱讀的方式因人而異,有的人的閱讀速度快,有的人的閱讀速度慢,我就是屬于后者,所以很羨慕會速讀的人。不過,只要有耐性讀下去,有24小時會發現自己也讀了相當多的書籍,龜兔賽跑的故事,就是好的說明。當然,我不是說速讀不好,因為這也是一種才能。

如今出版物的品種不斷增加,人們又提早教孩子認字,孩子開始看圖畫書的年齡已經慢慢降低。在這種趨勢下,從嬰兒時代就開始接觸圖畫書也就不足為奇了。不久前,我在一家書店聽到業者表示: "最近有不少家長來為嬰兒選購圖畫書,還常問我怎樣的圖畫書適合嬰兒。"這讓我感觸頗多。

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退一步來想,又覺得有些不對勁。我擔心大家如此爭先恐后,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步入物質主義的迷途,用物質去填塞孩子的生活空間。

在嬰兒的成長發育過程中,重要的不是給他"圖畫書",而是讓他聽到豐富的語匯,讓他充分地活動身體。現代人有一種共通的心態,認為物質多少能發揮一點效用,所以常給孩子買東西就覺得心安,否則就覺得自己對孩子付出太少而感到愧疚。的確,物質是富裕的象征,但物質真能滿足幼兒心靈成長的需要嗎?

幼兒較大的財產是健康、親情與語言。如果有人經常緊緊地擁抱他,用溫柔的聲音對他說話,孩子就能通過肌膚的接觸和語言的交流,感受到親情。幼兒充分體驗到這種感情,心靈會一點兒一點兒地充實起來,成為一個內心豐盈的人。這其中又以語言的影響最為重要。

我認為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盡量在孩子的耳邊訴說有感情的、溫暖的、人性化的話語,因為這是現代幼兒生活中最欠缺的體驗。

充分利用圖畫書

為三歲以前的幼兒制作的圖畫書,詞匯一定不會太多,有些甚至只有簡單的單字。

這些圖畫書,以大人的眼光來看雖然只是寥寥數語,但實際上,圖畫書中隱藏著無數的語言,只要念給孩子聽,孩子立刻就可以了解。即使大人只是照著書逐字逐句地念,孩子們也會時而提出疑問,時而要求大人同意他們的意見,時而自言自語,時而故意改變說法,有時更可能進入和書中相反的世界中。也就是說,語言能啟發新的語言,印象能發展新的印象,孩子的大腦反應能夠像波濤般無休止地擴展,而且與最親近的人一起閱讀,這種反應會比他自己一個人閱讀更強烈。

圖畫書的內容可以不斷激發對話。在對話中進行心靈溝通,正是讓幼兒接觸圖畫書的最重要的目的。換句話說,以圖畫書為媒介,幫助大人與幼兒心靈相通,才是給幼兒看圖畫書的意義所在,所以圖畫書可以說是大人與幼兒進行心靈溝通的場所。

由這一點來看,把孩子抱在膝上,念圖畫書給他聽,是非常有意義的事。這時,大人與孩子有肌膚的接觸,有語言的交流,有心靈的溝通,幼兒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覺到牢牢擁抱自己的"那個人"。

圖畫書能孕育出充實的內心世界,但是如果沒有心靈的相通,圖畫書不過是普通的東西。是父親和母親的聲音讓圖畫書發揮了作用,這些聲音交織出的語言,將孩子引進了圖畫書的世界。這時,幼兒一定能滿心喜悅地步入到圖畫書神秘而多姿多彩的世界。這種感覺就是"幸福"。根據我的觀察,在幼兒時期反復體驗過這種感覺的人,長大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幸福的滋味。

我希望圖畫書是以這種方式與幼兒的生活結合,我相信這也是圖畫書最能發揮作用的方式。請大人們重視孩子的感覺與好奇心,不要讓孩子去配合圖畫書,或是強迫孩子接受圖畫書,而要自然地引導他們進入圖畫書的世界,讓活力和好奇心旺盛的幼兒,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從圖畫書中不斷挖掘出新的事物。

幼兒期的圖畫書體驗

一位母親的手記

我在前面反復提到,母親所說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有多么重要。下面,我要介紹一位母親的手記,具體地讓大家了解,母親對幼兒所說的話有多少會永遠留在孩子的心中,母親的話對孩子的成長有多么深刻的意義。這篇手記說明了什么樣的語言才是包含了感情與豐富思想的語言。手記中有許多敘述與我前面所說的不謀而合,她的體驗似乎可以證實我的想法。

這一篇手記原本刊登于福音館書店《母之友》雜志第三百期的紀念特刊中(一九八七年五月號)。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圖圖_20**的評論:

看了這本書,我了解了圖畫書,深入地認識了圖畫書,知道圖畫書對小朋友的重要性,知道了圖畫書應該是爸爸媽媽讀給寶寶聽的,讀圖畫書是以寶寶快樂為前提的。并非所有的圖畫書都適合小寶寶讀,爸爸媽媽要懂得選擇好的圖畫書給小寶寶,如何選擇好的圖畫書,什么樣的圖畫書是好的,是適合寶寶讀的,在這本書里都有講解……

2012-03-02 14:19:39
來自超級旦**的評論:

《幸福的種子》是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讀完真的感覺受益匪淺。看完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孩子的心中和我們大人的心中,都應該種下一棵幸福的種子。不求孩子有多么出色,但求孩子是個幸福的人,長了以后心靈不空虛,活的幸福。

2011-12-26 19:47:17
來自我愛竹**的評論:

在未閱讀《幸福的種子》之前對圖畫書的理解是存在這一定的誤區,可以說是不知什么是好的圖畫書,對字數寥寥無幾的圖畫書孩子應該怎樣去閱讀,一系列問題應該說在閱讀了《幸福的種子》之后基本上得到了解答,物有所值!

2009-06-05 16:17:08
來自chenxbq**的評論:

提出圖畫書對孩子的美育作用,更讓我對圖畫書的選擇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雖然還是不夠清晰,但至少圖畫書的第一選擇是畫的質量一定要好,因為兒童一開始是從畫中了解故事并培養起欣賞能力的。

2013-03-11 22:09:08
來自tangxia**的評論:

一直困惑于如何給孩子看什么樣的圖畫書,如何給孩子看圖畫書,如何讓孩子擁有看圖畫書的快樂,松居直的這本書讓我茅塞頓開!很好的理念,值得每一位擁有寶寶的家長讀,好好讀,仔仔細細的讀!相信都會受益匪淺!

2011-12-01 15:21:27
來自醉翁聽**的評論:

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松居直老人不僅告訴我們圖畫書是傳遞親情的橋梁,還告訴我們如何來鑒別圖畫書。強烈推薦天下的媽媽們看一看松居直先生的著作,您將受益匪淺,你的孩子將受益終生。

2013-04-23 10:03: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很喜歡圖畫書,也很想知道它在教育孩子中的作用。在這里,松居直先生用他豐富的經驗,如話家常一般,講述了圖畫書的神妙之處。他也告訴我們作父母的如何陪孩子看圖畫書,如何為孩子挑圖畫書。能和孩子一起發現圖畫書中幸福的種子,真是幸運的事!

2009-08-18 17:43:51
來自面條毛**的評論:

由于自己初為人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什么都得認真學習,所以看到網上有這本指導家長為孩子挑選圖書、如何教孩子閱讀的書之后,立馬就買下來了。書到之后就迫不及待的翻開來看,說實話看完之后,稍有點失望。看這本書與其說指導家長如何為孩子挑選書,倒不如說列了一堆書目供家長參考,數目中特別不乏日本人的圖書,這可能跟作者是日本人有關,總體上感覺好像是為幼兒圖書做傳銷一樣。當然其中書目中也有不少得到好評的圖書,書里也說了一些關于親子閱讀的好處,但地球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跟孩子感情交流的過程。如果大家向我一樣,處于起步學習的階段,可以買來參考一下,個人認為書中介紹的書目看當當網幼兒熱銷排行榜都能推斷出來。

2009-10-05 22:10:28
來自心情卡**的評論:

我周圍初為父母的很多人都有困惑:該給孩子買那些書?怎么該孩子挑選好書?某個年齡段適合讀什么書?我也是帶著這些疑惑讀完這本書,后來仔細品味書中作者的話,覺得不無道理。書里提到《動物的媽媽》,我找了很多地方,沒有找到這本書。在家整理書籍時,找到了一本《生命的意義》,中信出版社的,兒子看的第一本書。當時我還覺得好笑,這是大人看的關于人生哲理的,兒子煞有其事地一頁頁翻著看,非常喜歡。再次翻開書,看到每一頁的黑白色的動物,非常逼真,神態和形態及其有趣,怪不得孩子當初那么喜歡看。

2009-03-04 15:00:50
來自陽光下**的評論:

這是一本適合年輕媽媽和還沒有意識帶領孩子閱讀的教師閱讀的書籍。我的兒子現在已經13歲,可以這樣說,他的成長是伴隨著童書閱讀成長的。孩子的每一本書都是經過我精挑細選的,當時只是希望孩子能夠更早一些的接觸書本,等到孩子讀書以后,才發現,陪著孩子閱讀度過的歲月已經深深的在孩子身上打下了烙印。他的語言發展水平和知識面遠遠的超過同齡人。自己再次接受一年級時,我也帶著我的學生閱讀。現在這一屆孩子已經讀五年級,和同年級的其他三個班相比,孩子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也走在前列。更主要的是大部分的孩子喜歡閱讀。讀吧,和孩子一起閱讀吧,播下一粒幸福的種子,讓它在孩子生命的季節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2010-02-04 13:00:03
來自zqmzc**的評論:

說來真的難為情,我在孩子出生三個多月,他自己能抬起頭來的時候就開始給他看卡片了,就象書中說的那樣以動植物和交通工具為主,功利心十分之強,把這當成學習而非一次快樂的旅行。現在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對我受益最大的就是不要再強迫孩子去接受自己的思想,不要再去不斷的打擾他的閱讀習慣。書中有一點已經被我驗證了,那就是孩子會養成看書的好習慣,而且自己會區分喜歡與不喜歡。我們夫妻雖然都是大學畢業生,但也是平凡甚至平庸之輩,也沒想過孩子將來要成為什么什么家,只想他能快樂健康的成長。而我卻在一開始就用急功近利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真的慚愧呀。 <…

2009-04-21 20:50:26
來自方似水**的評論:

每個做父母的都會自然而然地望子成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小孩更優秀,因而會不遺余力地把一切對孩子“有用”的東西統統買來,其中也包括圖畫書。讀了《幸福的種子》,你會發現,這樣做已經是本末倒置了。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說,圖畫書對幼兒沒有任何“用途”,不是拿來學習東西的,而是用來感受快樂的。如果讀了此書,你從此改變了想法與做法,那么,你就為自己的孩子種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

2009-08-18 16:41:5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察雅县| 大冶市| 五常市| 禹州市| 石家庄市| 无极县| 太康县| 荃湾区| 安顺市| 四会市| 九寨沟县| 邹平县| 金湖县| 永宁县| 湖口县| 拜泉县| 新建县| 淮阳县| 潼南县| 元氏县| 龙井市| 嵩明县| 江孜县| 临安市| 郯城县| 漯河市| 建阳市| 苏州市| 北宁市| 大英县| 龙州县| 新邵县| 秦皇岛市| 宣恩县| 顺平县| 溧阳市| 安远县| 呼和浩特市| 东方市|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