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語的藝術"是林良先生對兒童文學所下的定義,也是他對"兒童文學"的思索的記錄。"淺語"是指兒童聽得懂、看得懂的淺顯語言。全書共有三十篇文章(包括序與附錄),以輕松有趣的散文筆調探討有關兒童讀物的閱讀、寫作、觀念等問題,是一本想要了解兒童讀物是什么的讀者不可不讀的好書。
曾經被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指定為研究生的必讀書。
《純真的境界》與《淺語的藝術》一樣,是林良先生的理論代表作之一,在臺灣也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兒童文學入門書。兩書一脈相承,都是從作家的角度認識、闡釋兒童文學,生動活潑而又到位,是廣大教師、家長等非專業人士了解兒童文學的入門圖書。
如果說《淺語的藝術》是從藝術特點等方面對兒童文學進行解讀,那么,《純真的境界》則更多地從作品內容方面入手,更注重文本的分析,因而對教師、家長的指導意義也許會更大一些。
書中林良先生通過千字左右的一個個專欄式文字,論述了他對兒童文學的理解和感悟,內容涉及面廣,涉及世界兒童文學發展歷程、世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作品等諸多方面,更難能可貴的是全書文字淺顯暢達,如一位可親可敬的師長娓娓敘說著兒童文學的軼聞趣事,幫助青少年讀者更好地去認識和了解兒童文學的魅力和它在人生初階段的心靈陶冶和素養培育作用。
《淺語的藝術》是林良先生的理論代表作之一,海峽兩岸公認的兒童文學理論名著。初版于1976年,2000年出版了修訂本,2011年再次修訂出版。從初版到今天,已經跨越了41個年頭,長期以來一直長銷不斷。是廣大教師、家長等非專業人士了解兒童文學的入門圖書。
與一般的兒童文學理論著作不同,林良先生的這本書從作家的角度與立場進行論述,長期的創作實踐為其理論提供了堅實而貼切的立足點與生長點,不故弄玄虛,生動活潑而又到位,因而也更具生命力。
《純真的境界》是林良先生的理論代表作之一,《淺語的藝術》姊妹篇,海峽兩岸公認的兒童文學理論名著。
超過50部中外經典導引欣賞,各國兒童文學作家、角色深入介紹。內容活潑豐富,包含童話、故事、繪本、小說……
一切的藝術都有它自己的美學,都有它所追求的美學價值。兒童文學所追求的美學價值就是純真:純真就是美,美就是純真。
林 良,臺灣兒童文學泰斗。1924 年出生于福建廈門,曾任臺灣國語日報社董事長,是小讀者口中的"林良爺爺"。著有《小紙船看海》《小動物兒歌集》《金魚一號 金魚二號》和"林良看圖說話"系列等繪本、兒歌、童詩,《小太陽》《爸爸的16 封信》《回到童年》等散文作品,《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等理論作品,翻譯國外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兩百多冊。
總序
新版序:一個更廣大的文學世界
一、為孩子寫書不是"一揮而就"
二、十九世紀是兒童文學的黎明時代
三、兒童文學的語言是"淺語的藝術"
四、兒童文學的定義
五、作者的語言與個性
六、兒童文學里的"純文學"問題
七、兒童文學的"文學性"
八、兒童文學里的說教問題
九、在兒童文學里寫好人
十、在兒童文學里寫動物
十一、搜集足夠的"感受"
十二、兒談童文學里的敘述技巧
十三、文學跟"故事"
十四、尋找一個"故事"
十五、圖畫里的世界
十六、一個純真的世界
十七、童話哪里來
十八、神話跟兒童文學
十九、從"詩"到"兒童詩"
二十、"詩"和年輕的心
二十一、少年小說的任務
二十二、孩子不讀的兒童文學杰作
二十三、兒童散文
二十四、熟悉語言的新穎運用
二十五、精到的閱讀
二十六、評《阿大找快樂》
二十七、評《小偵探愛彌兒》
附錄:綠池的白鵝
總序
作者序找回自己的童心
及時章給孩子的文學
一個新時代
兒童也需要文學
認識兒童文學
為童話下定義
從真實生活出發
兒童文學的題材來源
在童詩中遇見童心
淺語有味的兒童詩
無畫不成書
用圖畫詮釋一首詩
兒童文學與繪畫
談少年小說
少年小說的勵志傳統
難忘《小朋友》
自己的書房──兒童書局
談兒童文學辭典
兒童文學的國際視野
第二章等待一個故事
小人國大人國
金斯萊寫《水孩子》
米爾恩的文學桂冠
格雷厄姆的幽默
拉格洛芙與《騎鵝旅行記》
拉格洛芙與林格倫
凱斯特納寫少年小說
寫"狼"的作家
愛玩蚊子的沈復
20世紀重要兒童文學家
第三章創造童話偶像
童話的角色創造
童話偶像
孫悟空的傳記
孫悟空有多高
可愛的動物人
小木偶到美國
童話里的兔子
第四章走進孩子的純真世界
心中有孩子
創造者與欣賞者
兒童版與成人版
童話里的專斷
童話式的幽默
童話里的"變"
為孩子想故事
和孩子開心織夢
用故事教育孩子
純真就是美
純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