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研究漢語修辭詩學,注重從修辭評估、修辭動機、修辭題旨、修辭選詞、修辭聯想、修辭造句等修辭產生過程分析詩歌修辭。本書的個特點是按照修辭的生成程序,進行系統性的理論研究。第二個特點是結合具體的詩歌作品,進行實踐性研究。
本書是修辭學研習者、漢語研習者、文學愛好者的重要參考用書
解正明,男,作家,文學博士,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人。現任淮陰師范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著作有《社會語法學》、《漢語語法語義應用研究》等
及時章 緒論 ………………………………………………………… 1
及時節 詩修辭的基本性質 …………………………………… 1
一 注意性 …………………………………………………… 2
二 交際性 …………………………………………………… 4
三 公共性 …………………………………………………… 8
四 修辭性質的統計分析 ………………………………… 12
第二節 詩修辭的三個層面 …………………………………… 16
一 詩修辭的人格層面 …………………………………… 17
二 詩修辭的意圖層面 …………………………………… 19
三 詩修辭的材料層面 …………………………………… 21
第三節 詩修辭的能指材料 …………………………………… 22
一 語音能指 ……………………………………………… 23
二 詞匯能指 ……………………………………………… 26
三 語法能指 ……………………………………………… 28
第四節 生成修辭學和詩的三大要素 ………………………… 30
一 生成修辭學 …………………………………………… 30
二 詩的三大要素 ………………………………………… 32
三 詩性漢語 ……………………………………………… 34
第二章 詩的動機與評估 …………………………………………… 36
及時節 詩修辭的動機 ………………………………………… 36
一 動機的三個層面 ……………………………………… 39
二 詩理動機 ……………………………………………… 43
三 詩情動機 ……………………………………………… 45
第二節 詩評估的要素和理論依據 …………………………… 47
一 詩評估的基本要素 …………………………………… 48
二 詩評估的理論依據和內容 ……………………………51
第三節 兩類修辭場 …………………………………………… 57
一 平實修辭場 …………………………………………… 57
二 生動修辭場 …………………………………………… 60
第三章 詩的題旨與選詞 …………………………………………… 64
及時節 修辭題旨 ……………………………………………… 64
一 修辭題旨的歷史分析 ………………………………… 66
二 修辭題旨的基本類型 ………………………………… 71
三 修辭題旨的體現 ……………………………………… 86
第二節 修辭選詞 ……………………………………………… 88
一 詞庫 …………………………………………………… 88
二 詩的關鍵詞 …………………………………………… 91
第四章 詩的聯想與造句 …………………………………………… 95
及時節 修辭聯想 ……………………………………………… 95
一 詩聯想的內容 ………………………………………… 97
二 詩聯想的修辭圖式 …………………………………… 103
第二節 詩的句式選擇 ……………………………………… 105
一 句式選擇研究概述 …………………………………… 106
二 詩句式選擇的基本原則和類型 ……………………… 108
第五章 詩的情境與篇章 ………………………………………… 117
及時節 詩的情境與張力 …………………………………… 117
一 詩的情和境 …………………………………………… 117
二 詩的張力 ……………………………………………… 119
第二節 詩情境的時相 ……………………………………… 120
一 詩的指示語 …………………………………………… 120
二 詩的地名修辭 ………………………………………… 124
第三節 詩情境的結構要素 ………………………………… 129
一 空序 …………………………………………………… 130
二 時序 …………………………………………………… 132
三 事序 …………………………………………………… 134
第四節 詩情境的修辭美學 ………………………………… 139
一 詩情境的虛與實 ……………………………………… 139
二 詩情境的放與收 ……………………………………… 141
三 詩情境的剛與柔 ……………………………………… 144
第六章 詩的場合與理解 ………………………………………… 146
及時節 場合修辭的基本類型 ……………………………… 146
一 權力場合的詩修辭 …………………………………… 148
二 平等場合的詩修辭 …………………………………… 152
第二節 詩場合的解釋模型 ………………………………… 157
一 詩場合的本質 ………………………………………… 157
二 詩場合的五種解釋模型 ……………………………… 159
第三節 詩的修辭理解 ……………………………………… 162
一 詩修辭理解的本質 …………………………………… 163
二 詩的修辭含義 ………………………………………… 165
三 詩修辭含義的配合原則 ……………………………… 171
四 詩的在場者和缺席者 ………………………………… 173
參考文獻 ……………………………………………………………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