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失傳的營養學:遠離疾病(修訂版)圖書
人氣:123

失傳的營養學:遠離疾病(修訂版)

正版發行50萬冊紀念版
  • 所屬分類:圖書 >保健/養生>健康百科  
  • 作者:[王濤]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9054674
  • 出版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1
  • 印刷時間:2016-0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生命是個奇跡,也是奧秘,人體本身有著驚人的修復功能,只要你給足原料——營養,就能恢復健康。本書作者作為醫學博士,獨辟蹊徑,在營養醫學領域傾注心血多年,對營養在生命內循環中的作用和影響提出了一些新見地,并在多年的跟蹤隨診實踐中證實了營養在醫學領域的新貢獻。

此書將對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脂肪肝、肥胖、失眠、痛風、肝硬化、腎炎、更年期綜合征、腦萎縮、老年性癡呆、多種精神心理疾病和各種骨關節肌肉疾病等幾十種難以治愈的病癥從營養學角度提出新的見解。

各種疾病,從理論上講有“來的路”就應該有“回去的路”,沒治好,或者可以說是因為沒幫它找到“回去的路”。

本書附錄部分為新增加的內容,都是營養醫學受益者的親身見證,礙于篇幅的有限,這只是掛一漏萬,許許多多營養醫學的受益者脫離痛苦重獲新生,他們的故事真摯感人,讀來親切溫暖,令人潸然淚下。

編輯推薦

本書的歷史價值

一部根在遠古、利在當今的營養保健佳作

一部值得品讀的營養醫學專著

一場真正意義上的營養學和醫學的革命將從本書開始

本書公開出版7年來,作者所倡導的營養醫學的觀念愈來愈深入人心,正版暢銷50萬冊,抄襲盜版無數,正可謂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本書將引發臨床醫生和科研人員深刻的頭腦革命,也將改變世界健康產業的格局。

1.這是一本營養醫學理論的論著,但您讀起來不會感到吃力,任何一個人都可以讀得懂,同時又不影響它的專業性。

2.這本書的知識具有極強的連貫性,而且又具有其自身的理論體系。初次閱讀時,正文部分按章節從前到后順序閱讀,切記不要跳躍式閱讀,大忌是直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章節。總論部分沒讀懂會直接影響您對各論部分的理解。

3.這本書的理論需要靜下心來,認真研讀。這樣,您對其中的內容會理解得更深,每次讀的感受也會不一樣。

作者簡介

王濤,1968年生,河北人,跟醫學打交道二十多年。西醫本科、碩士,中西醫結合專業博士,后到日本東京大學做肺癌研究兩年。

王濤博士醫學專業知識功底深厚,對臨床各科、男性學、病理學和腫瘤學等多學科都有很深的造詣,對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治療,對人體營養與健康的關系都有深刻獨到的見解。

王濤博士倡導建立的營養醫學,是一套全新的理論體系。王濤博士帶著他的營養醫學先后在北京、上海、青島、鄭州和烏魯木齊等地演講,為全國各地渴望健康的朋友進行健康指導。他全力以赴、不畏艱辛,救治多種疑難病癥。

目錄

修訂說明

代序 留日博士后和他“有生命的書”

第 1 部分總論

第 1 章用知識指導生活

第 2 章被嚴重誤解的“亞健康”

一、正確認識亞健康

二、您多長時間“檢修”一次

三、世界上有健康的人嗎

第 3 章健康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第 4 章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一、關于病因不清

(一)病因的分類

(二)所有的慢性病都與生活方式有關,都是生活方式病

(三)疾病的來源——損傷

二、被嚴重低估的人體修復能力

三、搞錯了,身體需要原料

(一)營養素就是用來治病的

(二)營養素到底能治哪些病

四、為什么今天的醫學對慢性病束手無策

五、不要給系統添亂

第 5 章今天的食物能給我們提供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嗎

一、蛋白質的來源

二、糖的來源

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來源

第 6 章營養素與高級補品

第 7 章中醫、西醫、營養學和營養醫學

第 2 部分各論

第 8 章肝——健康的大總管

一、肝的蛋白質代謝

二、脂肪代謝

(一)肥胖與科學減肥

(二)治愈高血脂和心腦血管疾病

1.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腦血栓

2. 打呼嚕

3. 高血壓

三、肝的糖代謝

(一)治愈低血糖

(二)治愈糖尿病

四、高膽固醇與膽道系統疾病

五、痛風能不能治愈

六、一些疾病的命名誤導了我們

七、疾病是吃出來的

第 9 章提高機體免疫力和病毒感染性疾病(感冒、肝炎等)的療法

第 10 章慢性炎癥與癌的關系

一、想得癌其實不容易

二、癌是營養極度缺乏的產物

三、癌癥的營養素治療

第 11 章血液病能用營養素治愈嗎

第 12 章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們要終身承受嗎

第 13 章警惕平滑肌收縮引起的疾病(痙攣、頭痛、痛經等)

第 14 章人體會過敏嗎(皮膚過敏、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

第 15 章骨關節疾病(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股骨頭壞死)

一、風濕性關節炎

二、骨質增生

三、股骨頭壞死

第 16 章慢性腎炎可以治愈

第 17 章營養素使用中的誤區

第 18 章纖維化、器官硬化可以解決到什么程度

第 19 章睡不著(失眠)與睡不醒

第 20 章精神疾病并不難治

第 21 章治愈更年期綜合征和女性的保養

第 22 章優生優育

第 23 章孩子的營養及一切問題都緣于父母的無知

一、偏食、厭食

二、淘氣、多動癥

三、近視

第 24 章“長生不老”之術

第 3 部分人為什么要長成這個樣子

第 25 章人體的基礎知識

一、細胞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二、人體結構

第 26 章人為什么要長成這個樣子

后 記

附 錄

在線預覽

怎樣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要想將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就要求您要掌握相關的維護健康的知識。首先就要知道是什么導致我們得病,也就是病因。如果知道了病因,我們就可以遠離病因,進而遠離疾病。

一、 關于病因不清

幾年前我碰到一位母親,她到我們病理科給她16歲的孩子拿檢查結果。醫院里的病理科是做診斷的,全院所有科室切下來的東西都要送到病理科做診斷,來最終確定是什么病。病理科的工作性質有點像法院,如果診斷成癌,那就相當于是死刑,良性腫瘤——死緩,也有個別無罪釋放的。這位媽媽一看到診斷,眼淚就流出來了。她16歲的孩子,鼻咽部長了一個很惡的惡性腫瘤,沒有活下來的希望。她來問我,這個病是怎么得的。我看到這個診斷,這個孩子的年齡,再看到她的樣子,我也很難過。我最怕15歲至25歲年齡的人得不治之癥。人生才剛剛起步,人世間的各種各樣的酸甜苦辣還沒有體驗到,沒有享受到,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還沒開就凋謝了,我覺得這是最殘酷的。當這位媽媽問我時,我無言以對,想安慰她又不知道怎么說,只好說:“病因不清楚,不知道怎么得的,認倒霉吧。”

在給醫科大學的學生上課時,我最喜歡講的部分就是病因部分。因為課本上對絕大多數疾病病因的描述都是四個字——病因不清。講起來很簡單。醫學發展到今天,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對病因的認識。為什么有那么多病是病因不清?這與醫學的發展模式有關。有24小時,我對一位我很尊敬的醫學前輩說我想寫一篇關于Ⅱ型糖尿病的文章,我說我覺得到目前為止,大家對糖尿病原因的認識是不的,我認為糖尿病的原因不在于胰腺和胰島素,而在于肝臟。這位前輩馬上說:“那你得做實驗,養大鼠,造模型證明。”我不做也知道,這個實驗的成功率不會高。

為什么呢?雖然社會上糖尿病病人的數量在不斷增多,但在人口比例上仍是較小。那大鼠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鼠口比例上就更是微乎其微了。您想想,大鼠吃什么,人吃什么,要想讓大鼠患上真正的Ⅱ型糖尿病并不容易,每天得給大鼠吃高熱量、高脂肪、高糖、低蛋白、低纖維食物。而這些家伙發不發病還與它們以前的營養狀況有關。事實上,大鼠平時每天的營養比我們人的均衡,即使每天給它們吃高糖、高脂肪、高熱量、低蛋白、低纖維的食物,它們底子好——也就是說,他們肝臟很好,讓它們得糖尿病也很難。因為在胚胎期、在做實驗之前,它們的肝臟一直很好。在大鼠喂養中,大鼠的營養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大鼠在出生前和出生后一直有一個好的肝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鼠的生命短,雖然理論上能讓它們得病,但事實上一定是還沒等發病就老死了。因此這個實驗要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講到這里您可能會問,全世界有那么多人研究糖尿病,那他們是怎么建立的模型?絕大多數的模型都是破壞胰島細胞,而這樣的模型根本不符合Ⅱ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似乎比較符合Ⅰ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但卻得出對Ⅱ型糖尿病的研究結果——這樣研究的起點就是不恰當的。關于糖尿病的病因分析,會在后邊講糖尿病時再談。我講這個例子是想告訴您,今天的醫學太刻板、太僵化、太形而上學了,要得到任何一個結論,都要求拿出確鑿而具體的證據。其實科學的發展不單是科學實驗,更重要的是在以往知識的基礎上的思辨。今天的醫學太需要頭腦和邏輯思維了。以清醒而正確的思維方式,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疾病的病因很容易發現。

(一) 病因的分類

每個人都知道,疾病按照發病的快慢、進展的快慢、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病和慢性病。而形成這種劃分法的根本原因是急性病和慢性病的病因有各自的特點。急性病的病因明確,強度大,對人體進行集中打擊。如細菌感染、車禍、喝農藥中毒等等。慢性病的病因往往不明顯,病因復雜,是強度較弱的一種或多種損傷因素長期不斷地作用于身體而最終發病。您被車撞倒是因為車的沖擊力太大了,這就是急性病的表現。另一種方法也可以讓您倒下,比如您要通過一條走廊(圖4),但走廊的兩側都站著人,您走過每一個人的身邊時,那個人都會打您一下,有的人是用拳頭打(一種病因),有的人是用腳踢(另一種病因),有的人是用木棍打(又一種病因),還有的人是用鞭子抽打(又一種病因),您走得異常艱難,終于支撐不住倒下了。您能說清是誰把您打倒的嗎?說不清。您倒下是因為不斷受到各種各樣的擊打的結果,是所有打擊的累加造成的。這就是慢性病病因的作用原理。

圖4慢性損傷就像一個人走過這條充滿危險的走廊

一口氣喝一瓶農藥,您一定是急性中毒。每天喝一小口慢慢“享受”,您一定是慢性中毒。肥胖是慢性病,所以才有“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的俗語,肥胖不是因為您多吃了一個饅頭或多吃了一盤餃子造成的,而是因為今天多吃點兒這個,明天多吃點兒那個,長期這樣下去,造成營養嚴重不均衡而導致的。所以慢性病的病因不容易說清但容易理解。

(二)所有的慢性病都與生活方式有關,都是生活方式病

說起生活方式就太復雜、太大了,因為生活包括方方面面。您的飲食習慣屬于生活方式問題,您的穿衣打扮屬于生活方式問題,您的工作也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除了衣、食、住、行和工作,還有很多方面,我估計怎么講生活方式也講不完整,所以只能給您舉一些例子,您能感受到理解了就行了,在后邊要討論的很多問題中,仍然會自覺不自覺地涉及生活方式問題,您可以慢慢去體會。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講“病是吃出來的”。這句話不,但有一定的道理。后面會專門討論一下為什么說病是吃出來的。有一次我跟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剛端起酒杯,卻發現有一位朋友不端杯,大家就催他喝酒,結果他說自己有嚴重的脂肪肝和高血脂,這跟他以前喝酒有直接關系,喝酒傷肝嘛。所以他就不喝了。我問他喝了多少年的酒,他說近三十年。我就對他說:“你看今天這么開心的場合,你不喝不是掃大家的興嘛,喝一點兒吧,再說了,喝三十年才喝出這么個結果,說明喝這一回不會嚴重到哪兒去,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您覺得我說的對嗎?我是把“病是吃出來的”這個道理給反用了一下。也就是說,您的脂肪肝

不是因為多吃這一口肉多喝這一杯酒得的,您是幾十年經常性地甚至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多吃一口肉多喝一杯酒才得的這個病。這就是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導致的病。我們常常看到,許多人本來吃完飯都離開飯桌兒了,回來一看,剩點兒菜根兒或飯,不吃倒掉了多可惜,于是又坐下來吃掉,就這樣認真地做了幾十年的凈壇使者,結果是飯菜沒糟蹋把自己糟蹋了,給自己搞出一身病——肥胖、高血脂、糖尿病……您的糖尿病不是多吃哪一口飯得的,是幾十年每次都多吃一口得的。您的高血壓不是吸哪一根煙“來”的,是吸了幾十年煙才爭取來的。這就是生活方式、生活習慣。

隨著所謂的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人們越來越追求舒適,原有的生活方式幾乎被徹底改變,關鍵問題是這些改變幾乎都是不合理的,是有害的。作息時間改變了:以前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天的人們喜歡夜生活,甚至成為一種時尚。但今天的作息方式打亂了身體的生物節律,引發了包括胃病、關節痛、肌肉痛和睡眠障礙等很多病。以前我們坐小凳子,今天我們坐沙發,沙發還沒坐壞,自己的腰先坐壞了。以前我們辦事是走著去或跑著去,今天我們走、跑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導致很多人還得單獨再拿出時間來走或跑。或者是24小時到晚根本不動,導致身體快速老化。為了求快求方便舒適,遠途我們選擇坐飛機、坐火車或坐長途大巴,多少人把頸椎腰椎“坐壞”了。講到坐最典型的是出租車司機,您看看那種工作方式讓他們獲得什么了?除了掙到一些錢外,出租車司機還“賺”到幾大職業病——腰、肩、頸病,胃病和前列腺肥大。正是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導致您的身體每天都受到傷害,累積久了就成了您身上可感受到的病。所以要想把慢性病徹底治愈,就要徹底改掉我們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否則即使當時治好了,只要生活方式不改變,那個病早晚還會再回來。所以,來到我們俱樂部,您會看到一些全新的生活方式,我們坐的凳子,我們用的桌子,吃飯的方式等,很多都是全新的,都是以健康為目的的。

(三) 疾病的來源—— 損傷

如果清楚疾病的來源,我們就可以輕松地避開疾病,使自己獲得健康。那么各種疾病從哪里來呢?其實,大多數疾病都是因為外部環境(也稱外環境)中的損傷因素破壞了內環境穩定而造成的。人是處在兩個環境中的,即內環境和外環境(圖5)。內環境這個詞有些專業,內環境就是我們身體的細胞所處的環境。細胞您可能沒見過,但這并不會妨礙您理解內環境,因為您肯定見過磚頭,其實細胞跟磚頭一樣,有各種各樣的形狀,也有四四方方的整塊的。我們學醫時,光解剖學就學了整整一年,其實哪里有那么難,人長得跟大樓一樣(圖6)。您看,磚按照一定的方式一排列,一個屋子就出現了,而細胞按照一定的方式一排列,就形成了器官。比如肝,就是肝細胞按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一說器官,我們就比較清楚了,肝、腎、心、胃等都是器官。屋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就組成了一層樓,而器官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就組成系統。比如消化系統,就是器官按一定方式排列而成的,上邊是口腔,接下來自上而下是食管、胃、腸(小腸、大腸)、肛門,這不是按一定的方式排列而成的嗎?一層樓一層樓地壘起來,大樓就形成了。而十大系統一組合,就組成人了。里邊也很像,大樓有水管、暖氣管,我們有血管。大樓有下水道,我們有腎臟、膀胱。大樓有電線,我們有神經。大樓沒腿,我們有腿,所以大樓不能動,我們能動,我們是“可以移動的大樓”。

用磚建大樓,不是把磚簡單壘起來,磚和磚之間要有水泥、沙石等黏著物。細胞也是這樣,細胞之間也有黏著物把細胞相互黏起來。因此內環境就是細胞黏著物內的環境狀況(圖7)。內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細胞的完整性和功能狀態。

您想想農村的廁所,經常有人沖著墻角小便,時間一長,墻角的磚就先掉粉了,磚掉粉可不是小便直接把磚澆壞的,而是尿液跑到了磚之間的縫隙里,就等于磚整天泡在尿液里,時間一長,磚就壞掉了。細胞也一樣,當內環境有問題時,細胞不可能有正常的功能。內環境這個東西極其重要,血液帶來的氧氣和營養不是直接提供給細胞,而是存放在內環境里,等細胞需要時,細胞再從內環境里取。細胞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廢物,也不是直接排到毛細血管里,而是排到內環境里,然后再從內環境里進入到毛細血管被帶走。也就是說,內環境是細胞之間的空隙,是細胞和血液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您說內環境重要不重要?

您的細胞不像您,您有脾氣,但您的細胞卻沒脾氣,您被領導批了一下,不開心,一生氣就找個借口歇半天,您的細胞不會這樣。您只要給它把內環境維護好,該給吃的給吃的,該給喝的給喝的,再把它排出的廢物帶走,它就會忠誠地為您干活兒。所以維護一個人的健康很簡單,只要把內環境維護好了,您的細胞健康了,您也就健康了。

外環境就簡單了。所謂外環境,就是我們身體所處的外部環境,包括陽光、空氣、土壤、水等。如果您愿意了解細胞和人體結構的一些知識,請您先讀一讀本書的第三部分“人為什么要長成這個樣子”。那么疾病是怎么得的呢?外部環境中的損傷因素破壞了內環境穩定而造成各種各樣的疾病是最常見的。可能很多病看上去跟外部環境關系不大,比如有一類病,叫做自身免疫性疾病,聽起來好像是自己身體內部出了問題,其實,只要您細心觀察,會發現歸根到底都跟外部環境中的損傷因素對內環境的破壞有關系。

外部環境中的損傷因素主要通過三大途徑進入身體(圖8),即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呼吸道接觸的就是空氣和香煙等,空氣本身是沒什么毒性的,但空氣污染會危害到每一個人。消化道接觸的有食物、水還有酒等,食物和水中的有毒物質(如農藥等)也危害到我們的健康。皮膚這一途徑容易被人忽視,其實皮膚的吸收能力很強。您看各位女士,每天往臉上涂很多東西,您見誰的臉皮厚了?都吸收了。我記得以前在農村給棉花打藥,棉農都是背著一個桶,一手打氣,另一只手拿著噴霧頭往前走,天氣很熱,就穿一個小單衫,一邊打氣,一邊往前走,過一會兒一看,棉花還站著呢,結果他倒下了——農藥中毒了。他又沒有喝農藥,怎么就中毒了?就是因為藥霧飄到單衫上,再通過皮膚吸收了。而且皮膚的吸收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受意識支配,有毒的氣體可以不聞,有毒的東西可以不吃,皮膚可不管,別讓它挨上,挨上就吸收。所以皮膚每天都會從衣物和空氣中吸收很多有毒物質進入身體。

正如前面所說,您吸一口氣,喝一口水,吃一口飯,都會把身體傷著,為什么呢?因為空氣中、水中、食物中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主要從哪里來的呢?也就是說損傷因素在哪里呢?損傷因素主要源于污染。您想想,30年前,我們的頭頂上是藍天白云,今天呢,在許多大城市中我們很少再見到藍天白云了。30年前,晴天時,我們一描述就是陽光明媚,今天呢,有陽光也不明媚了。空氣的質量很差,教您一種快速檢測空氣質量的方法,這種方法很簡單,就是看看在您和遠處的樓之間有沒有煙霧,有,空氣質量就差,煙霧越多越差。沒有就是好天氣。我們以前總是說今天太陽真好,是個好天氣,其實晴天不一定是好天氣,空氣質量好的時候才算是好天氣。而今天這樣的天氣往往只出現在風后、雨后、雪后了。我以前是很愛運動的,經常晨練去跑步,現在卻不敢去跑步了,對此,我對幾位朋友開玩笑道,我現在如果還去跑步,怕的是四肢倒是強壯了,可“賺”一個肺癌回來了。大氣污染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美國航天局兩顆人造衛星“Aqua”和“Terra”曾給中國的華北地區拍過一些衛星照片,工業活動造成的煙霧和塵埃覆蓋在中國東部低洼地區,而且這種煙霧情況在中國這部分地區很普遍。為什么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肺癌的病人越來越多?跟大氣污染有直接的關系。而且您要知道,大氣污染不僅僅是傷害我們的呼吸系統,有毒的污染物會通過皮膚和呼吸系統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進而周游全身,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廣

泛的傷害。

我們喝的水質量怎么樣?我記得小的時候,也就是30年前,村子里、村子周圍到處都是水。我們的村子是一個典型的北方農村,村子里有一個大坑,坑很大,村子有多長,這個坑就有多長,從東向西,而且很深。夏天一下雨,水一多,大坑就滿了,還往村南的小坑里流,穿過整個村子,南北呼應。今天呢?那個大坑早就干了,被填平了,而且已經蓋上房了。我曾經有一段美好的記憶。二十多年前,我們的村東邊有一條小河,小河里水不很多,但從沒干過,長著茂盛的水草和蘆葦,河里邊的魚因水草和蘆葦而有很好的保護,撒網捕魚的人望河興嘆,毫無辦法。但我的弟弟很有辦法,在捕魚的季節,他每天傍晚就把帶有魚餌的魚鉤投到河里,第二天早上去取回,我家幾乎每天都有一條大魚吃。去取魚也是一件麻煩事,因為魚上鉤后,不會甘心,拼命想跑掉,導致魚線和蘆葦、水草纏得一塌糊涂,要費一番工夫才能把精疲力盡的魚提走。盡管如此,但非常開心,他甚至樂此不疲。而今天那條溝還在,

但水早已干涸了。

今天的北方嚴重缺水,地下水嚴重缺乏,甚至導致地面向下沉降。在北方還有一句順口溜,說十條河九條干,還有一條在污染。南方是不是好一些呢?南方的水確實比北方多,但水體的污染也是隨處可見,我們不斷地在網絡和報紙上看到養殖魚因水污染而大面積死亡的報道,養殖戶看著自己辛辛苦苦養的魚全部死光,欲哭無淚。想想看,在您居住的地方,有沒有水質嚴重下降甚至是極度污染的河流或其他水體呢?多少原來清澈見底的河流變得污水橫流甚至臭氣熏天,多少綠水變成黑水、紅水、白水而不再與清山匹配。水污染造成的危害難以想象,更可怕的是,在全國很多地方,農民們用污水澆地。當污水在河里時,可以建污水處理廠來處理,但如果污水跑到了地里,想處理就難了,只有通過人吃食物來“處理”了。其實大量的污染物已經進入我們的食物鏈。

日常化工用品也是一個重要的損傷因素。我們生活在一個被日化用品包圍的時代,我們的衣服是化纖的,洗衣服的、刷碗的、擦地板的、擦衛生間的、擦油煙機的、洗澡的、洗頭的等等,全部是日化用品,我們今天用的這些產品極少是生物可降解的。這些物質都會通過皮膚進入身體,損傷我們的身體,空氣中的污染物也在不斷地通過皮膚進入身體。

污染到底能有多大危害呢?我們去很多嚴重污染的河流兩岸的農村看看就知道了。盡管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治理污染,可是污染給那些河流附近的人們帶來的苦難是隨處可見的。在那些河流附近的很多村莊,疾病的發生率普遍較高,而且病種廣泛,胃炎、胃潰瘍、各種皮炎、皮疹等各系統的疾病,包括各種各樣的癌。您能明白這些疾病的病因嗎?污染物中的各種損傷因素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進入身體損傷您的各系統,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而損傷是隨時隨地發生的。所以各種疾病的發生都緣于外界損傷因素隨時隨地的損傷。

二、 被嚴重低估的人體修復能力

前面已經談論過了,疾病的發生是緣于外環境中各種損傷因素對內環境的破壞,而且損傷是隨時隨地時刻發生的。正因為損傷是隨時隨地時刻發生的,所以很可怕,好比一幢大樓,一會兒有人拆下一塊磚扔掉了,一會兒又有人拆下一塊磚扔掉,就這樣不斷地扔下去,可以想象得出,用不了多久,這幢大樓就會垮掉的。損傷在體內時刻發生,這是一件相當嚴重的事情,但人并沒有出現大樓那樣的下場,每個人都活得好好的,沒有誰因為我們時刻受到損傷而驚慌。沒有看到過一個人因為時刻受到損傷而在走路過程中喪失“人形”,越來越散,碎成了一堆;沒有看到過一個人因為時刻受到損傷而在跟您聊天的過程中,一會兒半張臉沒了,一會兒半個肩掉下了。為什么我們時刻受到損傷幾十年但仍然看上去完好無損呢?這是因為我們人體有一種神奇而強大的能力,就是修復。

損傷是時刻發生的,而修復也是時刻發生的,每個人都見過修復,只是您不認識它。我們經常會看到修復在我們的身體上發揮作用。比如說您切菜沒注意把手切了一個口子,這就是損傷,而經過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傷口長好了,這就是修復的過程。手上切個口子怕不怕?您一定不怕,為什么呢?因為您知道用不了幾天就能長好。如果您知道切的口子不會愈合,您就一定怕了。是因為您的身體有修復能力,才讓您很安心。

每次提到修復,我都充滿感激,我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詞語才能地描述它,只知道您用什么樣的詞語來贊美它的神奇和強大都不過分。手上切了一個口子,用不了一周的時間就長好了。您可能覺得很平常,沒什么了不起,事實上,傷口是您肉眼可見的,而細胞是您肉眼看不見的。對于細胞來講,傷口就是一道鴻溝;對于您來說,傷口的長度就相當于從上海到北京之間的距離。細胞沒用一周就走到了。給您一周時間,讓您從上海走到北京,您走走看。手上切了一個傷口,您做什么了?充其量是包扎一下,但包扎是怕感染。您的傷口是人家自己長好的。這個能力可不得了,您伸出自己的手看看,您看著自己的手想想,從小到大,您的手受過多少次傷,有過那么多傷口,可今天您能找到幾個傷疤呀?您幾乎找不到或看不出原來哪里壞過,也就是說,人家自己修自己可以修得天衣無縫,就跟沒壞過一樣。每個人都修理過東西,您想想,您修理東西的能力能不能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這身體自我修復的能力,全世界所有醫生的能力加到一起還不及它的一點點兒。比如車禍,把腿撞斷了,您見到誰讓醫生把兩個斷端接上后就跑著回家了?是不是還要在醫院躺上三個月左右,讓骨頭自己長好?再比如胃潰瘍(圖9),胃壁上出現一個大坑,很痛,捂著肚子就去找醫生了,醫生一看,吃點兒藥吧,您見誰是吃了藥后,藥把大坑填平,您的胃潰瘍就好了。是不是也要等到自己長好,胃潰瘍才能好呀?

所以請您記住,其實您身上所有的疾病都是您的身體自己長好的,是通過神奇的修復能力治好的,醫生充其量只能起到輔助修復能力進行修復的作用。比如大腿骨被撞斷了(圖10),兩個斷端不在一起,這樣的話,無法進行修復,需要醫生把兩個斷端接起來,對上位,這樣身體的修復就可以正常進行了。醫生充其量只能做這些事情。

我們身體的修復能力太神奇了,它可以為我們創造無限可能。我的一個朋友,出了車禍,當時我正在外地,我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就有人打電話給我,我趕快打聽傷成什么樣,太慘了,頭皮從齊眉就翻上去了。鎖骨骨折,肋骨骨折,脊椎骨多節粉碎性骨折,還有一條大腿骨折。

其他的輕傷就更別說了。我聽后就一個感覺:這不是撞散了嘛。就這么嚴重的一個損傷,他在醫院住了三個多月后,就跟沒事人似的走出來了。看,我們人體的修復能力有多強大。一提到修復,我就想給您講我三叔的故事。我三叔也是一名醫生,而且是一名軍醫,他是我的偶像,因為他技術,醫術非常高。我學醫主要是受他的影響——我看到他給別人治好病,病人們對他的那份感謝和尊重,有的病人還會給他送雞蛋。當時就覺得當醫生非常不錯, 還能吃上免費雞蛋。兒時匪夷所思的想法讓我至今都忍俊不禁,因為直到今天我也沒有吃過免費雞蛋。

今天看來,醫生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職業,在此我勸各位朋友不要讓您的孩子、親戚、朋友去當醫生,我從以下可以證明。您想想看,有誰是高高興興地、歡天喜地地去看醫生的,是不是都是痛苦地、愁眉苦臉地去看醫生?好不容易有一兩個是高高興興地去的,還可能是精神病。

比如我今天非常開心,微笑總是掛在臉上,可一遇到您,看到您滿臉陰沉沉的,您說我還能笑得出來嗎?是不是一下子我的臉就僵住了?醫生每天面對的都是愁眉苦臉的人,您說醫生的臉能好看?醫生的心情能好?我知道有很多人讓自己的孩子去當醫生是為了看病方便,其實醫生真的不是一個好的職業。再比如,當您看到別人吐一地時,您是什么反應?兩個字——惡心,對不對?為什么會惡心,因為您看到了那景象,您的胃就有反應。醫生就更慘了,往左一看,一個人已經吐了一地,往右一扭頭,另一個人正在吐呢,您說醫生們的胃怎么受得了?現在看來,做醫生還不如去搞婚慶,您看婚禮主持多好,面對的都是張張笑臉,好不容易碰上一個掉眼淚的,流下的也許還是激動或感恩的淚水,這樣的淚水可以幫助我們凈化我們的心靈。在婚慶上說的、聽的都是美好的,一定有利于健康。

我三叔的醫術很高,這跟他的經歷有關。他是從軍隊的衛生員做起,衛生員做的也就是給患者拿藥打針之類的工作,這是一個醫院最基礎的工作。后來上了大學去學醫,學了西醫又學中醫,工

媒體評論

很難想象這部書稿的價值有多高。看是專業的醫學論著,可它卻通俗易懂;說它是科普著作,它又有很好的醫學論說與證明,還有方法與實證。似此又非此,非此又是此,恰在似與不似之間,真是奇妙啊!

這是一個自然定律,卻極少有人深入研究這個定律!

有人知道了,也做了一些理論上的探究,但大多是實證醫學的歸納和說明,極少有人用演繹的方法,從理論上專門論述證明這個定律的機理,至今還沒看到任何人賦予營養素以生命!

唯有他,做了這樣一件前無古人的工作,寫了一本這樣“有生命的書” 。

——吳殿彬

(高級記者,中國時事報道全國十佳總編輯、新華社全國十佳通訊員)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豌豆米**的評論:

買了好多次買來送人的,真的很實用,原來很多病的問題都是因為營養缺乏,細胞缺乏營養,所以跟中醫理念雷同,直接從根源上來辯證的理解看待疾病,看了很受啟發的,推薦大家買來仔細看看,很受益的

2016-04-23 19:39:08
來自黃***5(**的評論:

看了簡介剛好限時折扣就買了好幾本書外面就一個快遞袋子收到的時候直接破破爛爛的四個角都在外面下次能不能包好一點信賴當當才會在這買書要是碰到雨天全部泡湯了

2017-01-05 16:16:57
來自***(匿**的評論:

這是一本絕對不該買的書,因為一直也認為營養與健康是密不可分的,本想從中學到一點有用的東西。但看完本書,感覺作者就是個江湖騙子,把所謂的營養素說成是萬能的,包括癌癥、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等全能治好,與“綠豆包治百病”、“生吃茄子包治百病”無異,而全書竟然未解釋何為營養素、如何獲取、如何使用,說其空洞無物還算好的,更可怕的是會誤導讀者、病人都去找他買超貴的、可能也毫無作用的所謂營養素,真是居心叵測。作為有擔當的當當網應該封殺這樣的書、封殺這樣的作者,居然還將其擺在排行榜的前面,實在是助紂為虐啊。

2017-06-20 11:19: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是抱著一顆學習的心來看這本書的,期間還在做筆記,看到第三個章節實在看不下去,最重要的是感覺被這本書作者欺騙,首先,我認可王博士在醫學上的造詣,我一個門外漢不敢多造次,但是作為一個讀者,除了您不停的提到的營養素,以及您的什么什么工作室,沒覺得這本書幫助我任何,感覺得了什么病,哪怕是癌癥,是不是都不用去醫院直接去您的營養所喝營養液就可以了?您未免太絕對了?再說了,作業醫生作為作家!您未免太商業了?這種書也可以在當當上排名第一,那喝您的營養液說不定有天都可以起死回生了!

2017-08-20 18:09: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作者強調身體的自我修復功能,自我修復功能的神奇是無法用西藥或手術來代替的。所有慢性病都是營養缺乏所致的。也是現代西醫對慢性病束手無策,治標不治本的體現。但是具體怎么配合營養沒有詳細描述。

2017-10-31 13:13: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一般,觀點太過偏激,感覺就是賣直銷產品的,買這本書也是一個賣直銷營養品的人推薦的,買要慎重!!

2016-08-08 07:43: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受益非淺,營養醫學給人類帶給全新的養生理念

2017-03-27 12:08: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是一本關于為什么要吃營養補充劑的書。美國對于大眾服用營養補充劑的觀念,用了20年來普及民眾才接受。

2016-10-01 17:49:55
來自***(匿**的評論:

很好的一本關于營養的書,內容深入淺出,易懂又不乏專業,值得反復看

2017-05-16 23:44:45
來自快樂交**的評論:

營養方面的知識是要懂得一些才好,當然希望著書者也本著負責的態度,對于生命本身有一份尊重,也是一份功德

2016-11-13 12:05:2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朋友的身體就知道營養太重要了,差不多的年齡但身體素質相差太多了,所以買來學習。

2017-03-19 17:28: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自從老公迷上健身以后,對營養方面就更加注重了。遠離疾病從每天的基礎營養開始

2017-06-02 15:08:07
來自獨***莓**的評論:

斷斷續續的,書看完了。收貨蠻大,認識了一個新鮮玩意~營養醫學,感覺很神奇吧,但是卻有根有據,讓人信任。

2017-05-09 22:35: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用通俗的語言,讓人們了解人為什么得病,營養素的重要作用。很多慢性病當今的醫學顯得束手無策,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心血管疾病等,一旦服藥往往終生不能停。這本書使我們了解營養醫學的概念,營養不是藥,但它也可以用來治療疾病,關注健康的人都可以買來讀一讀。

2016-12-10 22:42:1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讀過此書又購買的。了解內容,把握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合理補充營養,選對優質的膳食營養補充劑來管理健康。

2017-06-07 18:43: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就一層塑料袋子,說好的贈品那里去了?聯系客服還是不能補發客服,建議退換貨,及時換貨也不能保證贈品!!這是什么鬼東西,我也是醉了

2016-11-15 09:25:33
來自蜂蜜專**的評論:

丟了很多年的醫學一下子撿起來不容易,先買書看書。先學習,不斷的充實自己,在當當上買了幾年的書籍,很不錯,很放心,送貨也很及時!一口氣買了好幾本

2016-08-13 18:25:55
來自亦然如**的評論:

很好的書,是滿200減100時買的,對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可以了解,增長些只是,讓自己別那么無知。這類書可以時常翻翻,主要是價格很合適么。

2016-11-02 19:44:29
來自f***r(**的評論:

后悔沒仔細看后面的評論,而是看了當當排名第一就買了,估計評論不少是刷出來的。整本書看完就是一句話:所以疾病都是缺乏營養素。怎么補就是買它的營養素。看到書一半就知道是推銷營養素的,好吧!花錢買了廣告。

2017-05-28 15:51: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失傳的營養家庭必看的一本書,王博士寫的大好了21世紀是一個撐握主自分享關愛感謝王博讓我懂的怎樣維護好自己的健康

2017-08-22 10:24:51
來自豌豆米**的評論:

買過很多本了,從營養學角度分析現在很多病,是因為細胞生病了缺營養了,好多送給朋友看,她們還推薦自己兄弟姐妹和朋友也去買,營養充足,疾病就會遠離

2016-11-19 10:02:4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筆者提出營養醫學的觀點接受,全書涉及醫學層面也鋪陳得通俗易懂。但個人覺得從膳食平衡中去獲取營養素并沒有如筆者所言的那般“恐怖”吧!是否有刻意推銷自己及保健品之嫌?

2017-06-04 07:52: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用通俗的語言,讓人們了解人為什么得病,營養素的重要作用。有些慢性病當今的醫學顯得束手無策,如高血壓,如糖尿病等。一旦服藥往往終生不能停。這本書使我們了解營養醫學的概念,營養素不是藥,但它也可以用來治病,確實對人們傳統的觀念是一個顛覆。非醫專業的人可以做為學習營養醫學的常備讀本。

2016-11-09 21:42: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的整體感覺不錯,書中嚴謹通俗的解釋了各種疾病,同時讓我了解了營養學和營養醫學,更重要的是書中文章內容貼近生活,引人入勝。看完書后對這方面內容很感興趣。

2017-01-17 14:33: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作者講的太過理論,沒有具體的指導意見,很多都是跟臨床醫學相違背的,通篇看下來就是營養素很好用啊,快點來找我配啊!可是看完都不知道營養素是什么!

2017-07-09 21:43:36
來自我家有**的評論:

人體由各種營養素構成,營養均衡充足,一切生化反應就正常,人才健康。營養不均或不足,必如造房缺材料,最終結果是豆腐渣工程,就會生病。營養素的來源是食物,食物不健康,吃進去就是廢料,產生毒素。人體生病時,只要補充合適的營養素,達到身體平衡,就可以抵御疾病。

2017-09-10 13:35: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了解疾病,了解營養對疾病的重要性,告訴到我身邊的人,活到100歲不是問題。

2016-09-20 07:24:22
來自風***央**的評論:

很新穎的觀點,說的非常中肯,不過中后期開始隱約推銷起了營養素~拋開這個的話,整本書內容非常不錯,現在已經買了其他營養學跟醫學基礎來學習了

2017-07-18 19:06:5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星座| 泌阳县| 资源县| 游戏| 铁岭市| 错那县| 娱乐| 凤凰县| 凤山县| 安乡县| 韩城市| 宝应县| 昌平区| 乐昌市| 伊宁县| 三门峡市| 股票| 阜新| 长垣县| 文山县| 梅河口市| 青龙| 遂昌县| 朔州市| 通城县| 育儿| 巴马| 双桥区| 辽阳市| 繁峙县| 玉林市| 托克托县| 湖州市| 周口市| 喀喇沁旗| 沙洋县| 元阳县| 旺苍县| 乳山市|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