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延波法學文集》匯集了作者苗延波1991年以來的50篇法學論文。這些論文囊括了法學理論、民事法學、商事法學、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等學科以及法學研究與法學期刊編輯等內容。其中有論文、演講錄和采訪錄等形式。《苗延波法學文集》基本上能夠體現作者20年來法學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學術思想。
《苗延波法學文集》匯集了作者苗延波精心挑選的50篇法學學術論文,是作者20年法學學術生涯的一個總結,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和體現了我國20年來的法學研究的路徑。由于作者曾長期從事國家立法工作的研究,并且具有較為深厚的國外的學術背景,對于我國的法治建設和國外的法治、法學狀況比較了解,因而,所撰寫的論文比較具有針對性,很多問題具有很鮮明的時代感,文集中的文章涉及法理學、法史學、民法學、商法學、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等多個學科,具有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特點,可讀性較強。
苗延波,1963年出生于上海市。曾供職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研究室,現任《法學雜志》副主編。現為多所高校的兼職教授。2001年以來出版過《外國民商經濟法選粹》(合著)、《刑法學》、《中國商法體系研究》、《商法通則立法研究》、《中國民法體系研究》、《郭沫若的學術人生》等多部學術專著,在國內外報刊和出版物上發表過法學學術論文近200篇。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法學、商法學、中外法律文化等。
法學理論 論法治、人治與德治的關系——中國與西方人治、法治思想之比較 論我國特色法律體系的開放性暨后法律體系時代法律體系的拓展方向 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現代法律文化體系的構建 美國文化多元主義與美國法律文化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法學的重大論爭之回顧及啟示 先秦時期民本思想初探 全國人大1993年立法工作回顧 民事法學 中國民法法典化的思考 論中國民法的體系 中國民法總則編制定中的基本問題研究 人格權法制定中的焦點問題研究 淺談我國產權確認制度 關于我國物權法中是否規定空間權的思考——兼評《物權法(草案)》中關于空間權的規定 論中國海域使用權的分類及其與其他物權、法律制度的關系 業主委員會——民間的非法人組織——《物權法》有關業主委員會規定內容的解讀與適用 論我國歸責原則體系——兼論我國侵權行為類型體系的基本構造 經營者對服務場所承擔安全保障義務的類型及其內容研究 論環境污染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及其具體類型 《侵權責任法》的特色及其創新 對《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5條的分析與解讀 專利法修改問答 目前中國農村土地流轉中的主要問題分析——兼論農村土地流轉法的制定 民法之路 商事法學 中國商事立法與商法學 論商法的獨立性 中國商事立法模式的理性選擇與構建 論中國商法的立法模式——兼論"商法通則"的立法問題 論中國"商法通則"的體系結構——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法通則草案建議稿 制定"商法通則"的幾個關鍵性問題研究 "商法通則"三大基本制度研究 商事行為概論 我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立法特點 中國保險合同中幾個主要問題研究——兼論保險法的第二次修改 淺析新《保險法》的特點 論中國金融機構破產制度的構建 論我國市場監管法律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我國海商法的特點 世界各國商事立法概況及其對我們的啟示 商人精神是商法的生命力所在——訪華中師范大學商法研究中心副主任苗延波教授 行政法學與經濟法學 私塾教育與義務教育法——從"孟母堂"事件談開去 論我國渤海地區的環境狀況及其環境立法的設想與完善 論我國住宅保障法的制定 論城市與法治的關系及城市法治精神的構建 談《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的意義 刑事法學 20世紀世界各國死刑廢除運動的回顧及評述 檢察機關監督死刑復核程序的幾個問題研究 金融史學 東西方貨幣沖突的起因及歷程 法學研究與法學期刊編輯 法學期刊:引領法學研究的航標燈 法學期刊與法學期刊編輯 法學研究的方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