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提高免疫力,這種水果卻要少吃?
盛夏火旺,怎么還有人會陽虛?
秋季晨起一杯涼水,能否改善體質?
冬季皮膚瘙癢,竟是糖尿病惹的禍?
……
日常養生要點、難點一一囊括,《養生堂》專家教你四季養生不生病!
常見病慢性病自療 專家現場解說 千金難買實用良方=老百姓必備的健康養生指南!
本書以《黃帝內經》經典理論為基礎,并結合西醫的前沿研究成果,教廣大讀者如何做好“順時養生”。全書按四季分類,詳細介紹了每個季節的養生策略,包括不同季節的臟腑養生重點、需要注意的典型疾病、作息規律、飲食原則,以及對癥治病的經典養生良方等。每節內容均通過悅悅等主持人和專家充滿趣味性的場景對話引出案例;同時,專家現場“會診”,以直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讀者講述四季養生的要義、原則和策略等,并給出對癥養生、且容易制作的經典實用藥方,讓讀者都能真正“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切實提升自己的養生理念和健康水平。
好消息!好消息!繼《養生堂教你健康100分》持續暢銷、不斷創新高后,全球億萬觀眾殷切期待的“養生堂系列”第二部——《養生堂教你四季不生病》也隆重上市啦!
影響華人世界,傳授健康知識,全球億萬觀眾信賴的健康大講堂——北京衛視《養生堂》官方授權圖書!
匯集1000多位全國著名醫學專家,2000多期節目內容之精華,力求將科學實用的養生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給讀者,讓讀者真正“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北大醫院、協和醫院、阜外醫院……近百家全國三甲醫院、上千位著名醫學專家現場“會診”,為您的健康把脈支招!
四季調理,應和大自然的“生長收藏”;順時養生,過好身體里的“春夏秋冬”。一書解決你所有的四季養生難題!
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榮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 廣播電視節目獎, 第24 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電視文藝欄目大獎。
作為中國電視健康養生,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開播8 年來,收視率始終位列全國同時段及時, 是全國品牌美譽度、觀眾影響力較高的王牌欄目之一,深受觀眾喜愛。8 年來,《養生堂》匯集1000 多位國內醫學專家,開播院士系列、中華醫學會主委系列、院長系列、國醫大師系列、名老中醫等系列節目,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傳遞健康養生知識,改變了全國數億觀眾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
及時章 順時養生,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錄
14《黃帝內經》與四季養生之道
國醫經典:《黃帝內經》/ 14
《黃帝內經》養生總原則/ 15
18人體內部的春夏秋冬——中庸養生觀
四季平衡,過猶不及/ 18
收支平衡,運動有節/ 19
飲食里的中庸之道/ 20
23時辰養生,過好每天的十二個“節氣”
什么是十二時辰養生/ 23
時辰養生的原則與策略/ 24
第二章 春養生:調理臟腑,鞏固生命源動力
36春季陽氣生發,小心舊患跟著復發
萬物萌生時,這種水果卻要少吃/ 36
認清發物蔬果,別讓舊患有機可乘/ 38
“風邪致病”是怎么回事/ 40
桑菊蠶繭飲,緩解春季干燥/ 41
44養肝時節:省酸增甘,靜心少怒
春養肝,多吃酸?因人而異!/ 44
小心肝氣過盛,謹慎過春天/ 45
喜怒哀樂也是致病因素/ 47
五行生克,情志相勝/ 48
一甘一辛,養肝護肝的“左膀右臂”/ 50
53小心倒春寒,預防心血管疾病
別大意,感冒也可能引起心臟病/ 53
肺受傷了,心也會跟著難受/ 54
“春捂”有道:先減下,再減上/ 56
家常茭白,護心佑肺/ 58
60春養脾胃:一果一藥一方
春養理念太多?擇優從之/ 60
一果一藥一方,脾胃不再愁/ 62
中草藥的“四性五味”/ 65
佛手:左手佳茗,右手香囊/ 67
美味蔥花餅,解表又養胃/67
70驟雨荷花香,小心“心火旺”
一年不是四季,而是五季/ 70
夏清心火,講究多多/ 72
五味入五臟怎么理解/ 74
一湯一粥,心火不再愁/ 76
79夏養三伏:天氣越熱,越要調心血
心血管狹窄到什么程度預示著危險/ 79
氣滯血淤,冠心病不請自來/ 80
“冠心Ⅱ號方”里的“君臣佐使”/ 83
補血養心,用好阿膠就夠了/ 85
87夏日也要溫陽,巧用鮮姜來幫忙
夏季火盛,怎么會陽虛/ 87
陽虛的典型癥狀和食療原則/ 89
第三章 夏養長:清心溫陽,過一段安穩的時光
顏色養生:五色入五臟/ 91
巧吃鮮姜,溫振夏日心陽/ 93
95睡得穩心才安,夏日睡姿有講究
夏季養生,先從矯正睡姿開始/ 95
睡眠不足的原因和危害/ 97
《黃帝內經》里的睡眠之道/ 100
臥龍式睡姿,固腎且益心/ 102
白天休憩妙招:閉目養神法/ 103
第四章 秋養收:理肺順氣,領受自然的祝福
106 理肺疏氣有絕招,祛除秋燥靠三寶
秋季養生,煩惱多多/ 106
嬌氣的肺臟,一不小心就會受傷/ 107
“秋凍”有節:不畏懼,不盲目/ 109
“三寶”加“五白”,讓秋燥不再/ 110
114 溫涼有別,切勿濫用秋梨膏
秋梨膏適合所有人嗎/ 114
先分溫涼,再擇良藥/ 115
古方秋梨蜜膏/ 117
自制秋梨飲,潤肺益身心/ 118
121 秋補脾和胃,腫瘤康復事半功倍
秋養,一碗面就夠了嗎/ 121
秋養脾胃,既是養生也是養病/ 122
胃以喜為補,會吃才健康/ 125
可口又營養的特制麻醬/ 126
128 秋季調神,給每天一個好心情
《弟子規》里的秋養原則/ 128
好心情是健康的基石/ 130
養“生”先養“神”/ 132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133
排壓三招,清心安神/ 136
140 冬季氣虛?試試冬補及時藥
冬季滋補,來年打虎/ 140
補氣,是冬補的核心要義/ 142
冬養之“冬令進補”/ 146
冬季補氣:健脾益氣粥/ 147
149 冬季皮膚瘙癢,都是它倆惹的禍
冬天瘙癢,奇招頻出/ 149
認清冬癢的背后“黑手”/ 151
第五章 冬養藏:補益有道,為健康儲蓄資本
巧治冬癢的容顏不老方/ 156
158 養氣補虛:六字調息大法
百歲藥王的冬季呼吸秘訣/ 158
詳解“呼吸六字訣”/ 160
肺氣虛、肺陰虛和肺腎兩虛/ 165
經典良方,對治肺腎虛/ 167
第六章 四季治病,找準時機消除身體頑疾
172 冬去春來,謹防哮喘發作
和感冒差不多?哮喘哪有這么簡單/ 172
謹防哮喘的三大致病因素/ 175
疏通肺經,制服哮喘/ 176
不可不知的人體十二經絡/ 177
經絡養生的基礎方法/ 179
風溫犯肺?佳茗拒之/ 180
肺氣陰虛?補膏養之/ 181
183 平衡寒與熱,告別怪病纏身
晨起一杯涼水,到底好不好/ 183
既要“做對”,也要“避錯”/ 185
春夏養陽,謹防空調傷陽/ 186
當心“真寒假熱”/ 188
爽口酸梅湯:清熱不傷陽/ 190
肉蓯蓉:暖而不燥,滑而不泄/ 191
192 冬病夏治,夏貼三伏養正氣
三伏貼不是萬能貼,別盲目跟風/ 192
炎夏陽氣旺盛,穴位貼敷正當時/ 193
“治未病”與“治已病”/ 197
藥食同源,均衡膳食治未病/ 198
黃芪烏雞湯,貼敷好幫手/ 199
附錄
201 附錄1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
210 附錄2 古今醫學常用單位對照表
212 附錄3 如何鑒別真假中藥材
215 附錄4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精要
第二章春養生:調理臟腑,鞏固生命源動力
春季陽氣生發,小心舊患跟著復發
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植物開始發芽,動物四處奔走,我們人類的戶外活動也逐漸增多,身體里的氣血,尤其是陽氣也越來越旺盛。不過要注意的是,陽氣是一點一點緩慢增加的,如果你疏忽大意,不小心受了風邪或者吃了動風的發物,身體里的陽氣克制不了風邪,那就可能出現過敏、舊病復發等現象。
健康候診室
健康候診室
萬物萌生時,這種水果要少吃
悅悅:“有這樣一種很流行的水果,愛吃的人愛得要命,但是不喜歡的人又一點也接受不了,而且在中醫看來,它渾身是寶。”
悅悅:“如果合理地吃,這種水果對身體是有幫助的;但如果吃得不合理,就有可能因此進醫院!”
王莒生:“確實如此,我就遇到過這樣一個值得警惕的真實案例。”
有位糖尿病患者,他平時很少吃水果,但是過春節的時候實在忍不住了,就跟家人一起吃了這種“美味的水果”。吃完后,他覺得皮膚開始瘙癢,身體也不太舒服,但是因為水果還剩下一些,他舍不得扔,所以又接著吃完。沒想到的是,就因為在春節期間多吃了幾天這種水果,結果他的小腿皮膚發生潰爛,糖尿病足也加重了,被家人送進了醫院。原來,這種水果在給你帶來味覺享受的同時,也容易讓你的舊病復發。
悅悅:“聽了王老師的介紹,大家肯定很好奇這種神秘的水果到底是什么。其實,很多人應該已經聞到它的味道了。”
王莒生:“是的,這就是以味道出名的榴蓮。中醫認為,榴蓮屬于發物的一種,在春天這個萬物復蘇的季節要慎吃。發物的那個‘發’是誘發、生發、萌發的意思。榴蓮的‘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誘發新疾,或讓舊病復發。另外,如果你的病快好了,被它一激發,也可能會加重病情。”
悅悅:“也就是說,榴蓮可以把我們身體里的病“勾”出來?”
王莒生:“沒錯!所以,我們在春季要注意這些有‘發物’性質的水果,尤其是像榴蓮這樣的熱帶水果。”
名醫會診
王莒生 ▏部級名老中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原院長
認清發物蔬果,別讓舊患有機可乘
發物會令舊病復發,新病加重
民間自古就有春季吃發物易誘發老毛病的說法。那到底什么是發物呢?其實“發物”更像是“病引子”。我們都知道“藥引子”是指某些藥物能引導其他藥物的藥力。將發物戲稱為“病引子”,意思是說發物可以引發、誘發原有或新發疾病。從字面上講,“發”包含發作、誘發、激發、復發之義。
平時一提到發物,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海鮮、羊肉等。大家也都知道,如果身上有傷口或者有過敏的人,要少吃海鮮、羊肉或辛辣刺激的食物。這類食物在中醫里確實屬于發熱動火的發物,多具有辛熱燥烈的性質,能夠助熱動火,傷津劫液。
除了動火的發物,還有一些食物屬于動風發物。什么叫動風呢?簡單來說,就是它容易引起風邪,進而導致身體出現各種過敏反應。
另外,發物所誘發的癥狀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可能是皮膚上的癥狀,比如吃了草莓后誘發蕁麻疹或濕疹;有的人可能是呼吸道上的癥狀,比如出現鼻子、嗓子發癢;還有的人可能會出現腸胃上的癥狀,比如肚子脹氣、腹瀉、便秘,等等。
特別是在春天,這個萬物復蘇的季節。人身體里萌動的陽氣越來越多,但過程卻是和緩的,如果這個時候吃了一些發物,就可能讓原來的一些舊病復發,并損害陽氣的積累過程。所以,為了健康的體魄,春季一定要謹慎食用發物。
認識春天常見的發物蔬果
每到初春時節,大量瓜果蔬菜開始上市。這些林林總總的美味果蔬中,就有不少是發物。下面,讓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這些發物!
1. 草莓。以前很少有人對草莓過敏,但是現在有些種植草莓的人,一心追求經濟利益,經常使用帶有激素的化肥,讓本來對身體無害的草莓,變成了潛在的發物。我就遇到過這樣一個患者,他不知道自己對草莓過敏,結果吃了以后就出現了皮膚瘙癢的癥狀,加上洗熱水澡、飲食上又不忌口,引發了蕁麻疹。
大家可能會發現,現在的很多草莓,個頭比原來大了,顏色也很鮮亮,但是吃起來味道卻很淡。這樣的草莓,大家應該謹慎食用;皮膚病、糖尿病患者等,都應該把它當做一種發物,盡量不要食用。
2. 葡萄或提子。在大家的印象里,很難把葡萄或提子跟發物聯系在一起。其實,從我的臨床經驗來看,有些患者因為過敏來看病,問了半天,他總感覺沒吃什么特別的食物,想起來昨天晚上吃了葡萄或者提子。再繼續問,發現患者可不是吃了幾顆,而是吃了整整一盆,結果導致了過敏癥狀。所以,葡萄或提子對于某些人而言,也屬于發物的范疇。
3. 春筍。春筍有一個特點,它積蓄了整個冬天的營養和水分,到了春天陽光充足的時候,就憋足了勁來生長,所以春筍的生發之力很足,能鼓舞肝膽。不過,因為春筍里含有難溶性草酸,食用過多容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另外,腎功能不全者,腎結石、腎炎患者等也不宜食用春筍。
4. 蘑菇。蘑菇是一種動風的發物。吃蘑菇的時候有講究,那就是不能一頓飯光吃蘑菇,否則可能引起人體的過敏反應。不過,對很多人來講,蘑菇只是一種菜肴上的點綴,很少有人拿蘑菇當飯吃。所以對于大部分人而言,蘑菇的過敏反應不太明顯。
5.香椿芽。香椿芽也是一種動風發物。清代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上就說它:“多食壅氣動風,有宿疾者勿食。”也就是說,有宿疾的人,就不要食用香椿芽了,它可能誘發你的舊病。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香椿芽中含有揮發油、芳香族等有機物,食用后容易過敏。
另外,隨著種植技術的進步,現在吃香椿芽的季節提前了,不少大棚里栽種的小香椿很早就上市了,可以提前滿足一些愛吃香椿餅的人。但是,這樣的香椿里可能含有類激素物質,能夠誘發身體出現過敏反應,大家應謹慎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發物的影響也是因人而異的,一個家庭里并不是誰吃了發物都會誘發舊疾或引起過敏。發物還因地而異,比如前面提到的榴蓮,它在泰國非常普遍,但并沒有見到當地有多少人因此過敏,所以我們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平時很少吃榴蓮,突然一下子吃了很多,可能身體上就會出現過敏反應。
中醫自修堂
“風邪致病”是怎么回事
風是春天的主氣,中醫將風邪稱為“百病之長”,意思是說風邪會引領其他邪氣,如寒、熱、濕等侵襲體內,產生各種疾病。還有一句話叫“無風不作癢”,瘙癢都跟風有一定的關系,而風邪屬于陽邪,容易搏于肌表,所以瘙癢容易在頭面部出現,甚至延及全身。
春季養生要特別注意預防風邪,如果體內已有風邪,更要慎用動風的發物。體內是否有風邪,具體該如何判斷呢?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大家可以通過簡單的“望診”來自測一下體內是否有風邪作祟。
1. 看看頭發、頭皮。如果頭發比較干枯,肩膀處總是出現掉落的頭皮屑,說明頭皮比較干燥,可能存在風邪。
2. 觀察胳膊、腿上的皮膚。有的人胳膊上、腿上皮膚非常干燥,總往下掉皮屑。這也是受了風邪的表現,肌表因為得不到水濕的濡養,所以看起來不夠滋潤。
3. 通過手部、甲溝部的皮膚情況來判斷。看手部是否容易出現裂口,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一會兒洗碗,一會兒又要洗衣服,手上容易干裂。還可以看甲溝有沒有倒刺。甲溝就是指甲與皮膚交接的地方,這里如果出現了倒刺,甲溝發炎了,說明皮膚比較干燥,可能存在風邪。
有以上三種情況的朋友,很容易中風邪,也很容易在春天出現過敏性癥
狀,所以更要注意謹慎食用動風的食物,如香椿、蘑菇等。如果特別想吃,
一定不能多吃,還要注意食用前用水焯一下。
千金良方
桑菊蠶繭飲,緩解春季干燥
尋常桑樹,竟一身是寶
桑樹,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的葉子是蠶的主要食物,它的果實又是大家都很喜歡的美味水果。從中醫上講,桑樹渾身都是寶:葉、枝、根皮、果均能入藥。
桑葉是桑樹的葉子,在日本它還被當做長壽茶的原材料。中醫認為,桑葉味甘苦、性微寒,能清熱也能補虛。桑葉歸于肺經,所以能夠治療一些肺系疾病,比如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口干、咽癢等。
用桑葉制作的桑菊飲,是清代醫家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提出的經典名方,用于治療風溫初起、咳嗽、身熱不甚的癥狀。桑葉也入肝經,所以有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的功效,高血壓患者平時可以飲用點桑葉茶,能輔助降血壓。
桑樹根的皮被稱為桑白皮。桑白皮歸肺經,能清肺化痰、降氣平喘,所以常用來治療咳嗽痰多之癥。不僅如此,它還是皮膚科常用的一味中藥。用桑白皮煮水洗頭,對由濕熱引起的油性脫發有一定療效。
桑樹的果實叫桑葚,紫紅的桑葚既是中藥,也是一種可口的水果。作為中藥來講,桑葚入腎經,可滋補腎陰。當人到了一定年齡,腎氣就不像年輕時那樣充足了,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很多年老體弱者,他們的藥方中常會加入桑葚。桑葚作為補藥而言,是非常安全的,而且還不上火。平時,桑葚也很適合作為中老年人的日常保健食品。
桑菊蠶繭飲,清咽潤喉
這道茶做起來很簡單:取干桑葉尖一小撮,蠶繭1~2 個,菊花3~5 朵,一起用開水沖泡后飲用即可。桑菊蠶繭飲雖然只有桑葉尖、蠶繭、菊花三種原料,但效果卓著。
首先是桑葉尖。桑葉的功效前面已經提過,它味甘苦寒,入肺、肝二經,能夠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止渴。桑葉尖可以在中藥店購買,記住一定要購買桑葉尖,而不是普通的大桑葉。家里種有桑樹的,也可以自己采集。春天的時候,桑樹長出了嫩芽,這時候就可以像采茶葉一樣,將嫩尖摘下來,曬干后收藏備用。桑葉尖沖泡的茶水,喝起來口感好,味道也比較清香,沒有異味。
其次是蠶繭,蠶繭就是“蠶寶寶的房子”,它不僅可以用來制作絲綢,還是一味中藥。《本草綱目》就曾記載它:“煮汁飲,止消渴反胃。”蠶繭能瀉膀胱的相火,清肺熱,飲用蠶繭泡的水有止渴的作用,所以它在古時候還被用作治療糖尿病。另外,蠶繭具有助眠作用,它還含有絲膠蛋白等有益物質,可以滋養皮膚、美容祛斑。
需要注意的是,蠶繭不容易泡開,為了將其泡得更徹底,有人會提前拿剪刀將其剪成小塊后再沖泡。
是菊花。菊花的種類不限,杭菊、貢菊、雪菊皆可,都有清肝明目、降血壓的作用。
這道茶對付春天干燥很有效果,非常適合教師、主持人等需要多說話的人士飲用,可以清咽潤喉。飲用時,可根據不同人的身體狀況適當加減用量。如果有咽喉不適等癥,可增加1~2 朵菊花或多放點桑葉;如果有大便稀溏癥狀,就減少1~2 朵菊花;老年人飲用時,可加 10~20 粒枸杞子,能補肝腎、明目,增加保健功效。
另外,飲用后的茶葉也不要扔掉。桑葉和菊花等晾干后可收集在一起,
裝成一個桑菊枕,能夠清心明目。而蠶繭則可套在手指上,涂抹身上有
癤子或有瘙癢的地方;也可將蠶繭蘸水按摩臉部,起到潤滑、滋潤的作用。
書是正版的,挺好,一直在當當買書。
還不錯啦,包裝,快遞等,都很好
正版圖書,質量非常好,內容很實用,給個好評
一直信賴這個
強烈推薦哦
物流象蝸牛一樣慢,從成都送到綿陽竟用了5天,可惡
內容不錯,印刷質量好,值得購買
書還是不錯的,印刷好,紙張好,但是當當網現在的物流實在不敢恭維,外包裝箱和里面的書都壓的變形了,好在沒有破損,希望加強商品包裝和物流運輸。
給老媽買的,我沒看
很好以前從來不評價,浪費了很多積分,自從知道評論之后積分可以抵現金,才知道評論的重要性,總之這本書寫的很好
很好用,很喜歡
好評!!!
很實用的一本書,買來學習一下,質量好
在書店看到的,覺得內容很好。很好的書,值得推薦
物流運輸迅速,印刷精美,分四季解說病因病理,治療未病,預防為先!
昨天晚上下單,今天中午就已經收到了,物流很快,先給快遞小哥一個贊。
買給媽媽的,是正品,內容豐富。比書店便宜很多。值得信賴。
一直看北京衛視養身堂的節目,這次有書果斷買下
此書不錯,兒子也喜歡看,美中不足的是感覺容太少了。
養生堂出版的書,值得購買與學習。我準備為朋友再買幾本!
書本還沒有仔細地看,初步看了一下,包裝得不錯,相信是正版的圖書,感覺很滿意。
這幾年經常看北京衛視的養生堂,不錯的節目,收獲不小,值得一看!兩套書都收了,慢慢看
內容偏重于對一些常見病的知識普及講解,對如何治療沒有做過多解釋介紹,不太具有治療實用價值。
老公想要的一本書,還沒有時間看,不知道好不好,書的封面倒是做的好看,是養生堂欄目組出的書,但愿不會失望
北京電視臺的養生堂欄目組編著的《教你四季不生病》,將日常養生要點、難點一一囊括;講的就是中醫最為推崇的順時養生之道。
此書圖文并茂,包裝精美,質量上乘,讀此書是一種享受。很好的一本書,通俗易懂,貼近生活,交給我們許多養生知識。也讓我們樹立許多養生理念,好的養生習慣從此養成,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