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蝦米媽咪育兒正典(套裝全2冊)圖書
人氣:58

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蝦米媽咪育兒正典(套裝全2冊)

的兒童安全用藥指南 適合中國父母的育兒方法指導,首次結合,集結公開!

內容簡介

《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專業藥師冀連梅憑借自己在中美兩國藥房的實際工作經驗,就當前中國人普遍存在的如濫用抗生素、濫輸液等用藥誤區和國際上臨床用藥知識,進行了實用、通俗易懂的講解。說故事,講知識,解析30多種常見疾病和近40種非處方藥,為您配備安全、有效的家庭小藥箱,幫助您走出用藥誤區,安全用藥,合理用藥。

[成分]億萬國人關心的用藥問題 國際臨床用藥知識 中美兩國13年臨床實戰工作經驗

[適應人群]嬰幼兒的看護者、孕婦、哺乳期女性以及廣大關注健康的國人。

[適應癥]感冒、發燒、濕疹、腹瀉、便秘、貧血等30多種常見病癥用藥問題。

[使用方法]每天10分鐘,每次讀1節,40天讀完。1.酌情購買第五章總結的近40種非處方藥備用;2.生病時,通讀該病用藥注意事項及其所屬章節用藥總原則;3.參照藥品說明書用藥;4.如手邊藥物非書中推薦,參照附錄查證是否可用。

[注意事項]小病在家調,大病去醫院。

[補充說明]本品將不斷升級,逐步增加適應人群和適應癥,并根據國際臨床用藥證據不斷修訂。暫沒列入的問題,請移步微博@和睦家藥師冀連梅、微信“冀連梅藥師”以及書中推薦的藥學專業網站查詢。

《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很多育兒問題其實是家長們“制造”出來的,焦慮往往因為觀念錯誤,恐懼大多源于缺乏常識。

蝦米媽咪集合多年臨床經驗和為數百萬微博粉絲進行的醫學科普,針對0~6歲兒童養育問題,從新生兒護理、常見皮膚問題、母乳喂養、奶粉喂養、輔食添加、睡眠問題、大小便問題、生理發育、敏感期行為習慣等9個方面進行了講述,對寶寶的飲食營養搭配、日常生活護理、生長發育問題均給出了詳細的指導和建議。講述簡明扼要,方法實用,對于每個具體問題,都遵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特殊情況”的邏輯來成文,重點方法和提示問題用版塊標出,便于查找使用,家長詢問頻率高的問題附在“媽媽問,蝦米媽咪答”版塊,與讀者親密分享,是一本真正談中國人該如何育兒的實用指南。

編輯推薦

《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一本專業藥師用良心寫就的藥學常識書,一本中國人居家必備的安全用藥指南。

中美雙重認證職業藥劑師以13年博學經驗深入闡述億萬國人關心的用藥問題。

@和睦家藥師冀連梅應30萬微博粉絲要求,誠意奉上本書,生動講述國人必須知道的用藥常識:抗生素≠消炎藥,對濫用輸液說不,感冒用藥如何規避誤區,嬰幼兒、孕婦、哺乳期女性如何安全用藥,居家必備非處方藥小藥箱……

市場上感冒藥和退燒藥品種繁多,家長根本不懂如何區分,比如泰諾林和美林的成份,還有小時候退燒常用的安乃近,有什么區別?父母該選哪一種為孩子退燒?使用單一成份退燒藥還是復方藥?該如何用?這是大家都不清楚的。冀藥師舉了諸多實例告訴大家安全的退燒藥是什么成分的藥、以及它們的商品名,孩子使用有效、安全的藥量是多少。每每看到這類文字,我都會仔細地閱讀并消化,因為這些寶貴信息,我們普通人很難獲得,也很難得到如此詳盡解釋的。 著名演員馬伊

冀連梅還沒有出版這本書之前,我就多次和她提過,想把她微博上面的用藥常識結成集子,免費發放給來我們醫院就診的人。因為我知道這個以藥養醫的時代,老百姓多么需要這樣一本書,而她能把枯燥的用藥常識講得那么生動、明白。非常幸運,我見證了她從一名普通藥劑師走向“微博名藥師”的過程。 和睦家醫院院長盤仲瑩

《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兒科學泰斗許積德、吳圣楣,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會長朱宗涵等聯袂推薦

一本真正符合現代中國新手媽媽心理需求、理解能力、操作能力的實用育兒指南。

數百萬父母心中母嬰育兒領域的“業界良心”、能夠和美國育兒專家斯波克(《斯波克育兒經》作者)、日本育兒專家松田道雄(《育兒百科(定本)》作者)并肩的中國育兒專家。

新浪微博: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生媽媽,粉絲123萬。搜狐:母嬰類行業自媒體人人。微信公眾平臺訂閱量名列前茅的母嬰類微信創辦者。

4年,30多萬文字,50多家出版社爭相邀約,近1000萬網友期盼成書的內容,首次集結精華,呈現給讀者。

針對0~6歲兒童養育問題,從日常護理、營養與喂養、生長發育、行為習慣等幾個方面進行詳細講述,中國父母會遇到的育兒難題,絕大多數都能在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作者簡介

冀連梅,女,北京和睦家醫院藥房主任。2000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藥學碩士學位。先后于2001年和2007年考取中國職業西藥師資格和美國外國藥師同等資格。曾任職于北京國際SOS救援中心、美國新澤西沃爾瑪連鎖藥房。工作之余致力于通過網絡、雜志、電視節目等渠道向公眾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的知識,備受30余萬微博粉絲推崇。

蝦米媽咪,原名余高妍,兒科醫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童保健碩士。先后學習工作于上海市環境與兒童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保健所。

蝦米媽咪是新浪微博上最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生媽媽(新浪微博ID:@蝦米媽咪的微博),搜狐醫療類行業自媒體人(搜狐自媒體ID:兒科醫生蝦米媽咪),知名母嬰類微信公眾賬號創辦者(微信公眾賬號ID:兒科醫生媽媽)。冀連梅,女,北京和睦家醫院藥房主任。2000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藥學碩士學位。先后于2001年和2007年考取中國職業西藥師資格和美國外國藥師同等資格。曾任職于北京國際SOS救援中心、美國新澤西沃爾瑪連鎖藥房。工作之余致力于通過網絡、雜志、電視節目等渠道向公眾普及安全、合理用藥的知識,備受30余萬微博粉絲推崇。

蝦米媽咪,原名余高妍,兒科醫生,知名公益科普作者。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童保健碩士。先后學習工作于上海市環境與兒童重點實驗室、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兒童保健所。

蝦米媽咪是新浪微博上最受家長信賴的兒科醫生媽媽(新浪微博ID:@蝦米媽咪的微博),搜狐醫療類行業自媒體人(搜狐自媒體ID:兒科醫生蝦米媽咪),知名母嬰類微信公眾賬號創辦者(微信公眾賬號ID:兒科醫生媽媽)。

蝦米媽咪長期熱心于公益科普,為寶寶代言心聲,為父母答疑解惑。堅持為《父母世界》《媽媽寶寶》《時尚育兒》等20多家母嬰、健康類雜志撰寫科普文章,是粉紅絲帶、世界衛生組織上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合作中心母乳喂養指導健康教育基地等多家公益機構青睞的首席科普專家,以親密理性的育兒方式被眾多家長稱贊為“中國的松田道雄”。

目錄

《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推薦序一藥師,其實是專業藥物咨詢師(盤仲瑩)

推薦序二 為愛關注,為愛守護(張羽)

推薦序三 謝謝你一直在這里(馬伊)

自序對用藥,我永遠心存敬畏

及時章必須知道的用藥常識

抗生素是把雙刃劍:殺敵一萬,自損三千

對輸液治感冒說“不”

用藥無小事,理念決定療效

第二章寶寶的健康你做主

感冒不用藥,一周也會好

治幼兒急疹和川崎病,退燒消炎藥最常用

治療中耳炎可用抗生素

藥物不是緩解便秘的及時選擇

及時護理,秋季腹瀉可自愈

預防手足口病的五句真經

用心呵護,讓寶寶遠離尿布疹

濕疹的護理和治療是一場持久戰

去蚊蟲,還寶寶寧靜

長身體,補鈣還是補維生素D

別盲目給寶寶吃增高藥

獲取維生素D和防曬,不可兼得

環境是好的祛痱藥

疫苗是寶寶健康的保護傘

寶寶用藥最容易犯的7個錯誤

第三章 備孕懷胎是一門技術活

備孕葉酸,你吃對了嗎

別輕易對胎兒宣判死刑

遠離3 類藥,給寶寶好的保護

高效備孕新主張:排卵試紙 好心情

補鐵補鈣,食補勝過藥補

輕微孕吐調飲食,嚴重孕吐及時就醫

接種流感疫苗,收益大于風險

過敏性鼻炎,沖洗也是一種治療手段

護理好皮膚,美麗過孕期

切忌服用安眠藥

再安全的通便藥,也要謹慎使用

孕期安全用藥說明

第四章 把最品質的母乳送給寶寶

你要遠離的用藥雷區

感冒了,相信身體的自愈力

乳腺炎也可以邊吃藥邊哺乳

所謂安全減肥藥都是幌子

可選擇使用的三類眼藥

得了蕁麻疹,大多數抗過敏藥都能用

善用信息渠道,規避無心之錯

哺乳期安全用藥原則

第五章 認識這些常用藥,有備無患

自我藥療常識

居家必備非處方藥清單

不同劑型不同用法簡介

避開國人8 大常見用藥誤區

后 記 專業“抓藥的”,能給你最的用藥指導

附錄1 上海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

附錄2 世界衛生組織兒童生長標準曲線

附錄3 中美疫苗接種計劃對比

《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推薦序一育兒無小事許積德

推薦序二媽媽強則嬰童強,嬰童強則國家強吳圣楣

推薦序三一本溫暖、嚴謹的育兒科普書朱宗涵

自序愿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余高妍

及時章當天使降臨

及時次與寶寶見面——新生兒的特殊外貌

及時次與寶寶親密接觸——新生兒的特殊生理

你該知道,醫生對新生寶寶做了什么

寶寶駕到,準備好了嗎

第二章嬌嫩肌膚巧護理

這些疹子不用怕

最困擾父母們的常見皮膚問題——濕疹

讓寶寶遠離“紅屁股”

夏日到,防蚊防曬防痱子

第三章世上好的愛——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是必須捍衛的權利

讓寶寶吃得舒服是門技術活

哺乳期媽媽的用藥、特殊檢查和預防接種

斷母乳,有技巧

第四章小細節,大學問——人工喂養和輔食添加

奶粉罐上沒寫的秘密

輔食添加全攻略

第五章安撫哭鬧,夜夜安睡不覺曉

聽懂哭鬧

全家安睡其實很簡單

防患于未然——寶寶的睡眠安全問題

節假日,全家也能享有品質睡眠

第六章解密寶寶的大小便

大便是寶寶健康的晴雨表

寶寶小便中的健康密碼

如廁自理——請尊重寶寶自己的時間表

第七章生長發育的秘密

體格生長——別讓標準曲線誤導了你

乳牙萌出進行時

智能發育——天才寶寶是這樣煉成的

第八章其實你不懂寶寶的心

請讓寶寶盡情黏你

怕生是寶寶成長的必經階段

這樣做,寶寶吃飯香

壞脾氣寶寶安撫法

打人、咬人巧引導

吃手有時是個“好習慣”

聽懂1歲寶寶對你說“不”

理解2歲寶寶的執著與對抗

寬容3歲寶寶的叛逆和隨性

附錄一北上廣預防接種計劃

附錄二常見食物營養成分表

附錄三哺乳期和妊娠期常見用藥安全一覽表

附錄四兒童生長參考曲線(CDC2000)

附錄五發熱的家庭護理細節

在線預覽

《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

對用藥,我永遠心存敬畏(冀連梅)

4年前,我剛回國那會兒,經常有親朋好友問我:“去哪個公立的大醫院工作了?”我對他們說:“沒去公立的,在私立醫院呢。”他們聽后總是會很吃驚,他們會習慣性地把私立醫院和公交車上做不孕不育廣告的民營醫院聯系起來,然后就會不解地問:“你一個協和畢業的研究生,又有在美國工作的經驗,為什么要去這樣的醫院呢?”我就和他們解釋,私立醫院也有高端和低端之分,我在高端私立醫院能做的事都有哪些。很費力地解釋一通后,他們仍然很難想象我的工作狀態,畢竟高端私立醫院離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還有點遠。

我慶幸自己生活在微博時代。差不多兩年前,我開始在微博上普及安全用藥的知識。我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和臨床經驗分享出來,不僅收獲了普通網友的認可和信任,同時也為身邊親朋好友了解我的工作打開了一扇窗。

如果你是一位從未關注過我微博的讀者,不清楚這本書能為你提供什么幫助,不妨借助我在微博上打開的這扇窗,先來了解我在微博上是如何幫助網友們的。我在微博上擔負了以下四種角色:

其一,一個靠譜的藥師。人們在網絡上轉發傳播我的科普文章時,用得最多的評語是“靠譜的文章”“實用技術帖”和“漲知識”等字眼。這樣的評價源于我嚴謹理性的科普態度,這態度也會一直貫穿在這本書中。在網絡上,我要求自己只編寫藥學領域內自己擅長的科普知識,不傳播專業外的知識。在微博上撰寫140字節的內容時,我常常要反復推敲,確認不會引起誤解才向外。對于用一條微博不容易講清的內容,我往往采用編寫長微博的方式,把我所掌握的知識地寫出后再傳播出去。我相信這樣的文章才更有實用價值和指導意義,例如我寫的有關濕疹護理和治療的內容,在微博里被轉發了4萬多次,現在仍然被持續地轉發著。對于專業內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識,我會花時間和精力去檢索文獻,查找科學依據,將知識弄懂后再傳播出來。例如,有不少網友向我請教美國順勢療法產品的療效和安全性,因為我日常工作中很少用到這類產品,對這類產品只是一知半解,于是我廣泛地去查找文獻,甚至特意打電話請教我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工作的同學。厘清這類產品的起源以及主流醫學對它的看法后,客觀地把這些內容寫成科普文章發表出來,還附上我所參考的資料來源,讓網友做到有據可查,取得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其二,一個用藥領域的“國際刑警”。網絡上經常會有各種傳言,今天說這個藥在澳洲禁用了,明天說那個藥在美國被查出有毒了之類的。很多時候這些信息只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而斷章取義的噱頭,而這些信息常常會引發網友的恐慌。遇到這種情況,我就要充當起“國際刑警”的角色。我會到國外網站去查找原文出處,搞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后,再到微博上新聞本來的面目。例如,前段時間網絡上傳播著這樣一條微博:“對乙酰氨基酚也不安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宣布,含對乙酰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的止疼藥可能引發嚴重皮疹,或致人死亡。”這么短短的兩行字,讓不少網友恐慌,打算回家立馬把對乙酰氨基酚扔進垃圾桶。為了解事情真相,我特意登錄美國FDA的官方網站去查找信息來源。原來,FDA是按照國際慣例通報藥品不良反應,通報的是對乙酰氨基酚的一種非常罕見的嚴重不良反應,過去43年的時間內有107個這樣的病例。事實上,這個藥在美國藥店隨處可見,普通人有個頭疼腦熱自己就會買來吃,因此這107個病例是用了43年的時間從千百萬人中收集到的,這其實是非常小概率的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比走在大街上被雷擊中的幾率還低,咱能因為怕被雷擊就不上街了嗎?顯然不能。FDA通報不良反應的目的也不是讓大家看到藥物有不良反應就不吃這個藥,而是提醒大家萬一出現這樣的不良反應要能識別。經過我這樣一番解釋,網友也就不再恐慌了。

其三,對錯誤信息“撥亂反正”的專家。網絡上的用藥信息常常魚龍混雜,網友們霧里看花難辨真偽。幫助他們撥開迷霧也是我在微博上常做的事。用藥信息畢竟與八卦信息不同,八卦信息讀讀也就罷了,但用藥信息是會被實際用到身體上的,一旦網友將錯誤的用藥方法用到自己身上,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例如網絡上經常會出現類似“90后媽媽的愛心小藥箱”之類的帖子,這些常常是一些不具有專業背景的熱心媽媽,以愛的名義傳播的信息,里面的內容錯誤百出,卻有很多人追捧,這很可怕。針對這些錯誤信息,我常常要逐條進行“撥亂反正”,并且不斷提醒網友,藥品是專業性非常強的產品,如果不具有專業知識,只有熱心,是不應該給別人提供用藥建議的。專業的事情應該由專業的人員來做,老百姓獲取信息也應該盡量從專業人員那里獲取。也就是說,想獲得用藥常識,需要找藥師;想獲取育兒知識,去找兒童教育專家。媽媽們個人的用藥經驗,大部分時候是不具備專業參考價值的,適合她寶寶的病癥不一定適合你寶寶的病癥。經過我在網絡上不斷呼吁,關注我的網友慢慢就有了理性的思維,不會輕易相信各種不靠譜的用藥信息了。

其四,緊急情況下的“救火隊員”。“藥師,某某藥該怎么吃?急!”“藥師,我哪里不舒服,該吃什么藥?在線等!”“藥師,我的寶寶誤服了某某藥,該怎么處理?”我的微博上,每天都有很多類似的求助留言。這個時候,我擔負的角色便是“救火隊員”,澆滅他們的焦慮之火。能直接指導用藥的便直接給出意見,對于不適合指導病人自己處理的疾病,便會及時建議病人去看醫生。

我相信,這本書能同樣擔負起上述四種角色,在讀者遇到用藥問題時,請記得拿出這本書尋求幫助。

冀連梅

2013年10月于北京

發燒38.5℃以下,首先物理降溫

感冒還有個重要癥狀是發燒。寶寶發燒,很多家長及時反應就是趕緊吃藥,其實這是錯誤的。下面我就重點談談寶寶發燒的問題。

在兒科,經常出現醫生護士被打事件。在這些暴力事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寶寶的燒沒有及時被退下來,家長著急,將寶寶沒退燒歸咎于醫生無能,才跟醫生護士起沖突的。家長緊張寶寶,擔心發燒燒壞寶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求醫生一味地給寶寶退燒,真的好嗎?別忘了,有些醫生為了避免與家長起沖突,可能會使用地塞米松針或者含氨基比林的退熱針強行給寶寶退燒,這真的好嗎?

這里再強調一次,發燒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癥狀。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成正比,個人的體質不同,體溫調節的敏感度也會不同。有的人輕微感冒就能發燒燒很高,有的人即使身上有嚴重感染也不見得有很高的體溫。絕大多數情況下,發燒是由于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氣管感染等引起的。這里說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細菌等其它病原體感染。

使用退燒藥只是緩解發燒的癥狀,不能清除引起發燒的感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治標不治本”,即退燒并不意味著是疾病好轉。比如,是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吃退燒藥就能退燒,但幾小時后體溫可能會再次升高,這是正常現象,反復高熱3~5天很常見。退燒藥并不能殺死引起感冒的病毒。引起感冒的病毒在人體內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5~7天。身體會自主將病毒清除,不需要藥物去治療。事實上,也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如果寶寶身體出現了細菌等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抗生素等藥物進行“治本”治療。若只是用退燒藥給寶寶退燒,就只能緩解他發燒的癥狀,而不能將他的并治好。

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C,耳溫超過37.8℃,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燒。腋溫37.3℃~38℃為低熱,38℃~39℃屬于中度發熱,39℃~40℃屬于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絕大多數發燒是不需要打針退燒的,即便是高熱和超高熱也是如此。對于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而言,發燒本身并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因此,只要他們腋下溫度38.5℃以下,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好,玩耍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就沒有必要使用藥物退燒,可以先為寶寶物理降溫試試。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洗溫水澡,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給寶寶洗澡時,建議使用的水溫是35℃~37℃。還要注意調整好浴室和室內的溫度,不要使水溫和室溫有太大的差別。如果室內溫度低于浴室溫度很多,給寶寶洗完澡后,要給他擦干再抱出浴室。另一種方法是用溫濕的毛巾給寶寶擦身體。毛巾的溫度好控制在37℃左右。用溫濕毛巾擦拭寶寶的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毛巾擦身體降溫的原理是用溫濕的毛巾給寶寶擦身體,能讓寶寶的皮膚血管擴張,讓他體內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出去,而且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時,沾在身上的水蒸發,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

另外,寶寶發燒的時候要記得多給寶寶喂水,少量多次地喂,不要一次喂太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水分排泄的過程可以加速寶寶體內熱量的排出。有過寶寶的人可能都會有同感,給寶寶喂白開水太難了。每個家庭的生活習慣不一樣,有些寶寶過早地接觸到了糖、蜂蜜這類東西,所以就不愿意喝白開水。因為人在接觸了有味道的東西后,會本能地傾向于有味道的東西,所以,為了讓寶寶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要盡量避免讓他們過早地接觸糖水和果汁。寶寶發燒時,會渾身無力,情緒也不好,胃口也不好,就更不想喝水了。這時,家長就要想辦法。對非常小的寶寶,家長可以使用藥用滴管,像喂藥一樣去喂水,把滴管插到寶寶嘴里,往里面擠水,少量多次地喂,雖然家長辛苦點,但能保障把水及時喂給寶寶喝。鼓勵大一點的寶寶多喝水,可以和他們一邊玩游戲一邊喝水,可以跟他玩干杯的游戲,或者跟他玩誰喝得多誰贏的游戲。寶寶在趣味游戲中是很容易接受你的建議的。我們要做智慧的家長,想一些辦法來幫助寶寶不那么抗拒地把水喝下去,把體溫降下來。

實惠安全的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如果物理降溫沒有效果,對于腋下溫度超過38.5℃的寶寶,還是要結合使用退燒藥。使用退燒藥的目的主要有兩點:其一是為了緩解發燒給寶寶帶來的不適,以便寶寶能正常飲食和睡覺,為對抗疾病補充足夠的能量和保持體力;其二是為了預防寶寶可能因為高燒引起的高熱驚厥。提示一點:有過一兩次高熱驚厥通常不會對寶寶大腦發育造成影響,家長們不必過于擔心。但反復高熱驚厥對寶寶大腦多少會造成一些損傷,一部分會轉變為復雜型高熱驚厥或者癲癇,應該盡量避免。因此有過高熱驚厥史的寶寶在體溫達到38℃時就可以考慮藥物降溫。另外,降溫是為了避免引發高熱驚厥的危險,因此使用退燒藥降溫的目的不是要把體溫降到平時的正常溫度,而是降低到38.5℃以下就達到目的了。

世界各國廣泛使用的、經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老少皆宜、經濟實惠、使用安全性高的退燒藥是兩種經典口服老藥: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附錄4 常見感冒藥所含有效成分分析

《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夏日到,防蚊防曬防痱子

防蚊、防曬、防痱是讓寶寶安然度過夏天的3大要事,件件都馬虎不得,但要防得安全到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防蚊:安全有效是首要標準

蚊蟲尋找和定位目標主要是根據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機體釋放的熱量,皮膚和汗液釋放的乳酸、丙酮、辛烯醇等物質,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某種血型對蚊蟲更有吸引力。通常,新陳代謝較快的人體(孕、嬰、童),大量出汗的人體,更受蚊蟲的青睞。因此,洗澡和適當使用安全有效的驅蚊或滅蚊產品是遠離蚊蟲的不錯辦法。

我是個特招蚊蟲的人,每到夏天都要和蚊蟲斗智斗勇。有了孩子后,與所有媽媽一樣,研究市面上的驅蚊、滅蚊產品是夏季生活中的重點課題。

驅蚊產品的常用成分詳解

市面上常見的防蚊產品有兩種:驅蚊產品和滅蚊產品。驅蚊,顧名思義,只是驅趕蚊蟲并不是殺滅蚊蟲;滅蚊,是指殺滅蚊蟲。特別說明,本文討論的都是驅蚊產品。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CDC)推薦的常用驅蚊成分有:避蚊胺(DEET)、驅蚊酯(BAAPE/IR3535)、埃卡瑞丁(派卡瑞丁,Picaridin/Icaridin),檸檬桉葉油(Oiloflemoneucalyptus)。

避蚊胺(DEET):1946年由美國農業部開發研制的廣譜驅避劑,1957年在美國環保局(USEPA)登記注冊開始民用,至今已60余年。避蚊胺是被研究得最多、應用得最久的驅蚊成分,它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一直是其他產品的“參考標準”。避蚊胺外用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皮膚過敏。

驅蚊酯(BAAPE/IR3535):被認為是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的廣譜驅避劑。美國環保局(USEPA)認為,驅蚊酯在消化道攝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膚使用時都沒有明顯毒性,僅在接觸眼睛時可能產生刺激,而且它對環境也沒有明顯的危害。不少研究表明,10%?20%的濃度之間,同濃度的驅蚊酯和避蚊胺的驅蚊效果不相上下。

埃卡瑞丁(派卡瑞丁,Picaridin/Icaridin):1998年由德國拜耳藥廠研發的廣譜驅避劑,也被認為較避蚊胺更加安全低毒。避蚊胺外用于皮膚常有過敏等不良反應,而埃卡瑞丁與皮膚的相容性則非常好。

檸檬桉葉油(Oiloflemoneucalyptus):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推薦的驅蚊成分中一種天然植物成分。在驅蚊這件事情上,“天然”可真不是“有效”的代名詞,盡管如天竺葵(驅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植物油都可能具有一定的驅蚊效果,但因為揮發性高,保護時間通常都很短,需要反復涂抹才行。

驅蚊產品的選購使用建議

一般家庭都是用驅蚊液/花露水來驅蚊。驅蚊液/花露水是“農藥”,有農藥批準文號,在美國歸環保局監管,在中國歸農業部監管。大家不用為此感到驚慌,前面說到的驅蚊成分避蚊胺、驅蚊酯、埃卡瑞丁天生就是“農藥”,但在合理劑量內使用它們都是安全有效的。

我們市面上常見的驅蚊液/花露水,其中的主要成分不是避蚊胺就是驅蚊酯(所謂“不含避蚊胺”通常可能是含驅蚊酯),當然也有號稱以檸檬桉葉油或香茅草等天然植物油為主要成分的驅蚊液。如果確實是以天然植物(油)為主要成分,如前文所解釋的,因為易揮發所以驅蚊效果不見得會很好。

如果是在蚊蟲不多的環境中短時間(2小時以內)防蚊,可以嘗試購買天然植物(油)為主要成分的驅蚊產品。

如果使用后覺得防蚊效果不錯,就不必考慮購買其他的驅蚊產品;如果使用后覺得防蚊效果不佳,或是需要在蚊蟲較多的環境中較長時間(4小時以上)防蚊,則考慮購買避蚊胺或驅蚊酯含量10%以下的驅蚊產品。

需要提醒的是,購買時應選擇無酒精成分的產品。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2月齡以上的嬰兒可以使用避蚊胺(DEET)含量30%以下或埃卡瑞丁含量5%~10%的驅蚊產品;加拿大衛生部(HealthCanada)禁止市面上銷售避蚊胺含量30%以上的產品,建議6月齡以內的嬰兒不使用此類產品,并建議2~12歲兒童使用避蚊胺含量10%以下的產品,且2歲以下兒童1天使用不宜超過1次,2歲以上兒童1天使用不宜超過3次。

TIPS:給寶寶使用驅蚊液的注意事項

1.必須在成人的幫助下使用,避免寶寶自己使用驅蚊液。

2.將驅蚊液涂抹在成人的手上,用手在寶寶的皮膚上薄薄地抹一層,能覆蓋外露的皮膚就可以,千萬不要過量使用。

3.避開眼睛、耳朵、口腔等部位,避免涂抹在寶寶手上,防止經手入口。

4.避免涂抹在傷口上,防止經破潰的皮膚被人體吸收。

5.從室外返回室內后要徹底清洗掉皮膚上的驅蚊液。

6.如果發生皮膚過敏應立即徹底清洗并停止使用。

注意:含有避蚊胺(DEET)的驅蚊產品和含有二苯酮(Qcybenzone)的防曬產品,不要同時使用,因為同時使用后,兩者透皮吸收會協同增加,都將在體內代謝為一系列具有毒性的產物。

此外,洗澡,穿著長袖、長褲,安裝紗窗、紗門、蚊帳等傳統驅蚊方法也值得一試。

不推薦給寶寶使用的驅蚊方法

1.驅蚊香囊、驅蚊手鏈和驅蚊貼

這3種驅蚊產品通常號稱含有天然植物精油。應該說,檸檬草、驅蚊草、香茅草、丁香、薄荷等天然植物及其精油,確實具有一定的驅避昆蟲的作用,但如果真的含有天然精油,理論上價格應該比較高。因此,市面上幾元錢的產品幾乎不可能是天然的。劣質的化學合成精油,對人體通常還是有害的,而且容易發生過敏等現象。此外,即使是天然植物精油,除非氣味足夠濃烈,不然蚊蟲也只是不會停留在香囊和手鏈上而已。而且,有些驅蚊手鏈和驅蚊貼的氣味過于刺鼻,還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2.電子驅蚊器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電子驅蚊器對害蟲或鼠類有驅避的效果。假使這些產品有效,那從驅蚊原理來說,就必須能夠發出超聲波,但長時間超大劑量的超聲波或可能影響人體健康。我出于好奇曾經也買過幾大品牌的電子驅蚊器,驅蚊效果實在不敢恭維,有的甚至還會發出“嗡嗡”聲,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這“嗡嗡”聲簡直讓人無法入眠。長期處于“嗡嗡”的噪音中,不僅會讓人情緒煩躁,還可能產生其他生理不適。

3.維生素B1噴灑全身

眾多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B1并沒有神奇的驅蚊效果。當然,維生素B1是水溶性維生素,涂抹或噴灑在皮膚上,對皮膚也不至于造成什么大的傷害。

4.穿著淺色衣物

深色衣服招蚊蟲的說法有一定道理。蚊蟲的視覺系統在昏暗環境中較為活躍,但只有當蚊蟲接近目標后,視覺才開始起到作用。蚊蟲尋找和定位目標主要還是根據人體呼吸釋放的二氧化碳,新陳代謝較快的人(孕、嬰、童),大量出汗的人,企圖以穿著淺色衣物在蚊蟲面前蒙混過關,恐怕也太小瞧蚊蟲了。

其他坊間流傳的用八角茴香泡澡和大量吃大蒜等一些方法,我想應該沒有哪個父母會愿意給自己的寶寶嘗試。這兩種掩蓋人體體味的方法沒什么科學依據,大人也好別用,到時候蚊蟲沒趕跑,卻把周圍的人都熏跑了。

媽媽問,蝦米媽咪答

Q:寶寶在家怎么防蚊蟲?

A:可以安裝紗窗、紗門,將蚊蟲拒之“戶”外;將所有可能存水的地方都清理干凈,讓蚊蟲無處滋生;在客廳養豬籠草、丁香花、茉莉花、薄荷等驅蚊植物,寶寶在臥室入睡后,還可以在客廳開一盞滅蚊燈;在保障通風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孕嬰專用的蚊香,但不建議在室內噴灑殺蟲劑;蚊帳是夏日寶寶金質睡眠的保障,可在蚊帳內沿床邊圍一圈高度約30厘米的薄被單,以免寶寶的小胳膊、小腿、小臉挨著蚊帳時被帳外的蚊蟲咬到。

Q:寶寶外出時怎么防蚊蟲?

A:盡量避免在黃昏、黎明蚊蟲活躍的時間段外出,盡量避免去草地、洼地等蚊蟲較多的地方,給嬰兒車裝上防蚊帳,好能給寶寶穿上長袖長褲,再給寶寶(至少2月齡以上)噴上一層薄薄的嬰幼兒專用驅蚊液。記住不要擦在寶寶的手上,以免被寶寶吮吸到嘴里或抹到眼睛里。回到家中就要馬上把驅蚊液洗掉。另外,家長隨身帶一把扇子,既可以扇風,又能驅趕蚊蟲。

Q:寶寶被蚊蟲叮了如何護理?

A:被蚊蟲叮咬后立即用蘇打水或堿性肥皂水清洗局部可預防起包,持續冷敷可以消腫止癢,爐甘石洗劑也有一定止癢效果。不要給小寶寶用清涼油和風油精,因為它們對皮膚的刺激性較大。要給寶寶勤剪指甲,避免抓撓。

吃手有時是個“好習慣”

有些媽媽告訴我,自己的寶寶愛吃手,一睡覺就要吃手,不給吃就一直哭,把手指都被吮爛了,問我,怎樣才能讓寶寶戒掉吮吸手指的習慣呢?

目前認為,在寶寶恒牙萌出(6歲)之前,只要沒有影響到寶寶的健康和發育,吮吸手指是可以被接受的。

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在媽媽的子宮里就開始學習吮吸自己的手指了。大約90%的寶寶在3月齡左右開始吮吸手指,大部分寶寶在1歲后吮吸手指的現象會逐漸減少,5%?10%的寶寶在4歲后還會繼續吮吸手指。

恭喜你,你的寶寶會吮吸手指了

1.吮吸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反射和需求

新生兒對身體其他部分的控制需要學習,但是吮吸能力卻是與生俱來的。寶寶們都有吮吸的需求,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有些寶寶喜歡吮吸手指,有些寶寶喜歡吮吸衣服,也有的寶寶喜歡吮吸被子等。吮吸手指、衣服或者被子等與因為饑餓吮吸母乳在本質上是不同的需求,寶寶即使吃飽了,還是有吮吸的需求。

2.吮吸手指是寶寶智能發展的飛躍

小寶寶吮吸手指可以促進大腦皮層的生長,可以在吮吸手指的過程中發展動作、認識身體、探索外部世界。吮吸手指,看似是很簡單的行為,卻包含了手眼協調、手指分化等一系列能力發展。在吃手的過程中,寶寶會慢慢意識到“手”是“我”身體的一部分,逐漸把自己的身體和外界區分開來。

3.吮吸手指可以滿足寶寶的安全感

寶寶在困倦饑餓、寂寞無聊、焦慮不安、身體不適(如萌牙、疾病)的時候,會希望通過吸吮手指來獲得安慰。一些研究認為,強行制止小寶寶吮吸手指可能會導致寶寶成年后發生一系列的心理行為問題。

4.吮吸手指是寶寶走向獨立的標志

寶寶通過吮吸手指來安慰自己,讓自己獲得平靜舒適,而不再是纏著大人放聲大哭,實際上是向著獨立邁出了巨大一步。

幫寶寶順利度過吮吸手指的時光

寶寶吮吸手指常常是因為困了累了,那就試著讓他去休息一下;

寶寶吮吸手指也常可能是因為饑餓,那就趕緊給他補充點能量;

寶寶吮吸手指有時是因為情緒緊張,那就多給他一些安撫放松;

寶寶吮吸手指有時是因為缺乏關注,那就多花一些時間陪伴他;

寶寶吮吸手指有時是因為無聊煩悶,那就讓他做些有趣的活動;

寶寶吮吸手指有時是因為習慣動作,那就給他手中抱一個玩具;

總有對策能把寶寶的小手從嘴巴里“解放”出來。

一般來說,寶寶進入并適應集體生活后,吮吸手指的行為會逐漸消失。如果3、4歲的寶寶在白天還偶爾有吮吸手指的行為,也可以忽略之,因為強行制止還可能有強化行為的副作用。

一些研究認為,6歲后繼續吮吸手指的寶寶與不再吮吸手指的寶寶相比,前者的父母大都有強迫他們早期戒掉吮吸手指習慣的經歷。因此,與其早期強行制止寶寶吮吸手指,還不如就讓寶寶按著自己的規律發展。

媽媽問,蝦米媽咪答

Q:寶寶總吮吸手指,會影響長牙和說話嗎?

A:只要不是24小時24小時頻繁、連續地吮吸手指,即使寶寶24小時都在陸陸續續地吮吸手指,也不會對牙齒和語言發育造成明顯的不良影響。

Q:寶寶總吃手,會不會吃下很多病菌?

A:小寶寶拿到任何東西都喜歡往嘴里塞,比起玩具、毛巾等物品,吮吸手指能吃下的病毒細菌真的微乎其微。父母只要盡可能保持寶寶的小手和口周皮膚清潔干爽,就足夠了,不必擔憂。

Q:寶寶太迷戀吃手,怎么辦?

A:小寶寶如果吮吸手指的情況非常嚴重,可以給他

媒體評論

育兒說難也真難,說不難也真不難,關鍵在于是否掌握了正確的育兒知識與方法。本書涵蓋了幾乎95%的育兒問題,科學通俗,可操作性強,既是準媽媽的準教材,又是年輕媽媽的好幫手。

——著名兒科和兒童保健專家、《小兒內科學》第三版主編許積德

這是一本值得媽媽們一讀再讀的好書,涵蓋新生寶寶的特征、出生階段的護理保健、世界上偉大的愛——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全攻略、寶寶生長發育等多方面知識,是一本的育兒指導書,堪稱育兒正典。

——著名兒科和圍產醫學專家、上海新華醫院兒科終身教授吳圣楣

余醫生的文字既有兒科醫生的科學理性,又有著母親的溫度,每一篇都頗具實用性和操作性。我關注她的微博已久,知道這些文字在幾年間被家長們廣為推薦、傳播,已經在廣大家長育兒的過程中得到了應用,我想,這些文字集結成冊,一定能讓更多家長受益。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會長朱宗涵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直在當當買書,挺好的

2017-06-05 16:44:5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正版,字跡清晰,挺好的,非常喜歡!!!

2017-06-13 17:02:0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寫得深入人心。當當正版書

2017-06-23 17:32:2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給我刷新了觀念,對寶寶挺實用

2017-07-07 10:02:49
來自可***紙**的評論:

特別好,適合孩子

2017-07-23 12:10:18
來自xingxin**的評論:

很久沒有看到一本如此另外興奮的圖書了,好的故事就是有一種能撩撥人心的能力,它把你拉進去,讓你仿若置身其中,跟著主人公開啟一段旅程。

2017-10-05 09:54:36
來自loulou1**的評論:

一如既往地好,非常贊

2017-10-22 13:22:1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五折優惠,十分劃算

2017-11-02 10:15:0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藥物非書中推薦,參照附錄查證是否可用。T  【注意事項】小病在家調,大病去

2016-01-21 03:11:0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昨天晚上買,今天就收到貨了,速度快,紙張清晰,不錯

2014-11-21 23:23: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里面的平時常用藥的區分與功效寫的很仔細,很有用。

2015-01-27 14:22:00
來自he小腳**的評論:

這兩本書是第二次買,很不錯的組合,送給準媽媽的

2015-08-16 11:10:12
來自看見我**的評論:

以前一點兒醫藥品常識都沒有,看了一部分之后漲了很多知識哦!呵呵

2015-03-20 11:41: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必須有,不僅讓我了解了很多家庭常用藥品,更知道了哪些該用哪些不該用~

2015-06-17 07:59: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套裝,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這本明顯是盜版!另一本看著是正品。

2016-05-09 15:36:21
來自多多的**的評論:

很實用,套裝2本,一本房在家睡前看,一本放在公司有空就看

2016-01-29 10:16:15
來自maofang**的評論:

非常有用的藥用指導書,掃除了我很多知識的盲區。緩解了焦慮的情緒

2016-04-22 11:17:48
來自暖zx暖**的評論:

非常好,剛生完寶寶,很多疑惑都可以在書上找到答案,非常實用!

2016-11-29 12:45: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寫得非常好,指出了我的很多誤區,通俗易懂,對小兒的用藥寫得非常到位!

2015-02-03 23:21: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蝦咪育兒開始看了,寫得很詳細,對于新手媽媽有用~~當當的包裝實在要改進,到的時候外包裝袋都破了,幸虧書還有塑封皮

2016-01-25 15:13:24
來自我是小**的評論:

買的套裝,上面這本感覺不是很干凈,有點灰,書的質量沒有下面那本好。育兒的書材質真心好。總體很棒,我很喜歡在當當網買書。快遞很給力,三天就到了。

2015-08-05 17:42:49
來自凱文牛**的評論:

蝦米媽咪那本已經看了,對常見問題有系統介紹,心中有數不慌。

2015-11-30 14:13:51
來自歐***(**的評論:

這兩本書是買來送人的,自己看過覺得很實用,所以買來送給備孕的朋友。

2017-07-03 21:05:5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通俗易懂。糾正了自己對用藥的認識。

2016-04-30 07:10:23
來自dumaish**的評論:

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是一本篇幅不多哇,普及科學用藥的常識讀物。育兒正典可以用到上小學,還行吧

2015-09-07 20:22:5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書,方便,希望市場化體制下的私立醫院能夠提升品質,出現更多的“和睦家”型的醫院和冀連梅、崔玉濤式的醫生,讓醫生的日子過得好一點,有閑暇可以寫出更多普及醫學知識的作品。

2017-04-22 21:29:11
來自宇過天**的評論:

一本專業藥師用良心寫就的藥學常識書,一本中國人居家必備的安全用藥權威指南。蝦米媽咪育兒正典很專業,很經典,各種育兒問題都能找到答案,非常實用,很喜歡。

2015-11-13 17:06: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位專業藥師寫的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藥知識,實用接地氣。蝦米媽咪寫的育兒正典很實用,條理清晰,對新手父母有指導作用,套裝比較劃算,買書還是來當當哈哈

2016-12-12 15:19:0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奈曼旗| 大同市| 和田市| 新丰县| 嘉荫县| 泰和县| 昌邑市| 仙桃市| 长治县| 阳高县| 红原县| 共和县| 金溪县| 德兴市| 广汉市| 南皮县| 安阳市| 天水市| 兴安盟| 得荣县| 竹北市| 广宗县| 白城市| 文成县| 双流县| 湖口县| 怀宁县| 临武县| 宾阳县| 扶沟县| 忻州市| 柞水县| 霍邱县| 合水县| 辉南县| 富锦市| 南乐县| 临武县| 谷城县| 元阳县|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