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暢銷近20年,是國際運動界、完整、專業的護腳圣經。針對運動生理、解剖以及運動傷害的預防、治療,做了性的介紹。從腳跟到腳趾,從運動、醫療用品到病癥治療,從好用的資源到康復方式,多方位講解腳的保養,提供必備與實用的指導。
本書更從運動員的角度,介紹各種實用的腳部照護方法以及選用腳部用品的訣竅:
冬季、夏季的腳部基礎保養 買鞋合腳的要素與秘訣
赤腳跑步的姿勢與科學觀點 足粉、潤滑劑、止汗劑等足部用品
預防水皰的膠布粘貼法 高溫、潮濕、嚴寒等情況下的賽事準備
扭傷、拉傷與肌腱損傷 腳跟、腳趾與皮膚的疾病
《護腳圣經》暢銷20年,是國際運動界、完整、專業的護腳圣經。從腳跟到腳趾,從運動、醫療用品到病癥治療,從好用的資源到康復方式,多方位講解腳的保養,提供必備與實用的指導。
國內外專科醫生、醫療救護員、運動防護員、各項運動員一致推薦!
朱家宏:行健骨科診所院長、眼鏡小醫的腳丫故事館版主
李先誠:桃園龍群骨科副院長
吳宏達:中國臺灣路跑馬拉松協會理事長
郭豐州:國際超馬協會技術委員、中國臺灣超馬跑者協會副理事長
馮云:廣告導演、鐵人美魔女
謝諺:鐵人一哥
《護腳圣經》更從運動員的角度,介紹各種實用的腳部照護方法以及選用腳部用品的訣竅:
①冬季、夏季的腳部基礎保養
②買鞋合腳的要素與秘訣
③赤腳跑步的姿勢與科學觀點
④足粉、潤滑劑、止汗劑等足部用品
⑤預防水皰的膠布粘貼法
⑥高溫、潮濕、嚴寒等情況下的賽事準備
⑦扭傷、拉傷與肌腱損傷
⑧腳跟、腳趾與皮膚的疾病
約翰•馮霍夫,30年博學越野路跑與超馬跑者,曾跑過數場50千米賽、50英里賽、百英里賽、24小時賽及72小時賽。他曾三度在超級艱難的美國西部百英里賽事中完賽,也曾背著20千克的背包,和隊友于8日內完成加州內華達山區的約翰謬爾步道。
1992年轉換“工作跑道”,成為急診醫療輔助員,并取得骨科技術師、急診室技術師的資格,現為舊金山灣區緊急醫療服務機構一員,在全世界知名的路跑、超馬、登山或越野賽事當中,提供志愿服務。2009年,他參與了經典的運動傷害教科書Expedition and Wilderness Medicine的撰寫工作。
多年來,他在世界各地的賽事中擔任醫療志工,包扎傷腳,并訓練醫護站工作人員,也提供給數以千計的運動員許多寶貴的護腳知識。個人網站:www.fixingyourfeet.com,為各種運動員提供腳部保養知識與建議。
《護腳圣經》簡介
善用《護腳圣經》
腳部保養懶人包
及時篇:腳部基礎篇
1.接受治療
2.擁有健康快樂的雙腳
體貼雙腳
每日必做的功課
咨詢醫師
夏季腳部基礎保養
冬季腳部基礎保養
雙腳老化
3.運動項目和雙腳
運動的共同點
地形的不同
調適體能
生物力學
第二篇:鞋子基礎篇
4.神奇的吻合
買鞋
認識你的雙腳
合腳的要素
合腳的秘訣
定制鞋子
5.鞋子和鞋墊
品牌忠誠度
鞋子的構造
丟棄舊鞋
慢跑鞋
買慢跑鞋
運動鞋
登山鞋
買登山鞋
要有配套措施才能穿輕量鞋
定制鞋
涼鞋
鞋墊
6.赤腳和輕便鞋
打赤腳好,還是穿輕便鞋好?
“不穿”的好處
赤腳慢跑的科學觀
功能與姿勢
打赤腳時的注意事項
避免受傷
輕便鞋的選擇
7.襪子
襪子的纖維及結構
買襪子
特殊襪
不穿襪子
第三篇:預防
8.有效的預防
預防的要素
9.足部產品
足粉
潤滑劑
足部補強劑及膠布黏膠
足部止汗劑
水皰和止汗劑
10.膠布粘貼法
膠布
使用膠布三步驟
粘貼膠布的三個技巧
雙腳的膠布粘貼法
11.矯正鞋墊
定制矯正鞋墊
購買矯正鞋墊
市售矯正鞋墊
使用矯正鞋墊
12.綁腿
自制綁腿
修復綁腿帶
13.綁鞋帶
綁鞋帶的訣竅
鞋帶的綁法
14.腳部保養DIY
皮膚保養
修剪趾甲
腳部按摩
水分、虛脫、鹽分
更換鞋襪
保持鞋子的清新
15 .極端環境及多日比賽
又濕又冷的環境
戰壕足
凍傷
冰雪
高溫
沙子
熱帶皮膚病
多日比賽的腳部保養
腳痛
16.團隊合作及支援隊
團隊合作
規劃腳部護理
隊友的責任
支援隊
17.為選手提供腳部護理
身為醫療隊的一員
設立醫護站
處理水皰的秘訣
賽后處理的建議
醫護工具
18.運動員護腳經驗談
19.預防水皰
可以為雙腳做的事
雙腳用的東西
雙腳穿的東西
綜合使用數種預防水皰的方法
平常該做什么
第四篇:治療方法
20.治療你的腳
21.水皰
紅腫
治療紅腫
紅腫之后:起水皰
水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水皰的種類
一般水皰護理
預防感染
進階水皰包扎法
極端的水皰預防及包扎
水皰治療后
處理水皰,聽他們的?聽自己的?
賽后水皰護理
22.拉傷及扭傷,骨折及脫臼
拉傷及扭傷
骨折
脫臼
23.肌腱及韌帶損傷
治療肌腱損傷
跟腱炎
腳跟的肌腱
滑囊炎
足底筋膜炎
24.腳跟疾患
足跟疼痛綜合征
哈格倫氏變形
25.腳趾問題
強化腳趾
黑趾甲
大腳趾的問題
趾甲嵌入癥(甲溝炎、嵌甲)
莫頓趾
疊趾
腳趾踢傷
灰趾甲
人工草皮趾
26.前足問題
趾外翻
跖骨疼痛
莫頓神經瘤
籽骨炎
27.腳趾及雙腳麻木
短暫性麻痛
周邊神經病變
雷諾綜合征
28.皮膚疾病
足癬
厚繭
雞眼
裂隙
足底疣
紅疹
29.冷熱療法
冷療法
熱療法
冷熱交替療法
30.腳部護理產品組
家用基本自我保養組
腰包組
比賽用套組
附錄
附錄A:產品來源
附錄B:鞋子及其他產品評論
附錄C:醫療專家及鞋類專家
附錄D:腳部相關的網絡資源
詞匯表
“腳一旦開始痛起來,你是不可能不注意到它的。”
——丹尼斯•瓊斯惡水超馬賽水皰女王
多年來,我為很多讀者在《護腳圣經》書上簽名,并寫上:“祝您擁有健康快樂的雙腳。”我15年來盡力學習腳部保養,目的就是希望能幫助到別人,我樂于見到選手雙腳無恙,平安通過終點線。
你現在手里拿著近期版的《護腳圣經》,代表你是個很活躍的人,熱愛戶外,喜歡挑戰,常常測試體能極限,而且常常是在不利的條件下活動:在雨中,在低溫和下雪時,或是在充滿沙塵的環境里,靠著一雙已經發痛的腳——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已經起了水皰。若要說大部分運動員最怕的運動傷害是什么,那水皰是。
超馬選手馬克•史汪森談到預防水皰時說過:“不要忘了,對你有效的方法對你旁邊的人未必有效,這次對你有效的方法下次未必有效。不過,此時對你有效的方法很可能長期對你有效,還可能幫助到別人。”
這幾句話很有價值,有句俗語說:“適合我的未必適合你。”用在腳部保養,尤其是預防水皰,真的非常貼切。自從我寫了《護腳圣經》及時版后,我一直努力想告訴大家,要怎么用各種方法和各式產品來預防水皰。
沒錯,水皰是運動員面臨的較大問題,也是運動員最常問到的問題。我希望我能夠用一個答案就可以解決你所有水皰的問題,可惜沒那么簡單。這本書里有幾百個預防水皰的秘訣以及治療用的產品可供選擇,你要找出其中哪些對你有效,并且自己做好功課,腳部的水皰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處理其他腳部問題的原則也是一樣的。
《護腳圣經》里的信息可以幫你維持健康快樂的雙腳。與其找出一個快速的方法來解決你的腳部問題或傷害,我更鼓勵你多去了解引發問題或傷害的原因,排除了根源之后,問題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那就先從“善用《護腳圣經》”開始吧。
在出版界中,書很少能出到第五版,《護腳圣經》可以做到,這是因為它能持續提供解答。每一版的前言都提出一個觀點,用來強調一個獨特的重點:
腳幫助我們移動,我們需要關心和愛護它。——初版 比爾•特羅蘭醫師
只要能妥善地保養,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腳部問題。——第二版 戴維•漢納弗德足科醫師
用心照顧好雙腳,它們就會陪我們接受新的挑戰和探險。——第三版 丹•巴吉爾探險越野賽創辦人
你的雙腳快樂,你也會快樂。你的雙腳痛苦到想放棄,你也會痛苦到想放棄。——第四版 “酷伯”迪米崔•庫伯納斯
我們用腳接觸周遭的地面,也用腳往下一個目的地推進。照顧好你的腳,你的世界無窮廣大;忽視了你的腳,你的人生會有遺憾。——第五版 布萊恩 J. 奎巴克醫師
預防水皰
很多運動員對水皰抱持著錯誤觀念,以為水皰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必須學習接受。他們試過別人傳授的訣竅,如果沒效果就換別的方法,試過一陣后就放棄了,下半輩子時間都花在治療無可避免的水皰上。事實上,水皰是可以預防的。
超馬選手馬可 史汪森跑過西部百英里極限耐力賽,他處理水皰的原則是:涂抹防擦傷軟膏、穿襪子、使用足粉、戴上綁腿。“先在腳上涂一層BodyGlide防擦傷軟膏,再套上印金足五趾襪,然后在薄襯襪上灑一點Gold Bond足粉,套在五趾襪外面,再戴上綁腿。比賽結束后,我只有幾個很小的水皰,沒什么大問題。我在62英里的休息站換了鞋子和襪子,但事后我蠻后悔的,不但浪費時間,而且新換上的鞋子有點緊,導致我的幾只趾甲過一陣子可能會脫落。”
丹 歐西是一位極限冒險賽選手,他花了8年時間才學到有效的水皰預防方法:“我的雙腳已經訓練到可以承受運動的壓力,外皮也很強韌。比賽時,我先擦上復方安息香酊,再加上一層Sports Slick潤滑劑,然后套上兩層襪子。”丹曾經是美軍海豹特種部隊成員,也是有經驗的跑者。多年跑步訓練,他已經學會各種對他有效的水皰防范技巧。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了“持續學習、接受新的水皰預防方法”有多重要:換上新鞋子、腳產生變化、在多變的條件下參加各種比賽時,原先有效的方法可能變得無效。
你也必須了解,你今天使用的水皰預防技巧可能明天就會失效。我包扎過很多選手的腳,每個人都說自己“之前都沒出現過問題”。你如果知道有什么其他的處理方式,就等于準備得更充分。學習對自己有效的處理方法非常重要,從以下幾點就看得出來。
為了預防水皰,可以為雙腳做的事
修剪趾甲,呵護雙腳。
找時間自我做腳底按摩。
去除皮繭,讓腳部皮膚保持柔軟。
趾甲剪短后,用磨砂棒去除粗糙的趾甲邊緣。
盡可能換掉濕襪子,保持雙腳干爽。
盡量保持雙腳干爽,休息時間讓雙腳通風,濕的襪子必須換掉。
打赤腳在草皮、泥土和沙地上走路或跑步,讓雙腳的皮膚更強韌。
預防水皰,雙腳應該穿的東西
預防水皰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你腳上穿的東西。鞋襪的款式不對或不合腳,會產生壓力點,引發水皰。多嘗試幾種不同的鞋襪有利而無害。
在鞋子內部或鞋墊上貼ENGO貼片可以減少摩擦。
穿兩雙薄襪子,或穿上厚重的襪子之后再套內襪,也可以穿雙層襪。
穿吸濕排汗襪,不要穿棉襪。
非常潮濕的環境中可以穿SealSkinz防水襪。
如果腳趾時常起水皰,試試印金足五趾襪。
腳底或腳跟起水皰的話,換成別種鞋墊。
襪子的腳跟是磨損最快的部位,不要等到破損了才丟棄。
穿好襪子后,務必撫平腳跟。另外,鞋墊的腳跟部分以及鞋子的“鞋托”(也就是撐住你腳跟部位的地方)內側也要檢查,看看是否有皺褶或破損。
鞋子破損就換掉。
參加比賽所穿的鞋子必須經過測試,包含距離以及各種環境因素測試:寒冷或炎熱、道路或步道、潮濕的環境等。
試穿別的鞋子,很多鞋子的透氣度更高,對雙腳比較好。
拿一根燒紅的鐵釘,在靠近腳踝高度(就是鞋子開始彎曲往上翹的位置),燒出幾個排水孔,以利排出水分。
高質量又合腳的鞋墊有助于預防水皰。
戴上綁腿,可將石頭、灰塵和沙土隔絕在鞋子外。
綜合使用數種預防水皰的方法
可以把幾個預防水皰的方法一起搭配使用,達到好的效果。比如說:BodyGlide軟膏加上吸濕排汗襪,復方安息香酊搭配膠帶,以及皮膚強韌劑搭配雙層襪等。
每個月至少修趾甲1次,并把所有的厚繭以及粗糙的部位磨平。每天使用乳霜保養雙腳。
雙腳大量涂抹一層潤滑劑,然后套上吸濕排汗襪。
雙腳大量涂抹一層增黏劑,撒一點足粉去除黏性,再穿上吸濕排汗襪。
雙腳大量涂抹一層增黏劑,然后貼上膠布。
比賽前一晚,雙腳涂上防水藥膏(如Hydropel運動藥膏或超強效Desitin),然后穿上隔天比賽要穿的襪子。早上睡醒后,再涂1次藥膏,并穿上同一雙襪子。
穿著合腳、高質量的鞋襪。
保持雙腳干爽,穿著干凈的吸濕排汗襪。
預防水皰,你平常該做什么
其他預防水皰的方法包括:鞋帶綁法、水分補充、鞋子合腳,還有定時更換襪子。如果有的鞋店不能讓你試穿到合腳滿意的程度,就別跟他們買。正確補充電解質和水分,維持身體的鈉平衡。學會各種鞋帶綁法,以防止雙腳在鞋子里滑動。把鞋墊換成表面較為平滑的產品,或改用熱塑型鞋墊。遇到休息站、休息時間或晚上的時候,檢查雙腳有沒有紅腫或其他問題。同時,清理鞋子和鞋墊底下,然后更換襪子。修剪趾甲,維護好趾甲和皮膚。休息時間或晚上睡覺時,把腳抬高可以消腫。避免穿著濕襪子。準備幾雙鞋子替換。盡量把握機會讓雙腳風干,包括長距離健行時,休息時間就脫掉鞋子。
什么是本體感覺?以及預防腳踝受傷的方法
史提夫 葛尼是極限冒險賽選手(他的網站是www.gurneygears.com),他為“本體感覺”這個重要的名詞下了很好的批注:“是感官組織、大腦和肌肉之間的溝通。探知到雙腳每個動作的角度和力道后,腦部會對對應的肌肉發出指令,維持穩定和動作。
在多變的地形上做的訓練愈多,反應就會愈快、愈強。有機會就在柔軟不平的地面跑步,能增強本體感覺。
除了再在平坦路面跑步,可在草皮上、溪流及河床上、公園里、火車鐵軌旁或在小區里跑步。如果只能路跑,那就踩進水溝里玩協調游戲(比如水溝里踩三下,水溝邊踩兩下)。”
“站在搖晃板、大門鏈條、停車場的墻壁或籬笆上做平衡練習都很棒。
如果你夠大膽的話,在墻壁上沖刺也是很好的練習。”
“在巖石地上跑步的協調感也能靠練習加強。要模擬特定或更快的腳眼協調,住家附近就有很多東西可用。比如說,側身或倒著快速上下樓梯,或在樹林里沒有步道的地方跑步也不錯。在家里或在辦公室,手邊的工作正好很簡單,如打電話、思考、煮飯或看電視,也可以單腳站
立(閉著眼睛更有挑戰性),或用搖晃板練習本體感覺。”
預防腳踝受傷的方法(1):強化運動
腳踝的強化運動有助于預防運動傷害,也能加速傷處復原。做平衡運動或使用運動橡筋帶,也能加強鍛煉腳踝,運動橡筋帶可搭配多種運動。出現疼痛時,必須停止承重運動。以下有多種運動可供選擇:
■■ 坐在椅子上用腳趾寫字母,可刺激腳踝各個方向的動作。
■■ 單腳站立在枕頭上,或是用柔軟不穩定的抱枕,努力維持平衡。平衡力
增加后,加入膝蓋上下快速彎曲的動作。
■■ 用搖晃板鍛煉受傷或健康的腳踝。
■■ 腳部上下移動有助于消腫。
■■ 用腳畫圓圈,每個方向各50 次,每天至少做4~5 組。
■■ 單腳站立保持平衡,另一只腳彎曲到膝蓋高度,就跟跑步時單腳著地時的動作一樣,能強化腳踝。剛開始每次30 秒,一直練習到你能支撐好幾分鐘。適應了這個動作后,可以閉著眼睛。失去平衡又恢復平衡的反復動作能讓腳踝更加強健。你的腳一接觸地面,神經末梢能偵測出扭轉,閉著眼睛做這個運動,能重新訓練你對這些信號的快速反應。
■■ 單腳站立,然后腳跟慢慢離地,再慢慢回復,必要的話可以扶著東西保持平衡。剛開始每天做25 次,之后加到50 次。這也是很好的本體感覺運動。
■■ 站立時,把前腳掌放在突起的表面(書、低臺階或木頭),接著踮起腳尖然后再慢慢回復。踮起腳和回復著地的時候,各停留10~15 秒,重復做到小腿疲勞為止。
■■ 雙腳互推做等長運動時,不需用到關節就能鍛煉肌肉。坐在椅子上時,一只腳用力踩另一腳,而底下那只腳則用力往上推,然后交換。坐在地上時,腳底對著腳底,先用大腳趾互推,然后用其他腳趾互推。每個動作維持6~10 秒鐘,每天重復做幾次。
■■ 單腳跳然后換腳。練習往前跳,再往后跳,還有往左右跳。
預防腳踝受傷的方法(2):鍛煉小腿肌
麥特 馬洪尼提倡赤腳跑步及不穿襪子跑步,他覺得最重要的腳踝肌肉是小腿肌:“當你的腳踝開始翻轉時,把腳跟的重量轉移到前腳掌的,就是小腿肌。”他建議做下列的小腿運動,強調:“你做完這些運動后,如果小腿連續酸痛好幾天,那就對了。”
■■ 倒著跑步。
■■ 赤腳在沙灘上跑步。
■■ 上下樓梯,下樓時用前腳掌著地。
■■ 在臺階上做小腿重訓,站著做能訓練腓腸肌,坐著做能訓練比目魚肌,也可以用機器做訓練。站著做小腿訓練時,戴上重訓腰帶,兩腳輪流做。坐著用機器訓練時,把重量桿的襯墊放在小腿前方。
如何包扎受傷的腳踝
布萊恩 懷特塞茲提供了以下包扎腳踝的方法,這個技巧可在扭傷之后加壓并支撐腳踝。5厘米寬的彈性繃帶最適用,包扎要夠緊,但不能影響血液正常循環。
1.繃帶的一端先固定在腳踝外側上方8~10厘米的位置,繃帶直線向下往腳跟拉,繞過足弓。
2.由足弓往上繞到腳踝前方,接著向后繞到阿基里斯腱。
3.從阿基里斯腱開始,繃帶打斜,順著腳踝內側繞到足弓,再往上拉到腳踝前方。
4.繼續順著腳踝內側纏繞,再往后包住阿基里斯腱。繃帶再次打斜,順著腳踝外側繞過腳底,往上拉到腳踝前方。如果需要額外支撐和加壓,這個動作可以多做幾次。
5.把多余的繃帶以螺旋的方式往小腿纏繞。
黑趾甲處理要訣及預防
跑友們所謂的黑趾甲,專業術語叫作趾甲下血腫,也就是說趾甲下方積血腫脹。腳趾不斷撞擊前方的鞋子,受到創傷才引發這個常見的癥狀。因為重復創傷,導致趾甲板和趾甲床分離或壓縮,兩者之間便產生積血。趾甲會變暗,而且會有疼痛感,因為有出血,所以大部分趾甲會變黑或變藍。有莫頓趾的人,最容易出現黑趾甲。
有一個秘訣,有助于應付這些卷曲或重疊的腳趾。把鞋墊挖出一個小腳趾的洞,算是不錯的預防方法。這樣的話,小腳趾可以貼在鞋底,而其他四根腳趾就貼在鞋墊上,也可以有效預防其他腳趾壓到小腳趾。這個方法適用于任何一根腳趾,也可以好幾根腳趾同時使用,步驟如下:
■■ 取出鞋墊,赤腳站在鞋墊上。
■■ 用細的麥克筆描出第四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隙,靠近小腳趾底部的位置做一個記號。
■■ 用剪刀把小腳趾部位的鞋墊剪掉,剛開始的洞不要剪得太大。
■■ 把鞋墊放回鞋子里試穿看看,注意一下你的小腳趾是否貼著鞋底。
■■ 反復取出鞋墊,修剪這個洞,直到小腳趾感覺舒適為止。小腳趾不可以碰觸到鞋墊的切口。
治療黑趾甲
黑趾甲如果不會痛就不需特別處理,要是疼痛和壓力越來越嚴重,就得釋放壓力。可以根據趾甲的外觀,從以下的處理方法中選一種,處理過程可能需要重復幾次。雖然這兩種方法聽起來很痛,其實通常不會有感覺,因為血液已經將趾甲和趾甲床隔開,同時保護著底下的皮膚組織。
■■ 如果趾甲前端沒有變黑的話,先用酒精棉消毒趾甲,然后拿一根趾甲鉆頭或注射針頭,輕輕在趾甲上鉆出一個洞,鉆頭或針頭要不斷用手指頭旋轉,而且動作要輕。穿透之后,血會從洞口滲出來,繼續輕壓趾甲床排出所有積血,太早停手會讓積血堵住洞口,后續還會出現問題。我的趾甲鉆孔機是在eBay 買的,使用很方便。
■■ 還有一個方法,用火柴將回形針的一端燒熱,接著用燒熱的一端輕輕刺穿趾甲。按壓趾甲即可排出積血。如果趾甲前端也變黑的話,可以拿一根消毒過的別針或針頭,刺穿趾甲下的皮膚釋放壓力,然后壓住整片趾甲,積血就會排出。
不論是在趾甲上鉆洞,或是刺破趾甲下的皮膚,都要小心預防二度感染,要涂上抗菌藥膏后用護創膠布包起來。如果洞口再次封閉,就再用相同的工具鉆開。
接下來幾個月,新趾甲長出來的時候,會把舊趾甲往上推,舊的趾甲脫落后,你會看到長相怪異的新趾甲,新趾甲要長好得花6~9 個月的時間。
新趾甲長成之后,舊的就會脫落。不過新趾甲可能長得很奇怪,可能有波紋、比原本更厚,或長相獨特。瑞奇 謝克建議在新趾甲上涂一層凡士林或藥膏,可防止趾甲干掉或變硬。另外,南西也建議,長出來的新趾甲盡量用磨砂棒磨薄,能讓趾甲富有彈性,也能防止趾甲長得過厚、過硬,而引發其他問題。
10種在高溫環境中的腳部溫度控制法
跑步時,高溫對你的雙腳的影響很大,你的腳會流汗,跑者也會在你身上灑水降溫,腳會被弄濕,雙腳的皮膚會變白變軟,還有皺褶。雙腳下的鞋底感覺就像燒起來一樣。這個灼熱感來自于雙腳長時間接觸水分泡軟所致。
“水皰女王”丹尼斯 瓊斯控制腳部過熱的秘訣
■■ 雙腳可能出問題的部位都事先貼上膠布。在沙漠中,肌內效貼布這類透氣膠布相當重要。
■■ 不要穿黑色的鞋子,因為會吸熱。
■■ 穿著吸濕排汗襪。
■■ 腳趾容易長出水皰的話,可以用印金足五趾襪保護每一根腳趾。
■■ 矯正墊或額外的鞋墊可以加強隔絕地面的高溫。
■■ 多帶幾雙尺寸較大的鞋子,萬一雙腳腫大就有鞋子可換。
■■ 鞋襪可以裝在夾鏈袋里,放在冰庫中保持冰涼。
■■ 把膠布裝在夾鏈袋里,然后放在冰庫中。因為在沙漠的高溫下,膠布就算放在鞋盒子里,黏膠還是可能融化,失去黏性。
■■ 帶一把堅固的剪刀,萬一有需要,可以把讓你起水皰的部位剪掉。
■■ 事先想好腳部護理計劃,同時準備好護理產品。
腳部受傷的8個冷熱療法須知
1. 冷熱療法的基本 冷熱療法對受傷的部位相當有幫助,也能借由消腫、止痛、促進血液循環來
達到加速復原的目的,所以對傷后復健很重要。基本的原則是先冰敷再熱敷,或
先冰敷再冷熱交替。
破皮的部位避免冰熱敷,應該先治療傷口。如果有風濕、癱瘓、血液循環問題、
某些部位有感覺障礙或是對低溫特別敏感等問題,應先請教醫師可否使用冰敷加
壓療法。
2. 冰敷可以治療什么 冰敷,不僅是受傷后復健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也是一種預防問題的方法。冰敷通常會搭配“RICE”的其他步驟進行:休息、冰敷、加壓、抬高,四個步驟都很重要,搭配使用能加速受傷部位的修復。冰敷對于扭傷、拉傷、挫傷、瘀血、肌肉拉傷以及運動后酸痛都很有效。所以受傷后立即冰敷,就能減少腫脹、組織受損、瘀血、肌肉痙攣、發炎和疼痛。冰敷會使受傷部位的組織溫度降低,血管收縮。這些作用能減緩血液流動、減少靜脈和淋巴釋出體液,并減少細胞的代謝,因此能降低受傷部位出血和細胞死亡的概率。
3. 冰敷需要多長時間 冰敷的過程分成4 個階段:冰冷、灼熱、刺痛、麻木,整個過程約需20 分鐘。必須達到麻木,才能得到較大的療效。。患部開始出現麻木感時,就停止冰敷。效果好的冰敷法是冰敷20 分鐘,休息10 分鐘,然后再冰敷20 分鐘。受傷后連續3 天,每天重復這種方法6~8 次。
會不會冰敷過度?其實只要你遵守冰敷的原則,而且覺得有幫助,你想要冰敷幾次都沒問題。只要每隔一段時間讓皮膚回溫,就能重復冰敷。
4. 扭傷后怎么冰敷
扭傷后盡可能在半小時內冰敷,受傷后的24小時是初期治療的關鍵。一般扭傷需要4~6周才能恢復,而嚴重扭傷可能需要上石膏,讓腳部無法移動。
24小時內及早治療的話,不但能減輕腫脹,也能降低傷勢惡化的風險。受傷之后讓腳休息很重要,用彈性繃帶從腳掌開始往腳踝處包覆起來,不要纏得太緊,這樣就能加壓減少腫脹,也能支撐腳踝。睡覺的時候不要纏彈性繃帶。每天至少冰敷4次,每次20分鐘,剛開始幾天,如果每天冰敷6~8次更好。
5. 怎么冰敷
不要讓冰塊直接碰觸到皮膚(除非你用的是冰敷杯等可直接冰敷患部的產品),以穩定的動作來回慢慢按摩,直到麻木為止。受傷部位如果包覆著彈性繃帶,就可以直接冰敷。把冰塊裝在塑料袋里也可以,不過碎冰比較能貼合身體。
如果是在家里,就拿一包冷凍豌豆或冷凍玉米冰敷。可以用彈性繃帶將冰袋固定在受傷部位。這種冰敷法適合較深層的組織傷害。
6. 如何自制便宜的冰袋
3 份水加上1 份外用酒精,就能做出自制冰袋。將材料倒進冷凍專用的夾鏈袋里,一次做好兩三個存放在冷凍庫中。成品的觸感應該像硬的冰沙,太硬的話就再加一些酒精,太軟的話就再加一些水。
調出正確的觸感很重要,這樣使用冰袋時,才能服貼著腳部、腳踝或身體其他部位的曲線。使用時,在冰袋和皮膚之間墊一條毛巾。因為加了酒精,會讓溫度變得更低,得小心預防皮膚凍傷。
7. 什么時候可以熱敷及熱敷的禁忌
熱敷比較少用,而且通常是腫脹和發炎消退后(受傷后48~72 小時),才會建議使用熱敷。如果皮膚泛紅、腫脹、觸摸時會痛,就得避免熱敷。熱敷時,受傷部位的血液流量增加,血液里的營養素會協助修復組織,還能將堆積的廢物帶走,加速復原。熱敷也能減少肌肉痙攣和酸痛,增加組織的彈性,減少僵硬感。每次熱敷不宜超過15~20 分鐘,破皮的部位不可熱敷。
8. 冷熱交替療法
冰敷和熱敷輪流交替,也常稱為冷熱循環療法,可以在受傷后48~72 小時開始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每10 分鐘將冰敷袋和熱敷袋互換即可。另外一個方式是冷熱循環浸泡法,一個水桶或臉盆內裝冰水和冰塊,另一個則裝不會燙傷皮膚的熱水,輪流浸泡2 分鐘。利用冷熱循環法,冷循環能減少腫脹,熱循環能促進血液循環為受傷的部位帶來養分。
受傷的部位應避免使用冷熱交替法,因為熱循環的效果可能會超過冷循環,讓發炎更加嚴重。
熱循環應至少維持1 分鐘,最長5 分鐘。每次的冷熱循環法都以冷循環作為結束,而且可能的話,盡量維持固定的水溫。
粘貼膠布的三個技巧
丹尼斯•瓊斯曾在最嚴苛的環境中貼膠布:在加州死亡谷極度高溫下舉行的惡水超級馬拉松賽,她使用肌內效貼布,并搭配復方安息香酊或乳香膠作為增黏劑,然后用HypaFix固定腳趾之間的膠布
看到這本《護腳圣經》,我實在只能說一句:“讀它就對了!”
——行健骨科診所院長 朱家宏
針對運動生理、解剖或運動傷害的預防、治療,做性的介紹。
——中國臺灣路跑馬拉松協會理事長 吳宏達
《護腳圣經》是耐力運動員腳部保養的參考寶典,就這么簡單。
——足科醫師、極限運動員 提姆 詹茲
相較于我的足科醫學學位,這本書對你的幫助會更大。
——足科醫師 比爾 強考克
不管你是業余的休閑健行、極限長跑還是超級馬拉松競賽選手,這本書里有你尋找多時的解答。
——加州惡水超級馬拉松醫療指導醫師 麗莎 碧莉絲
本書的知識又簡明易懂,是腳部醫護必讀之作。
——極限馬拉松跑者、《天馬行腳》(Running on Empty)作者 馬紹爾 歐瑞克
上禮拜我才剛跑完澳大利亞250千米超馬賽。因為我讀過這本書,所以雙腳無病無痛地完賽,沒起水皰。
——澳大利亞超馬選手 納森 威爾森
對于照護耐力運動員和士兵的腳,我所學到的技巧全都是從這本書中學到的。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SELECTED”計劃發起人、肌力與體能專家、“大狗”教練 安東尼C. 杭佩吉
我認為運動足科醫師應該人手一本《護腳圣經》,它是無比珍貴的資源。
——足科醫師、美國足部運動醫學學會副會長 羅伯 康尼奈羅
《護腳圣經》有完整的資料,呈現方式有條理又簡單易懂,是我雙腳的救星。
——超級馬拉松選手、極限冒險賽選手 泰瑞 史奈德
我有幸在探險越野賽遇到本書作者,我們不僅成為朋友,我還把他當成我的心靈導師。我大力推薦《護腳圣經》給那些雙腳受苦的人:你再也不能沒有它。
——緊急醫療救護人員、加拿大先鋒極限冒險賽醫療協調員 瑪德蕾娜 阿肯奇
朋友推薦的,買來看看,很有內容的一本書。
書的質量不錯,印刷很好,書的內容很好。
腳的問題是講的挺好的,膝蓋的問題沒講,遺憾!
腳的問題是講的挺好的,膝蓋的問題沒講,遺憾!
受傷后一直恢復不好,感謝作者謝了這本書,準備按作者的方法試一試。
買了許多書,書挺好,但物流是硬傷。
愛運動的人,就收了這本《護腳圣經》吧,收獲很大!
書買太多太多啦!還沒有看到這一套來,無從評價,此條評論可以忽略掉了!
很好很快,當當自營速度有保證
很好很快,當當自營速度有保證
讀書人的心靈是可以隨意游弋的。當你拿起一本書的時候,你便會走進不同的世界。在這里面,我們觀看著別人也審視著自己,讀書是凈化思想的一劑良藥。讀書吧
送貨非常快!書的質量非常不錯!!!
一個勁兒好,配送快
非常好,非常的好好。當當的書一如既往地的好一如既往地的便宜。買書就在當當是智慧的選擇,買書在當當是成功的開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只有梯隊堅實才能離成功更近。
國內處專科醫生、醫療救護員、運動防護員、各項運動員一致推薦的腳部保養圣經。
從社會效益角度講,書籍具有以下四種基本功能:文化傳承、輿論導向、信息傳播和休閑娛樂功能。
護腳圣經,當當速度很快,非常好。值得信賴
一雙腳總沒好過,終于有一本書講怎么防護,怎么治療
熱愛戶外,喜歡挑戰的朋友值得看的一本護腳好書。
書中好多護腳的小常識,平時最常見的水泡都有說到。
希望我的雙腳有更好的表現?希望《護腳圣經》能幫我。
喜歡運動的人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雙腳,書里講解腳的保養很到位。
內容好全啊,除了各種護腳的方法,還專門告訴你怎么買鞋,甚至是襪子,珍藏一本。
首部關于腳的全面知識,詳盡實用,對所有人適用。
護腳圣經,書如其名,最喜歡“預防腳踝受傷”的內容,每次跑步扭到腳都痛好幾天,終于知道要怎么做,贊一個!
國內處專科醫生、醫療救護員、運動防護員、各項運動員一致推薦的腳部保養圣經。
三件要堅持的事:1)要穿吸濕排汗的襪子;2)指甲要修理好;3)如果在步道上跑步戴上綁腿。有幾個人能做到。
主要是寫關于腳步養護的,對于腳踝部說得不多,腳部的功能性鍛煉也沒涉及,適合跑步登山等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