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談領導的藝術與說話的藝術》一書選編 自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著作,分別從"領導藝術" 和"說話藝術"兩個方面,匯集了南懷瑾先生的精辟 論述。讀者可從中感悟為人處世的精要,提高社會交 往能力。
《南懷瑾談領導的藝術與說話的藝術》一書選編自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說》、《歷史的經驗》等著作,其中《談領導的藝術》分為"領導者的智慧"、"領導者的器度"、"領導者要能識人"三部分三十三題;《談說話的藝術》分為"義利之辨"等四十四題。本書每篇的篇幅短小精悍,主題明確,引經據典又深入淺出,讀來十分有趣味。并可在處理與親友、同事等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方面給到讀者以些許啟示和經驗。
南懷瑾(1918-2012),是多年來享譽海內外,特別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他出身于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上篇:領導的藝術
領導者的智慧
用人至重
攻心為上
經濟的三腳架
百姓能安居樂業
不被捧壞
要有社會責任
做明白人
自知知人
超脫毀譽
用人不疑
派系問題
如何明罰?明察?明賞?
專權
優與不敏
廉而過潔?
不能過忠
分寸之拿捏
敵人就在身邊?
懂得請教
領導者的器度
犯顏進諫
不偏信耳目
全才難求
處理糾紛
冬天的對話
罪在朕躬
善于用人
博采眾議而有取裁
領導者要能識人
識人如辨物
人性的正反面
正臣的風范
圣臣
大臣
忠臣
智臣
貞臣
直臣
恕臣之道
率直之臣
辭訥聰敏
冒險犯難
秉公守法
不欺世盜名
人微言不輕
孤特而執節
不正之臣
具臣
諛臣
奸臣
讒臣
賊臣
亡國之臣
領導人用人的九個顧慮
立小忠以售大不忠
貌厲而內荏
害同儕以專朝
進邪說以亂是
因賞以償恩,因罰以作威
欺君罔上
托重臣以自結
茍合以求進
悅主意以求親
下篇:說話的藝術
義利之辨
南懷瑾先生的著作
玩弄仁義的權智
雖有臺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五十步笑百步
涂有餓莩
率獸食人
始作俑者
望之不似人君
從一只牛的故事說起
緣木求魚
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
以同理心來誘導之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林園與治道
流連忘返
寡人有疾,寡人好貨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臣弒其君可否?
學非所用用非所長論
蘇秦口辯輕取十城
姜太公智言——出爾反爾
強為善而已矣?
行或使之止或尼之
說難
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
御人以口紿
失言與失人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言必有中
隨機施教
其言也切
言不及義
巧言亂德
說話難難說話
隱居放言
不知言,無以知人
訥于言
聽其言而觀其行
看個人資質說話
裝模作樣
附錄——選摘自《格言聯璧》
流連忘返齊宣王有一次在他的雪宮——也許是夏天避暑的地方和孟子見面,他就以眼前的享樂和設施問孟子:"賢者亦有此樂乎?"孟子答復他說:有??!誰有了這種環境都會感到快樂的,誰都希望能有這種享受。不過一般老百姓得不到這樣的享受,就會埋怨他們的國君。老百姓如果因為得不到這快樂,而埋怨國君,實在是不對的。
然而一個領導人,沒有做到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一個領導人,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老百姓也就會以領導人的快樂為快樂。領導人能把人民的憂苦,看成自己的憂苦來解決,那么老百姓也會把國君的憂煩,看成為自己的憂煩去盡忠。所以,如果領導人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苦為憂苦。而說他不能行王道于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孟子說了這番理論,似乎意猶未盡,又舉出一件事例,企圖說服齊宣王,他舉的正是春秋時代齊景公和相國晏嬰的一段故事。晏嬰是歷史上的名相,《晏子春秋》就是他的大作。
當然,齊景公是姜太公的后人,而現在和孟子說話的齊宣王已經不是姜太公之后,他的祖先原是齊國權臣田家,后來篡了位,而傳給宣王的。孟子舉出這段故事來也是一種高明的說話技巧。從表面上看,孟子是以自己的口,說出他人(晏子)的意見來,而實際上他是借了他人(晏子)的口,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他舉出的這段歷史故事是這樣的:有24小時齊景公對晏子說,我想去看看轉附和朝舞這兩座名山,然后沿海再到南方去,一直到瑯邪為止。你看看,此行要怎么樣,才能夠比得上先王他們那樣的壯觀呢?從"放于瑯邪"和"比于先王觀"這兩句話上看,很明顯地透露了齊景公當時也是有統24小時下的大志,并不是普通的觀光旅行,游山玩水而已。
晏子不愧為名相,他很聰明,聽了景公的問話,就先用一套歷史哲學答復他說:"善哉,問也。"你這問題好極了。
晏子說了"這個問題很好"之后,接著就說,依照禮法,中央政府的天子,到各諸侯那里去巡視一周,叫做"巡狩",意思是巡視諸侯所守的地方。而諸侯要到中央政府去朝見天子,名為"述職",意思是向天子報告自己職責以內的事務。如果天下安定,沒有非常特殊的意外事件的話,在春天,要出外視察民眾的耕作情形,如果有情況欠佳的,就要設法補助。
在秋天,則出外看看大家的收成和賦稅狀況,如果有人不敷出的,就設法貼補。所以在夏朝政治最修明的時候,民間流行的諺語說:君王不出來走走,我們哪里能喘口氣?君王如果身心不適,我們又怎么能得到他的幫助呢?所以古時候大家都希望帝王出來玩玩,好沾點光,得些好處。所謂"龍行一步,百草沾恩"。龍走一步路,下了雨,百草都得到滋養。所以那時候天子每次出來巡狩,不但給諸侯、大臣們一個警惕,同時也為"注意民生疾苦"樹立一個榜樣。
晏子說了過去的,又說到當時的。他感嘆今不如昔地說,現在可大不相同了啊!諸侯們離開國都,一有行動,就帶了大批的軍隊侍衛。于是后勤的各種補給,諸如糧食的人供應,一大批、一大批地運送出去。如此一來,原來吃不飽的老百姓們,工作得更勞苦了。在強烈對比之下的老百姓的眼里,難免就有了怨恨之色。閑話、怨言當然也就開始了。日積月累的,就造成社會上的反感心理。
諸侯們的這種行為,違背了天理人道,對老百姓不但沒有善盡保護之責,反而加以虐待。
晏子又解釋說,領導人的生活墮落,遂其私欲,像水勢向下流,不知停止,就叫做"流"。違反人情,倒行逆施,如逆水而上,就叫做"連"。
時常像野獸那樣沖動,暴發獸性而不加節制,就叫做"荒"。
沉溺酒色,永不滿足,就叫做"亡"。
只要"流、連、荒、亡"四種現象一出現,政權就要出問題了。這些都是領導人容易犯的錯誤。您景公方才問到,如何才可以比于先王的壯觀。據我所知,先王們是不會有這樣的"流""連"之樂,也不會有這種"荒""亡"的行徑的。您自己看看該怎么辦吧!齊景公聽了他這番話,非常高興,立即下命令改革政治。同時以身作則,走出深宮內院,接近百姓,訪察民情,并且積極從事地方建設,注意社會福利。
景公將行政工作處理妥當以后,就把兼管國史、文化、禮樂的太師找來,要他在國史上記下這件事,并且為他和晏子這段君臣相得的美事,譜下一段樂章。"徵招"、"角招"兩篇樂章,就是由此而來。這樂章中有一句詩,意思是說,我們的國君雖然是欲望大,但是沒有關系,這并沒有錯,因為他擴充他的大欲望,建設了我們這個康樂的社會,正是一位好的國君。
這里孟子又針對齊宣王愛好享受的心理,借機啟發他與民同樂,與民共享的精神。這次他運用的是鑒古以觀今的手法,拿齊景公與晏子的對話加以闡述,孟子的用心,可謂良苦。
P100-104就叫做"連"。
時常像野獸那樣沖動,暴發獸性而不加節制,就叫做"荒"。
沉溺酒色,永不滿足,就叫做"亡"。
只要"流、連、荒、亡"四種現象一出現,政權就要出問題了。這些都是領導人容易犯的錯誤。您景公方才問到,如何才可以比于先王的壯觀。據我所知,先王們是不會有這樣的"流""連"之樂,也不會有這種"荒""亡"的行徑的。您自己看看該怎么辦吧!齊景公聽了他這番話,非常高興,立即下命令改革政治。同時以身作則,走出深宮內院,接近百姓,訪察民情,并且積極從事地方建設,注意社會福利。景公將行政工作處理妥當以后,就把兼管國史、文化、禮樂的太師找來,要他在國史上記下這件事,并且為他和晏子這段君臣相得的美事,譜下一段樂章。"徵招"、"角招"兩篇樂章,就是由此而來。這樂章中有一句詩,意思是說,我們的國君雖然是欲望大,但是沒有關系,這并沒有錯,因為他擴充他的大欲望,建設了我們這個康樂的社會,正是一位好的國君。
這里孟子又針對齊宣王愛好享受的心理,借機啟發他與民同樂,與民共享的精神。這次他運用的是鑒古以觀今的手法,拿齊景公與晏子的對話加以闡述,孟子的用心,可謂良苦。
……P100-104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書,印刷質量杠杠的。希望南師的書,這里都有出版。
很滿意,是正版,很喜歡
非常感謝!
好書 不錯哦
好書,可以推薦!
很有深度的書
書還不錯。
商品好 質量好很滿意
又到優惠了,書確實不錯,而且真夠實惠的!
挺好的。。。。。。。。。
內容很好,南師的書沒毛病
整體感覺不錯
正版圖書,發貨迅速。內容待讀完了再評。包裝也很好。
大師的書值得
物流太慢了,
挺好的。好評。
新概念是經典中俄經典,所以沒有什么可挑剔的。不過這套B的后半部門還是有點難度的,個人感覺比1A的前半部分難。也許是AB和1A1B之后不是同一個教育專家出的緣故吧。
值得一買的教材,有點讀功能,能讓小朋友聽到比較純正的發音。教材內容也很很可愛,符合小朋友的接受能力
排版不錯,質量尚好
書很好!!
好書好評便宜滿意!
憧憬的學者的書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內容豐富,受益匪淺
南老的書不用多說,值得看了又看,屯了不同版本
看看人們真正的生活和生活里那些不足與人道的樂趣。
南師的書都要拜讀,細細體會,還要認真踐行才是最重要的。
南老師運用一個個歷史事實,來講解做領導與說話的藝術,簡單易懂,很好~~
一直喜歡南懷瑾的書,這些雖然根據錄音整理,總體還不錯。
南懷瑾先生在傳統文化領域還是很有造詣的,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