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現代化的成功能夠為社會順利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當代中國的法學研究工作者,應當致力于為這偉大的事業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論指導
舒國瀅教授,男,1962年5月出生于湖北省隨縣(現隨州市)。1979年入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學習法律,1986年畢業并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法律系法理學教研室工作。1993-1994年獲中國政府獎學金赴德國哥廷根大學進修法哲學和法社會學。1995年首批入選"北京市跨世紀理論人才百人工程"。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理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法理學/法哲學,法學方法論,法美學。精通英語和德語。
導論
及時節 法制現代化的必然性/1
一、社會轉型引發法制現代化/2
二、經濟全球化推動法制現代化/7
第二節 法制現代化所面臨的基本問題/11
一、法制現代化的評價標準/11
二、法制現代化的道路選擇/26
第三節 論證理路/34
一、法制現代化理論的流變/34
二、本書的基本思路與安排/49
及時章 法制現代化的概念基礎
及時節 現代、現代化與現代性/51
一、什么是現代化/52
二、現代化的范疇/55
三、現代性與現代化/60
四、現代化的并發癥/64
第二節 現代化與西方化、全球化/69
一、現代化與西方化/69
二、現代化與全球化/72
第三節 中國的現代化/76
第二章 法制現代化的概念界定
及時節 法制現代化的概念/81
一、法制的內涵和范圍/81
二、法制現代化的含義/85
第二節 法制現代化的標志/89
一、主體性地位的確立——法制現代化的核心理念/91
二、法律的職業化——法制現代化的制度保障/95
三、形式合理化且實質合理化——法制現代化的目標/99
四、法學的獨立性——法制現代化的重要表現/105
第三章 法制現代化的價值基礎
及時節 法制現代化價值基礎的討論進路/119
第二節 市場經濟所依賴的基本法律價值/122
一、界定和保護私有財產權/124
二、契約自由與保障必須履行/129
三、自由競爭/136
四、平等和公平競爭/139
五、秩序/142
第三節 西方一些發達國家學者對法治價值的論述/142
一、英國學者關于法治理論的論述/143
二、德國學者關于法治國理論的論述/148
三、對西方學者關于法治價值論述的評述/153
第四節 法制現代化的價值基礎/158
一、傳統社會法制的基本價值/158
二、傳統社會法制價值在現代社會的發展/160
三、法制現代化的價值基礎/163
第四章 法制現代化的內容
及時節 法制現代化與法治國家/178
一、法制現代化的目標:法治國家/178
二、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183
第二節 法律觀念的現代化/191
一、法律觀念現代化的內涵/191
二、法律觀念現代化的必然性/193
三、我國法律觀念的現代化/199
第三節 法律制度的現代化/204
一、立法制度的現代化及其標準/206
二、行政執法制度的現代化及其標準/213
三、司法制度的現代化及其標準/220
第五章 中國法制現代化的嘗試
及時節 緣起:法律的近代化/227
一、法律近代化的動因/227
二、法律近代化的歷程/232
三、法律近代化的得失/254
第二節 對于前蘇聯法的繼受/260
一、繼受前蘇聯法的歷程I:體系初創與政法傳統的形成/260
二、繼受前蘇聯法的歷程Ⅱ:對前蘇聯法律的繼受/26:
三、繼受前蘇聯法的得失/271
第三節 經濟改革與法制現代化/274
一、改革、市場經濟與法制現代化/274
二、正在進行的法制現代化/279
三、法制現代化的實踐困境/286
第六章 法制現代化的基本模式
及時節 法制現代化的歷史起源/292
一、外發型法制現代化/294.
二、內發型法制現代化/299
三、混合型法制現代化/304
第二節 法制現代化的推動力量/310
一、政府主導型法制現代化/312
二、社會演進型法制現代化/32l
三、互動型法制現代化/329
第三節 法制現代化的目標取向/334
一、國際化(西方化)法制現代化/335
二、本土化法制現代化/341
三、西方化與本土化:模式的選擇/343
第七章 中國法制現代化模式的選擇
及時節 中國法制現代化的道路/346
一、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的歷史語境/346
二、中國法制現代化道路的選擇/356
第二節 中國法制現代化的推動力量/366
一、國家與社會框架的反思/366
二、民族國家建設與市民社會建構/373
第三節 中國法制現代化的資源/379
一、本土資源/379
二、外來資源/390
結論
及時節 歷史的意義/402
第二節 問題的意義/407
第三節 后現代的誤用/413
第四節 法治的過程性與問題的開放性/418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