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當前我國發展正處于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書在源起、發展軌跡與現狀、時代背景等方面對“新經濟”進行了解讀,描述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經濟革命”,分析了讓新經濟“破繭成蝶”的一系列現行措施,并對“新經濟”進行再認識,展望了產業革命的新趨勢和新經濟的未來。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相關報道工作,對中央經濟政策有深入研究。國務院總理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新經濟。本書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新經濟的闡述入手,對中國新經濟的核心、特點及規律進行了精辟解讀,主題緊扣中國新經濟發展走勢,展望了中國新經濟的未來。
新華社國內部副主任、高級記者,長期作為總理隨行記者,參與總理國內重要會議、考察和外事出訪報道任務,長期研究宏觀經濟、行業經濟,近十多年來參與了歷次兩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重大事件和會議的組織報道任務。多次榮獲中國新聞獎。
開啟“新經濟時代”(代序) /1
及時章 “新經濟”是什么? /1
一、“新經濟”的源起 /1
二、全球新經濟發展軌跡、現狀 /6
三、中國新經濟理念提出的時代背景和重要闡述 /12
第二章 “新經濟”革命,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27
一、百年藥企在“大健康”概念下如何捕捉新經濟機遇 /28
二、廣汽的“傳奇之路”——看傳統企業如何制造“新消費”模式 /34
三、攜程——站在旅游大產業風口蓄勢待發 /42
四、農產品電商讓“酒香再不怕巷子深” /49
五、軍民融合也是一種新經濟 /52
六、新經濟,激活起“雙創”新活力 /57
第三章 搶占“新經濟”的制高點 /94
一、新理念激活新動力 /94 開啟“新經濟時代”(代序) /1
及時章 “新經濟”是什么? /1
一、“新經濟”的源起 /1
二、全球新經濟發展軌跡、現狀 /6
三、中國新經濟理念提出的時代背景和重要闡述 /12
第二章 “新經濟”革命,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27
一、百年藥企在“大健康”概念下如何捕捉新經濟機遇 /28
二、廣汽的“傳奇之路”——看傳統企業如何制造“新消費”模式 /34
三、攜程——站在旅游大產業風口蓄勢待發 /42
四、農產品電商讓“酒香再不怕巷子深” /49
五、軍民融合也是一種新經濟 /52
六、新經濟,激活起“雙創”新活力 /57
第三章 搶占“新經濟”的制高點 /94
一、新理念激活新動力 /94
二、新措施為“新經濟”萌發培植土壤 /99
三、供給端發力,企業新經濟“破繭成蝶” /113
四、萬眾創新,“想象力”也能變財富 /122
第四章 讓“新經濟”形成新的“S 型曲線” /132
一、從標準化到差異化,對新經濟的再認識 /135
二、新動能補位“去產能”,產業革命的新趨勢 /143
三、新經濟未來如何改變中國? /159
后記:推動中國新經濟 /179
一、改革與創新雙輪驅動新經濟取得驕人成績 /179
二、新經濟將持續發力 /181
即便不是個科幻迷,當今世界的變化也足以讓我們對未來充滿驚嘆和暢想。用于識別007 特工的虹膜系統、幫助主人解決健康問題的機器人“大白”、一鍵啟動所有家電的智能家居……近幾年科幻電影里的炫科技和浪漫想象,正在一步一步地變成現實。
2016 年的“廣交會”上,海爾展區一位約60 厘米高、有一雙大大的“黑眼睛”的機器人,可以幫人們開空調、定鬧鐘、報天氣,還可以跳舞說笑,甚至查看家里有沒有漏水;在外遠行不放心家里的孩子,小米的安防系統可以讓你隨時打開手機,“點擊”家里每個角落;行李多出門擔心打不到車,各種叫車軟件可以在你輸入目的地、發出指令后,迅速指派專車上門迎接;不用多久,無人駕駛汽車也可以充當你的專職司機,安全精準地把你送到目的
地……
這些應運而生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僅讓城市生活中的每一個細胞變得更“聰明”,也開拓了市場,帶動了產業結構調整,激活了當前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 年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保持10%以上的增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上升至52.8%,比去年同期提高1.6 個百分點;單位能耗同比下降5.2%;最終消費支出對GDP 增長貢獻率達71%,比上年同期提高13.3 個百分點。新動能特別是新產品新服務快速成長。在新經濟的帶動下,工業生產、需求等主要指標回升,產業結構繼續升級轉型。
中國經濟正在迎來新變化。新變化源自新理念。當前,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復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發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交織。破解發展難題,需要以全新的思維方式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新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
摒棄速度崇拜,瞄準長遠方向,必須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用新理念換來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甚至是邁向更高階段的發展。
新理念引領新境界。從新常態下走向未來,找準發力點是關鍵。厚植發展優勢,激活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必須依靠新經濟,以結構轉換釋放新的發展潛力,真正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解決現有問題需要新經濟,激活后發優勢需要新經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仍然需要新經濟。什么是新經濟?如何利用新經濟這枚鑰匙,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從主動認知到主動適應,再到主動調整,在解碼新經濟的過程中,中國經濟正在迎來一個可期可待的未來。
一切都有變,只有變化本身是永恒的。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中國經濟正面臨調速換檔、結構調整和功能轉換的關鍵節點。新常態、新經濟、新階段、新功能……中國經濟站在了全新的歷史方位上。 即便不是個科幻迷,當今世界的變化也足以讓我們對未來充滿驚嘆和暢想。用于識別007 特工的虹膜系統、幫助主人解決健康問題的機器人“大白”、一鍵啟動所有家電的智能家居……近幾年科幻電影里的炫科技和浪漫想象,正在一步一步地變成現實。
2016 年的“廣交會”上,海爾展區一位約60 厘米高、有一雙大大的“黑眼睛”的機器人,可以幫人們開空調、定鬧鐘、報天氣,還可以跳舞說笑,甚至查看家里有沒有漏水;在外遠行不放心家里的孩子,小米的安防系統可以讓你隨時打開手機,“點擊”家里每個角落;行李多出門擔心打不到車,各種叫車軟件可以在你輸入目的地、發出指令后,迅速指派專車上門迎接;不用多久,無人駕駛汽車也可以充當你的專職司機,安全精準地把你送到目的
地……
這些應運而生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僅讓城市生活中的每一個細胞變得更“聰明”,也開拓了市場,帶動了產業結構調整,激活了當前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 年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保持10%以上的增速;服務業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上升至52.8%,比去年同期提高1.6 個百分點;單位能耗同比下降5.2%;最終消費支出對GDP 增長貢獻率達71%,比上年同期提高13.3 個百分點。新動能特別是新產品新服務快速成長。在新經濟的帶動下,工業生產、需求等主要指標回升,產業結構繼續升級轉型。
中國經濟正在迎來新變化。新變化源自新理念。當前,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復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發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動能轉換困難交織。破解發展難題,需要以全新的思維方式認識和把握我國發展新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
摒棄速度崇拜,瞄準長遠方向,必須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用新理念換來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甚至是邁向更高階段的發展。
新理念引領新境界。從新常態下走向未來,找準發力點是關鍵。厚植發展優勢,激活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必須依靠新經濟,以結構轉換釋放新的發展潛力,真正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解決現有問題需要新經濟,激活后發優勢需要新經濟,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仍然需要新經濟。什么是新經濟?如何利用新經濟這枚鑰匙,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從主動認知到主動適應,再到主動調整,在解碼新經濟的過程中,中國經濟正在迎來一個可期可待的未來。
一切都有變,只有變化本身是永恒的。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中國經濟正面臨調速換檔、結構調整和功能轉換的關鍵節點。新常態、新經濟、新階段、新功能……中國經濟站在了全新的歷史方位上。
剛剛結束的 2016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認識、把握、引領新常態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做好經濟工作的大邏輯,形成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改革體系,引導經濟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面發展。這就要求把壯大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6 上半年,在出口增長壓力較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背景下,消費這架“馬車”依然跑出了靚麗的成績。三大需求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73.4%,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2 個百分點。在經濟學家看來,由新經濟、新業態、新產品構成的新消費持續快速擴張,是消費領域“澎湃動力”的主要構成因素。日益活躍的新經濟、新消費正在成為我國供給側改革進程中具活力的組成部分。
與互聯網疊加,無疑是此輪快速崛起的新消費最耀眼的特征。如果說兩年前大多數消費者還不清楚互聯網到底能帶來怎樣的便利,而今,人們已經難以想象離開互聯網的生活將是什么樣子。從移動出行、餐飲外賣到智慧旅游……互聯網遍布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改造著人們的消費理念,拓寬著消費的新空間。
2016 上半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中,“新經濟”日益釋放活力。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22367 億元,同比增長28.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8143億元,增長26.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6%。
一方面,互聯網可以為不同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的產品,激發出新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這些新的消費需求,也帶動各個領域加速融合,產生供給層面的變化。新經濟、新消費并不局限于“互聯網 ”,各類產業互相疊加也使新產品、新業態不斷涌現。如旅游業通過和金融、養老、文化、農業等產業疊加,養老旅游、農家旅游、養生旅游、醫療旅游等新產品層出不窮;同樣,在一些產業內部,不同領域的跨界疊加也如火如荼。以百貨零售業為例,不少賣場開始加速“去百貨化”,致力于向集購物、餐飲、娛樂等于一體的購物中心轉變。
這些通過組合、嫁接、滲透形成的新業態,剛好契合了我國消費升級的需求。在不同產業之間、同一產業的上下游、產業和技術、產業和文化等融合過程中,機會無限。誰先進入一步,誰就可能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
早上 7 時30 分,家住北京市海淀區某小區的王先生照例開車去上班。他先用手機遙控開啟了地上的智能車位鎖,然后打開“丁丁停車”App 設置了6小時租車位時間,不一會兒,就有人在線預約他的車位。
目前,在北京三環內近 200 多個社區停車場已覆蓋了丁丁智能車位鎖。從交通領域的Uber 約車、滴滴打車,到住房領域的小豬短租、住百家,再到知識技能領域的知乎網、分答網,分享經濟開始向越來越廣的領域擴展。
從供給側角度看,分享經濟提高了閑置資源利用率,創新了產品和服務供給模式,滿足了大眾消費的新需求,刺激了消費幾何式增長。與傳統經濟中企業作為生產者不同,分享經濟中的個體既可能是生產者也可能是消費者,使得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互動更加頻繁,社會協作更加靈活,呈現N次方的乘數效應。分享經濟不僅是在做加法,更是在做乘法,通過對閑置資源的充分利用,形成新的增長點,為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新經濟、新消費引領新供給,同時也呼喚新環境、新平臺——多位經濟學者和企業家接受采訪時認為,讓新經濟、新消費、新供給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力,同樣需要推進制度創新、改善消費環境、擴大有效供給、優化政策體系,營造有利于消費投資互動、供給需求對接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環境。
事實上,早在2015 年年底,國務院就了相關意見,從構建消費升級、有效投資、創新驅動、經濟轉型、有機結合的發展路徑,系統闡述了以新消費引領新供給新動力的總體思路; 2016 年4 月,國家發改委等24 個部門聯合印發行動方案,從提升消費品品質到改善消費環境,從扶持新消費到引導境外消費回流等方面進行部署,打出多方位、多角度的系列政策組合拳。在這些政策中,消除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銷售商品、提供服務制度障礙,消除不利于消費增長和營造統一市場的各種顯性、隱性行政性壟斷占據了很大比重。
中國新經濟折射了現實的另一面,很值得細細品讀!
不錯的購書體驗!
非常好的書
這家書的理論性強,重點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