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帝國》主要描寫16世紀中后期的奧斯曼帝國,與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西班牙王國和教皇國、威尼斯共和國等結成的“神圣聯盟”之間,為爭奪地中海即舊世界中心,在地中海進行的著名島嶼攻防戰和海上大決戰,包括羅得島、馬耳他島、塞浦路斯島戰役以及勒班陀海上戰役等。
1521年,蘇萊曼大帝,奧斯曼帝國統治者,派遣一支軍隊遠征羅得島。海洋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在教皇的感召下,枕戈待旦。這將是互相競爭的帝國和信仰之間,為爭奪地中海和世界中心主宰權所進行的史詩級別的斗爭的槍。《海洋帝國》繪聲繪色地描摹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教世界爭奪歐洲靈魂的長達數十年的殘酷戰爭,這個快節奏的故事越來越激烈,范圍從伊斯坦布爾一直到直布羅陀海峽。在這個奴隸制、槳帆船戰爭、絕望與勇氣和慘無人道的暴行的故事里,克勞利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一系列為了權勢和生存而戰斗的海盜、十字軍武士和宗教戰士?!逗Q蟮蹏肥且粋€色彩紛呈、驚心動魄的故事,為當代的文明沖突提供了一個關鍵的背景。
16世紀,亞細亞、歐羅巴、阿非利加三大洲之間的地中海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這本書以激動人心的筆法再現了這一時期當基督教軍隊與穆斯林軍隊試圖爭奪世界中心時所進行的偉大戰役。1521年,蘇萊曼大帝,奧斯曼帝國的穆斯林統治者,發動了一次對基督教世界的羅茲島的入侵,迫使十字軍的一支圣約翰騎士團潰敗并撤退到馬耳他。這開啟了信仰迥異的兩大帝國對作為世界中心的地中海控制權的沖突序幕。在《海洋帝國》中,羅杰克勞利對這場為了尋求“歐洲的靈魂”在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之間展開的曠日持久的殘酷戰爭進行了令人震撼的描述。一部快節奏的傳奇史詩,從伊斯坦布爾綿延到直布羅陀之門。這本書使一系列充滿野性的、為至高權力和生存而戰的劫掠者、十字軍戰士、宗教騎士們如魔法般地出現,故事中有奴隸,有海船之戰,有勇敢,也有更為苦澀的慘烈。這是一部有奇異色彩與插曲的傳奇,為我們提供了一部至關重要的有文明沖突的讀本。
羅杰克勞利(Roger Crowley),歷史學家。他出生于英格蘭,劍橋大學畢業后,曾久居伊斯坦布爾,并對土耳其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花費數年時間廣泛游歷了地中海世界,這使他擁有對地中海的淵博的歷史和地理知識。著有“地中海史詩三部曲”《1453》《海洋帝國》和《財富之城》。
陸大鵬,南京大學英美文學碩士,精通英德法三種外語,熱衷西方文學歷史,譯著有托爾金《哈比人》(合譯)、朱諾迪亞斯《你就這樣失去了她》、《暴發戶與牟利者:納粹時期的腐敗》等。
插圖一覽表
序言:托勒密的地圖
及時部 凱撒們:海上角逐,1521—1558年
1. 蘇丹駕到
2. 求援
3. 邪惡之王
4. 遠征突尼斯
5. 多里亞與巴巴羅薩
6. 土耳其的海
第二部 震中:馬耳他戰役,1560—1565年
7. 毒蛇的巢穴
8. 入侵艦隊
9. 死亡的崗位
10. 歐洲的三角堡
11. 的求援者
12. 血債血還
13. 塹壕戰
14. “馬耳他不存在”
第三部 大決戰:沖向勒班陀,1566—1580年
15. 教皇的夢想
16. 盤子上的頭顱
17. 法馬古斯塔
18. 基督的將軍
19. 著魔的毒蛇
20. “決一死戰!”
21. 火海
22. 其他的海洋
尾聲: 遺跡
蘇萊曼虎視眈眈的這個島嶼是古時留下的遺跡,與當時的政治環境格格不入。羅得島是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留下的一個奇異國度,離伊斯蘭世界僅有咫尺之遙。在小亞細亞沿岸綿延100英里的多德卡尼斯群島(“多德卡尼斯”的意思是“十二個島”)是一連串石灰巖島嶼,其中較大也是最肥沃的就是羅得島。它位于島群的西南端。而群島的最北端是建有灰白色修道院的帕特摩斯島,這是東正教的一個圣地,圣約翰曾在這里獲得天啟,寫下了《新約》中的《啟示錄》。這些島嶼與亞洲海岸的港灣和海岬距離很近、難解難分,因此亞洲大陸總是聳立在海平線上。從羅得島到亞洲大陸僅有11英里,如果風向有利,乘帆船幾個小時就能抵達;這的確是投石之遙,以至于在晴朗的冬日,亞洲白雪皚皚的群山在稀薄空氣的折射下幾乎觸手可及。
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攻克君士坦丁堡的時候,基督教國家仍然占據著整個愛琴海,形成一個防御圈。這個防御圈就像一個拱形結構,其力量取決于所有石塊的互相支撐。到1521年,整個拱形結構已經土崩瓦解;但作為基石的羅得島幸存了下來,作為一個孤立的基督教堡壘,威脅著土耳其人的海上航道,制約著他們在海上的擴張。
以教皇的名義守衛羅得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是十字軍東征時期的三大騎士團的殘余——圣約翰騎士團(又稱“醫院騎士團”)。圣約翰騎士團的興衰反映著整個十字軍東征事業的成敗。最初組建醫院騎士團是為了醫治和照料在耶路撒冷患病的朝圣者,但后來醫院騎士團像圣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一樣,演化成了教會的武裝力量。其成員向教皇宣誓終身保持清貧、貞潔和服從;他們的主要使命就是永不停歇地與異教徒做斗爭。圣約翰騎士團參加了爭奪圣地的漫長戰爭中的每一場重要戰役,在1291年5月的阿卡城,面對穆斯林軍隊的猛攻,圣約翰騎士團成員們背對大海,死戰到底,幾乎遭到全殲。被逐出圣地之后,他們尋找一個新的基地以便繼續戰斗,相中了信奉基督教的羅得島。1307年,圣約翰騎士團攻占了羅得島。羅得島成了西方基督教世界深深插入伊斯蘭世界的一根楔子,也是在將來發動新的反擊、奪回巴勒斯坦的一個前進基地。
騎士們在羅得城建立了一個小型的封建堡壘,這是西歐十字軍東征的前哨,只聽命于教皇本人。
他們的經費來自騎士團在歐洲的大片地產的地租,全部用于圣戰。自稱“圣戰者”的騎士們對軍事要塞了如指掌;好幾代人在巴勒斯坦的邊境防御戰中積累下了豐富的經驗。他們曾建造騎士堡——十字軍城堡中最固若金湯的一座;現在他們成竹在胸地加固了羅得城的防御工事,并開始了海盜的營生:他們建造并裝備了一支由武備精良的槳帆船組成的小型艦隊,借此劫掠奧斯曼帝國的海岸和航道,將俘虜賣為奴隸,將戰利品據為已有。
兩百年來,醫院騎士團一直在伊斯蘭世界的邊緣進行海盜活動,以多德卡尼斯群島作為一連串的防御基地,遏制土耳其人。他們甚至在亞洲大陸上也掌握著一個立足點——“解放者圣彼得”要塞,土耳其人稱之為博德魯姆要塞。這個要塞既是信仰基督教的奴隸逃亡的中轉站,也是騎士團在全歐洲范圍內募集經費的宣傳工具。醫院騎士團的騎士們對圣殿騎士團的命運心知肚明,因此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自己“基督教世界之盾”的形象。
歐洲對醫院騎士團看法不一。對羅馬教延來說,羅得島具有巨大的象征性意義,因為它是抵抗異教徒的最外層防線;隨著拜占庭在伊斯蘭力量的步步緊逼面前逐漸土崩瓦解,美麗的島嶼一個個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羅得島就是逐漸萎縮的海上邊疆的重要一環。
教皇庇護二世哀嘆道:“假如其他的基督教君主都像羅得島這一個小島那樣,堅持不懈地對土耳其人保持敵對,那么褻瀆上帝的土耳其人就不會發展得如此壯大。”即便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羅得島仍然支持著羅馬教廷較大的夙愿——最終重返圣地。但其他人對醫院騎士團就不那么客氣了:對信仰基督教的航海商人來說,騎士團是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危險事物。
騎士團的海盜行徑和對西方與伊斯蘭世界貿易的封鎖威脅著脆弱的和平,而商業的繁榮取決于和平。
威尼斯人認為,醫院騎士團和海盜沒有什么區別,因此視其為僅次于奧斯曼帝國的威脅。
P19-22“基督教世界之盾”的形象。
歐洲對醫院騎士團看法不一。對羅馬教延來說,羅得島具有巨大的象征性意義,因為它是抵抗異教徒的最外層防線;隨著拜占庭在伊斯蘭力量的步步緊逼面前逐漸土崩瓦解,美麗的島嶼一個個落入土耳其人手中,羅得島就是逐漸萎縮的海上邊疆的重要一環。教皇庇護二世哀嘆道:“假如其他的基督教君主都像羅得島這一個小島那樣,堅持不懈地對土耳其人保持敵對,那么褻瀆上帝的土耳其人就不會發展得如此壯大。”即便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羅得島仍然支持著羅馬教廷較大的夙愿——最終重返圣地。但其他人對醫院騎士團就不那么客氣了:對信仰基督教的航海商人來說,騎士團是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危險事物。騎士團的海盜行徑和對西方與伊斯蘭世界貿易的封鎖威脅著脆弱的和平,而商業的繁榮取決于和平。威尼斯人認為,醫院騎士團和海盜沒有什么區別,因此視其為僅次于奧斯曼帝國的威脅。
P19-22
……
在整個歐洲史中,沒有任何故事比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個世界爭奪地中海的較量更令人熱血沸騰……本書是講述這個故事的翹楚之作??藙诶壬v故事的本領令人嘆為觀止;他的故事像懸疑小說一樣精彩……他的分析睿智而具有洞察力,描繪人物入木三分。讀了他的書,我們腦海中留下的是清晰而難忘的景象。
——《華爾街日報》
羅杰克勞利憑借對現代早期戰爭的敏銳洞察和引人入勝的文筆,對這場沖突進行了繪聲繪色和無比血腥的描述??藙诶麑Υ髴鹇缘暮暧^概況和戰斗的恐怖細節都有很好的把握,對影響了這場沖突的歷史人物的描繪同樣精彩。
——《波士頓環球報》
算得上這個夏季值得推薦的非虛構作品……流的通俗歷史書,今天的宗教戰爭的絕佳背景資料。
——《達拉斯晨報》
克勞利的洞見極其精妙,描寫波瀾起伏。但在描繪戰斗場面時,他的文字非常簡潔精練,讀者不可能不被這毛骨悚然的場景所深深吸引。雖然他不會沉溺于血腥描寫,但赤裸裸的真相還是會讓讀者捂上眼睛、心臟猛跳。如果迪克弗朗西斯寫的不是賽馬懸疑小說,而是歷史書,一定就是這個樣子……很少有一本書能如此鞭策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對歷史的評判??藙诶摹逗Q蟮蹏肥顷P于一個被人低估、常被忽視的主題的誠實記載,是一本罕見的奇書。
——《基督科學箴言報》
出神入化……《海洋帝國》值得廣大讀者一看。它講的是16世紀的一系列風云激蕩、五彩斑斕的歷史,涉及文明的碰撞,對我們的今天仍然很有啟發意義……它能夠同時做到具有娛樂性、知識性和警示性,著實難得。
——《軍事評論》
克勞利以大師的手筆融合了手和第二手資料,栩栩如生地重現了偉大的戰役,以令人手不釋卷的流暢文字描繪了戰斗場面和殘暴行為,但絕不會為了有趣而犧牲歷史的真實性。
——《出版商周刊》(星級評論)
這是一本罕見的具有小說的細節、洞察力和節奏的歷史書。
——《坦帕論壇報》
大手筆!捕捉了爭奪世界中心的激烈斗爭的宗教狂熱、殘暴和大浩劫。
——《科克斯書評》(星級評論)
記載一場宏大而影響深遠的斗爭的文筆優美的史書。
——《書目》
有一種寫軍事史的天才,羅杰克勞利就有這種天才……他對現代早期圍城戰的所有技術問題游刃有余……你可以像讀伯納德康威爾的夏普系列小說一樣讀克勞利的書,跌宕起伏的情節很容易幫你度過飛機旅途。但它背后有著嚴肅的研究……克勞利的確很。
——《每周衛報》
令人血脈賁張……《海洋帝國》確立了克勞利地中海歷史大師的地位……他淵博而引人入勝地描繪了奧斯曼海盜和十字軍航海家,他對這些人的理解就像他們對海潮的精通一樣……羅杰克勞利圓潤嫻熟地鋪墊大戰之前的歷史。從羅得島到馬耳他,他對歷次大戰役的描摹既注重細節,也能掌握戰略層面……你能逼真地感受到火繩槍的熾熱、海上的危險和一位奧斯曼帕夏或教皇的挫敗無奈。
——《文學評論》
一次性把三部曲都買回來了,可以好好了解中世紀的歷史
寫得太精彩了?。。∨c第一部《1453》相比,終于讓我感受到了“比小說寫得更精彩的歷史”是什么意思。如果說1453唯一的敗筆就是慘遭劇透的話,閱讀本書馬耳他戰役與勒班陀戰役的充滿了緊張刺激懸疑感,最后的結局和英雄的沒落亦讓人唏噓。還有不得不說羅杰·克勞利文筆實在太好了(還有譯者的功勞),整個閱讀過程都是享受。強烈推薦し(°▽°)ノ
寫得和1453一樣好,甲骨文從書不錯,印刷和紙張也好
地中海中世紀末端爭霸戰,兩個文明的生死較量。書品不錯。
在內容方面能夠讓我們更加詳細的了解歷史,作者也運用了豐富生動的筆調來向我們講述故事,出版社也是值得信賴的,很不錯的書,值得一看。
裝幀有些特色,不過??赐扑]說作者寫的很不錯,而且,關鍵是譯者也很給力,所以就一口氣買了這一個系列。了解歷史總不是壞事。
收藏了好久時間了,希望能帶我回到那個時代暢游一番?。?!
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的愛恨情仇……想一想,絕對是引人入深的一個話題,那個時代的戰爭與和平對當代國際關系的影響有沒有,是什么。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個答案。
奧斯曼與西方的海戰,這個題材國內不多,內容沒話說,當然書的裝幀更是坑的沒話說
很榮幸的是,在《海洋帝國》這本書中再一次領略了偉大的奧斯曼帝國的恢宏氣勢。在馬耳他,在塞浦路斯,在突尼斯……到處都能看到奧斯曼帝國作為征服者的身影,海洋在16世紀是奧斯曼帝國膨脹規劃中的核心。宗教的影響在16世紀國家中還占據主導地位,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信仰持續了幾個世紀的對立和敵視,在地中海大海戰中仍在繼續。殺戮、報復、虔誠……交織在一起,構成了觸目驚心的戰爭畫面。
羅得島戰役——海雷丁.巴巴羅薩,槳帆船與奴隸——馬耳他攻防戰——勒班陀戰役等等
地中海史詩這三本書是一起買的,都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從小就喜歡看歷史,大學的時候玩過全面戰爭系列游戲,對中世紀那段時期東西方的歷史都很感興趣。這本書,我覺得最好看的部分在中間,馬耳他攻防戰,國內的書貌似沒有講這么細這么動人心魄的,至于勒班陀海戰因為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所以不是很出彩。歷史愛好者必讀之書!
玩過大航海時代的人,都該看看這本書,還原了那個時代地中海霸權爭霸的歷史。
戰爭刻畫細膩,歷史場景描繪翔實,尤其是對人物的描寫非常吸引人,讓讀者對16世紀地中海的風貌了解一二,一口氣讀下來非常過癮!期待第三本的中文版盡快出來呀!
地中海城市國家的崛起,也是近現代資本主義的崛起,想好好了解一下這段歷史
在目前廣受中國讀者歡迎的英國學者羅杰 克勞利的地中海三部曲中,這本《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我認為是寫得最好的,特此推薦。
作者的筆帶我走進了他講述的故事,那戰爭的場面,和恐怖的細節都在我的腦海展現,他的文字畫面感極強,克勞利不愧是地中海歷史大師,三部曲期待另外兩部作品,值得推薦的好書
海洋時代是這個世界必須面臨的,幾個帝國的世界性崛起都是先從控制海洋開始,西班牙、荷蘭、大不列顛、美利堅
正版,非常不錯,無論裝訂、紙張質量還是印刷都是上乘之作,不過這書沒有書皮、準確的說沒有那種印刷有精美畫畫的書皮,外面帶畫面的其實是一個紙盒,書皮只有一行字,無語,制作這么好的書居然沒有一個精美的書皮,真是不可思議,出版社設計人員腦子讓驢踢了。
作者在敘事時其實選取了偏向基督教歐洲的立場,舊世界的霸業爭奪,夢想家的空中樓閣,大帝國的輝煌殘像,很大程度上調動了讀者的感情與共鳴。
在整個歐洲史中,沒有任何故事比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個世界爭奪地中海的較量更令人熱血沸騰
《海洋帝國》歷史性敘述別開生面,有修昔底德、波利比阿等古典歷史家的遺風,而對人物的勾勒有時又和中國的紀傳體史書開創者司馬遷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栩栩如生地刻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歷史人物:蘇萊曼一世和、塞利姆二世,、查理五世、菲利普二世、塞萬提斯等。
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之二)
這本書講述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歐洲帝國決戰后,稱霸亞歐非的歷史。我個人比較喜歡,對傳統的陸上帝國土耳其帝國而言,海洋對它意味著什么,在當前的中國一樣很有思考價值。海洋,是大國的命運所系。
本書準確捕捉了爭奪作者心目中世界中心的激烈斗爭的宗教狂熱、殘暴和大浩劫。在近代歐洲中東史中,基督教伊斯蘭教兩大文明體系爭奪地中海地區較量的故事,令人熱血沸。
本書裝幀新穎獨特,海洋帝國:地中海大決戰,作者羅杰克勞利,陸大鵬譯,著名歷史學家,本書是作者多年的歷史研究精華,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第二部,是一部值得一讀的好書,堪稱經典譯本,強烈推薦,期待之后推出的最后一部!
非常喜歡作者以小說般形式講述一段重要歷史。歐洲在發現新大陸(美洲)同時,要對付伊斯蘭的西進。作者講述了教皇,西班牙國王和奧斯曼蘇丹之間的關系和爭奪。威尼斯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在地中海展開的大海戰驚心動魄。好書推薦。
了解地中海歷史與各邦國戰役不能錯過的書籍,場面描寫細致讓人身臨其境仿佛自己在其中拼殺,投石機,火炮,希臘火,克拉克帆船,塔樓,信仰與背叛朝圣與救贖,陰謀與偉業財富與屠戮,讓人重回中世紀看到那蕩氣回腸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