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上市時只有2.38億年營收的小公司,緣何在短短幾年內發展成龐大的“樂視生態”,一度成為中國創業板的旗幟?一個做網絡視頻業務起家的企業,為何進入電視、手機、汽車等眾多領域,與三星、蘋果、特斯拉等巨頭正面對峙?樂視是一個謎,時而萬人追捧,時而百千質問,無論喜不喜歡它,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到底是什么在推動樂視飛速增長?樂視有沒有產生“生態化反”? 樂視這樣一個新物種的生長,昭示了哪些未來之光?或者,像有些輿論所質疑的,樂視是 “下一個德隆”,甚至是“龐氏騙局”?如何正確看樂視?我們試圖揭開謎底。
歷經半年調研,采訪樂視創始人賈躍亭、戰略管理副總裁阿木、人力資源副總裁蔣曉琳等核心高管,以及多位第三方人士,從產業、戰略、資本、組織及歷史成因等多角度剖析樂視,解讀樂視成長的底層邏輯,揭示企業超常發展的獨特密碼。
是龐氏騙局還是開宗立派?是成長的陣痛還是泡沫破滅的前兆?一度被看作“中國創業板旗幟”的樂視近陷入欠款風波,質疑聲不斷,更有媒體將其類比為當年的德隆,直指其“燒錢模式”與“生態化反”戰略。
江濤 和君管理研究院研究員,專注于企業戰略和商業模式。對海爾、尚品宅配、科通芯城、房多多、鏈家、彩生活等數十個企業進行過深入研究。曾任《商業評論》欄目主編、《管理學家》編輯總監。郵箱:jiangtao1@hejun.com。
叢龍峰 南開大學管理學博士,和君商學首席管理學家,和君管理研究院院長,國家中小企業協會“專精特新產業聯盟”業主學習與成長委員會主任,專注于組織管理、人力資源、企業文化方面的研究與咨詢工作。曾任核心期刊《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創新版)執行主編。郵箱:conglongfeng@hejun.com。
序言 我們是否要重新思考戰略了
及時章 樂視的生態戰略和產業雄心
樂視到底是誰?互聯網時代的“方程組”利潤模式從業績看“生態化反”生態戰略的背后及未來挑戰
對話戰略思維有三種,樂視選了最難的路——專訪樂視控股戰略管理副總裁阿木
第二章 從0到1,從1到N
西伯爾,樂視的前塵往事打造“影視劇互聯網發行門戶”從內容為王到“四位一體”拓展生態版圖,謀求生態化反
附錄樂視大事記:2004~2016
第三章 這幾年賈躍亭到底說了什么?
生態與協同:下個時代是互聯網生態時代戰略與決策:董事會制定不出偉大戰略組織與激勵:打破組織邊界是跨界核心產品與消費觀:不為硬件買單創新與顛覆:99%的人不看好的事情,才有可能成就顛覆資本與融資:公司方向不能由基金來決定中國與全球化 :中國互聯網公司要抓住時間窗口
第四章 資本戰略的天時與地利
千億市值,資本市場是怎么理解的?樂視財技之七種武器從樂視看產融互動的打法富有中國特色的資本故事
第五章 爭到,爭的就是人才
始于人才戰,終于人才戰離經叛道的人聚在了一起生態型戰略更需生態型組織基于人才的“協同化反”賈躍亭=樂視?
對話 我們倡導獅狼文化——專訪樂視控股人力資源副總裁蔣曉琳
附錄這些年,樂視追到的大咖
第六章 如果有24小時樂視失敗,我們還會談起 BAT的盛宴下,沖出封鎖線作為顛覆者的挑戰成敗轉頭空,幾度夕陽紅
與傳統的基于資源能力的戰略設計不同,樂視戰略是以終為始、長驅直入的打法,圍繞著多個產業生態和一家上市公司平臺做巨量級的產融互動。不管未來樂視的成敗如何,它構建產業生態的戰略立意,以及這場大級別的產融跋涉,都足夠讓我們給樂視一份格外的注目。
—— 王明夫 和君集團董事長 和君商學院院長 對于樂視的理解的確需要更深度的參與、更包容的理解、更開放的接納,因為樂視正在做全新的創造,從“生態戰略”到“突破邊界”,這些開創性的努力,可以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角、多元的可能,這本書也正是從這個維度貢獻價值的。
——陳春花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對所有的觀察者致以敬意與感謝,包括他們提出的充滿理性與建設性的批評與質疑,因為,這正是樂視成長與蛻變中收獲的財富。樂視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劉弘 樂視聯合創始人 副董事長與傳統的基于資源能力的戰略設計不同,樂視戰略是以終為始、長驅直入的打法,圍繞著多個產業生態和一家上市公司平臺做巨量級的產融互動。不管未來樂視的成敗如何,它構建產業生態的戰略立意,以及這場大級別的產融跋涉,都足夠讓我們給樂視一份格外的注目。
—— 王明夫 和君集團董事長 和君商學院院長 對于樂視的理解的確需要更深度的參與、更包容的理解、更開放的接納,因為樂視正在做全新的創造,從“生態戰略”到“突破邊界”,這些開創性的努力,可以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角、多元的可能,這本書也正是從這個維度貢獻價值的。
——陳春花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對所有的觀察者致以敬意與感謝,包括他們提出的充滿理性與建設性的批評與質疑,因為,這正是樂視成長與蛻變中收獲的財富。樂視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劉弘 樂視聯合創始人 副董事長
樂視是一家有著自己的企業愿景、發展戰略和路徑規劃的公司,值得觀察、追蹤和討論。這本書基于對樂視已走過路的回顧和總結,力圖揭示樂視成長背后的邏輯,為讀者梳理一家互聯網企業發展的背景和模式。對那些想進一步了解樂視互聯生態概念的人們來說,這本書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素材和案例。
——張黎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 BiMBA商學院院長
樂視是什么?是平臺,是通道,還是一個生態系統?它為何會在此時成為一個“現象級”企業?是曇花一現的過客,還是真正代表了一種趨勢?誰掌控著樂視?眾多行業精英群賢畢至,他們身在樂視,但樂視是否在他們心中?樂視的諸多事業,終是會“化反聚合”,還是會為了爭奪資源相互紛爭?樂視是一個偉大時代的先知先覺先導者,還是互聯網“長尾”中各種雜糅的一種集合?答案在書中飄。
看的很過癮不過有大量重復的內容
good
這是一本誠意之作,不是就樂視論樂視,而是透過樂視看戰略、看組織、看資本運作、看未來。
很好經購買體驗好
質量好,發貨快
在書店看到了,還是當當好。
非常好非常好
東西很好,很實惠,推薦一下。
買了還沒看~
我認為還不錯啊
買這本書的時候樂視還沒有這么多問題。不過這個企業確實是看不懂
還沒有開始看,希望對樂視能有相對全面的了解
看完之后對樂視會有一個更好的認識 當初是為了做案例比賽才買的
這本書是從第三方角度出發,比較客觀,而且有深度。樂視最近很火,無論是否倒下,還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
與《解碼樂視》分析角度不同,有自己的立意和觀點,采訪了數位樂視高管,可信度較高,值得一讀。樂視的成與敗現在還不能蓋棺定論,但至少瘋狂地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