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去歷史塵埃,再現飲血之兵!
原創64幅高清繪圖具現兵器之美、戰技之威!
深度還原,細致描摹。400余張線圖、文物圖、實照與文字的結合,讓您更輕松地感受兵器的魅力。
戰爭,成就了數千年的兵甲演變。兵甲,見證了諸民族的歷史進程?!吨袊糯鷮崙鸨鲌D鑒》一書收羅了叱咤于古代戰場的諸多兵器,詳述其誕生、發展、演變和曾經風光,并在圖片的配合下展現兵器的結構及使用方式。希望閱讀本書,能讓您在各個時代的血色兵鋒中,加深對武器的了解,并對戰場用兵有一個初步印象。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眾多歷史、戰史作家組成,從事古今戰爭、中外歷史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通過精美的圖片、通俗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理清歷史的脈絡。
頗為遺憾的是,宋代冷兵器出土實物依然稀少,而在遺憾之中值得慶幸的是,北宋流傳下一部非常詳盡、具體的官修兵書《武經總要》。這部軍事著作對當時的大多數實用兵器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甚至有圖畫作輔。我們對宋代槍矛的研究,都要基于此書展開。
書中所載的攻防器械有拒馬槍、拐突槍、抓槍、拐刃槍這幾種名目。
拒馬槍的結構非常簡單,以兩排長槍互成直角穿過中間有孔的固定木樁,就可以抵擋騎兵的突襲。這種結構的器械可以降低士卒抵擋騎兵沖擊時造成的傷亡。
拐突槍、抓槍、拐刃槍三種器械有些大同小異,槍桿長度多在兩丈四五左右,槍頭長約二尺。不過這三種武器槍頭的形制都比較獨特,槍刃或有倒鉤,或有突棱,或有鐵刺。拐突槍和拐刃槍的槍桿末端不再是常見的鐓,取而代之的是一根短小的木質握把,被稱為“拐”。這些奇怪的構造,都是為了便利守城士兵用來襲擊敵方攀城士兵,破壞攻城器械所創造。
在野戰槍矛中,有搗馬突槍、素木槍、鴉項槍、雙鉤槍、單鉤槍、環子槍、槌槍、太寧筆槍、錐槍、梭槍等等。而搗馬突槍在書中跟單手劍一同出現,槍刃寬闊如劍,長度或許不大,可以單手操用。
單鉤槍、雙鉤槍這類騎兵用槍在形制上有了新的特點,它們不但在槍頭側翼加了倒鉤,而且還在槍桿中段附加了繩環。倒鉤,是用來防止被人挾持奪槍的構造,倘若在宋代戰場上還有人敢施展尉遲敬德的奪槊技法,那么被挾槍者只需要大力向后抽槍,帶倒鉤的槍刃就足以幫助其擺脫困境。顯然晚唐五代已經有太多模仿尉遲敬德的軍人,迫使兵器制造者們研發出這種防止被奪的構造。而槍柄上新出現的繩環,則是為了解決騎兵行軍時攜帶不便的問題。過去的騎手們無論是否有警況,都要用右手將槍矛豎執或者橫在馬背上,非常容易疲勞。給槍柄中段加上繩環以后,騎手們在非戰時就可以將槍環套在肩上,這種簡單的結構可以有效節省騎兵體力。這兩處變化充分證明宋代兵器在細節上已經非常完善,而且比前代更為注重使用者的經驗反饋。
素木槍和鴉項槍為宋代步兵用槍。這兩種槍跟前代作品沒有較大區別。鴉項槍之所以得名,則是因為在骹部用了一圈白錫,顏色上像是烏鴉脖頸的白圈。
槌槍的槍頭沒有常見的鐵刃,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球形的木制槍頭,是校場教練、閱兵使用的練習用具。而所謂太寧筆槍,則是在普通長槍刃下數寸處加裝帶刺的小鐵盤,也是起到防止被敵人奪槍的功用。
錐槍槍刃特殊,被打造成四棱錐體狀,非常堅固銳利,形同破甲錐。在宋代,無論是中原政權還是少數民族政權,鐵甲都已經非常普及,甲騎具裝甚至有復興之勢。錐槍的出現,體現了當時軍人為了極限化長槍破甲能力而做出的努力。梭槍就是標槍,長只有數尺,是南方少數民族慣用的武器。使用者往往單手執梭槍,另一手執盾,將梭槍投出數十步遠,被刺中者幾乎立時斃命。因其獨特的戰斗方式和強大的威力,也被北宋官方注意并且收錄書中。
宋代長槍的衍生品不僅有此前常見的旗槍,還有將長槍與推車結合起來的槍車。旗槍一方面可以用作旗幟,號令,在緊急關頭還可以用來格斗。而槍車則用途廣泛,野外行軍時可以用來布置臨時營壘,防止騎兵沖突,而在巷戰之中則可用來帶頭沖突,擊潰密集的步兵。
除了《武經總要》中的記述,在宋代繪畫作品中,也可以看到此時的槍矛武器裝備相當普及,比率上不亞于唐代。北宋的《大駕鹵簿圖書》,是描繪皇家儀仗隊接受檢閱場景的巨幅畫作,其中官兵5481人,兵仗1548件,槍矛所占比例不小。在另一幅南宋作品《中興瑞應圖》中也隨處可見執槍警戒、儀衛的甲士、騎兵。
……
品質不錯,包裝也很好,紙張手感不錯,是正版,給個好評?。?
孩子喜歡,好好
不是想要的那種
拍的時候有貨,配送的時候又沒貨了,配送完了又有貨了。不懂。
開本略小,文采一般,就是里面的繪圖,圖片不錯,增分不少
插圖不少 很喜歡 要是小時候看到這樣的書就好了
內容實在,經過考證。寫的也條理清楚。解說還算詳細。
這本書真不錯 內容詳實 有圖很直觀 適合相關愛好者
給小朋友準備的!指紋工作室出的書還是很不錯的!
很不錯的歷史讀物,成人讀來很有意思,好評奉上!
看過央視的此類紀錄片,當時就想買這本書,全彩,圖文并茂,做為收藏。
好書。內容全面系統,圖文并茂,印刷精美。值得收藏。如果能再詳細些就好了。
書沒話說,很好。但是內容象歷史書一樣,不容易看進去哦。
個人感覺比較適合對于古兵沒有過多了解的讀者回有所益處,但單說指文圖書的內容來說也是值得收藏一本。
買給9歲的孩子看的,我看了看內容,估計孩子目前還不太能看懂,但不影響孩子對這本書的喜歡。
相當棒!內容詳實,圖片細致,很多刷新歷史觀的東西
圖文并茂,雖簡略但有一定特色,特別是持矛槍等的士兵畫出高度比,很直觀,說明編者有一定創意。
指文的書題材一直很好,印刷精美,紙質很好。中國人應該多讀讀史書,不要受到那些腦殘電視劇的影響,應該看看真正的歷史是怎樣的。
全塑封,先給個好評!在新華書店里看了些,實在是不過癮,趁著活動,趕緊收入囊中。本書全景展示了我國兵甲的演變過程,及技擊使用,很有參考價值,超喜歡。
書很好,原本想買來給喜歡兵器的孩子看看,因為字太多了,現在給他似乎早了。就大人先看看吧,孩子再大一點應該會喜歡的。
圖文并茂多,很多兵器是第一次見,通過武器的演化,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
還行,有機會要買古兵器集成,那個相當于辭海,這本書也就是新華字典
全彩本,內容系統而細致,但就單一兵器而言,每一種兵器篇幅都不長,適合籠統翻閱。不適合深入研究。
圖文并茂的介紹了中國古代的兵器,做一本資料書可以保留
通常對中國古代兵器的認識,來自于演義之類文學作品,它們真實的面貌、使用方式是怎樣的?
圖片和內容都好,對中國古代兵器有個直觀的了解。
買到這本書的時候 非常高興 終于有詳細介紹中國古代兵器的書籍了 閱讀的時候非常開心 兵器也是中國歷史演變的一個方面 透過這些 我們能了解到歷史的進步 這也是讀書的魅力。
很棒的一本古代兵器圖鑒書,真的很好看!喜歡古代兵器的不能錯過這本書
收羅了叱咤于古代戰場的諸多兵器,詳述其誕生、發展、演變和曾經風光,并在圖片的配合下展現兵器的結構及使用方式。希望閱讀本書,能讓您在各個時代的血色兵鋒中,加深對武器的了解,并對戰場用兵有一個初步印象。
此書很好的介紹了中國古代兵器,包括兵器所使用的材質,兵器的使用方法等非常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