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談,是作者個人基于文化理念的關懷,認為國人應有的國學知識,其主軸在于儒家與道家。為了追溯源流,特地闡述了《易經》、《尚書》、《詩經》、禮、樂,旁及《山海經》與天人之際。其重點集中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四位中國大哲。然后,再談到《大學》、《中庸》、墨子、荀子、韓非子、道教、佛教、三綱五常。后,殿以今日仍有影響力的朱熹和王陽明。由此,國學的架構雖未能兼顧,亦可稍顯完整。
作者撰寫本書的心意,是希望跨越兩千多年帝王專制政體對傳統理念的扭曲與壓制。因此,本書毫無保留地推崇儒家與道家,而對其他學派盡量做到同情之理解,并客觀地對各家各派有所評論。
從易經到詩經,從大學到中庸
從孔孟到老莊,從朱熹到王陽明
講述國人必備的國學常識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傅教授積累四十余年在中西哲學方面的訓練,在教學、研究、寫作、演講、翻譯各方面皆有成就。其學術論著貫通古今中西,結構嚴謹,創見迭出,是當代華人世界公認的國學研究專家。
傅教授是央視《百家講壇》、鳳凰衛視《國學天空》的嘉賓主持,被臺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并獲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頒發的教學特優獎、臺灣大學生社團推薦通識課程。其作品曾獲臺灣中正文化獎、較高文藝獎。
傅教授著作甚豐,出版《哲學與人生》《易經與人生》《推開哲學的門》《心靈的旅程》等圖書逾百種。
序 承先啟后的智慧
引論 文化?國學與人生
1. 《易經》:群經之首,學會可以終身受用
2. 《易經》的象數:養成達觀心態看待自身的處境
3. 《易經》的義理:觀天道以立人道
4. 洪范?九疇:統治者或管理者的大法則
5. 《尚書》所呈現的理想
6. 《詩經》使人溫柔敦厚
7. 《詩經》:孝是最恒久的情感
8. 禮儀之本:在于真誠的心意
9. 大同與小康:政治家該有的社會關懷與夢想
10. 樂教:感通人心,人文化成
11. 《山海經》:中華文明的“在起初”
12. 天人之跡:現代人該如何面對“天” 序 承先啟后的智慧
引論 文化?國學與人生
1. 《易經》:群經之首,學會可以終身受用
2. 《易經》的象數:養成達觀心態看待自身的處境
3. 《易經》的義理:觀天道以立人道
4. 洪范?九疇:統治者或管理者的大法則
5. 《尚書》所呈現的理想
6. 《詩經》使人溫柔敦厚
7. 《詩經》:孝是最恒久的情感
8. 禮儀之本:在于真誠的心意
9. 大同與小康:政治家該有的社會關懷與夢想
10. 樂教:感通人心,人文化成
11. 《山海經》:中華文明的“在起初”
12. 天人之跡:現代人該如何面對“天”
13. 孔子(一)自我的覺醒,人人皆可超凡入圣
14. 孔子(二)成功沒有捷徑,需好學、深思、力行
15. 孔子(三)修養是與快樂的保障與保障
16. 孔子(四)擁有兼顧身心靈的宗教情操才是完整的人生
17. 孟子(一)人生需要修養
18. 孟子(二)人生關鍵在于擇善固執和止于至善
19. 孟子(三)善心與法度配合,才談得上“仁政”
20. 孟子(四)快樂的秘
國學與人生
國學代表中國文化的“理念”,這種理念之中最精純的是儒家、道家與《易經》。我近年研究國學與人生的關系,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句扼要的話。
儒家提醒我們:1. 對自己要約;2. 對別人要恕;3. 對物質要儉;
4. 對神明要敬。前兩者涵括人類世界,后兩者指涉自然界與超越界(神明包含祖先在內)。四點合而觀之,人生安穩踏實。
道家期許我們:1. 與自己要安;2. 與別人要化;3. 與自然要樂;4. 與大道要游。相對于儒家之重視德行修養,道家所要求的是智慧覺悟。要覺悟,不妨使用減法,消除執著,或可體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需要對國學有基礎
看書評買的書,讀完來追評。
不錯,是正版,值得購買
挺好的書,支持國學
經典作品,收藏慢慢品讀。
國學,國之精髓。
包裝破損嚴重,書角壓的都翹起來了。
網上推薦的,翻開一閱,頓覺平靜!
好書,我喜歡,不錯的購物體驗
Satisfied
很好的一本圖書,值得推薦閱讀,喜歡
難得好書,認真閱讀吧。
書包裝的很好,物流可以送到家門口,真的是太贊了。好評
以前看過傅教授的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我很喜歡,會慢慢的看,細細的品。
傅佩榮老師的學貫東西,雖然只看了一點,但整體感覺確實很不錯。
傅佩榮教授的書深入淺出,是學習自我修養德行的好書,對人生大有裨益。當當這次終于拿紙盒裝書了
包裝不錯,價格合理,印刷好,紙質好,發貨速度快,非常滿意。
保護包裝很好,書沒有半點折壓受損。紙張質量很好。滿意!
收到了,還沒有看,內容應該很精彩,我現在準備看書了,是我想要的
通過國學平伏浮躁不安的情緒,提升自己的修養
國學與人生到底有什么關系看看這本書能不能告訴我
作者的知識結構不用說了,他的想法是如何將腦子里的東西通過哪些方式描述出來。
物流迅速,派送快捷,國學與人生,看儒學名師娓娓道來
國學與人生,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結合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
看過了哲學與人生,現在又看國學與人生,感覺每看一頁就收獲一次!
最近迷上國學,看看別人怎么說,而且作者寫建筑的書我超愛看
作者的闡述角度與他人頗有不同,從我們今天,當下的困惑入手,用古人的智慧去解答,很有啟發性!
臺灣大學傅佩榮的國學著作,值得好好閱讀和收藏。
國學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些我們先人們智慧的結晶。值得學習。
感恩傅佩榮老師,開啟了一扇國學之門,回歸儒道正統,真正領悟國學的魅力!
還沒怎么看~不過傅佩榮的公開課講的非常好~想更加了解鞏固下~最近在看國學~晦澀難懂~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啟發~讓我能找到一個切入點~
廣而言之,古代留下的文字資料都屬于國學范疇,但是正如黃河挾泥沙以俱下,其中有不少泛濫的、復制的、浪費紙張的東西。因此,談起國學,眼光自然轉向經典。即使是經典,如《四庫全書》所列的“經史子集”,其數量也過于龐大。我們的時間與力氣有限,所能閱讀、理解并加以應用的更為有限,那么要如何選擇呢?
在當當買了幾百冊書,這應該是首次評價,傅老師這本書把國學里儒道的精華部分,做了一個精準而又系統的總結和歸納,值得我反復閱讀思考琢磨,感謝傅老師。強烈推薦國學愛好者購買。這是一本讓人受益匪淺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