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北平風物·民國北京城的長篇風俗畫卷圖書
人氣:114

北平風物·民國北京城的長篇風俗畫卷

序言 陳鴻年先生的《故都風物》即將由九州出版社在大陸以簡體字出版了,這是一件很值得高興的事。承九州出版社之邀,要我為陳先生的《故都風物》出版寫一點文字,也感到十分榮幸。 初次讀到《故都風物》還是在六七...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文化隨筆  
  • 作者:[陳鴻年]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0840692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2
  • 印刷時間:2016-02-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精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回憶老北京風物的專題之作。作者久居燕京之廣博見聞與別具風格之妙筆,堪稱字字珠璣,妙語天成,深情動人。本書可供今人了解民國時期老北京的生活細節,是研究北京歷史、地理、業態、民俗、方言、飲食等方面的重要文獻,也是弘揚傳統文化的作品。

編輯推薦

民國北京城的長篇風俗畫卷

作者簡介

陳鴻年,世居北京,為燕都望族,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遷臺,任職于臺北市政府。公務之余,寫作大量回憶老北京風物與京劇的文章,曾在多家報刊開專欄連載。

目錄

及時章 和氣的鄉風——故都的生活

敦厚的人情味

清早及時件事——喝茶

蓋碗兒茶

擺設兒

水煙袋

鼻煙壺兒

揉核桃

養鴿子

美的吆喝聲

市聲

喜事的余興

黑風帕

洋燈罩兒

抖空竹

關錢糧

撿煤核兒

老媽媽論兒

好聽的

縱鷹獵兔

遛鳥人

私塾

救命大學

太保學生

賣報的

北平的警察之

在線預覽

敦厚的人情味

人稱北平是文化城,唯其是文化城,所以比十里洋場人情味兒厚得多,也溫暖得多!

現在我看見有不少公家的大宿舍里,一幢樓里,或一個大雜院兒里,旁人并不知道住的人家不屬于一個小單位,因為業務上無關,而老死不相往來,只知道有戶人家,彼此是“駱駝打哈欠——大擰脖”,誰也不理誰!

尤其是有個剛會走的小孩子,一個嘴啃地,摔倒哭了,很少見有人拉一把,避之唯恐不及,十足的“管閑事,落不是”的作風,而大行其明哲保身之道!

在北平大雜院兒,可不是這個樣兒,比如這家大奶奶,要帶著孩子回趟娘家,等鎖上房門,要走時,左鄰右戶的,都出來了,“娘兒倆走啊!雇個車吧!到那兒問她姥姥好!大舅母好!”

“是啦!替您說!勞您駕!您給聽著點門兒!”

家里鎖門不鎖門的,您走吧!沒有錯,丟不了東西。曬干的洗漿衣服,倒水的來倒水,街坊都替您辦了,拿現在話說,好像他們是“助人為快樂之本”,極高興地“為人服務”。

尤其家里人手單薄的,若趕上太太要生產,彼時誰也不講究入醫院,男人又插不上手,這個千鈞一發的當兒,可全靠好街坊了!

您看,左鄰右舍,趙大奶奶、三大媽、七姑、八姨、二舅母,一擁而上,全來幫忙來了,能把產婦產兒,安置得妥妥帖帖,結果是煙茶不擾,抬腿一走。這個時候,誰能招待客人哪!

假若您在一個地方,住上若干年,抬頭低頭,都是熟人。若趕上您家有個娶媳嫁女的喜事,或者不幸的父母之喪,就是一向還沒有過份子的,到時候也能“趕一份”。

甚至于家里兩口子拌嘴,小孩子不聽話,抓過來抽一頓“撣把子”,如果工夫一大,街坊也都跑過來了,給您說好說歹,又說又勸,總想叫住在一塊兒的街坊,家家都好。從來沒有方圓左近的住街坊,見面時“王小過年——誰也不理誰!”

朋友的母親,一位北平的老太太,她說:“不是我老想家,覺得這兒什么都別扭,不知是人家別扭,還是咱們自個兒別扭?”

天安門懷舊

天安門在北平長安街上,故宮的前面,巍巍的紅墻,東西伸展。上面是重檐的大殿,朱紅柱子,黃琉璃,壯麗非常。

天安門前面,便是御河,御河上面橫跨著有五座白玉石的石橋。雕琢精美,曲折多姿。再加上華表和石獅子,彼此配合,雄威壯麗,相互映輝,使天安門成為東方建筑藝術的杰作。

據記載:天安門建于明代,當時稱為“承天門”。順治年間重修過,改為“天安門”,至少有五百來年了。明清兩代,天安門前是禁地。前面加有紅的圍墻,南至中華門,東至長安左門,西至長安右門,禁止行人車馬通行,彼時若從東城到西城,須出前門,繞道而行。不像后來電車都跑得呼呼叫!

聽說在民國以前,天安門外的廣場,原設有許多衙門的,什么工部、禮部、戶部、宗人府、欽天監等,都在廣場的兩旁。到了冬至,皇帝要到 “天壇祭天”,“地壇祭地”。都要從天安門出入。每逢出征,皇帝并在此祭路。

國有大典,并在此頒詔,天安門上,中設“宣詔臺”,文武百僚和耄耋,都向北而跪在御河橋南邊,皇上的屁也聞不見。詔書用一個木制的“金鳳”,在口里銜著,由上面系下來。禮部官再用一個“朵云”——木制彩云狀的盤子來承接。然后再送禮部,用黃紙來謄寫,這叫“金鳳頒詔”。

如果民國十五年以前,在北平讀書,當過學生,誰對天安門也不陌生。彼時筆者將讀初中,正上著好好的課,時而學生會通知便來了,“整隊出發,天安門開會”,一弄就在天安門的廣場站半天兒,然后整隊游行,高呼口號,喊得最齊的口號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抵制日貨”,連走帶喊的又是半天。晚上回到家中,真是饑是饑,渴是渴的!還不敢告訴家里說是開會游行了!

記得最清楚的一次,在天安門開過會,學生大隊浩浩蕩蕩,直奔鐵獅子胡同執政府而去,圍著鐵柵欄,大呼口號。后來里邊如狼似虎的爪牙部隊,竟然弓上弦,刀出鞘,荷槍實彈,紅膛待發。

又是向前一擁,只聽“格!格!格!”一陣狂響。彼時筆者是生在北平的傻小子,哪兒聽過槍響,正自遲疑,突然人潮倒退,哭聲慘厲,一下就把瘦小枯干的我擁倒了。起來后,鞋子便踩丟一只,便這樣光著一只腳丫兒,走回家了!

故都的冬夜

北平哪兒都不錯,唯獨一到冬境天兒,十天里,倒有八天,老刮著西北風,把馬路上的土,吹起多高。

在街上做小買賣兒的,攤兒上,常有很厚的塵土,擺攤兒的都不住手兒地用個雞毛撣子來撣??墒悄此砩?,不但渾身是土,連鼻孔、鼻窩兒、耳朵眼兒里都是土。

冬天的西北風,有時不但到了夜晚不停,而且像越刮越有勁兒,您坐在暖和和的屋里,能聽見電線桿子上的電線,被風吹得有一種呼嘯聲!叫人膽戰心寒。倒不是旁的,叫人有個冷的威脅!

在冬境天兒的晚上,晚飯吃過了,掌燈的時候了,雜七雜八的事兒,也都清了,擋雞窩,上窗戶板,該休息了。

學生們在燈下,該溫習功課的,打開書本兒。要做針線的妯娌們,好湊到老太太屋兒里,拿著針線簸籮,該做什么做什么。男人們喝茶抽煙,閑話家常。屋子里,爐子的火苗兒多高,滿室生春,這應是24小時之中最舒服的時候。

掌燈不久,大家正在說話兒的時候,及時個吸引人的聲音,是在入小西北風兒的夜里,一聲:

“蘿卜!賽梨??!辣了換來!”

北平冬天的這種蘿卜,真是賽過梨,一咬一汪水兒,雖沒有梨甜,可一點兒也不帶辣味兒。而且價格低廉,一大枚可買一大個,真稱得起“平民水果”。

賣蘿卜來的時候,正是掌燈不久,飯后休息,睡覺之前,誰聽見這種聲音,都想買一個兩個的,大家分著吃。

不管誰出去,一嗓子:“賣蘿卜的,挑過來!”您看一個穿著老羊皮襖,戴氈帽頭兒,穿著大氈塌拉的,挑著挑兒來了,一個長玻璃罩子,里面放一盞煤油燈,燈光搖搖!

“挑兩個好的,給切開了!”

“是啦!您!錯不了!”

他拿起來,用手指彈一彈,據說,又嫩又脆的,它的響聲,是“”的;如果是糠心兒的,便不同了。

挑好以后,他用刀子把上面有纓兒的部分先削去。然后一刀一刀兒地把皮削開,可都連在上面。是橫三刀,豎三刀。把一整個的蘿卜切成一長塊、一長塊兒的,到家可以用手拿著吃。

這時想起吃這種蘿卜,真是又甜又脆,不但水汪汪的,而且沒有渣渣。

不過有句俗語兒:“吃蘿卜,甜過蜜。打個嗝兒,賽過屁!”這是說,吃過蘿卜以后,打飽嗝兒的味兒最難聞,可是吃蘿卜,叫人最痛快的,就是這一個飽嗝兒,可誰又叫您去聞人家的飽嗝兒啊!

蘿卜吃完了,剩下的皮,和拿剩下的座座,可是也不必扔掉,當時可用水一洗,用刀切成丁兒,撒上一撮鹽,明早吃稀飯時,臨時加上幾滴兒香油,真是好的一碟咸菜也!

再是冬夜,推車賣零吃的,車子上,一個蒲包、一個蒲包地敞著放著,什么零吃兒都有;另外玻璃罩子里,放著糖果之類的東西。一進胡同兒,車子一放,用手一握耳朵,吆喝起來了:

“喝了蜜的柿子!”

“冰糖葫蘆!”

“凍海棠哦!掛拉棗兒來!”

這位推車賣吃的,還沒有走,又一嗓子吆喝起來了:“半空兒,多給!”

如果賣蘿卜的能吸引大人,這種賣零吃兒的,是吸引孩子了!

所謂“半空兒”,是大的花生都挑走了,剩下小的、癟的、獨一個兒的,上鍋一炒,到嘴里一嚼,可比大花生香多了!

忙了24小時的少奶奶,溫功課的學生,買兩大枚,可買一大堆,燈下剝著玩,真是別有樂趣。

再在賣零吃兒的車上,買兩大枚的凍海棠,一個大凍柿子,來兩串兒糖葫蘆。有時家里人口兒多,你買他也買,你要他也要,凈這點零用錢,還真不在少數兒!

買來的凍柿子,凍得硬磚頭似的。你若想叫它冰消凍解,一不用火烤,二不用開水澆,只用一個飯碗,舀一碗涼水,把柿子放到碗兒里,有個五六分鐘,您再瞧瞧!

柿子的周遭,在燈光之下冒出一層五顏六色、花花綠綠的冰碴兒。您再摸摸浸在水里的柿子,已是稀軟稀軟的了!

吃凍海棠,可真有個意思,帶酸頭,也有點甜的意思。甜酸兒之中,又帶點冰碴兒,雖是孩子們的牙齒不在乎,也有些扎牙根兒的涼,叫人直咧嘴兒!

大家都快睡了,屋子里的火也有點兒乏了,外面的風,仍不稍住,在鉆被窩兒之前,還有位吆喝著來了:“硬面餑餑!”

可是他賣不著我們的錢,因為吃得挺飽,買些零吃兒可以,快睡覺了,“壓床食”,家里不叫吃!

有人問,后半夜兒,有下街賣東西的沒有?報告您哪!沒有,沒有!怎么?

在北地的冬天,晚上鉆涼被窩兒,早起穿涼衣裳,是一宗苦事兒,誰已經就寢,聽見賣東西的來了,再起來穿冰涼的衣裳去買吃的!

不單是冬天,就是夏境天兒,后半夜也沒有串街做小買賣兒的,很怪!

爆 烤 涮

“天河掉角,棉褲棉襖。”不管是否棉襖不棉襖的,北平的天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冷熱寒暑,好比小蔥兒拌豆腐——是一清二白,決不含混。

固然也有一句俗語兒:“二八月,亂穿衣。”亂穿衣可是亂穿衣,可不像此間,一股子寒流來了,把北極探險的裝備都上身了。明兒個,寒流去,響晴天,又換香港衫兒了,忽冷忽熱的“抖摟”人!

北平的亂穿衣,是在寒暑變更的季節,年輕的,比如可以穿一身單褲褂兒,上了年紀的,身體差的,便可穿軟梢兒小夾襖兒了。絕不是“發擺子”似的,叫人無可捉摸。

所有作買作賣,都是按著時令來做,拿北地名吃兒的“爆、烤、涮”說吧,它固然是冬季好的吃喝,居家大小,挑個禮拜天,得閑的日子,大伙兒圍著火鍋一涮,有多好?;蛴弥笏挠训男∽?,彼此往返的酬酢,可以說小大由之。

冬境天兒,固是爆烤涮的應時當令的季節,可是準得很。每年只要一過八月節,到不了月底,也無論冷不冷,熱不熱,也不管有沒人吃,開飯館兒的,準有的把牌子戳出來了,“新添涮羊肉!”地方大的是:“爆、烤、涮”添上了。

而一到八月底,早晚兒的,穿衣服不能再耍單兒了,所有什么紗的羅的綢兒的,全不靈了,該裝箱子,明年見了。如同“立了秋,把扇兒丟,再拿扇子不害羞”一樣!

我說“爆羊肉”,不算什么,凡是北平的大奶奶,都有一手兒,買四兩羊肉,切吧切吧,大大的油,旺旺的火,斜碴兒的蔥,嘁哩喀喳,三撥拉,兩撥拉,就是一碟兒爆羊肉上桌啦!當然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若論爆羊肉好吃,我說還是鐺爆的最得味兒,這個字兒我不會寫,用個鄉下佬的說法,叫它平底兒的鍋吧!

每天到了華燈初上,擦黑兒的時候,一個清真回回的車子,推著沿街叫賣。掌柜的穿著藍布褂,系著圍裙,車子前面有個秋千架似的架子,大銅鉤子,掛著有紅似白兒的嫩羊肉。旁邊掛一捆很粗的蔥。

車子后面,有個燒劈柴的火,火上架一個鐺。另一個切肉用的小圓墩子,一把刀。人家也不知怎么爆的,眼看著,也不放多少油,費多大事,麻麻利利,又脆又快,三下五除二,爆好一盤兒,它就比家里弄的好吃,也比一般飯館兒里大路的做法得味兒,就不能不說是手藝了。

鐺爆羊肉,有一種,叫“干爆”。大致是佐料放好,三撥拉兩撥拉,用小盤稍微一扣,也就是分把兩分鐘,把佐料都吸進肉里了,沒有汁兒了,真是越嚼越香,下酒最美。

再一種爆法,是多加蔥,寬汁兒的,買兩三個芝麻醬的燒餅,喝完酒,一吃飯,花錢不多,真得說是吃得既可口,又舒服!

從前想吃芝麻醬燒餅、爆羊肉,只要一摸兜兒,有個毛兒八七的,便能吃得直打飽嗝兒。如今倒不是沒有芝麻醬燒餅和爆羊肉,及時是大師傅的手藝,丟在海的那一邊了,做出來,是這座廟,可不是那座神兒了。第二是從前是一摸兜兒就夠吃一頓的,如同今日的豆漿油條,誰吃不起啊?可是今天要來頓芝麻醬燒餅、爆羊肉,可變成不是泛泛人可以問津了。因為不像樣的館子,沒有這種東西吃;像樣兒的館子,可是出的代價,也像樣兒了!

吃烤肉,得先有個寬敞的地方,淺房窄屋的住家戶兒,沒聽說在自個兒屋里,關上門吃烤肉的。

一個大劈柴火,老高的火苗兒,挺大的煙,這不是在屋里吃的東西。可也不一定要到漫天野地去吃烤肉。像北平市的東來順、西來順、烤肉宛,都是在院子里吃,不過院子里,上面有個罩棚而已!

院子里,放個燒松柴的爐子,上面架著“炙子”,黑不溜秋的,看哪沒哪兒。底下燒著挺旺的火,火苗子,順著“炙子”的孔兒,躥出老高,還帶著滋滋拉拉的響聲。

吃烤的,可不是文明吃喝,您若筆挺的禮服,胸前帶著口布,一筷子夾一點兒,孔圣人的臉蛋——文縐縐地去吃,這可辦不到。

這是“武吃”的東西,您看手里這兩根筷子,就知道了,又粗又長,兩根小通條似的,和火筷子差不多。湖南的大筷子,應退避三舍。

爐子旁邊,有一條長板凳,可不是請您坐的,這是吃烤肉放腳的地方,可也不是站在板凳上吃,是一只腳站在地下,一只腳放在板凳上。

脖領的扣兒解開,袖口兒卷得高高的,帽子用手一推,推到腦勺子上,一只手端一小茶碗酒——老白干,一只手夾肉吃。就這個吃烤肉的架子,看著就難登大雅之堂,這份德行,不怎么樣!

圍著爐子,抬起一條腿吃,所以不習慣的,尤其是小姐太太們,都是叫旁人,或是茶房烤好了,端到雅座兒來吃??梢允强梢裕褪撬钩?,也不能說是違犯吃烤肉的規定?。∈遣皇悄模?/p>

可是一樣兒,干什么,吃什么!不是一樣有一樣兒的調調兒么?吃烤肉,就是這個丑架子,不這樣,就像唱戲不夠板似的。

年來一到天涼后,不斷去螢橋附近去烤一頓,看見不少中外嘉賓,遠道欣賞,并且自己下手,自己調味,自己去烤。我看過后,樂子大啦!也就是花錢買樂兒罷了,若論吃法,可差多啦!

有的加上佐料,拌好后,走到鐺前,全部往上一倒,信手攪起來。漫無標準的,便撥拉到自己盤子里了,您恕我嘴巴愛說,這哪能好吃???

全部往上一倒,這時的生蔥、生肉,并不吸收佐料,而且佐料順著鼻子的孔孔,都流下去了,所以不十分好吃。

應該先把肉放在碗里,然后就各個人的口味,喜咸愛淡,口輕口重,自己加佐料,然后稍稍一拌。再把蔥絲放在最上面。

烤的時候,先把蔥放在炙子上面,也就是蔥墊底兒,用筷子把肉從碗里推到蔥上面,不要倒。碗里所剩的佐料,等到撥拉到七成兒熟的時候,也就是蔥和肉吸收佐料的時候,再將碗里所余的汁兒倒上,肉一發白,便可以吃了。

其實吃烤肉,無論吃多少,也離不開炙子,一盤自己烤好了,往鐺邊上一放,一邊喝,一邊吃。吃完再烤一盤,用大筷子烤,大筷子吃,在鐺上吃。站在火旁邊烤,站在火旁邊兒吃。

等吃到酒醉肉飽之后,熱手巾一揩臉,一腦門兒的汗,一摘帽子,毛巾一擦大光頭,能順著腦袋往上冒白氣兒!多冷的天,也不冷了!

是誰跟我說?。窟€是在什么刊物上看的哪?記不清了。他說:“到館子吃涮羊肉,好要人家吃剩下的鍋子湯。”這可是沒聽說過,同時也沒地方找去。

比如十位八位的,在館子吃涮鍋子,大家都吃飽了以后,這一鍋子湯,正是好的時候,寫個目地條兒,把府上地址開明白了,叫柜上小徒弟,給送到家去,這是有的,北平館子,有這種規矩。一鍋子好湯,留著明兒早起,下一鍋面條又是一頓很可口兒的吃的,這是可以的。

在北平吃過涮羊肉,再在旁的省份吃,除去西北,便很難如意了。比如抗戰時期,每年冬天兒,在川云貴不也吃涮羊肉么!今日來臺灣天一冷,不也有涮羊肉么?可是差多了!

差在肉不行。北方的大綿羊,吃得小肉滾子似的,屁股后頭這個大尾巴,又大又厚,在后頭嘟嚕著。此地的羊怎么能比,小山羊兒似的,尾巴和狗尾巴沒分別,在后頭蹺蹺著,還沒有大狗的個頭兒大!

到北平,每天早起您到羊肉床子上買羊肉,羊都宰好了,在杠上掛著。肥肉雪白,瘦肉鮮紅,腰子、羊肝兒,在案上擺著,您說您吃羊的哪兒吧?

上腦、黃瓜條、腰窩兒、三岔兒,如同買供花兒,揀樣兒挑。當像現在呢!五十塊錢一份,倒是管飽,可是要哪沒有哪兒,您將就點兒吃吧!

回想在抗戰前,在外做事,從來嘴頭兒沒有像今日這樣苦過,拿涮羊肉說吧!

既往不論在青島,在濟南,在沈陽,在南京各地方做事,每年到了冬境天兒,照舊可以吃到北平肥羊肉的涮鍋子,一點兒也不是吹!

比如在南京做事,一到天冷了,下雪了,只要往家寫封信——航快。彼時一寄就是三二十斤,不用三天,肉便寄到了,吃不了放在熟識館子的冰箱冰著。

從北平到南京,滬平大通車,剛宰得的羊,打上一個包件,交給車上,24小時一夜,便從前門車站,到浦口下關了,取出來,肉凍得梆硬梆硬的,一點也不會壞。

涮羊肉及時吃的是肉,其次吃的是“刀口”兒,所以在家里涮,總不如在館子吃著“四至”,一盤四五片肉,切得飛薄飛薄的,有如透明,家里總切不了這樣兒。

近來淡水河邊,做這種生意的,可以烤,也可以涮。聽說他們的肉,不是切的,看它一大片,一大片的樣兒,像把肉凍硬了,用小“刨子”刨木頭似的刨下來的。

一看這樣兒,不叫人發生美感,肉也不分個橫豎絲兒,肉也一點白顏色看不見。涮羊肉雖吃到了,而是客鄉的涮羊肉,可不是故鄉的涮羊肉!

媒體評論

本書共分五章,分別記錄了老北京的風情、業態、市肆、廟會、貨聲、習俗、游樂、飲食等諸多方面……記錄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北京的市井生活,因多為社會中下層,故而內容平實,沒有絲毫的考據、雕琢之感。

陳鴻年先生此書的特色當屬其文字的生動,對事物、人情的描述可稱入木三分,如歷其境。如果沒有長期在北京生活的經歷是不可企及的……關于市井生活的描述,應該說是本書的又一特色,陳先生以平實的白描筆法,寫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生活場景;也以動態的摹寫敘述了24小時從早到晚,雨雪晴陰的四時風光。

——趙珩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的書。

2017-11-24 16:50: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喜歡北平而買,慢慢追憶自己夢中的那個北平

2017-01-20 14:58:01
來自依***y(**的評論:

送貨超級快,雖然是雙十一,依舊很給力。出了點小問題,聯系客服,很快解決了,贊一個。

2017-11-17 21:10: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期待已久的一本書,值得擁有

2017-11-17 21:30:21
來自大龍愛**的評論:

描寫老北京的點點滴滴,值得看一看!

2017-11-18 10:23:4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精美的一本書,記錄了老北京的風情,極盡四時風光。

2017-10-24 12:45: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很好,非常好

2017-10-31 21:54: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已收到貨了,小孩子很喜歡。

2017-11-01 10:02:48
來自willhan**的評論: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2017-11-02 10:23:49
來自r***9(**的評論:

北平風物·民國北京城的長篇風俗畫卷 經典的之作,非常值得珍藏

2017-11-05 21:25:55
來自琴***(**的評論:

書的質量很好,物流很快,還會再來

2017-11-06 10:17:00
來自人弗能**的評論:

書很好,期待已久

2017-11-07 11:22: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幾經周折買來的書,感謝當當優質的客服。一直對北京的皇城文化有濃厚興趣,趁活動收下,希望閱讀之后能對北京的歷史風物更加了解。精裝書,紙質印刷精良。

2017-11-09 11:34: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含的類目較多,但獨到的資料不多。適合查詢,可以一讀。

2017-11-01 08:49:01
來自wilhelm**的評論:

內容比包裝好,老人家果然是在首都生活了的親歷者,雖然,有好多地方已經物是人非了,但是,樂依然在其中

2016-04-22 16:17:31
來自zilinnn**的評論:

之前想去臺灣買繁體字版的,后來大陸出了,就買來看看,還不錯

2016-04-04 08:25: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一本書,早就聽說了,終于在當當買到了,當當真好?。。?

2016-03-17 15:37:41
來自不妥協**的評論:

有圖也有文字,非常好,是了解北平的佳作,紙質也特別好,推薦購買

2016-04-23 17:39:22
來自太陽沸**的評論:

書送的好快,非常精美,剛剛看第一行就被吸引了

2016-12-01 12:30: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北平風物是無意間發現的 雖然還沒有細細品讀 但是對這本書非常期待

2016-04-22 08:30:50
來自錢之江**的評論:

很值得收藏的一部作品,非常棒,帶你回到民國時期的北平。那個真正的東方古都。

2016-06-22 14:14:23
來自芷圃書**的評論:

寫的樸實,多用白描手法。生動逼真,如臨其境,有現場感和畫面感。讀其書,好像在觀看一部反映民國北京城風土人情的記錄片。

2016-11-03 01:01: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臺灣老北京關于民園北京城風俗畫卷,京味濃濃!

2016-04-12 13:18:43
來自藍夜河**的評論:

很精美的一本書,記錄了老北京的風情,極盡四時風光。

2016-03-09 09:51: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本人對北京有特殊的情感。見描寫老北京風物的書就買了。

2016-04-18 19:48:22
來自iblcu**的評論:

上世紀40年代離開大陸到臺灣,所謂的鄉愁,也許就是老先生筆下那一篇篇生動具體,富有獨特京味兒色彩的文字和溫暖生動具體的回憶吧,很好的一本書,推薦!

2016-06-16 14:46: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是北京人,幾代了,我覺得北京的事我應該知道。

2016-05-18 11:00: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老北京的記憶,時代在變化,那些充滿風土情們故事離我們越來越遠,存住歷史,回味歷史,更覺得珍貴。

2016-11-02 19:05:53
來自ymml**的評論:

北平風物—民國北京城的長篇風俗畫卷,老北京風采

2016-07-14 12:07:47
來自小***湯**的評論:

喜歡老北京的風土人情,文字洗練,北平市井生活在眼前緩緩展開

2017-04-26 10:35: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值得一讀~~~老北京各種的生活細節,讓人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2016-07-19 15:23:56
來自dsmu**的評論:

臺灣作家追念故都的文字大都很耐看,還有唐魯孫先生的系列懷舊之作,如《故園情》《南北看》等。所謂筆端常帶感情,即是指這樣的作品。尤其是傳統文化凋零若斯的今天,翻看這些書,更易引發“故園春夢了無痕”的滄桑之感。

2016-11-13 10:54:0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老北京的方方面面,就像趙衍先生所講,曾經的一切現在再也不會出現了,非常懷念曾經的老北京,或者說是過去的社會,現在雖然日新月異,但有些事還是懷念。如今只能在這些老輩人的著作中尋找了,非常好的一本書。

2017-06-22 13:56:1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卢氏县| 山东| 定结县| 宝山区| 本溪| 清水县| 囊谦县| 扬州市| 南平市| 金沙县| 台中县| 曲麻莱县| 唐山市| 塔城市| 项城市| 枣阳市| 华安县| 宝山区| 嵊州市| 突泉县| 砚山县| 武义县| 前郭尔| 科尔| 喀什市| 奎屯市| 明水县| 汽车| 濮阳县| 广灵县| 岚皋县| 神池县| 庐江县| 高台县| 忻州市| 鄂托克旗| 大石桥市| 界首市| 九寨沟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