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經歷對孩子的一生影響至大。父母如果不理解孩子的世界,不僅無法正確引導孩子,而且可能隨時傷害孩子的心靈。而要修復童年時期的創傷極其困難,有些創傷幾乎是不可治愈的。
本書根據《童年的秘密》修訂而成,心理學家葛氏婦總結自己30年的心理治療經驗,以“孩子的內心獨白”這一獨特的形式,真切而生動地述說了孩子的痛苦和歡樂,促使父母主動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去感受孩子最本真的需求。他們還用32個真實的案例,幫助中國家長反思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系,治療自己的童年創傷,同時有效避免將錯誤的教育模式沿襲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冰心兒童圖書獎”獲獎作品,此次出版為10周年紀念版。適用于中國的家長及兒童教育工作者。
根據人類科學家的理論,童年的經歷將影響人的一生。家長若不能了解孩子,很容易給孩子造成終生難以痊愈的傷害。
性格決定命運。不當的家庭教育將造成孩子的性格扭曲,0~12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不可不慎。
本書采用“孩子的內心獨白”這一獨特的形式,架起孩子與家長的溝通橋梁,讓家長直接走進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
作者是有著30多年心理治療經驗的心理學家,曾在全球60多個國家進行講學和心理治療。
書中有32個真實的心理治療案例,全部與童年創傷有關。可以幫助中國家長提升心理覺察能力,改善自己與原生家庭及子女的關系。
是中國家長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心理治療的入門書籍。
葛安妮(Agnes Ghaznavi) 葛碧建(Bijan Ghaznavi)
葛氏夫婦是瑞士著名心理學者和心理治療師,具有30多年豐富的專業經驗。葛碧建博士幾十年來一直擔任瑞士心理學院的高級講師和夏日心理培訓學校的培訓師。
葛氏夫婦曾被許多大學聘為客座講師,講學足跡遍及歐、美、亞三大洲的60多個國家。從1999年開始,他們經常來中國開展心理咨詢和培訓,并應邀在多所高校開班講學。
除本書外,葛氏夫婦還為中國父母寫了《成功跨越學習困難》一書。葛安妮博士還著有《家庭修復手冊》和《性、婚姻與精神成長》。
目錄
修訂版序 開啟“童年秘密”之鎖 /03
初版前言 /09
1.孩子的內心想法對父母至關重要 /
當你們在溫柔和粗暴之間搖擺不定時,當你們一會兒給 我解釋一會兒對我嚴懲時,當你們對同樣的事情這次說 “行”下次說“不”時,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站在哪兒。
2.孩子的獨白 /013
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孩子準備好去面對生活、面對各種現 實,學會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并找到解決困難的方法。 這種教育方法能使孩子最終自主自立,獲得成功。
3.父母的獨白 /035
指責他人的惡習只會徒增彼此的痛苦只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指責就像毒害家庭氛圍的毒藥。指責是不成 熟的、不想學習的人的習性。
4.學會保護自己 /041
人一生中需要學習的一切,有一半是在生命的頭一年里學到的。在生命的第二個年頭里,人更多是在學習那些 做人的關鍵方面。
5.人的性格 /049
孩子要學會做人是一件十分微妙的事情那得有一個真正具有人性的環境,也就是要有愛和關懷,以及跟自己的看護者所建立起的穩固而持久的聯系。
6.幾條心理學原則 /062我們不應是表揚孩子,而應學著鼓勵孩子。這就要求大人這 一方要尊重、關心孩子的觀點。這種態度會增強孩子的自信 心和獨立性,會使孩子深受鼓舞,熱情滿懷地成長、學習。
7.性別問題 /093
性別問題在今天常變得異常尖銳,男女雙方都深受其害。在 有的家庭和單位里,或者在社會上,都可以觀察到一場潛伏 的“戰爭”。
7.童年經歷對成年生活的影響 :32 個案例分析 /095
父母只根據自己片面的認識和理解來對待孩子。他們把孩子 當東西看待,而不是當人來對待。結果,父母與孩子之間的 溝通橋梁就會中斷,而這種斷裂通常是長期性的,至少在孩 子內心深處是長期性的。
修訂版譯后記 /181
親愛的爸爸媽媽 :
請不要嬌慣我。我不過是個孩子。正因為是孩子,我不懂什么對我好,什么對我不好;也不清楚獲取好東西應有什么限度,或者不好的后果會從哪兒開始。你們是大人,是父母,有教育我的責任。我自己無法教育自己,因為我還是一個孩子,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懂。我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比如說,我不懂自己是不可能擁有每樣東西的。我想要許多東西,我想得到它們,我希望自己的要求能立刻得到滿足。是我幼稚的本性在驅使我要求不可能的東西。作為父母,你們應該給我一定的限度,不過限制的方式要讓我能夠接受,就算我不大明白那種方式。
你們對我態度堅定的時候,我感到你們就像在緊緊抓著我的手,以免我掉到地上摔壞了。“剛剛,白天這時候可不能吃巧克力,吃了對胃不好,晚上還會損害你的消化系統呢。”如果你們這樣堅定地要求我,盡管我可能會討厭你們的話,可能會撅嘴生氣、哭叫鬧騰,但是如果你們給我解釋后依然保持堅定,這表明你們在很好地保護著我,不讓我接觸可能傷害我的事物。一旦我感受到了這種堅定態度,我就感到很安全、很踏實,我的焦慮就會消失。我會平靜下來,而且感覺良好,雖然剛才我還是那么傷心。
你們一定曉得,我是無法預見未來的,因為我沒什么生活經驗。但你們應該知道很多事,并能預見未來。由于我是個小孩子,生活在一個由自己的情感和“今天”的欲望構成的世界里。我是無法預見未來的。
求求你們,不要使用你們所具有的力氣來嚴厲地責罵我或粗暴地懲罰我。這種語言是我的靈魂、我的感情和我渺小的身體無法承受的,也是我的思維無法理解的。這種語言會把生命的嬌嫩火苗從我身體里帶走,使我沮喪難過。那時候,我的靈魂和軀體就好像被你們的力量壓碎了一樣。求你們了,用另一種方式跟我講話,用一種我容易理解的方式跟我交流。如果你們使用這種暴力的語言,這種殘酷懲罰的語言,我肯定會陷入麻煩。我可能會從你們那兒學到同樣的語言,然后反過來用它對待你們或別人。你們以后會后悔的。請你們給我解釋事情,親身引導我感受你們的愛與關懷,這樣我就會聽你們的話。
當你們在溫柔和粗暴之間搖擺不定時,當你們一會兒給我解釋一會兒對我嚴懲時,當你們對同樣的事情這次說“行”下次說“不”時,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站在哪兒。我會覺得自己不是站在堅實的土地上,而是站在一塊沼澤地里往下陷,或者正往深深的水里沉。我不聽話時,只要你們給我解釋,同時態度堅定,向我講解可能產生的后果,我就會明白過來,因為這個時候我是在學習經驗。這種語言我能夠理解。這種堅定的語言,這種利用后果教育我的語言能教給我什么是生活。這正是我來到世上的目的。你們要對我態度堅定,這是你們的責任。如果你們猶豫不決,在兩種教育方法間搖擺不定,我就搞不清你們的意思,我就會變得蠻橫無理,會把我的意志和要求強加到你們身上。這樣一來,你們就會生氣,而這又會使我傷心難過。
你們說話要算數。如果你們能兌現諾言,我就會感到自己走在堅實的土地上。如果你們說話不算數,我就會感到自己被欺騙了,我就會失去對你們的信任。可你們知道,我需要信任你們,不然我就無法向你們學習。在家庭和父母之外,我沒有安全感。沒有你們,
我會迷失的。你們是我所有的一切。有時候,我會挑戰你們的,想表明我有多強。我這樣賣弄,
你們不要在乎。我興奮起來就會這樣的。我知道這種做法就像一袋子空氣:你用手拍一下,袋子就爆炸了。所以,當我像老板一樣發號施令時,不要在乎我,對我保持堅定。
在生氣的時候,我會朝你們喊叫,會說“我恨你們”。這時你們千萬不要生我的氣。我只是在模仿一個同學,他曾朝我那么喊過。在我心中,我很愛你們,這你們肯定是知道的。我只是無法像大人一樣解釋事情而已。比如我不會這樣解釋:“你那樣對我時,我很傷心。我實在不喜歡你那樣對我。”到現在為止,我還是沒有別的方法來告訴你們什么使我難受,什么讓我傷心。
爸爸,你知道,我比你小多了。你是我高大的爸爸,我為有你這樣一位魁梧的爸爸而驕傲。不過,求你不要使我感到我很渺小,甚至比實際的我還渺小。不然,我會覺得自己正在消失,地球會把我吞下去。請不要那樣做。雖然我只是個孩子,但我是個潛力無窮的“人”。我跟別人一樣,需要尊重。我像一座蘊藏著寶石的礦產,外表雖然粗糙,里面卻是寶石。我會把這些寶石一顆接一顆地拿到太陽底下來,到時你肯定會為我驕傲的。實際上,我已經在挖掘這些寶石,而且會永遠挖掘下去,只不過你們這些大人的眼睛注意不到我的努力罷了。
我系鞋帶時,請不要馬上來幫我。我需要幫助的時候,是會向你們示意的。那時,我就會接受并感激你們的幫助。只有通過反復的嘗試,我才能學會做事。你們知道我犯過的所有錯誤,但即使我犯了錯誤,也不要對這些錯誤說三道四,使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我喜歡向你們顯示,我可以是只“老虎”;我想顯示我所有的力量,好給你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我覺得我們之間的這場游戲并不好。大家不過是在顯示自己的力量,僅此而已。
還有,除了走路、吃飯、睡覺和說話,其他大多數事情你們都替我做了,這使我覺得自己像個嬰兒,可我早已不是嬰兒了呀!你們這是在給我幫倒忙。這樣下去,我會覺得我可以一直叫你們服侍我。到頭來,你們可能會厭煩這個游戲,而我卻會深深地陷在里面,不能自拔。因為到那時,我已習慣了叫你們服侍我,就像我是一個什么大人物似的。
有時我會淘氣。我總會淘氣那么幾天的。我淘氣時,你們如果呵斥我或責打我,這會給我過多的注意,我就有可能慢慢習慣于這份額外的注意,這份只有在我淘氣時才能從你們那兒得到的注意。這樣下來,我就會變得越來越淘氣。可我一點都不喜歡這樣。這不是我的目標。我淘氣時,我需要你堅定而又和藹地給我指明限度。那樣我就不會養成壞習慣。我才不想做壞孩子呢!我想做個好孩子。不過,我難以駕馭的本性還沒有馴服,我有時會像一匹野馬。我需要你們溫柔而堅定地把我馴服,使我成為一匹溫順而堅強的馬兒。
你們不愿我當著別人的面羞辱或責備你們,這你們是知道的。我也跟你們一樣,不愿你們當眾責備我,不論在場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姑姑、舅舅姨媽,還是我的同學。這樣我會感到很丟人,那可真讓人難受。我不知道以后怎樣在別人眼中恢復自己的尊嚴。那樣一來,我就會退縮到自己的世界里,不再愿意和別人交談或發生聯系。請你們單獨跟我解釋,那樣我很容易就會理解,那樣我就不怕你們說我什么,也不用怕失去自己的尊嚴。
不過,如果當時我還很興奮,我就會聽不進你們所說的話。我還是個小孩,一心不能二用。我要么興奮地沉浸在玩耍或游戲中,要么專心聽你們說話。但是如果要求我一邊玩一邊聽你們講,我做不到。所以,請過一會兒,等我稍微平靜一些時再跟我說話。要在我準備好聽你們說話時再跟我說。我是想向你們學習的,這你們是知道的,對不對?
媽媽,你向我說教時,我很討厭。我的耳朵就會下班,對你的話充耳不聞。那可對你我一點好處都沒有。你疲勞的時候,或者生別人氣的時候,或者事情不如意的時候,你常常會教訓我。這時我就經常對自己說:“她都給我講了好多遍了,我早就知道了!”但是,我還沒有能力這樣跟你講:“媽媽,這我知道,但我還是一個小孩,正處于學習階段。有時我還會犯錯誤,不能做好我應該做的事。所以,你就讓我學吧,多給我一點耐心吧。”如果我犯了一個錯誤,那并不意味著我沒有努力。我只是從一開始就沒有做對罷了。如果我犯了一個錯誤,那并不意味著我是一個罪人或壞人。
請不要罵我。那會使我害怕你們,然后我就會關上耳朵。我聽不下去,因為責罵使我既害怕又傷心。我不想成為你們眼中的壞孩子。請用一種我能聽懂的語言跟我說話,這樣我就能繼續向你們學習了。
有時候,我的行為不合規矩。你們這樣說,我也同意。當我看到你們對我非常不滿時,我就知道我剛才的行為不妥。你們問我:“為什么那么做?”我實在講不出為什么,因為我的確不知道為什么,反正我就那么做了。我還是個孩子嘛,這你們是知道的。但是,請給我把事情解釋得更詳細一些。如果我能更好地理解你們的意思,我就會重新高興起來。
有時候,你們說我不誠實。我向你們吐露了好些貼心的話,你們反倒說我不誠實。有時,我也喜歡給你們講故事。難道我給你們講的每件事都得“誠實”嗎?我常會陶醉在我的幻想里,很多離奇的事情會自然而然地跑到我的腦海里來。我喜歡給你們講故事,我也喜歡你們給我講故事。那我就不明白:為什么這些故事都得總是“誠實”的呢?你們想讓我對你們撒謊嗎?我沒有撒謊,我只是在給你們講我腦子里出現的事情而已。
質量挺好的,一個人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但家長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方向
以一個一個例子生動分析告訴你孩子的需求!希望對我有所幫助!
從孩子的角度告訴我們應如何對待他們,角度很新穎,讀起來也更感人
每個家長都應該好好讀讀這本書,因為我們一不小心就會犯下大錯,一不小心就影響了孩子一輩子。
爸爸媽媽有心卻沒有優質的方法,讀一讀心理學,自我成長,才能陪伴孩子更好的成長~
已經看了很多,認真做好筆記,情商對孩子的重要性!
孩子從小就要引導,3歲看到老還是很有道理的
對自己孩子和自己都有一個很不錯的角度,可以從中有新有感悟
很淺顯易懂,和大學時學的心理學不一樣,通過孩子的獨白讓我們了解他們的內心
擁有好性格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贊同書中作者的觀點,努力學習中,學習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這是一本關于教育學的好書,看完知道了很多孩子的秘密。
很有參考性 其中分析孩子不良行為的部分很受用
自己來讀的,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吧,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還沒看,是想的書,兩個孩子的媽,不斷的學習反思。
我是一位8歲孩子的媽媽,收到這本書如貨珍寶
童年的遭遇真的會影響一輩子,建議家長們好好看看,你的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出在你身上。
在看,對孩子多些耐心,多些理解。盡量讓寶寶的童年不留下陰影,努力中,學習中!
一本教育孩子的好書,娓娓道來,受益良多,既教育孩子,又教育家長。
希望讀了這本書后的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要想孩子一生幸福,父母能給的最好禮物就是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
很信任當當網,孩子的書都是在這里買的,希望能幫助到孩子
不錯的書,教育孩子從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開始,所謂溝通從心開始
開篇以一個孩子的口吻來表達孩子的真實情感,受益匪淺,一口氣讀完,我覺得我還要再讀一遍,愛是父母一生要學習的課題
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形成很重要,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太重要,父母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為了我家的小魔頭,一下子買了6本有關孩子心里的書,希望能多了解孩子的內心,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與孩子共同成長。
很幸運關注了幾個非常好的育兒公眾號,讓我對如何育兒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自信,要想把孩子教好,首先要從自己學習開始!買過這么多了,當當的書質量都很好,性價比也高,值得信任!也買過公眾號上團購的書,氣味不是一般大,到當當的書都沒什么氣味!對比之后覺得真心好!
用一個個案例告訴讀者,如何從心理學方面去理解孩子教養孩子,外國人寫的教育書籍感覺比國內作家寫的少了一些說教讓人能看下去,但是尹建麗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的確確值得一看。
非常不錯的書,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到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心里,讓我們做家長的更試著用孩子的心里理解孩子,引導孩子,管理孩子,也讓我們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種書看看就行,一個孩子一個養法,能買這樣的書來看的家長都有自己的主見養好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