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而成的。 "Logic"一詞富有極豐富的文化內涵,對Logic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的個案研究,能較好地服務于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在翻譯研究從傳統的形式主義方法轉向文化研究的國際學術背景下,以Logic為例,從歷史的視角探討理論語詞的翻譯問題。著重以Logic東漸過程中不同時期的不同譯者群體對Logic的典型漢譯為例,試圖在展現Logic在中國傳播的路線的同時,揭示Logic如何通過"格義"與中國傳統思想發生沖突與交融,并在此過程中發生變形,直至被中國文化吸納并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并引發"中國現代邏輯學"的建立和完善。本課題在中國學術尋求自身發展在國際學科、學術發展的學術背景下具有積極的建構意義。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東西方邏輯文化源流
第二節 邏輯學東傳研究現狀及本研究的方法
第三節 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潛在的研究空間
第二章 Logic漢譯史的文化描述
及時節 Logic東漸的歷史文化背景
第二節 Logic的譯名變遷
第三章 Logic的漢譯與互譯性"格義"
及時節 "格義"的基本含義和特征
第二節 "格義"的現象學分析
第三節 "邏輯"的中西文化血統
第四節 "格義"與Logic漢譯染色
第四章 Logic與"邏輯":跨文化翻譯中的視域融合
及時節 闡釋之力:叩問Logic語義場域
第二節 偏見參與Logic的跨文化解讀
第三節 東西方文化觀照下的"邏輯"視域融合
第五章 "邏輯"譯名在中國文化中的合法接受
及時節 翻譯的哲學與哲學的翻譯
第二節 Logic的中國形象
第三節 語言接觸與術語的旅行
第四節 "邏輯"意義重構與合法接受
結論
及時節 歷史語境與Logic翻譯群體
第二節 語詞接受的社會性與中國思想的現代轉型
第三節 本研究的普遍意義和潛在空間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