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起,總理每年都把“倡導全民閱讀”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2016年12月,《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展規劃》;這說明全民閱讀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書香中國 全民閱讀推廣叢書》適時地將倍受人們關注的閱讀話題,分解成為家庭閱讀指南、校園閱讀推廣、數字閱讀優化、全民閱讀導論四個版塊,以“書香”為名,依次是《書香傳家:家庭閱讀指南》《書香滿園:校園閱讀推廣》《書香在線:數字閱讀優化》《書香社會:全民閱讀導論》,對包括深圳讀書月在內的有影響的閱讀活動與閱讀現象進行研究,理論聯系實際地加以闡發、分析。
其中,《書香傳家:家庭閱讀指南》以備受萬戶千家重視的“親子閱讀”為抓手,敘述了以書香藝馨為文化底色的“學習型家庭”及其家長,對于兒女成人與成長的重要性,是一部貫徹著分級閱讀、分類閱讀推廣理念的指導讀物。
1.主編徐雁和王京生都是閱讀推廣領域的領軍人物。王京生在其任上,啟動了深圳讀書月,并且堅持十幾年,榮獲了“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稱號;在他的組織、推動下,深圳全民閱讀領跑全國,有很多的理念和實踐是超前的。徐雁教授素有閱讀推廣界的“北王南徐”之稱,名列《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評選的“4位年度閱讀推廣人”之首。
2.全民閱讀是社會熱點。《書香中國 全民閱讀推廣叢書》具有重視經典閱讀、重視未成年人閱讀和面向未來閱讀的特點,總結和豐富了閱讀學的傳統理論和成熟經驗,深入闡述了當今閱讀實踐的新方法和新進展,在全民閱讀的理論探索和現實實踐方面均有建樹。
王京生,深圳市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現為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有多種專著、論文出版與發表。
徐 雁,南京大學教授,中國閱讀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副主任。素有閱讀推廣界有“北王南徐”(北京大學教授王余光和南京大學教授徐雁)之稱,名列《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評選的“4位年度閱讀推廣人”之首。曾主編《中國讀書大辭典》,獲第八屆“中國圖書獎”;副主編《中國藏書通史》,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主編《中華讀書之旅》,獲中國閱讀學研究會一等獎;著作《中國舊書業百年》,獲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江蘇省政府“江蘇省第10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目錄
001 及時章家庭與家庭閱讀的發展
003 及時節家庭與家庭閱讀
025 第二節家庭閱讀的傳統
033 第三節家庭閱讀:全民閱讀的起點
045 第二章家庭閱讀環境創設
047 及時節家庭閱讀空間的設置
061 第二節家庭閱讀指導策略
075 第三章親子閱讀:家庭閱讀的核心
077 及時節親子閱讀與兒童發展
087 第二節家庭親子閱讀指南
110 第三節兒童閱讀的數字資源
127 第四章書香家庭:女性閱讀與自我成長
129 及時節女性閱讀與家庭
140 第二節女性閱讀指南
157 第五章樂齡閱讀
159 及時節樂齡閱讀的價值與特征
172 第二節影響樂齡閱讀的因素分析
185 第三節針對樂齡閱讀的建議與推薦
195 第六章特殊兒童的家庭閱讀
197 及時節家庭中的特殊兒童
207 第二節家庭閱讀與特殊兒童
219 第七章我國公共圖書館家庭閱讀推廣策略研究
221 及時節家庭閱讀發展歷程及影響因素
226 第二節我國公共圖書館家庭閱讀推廣現狀分析
233 第三節公共圖書館進行家庭閱讀推廣的具體策略
236 后記
二、 家庭閱讀環境下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
(一)家長應改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幼兒早期閱讀觀念
幼兒早期閱讀重在培養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能為幼兒入學后的正式閱讀做準備,能擴大幼兒的視野。家長應該改變對早期閱讀的觀念,可以樹立以下幾種新的教育觀念。
首先,幼兒早期閱讀重在閱讀的過程。但是,幼兒的閱讀主要是用直觀的圖畫材料或者多媒體視頻,借助有趣味的、生動的、色彩鮮艷的動畫形象來理解內容,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因此,培養幼兒早期閱讀不要過于關注他們學會多少字詞,而是要著重在閱讀的過程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與閱讀習慣。
其次,幼兒早期閱讀是區別于單純的識字、認字活動的。幼兒早期閱讀并不是單純的認字活動,通過閱讀,幼兒不僅能認識文字符號,還能獲得相關的識字經驗,也就是說,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們認識到文字是一種語言符號,具有發音與意義,是我們日常交流的工具。事實上,幼兒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周圍環境中文字的存在,比如周圍商店的名字、廣告牌子,并且他們通過“涂鴉”,使用這樣特殊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想法。所以,幼兒的圖畫書閱讀是一種聽說讀寫的啟蒙活動。
(二)家長要持之以恒地堅持親子閱讀
親子閱讀是父母與孩子一起按照早期閱讀的理念與要求共同閱讀,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給予幼兒必要的幫助與指導。父母與孩子共同讀書,不僅能拉近親子關系,還能拉近幼兒與書籍的距離。家長若能堅持在閑暇的時間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并鼓勵孩子讀完書后提問題,日積月累地堅持下去,幼兒就能潛移默化地養成喜愛讀書的習慣,將讀書當作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個部分。同時,親子閱讀
能使幼兒在溫馨快樂的氣氛下從父母那里獲得最基本的閱讀技巧與技能,比如學
會翻書,了解書本的基本結構,懂得要從上到下地閱讀,這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
(三)家長要為幼兒提供多種閱讀機會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除了為幼兒準備適合的書籍及圖畫外,父母要多為幼兒提供閱讀的機會。比如帶孩子到戶外,可以指導他們學習各種店鋪的招牌與廣告語,認識文明禮貌用語和交通標志,不斷地擴大幼兒的閱讀范圍,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社會生活經驗。
同時,家長也可以把大自然、大社會作為一個教育課堂,讓幼兒多多閱讀這樣的“無字書”。父母可以經常帶他們外出參觀旅游,去各種類型的公園與博物館,這既可以讓幼兒欣賞各種自然風景、豐富其生活經驗,又可以體驗書中所描寫的情節內容,加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這就是古人說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家長也可以經常帶幼兒去書店或者圖書館,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圖書。在幼兒閱讀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要與他們交流,對其進行耐心的鼓勵,及時對孩子的進步進行表揚,這樣有利于激發幼兒的閱讀熱情,產生美好的閱讀愿望。
三、注重合理的閱讀陪伴
“愛與快樂”,應該是進行親子閱讀的基礎。爸爸媽媽柔和的聲音,溫暖的懷抱,熟悉的氣味,輕柔的搖晃,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實際上都是親子閱讀重要的組成環節,能大大提高孩子閱讀的有效性。
有一個孩子的爸爸在《親子閱讀之淺見》中說道:每天,我們都要在孩子洗澡后,與孩子一起看繪本、講故事、唱兒歌、念童謠、讀詩歌。有些簡單的內容,我們會與孩子一起背誦。為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我們還會與孩子一起比賽,看看誰先背出。從開始的單字、單詞到一句、兩句話再到現在的長篇故事,從大幅的圖片到繪本再到如今的插圖故事書,為孩子購買的書也漸漸將孩子的小床堆滿。孩子也漸漸喜歡上了聽故事、念兒歌。說話也是越來越溜了,這也是我們期待的結果。
多么溫馨有愛的畫面!舒舒服服洗完澡之后,和孩子一起看書、背誦、比賽,輕松又舒服。孩子擁有這樣的親子閱讀環境,能不愛上閱讀嗎?若干年后,當孩子回憶起他的童年,這又是多少美好的記憶和財富啊!也許他不記得究竟在爸爸媽媽的懷抱中具體讀了哪一本書,但是他一定會記得那些跟爸爸一起讀書、一起游戲、一起度過的閱讀時光。
親子共讀實在是一件溫馨又愉快的事,情緒上是一種享受,不僅有助于孩子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一家人通過共讀、游戲、討論書中內容的過程,讓彼此情感更加親密。“愛與快樂”,是創設家庭讀書環境中最重要的原則。
父母在親子共讀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在這里,我們要強調爸爸媽媽“齊加入”,特別是“爸爸”不能缺位。目前,在我國,尤其是對0—3 歲的兒童,陪伴進行親子閱讀的人通常是媽媽。而針對孩子的調查表明,很多孩子都喜歡爸爸給自己讀書。父親陪孩子閱讀的方式是深受孩子喜歡的。而父親在進行親子閱讀方面的優勢也很明顯,例如選擇圖書時的男性視角,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與表達方式,在親子閱讀相關活動中的體力與性格上的優勢,與媽媽相比,爸爸顯然更為大膽、活躍、視野開闊。有調查表明,父親在給孩子選擇圖書時,傾向于選擇童話故事類、益智類、圖畫書類、科普類以及認知類,而較少選擇英語類、藝術類、傳統文學類、入學準備類。爸爸與媽媽共同參與到親子閱讀中來,是非常品質的親子時光,有利于兒童心智的健全發展。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父親在親子閱讀活動中的參與程度還很低,特別是相對于孩子對父親陪自己閱讀抱有較高的希望,其參與程度尤其顯得低了。工作太忙,壓力太大,沒有時間不應該成為爸爸們缺席親子閱讀的借口,只要有心,每天20分鐘即可,畢竟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錯過了某個特定的成長時期,對爸爸來說,也是一份遺憾。
同時,社會在提倡父親親子閱讀時,要對父親參與到親子閱讀中來提供足夠的支持。嬰幼兒出版物不應該太女性化,要兼顧父親的閱讀傾向與需求。畫面的粗獷、明晰,表述方式的簡潔、明快,主題的豐富多樣,讓男性化的表達方式在嬰幼兒領域中也有充分體現。
爸爸們可以積極參與到親子閱讀的各個環節:
(一)選書環節:爸爸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孩子的性格開書單
親子閱讀,選擇適合孩子的圖書,是很關鍵的環節。爸爸參與到親子閱讀環節中,要和孩子一起讀書,更應該參與選書的環節。圖書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精神口糧。爸爸參與到選書環節中,可以從男性視角選擇一些口味不同的圖書,
在親子閱讀的過程,閱讀由爸爸選擇出的書,也是父子情感溝通的渠道。東方主
義大師薩義德(Edward Wadie Said)就曾說過“我能教學生什么?無非就是推
薦一些好書,聊聊而已”,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從本質上講,圖書本身就是作
者在講故事,有了好作者的幫忙,爸爸媽媽在講述的過程中,更能與孩子們共享
美好的閱讀時光。
閱讀除了能帶來閱讀的愉悅、增長見識外,還有塑造性格等作用,爸爸們
書很棒,內容貼近受眾,學習學習
單位買的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