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學習,注定苦中作樂,所謂學海無涯苦作舟是也。家長,一定要清醒,一定要淡定,一定要理性,不可盲目相信一些歪風。該書主要介紹了學霸世家的教育傳承,家庭教育經驗的總結。在書中,筆者從對自身書香世家的認知,家族教育的傳承,自身教育孩子的經歷進行總結,對素質、教育和考試進行了顛覆性的闡述,如讀者進一步了解應當怎樣教育孩子,教育與社會責任相關,與國家興亡有關。不同以往市場上的關于家庭教育的書,此書更注重于從歷史、家傳、社會等層面,讓您系統理解教育本質,指出教育弊端,認清教育毒雞湯,制定出正確的孩子教育規劃,拼娃比拼爹更具有持久性。
張捷 (知名博主:誰是誰非任評說) 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博學研究員,央視及中經網著名評論員,北京知識安全工程中心兼職教授,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兼職教授。出身“學霸世家”,從小接受世家的教育思想,秉承中國傳統教育理念,以高于錄取線60多分考取名牌大學。涉足核物理、半導體集成電路、互聯網信息系統、醫療服務、文化傳播、法律、房地產、金融等領域,并達到了相當的程度。寫過多篇有關教育的文章,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并著有《定價權》《房噬》《信用戰》等多部作品。
引言:素質要素、教育與量化考試教育是什么,素質是什么,我們又該怎樣認識考試?這是當今社會對教育問題認知的焦點,存在的分歧也是巨大的,同時也是被各種私貨扭曲、洗腦最多的地方。筆者從自身書香世家的認知入手,聊聊我所理解的素質、教育和考試,進而說說應當怎樣教育孩子。教育是社會責任,這與國家興亡有關。教育、學習、修行教育的關鍵是通過一定的方法,可重復實現不同人素質的提高。教育是追求可重復和大概率的成功途徑,很多人拿著否認學習成績、否認學歷、否認教育卻能獲得成功的“雞湯”案例,全然不顧這些案例是小概率事件。人的很多素質是不能簡單地通過教育提高的,教育能夠改變的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如你能夠把一條狗訓練成為警犬,卻不能把它訓練成特工,而這警犬的部分技能是特工通過訓練也達不到的,這個差距就不是教育的差距。人類的智慧有時候是超越語言傳播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頓悟,這不是教育能夠達到的,只有有慧根的人,通過個人的修行才能達到這個層面,這就是人的自修層面。自修層面就是怎樣激發出人的潛能,而自修往往需要的是天性釋放和快樂放松,這與教育是不同層面的事情,但社會上的很多“雞湯”將二者混為一談。自我修行需要教育經歷達到一定的高度后才可以進行,對孩子搞修行,本身就是忽悠。大家要體會教育、學習、修行之間的差別。我們要認識素質教育,就要認識素質的要素,要了解這些要素中哪些是教育可以解決的,哪些不是教育解決的問題。人的能力是因人而異的,這個差異也不是教育能夠彌補的。怎樣發現人具備的好能力,進行最適合的教育,也是教育的內容,同時也是我們需要探討的地方。教育還有教化的作用,用于提高人類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道德品質雖然不屬于人類的能力,卻決定著你的社會價值,是教育的重要內容。精致的個人主義者給社會帶來的是負能量,最終走向犯罪,是要被剝奪社會生存權的。在人類的素質教育之外,還有體質的鍛煉。身體健康對于人的成長和人生價值也是關鍵性的因素。所以我們教育的德、智、體應當是品質、素質和體質。三個能力一個基礎人的素質,我認為需要通過細分來分析認識。一般認為,人的素質有三個能力一個基礎,其中能力包括洞察力、分析力、執行力,基礎則為信息面。信息面又可分為知識和情報。知識還可細分為學識和見識;情報則有公開的和私密的之分。我們經常說這個人“聰明”就是耳聰目明洞察力很好,說人睿智則是分析力很好,說人能干則是執行力很好,這些贊揚人的話語之中,其實對人類能力的差別已經有細微的體現了。人的洞察力,就是能夠觀察到細微的變化,能夠體察各種細微不同的能力,把這些變化的感知,作為人智力判斷的基礎,就如同測量儀器的靈敏度一樣。人的分析力是能夠對各種復雜的事物進行邏輯分析及判斷推理的能力,是把感性變成理性的階段,理性思考才能夠提升文明的高度。人的執行力,是把想法實現的能力,只有能夠實現的想法,才是有價值的。這三種能力是互相作用的,也是互相配合的。人的各種能力的不同,導致社會分工和人類適合從事的職業的不同,也是這三種能力的差別導致的。人類能力還有一個基礎,就是你能夠累積多少信息。相較于古人,現代人站在了前人知識的基礎之上,積累了大量的信息。這個基礎是可以通過學習來達到的,這就是學識!而我們的認知,很多不是通過學習就能夠達到的,而是需要經歷。特殊的環境、特殊的社會可能會產生特殊的人才,這個見識過程是必須的,也就是為何我們說“亂世出英雄”,這英雄是需要亂世的經歷來培養見識的!人類能力的基礎還有一個就是情報,這個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私密的,我們可以查詢的各種知識,就是公開的情報。在信息時代的大數據下,每一個人情報能力都是大幅度增強的,如計算機搜索引擎,大幅度地加強了我們的情報能力,以往要去圖書館查一個月的資料,如今很多都可以自己在家用電腦花24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但情報基礎不是計算機能夠替代的,你是需要有必要的積累才會知道去搜索什么。而私密的情報,與個人的社會地位、職業關系、人脈以及個人的情商等聯系密切。這些要素都出類拔萃的完人是難有的。人類智力水平差別相對是小的,能夠有某項素質極為突出,就是能人了,能夠兩項特別突出就是大師了,所有的要素都特別突出的是圣人。這些能力與基礎的組合,決定了你在不同的領域的成功。如果你是企業的管理者,一般是需要執行力特別好的,同時需要有見識和私密情報基礎。你如果是一個數學家,更多的是需要很強的分析力。如果你從事媒體行業,就需要有非常好的洞察力和情報能力。如果你是大師、企業領軍人物,不光需要執行力過人,分析力也必須過人。而一個洞察力過人的創業家,再具有過人的分析力就能夠將企業上升到理性的商業模式。作為科學家,和創新人物一樣,都需要過人的洞察力和分析力,如電磁感應的發現,就是法拉第洞察到了異常現象,分析出異常的原因,還有量子隧道效應的發現同樣依賴于科學家過人的洞察力。科學家是需要洞察力的,我爺爺座右銘中的及時句就是敏于觀察,洞察能力為他的地質生涯帶來了巨大成功。素質、教育、考試前面所說的人類的素質要素都是重要的能力,可惜這些要素無法變成量化評價指標,通過考試進行衡量。而考試則是對人的素質和教育成果的一個評價標準,考試的分數是量化的,是一種量化的評價體系。很多人將素質教育妖魔化,他們把考試無法評價、無法量化的素質變成了素質,而把考試能夠量化出來的素質卻不當素質了!而“一刀切”的考試形式,則是把考試能夠量化的素質變成了標準,把考試不能量化的素質忽略。兩種極端的做法,都不是公平的做法,我們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事物。最容易通過考試量化的是分析能力,如數學、邏輯分析以及學識,其中學識比邏輯分析還容易標準化、題庫化。但對執行力、見識、洞察力、私密情報等就不容易考試了。于是,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人列舉出大量的成功人士,而這些人多為執行力超人、洞察力超人、見識超人、個人魅力超人,他們的這些能力恰好是不能通過考試來體現的。以此來抹黑考試和讀書,是非常片面的。對執行力、見識、私密情報、洞察力等素質,需要通過測評來體現。西方的推薦信、重視社會活動能力,就是要體現學生的見識和執行力的,中國的考卷“一刀切”對這些能力強的孩子有不公平的一面。但這樣的測評卻帶有很大的主觀性,也就成了各種私貨和不公平的來源。西方的推薦信也是合法的條子,有名的人,有關系、有權力的推薦人堂而皇之地將走后門的條子生變成合法的錄取生。歷史上的察舉制和九品中正制也是測評,但都是因為腐敗和階層不公平不公正而被科舉所取代。所以,考試不能廢,也不能搞“一刀切”,需要各種制度和方式存在與均衡。如今是一個信息爆炸、社會大變革的時代,教育、素質和考試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新的人工智能出現了,對人的素質要求也相應地改變,同時個人的素質能力擴張也將急劇增大。別說AlphaGo(阿爾法狗)戰勝了人類圍棋,我們的算盤幾百年前就戰勝了人類的計算能力,計算器的出現更是戰勝了人類的計算能力,數據庫存儲比考據式的記憶和背誦不知道強了多少倍。但是人腦對記憶、學習、計算的能力需求依然存在,不會被機器所替代,原因就是我們的靈感必須產生于你人腦內部的計算和綜合,不可能通過外部的查詢來實現。就如,我們看到一個突發的金融現象想要操作下單,如果不能心算相關概念,是無法按鍵計算器來運算的。因此新時代對死記硬背的要求是不斷降低的,我們不能過分地強調死記硬背的能力和歷史的作用,認清新時代死記硬背的能力被機器所替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課本當中有些死記硬背的內容確實需要進行改革了。網絡信息時代,對人的能力和信息基礎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面對強大的搜索引擎和大數據,形容人類知識淵博的“淵”與“博”的要求也變得不同了。過去對知識的深度要求很高,對廣度的要求相對較低,導致我們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專業化。但現在很多特別專業的技能,已經被機器所替代了,需要的是人類在更廣泛領域、各種學科交叉的綜合能力。新的創新和知識增長點大多是在各種交叉領域,對人的教育要求有更廣博的一面。此時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考試僅僅局限于某些特別專科的知識,使得它有所欠缺。這也是我們說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一個內在區別。光說素質和應試,我是認為沒有意義的。素質和應試二者之間的本質差別在于“識”與“習”。“識”是你知道的,習是能夠使用的!“習”的訓練,是要反復練習的,不能簡單地妖魔化為題海和死記硬背!應試的時候,考的是“識”,你都能夠知道。但真的到社會或者科研階段,就是要你的“習”了,你會用嗎?這就是素質的差別。就如你知道怎樣投籃而沒有投進,你能夠說你這個是馬虎嗎?計算與投籃是一樣,都要反復練習,計算的度和速度,就是練出來的,別無他法。這是小學給孩子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反對題海和課業負擔,是不能過頭的。我們的應試,很多是考出了工程師的素質的,好素質的工程師,就是“習”的水平高,出錯率大大低于常人。“習”也是一種素質,與中國武術是一樣的道理,你理解功夫要領不難,但要練功夫上身不容易,就要花工夫!人的好習慣,還包括很多人與人的團隊合作能力、自學思考能力、被約束的規則意識等,這些就是外國貴族要搞集體運動和軍事訓練的原因,而我們對軍訓意義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對不同能力的教育培養,成本有極大不同的,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可以變成普及教育。要長見識就需要花錢,游覽名山大川周游世界需要多少銀子!而特殊的閱歷更是需要特殊的家庭條件,這些教育是難以標準化的。有些人總是說學歷無用,很多低學歷的人也能成功,但我們并沒有注意到,這些人多數是企業家或者創業家。他們有過人的洞察力和執行力,有特別的見識,只是在學生時代學識和分析力不足,是邊干邊學的典型。反過來看,你見過幾個學術大家是低學歷的?除了像錢穆這樣極個別的“低學歷”大師,起碼要有和華羅庚這樣到名校圖書館當書蟲的經歷。能夠大面積普及的教育、標準化的教育,就是在學識上、邏輯分析上,進行系統的訓練,以能夠訓練的、能夠標準化的內容進行考試。綜上所述,對素質、教育和考試,筆者是有自己的視角的,這個視角也是從長輩和自身的經驗積累總結出來的。在這個基礎上,理解人的素質怎樣通過教育提高,怎樣做是最有效率、最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家族讀書的成功,是一個重要的財富,我們希望這個財富能夠造福更多的人。
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推薦。我曾經就當下的教育問題,特別是對年齡較小的孩子的教育問題,發表過管見,主要認為我們似不應“以愛的名義讓步”。沒想到,引起了極大的關注,贊成者甚多,反對者也不少。我沒有機會,也不打算就此展開進一步的討論。令我很高興的是,張捷先生寫出了一本教育孩子的切切實實的書來。我想,天下為父母者皆可一讀,必有所獲。 著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白鋼、人民大學教授賈晉京、農業大學教授朱毅等多領域名家聯合推薦。
收到以后打開發現有一本書被壓破了很多頁,包裝不怎么樣。
文章生動圖文并茂,給你展現了怎樣教育好孩子的真諦。
寫的很好,轉變了我某些想法,對孩子的成長,應該有幫助
開闊視野,家長更好的了解社會,更有利于娃的發展。
激勵人心,批判了這些年教育領域的歪風,很值得讀的一本書。
非常腦洞大開的育兒書,思路很獨特,早買早受益,非常值得一讀
從不同的觀點汲取不同營養,粗翻了下還是有點意思的
作者寫教育也是副業,看不下去不刻苦學習,常發聲反駁,遂成此書。
雖說預售書發貨比較慢,但當當還是在說的日子前發貨給我了,點個贊。
作者的書寫很有邏輯性,很多觀點也有科學的理論支持。值得學習。
我所見的教育類書籍中,內容最深刻的。我認為影響了我的育兒觀。值一千元一本。
兒童節快到了,送什么都不如送書,再來二套送給家里的小盆友。。。重要的是內容,滿滿的干貨。。。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打翻毒雞湯、重正教育觀!匠心獨具、自樹脊骨,支持任大的教育理念!
孩子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每個孩子個性的區別,作個參考吧。
好書 跟現在的毒雞湯有一拼 聽到不同的聲音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才是硬道理 不要被雞湯喝暈耽誤了前程
看完后覺得雞湯式教育書籍真是拖民族后腿吖,拼爹的年代然后才是拼娃,為家長指導教育思路,學習永無止境
正在看著本書,現在娃真可怕,以后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拼娃看完,深感讀到太晚。也從中尋找到社會教育熱點背后的緣由,任大一如既往的宏觀,遍歷,抽絲剝繭。從中也能夠看到現在掌管教育當權者到底有沒有思考國家將來,社交將來?
買了5套,送朋友。作者的立意高度太高,對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來說,有啟發的在上部,當然,如果想增加點關于教育的聊天素材,這本書絕對滿足。
非常希望任大的書可以由政府買斷發放到各地區教育系統,事與愿違。但愿任大能引領學霸之風,知音道合,促進圈內人提升教育素養,為國家為人類培養棟梁。O(∩_∩)O
一直關注著任大的各種觀點,任大的大氣,海納百川的胸懷以及更為重要的淵博的知識和大公無私的分享與眾,實乃我之幸,讓我考量問題與關注問題提升了不知多少個臺階。。如今中國這樣的學者實在不多了,各種磚家學者,利益屁股太嚴重。。故鼎力推薦之。 今天深圳下暴雨,有點進氺。。。
書已經到手幾天了,老婆搶著看,我都輪不到了。內容寫實,文字生動,貼近生活,書沾上手就不想放下,引人入勝。作者的教育思想健康積極,學霸世家,名不虛傳。如果認為學霸是天生的,那就大錯特錯,看了本書,就知道原來我的娃,也可以這么厲害。強烈推薦購買。
對此書非常滿意,不管是牛蛙還是一般孩子的家長都適合閱讀,因為這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精神食糧!!!!!!!!!
目前只看完上集的一半,開卷有益,作者很真誠,很多觀點很好, 人都需要刻苦學習提升圈層; 但作者作為父母的焦慮、學業競爭壓力,撲面而來,其子女優秀,但每周30多課外課時,絲毫不見童年, 不敢茍同, 以至于疑惑是否作者是否通過出書釋放其作為父母的焦慮和壓力......
作者在文中講《如何讓孩子站在越來越高的巨人的肩膀上》其實這是個永恒的話題。教育的本質是點燃。然而點燃點旺是要在積累了足夠的干材的基礎上。傳承與拼搏永遠比智商本身要可靠的多,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