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石頭記(全彩)圖書
人氣:33

石頭記(全彩)

45種石頭,每一種都有自然造化之神奇、紋理色澤之美麗、歷史際遇之斑斕。
  • 所屬分類:圖書 >科普讀物>百科知識>科普問答  
  • 作者:[馬志飛]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沙發圖書館
  • 國際刊號:9787301273593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0
  • 印刷時間:2016-10-10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人類生活在巖石支撐的大地之上,文明也是從件石器開始,如今許多礦物、藥物、寶石仍然從石頭中獲取,石頭仍然是我們不可或缺的資源。

作者簡介

馬志飛,1984年生,地質工程師,2009年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專業,獲碩士學位,現在北京市地質研究所從事地質勘查與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工作。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會員,曾榮獲中國科協首屆全國科學博客大賽“杰出原創空間獎”和“博客文章獎”、第二屆全國科學博客大賽“博客文章獎”,著有《世界地理地質之謎大全集(破解版)》(科學出版社),發表地質科學方面的學術論文和科普文章三百多篇。

目錄

目錄

見巖石特征統計表 iv

見礦物特征統計表 viii

寶石礦物 001

1.1 鉆石:當之無愧的寶石之王 002

1.2 紅寶石:貴族家傳必備 010

1.3 祖母綠:不是祖母喜歡的那種綠 020

1.4 水晶:像水一樣的謊言 027

1.5 碧璽:方寸之間見彩虹 041

1.6 石榴石:成熟的果實誘人 046

1.7 橄欖石:綠如春天 052

1.8 托帕石:和鉆石只差那么一點 058

1.9 綠松石:圣湖之色 063

1.10 孔雀石:雍容之綠 070

1.11 青金石:通天法器 078

1.12 尖晶石:紅寶石的替身 085

1.13 歐泊:魔法世界來客 091

1.14 月光石:戀人之石 100

1.15 坦桑石:海洋之心 109

1.16 琥珀:時間膠囊 116

1.17 斑彩石:曾經“活著”的寶石 124

金屬礦物 133

2.1 自然金:遮不住的光芒 134

2.2 自然銀:大地的一縷白發 144

2.3 黃銅礦:人類文明的使者 151

2.4 赤鐵礦和磁鐵礦:世界之骨 159

2.5 錫石:平民的五金 167

2.6 方鉛礦:洗不盡的鉛華 171

2.7 閃鋅礦:低調的金屬 178

2.8 黑鎢礦:光明使者 183

2.9 菱錳礦:金屬“玫瑰” 190

2.10 金紅石:心中有“鈦”度 196

2.11 鋰輝石:能量金屬 203

2.12 輝銻礦:火焰的克星 210

2.13 輝鉍礦:任性的金屬 216

2.14 輝鉬礦:戰爭金屬 221

2.15 鉻鐵礦:對抗時間的光芒 226

藥用礦物 233

3.1 辰砂:長生之藥 234

3.2 滑石:清利之藥 241

3.3 石膏:沙漠玫瑰 245

3.4 硼砂:至味與致命的佐料 254

3.5 芒硝:火藥、仙藥與瀉藥 258

3.6 雄黃和雌黃:鴛鴦礦物 263

3.7 陽起石:壯陽之石 269

傳奇礦物 277

4.1 自然硫:魔鬼的黃金 278

4.2 黃鐵礦:閃亮的“愚人金” 284

4.3 方解石: 維京人的光芒指南針 291

4.4 螢石:“夜明珠”? 300

4.5 云母:七彩“千層紙” 307

4.6 磷灰石:天然的營養石 314

主要參考文獻 320

致謝 323

在線預覽

1.1鉆石:當之無愧的寶石之王2015年4月21日,著名的蘇富比拍賣行在紐約公開拍賣一顆100.2克拉的寶石,當時的估價是2500萬美元,最終以2209萬美元的價格成交,約合當時的人民幣1.37億元!這顆稀世珍寶就是鉆石,是寶石家族中當之無愧的王者。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手上的一吻多么令人陶醉,可是只有鉆石才是女人好的朋友。”瑪麗蓮 夢露在影片《如何嫁給百萬富翁》中這樣唱道。“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樣一句經典廣告詞更是地闡釋了鉆石何以如此尊貴。鉆石,英文名稱為“diamond”,源于古希臘語“adamas”,原意為“堅不可摧的物質”。最早發現和開采鉆石是在印度,至今已經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一直到公元1700年,印度始終是世界上的鉆石產地,后來逐漸在巴西、南非、蘇聯、澳大利亞、博茨瓦納、中國和加拿大等三十多個國家發現這種礦物,并進行了商業開發。人們之所以喜歡鉆石,除了它的堅不可摧,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優異的折射率,品質鉆石原石經過細致的切磨能夠使光線在鉆石里充分折射和反射,顯示出異常奪目的光彩。為了達到好的加工效果,有時候僅設計就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在國際市場上,鉆石價格也分三六九等,彼此差異巨大,主要依據四個方面進行分級:克拉重量(carat weight)、顏色(color)、凈度(clarity)和切工(cut),因為這四個要素的英文單詞均是以C開頭,故稱為“4C分級”。 克拉重量,是鉆石的質量單位,很明顯,鉆石越大,其價值也就越高。世界上較大的鉆石“庫利南”原重3106克拉(1克拉=0.2克),幾乎相當于一個成年男子的拳頭大小,由三名技術精湛的工匠耗時八個月才完成切割,原石被切割成9顆大鉆石和96顆小鉆石,其中較大的一塊“庫利南1號”重達530.2克拉,有74個折射面,鑲嵌在象征英國王室權勢的權杖上,的確有日不落帝國的非凡氣勢,這即是舉世聞名的“非洲之星”。純凈的鉆石是無色透明的,但是,某些鉆石內部存在晶格缺陷和雜質,如硼和氮,它們在晶格中取代了碳原子,從而會引起顏色的變化,其中,含硼可使鉆石變藍,含氮使鉆石變成黃色或棕色。總的說來,鉆石的顏色可以分為無色、淺黃、淺褐色和彩色系列,其中紅鉆是世界上最罕見的,價值也較高。在1989年法國巴黎的一次珠寶展銷會上,展出了一顆名叫“拉琪”的紅鉆,顏色鮮紅如血,重量僅為2.23克拉,標價竟高達4200萬美元。據澳大利亞2014年10月29日的新聞報道,西澳東北部金伯利的阿蓋爾礦場出產的一顆極其稀有的紅鉆被高價拍賣,消息稱其每克拉的平均價格創了30年來的新高。該礦場在30年里共生產了13顆紅鉆,其中只有3顆超過一克拉。鉆石的凈度,是指鉆石內是否含有瑕疵,這種瑕疵包括天然的雜質或裂痕,其中,內外皆無瑕疵者為較高級別的鉆石。鉆石的切工,指的是從原石中切割成寶石的工藝,目前對鉆石的主要切割形狀有圓形、橢圓形、梨形和心形等。2013年5月,佳士得拍賣行在日內瓦拍出了一顆101.73克拉的鉆石,它是從重236克拉的天然鉆石中剝離而出,經歷了21個月加工而成,無色純凈,塑造成美麗的梨形,被譽為“世界上最的鉆石之一”,拍賣的價格高達1300萬英鎊。從礦床中開采出原石,到它被戴到新娘的無名指上,這一路經過了開采商、加工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諸多環節,多次轉手之后鉆石必然價格暴漲。吉尼斯紀錄中所記載的每克拉售價較高的鉆石產自南非庫利南礦,與世上著名的鉆石“非洲之星”為同一產地,重7.03克拉,是從一塊26.58克拉的原石中切割而出,2009年在瑞士日內瓦蘇富比拍賣行以平均每克拉137萬美元的高價售出,創歷史較高。可不久之后,該紀錄就被打破,2009年12月1日,香港又拍出一枚5克拉的粉色鉆石,每克拉為215萬美元。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嚴格說來,鉆石是質量較好的天然金剛石經過加工琢磨后的產品。然而,全球每年開采出的金剛石中,只有20%左右可用于加工成寶石,即人們通常說的“鉆石”。另外80%做不了寶石(主要是一些灰色、褐色或半透明、不透明狀的金剛石晶體),但是,它具有十分特殊的物理性質,可用于切削、研磨、拋光等工業生產中。新中國成立前,國人生活貧苦,平日里經常使用的缸、盆、碗、碟一類的搪瓷用品,要是不小心打破了也舍不得扔,就找專門的工匠修理一下接著使用,于是就催生出一種專門的手藝人,鋦匠。他們每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以修理瓷器為生。在他們使用的所有工具中,最重要的是一顆像花生米大小的鉆頭,全靠它在又滑又硬又脆的瓷器上鉆孔,這就是大家常說的“金剛鉆兒”,常言道:“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說的就是這個。金剛鉆,其實就是金剛石,南朝學者劉道薈所著的《晉起居注》一書中寫到,在公元277年,我國敦煌地區曾進獻金剛石,它生自黃金,產于印度,可以切玉,能多次使用而不磨損。當然,說金剛石生于黃金并不正確,但這是我國古典文獻中最早提到金剛石,此后該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它的硬度極高,是自然界中硬度較高的礦物,這意味著其他礦物在金剛石面前都顯得不堪一擊。為了表示礦物的硬度大小,1812年,德國礦物學家莫斯首先提出了一種標準,即莫氏硬度,分別用1到10來表示以下十種礦物的硬度級別: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灰石、正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這里的硬度值并非硬度值,而是按硬度的順序表示的值。從莫氏硬度值中我們可以看出,后一種礦物可以在前面的礦物表面刻劃,而反過來卻不可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金剛鉆,其砂可以鉆玉補瓷,故謂之鉆。”古籍《金剛決疑》記載“西域實有金剛寶。此寶最堅不可壞。且能壞一切物”。所以,在現代工業領域中,金剛石是十分理想的切割、研磨和拋光工具,可用于制造刀具、鉆頭和磨料等。金剛石為何如此堅硬呢?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主要得益于碳原子之間強勁的共價鍵。1772年,法國著名化學家安托萬 拉瓦錫(Antoine Lavoisier)做了一個實驗:他將金剛石置于氧氣中,然后利用光學鏡片聚焦太陽光,照射鉆石,結果鉆石燃燒了!更奇怪的是,它燃燒的產物只有一種——二氧化碳,這充分證明了金剛石只不過是由碳元素構成的。1797年,英國化學家史密森 泰奈特(Smithson Tennant)重復了這樣的實驗,而且證明了相同質量的金剛石和石墨燃燒釋放的氣體量相同,進一步證明了金剛石和石墨的成分相同。雖然與石墨的成分相同,都為碳元素,但是其結構迥然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是一層一層排列,每層原子之間的結合力很小,層與層之間很容易滑動,所以我們用手觸摸石墨的時候會有一種滑膩的感覺,其莫氏硬度僅為1,是自然界中最軟的礦物之一。而在金剛石中,碳原子是彼此交錯排列的立體結構,每個碳原子都與其他4個碳原子直接相連,形成一個無限的三維骨架,是一個強有力的整體,這就決定了金剛石具有極高的硬度和化學穩定性,故而金剛石晶體為正四面體、八面體或菱形十二面體結構。然而,我國的古典文獻中記載,金剛石懼怕公羊的角和血,這種奇怪的說法很可能源自占星術。《資治通鑒》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初唐年間,從印度來了個婆羅門僧,說自己手里拿的東西非同一般,是佛齒,至堅至硬,所擊之處,無物可擋。長安城的男女老少都來圍觀。當時,有個名叫傅奕的太史令一向反佛,決定拆穿這個僧人的把戲。他叫來自己的兒子,告訴他說:“我聽說有一種東西叫金剛石,堅硬無比,外物是不能損傷的。但是羚羊角能破金剛石,你去試試。”于是,他兒子就遵照吩咐前去找印度僧人,拿出羚羊角狠狠地擊打那所謂的“佛齒”,結果“佛齒”應聲而碎,看熱鬧的人也就一哄而散。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金剛石雖硬,但性脆,在受到外力猛烈撞擊時會開裂破碎,因此,史書記載的金剛石害怕羊角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血汗,煉獄,隕星物以稀為貴。鉆石之所以價值連城,除了它的堅硬和光芒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極為稀少。自從人們發現了鉆石以后,就把它視為勇敢、權力和地位的象征,為了得到一塊鉆石,不惜一切代價拼命爭奪,甚至拿生命冒險。1701年,印度的一個奴隸發現了一枚寶石,為了掩人耳目將其帶出礦山,不惜割破大腿,將寶石藏于皮肉之中,忍痛逃離礦區。當他求助于一位英國船長幫他逃離這個國家時,吐露了這個秘密,可惜,狠心的船長背信棄義搶走了寶石,并將這個奴隸扔進了大海。歷經了無數次戰爭,輾轉多人之手以后,這枚珍貴的寶石流落到法國的盧浮宮阿波羅藝術館,供世人參觀。要得到1克拉重的鉆石,至少要開采處理250噸的礦石,別的礦物品位一般都以克/米?或千克/米?來計,而鉆石則以克拉/米?或毫克/米?來計,具有經濟價值的金剛石礦床品位低為0.1~0.2克拉/米?,富礦也僅為幾十克拉/米?而已,含量極低。有人統計后得出結論,一顆鉆石從它被開采到分選、加工和銷售,其過程中涉及到的人數可達200多萬!雖然聽起來感覺有些夸張了,但是,如果你看過2006年美國拍攝的電影《血鉆》,或許就能感受到,為了獲取暴利,人們不惜互相殘殺,彼此之間多次爆發武裝沖突,那一顆顆光芒四射的鉆石背后都隱藏著殘酷的斗爭,沾滿了勞工們鮮血。讓人驚訝的是,關于鉆石最初的采集方法,國內外有著十分相似的描述。在西方的傳說中,包括古羅馬哲學家普林尼所著的《鉆石之谷》以及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辛巴達的故事都曾寫到,只要把一塊肉扔到產鉆石的山谷中,等老鷹把肉叼起來,然后用弓箭將其射殺,就會發現被老鷹叼起來的肉上面粘了鉆石顆粒。我國明代學者曹昭所著的《格物要論》一書中則記載:金剛砂藏在深山之巔,人是上不去的,若將肉放在山中讓老鷹啄食,然后尋找老鷹的糞便,可以在糞便中發現金剛石顆粒。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金剛砂藏在深山之巔這種說法顯然不符合金剛石的分布規律,但用肉來粘住鉆石顆粒卻有一定的依據。天然產出的鉆石具有疏水性和親油性,也就是說,鉆石的表面不能被水弄濕,但很容易粘上油脂,用手觸摸似有一層油膜。讓老鷹來幫忙采集鉆石,真可謂是十分聰明的手段。到了現代,人們發現了鉆石的成礦規律,勘探與開發也就更有針對性。金剛石是在十分苛刻的高溫高壓條件下,歷經了數億年時間才得以形成,溫度要求在900~1300℃,壓力為4.5~6.0 Gpa(大約相當于4.5萬~6.0萬個標準大氣壓),時間約10億到33億年,具有這些條件的地方十分稀少,在地球上只有兩種地方,一是140至190公里深的地幔,位于相對穩定的大陸板塊之下,主要產于金伯利巖中,這是一種具有斑狀結構的角礫云母橄欖巖,常含有金剛石、橄欖石、金云母、鉻透輝石等礦物,被稱為金剛石的母巖,找到它就有可能找到金剛石。因最早發現于南非的金伯利地區而得名。非洲南部博茨瓦納著名的朱瓦能鉆石礦,每年的產量約1250萬~1500萬克拉(2500~3000公斤),這里的金剛石就是產于金伯利巖中,形成時間為9.9億年,在地幔中經過了生長——熔蝕——再生長的漫長過程,沿著深大的斷裂縫隙上升至地表附近成礦。另一種是隕石撞擊地球的地方,由于隕石撞擊產生高壓沖擊波,可將石墨轉變成金剛石,地質學中稱這種作用為“沖擊加載作用”。比如俄羅斯珀匹蓋隕石坑,由小行星撞擊而成,是目前世界上較大的金剛石礦床之一,每年的產量3500萬克拉(7000公斤),大約占全球天然金剛石產量的三分之一,而這種類型的沖擊式微粒金剛石也常作為鑒別古老隕石坑的一個指標。此外,若產于金伯利巖中的金剛石由深源火山噴發之后帶到地球表面,也可見于砂礦中,人們通常是先利用水流分離出較重的礦物,然后采用手工方式從中分選出金剛石。如剛果的鉆石,幾乎全部采集于砂礦之中。我國曾在1977年發現了一顆重達158克拉的特大鉆石,晶體透明,呈淡黃色,不可思議的是,它是山東省臨沭縣華僑鄉常林村的一個農民在耕田時發現的,后來獻給了國家,成為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較大的天然鉆石。人造金剛石由于金剛石在工業上用途廣泛,而天然金剛石的產量非常少,于是科學家就想到了人工合成。根據研究,在空氣中,當溫度高于700℃時,金剛石開始逐漸向石墨轉變,而在真空或不含氧的環境中,1700℃以上時開始轉化。反過來,隕石撞擊地球時的沖擊加載作用可促使石墨向金剛石轉變,這說明人工合成鉆石具有理論上的可行性。1953年,瑞士科學家首次人工合成金剛石,此后美國、英國、俄羅斯先后掌握合成技術。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人工合成的金剛石產量越來越高,2004年全世界合成金剛石共5.7億克拉(114噸),而到了2014年,則達到了45億克拉(900噸)。雖然人工合成的金剛石在外觀上和天然金剛石沒有任何差異,但人工合成金剛石的內部晶體結構和天然金剛石不同,并不是正八面體結構,而是一種復雜結構,所以它主要用于工業領域,做寶石飾品的話,就會在人們心理上大打折扣了。不僅如此,隨著科技的進步,目前市場上還出現了很多鉆石的仿制品,如合成立方氧化鋯、合成金紅石、合成碳硅石、人造釔鋁榴石和人造釓鎵榴石等,其中合成立方氧化鋯最為常見,因為它的價格便宜,一直是鉆石的仿制品。但是,這些仿制品的色散能力、相對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質和天然鉆石有一定的區別,可作為辨別真假的指標,如立方氧化鋯,它的色散能力和相對密度比鉆石稍高,但硬度明顯低于鉆石。1.3祖母綠:不是祖母喜歡的那種綠《紅樓夢》第五十二回,薛寶琴說:“我八歲時節,跟我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誰知有個真真國的女孩子,才十五歲,那臉面就和那西洋畫上的美人一樣,也披著黃頭發,打著聯垂,滿頭帶的都是珊瑚,貓兒眼,祖母綠這些寶石……”有紅學研究者認為,文中所說的“西海沿子”應該是指我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商埠,“真真國”應該是南海之西諸島,這位滿頭帶著寶石的真真國女孩可能是荷蘭人。沿海地區對外通商相對繁華,國外的珠寶玉石便逐漸走進明清時期的富貴人家。清朝末年,嘉慶皇帝查抄貪官和珅的家產時,在大量的珠寶中就發現有多塊祖母綠寶石,它們都來自于國外。史料記載,慈禧太后去世后,其墓葬中有大量珠寶,黃金、珍珠、翡翠等本土所產的自不必說,還有很多來自于國外的珠寶,其中就有祖母綠。與祖母無關僅從字面上看,很多人都會覺得祖母綠應該是祖母戴的寶石。其實不然,祖母綠和祖母之間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必然關系,只因為它的名稱源于古波斯語Zumurud,被音譯成漢語之后就成了“助木刺”“子母綠”,后來又變成了 “祖母綠”。早在公元前3500至前3000年間,在埃及紅海附近人們就已經發現并開采祖母綠,它也是當時埃及女王鐘愛的寶石。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祖母綠成為埃及貴族必備的裝飾珍品。傳說,祖母綠是愛神維納斯喜愛的寶石,所以在西方珠寶文化史上,人們一直認為它會給佩戴者帶來一生的平安,并選取祖母綠作為5月的幸運石,同時也將祖母綠作為結婚55周年的紀念石。盡管祖母綠在我國出產稀少,但深受人們喜愛,清代以前其知名度遠遠大于鉆石。明朝永樂年間,鄭和受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明代小說家羅懋登在其所著的《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一書中寫道,木骨都束國、竹步國和卜刺哇國這三個國家共同為大明王朝進貢,貢單上記之曰:“玉佛一尊,玉圭一對,玉枕一對,貓睛石二對,祖母綠二對……”這里所說的木骨都束國、竹步國和卜刺哇國都位于現在的非洲索馬里一帶,在當時的非洲,祖母綠是珍貴寶石,送到中國來更是無價之寶。剔透無暇的鉆石,通常是皇家貴族最喜歡的珍寶,但是法國的拿破侖與眾不同,他最喜歡那種青翠欲滴的祖母綠。1804年拿破侖稱帝,加冕約瑟芬為皇后,并親自為皇后帶上了鑲嵌著祖母綠的皇冠。可是好景不長,迫于政治壓力,約瑟芬與拿破侖在1809年離婚,一位畫家在為約瑟芬離婚前繪制畫像時,問她該佩戴哪種首飾,悲痛欲絕的約瑟芬最終選擇了拿破侖送給她的一條祖母綠項鏈。與海藍寶石為親從化學礦物學的角度來看,祖母綠其實是鈹鋁硅酸鹽,化學成分為Be3Al2[Si6O18],也就是說主要由鈹、鋁、硅和氧四種元素組成,屬于綠柱石家族。綠柱石硬度為7.5,晶體往往很大,歷史上曾經發現過長達8米、橫切面直徑2米的晶體。在地球上,鈹、鋁、硅和氧這幾種元素普遍存在,但通常情況下這些元素聚集在不同的地方,是不會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嚴格來說,祖母綠也許就不應該存在,但頻繁的地質構造運動創造了奇跡,大陸漂移、板塊碰撞、火山噴發等最終導致大陸地殼失去了它最初的純度,使得多種元素相互混合并重新結晶。但是,結晶之后的綠柱石大多為淺綠色,要表現出如同嫩綠的青草一般的綠色,還需要一種“雜質”來幫忙,那就是鉻元素。由于綠柱石礦物中的鋁離子(Al3 )半徑和鉻離子(Cr3 )半徑相差不多,鉻離子就會李代桃僵,以類質同象的形式代替部分鋁離子,同時由于存在鈹(Be2 )和硅(Si4 )兩種離子,從而使得其周圍配位電場強度減弱,電子從一個基態能級躍遷到另外一個能級,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以保障電子被激發,而這個能量對應的恰恰是紅色光和紫色光波段,即紅光和紫光被大量吸收,從而殘余的混合色就成了祖母綠的綠色。不僅如此,如果綠柱石中混入了銫,會表現出粉紅色,稱為銫綠柱石;如果含有二價鐵時,呈淡藍色,稱為海藍寶石;含有三價鐵時,呈黃色,稱為黃綠柱石。所以,祖母綠寶石的誕生,可謂是多種元素的“機緣巧合”,而且還是千百萬年時間凝聚的精華,主要產于綠柱石花崗偉晶巖及其相應的砂礦中。目前,世界上好的祖母綠產于哥倫比亞,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曾經展出過一顆產自于哥倫比亞的祖母綠晶體,重達632克拉,據說哥倫比亞的波哥大銀行收藏著世界上最珍貴的五顆祖母綠寶石,重量在220~1796克拉之間。另外,在巴西、澳大利亞、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馬達加斯加、贊比亞、坦桑尼亞、南非、尼日利亞、津巴布韋等地也有產出。20世紀90年代,我國云南發現了祖母綠礦床,但顏色多為黃綠色,質量一般。2004年,我國新疆發現了質地相對較好的祖母綠礦,顏色翠綠,略帶有淺藍色。讓鉆石低頭的昂貴2001年,巴西東北部的巴伊亞州礦工發現了一塊重達380余千克的祖母綠原礦,其中所含的祖母綠寶石大約有18萬克拉,價值4億美元。據說,當時開采這塊礦石的時候,礦工們用騾車搬運,后來半路上遭遇美洲豹襲擊,之后礦工們被迫抬著這塊礦石步行將其送到了圣保羅市,將其命名為“巴伊亞祖母綠”。此后,這塊礦石經歷了多次轉手和買賣,其中伴隨著欺詐和虛假交易,2005年被賣到美國,存放在新奧爾良一家銀行地下三層的金庫中,可是新奧爾良遭遇史上罕有的颶風襲擊,將它湮沒在水底,兩個月之后又被潛水員打撈出來。接下來,重新走進人間的巴伊亞祖母綠一次又一次轉手,價格節節攀升,買賣過程中又有多人受騙。巴伊亞祖母綠到底該屬于誰呢?就這樣,引發了一場錯綜復雜的官司,至少有8人宣稱對它擁有所有權。此案訴諸公堂,2015年3月鬧到洛杉磯高等法院,正當洛杉磯高等法院為此事而頭疼的時候,巴西政府站了出來,決定向美國政府討要這塊寶石,巴西政府代表稱“沒有任何寶石、石頭或者礦產可以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離開巴西”。然而,時至今日,價值連城的巴伊亞祖母綠究竟會判給誰,我們還不知曉。世界上還有比巴伊亞祖母綠個頭更大的精品,2007年7月,人們在馬達加斯加東南部發現了一塊重達536千克的祖母綠原礦,它長125厘米、寬78厘米、高55厘米,2008年在我國香港抱趣堂當代藝術館展出。據了解,這塊原生礦石是以傳統爆破方式開采出來的。爆破方式通常會將礦石崩成碎石塊,所以,能獲得這么大的完整礦石實屬不易,如今它已經被載入吉尼斯紀錄,成為世界上較大的祖母綠。在寶石交易中,評價祖母綠的經濟價值主要依據4C標準。質量上乘的祖母綠要求顏色純正、濃艷,其中以翠綠、微帶藍的翠綠色,內部要求純凈無暇,塊度要求越大越好,切工要求對稱、拋光度好。如果切割合適,會有美麗的貓眼效應。祖母綠硬度很好,但生性較脆,且內部還有許多細小裂紋,這使得對祖母綠的切割十分困難,通常幾十克的一塊原料只能磨得2~3克拉的少許成品。重量在2克拉以上的品質祖母綠已經十分罕見,超過5克拉以上的祖母綠更是難得的珍品,大于0.5克拉的祖母綠,其價值就已經明顯高于同重量的鉆石。祖母綠內部常見的是一種直線狀絲紋,就像蟬翼一樣,叫做綿。這其實是一種內部暗傷裂紋,沒有貫通表面,這種綿紋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鑒別真假祖母綠。人造贗品不易產生這種裂紋,即使有也是近圓形或同心圓形的,而不是天然寶石中的平行直線紋。正因為存在這種人工合成的困難,才使得天然祖母綠顯得更加珍貴。里面有硬“鈹”在普通百姓眼中,祖母綠是價值連城的珍貴寶石。在科學家眼中,它還有更大的魅力。18世紀末,法國礦物學家阿羽伊在研究祖母綠和綠柱石這兩種礦物時,發現它們晶體的幾何結構相同。于是,他懷疑這兩種物質應該是同一種礦物,但為了保障推斷結果的性,他請求化學家沃克朗幫忙鑒定。鑒定結果表明,祖母綠和綠柱石的化學組成確實是相同的,祖母綠實際上就是綠柱石的一種。更令人震驚的發現在于,沃克朗在鑒定過程中,意外地發現綠柱石中除了含已知的硅和氧化鋁外,還有一種新物質。1798年2月,沃克朗宣布了自己的這一發現,并給它取名“鈹”。可是由于技術所限,把鈹提純出來十分困難。直到30年后的1828年,科學家才將金屬鈹從化合物中分離出來。“鈹”這種物質是最輕的堿土金屬元素,比鋁輕三分之一,但強度比鋼還要大很多,而且還具有顯著的抗腐蝕性,加少量鈹于銅中,可制成既耐腐蝕又極堅韌的合金,用于制造飛機零件,將會大大減輕飛機的質量,提高飛機的靈活機動性,所以被廣泛應用于航空工業,尤其是用來制造強調速度的戰斗機。此外,鈹是金屬中的良導體,傳熱性能是鋼的3倍。鑒于這種特性,許多超音速飛機的制動裝置中用到了鈹,“剎車”制動時產生的熱量能很快散失。同樣的道理,如果用鈹來制造宇宙飛船的外層材料,當它高速穿越大氣層時,摩擦產生的高溫可以快速傳導出去,保障了飛行器的安全。

媒體評論

每一塊普通的石頭都值得尊重,巖石中的各種寶石、礦物更是如此。……這是一部講故事的結晶礦物學好書,讓我回憶起學地質時的無數美好場景! ——劉華杰,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物學文化倡導者。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的評論:

粗略翻看了一下,待有時間再詳讀

2017-11-26 22:25:55
來自半***(**的評論:

全彩印刷,內容很有趣。

2017-11-23 11:50:47
來自彭業蓁**的評論:

書有點貴。

2017-11-14 01:52:45
來自guandw**的評論:

11111111111111

2017-11-16 20:22: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印刷精美,圖片清晰

2017-11-17 12:45: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有看,包裝不錯

2017-09-11 13:34:47
來自遙***村**的評論:

書還不錯........

2017-11-12 20:29:4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不錯的書哦。愛生活、愛讀書!

2017-03-14 21:00:4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認真看看

2017-03-31 20:31:0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留著慢慢看

2017-04-29 20:41:44
來自肇***(**的評論:

沒有書脊 沒有書脊 沒有書脊 很怕忽然散掉

2017-05-08 13:33:4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先看看再說!

2017-05-22 23:19: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裝訂不錯,內容有點淺

2017-05-28 22:10:12
來自l***y(**的評論:

字數限制差評

2017-06-15 14:33: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很好,字體印刷清晰,價格很便宜,比去書市便宜還送貨上門,超值。

2017-06-16 20:23: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很好!

2017-07-08 00:16: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很好!!

2017-07-08 00:18:34
來自b***i(**的評論:

非常滿意,質量好,很喜歡

2017-07-14 08:56:36
來自xialin9**的評論:

內容豐富 整體感覺不錯 性價比很高 印刷很正 紙質好

2017-08-19 22:40: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性價比很合適,總在當當買書

2017-09-01 21:14: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的質量很好

2017-09-12 12:33: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很不錯 是正品 速度很快 朋友很喜歡

2017-09-15 10:55:20
來自天涯一**的評論:

極佳的科普書

2017-09-18 20:44:09
來自寶***0(**的評論:

孩子非常喜歡

2017-11-02 16:07:58
來自此***(**的評論:

包裝很結實,快遞很快。

2017-11-03 17:18: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對四大國石無只字介紹,是作者視野狹隘,還是其他什么原因?實在令人遺憾!

2016-12-18 13:58: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圖文并茂,很適合孩子們閱讀。改送了精美的書簽。

2016-11-27 12:26:55
來自***(匿**的評論:

書還可以,要給快遞員羅海華先生五分好評,送貨快,還給我送到了樓上,很感動。

2017-01-22 09:03:20
來自p***1(**的評論:

看了馬志飛在“一席”的演講之后才知道這本書,一次買了三本,送給朋友。

2017-04-29 23:05: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怎么都無法描述這本書對于五年級礦石迷女兒的意義,旅行到哪都帶著,研究,總結,好吧,這就是好書的魅力

2017-10-12 08:53:34
來自p***1(**的評論:

讀了此書才知道,我們中國的礦物和寶石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里面的知識真是太豐富了,而且也非常有趣。五星推薦!

2017-05-20 21:20:02
來自太***9(**的評論:

很喜歡寶石,也很想了解一些寶石的知識,這本書介紹的很詳細,圖片也很精美!

2017-08-13 14:26:37
來自濟***(**的評論:

石頭記(全彩) 很不錯。舉出許多人類在不同歷史時期生活及工業生產中,不同種類礦石的應用。科普性很強,圖片很多。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隨書還送了一個書簽。三十九點一元購入。

2017-06-05 14:43:1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 有種當年地概全白學了的感覺 珠寶專業的同學可以買來看一看說不定對實習課有幫助

2017-07-24 09:53:4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益阳市| 巫山县| 六安市| 桓仁| 盐亭县| 抚松县| 宣武区| SHOW| 五华县| 平江县| 临洮县| 东乌| 裕民县| 卢湾区| 靖宇县| 晋宁县| 枝江市| 台江县| 闽侯县| 家居| 阳泉市| 龙门县| 政和县| 勐海县| 田阳县| 松桃| 大荔县| 湘潭县| 依兰县| 楚雄市| 苏尼特右旗| 察隅县| 房产| 宽城| 新田县| 德安县| 荔浦县| 博湖县| 商水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