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歷史學家吳其昌為老師梁啟超撰寫的一部傳記,貫穿了梁啟超整個青年時期,涉及從梁啟超出生到失敗這二十五年間的中國歷史。
吳其昌在寫法上秉承了其師梁啟超著《李鴻章》時所開創的傳記章法,"以一個偉大人物對于時代有特殊關系者為中心,將周圍關系事實歸納其中,橫的豎的,網羅無遺",以故使得本書可供讀者在了解梁啟超事跡的同時深入理解相關歷史背景,從而成為一部別致的"中國近代史"。
1.梁啟超執教清華時期得意弟子、歷史學家吳其昌作品
2.天津梁啟超紀念館 監制
3.在民國版本(1944年)基礎上增補作者相關文字
4.特別收錄海外回流珍貴歷史圖片及梁氏生前重要照片
5.隨書附贈《梁啟超家書選》,品味梁家獨特的育子之道
吳其昌(1904—1944),字子馨,號正廠,浙江嘉興海寧縣硤石鎮人。歷史學家。1925年考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從王國維治甲骨文、金文及古史,從梁啟超治文化學術史及宋史,鉆研不輟,時有著作發表,深得王、梁兩先生器重。1928年任南開大學講師,后任清華大學講師,1932年任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后兼歷史系主任。著有《殷墟書契解詁》《金文世族譜》《朱子著述考》《宋元明清學術史》等。
及時章一世紀來中國的命運
——從鴉片戰爭至梁氏誕生的前夕
及時節緒說
第二節梁氏生前中國一般的慘況
第三節梁氏生前中國一般的教育狀況
第四節梁氏后來對于祖國命運的影響
第二章亡國景象與維新初潮
——從梁氏誕生至戊戌政變
第五節綜敘
第六節亡國現象的種種
——梁氏生后的中國慘況
第七節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鄉環境
第八節康梁會接及時章一世紀來中國的命運
——從鴉片戰爭至梁氏誕生的前夕
及時節緒說
第二節梁氏生前中國一般的慘況
第三節梁氏生前中國一般的教育狀況
第四節梁氏后來對于祖國命運的影響
第二章亡國景象與維新初潮
——從梁氏誕生至戊戌政變
第五節綜敘
第六節亡國現象的種種
——梁氏生后的中國慘況
第七節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鄉環境
第八節康梁會接
——關于思想、學術、政治的淵源
第九節梁氏獨立事業的開始
第三章維新的失敗與革命的成功
——自至梁氏亡命
第十節促成的原因
第十一節戊戌政變史劇的繪影
第十二節政變失敗原因的解析
附錄
梁任公先生別錄拾遺
梁任公先生晚年言行記
梁啟超生平大事年表
孟子說"知人論世",我們要知道一個人全部的事業,了解他全部的心境,欣賞他全部的風度,認識他全部的學問,然后才能公正地評判他生平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做這個人的傳記,必須暫時把我的神魂,鉆入這個人的時代,并立于這個人的環境,透視了這個人的情緒、性格,然后能作親切有味的描寫、客觀無私的綜述,并且才可成功一部鮮活的信史。
中國這一百年來(1842—1943)的命運,真正是從樂土跌入了地獄,又從地獄爬回到樂土,一個四千年歷史上從未有的大轉折期。在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雖然內部已經空虛,但外表承乾嘉余蔭,還是金光燦燁!《南京條約》以后,綁上及時條枷鎖!割了及時塊骨肉!以后一條一條的綁上無量數的枷鎖;一塊一塊的割了無量數的骨肉!受著這樣"凌遲"的慘刑,簡直墮入地獄的底層,最慘痛苦楚的時期,正在這一百年的中間。自甲午(1894)中日之戰,至庚子(1900)聯軍之役,那時瓜分的酷刑,已為全世界所宣判定了。稍有血性的國民,都想蹈東海而自殺;陳天華就是著名的代表之一。梁啟超,正是生長在這個最黑暗地獄底層的有血有淚有志氣的一位滿身創傷的青年。他也屢次想跳海而死,但他堅決地相信中國必然不亡,并且斷然復興,所以他在全然無望之中,掙扎奮斗。但是,可憐他到死,始終不見義師統一中華。他是在黑暗地獄中過了一生的"盲魚"!雖然他的心是不盲的。別人我不知道,使我而處在梁氏的時代,我恐怕要終日慟哭嘔血而死了。
……
優秀
看過《飲冰室合集》
裝幀不錯,內容也很好,可以慢慢看。
很好
買的書太多太多了,導致積累了很多未評價的訂單,也因此失去很多積分的機會,很不公平。所以我統一用這段話作為評價內容,說明這款產品沒問題,至少優秀;精彩的書我會不吝贊揚,而比較垃.圾的產品,我也會用心的差評,以提醒其他讀者留意。 部分圖片比較模糊。
好
整體感覺不錯
梁啟超是大師級的人物
不錯,喜歡這個版本的,一整套買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