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九死無悔思美人:屈原傳圖書
人氣:24

九死無悔思美人:屈原傳

他守護的楚國滿目瘡痍,瀕臨滅國,他自己的愛國美名卻流傳千古。中國浪漫主義情懷的愛國詩人,為了楚國的興盛,寧九死而尤未悔。
  • 所屬分類:圖書 >傳記>歷史人物  
  • 作者:[喬小主]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68025270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4
  • 印刷時間:2017-04-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詳盡描述了我國偉大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屈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的波瀾壯闊的一生,對詩人的性格和成長經歷進行了剖析,同時也對詩人九死無悔的愛國之情進行了贊揚和歌頌。

編輯推薦

以千古名人屈原為主角的年度大戲《思美人》即將在2017年端午節上映,該劇由馬可、張馨予等領銜主演,用青春浪漫的手法描述屈原傳奇跌宕的人生以及九死無悔的愛國情懷。借助高人氣的演員推動,必將興起“屈原”熱潮。每年端午節,也是紀念屈原的日子。

作者簡介

喬小主,博學撰稿人,一個游走于現代生活中帶著桃花源氣質的女人。自幼喜歡古典文學,愛善、愛美、戀月、戀茶、戀花,專注于中國歷史文化的研究與寫作,對歷史有著深厚的情感,筆力深厚,見解獨到,愿以虔誠的筆墨重現歷史精彩時刻。

目錄

及時章偉人誕:后皇嘉樹,受命不遷/1

一、 時代的饋贈/1

二、 血脈里的高貴信仰/5

三、 嗜書如命的少年/11

四、 內外兼修的愛美詩人/15

第二章飲血淚:宦海沉浮,諳盡世間苦楚/24

一、 滋蘭九畹,樹蕙百畝/24

二、 楚懷王最鐘愛的臣子/32

三、 博聞強志,明于治亂/39

四、 讒言是一把淬毒利刃/47

五、 楚國之殤/56

第三章傲風骨: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66

一、 受命于危難之間/66

二、 諫殺張儀/73

三、 君臣之間的脆弱關系/83

四、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88

五、 所謂秦楚之盟,不過一杯鴆酒/96

六、 風云際會,國勢變換/104

第四章悲濁世:讒人高張,賢士無名/113

一、 驅郢放逐/113

二、 一曲《離騷》撼天涯/126

三、 魂歸來兮/131

四、 目極千里,不見懷王/138

五、 國家不幸詩家幸/142

第五章塵世嘆: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148

一、 在最惡劣的環境里求生/148

二、 心若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153

三、 民不聊生的世界/165

四、 失國都之痛/168

第六章垂青史: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171

一、 天問,無法改變的命運/171

二、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183

三、 心與郢都一同碎裂/188

四、 蒼天無淚,魂歸汨羅/194

五、 詩魂不滅,萬古流芳/197

六、 千載流傳的端午節/203

后記/210

在線預覽

一、 時代的饋贈

縱觀歷史,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這已經成為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真理。

觸摸風云變幻的時代印跡,于情深意長的光陰中,英杰之輩們昂首走來。動蕩不安的時代,在正義與光明的感召下,他們背負起挽救蒼生的艱巨使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這也是他們之于時代的必然選擇。

五月初五,世人每每徜徉在汨羅江畔,總會哀嘆起那位已故的愛國詩人,那位白衣飄飄、大義凜然的英雄。他用死亡抒發著滿腔悲憤,用激進的方式控訴對時代的無奈。他以死報國,是一種熱忱的國家忠誠感,也是“鐵血擔當”。

也許世間的深情從來都是被辜負的。屈原對自己的家國一往情深,卻遭遇不公,使他寧愿選擇一死以明心跡。

穿越歷史長河,定格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仿佛能看到詩人徘徊于江畔落寞的身影,聽見他從不遠處發出的連連嘆息,這太息聲聲入耳夾雜著揮之不去的沉重哀思。

公元前四世紀中后期,屈原降生在楚國一個貴族家庭。在群雄爭霸、戰火紛飛的年代,身為貴胄的他卻一直無法享受安逸而高貴的生活。時代的巨浪瘋狂而恐怖,當它以強大的力量席卷而來之時,個人的身份、地位、榮耀都被吞噬一空,顯得那么微不足道。

湖北省秭歸縣,是屈原的故鄉。這是一座不大的縣城,如一顆小巧的明珠鑲嵌在長江邊上。奔騰的長江灌溉出一片肥沃的土地,屈原的家鄉就緊緊地依偎在長江旁。

屈原的家,就坐落在其中的一個村子里,他的父親沒有高官厚祿,雖然頂著與王族一脈相連的血統,卻也只能在一個下級官吏的位子上艱難度日。他無法給屈原創造優越的生活條件,卻可以用祖輩的光環點亮屈原的內心世界。

楚國,是當年中華大地上最富饒的國度,從東周開始,楚國就進入了極度興盛的年代,楚武王熊通帶著楚國的軍隊四處征戰,不斷地擴張著楚國的領土,那時的楚國,幾乎每一次征戰都是以勝利告終,每一次勝利之后,楚國的實力就會迅猛地增長,在長江流域,楚國作為霸主,早已稱霸許久。

可是,表面看楚國的經濟文化雖然高度發達,但政治上已日漸腐朽衰落,政權岌岌可危,似乎難再現昔日南方霸主的大國風采。

而此時的屈原,不過還是一個嗷嗷待哺的稚嫩男嬰,對于自己出生的這個國家和當時整個時局,渾然不知。

當楚國已經開始走向下坡路之時,國內新興地主階級和舊的貴族矛盾不斷加深。吳起此時輾轉來到楚國并為楚悼王重用,被任命為令尹主持變法。

雖然吳起在楚國得到重用,并開始了一系列的變法措施:取消了舊貴族的特權,甚至將貴族們的封地劃分到遙遠偏僻的地域,讓貴族們自己去開疆擴土;同時還不斷地精簡官員、選拔士兵……正如他在向楚王進諫時所說:“大臣太重,封君太眾。”這確實是楚國所面臨的較大問題,但僅靠打擊貴族卻無法根除這個國家的毒瘤。

吳起變法最終成為楚國這汪深潭中投下的石子,雖然激起了層層水花,但卻最終湮沒在深不見底的黑暗之中。

在楚悼王去世后,吳起即被殺害,所有的變法政策都被推翻。頑固勢力最終戰勝了革新勢力。這是楚國衰落的征兆,也是舊貴族和新地主階級進行博弈中取得勝利的征兆。

新的階級總是在新的社會背景、經濟形勢下應運而生,除非歷史倒退,否則這些逐漸壯大的社會階層終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但無奈的是,楚國依然選擇逆水行舟,如一葉扁舟般向著絕境行進。

如果說動亂是時代對于屈原的苛責,那么這個紛爭不斷、戰火連天的時代給予屈原較大的饋贈或許就是它包容而又多元的文化了。

文化總是伴隨著政治、經濟的變革而生,也隨之改變。這是時展的必然規律,在戰國時期也不例外。戰國時期,因為政治上列國并立戰爭頻頻、經濟上封建制生產關系發展迅猛,因此在思想上也呈現出一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現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等多個學派相互并存,繁榮發展。

這對于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屈原而言,無疑是一件幸事,因為這些思想的競相綻放,作為一個并不迷信于任何一個學派的人,他可以選擇揚長避短、去粗取精,吸收每一家思想的精髓,融入自己的理念中去。

雖然在后來屈原的人生以及詩賦創作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儒家理念的蹤跡,但是他卻又是那樣決絕,沒有實行儒學所倡導的“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此外,他又吸收了法家的長處,并試圖在楚國改革法令,提出了“國富強而法立”的法家觀點。

于屈原而言,這紛繁亂世中的各學派的智慧,都是他學習和借鑒的對象。但他依然是獨立的思想個體,并不迷信于學派,而是將其精髓運用到治理國家之中。他希望能夠憑借一己之力來改變整個國家的命運。

這是屬于詩人的天真和爛漫。他微小的力量最終未能治愈整個國家根深蒂固的頑疾。但他又是何其幸運,因為在這樣摸索救國之策、吸取百家之長的過程中,“楚辭”這一文體如劃破長空的一道彩虹一般,驚艷亮相。

二、 血脈里的高貴信仰

“世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人生需要擁有這般高貴而堅毅的態度,才能不被世俗迷住心智,清醒地傲立于世。在紛繁塵世,風浪時有之,誘惑時有之,但若能一直昂首挺胸,始終高傲地面對世間滄海桑田,才是真的可貴。

屈原便是這樣的人。當他的信仰破滅,內心曾經建筑的精神世界全部坍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徹底放逐之路,帶著滿腔的悲憤投身汨羅,還未實現的理想和抱負就這樣葬于江水深處。這本身就是一種大無畏的殉道精神,是貴族精神的最典型代表。

屈原的詩作不是專門為寫詩而產生的,他的行吟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詩歌只不過是他寄托精神的一種方式而已。因此,世人紀念屈原,并不是把他作為詩人來紀念的,而是紀念一位楚國的愛國主義者,紀念一種真正的高貴品質,崇尚一種高雅的愛國精神。

然而任何信仰和精神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這是深埋在內心深處最潛移默化的存在,是從血脈之中流淌出來的傳承和發展。屈原不僅僅是精神上的貴族,他本身便是貴族。

屈原在《離騷》開篇就宣揚自己族源出生的高貴,這并非只在強調血統,更重要的是宣揚人格品位的高貴和承傳有序,自珍自重,也證明了身世顯赫的他血液之中流淌著一種不輕易屈服的驕傲和自豪。

根據《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屈原出生在楚國貴族家庭,跟楚王同姓。

因為楚國王族姓“羋”,楚王以熊為氏。作為跟楚王同宗同族之人,屈原的“屈”也應該只是氏,他同樣姓“羋”。

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足以讓后人推斷出屈原的出身。高陽氏就是上古帝王顓頊,也是黃帝的孫子。楚國人認為,高陽氏就是楚國的始祖,每一任楚王,都為自己是高陽帝的后裔而驕傲。

顓頊的后裔中,子孫最繁盛的是重黎一支,出現了八姓氏族。也就是說,這八個姓都是顓頊的后裔,這八個姓的氏族相繼有七姓氏族在國與國的征戰中被滅掉,只剩下季連一支被保存并延續了下來。

這一支高陽氏的后裔來到了黃河流域,并漸漸壯大起來,到了鬻熊這一代,又帶領族人離開黃河流域,遷移到長江流域,在那里繁衍生息。

周王賜予鬻熊子爵的身份,將楚地作為他的封地。當時,楚地還是一片荒蠻之地,而楚國后來的豐功偉業,就從開墾這片荒蠻之地開始。

然而,作為“帝高陽之血脈”的屈原,為何在兒時過著與普通百姓并無二致的生活呢?

戰亂不斷、生活一片混亂、商人、門客崛起的春秋戰國,等級森嚴的貴族制度土崩瓦解。姓氏制度早已經不復往日模樣,開始不再是專屬于貴族的象征,而是普及到平民百姓中。

一些大商人、政客、門客為了改變地位積極地為自己冠上了“姓”。物以稀為貴,姓氏因此逐漸普遍,屈原的貴族身份也就模糊了起來。在《急就篇》中便可以得知:相對于先秦時期只有30個左右的姓氏,到漢代則出現了單姓127個、復姓3個,增加了整整三倍。

屈原在《惜誦》里寫道:“忽忘身之貧賤”,可見在屈原出生之后他的家族在經濟和聲望上已經沒落。但貴族終究是貴族,對于屈原而言,這是一種流淌在血液中和骨髓中的基因、本性和姿態,并不受經濟條件的影響。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是屈原對自己生辰年歲的自傳式描述。而屈原到底出生于何時何地,我們已經無從考證。

但是從屈原的詩句中,后人可以判斷出他大致生活的年代,約公元前四世紀中期到公元前三世紀初。

這個生于正月庚寅日的男嬰,似乎從出生之日便昭示了他的與眾不同與特立獨行。在春秋戰國時期,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而屈原則生于寅年寅月寅日。

家人對于屈原的誕生欣喜不已,《離騷》中曾這樣描述:“皇攬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正則”意思是正其禮儀法則;“靈均”則是神田的意思。父親伯庸因為屈原與眾不同的誕生之日對他寄予美好祝愿。

這是基于某種對于天命的致敬,更是作為一個父親最美好的祝愿。而屈原在日后的成長中也不負眾望,成了父親所希望的那般:正直聰穎,具有“內美”。

從幼年時期,屈原的貴族特質便開始嶄露頭角。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某個明媚燦爛的夏日午后,屈原穿著母親一針一線縫好的新鞋子,心情愉悅地在大街上游蕩。跟所有的孩子一樣,小屈原對于新衣新鞋同樣有著渴望和小小的虛榮心。

看著自己雪白的綁鞋帶和色彩鮮艷的新鞋子,他的心情無比愉悅。一直低頭看著新鞋子的屈原,發現路上有許多灑落的米粒。

在戰亂頻發、民不聊生的時代,糧食關乎每個家庭的生計,斷然不可能有人故意丟棄,一定是不小心灑落的。

于是,屈原順著米粒灑落的痕跡一路向前追尋,他看到一位步履蹣跚、背著米袋的老奶奶,而這位老奶奶的米袋上有一個小窟窿,米袋里的米正順著窟窿不斷地向外漏出。

屈原一邊幫忙撿起那些漏掉的米粒,一邊急切地呼喊老人家:“婆婆,您的米袋漏了。”在屈原的提醒下,老奶奶發現了自己米袋漏了,她顯得慌張無措,不知道該如何將米帶回家。

聰敏的小屈原立即想到了辦法,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漂亮干凈的綁鞋帶解了下來,幫老奶奶綁在米袋的窟窿上,并且用自己幼小的身軀扛起了米袋,一路扛到老奶奶家。

在送米去老奶奶家的過程中,屈原跟老奶奶一路攀談,他了解到老奶奶的兒子正在為了楚國駐守邊疆,便對老奶奶說:“您的兒子正在為了國家效力,以后就把我當作您的兒子,讓我替他來盡孝心吧!”

此時的屈原不過是一個從未走出過秭歸這片土地的孩童,但卻早已有了身為楚國貴族、身為這個國家主人的擔當。他愿意為國家分擔憂慮,以保衛祖國的邊疆戰士為榮,并且說出這番看似純真稚嫩,實則擲地有聲的保障。

從老奶奶家離開,屈原的鞋帶早已經因為綁米袋變得皺皺巴巴了,但是他比剛剛穿上新鞋的時候更加開心,因為于他而言,這是他用自己幼小的身軀為百姓、為國家奉獻。

一年后,屈原的家鄉遭遇大旱,讓原本就不富裕的村莊陷入了更大的絕望。到處都是逃荒的村民和饑腸轆轆的百姓。小屈原看著鄉鄰們面黃肌瘦的面容內心痛苦不已。

但是尚且年幼的他可以做的事情太少了。畢竟這個“楚國貴族”已經不復昔日顯貴,雖然不至于捉襟見肘,但也不過是僅夠自保罷了。

這是一種無比尷尬的境地,沒有什么比心有余而力不足更讓人揪心的了。屈原依然沒有放棄,他想到一個辦法:將自己家的米倉和門前的石洞打通,讓米順著這個小通道一點點流淌出來,就仿佛這石洞中可以涌出米一樣。

這無疑已經是年幼的屈原能夠想到的好的方法了。如此這般既不用直接送米給鄉親們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又可以瞞著家人去幫助鄉鄰。

在屈原的有意引導下,鄉親們很快發現了屈原家門口這個可以流出米的石洞,開始絡繹不絕地來這里裝米。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是也給處于絕望中的人們帶來了一絲希望。

人們不知道為何石洞里會流淌出米來,便將這天大的好事歸結為上天的恩賜,認為這是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他們的疾苦和呼喚,來拯救他們的。

屈原的父親一開始并沒有發現這個神奇的石洞跟自己家有關,但是也已經有所察覺。直到他發現自家米倉的米越來越少,便開始圍著米倉觀察,才發現自家米倉有一個洞往外漏米。

知子莫若父,屈父立即想到這是小兒子搞的鬼,于是找到屈原詢問究竟。屈原忐忑不安,害怕會受到父親的責難。但事情并非如他所想,屈父絲毫沒有怪罪他,還語重心長地與屈原講道理。他告訴兒子,希望幫助鄉鄰的出發點沒錯,但是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如果真的心懷蒼生,希望造福百姓,就必須讓自己擁有能夠幫助他們脫離困境的能力和形成更大影響的權力。

屈父用這件小事表達了對兒子的期盼和希望兒子入仕的愿望。聰明的屈原讀懂了父親的意思,也明白眼下的方法不過只是暫緩之計,挽救百姓、拯救國家,必須要擁有更強大的力量,他立志為此而努力。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書不錯,紙張好,大愛!

2017-05-29 11:36:5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滿意,很喜歡

2017-06-01 22:58:52
來自進***(**的評論:

一直信賴當當,有質量保證,老顧客了,支持當當

2017-06-04 20:32:33
來自z***a(**的評論:

課外班老師的推薦,應該不錯

2017-06-05 21:45:20
來自夏***(**的評論:

還不錯哦哦

2017-06-11 16:33:55
來自陳***3(**的評論:

感覺不錯的!

2017-06-12 13:38:35
來自***(匿**的評論:

喜歡。。挺不錯的。。

2017-06-23 07:50:07
來自***(匿**的評論:

紙張質量太差。。其他還行。。

2017-06-26 12:01:0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屈原是歷史知名人物,值得紀念

2017-07-04 14:34: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完這本書,對屈原有了新的認識

2017-07-06 21:42:5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的裝幀設計還可以

2017-07-06 21:44:5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快遞一天到達,簡直神速

2017-07-06 21:46: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送給朋友的,還沒問他看了沒有

2017-07-06 21:48:1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老師指定購買的書目,看完收獲很大

2017-07-06 21:50:1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多讀書,總是沒錯的

2017-07-06 21:56:1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有意義的一本書,點贊

2017-07-06 21:57:4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向屈原學習

2017-07-06 21:59:0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買書太多,來不及看,包裝很好!信賴當當!

2017-07-25 23:25: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神往的書,喜歡的年代。還沒有看,但喜歡。

2017-08-30 14:38:59
來自柯***d(**的評論:

九死無悔思美人:屈原傳 包裝很嚴實,隔天就收到了。這本書是看了思美人的電視后買的,想要對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了解更多一些。

2017-09-06 23:00: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太厚,還不錯

2017-09-12 10:47: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質量、排版印刷都很好

2017-09-13 09:57:21
來自無敵穿**的評論:

寥寥數筆寫出了一代詩人的一生

2017-09-28 23:28:27
來自c***h(**的評論:

不錯,喜歡這個版本的,一整套買齊了

2017-09-29 16:22:32
來自我不成**的評論:

寧九死其猶未悔

2017-10-19 18:19: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小標題起的不錯

2017-10-28 21:57:53
來自執著201**的評論:

值得一讀:質量不錯

2017-10-31 11:44:48
來自王奕然**的評論:

寫的真不太好,一點也看不進去,這個版本不建議購買,跟我買的白居易,蘇軾,李清照傳差遠了

2017-11-08 17:44:2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丰县| 东方市| 锡林郭勒盟| 平远县| 乐业县| 德阳市| 波密县| 科技| 舞阳县| 剑川县| 萨嘎县| 沙坪坝区| 长沙市| 囊谦县| 融水| 法库县| 石首市| 汉川市| 惠州市| 石渠县| 武安市| 兴安县| 年辖:市辖区| 自贡市| 厦门市| 高青县| 桂东县| 肥东县| 郓城县| 运城市| 无极县| 荆州市| 丁青县| 长兴县| 门头沟区| 怀安县| 宾川县| 惠水县| 会宁县| 靖边县| 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