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書是柏楊史學著作的代表作之一,是柏楊在九年零二十六天的監獄歲月里“埋頭整理中國歷史”而成的一部巨著。說它是巨著,一是就篇幅而言,全書近八十萬字,作者以百年作為敘述單元,先把中國史分成非信史與信史,前者從神話、傳說到半信史時代,后者從公元前九世紀開始,一直到晚清;二是就影響力來說,《中國人史綱》自出版以來,一直是廣大讀者了解中國通史的重要書籍;三是《中國人史綱》的成就代表了作家寫史的一種立場,在將歷史寫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方面,柏楊先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讀柏楊著作常常讓我想到魯迅(代序
序
第1章 歷史舞臺
一 空中`馬上
二 河流`湖泊
三 山
四 沙漠`萬里長城
五 城市
六 地理區域
七 演員
第2章 神話時代
一 開天辟地
二 五氏
東西方世界
第3章 傳說時代
一 黃帝王朝”
二 姬軒轅
三 伊祁放勛與姚重華
東西方世界
第4章 半信史時代
一 公元前二十三世紀
二 公元前二十二世紀
三 公元前二十一世紀
四 公元前十九世紀
五 公元前十八世紀
六 商王朝社會形態
七 公元前十七世紀
八 公元前十三世紀
九 公元前十二世紀
一○ 周王朝封建制度
一一 瓶頸危機
一二 公元前十一世紀
一三 公元前十世紀
第5章 信史時代
公元前九世紀
東西方世界
第6章 公元前第八世紀
一 周政府的東遷
二 春秋時代
三 周鄭交戰
四 楚王國
五 衛國新臺丑聞
東西方世界
第7章 公元前第七世紀
一 封國的并吞與逐君殺君(上
二 五霸
三 齊國霸權的興衰
四 晉國長期霸權
五 秦國短期霸權
六 楚王國問鼎事件
東西方世界
第8章 公元前第六世紀
一 封國的并吞與逐君殺君(中
二 楚王國霸權的隱憂
三 鄢陵之役
四 國際和平會議
五 伍子胥鞭尸事件
六 魯國的“三桓”政治
東西方世界
第9章 公元前第五世紀
一 封國的并吞與逐君殺君(下
二 個黃金時代——大黃金時代
三 儒家
四 道家,`墨家`法家
五 諸子百家
六 戰國時代
七 晉國的分裂
東西方世界
第10章 公元前第四世紀
一 封國的消失與蛻變
二 吳起與楚王國
三 歷史上較大的魔術——秦國變法
四 合縱對抗與連橫和解
五 齊宋兩國的侵略戰爭
六 三位巨子
東西方世界
第11章 公元前第三世紀
一 東方各國互相纏斗
二 嶄新的外交政策——遠交近攻
三 呂不韋`韓非
四 六國覆滅
五 輝煌的八十年代
六 贏政大帝
七 焚書坑儒
八 秦王朝突然瓦解
九 西楚王國曇花一現
一○ 西漢王朝大統
東西方世界
第12章 公元前第二世紀
一 匈奴汗國崛起沙漠
二 道家思想的實踐——黃老政治
三 七國之亂
四 儒家思想定于一尊
五 對匈奴汗國的反擊
六 張騫通西域
七 中國疆土的再擴張
八 漢賦
東西方世界
第13章 公元前及時世紀
一 漢匈兩國的和與戰
二 司馬遷`路溫舒
三 中國疆土的繼續擴張
四 匈奴汗國的分裂
五 外戚政治
東西方世界
第14章 及時世紀
一 新王朝與新社會政策
二 二十一年改朝換代混戰
三 東漢王朝建立
四 匈奴汗國的再分裂
五 班超再通西域
六 羌戰
東西方世界
第15章 第二世紀
一 西域的喪失`
二 羌戰的擴大與慘烈
三 外戚政治的重演
四 士大夫及門第的形成
五 宦官制度
六 次宦官時代
七 佛教`道教`黃巾
八 三十一年改朝換代混戰
東西方世界
第16章 第三世紀
一 赤壁戰役
二 三國時代
三 政制`九品`清談
四 晉王朝暫時的統
五 八王之亂(上
東西方世界
第17章 第四世紀
一 八王之亂(下
二 大分裂時代開始
三 三國并立
四 五國并立
五 晉帝國局促一隅
六 北中國的大混戰
七 前秦帝國的茁壯
八 淝水戰役——歷史的命運
九 八國并立
一○ 九國并立
東西方世界
第18章 第五世紀
一 十一國并立
二 短命王國相繼滅亡
三 五胡亂華十九國結束
四 南北朝
五 南宋帝國的暴君
六 南齊帝國的暴君
七 北魏帝國遷都與華夏化
八 奇異的寄生集團
九 佛、道二教的發展
東西方世界
第19章 第六世紀
一 南梁帝國的北伐
二 二十年代——北魏遍地抗暴
三 北魏帝國的分裂
四 蕭衍父子引起的南中國混戰
五 北齊、北周倏興倏滅
六 大分裂時代終結
七 突厥汗國崛起沙漠
東西方世界
第20章 第七世紀
一 仁壽宮弒父兇案
二 楊廣的大頭癥
三 十八年改朝換代混戰
四 中國第二個黃金時代
五 唐政府的結構
六 教育與科舉
七 佛教凈化與三教合
八 中國疆土的再擴張
九 西域征服與西南地區挫敗
一○ 東方戰爭與長期和平
一一 武望(武則天)——中國的女皇帝
一二 酷吏與酷刑
東西方世界
第21章 第八世紀
一 一連串宮廷政變
二 兩洋海上交通
三 商業都市興起
四 唐王朝社會結構
五 文學發展
六 唐詩
七 五十年代對外挫折
八 安史兵變
九 藩鎮割據
一○ 西域的再喪失
一一 和親政策與回紇汗國
東西方世界
第22章 第九世紀
一 藩鎮割據的惡化
二 中國第二次宦官時代
三 朋黨——兩個政客集團的斗爭
四 東南地區的兵變
五 較大一次農民暴動
六 殘余燭火上的內斗
東西方世界
第23章 第十世紀
一 小分裂時代一五代十一國?
二 遼帝國統一塞北
三 短命政權間的殊死戰
四 宋帝國統一中國本部
五 交州的脫離與獨立^
六 宋遼對抗
東西方世界
第24章 第十一世紀
一 宋遼和解
二 宋帝國立國精神——茍且偷安
三 士大夫的樂園
四 教育文化
五 宋詞
六 定難戰區建立西夏帝國
七 王安石
八 新舊兩黨的斗爭
九 舊黨的分裂
一○ 儒家學派的主流——理學誕生
東西方世界
第25章 第十二世紀
一 趙佶輕佻
二 金帝國掀起的風暴
三 慘不忍睹的勝利
四 開封的陷落
五 宋政府南遷
六 岳飛之死
七 又一個大頭癥——完顏亮
八 高度物質文明的社會
九 道學與圣人系統
東西方世界
第26章 第十三世紀
一 韓促胄北伐與失敗
二 蒙古帝國崛起瀚海
三 遼`花`西夏`相繼覆亡
四 金帝國末路
五 福華篇時代
六 宋帝國末路
七 元政府的建立
八 蒙古五次征伐
九 中國的都市
一○ 元曲
東西方世界
第27章 第十四世紀
一 蒙古對中國本部的統治
二 漢人激烈反抗
三 明王朝興起
四 朱元璋的大屠
歷史舞臺
每一個民族都有它的生存空間——歷史舞臺,中國人亦然。
中國人的歷史舞臺是世界上最巨大、最古老的舞臺之一,這舞臺就是我們現在要介紹的中國疆土。它位于亞洲東部,介于驚濤萬里的太平洋和高聳天際的帕米爾高原之間。大約公元前三十世紀前后,遙遠的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較近的印度,都在萌芽他們的古文明時,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中國文明。這文明一直延續,并于不斷揚棄后,發揚光大,直到今日。
當時的中國人自以為恰恰地居于世界的中心,所以自稱中國,意義是位于全世界中心的國度。又因為所居住的土地美麗可愛,所以自稱華夏,華的意義正是美麗可愛。至于自稱和被稱為漢民族或漢人,那是公元前二世紀西漢王朝建立以后的事。在公元前三世紀和公元前二十二世紀時,也曾自稱和被稱為秦人或夏人,前者謂秦王朝之人,后者謂夏王朝之人。
中國跟任何一個文明古國一樣,從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區,不斷地聯合、融化和擴張,而終于成為一個龐大的帝國。截至二十世紀初葉,中國疆域面積達一千一百四十萬方公里。最西到帕米爾高原(東經74°),最東到烏蘇里江口(東經135°),最北到黑龍江的漠河(北緯53°),最南到南中國海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北緯4°)。
中國版圖像一片和平寧靜的海棠葉,臺灣島和海南島,像鑲在葉柄下方的兩顆巨大珍珠。南中國海諸島,則是無數散落在碧綠海水中的小的珍珠群。
華夏人就在這個空間上降生、成長,中國歷史也在這個舞臺上演出。在正式敘述他的成長和演出之前,我們應該對他先有一個了解,包括舞臺的各個重要角落和全體演員。一空中?馬上
現在,讓我們搭乘可以跟光速相等速度的宇宙飛船,從廣闊的太平洋,向西飛航。
首先呈現出來的是一排日本列島,安靜地斜臥在巨濤之中,它上面幾乎全是山脈,而且我們還可能察覺到它不斷地在顫動,那里是世界上聞名的火山地帶,日本列島正坐落在上面。續向西飛,我們可以看到有日本列島一半大的一個雄偉半島,像一個驚嘆號形狀,插入日本海跟黃顏色的黃海之間。它的南端跟日本列島的南端,隔著對馬海峽,遙遙相望,這就是朝鮮半島。中國文化的繼承者之一,并由它轉輸給另一中國文化繼承者日本。
朝鮮半島之北,是中國富庶的東北地區。朝鮮半島之南,是長達一萬四千公里、曲折而成為半圓弧形的中國海岸。北方海岸有兩個小半島——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像蟹螯一樣箝住渤海的海灣。中部海岸向東方凸出,那正是海棠葉的葉柄所在。南方海岸向西南伸展,兩顆珍珠島嶼,臺灣島和海南島,清晰在目。
越過海岸,宇宙飛船正式進入中國上空,巨大的舞臺呈現在眼底。四條悠長的大河,在巨大的舞臺上,均勻地并排著,從西向東流。最北一條跟俄羅斯交界的是黑龍江,次北一條成“幾”字形的是黃河,偏南一條白浪滾滾的是長江,最南一條像手指匯到手掌一樣的是珠江。
如果是二月天氣,我們在宇宙飛船上會眺望到,最北的黑龍江千里冰封,那里的中國人還穿著皮衣皮靴,從口中吐出的熱氣會立刻在睫毛上凝結成冰。而最南的珠江這時卻仍滔滔奔流,那里的中國人正額上淌著汗珠。兩地人們如果交互旅行,僅只衣服穿著一項,便需要經過專家指導,一個人如果穿著單衣服從廣州出發,當他在黑龍江畔的漠河下飛機時,他可能會立刻凍死,這說明這個舞臺南北距離遙遠的程度。
在渤海岸凹處,一條黑線,向西翻山越嶺地蜿蜒伸展,那就是聞名世界的萬里長城。長城以北是內、外蒙古沙漠地區,這時仍一片隆冬景象,但長城之南卻針鋒相對的已大地春回,從萬里長城到淮河這個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上,全部覆蓋著青青的小麥,像一座無涯的大海,城鎮只不過是一群孤島。溫和的春風吹動時,原野掀起麥浪,翻騰澎湃,密接的村落在麥浪中飄圖一二十世紀初葉鳥瞰下的中國浮,更像海上的點點漁舟。在南方,也就是在淮河以南,跨越長江,直到海南島,全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為了灌溉的緣故,那稻田被分割為一塊一塊,像無數寶鏡,在太陽光下反射出萬道光芒。
——這就是中國本部的景觀,截至二十世紀初,六分之五的中國人居住在那里。
再續向西飛,距山東半島約八百公里,宇宙飛船越過南北縱長的太行山,就看到地面突然隆起的山西高原。它的北方是瀚海沙漠群,靜止時像一個死海,連秋蟲的聲音都聽不見,一旦掀起風沙,人們的視線便全部模糊。山西高原不過是黃土高原的一部分,風沙怒吼時,它的威力僅次于真正的沙漠。黃土高原的居民大多數住在窯洞之中,窯洞的外貌很拙陋,但內部冬暖夏涼。
就在山西高原的中央城市太原,向南到洞庭湖,南北一線的上空,我們必須把手表撥慢一小時,假如宇宙飛船是八時進入中國,那么在越過這一條線之后,時間卻是七時。因為我們跨進格林威治時間的另一個地區,光陰正在回轉。
不久,我們就可眺望到黃河之濱的一座古城——蘭州,在它之北仍是向西延伸的瀚海沙漠群,在它之南是廣大的四川盆地和云貴高原。華北大平原跟錦繡江南的廣大綠色世界,逐漸消失。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種景象,除了青蔥的四川盆地外,其他地區農作物的生長,都十分困難。北方瀚海沙漠群上的駱駝鈴聲是最有力的響聲,南方云貴高原全是驚人的山嶺和驚人的河谷,它地下豐富的礦產,要到二十世紀,才顯出它的重要。
大咸水湖青海湖,在宇宙飛船下滑過去,我們看到了萬里長城盡頭的嘉峪關,也看到像天上繁星一樣的黃河發源地星宿海和潺弱一線的長江發源地沱沱河。就在它們上空,必須再把手表撥慢一小時,因為自上次撥慢了一小時后,我們又直線前進了一千五百公里。而就在同時,我們會吃驚地發現,地面更突然間峻拔上升。假如我們以四千米的高度進入中國而一直保持這個高度不變,那么此時宇宙飛船已經撞到地面,因為我們已到了平均海拔四千五百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也就是世界上較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頂,宇宙飛船必須升高。
在青藏高原上,看不到什么,它在二十世紀前,是中國最寂寞的地區,眼睛所及的全是終年覆雪的山頭和寒冷貧瘠的砂礫丘陵,只偶爾有長毛的牦牛在山谷中載著貨物,成一個伶仃的隊形,踽踽前進。農作物因氣候寒冷和土壤太壞的緣故,十分稀少,只有少量質量低劣的青稞;人口更是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還不到一個人。在世界屋頂之北,是陡然陷下去的巨大的塔里木盆地。再北則是天山。越過天山,又是一個陡然陷下去的盆地,即準噶爾盆地。這兩個盆地上的稀少人口——二十世紀初只有二百五十萬,包括了博覽會般的各種民族,是中國境內人種最復雜的地區;就在那沙漠跟巨山之間的千里草原上,不時興起詩人形容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人場面。比起東部中國,這里顯示的不是在方塊稻田上生活的人們所能想象的氣魄。
世界及時高峰額非爾士峰(珠穆朗瑪峰)和它所屬的巨大山脈喜馬拉雅山,都在我們眼下消失。宇宙飛船現在又前進了約一千五百公里,正位置在塔里木盆地的中央上空,必須再把手表撥慢一次,把六時撥為五時。使人興起一種青春倒流的驚奇和喜悅。
——不斷的時間變換,會擾亂正常的生活程序,這是疆土過于廣袤的煩惱。從極東的烏蘇里江口,到極西的帕米爾,時距相差四個小時。當烏蘇里江口的漁夫在晨光曦微中泛舟捕魚時,帕米爾的農人還在酣睡。一個人從烏蘇里江口,于黎明時乘超光速飛行器向西飛航,他會發現天色越走越黑,當他完成五千公里的旅行,敲他住在帕米爾山下朋友的家門時,卻正是午夜。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有這種奇特的景觀,這少數國家是:俄羅斯、中國、加拿大、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撥過手表,于是我們到了群山之母的帕米爾高原,它是中國最西的邊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個國家環繞在它的另一面,成為中國西陲盡頭的三大鄰邦。
空中鳥瞰之后,讓我們走下宇宙飛船,跨上馬背,對這個巨大舞臺,再做一次了解。
……
一直聽網上的音頻,很感興趣,忽然覺得還是看文字比較清晰。早在上大學的時候老師就推薦看,圖書館借的,不是這個封面版本。只可惜看的不仔細,這次重新看,希望有更大收獲。
了解中國歷史的入門書,別人推薦的,應該值得一看。
大學看過柏楊先生的著作,這本書我基本重抄了一遍。
柏楊的史觀,和以往讀到的不同。本人覺得寫的有些偏激,但不影響這本書是本好書的事實。
剛收到書本,看了前面幾頁,覺得這書正是我想要的,書本內容全面、豐富,淺顯易懂,但不知道我讀初一的兒子能看懂么?暑假讀書行動很快將開始了,希望有用,謝謝柏楊!謝謝出書的人員!謝謝當當!謝謝郵遞員!
書的封皮很喜歡,黑色的很大氣,看著也舒服,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內容自不必說,柏楊老先生把歷史寫的頗為通俗易懂,看晚會大致對中國歷史的輪廓和一些歷史知識有些掌握。
這已經是第二次購買的,作為中國人,除了看看《上下五千年》為中國的地大物博、歷史悠久而高興之外,也不妨看看這本《中國人史綱》,視角獨特,融歷史、地理、人文、神話于一體的中國歷史。
柏楊先生的中國史,簡明扼要,從史實中發現史識,是有思想的好史書!
柏楊老師的這本書,從大學的時候就有聞名,讀了上冊就畢業了,所以干脆買了全套回來慢慢讀,很有特色的歷史書,需要細細研讀。紙質和裝幀都很喜歡。
我只讀完上冊,真是不錯的一部史書,糾正了很多以前的錯誤認知(電視劇害死人啊),讀起來不會覺得乏味晦澀難懂什么的,很好理解,只是也很崩潰,因為很多字都很生僻,不認識啊,新華字典都搞不定,正在當當上尋找,一部更為強大的字典。。。
柏楊先生寫的詳細,從中國的地理著手,歷朝歷代,從東到西,南到北西域,河西,河套,關中平原,漠北,漠南,塞北,河東,河北,江東,巴蜀,嶺南,關東,中原,山川,河流,再到那個城市建都,時間,從外圍入手,逐漸深入,甚是入迷。
書的質量很好,可以當歷史詞典用。柏楊先生的著作精品。希望送書員守規矩,我寫好的要求上班時間送來,不要下班時間送,還到處找人非要對方幫我簽收,很尷尬。希望提高服務質量,不要為個人私利影響客戶利益,謝謝。
書已讀完,正讀第二遍。本書選取史料獨到,精簡又高度濃縮,語言流暢、洗練、不乏幽默,是史學入門的好讀物。本書是作者在獄中寫就,寫作當作消遣,獄中生活也就不那么枯燥了。不過依然難能可貴
只是抱著重溫歷史的態度去閱讀此書,最初也只當做消遣。讀書過程中每每泛起想要了解作者的沖動。歷史都是人書就的。就像對待同一件客觀事物一樣,敘事方法的不同會招致聽眾對事件本身的不同理解
柏楊獄中之作,太史公曰文王拘而作周易,仲尼厄爾做春秋。劉瑜說把中國人史綱當做恐怖小說來讀。這套書你值得擁有。
內容就不用贅言了,在此說明一下書的裝幀和印刷都非常好,保持了人民文學的一貫水平,此外已我自身的體會(親身觀察過兩版實體書)而言,2011年印刷的這版封面要比2013印刷的更符合書的主題,沉穩大氣,2013版的封面略顯浮夸不夠莊重。
收藏很久了,一直在等合適的機會。發貨速度快,非常滿意。作為一個中國人,了解自己國家和人民的歷史文化理所當然,與其它的文史書籍一起看,互為補充和借鑒。
同學做讀書報告時推薦的這本書,對于我們歷史學師范專業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好好掌握兩個通史的內容,柏楊先生的中國人史綱在中國通史這塊真心很贊,之前看過柏楊曰,覺得文風很不錯,推薦購買~
很難想像的出柏楊老先生能在這么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完成這本書,正本書對于中國的歷時進行了整體的描述,所以對于各朝的講述難免有些籠統。當然柏楊老先生當時也沒那么多條件去詳細翻閱各類資料,算是一本對中國歷時大概了解的好書。
歷史這個東西,當你喜歡看看之后,發現其中有很多的東西可以找到些生活之類的規律。而柏楊的這本書特 別好,具有那種按照公元紀年來編寫,這樣的體例讓人更加的明晰年代。明晰中國事件發生的同時,與國外的事件相對比。推薦。
記得小學的時候花了15塊錢買了上中下三冊的林漢達著的《上下五千年》,那時候15塊錢還是挺值錢滴。初中看了柏楊先生的《西游怪記》當時是當黃色小說看來的。后來才知道柏楊是史學家、小說家。本來是買《丑陋的中國人》,怎么點到《中國人史綱》了?不過也好。
這種個書也比較有意思,看完后會對歷史有個大概的了解了。包括經常在大型歷史劇里出現的人物都有一個比較直觀的了解了。里面還有地圖呢。很好。也是值得擁有的一套書。上下倆本。看看不錯。適合心靜的時候看。能靜下心來更好。
訂購的時候沒留意不小心訂了兩次中國人史綱,還好線上客服申請退換非常方便,就是給工作人員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非常抱歉。訂購之前看評論非常期待。
包裝精美,整體感覺內容很深厚,,性價比沒的說,文字和圖片排版非常正統,印刷很贊,字樣清晰很凝練,不像一般銷售的書籍,非常爛,很值得收藏,晚上6點的時候收到的,快遞服務很好,晚上睡不著了,還沒讀呢就很興奮了,就像窺得寶山一般竊竊自喜,和大家分享一下嘍!
之前買過一次,送給同事的孩子了,很喜歡,對好書的占有欲望充斥著我的心,這次活動又購買了,與錢穆先生的“溫情與敬畏”相比,柏楊更富有“激情和自省”,歷史本來就是多個角度的匯集,從歷史讀物中體驗作者的旅程、精神和思想也是頗有趣味的一件事吧。
裝幀非常漂亮,紙質非常好。內容更是沒得說,這部中國人史綱是柏楊嘔心瀝血之作,可謂字字珠璣。比起其他的長篇大論的通史,我選擇這本我覺得很值
雖然還沒有看完,但是書的開頭對中國的地理進行了形象生動的介紹,為之后的各種歷史事件的展開進行了地理上的鋪墊。書的紙質很好,手感超棒~捧著這樣的一本書看的時候很開心,很有興趣看下去。作者也寫的很詳細,很用心,值得一看~并收藏~
文筆犀利,個性彰顯;文字圖表并茂;古今地名對比;古今官職對比;引用數據厚實,描述得當;不盲從,不隨大流,不含含糊糊,有見地,講真話,吐真言,觀點鮮明(書中有些觀點或提法值得商榷),見解獨樹一幟!中國人史綱不失為一部“以史為鑒”的名人著作!可讀值得一讀!
以百年作為敘述單元,了解中國通史的重要書籍,將歷史寫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
柏楊先生的書,沒有什么好說的。我是比較喜歡這種文風的,犀利又平實,還帶點反諷式的幽默。這個史綱的筆鋒看起來跟其他的雜文略有不同,不過很值得一看。
《中國人史綱》是臺灣作家柏楊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作家著史的最杰出代表作。《中國人史綱》完成于監獄之中,以近八十萬字的篇幅,講述和評論了從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時代到二十世紀第一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國歷史。全書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評論尖銳深刻,可洞幽燭微。
快遞速度很快,第一天下單第二天就到了,書的紙質,印刷都很好,很滿意!
十幾年前就買過一本由柏楊先生寫的此書,用獨特的視角對歷史做出了詮釋,當時感觸頗深。后來這本書不知被哪位舍友借走未還,現在又重新購買,做為收藏吧。 對歷史的敘述條理清晰、淺顯易懂、清新流暢,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如一縷清風,讀史使人明智,讀《中國人史綱》使人睿智。
《中國人史綱》自出版以來,一直是廣大讀者了解中國通史的重要書籍;三是《中國人史綱》的成就代表了作家寫史的一種立場,在將歷史寫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方面,柏楊先生做出了杰出的成就。
講述和評論了從盤古開天地的神話時代到二十世紀第一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整部中國歷史。此書有如下優點:首先是文字舒展漂亮,如行云流水;評論尖銳深刻,可洞幽燭微。其次,在章節安排上富于創造。全書以“世紀”分章,以問題分節,給人以明快的感覺
文筆犀利,個性彰顯;文字圖表并茂;古今地名對比;古今官職對比;引用數據厚實,描述得當;不盲從,不隨大流,不含含糊糊,有見地,講真話,吐真言,觀點鮮明,見解獨樹一幟!中國人史綱不失為一部“以史為鑒”的名人著作!可讀值得一讀!看后值得收藏!
一年級兒子似乎對歷史有興趣,于是買了一套《全球通史》和一套《中國人史綱》作為對自己歷史知識不足的填補,以便能跟兒子對得上話。這本書通俗易懂,不枯燥。我在讀,重拾歷史知識。看我讀,兒子也在一旁饒有興味的看。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