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很好的羅馬法專家,原安徽大學法學院教授周枏先生所撰寫的關于古代羅馬法律制度的著作。1983年,司法部與安徽大學法律系合辦了羅馬法師資進修班,由周枏教授主講羅馬法。在羅馬法培訓班結束時,進修班同學倡議將周枏講課的錄音和筆記分工整理出書,期能拋磚引玉。該著作分為上下兩冊,對古代羅馬法律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私法領域進行了十分詳實和客觀的描述,是目前為止國內關于古代羅馬法律制度介紹為詳細、為、內容為的羅馬法著作,也是周枏先生一生治學的結晶。
周枏(1908-2004),字叔廈,江蘇溧陽市人。1928年國公學大學部商科畢業,1931年在比利時魯汶大學獲政治外交碩士學位,1934年在該校獲法學博士學位。回國后先后任教于上海特志學院、湖南大學、暨南大學等,講授民商法和羅馬法。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西南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學院、安徽大學和上海法學研究所講學,1980年任安徽大學民法學教授、研究生導師,直至1990年退休,主要著作有《羅馬法原論》、《羅馬法提要》等。周枏先生一生致力于羅馬法的研究和傳播,被當今法學界喻為"羅馬法活字典"。
羅馬法原論》上冊
前
第YI編 總論
第YI章 羅馬法研究的對象和意義
第YI節 羅馬法的概念
第二節 羅馬法研究的對象
第三節 羅馬法的基本特征
第四節 羅馬法的巨大歷史影響及其原因
第五節 學習羅馬法的意義
第二章 羅馬法的歷史
第YI節 羅馬法的分期
第二節 第YI期――王政時期(公元前753一前510年)
第三節 第二期――共和國時期(公元前510一前27年)
第四節 第三期――帝政前期(公元前27一公元284年)
第五節 第四期――帝政后期(公元284―565年)
第六節 羅馬法的復興
第三章 羅馬法上"法"的語義及其分類
第YI節 "法"的語義學意義及其制定
第二節 羅馬法的分類
第三節 羅馬法的編排體系
第四章 羅馬法的解釋
第YI節 法律解釋的緣由和意義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種類
第二編 人法
第YI章 自然人
第YI節 人格
第二節 行為能力
第三節 住
第二章 家和親屬
第YI節 家的概述
第二節 親系和親等
第三節 親屬會議
第三章 家長權
第YI節 概述
第二節 家長權的內容
第三節 家長權的取得
第四節 家長權的消滅
第四章 婚姻和夫權
第YI節 概述
第二節 婚約
第三節 結婚
第四節 婚姻的效力
第五節 夫妻財產
第六節 婚姻的消滅
第七節 姘合
第五章 家主權和恩主權
第YI節 家主權
第二節 恩主權
第六章 買主權
第YI節 買主權的產生
第二節 處于買主權下的家屬之法律地位
第七章 準奴隸
第八章 監護和保佐
第YI節 監護和保佐概述
第二節 監護
第三節 保佐
第九章 法人
第YI節 法人概述
第二節 法人的種類
第三節 法人的能力
第四節 法人的成立和消滅
第三編 物權法
第YI章 物
第YI節 物的概念
第二節 物的分類
第二章 物權
第YI節 物權概述
第二節 所有權
第三節 他物權
第四節 占有
羅馬法原論》下冊
第四編 繼承法
第YI章 羅馬繼承法的主要原則及其演變
第二章 遺囑繼承
第YI節 遺囑繼承的意義
第二節 遺囑的方式
第三節 遺囑能力
第四節 繼承人的指定
第五節 指定的補充
第六節 遺囑自由的限制
第七節 遺囑的無效
第八節 遺囑的啟封
第三章 法定繼承
第YI節 法定繼承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十二表法》關于法定繼承的規定
第三節 大法官法對法定繼承的改革
第四節 帝政后對法定繼承的改革
第五節 《優帝新敕》的規定
第四章 遺產的繼承
第YI節 繼承的接受
第二節 繼承的效力
第三節 繼承權的保護
第五章 繼承的拒絕
第YI節 拒絕繼承的方式
第二節 拒絕繼承的效力
第六章 遺贈
第YI節 遺贈的要素
第二節 遺贈的取得
第三節 遺贈的無效
第七章 遺產信托
第YI節 遺產信托概述
第二節 受托人和信托受益人地位的演變
第三節 遺產信托與遺贈的區別
第八章 死因贈予
第五編 債法
第YI章 法律行為
第YI節 法律行為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 法律行為的構成
第三節 法律行為的解釋
第四節
第五節 法律行為的無效
第六節 期日和期間
第二章 債
第YI節 債的概述
第二節 債的發生
第三節 債的保全
第四節 債的轉移
第五節 債的消滅
第六編 訴訟法
第YI章 訴訟法概述
第二章 法定訴訟
第三章 程式訴訟
第四章 FEI常程序
附錄一 羅馬王、帝年表
附錄二 《十二表法》
附錄三 主要參考書目
附錄四 周著《羅馬法原論》評介
附錄五 《羅馬法原論》給我們的啟迪
后記
周枏先生學術年表
帶走一個時代的羅馬法學家――追憶周枏先生
讀周枏先生《羅馬法原論》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