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食糧》是紀德的《人間食糧》(1897)與《新食糧》(1935)兩部散文作品的合輯,被譽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是與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不分伯仲的福音書。
人間食糧,象征著人類在大地上謀取幸福的精神食糧。《人間食糧》問世之初,曾被曲解為是一部對欲望和本能的贊美之書,是宣泄青春激情和沉醉于享樂的文字盛宴。事實上,紀德是在通過謳歌人的自由與解放,提倡應當主宰理念,摒棄一切道德的、家庭的、社會的約束,認識自我和世界,成為獨立的個體,去擁抱世間萬物。《新食糧》則是在紀德游歷赤道非洲和意大利,憤然揭發殖民主義者的罪行,多次參與反法西斯活動后,思想更加成熟,轉向睿智與和諧后問世的作品。他發出“不要再崇拜偶像了!”的吶喊,呼吁發掘并憑借人類自身的獨立精神,破除偶像崇拜,真求真理,實現自由和幸福。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德烈 紀德的精神獨白,解脫之書,與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不分伯仲的福音書。 “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經》”,二十世紀西方文學史、思想史影響力的作品之一。著名法語翻譯家李玉民譯本,法語學者必備法譯漢典范。
安德烈 紀德André Gide(1869—1951),生于巴黎富有資產階級家庭,10歲喪父,由母親撫養并給予清教徒式的教育,釀成了他的叛逆性格。早期作品有象征主義色彩。1909年參與創辦《新法蘭西評論》。1925年去非洲考察,身心發生巨大變化,陸續發表《剛果之行》《從乍得歸來》,抨擊殖民主義。1932年參加國際反法西斯運動。主要作品有散文詩集《人間食糧》,小說《偽幣制造者》《背德者》《窄門》《田園交響曲》《梵蒂岡的地窖》等。
他是時代的見證人,更是時代的創造者,其作品憑著對真理的滿腔熱愛,敏銳洞察宗教、家庭、愛情、性、政治等各類問題,宣揚解放與自由,以赤誠之心去直面人性中的無限可能,深遠地影響了法國乃至整個現代西方文學史、思想史,成為西方同時代作家及后世作家的精神導師。
獲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
李玉民著名法語翻譯家。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新中國首批留法學生,首都師范大學教授。教學之余,從事法國純文學翻譯二十余年,主要譯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三個火》《基督山伯爵》《羊脂球》等;戲劇有《繆塞戲劇選》《加繆全集戲劇卷》……在李玉民的譯作中,有半數作品是他首次向中國讀者介紹的。
譯本序:紀德的寫作狀態
人間食糧
1927年版序
引
及時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第七篇
第八篇
頌歌
尾聲
新食糧
及時篇
第二篇
第三篇
第四篇
及時篇
我這懶散的幸福,長期昏睡,現在醒來了……
―哈菲茲
納塔納埃爾,不必到別處尋覓,上帝無所不在。
天地萬物,無一不表明上帝的存在,但無一能揭示出來。
我們的目光一旦停留在一件事物上,就會立刻被那事物從上帝身邊引開。
別人紛紛發表著作,或者工作鉆研,而我卻相反,漫游了三年,力圖忘掉我所博聞強記的東西。這一退還學識的過程,既緩慢又艱難;不過,人們所灌輸的全部知識,退還了對我更有裨益:一種教育這才真正開始。
你永遠也無法明了,我們做了多大努力,才對生活發生了興趣;而生活同任何事物一樣,我們一旦感興趣,就會忘乎所以。
我往往暢快地懲罰自己的肉體,只覺得體罰比錯失更有快感:我沉醉其中,因不是單純犯罪而得意揚揚。
拋開優越感吧,那是思想的一大包袱。
我們總是舉足不定,終生憂煩。如何對你講呢?細想起來,任何選擇都令人生畏,連自由也是可怕的,如果這種自由不再引導一種職責的話。這是在陌生的國度選擇一條路,每人都會發現自己的路,請注意,只適用于自己;即使到最鮮為人知的非洲,找一條最荒僻的路徑,也沒有如此難以辨識。……有吸引我們的一片片綠蔭,還有尚未枯竭的清泉幻景……不過,還是我們的欲望所至之處,才會有清泉流淌;因為,只有當我們走近時,那地方才成形存在,只有當我們行進時,景物才在周圍逐漸展現;遠在天邊,我們一無所見,即使近在眼前,也僅僅是連續不斷而變幻不定的表象。
如此嚴肅的話題,為什么用起比喻來了呢?我們都以為肯定能發現上帝,然而,唉!找見上帝之前,我們卻不知道面向何方祈禱。后來,大家才終于想到:上帝無處不有,無所不在,哪里卻又尋不到,于是就隨意下跪了。
納塔納埃爾,你要仿效那些手擎火炬為自己照路的人。
你無論往哪兒走,也只能遇見上帝。―梅納爾克常說:“上帝嘛,也就是在我們前邊的東西。”
納塔納埃爾,你一路只管觀賞,哪里也不要停留。你要明白,唯獨上帝不是暫存的。
關鍵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目睹的事物。
你所認識的一切事物,不管多么分明,直到末世也終究與你涇渭分明,你又何必如此珍視呢?
欲望有益,滿足欲望同樣有益,因為欲望從而倍增。實話對你講吧,納塔納埃爾,占有渴求之物一向是虛幻的,而每種渴求給我的充實,勝過那種虛幻的占有。
納塔納埃爾,我的愛消耗在許多美妙的事物上;我不斷為之燃燒,那些事物才光彩奪目。我樂此不疲,認為一切熱衷都是愛的耗散,一種甜美的耗散。
我是異端中的異端,總受各種離經叛道、思想的深奧隱晦和抵牾分歧所吸引。一種思想,唯其與眾不同,才引起我的興趣。我甚至從自身排除同情心;所謂同情心,無非是承認一種通常的感情。
納塔納埃爾,絕不要同情心,應有愛心。
要行動,就不必考慮這行為是好是壞。要愛,就不必顧忌這愛是善是惡。
納塔納埃爾,我要教會你熱情奔放。
人生在世,納塔納埃爾,與其平平安安,不如大悲大慟。我不要休息,但求逝者的長眠,唯恐我在世之時,未能滿足的欲望、未能耗散的精力,故世后又去折磨我。我希望在人世間,內心的期望能夠盡情表達,真正的心滿意足了,然后才絕望地死去。
絕不要同情心,納塔納埃爾,應有愛心。你明白這不是一碼事,對不對?唯恐失去愛,我才對憂傷、煩惱和痛苦抱有同感,否則的話,這些我很難容忍。各人的生活,讓各人操心去吧。
(今天寫不了,谷倉里有個機輪總在運轉。昨天我看到了,正打油菜籽,只見糠秕亂飛,籽粒滾落在地。塵土嗆得人透不過氣來。一個女人在推磨,兩個漂亮的小男孩光著腳丫在收菜籽。
我潸然淚下,只因無話可說了。
我明白,一個人除此再也無話可說的時候,就不能提筆寫東西。但我還是寫了,并就這同一話題寫下去。)
納塔納埃爾,我很想給你一種誰也沒有給過你的快樂。這種快樂,我本人倒是擁有,但不知如何給你。我希望與你交談比誰都更親切。我希望在夜晚這樣的時刻到你身邊:你翻開又合上一本本書,要從每本書里尋求更多的啟示,你還在期待,你的熱情自覺難以撐持而要轉化為憂傷。我只為你寫作,只為這種時刻寫作。我希望寫出這樣一本書:你從中看不到任何思想、任何個人激情,只以為看到你本人熱情的噴射。我希望接近你,希望你愛我。
憂傷無非是低落的熱情。
每個生靈都能赤身裸體,每種激情都能豐滿充實。
我的種種激情像宗教一般敞開。你能理解這一點吧:任何感覺都是一種無限的存在。
納塔納埃爾,我要教會你熱情奔放。
我們的行為依附我們,猶如磷光依附磷。這些行為固然消耗我們,但是也化為我們的光彩。
我們的靈魂,如果說還有點價值,那也是因為比別的靈魂燃燒得更熾烈。
我見過你喲,沐浴在晨曦中的廣袤田野;我在你的清波里沐浴過喲,藍色的湖泊;清風的每一次愛撫,都令我喜笑顏開。納塔納埃爾,這就是我不厭其煩要向你絮叨的。納塔納埃爾,我要教會你熱情奔放。
假如我知道更美的事物,那也正是我對你講過的―當然要講這些,而不是別的事物。
你沒有教我明智,梅納爾克。不要明智,要愛。
納塔納埃爾,我對梅納爾克的感情超出了友誼,接近于愛。我對他愛如兄弟。
梅納爾克是個危險人物,你可要當心;他那個人哪,智者們紛紛譴責,孩子們卻無一懼怕。他教孩子們不要再僅僅愛自己的家,還逐漸引導他們脫離家庭,讓他們的心渴望酸澀的野果,渴求奇異的愛情。啊!梅納爾克,我本想還同你走別的路,一起漫游。可是你憎惡怯懦,力圖教我離開你。
每人身上都有各種特殊的潛力。假如過去不是往現時投射一段歷史,那么現時就會充滿所有未來。然而可惜的是,獨一的過去只能標示獨一的未來,它將未來投射到我們面前,好似投射在空間一個無限的點。
永遠不做無法理解的事情,方是萬全之策。理解,就是感到自己勝任愉快。盡可能肩負起人道的責任,這才是良言正理。
生活的不同形式,我看對你們全是好的。(此刻我對你說的,也是梅納爾克對我講的話。)
凡是七情六欲和道德敗壞的事,但愿我都體驗過,至少大力提倡過。我的全身心曾投向所有信仰,有些夜晚我狂熱極了,甚至信仰起自己的靈魂來,真覺得它要脫離我的軀體。―這也是梅納爾克對我講的。
我們的生活展現在面前,猶如滿滿一杯冰水,這只著附水汽的杯子,一個發高燒的病人雙手捧著,想喝下去,便一飲而盡,他明明知道應當緩一緩,但就是不能將這一杯甘美的水從唇邊移開:這水好清涼啊,而高燒又令他焦渴難耐。
紀德在世24小時,法國便還有一種文學生活,一種思想交流的生活,一種始終坦率的爭論……而他的死結束了
能激勵心智的時代。
──[法]莫里亞克
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他為我們活過的一生,我們只要讀他的作品便能重活一次。紀德是個不可替代的榜樣,因為他選擇了變成他自身的真理。
──[法]讓 保羅 薩特
那么多青少年對《人間食糧》都狂熱地崇拜,這種崇拜遠遠超過文學趣味。
──[法國]安德烈 莫洛亞
我關在自己的房間,極為無所事事,擯棄了一切,為欲望所折磨,并且因為等待而感到饑渴,這本書來了,解了我的饑渴。
──[法國]雅克 科波
速度很快,質量不錯
紙張以及排版都可以,很喜歡安德烈 紀德,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超級超級好
很喜歡這本書
好好好好好好
包裝完好,速度快,很滿意!
很劃算 是正品 好東西還會來回購!
是很好的書
很好的一本書
和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并肩。感性的文字發人深思。
感覺不錯,值得一看。
包裝完好,速度快,很滿意!
書很好,很實用!
好書 物美價廉
棒棒的書,值得一讀
包裝很好!
你永遠無法明了,我們作了多大努力,才對生活發生了興趣,而生活同任何事物一樣,我們一旦感興趣,就會忘乎所以。」紀德對人生的看法不能更對我胃口。將樂觀當做盔甲去生活和感知,本質上卻是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人生那么短,生活無常,我們也只能絕望地做些快樂的事了呀。
送人了……感覺應該還行吧……
物流快,很不錯,很滿意,覺得還可以~
真人間食糧
可能文學底蘊還不夠,看不太懂,緣分未到,先放著
很喜歡的一本書,終于有了新版本,版式讀起來很舒服。
精神獨白,解脫之書。這是一本你讀它時會燙手的書。
確實看過就可以扔了。雖然是雞湯,但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早一點遇到它。
人活著必將要用精神食糧抵抗社會和生活的壓力
從書的內容來看,此書是文學書籍,內容詳實,敘事準確真實,從書的作者來說,寫作認真,思路清晰,能把書中有關觀點講透徹,所以值得一看。
《人間食糧》紀德的散文代表作。作者以他在非洲地區的漫游為線索,以虛擬的女神為他的傾訴對象,描摹異國風情,抒發人生感懷。在書中,作者用熾熱之情呼喚用腳去丈量大地,用文字表達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