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獲得了財政部"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開始了國內首個文化產業的研究類專項資金——"文化產業重大課題研究計劃",與此相關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4)》也集中反映了該計劃的研究成果。其中"總報告"從單篇報告擴展為一個欄目,希望邀請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評估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年度宏觀形勢,此外新設立了"重大專題"欄目,力圖從"文化投資"、"文化消費"、"文化貿易"以及"文化科技前沿"等幾個方面對發展形勢作出專門分析。
張曉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首席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兼職研究員。
王家新,財政部中央文資辦主任,財政學博士,中國財政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藝術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藝術經濟學研究生導師。
章建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院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兼職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兼職研究員;《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執行主編。
Ⅰ總報告
1總報告一明確新坐標謀求新發展[張曉明王家新章建剛執筆]
一總體判斷:文化產業發展進入"換擋期"
二政策建議:以市場取向的改革釋放發展的紅利
三進一步思考:對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復雜性要有充分估計
2總報告二中國文化產業年度形勢分析[總報告課題組]
一文化產業的經濟分析:一個新框架的提出
二2012年中國文化產業的狀況:一個全新觀察
三新視角下中國文化產業的主要問題
四展望和建議
3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座談會發言摘要[王家新劉玉珠高書生等]
Ⅱ重大專題
4中國文化產業投資的現狀與趨勢[劉德良林林溫智錕丁文超曾軍]
5當前中國文化消費趨勢[艾洪德高學武靳繼東]
6我國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狀況[金元浦等]
7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態勢[李炎胡洪斌王佳]
8全球文化科技前沿趨勢研究[丁肇辰秦蓁]
Ⅲ行業報告
9出版行業年度發展報告[郝振省楊春蘭]
10廣電行業年度發展報告[楊明品于秀娟]
11演藝行業年度發展報告[王文杰李曉曄]
12藝術品行業年度發展報告[劉建華郝天韻]
13文化產業新興業態發展報告[魏玉山李文竹]
14文化裝備制造業發展報告[管理]
Ⅳ區域報告
15環渤海地區:要素有效配置引領產業聚合[賈佳胡洪斌]
16長三角地區:現代城市集群構筑產業發展航母[李炎]
17中部地區:資源優化整合推動競合發展[于良楠]
18東南地區:從文化制造走向文化創意[楊傳張]
19東北地區:特色資源激活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王佳]
20西北地區:后發突圍創新發展路徑[鄒沁園]
21西南地區:優良文化資源助推特色文化產業[何繼想]
22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實證分析[胡洪斌]
Ⅴ編委紀事
23"U40文化產業暑期工作營"——一個創新課題制模式的有益探索[意娜]
24第二屆中國博士后文化發展論壇(2013)綜述[祖春明]
25中國文化產業大事記[王艷芳整理]
摘要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4)》是第十二本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編寫。
從2012年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獲得了財政部"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設立了國內首個文化產業的研究類專項資金項目——"文化產業重大課題研究計劃",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組織多學科專家學者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重大戰略問題進行聯合攻關研究。與此相關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4)》的編排也做出調整嘗試,以更集中反映該計劃的研究成果。具體做法包括,"總報告"從單篇報告擴展為一個欄目:其中"總報告一"集中分析宏觀形勢和政策走向;"總報告二"(由總課題組撰寫)則提出一個"文化產業年度宏觀形勢分析模型",并運用該模型對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總報告"欄目還增加了一篇《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座談會發言摘要》,今后也希望邀請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評估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年度宏觀形勢。此外,本書新設立了一個"重大專題"欄目,力圖從"文化投資"、"文化消費"、"文化貿易"以及"文化科技前沿"等幾個方面對發展形勢做出專門分析。
以張曉明、王家新、章建剛為執筆人的"總報告一",和由總報告課題組撰寫的"總報告二"展示了本書的核心觀點。
本書指出,十八屆三中全會后,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入"換擋期",即把發展的基礎和動力從政府轉向市場,并將發展的速度降下來,將發展重點轉向轉型升級。針對此時期的政策建議為:以市場取向的改革釋放發展的紅利。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精神和要求,首先,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中心環節,從內容原創環節入手,打通和理順文化產業的價值鏈;其次,建立符合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要求的現代文化管理體制;再次,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的各項制度安排,并及時轉換政策體系。此外,在這一時期應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復雜性有充分估計。
本書還基于文化再生產理論提出一種新的文化產業分析框架,并把它作為了文化產業年度宏觀形勢分析的基礎。運用此分析框架,可觀察到中國文化產業的一些特征:一是文化再生產類別的資源分布規模相對較大,二是與國民經濟體系相融合的類別的資源分布規模處于中游水平,三是生產性文化服務類別的資源分布規模相對較小;還可觀察到文化內容生產贏利水平和生產效率較低,國民經濟體系支撐文化產業類別贏利性較弱,文化融入國民經濟程度有待提高等問題。基于相關分析提出的建議是:重新認識文化內容生產,著力提高生產效率;發揮國民經濟對文化產業的基礎性支撐作用,促進文化科技融合;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的引擎作用,加快文化融入國民經濟的步伐;激發原創動力,在建立健全市場體系的基礎上構建體制機制。
書還沒來的急看,物流神速,書質量好。
書很不錯,是正版
書好
書不錯,但是后半部分略顯凌亂
寫論文要用的書,有能用到的地方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寫論文用的,要是有電子版就好了
為了寫畢業論文買的這些書,感覺不錯,可以好好的看看。
正品,文化產業應該讀
等等它們無不體現了人民對純潔感情的渴望
書還沒有看,但是包裝不錯,質量也很好。一直在當當購書,服務很滿意,以后還回來。
藍皮書,寫論文用,值得信賴
好書
好評!
好
還不錯
很好!
物流贊,超級快!
不錯
很快,書也很好
是一本不錯的書,推薦你也一起來看
店家很講信譽,而且很不錯哦,在這家店買東東,我很滿意~
書的質量很好,是正版全新的,與介紹相符,值得購買。
一直在當當買書,感覺服務很好,不喜歡的、后悔的可以7天無理由退書,所以我喜歡當當。
已經在當當網買好幾年的書了,書的質量一直非常好,是正版,以后會一直在當當網買書和其它東西的!
以前買過這系列的,還不錯,注冊ssap網還有電子版送。
這個商品不錯,有助于認識當前文化產業的發展~
以市場取向的改革釋放發展的紅利,以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為中心環節,打通和理順文化產業的價值鏈;建立符合現代文化市場體系要求的現代文化管理體制,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的各項制度安排,并及時轉換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