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本書借希臘神話中“米諾陶”這個半人半牛怪獸的形象來比喻美國自20世紀二戰結束以來所推行的全球化政策。本書討論的關鍵點是:在1971年以后,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由順差轉變為逆差,對全球經濟的發展是否起決定性作用。
本書推翻了金融化與監管不力是歐元區危機始作俑者這樣的說法,以歷史的視角道出了歐洲和世界各國將難以置信的大量資本送往美國和華爾街,使后者成為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所謂的拉動世界經濟的“引擎”的事實。
本書透過表象分析指出,美國通過任意擴大赤字鞏固其全球霸主地位并如愿以償之后便進行了的金融化,由此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因而,當前的金融危機不僅僅是銀行的問題,更是體制的問題——歐洲不斷加深的危機,只是如今由美國打造的不平衡、不可持續的全球“體系”的必然結果。
希臘前財政部長,曾先后任教于埃塞克斯大學、東英吉利大學、悉尼大學、德克薩斯大學,現為雅典大學經濟學教授的雅尼斯 瓦魯法克斯深度剖析當今國際經濟格局的又一力作!是西方學者中開始將中國納入全球經濟體系中重要一員來闡述全球政治、經濟變局的著作!
本書有公眾關注的這些話題:自二戰以來,美國是怎樣一躍而成為世界的老大的?美國是怎樣斂財并讓自己富起來的?美國是怎樣運用經濟的手段,讓歐洲、亞洲和其他洲的國家對其俯首帖耳的?
本書還有公眾關心的這些話題:世界經濟的前景美妙嗎?美國還會繼續稱霸下去嗎?美國會衰落嗎?美國和歐洲會分道揚鑣嗎?中國會后來居上嗎?
1.本書直指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為美國,闡述了美國是如何走上世界老大之位的。
2.本書道出美國刻意扶持德國和日本,讓包括歐洲在內的各國俯首帖耳的真實用意。
3.從經濟角度深度剖析了美國稱霸全球、維護全球霸權,進而影響國際政治和經濟格局的各種策略和手段。
4.從歷史的角度回顧了美國推動的全球化政策的發展歷程、各種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緣由和對個人現實生活的影響。
5.本書還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前景及未來局勢進行了預測與展望。
雅尼斯 瓦魯法克斯(Yanis Varoufakis,1961— ),希臘當代著名政治經濟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經濟學和博弈論,曾先后任教埃塞克斯大學、東英吉利大學、悉尼大學、雅典大學、德克薩斯大學,現為雅典大學經濟學教授。2015年1月出任希臘財政部長,7月辭職。他還著有《博弈論批判導引》、《現代政治經濟學》(合著)等作品。
校譯者簡介:
閔小寶,男,1975年生,經濟學博士,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供職于廣東省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長期關注并研究中國與世界經濟問題,公開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
朱紅根,男,1975年生,經濟學博士,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投資經濟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副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2015),長期從事國際財經研究,有專著、譯著和多篇學術論文,曾多次擔任學術口譯。
目 錄
新版本序
致 謝
第1章 引
第2章 未來的實驗室
第3章 全球計劃
第4章 全球米諾陶怪獸
第5章 野獸的女仆
第6章 崩 潰
第7章 反戈一擊的女仆
第8章 米諾陶怪獸的全球遺產
第9章 怪獸消亡后的世界
后 記
注 釋
危難時刻見真情,是指人性在絕境中才能得到更真實地體現,所謂絕境,就是指當人類萬念俱灰之時仍發現自己處于深深的困境之中。當人類突然陷入困境之時,我們不知道如何對耳聞目睹和手所能觸摸到的以及耳朵所能聽到的一切進行解釋。在那些罕見的危難時刻,由于人類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弄清楚我們感官所接收的內容,因而會因為困境而變得更加謙卑,并且時刻準備揭示幕后的真相。這個世界充滿了陷阱,人類正陷入困境,給人的感覺是全人類正處于歷史的拐點,而2008年9月正是一個這樣的一個拐點。
人類對1929年以后世界的種種經濟表象背后的神秘力量感到驚訝不已,下述數據是匪夷所思的:全球大約有40兆億美元證券突然蒸發了;僅美國而言,蒸發了14兆億美元的家庭財產、減少了70萬個工作崗位;此外,過去幾十年積累起來的對經濟的信心突然喪失殆盡了。
到目前為止,政府頑固地堅持財政保守主義政策而使集體陷入更加惡化的困境。而財政保守主義可能是20世紀殘存的大眾意識形態:直到幾個月以前,他們向金融體系注入了數以兆計的美元、歐元和日元等,并且屢屢得手,這使得他們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海量紅利。他們煽情地宣告已經找到了某個彩虹末端的一桶金。當遭遇微弱的反應的時候,各國的總統們、首相們、專心致志反集權的善男信女們,以及新自由主義信徒們開始著手組建一大波國際化的銀行、保險公司和汽車制造商,上述一切使得1917 年后列寧的功績也相形見絀。
以前發生過危機的次數很多,主要有:2001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危機,1991年的衰退,黑色星期一 ,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的崩潰,第三世界陷入惡性債務危機,或者是20世紀80年代早期英國和美國部分地區經濟蕭條及進一步惡化。本次危機不同于以前所有的危機,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地理位置、特定社會階層或者特定部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所有2008年以前的危機都是局部的。政府并不是很在乎那些危機的長期受害者,當(比如黑色星期一,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對沖基金大失敗或者兩年后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危機)政府感到如芒在背的時候,它們會迅速且有效地去盡力救助。
與歷次危機迥然不同的是,本次危機無論是全球還是新自由主義心臟地帶的經濟都由于2008年的大崩潰而惡化。而且在本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會持續惡化。英國的及時次危機很可能實實在在地重創了南部地區的富人。美國次貸危機雖然起源于經濟不太發達的邊緣地區,但它卻全方面地影響了下述特權階層:封閉式小區、綠化率較高的郊區和富人聚集的常春藤大學。全歐洲對危機的態度是:齊心協力,確保歐盟60年不解體。次貸危機期間,人口向相反的方向流動:波蘭和愛爾蘭的工人離開都柏林和倫敦而前往華沙和墨爾本工作。甚至在全球經濟滑坡的大背景下,能夠因為經濟體健康發展而得以逃避危機而著稱的中國,在消費占總收入的比重下降的時候,盲目地嚴重依賴政府投資,而這些投資更加吹大了令人憂心忡忡的經濟泡沫。當世界其他國家對中國貿易盈余的長期吸納能力受到廣為質疑的時候,不祥之兆的出現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除了添亂以外,政府在面對實質性問題時不知如何應對。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聯儲)前主席艾倫 格林斯潘被譽為當代的梅林,他在2008年10月承認他覺得描述世界經濟運行過程的模型在關鍵功能結構方面存在著缺陷。勞倫斯 薩默斯(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時期擔任財政部長,在奧巴馬競選總統期間擔任經濟顧問,他于2008年12月說過這樣的話,“在危機期間,多做比少做更危險”。這位經濟大巫師坦承他的所有數學魔術都是建立在有缺陷模型的基礎之上的。許多總統顧問建議謹慎行事,這無異于給公眾進行了如下暗示:我們的輪船航行在兇險的未知海域,全體船員無計可施,并且船長也被嚇得目瞪口呆。
于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困境,因而公眾的質疑占據了主流。數據似乎也喪失公信力,政府出臺的政策毫無預見性。接下來的是一臉茫然的公眾為了在絕望中弄明白剛剛遭受經濟打擊的原因和機理,努力搜尋各方面的信息和資料。如果需求旺盛而供給方面沒有任何好轉,出版社的機器就會開動起來。一批接著一批的書籍、文章、長篇論文甚至電影會通過一定的渠道傳播開來,于是一批關于癥結的病因應運而生。然而,一批關于研究困境的理論在風雨飄搖的世界中誕生。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理論都能夠解決現實問題。
本書迫切、及時而又必需。
——特里 伊格爾頓(TERRY EAGLETON)
雅尼斯 瓦魯法克斯是一個難得的經濟學家:擅長于闡述思想、樂此不疲地加入公共辯論、有能力把自己的專業背景置于更宏大的背景下進行研究。
——《衛報》首席撰稿人 阿迪蒂亞 查克拉博蒂(Aditya Chakrabortty)
雅尼斯是全球好、杰出及有創見性的經濟學家之一。
——《揭開經濟學真面目》的作者 斯蒂芬 基恩(Steve Keen)
本書道出了當代具有廣泛意義上的針對經濟危機的見解。
——加利福尼亞大學 蓋瑞 戴姆斯基(Gary Dymsky)
如果你想知道這次的危機是多么的嚴重,就應該讀這本書。
——東英吉利大學 紹恩 哈戈瑞姆斯-海普(Shaun Hargreaves-H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