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稿是1992年諾貝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 諾斯的早期作品,也是新經濟史學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在本書中對西方近代民族國家興起這一課題進行探討時采取了不同于過去的論述方法,而運用了交易成本理論、公共產品理論以及所有權理論,從而被認為實現了“經濟史和經濟理論的統一”。本書中所得出的結論,就是試圖改變從某一偶然的技術革新中去尋找發生產業革命的原因的偏見,而引導人們從現代所有權體系和社會制度漫長的孕育過程中去尋找經濟增長的原因。本書的觀點引起了西方經濟學界很大的興趣,在新經濟史學研究領域不斷有追隨者和仿效者出現。成就了諾斯成為諾獎得主的主因。在中國出版后引起巨大的反響,是經濟學指定的必讀書。
道格拉斯 諾斯是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1920年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1942、1952年先后獲加利福尼亞大學學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經濟史雜志》副主編、美國經濟史學協會會長、國民經濟研究局董事會董事、東方經濟協會會長、西方經濟協會會長等職務。歷任華盛頓大學
序
及時篇 理論和概論
第1章 問題
第2章 概論
第二篇 公元900~1500年
第3章 土地和人的所有權
第4章 中世紀初期結束時的經濟形勢
第5章 中世紀盛世:邊疆運動
第6章 13世紀的歐洲
第7章 14世紀和15世紀
第三篇 公元1500-1700年
第8章 財政政策和所有權
第9章 近代初期
第10章 法國和西班牙——競爭失敗的國家
第11章 荷蘭和成功的經濟增長
第12章 英國
結束語
這本書很值得看,老師推薦的。看的非常好,諾斯的思想很好。
本書是諾貝爾獎獲得者所寫,是經濟學必讀的一本好書。
書的質量我給82分,剩下的我給666的形式發送。
諾思的書這本不是講制度,而是將經濟史,其實諾思比科斯偉大一百倍
還沒有看,書的質量不錯,不過有點灰,讓人有通讀欲望
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問題的本質。
看了馬光遠老師的推薦后買的,很認同其價值觀,是一本經典之作
喜歡里面的插圖,不過故事沒有想象中奇特,就是身邊可能遇到的能人。
中世紀史老師推薦的一部書。雖然是經濟學家之作,但對跨學科研究的歷史學來說很有借鑒意義。
有助于了解歐洲封建社會瓦解的始末,通俗易懂。
認可產權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他山之石,可以為中國所用。
一直在當當買書,隔天就到了,最滿意的物流,可以好好看看
此書老師推薦。雖然是講西方工業革命之前的歷史,想必讀起來比較困難,但一定會有意義的。
諾斯對“制度”的革命性意義的重視,無疑加深了我們對世界經濟、政治、社會歷史發展的認識。所以說,這不是一本“歷史”,也不是一本“經濟”,但是這肯定是一部“制度”。
寫得容易讀,不會裝模作樣的拿術語嚇人,可以一看。
紙質、印刷、排版都很好,字跡清晰,看著很舒服,書內容很好,在某些方面,該書試圖成為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諾斯寫的特別好,很好懂,適合經濟學人仔細琢磨琢磨
另一種角度的經濟發展解釋,有助于了解西方人的學術思想和經濟發展
本書用制度經濟學分析方法,從經濟歷史的宏大敘事出發,研究了西方世界為什么會在現代化中占領世界的制高點,很有啟發意義。不愧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大師的作品。
西方文化與文明,用制度經濟的角度出發來研究,通俗易懂
看到很多人推薦買了,=個人感覺一般吧。主要講的就是歐洲幾個世紀以來人口和經濟等等的發展,探討經濟、人口、土地之間的關系,和馬爾薩斯人口陷阱
正在讀,這是從制度經濟學角度討論西方世界發展的著作,對歐洲地理和歷史不太了解的話,在讀到里面的地名、民族時常常反應不過來;不過對于學習制度經濟學來說,是本很好的著作,而且全書語言通俗,即使不是專業學習,也可以拿來讀一讀,長見識!
老師推薦的。我們研究經濟增長的原因的時候往往研究的是增長本身而非真正的原因~
經濟史老師推薦的,是一本關于制度經濟學的書,諾斯的書都不錯
聽了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打開了另一扇窗。了解不同文化的人們對歷史的看法,進行橫向的比較,這樣對歷史的了解才更為客觀。從整個人類的角度而不是一個國家的角度解讀歷時,這樣對歷史的了解才更為客觀。雖然歷史就是意識形態的反應,但是可以作為不同文化圈人們相互了解的手段!
本書是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C·諾斯(Douglass C. North)與羅伯斯·托馬斯(Robert Paul Thomas)的合著,是新經濟史學的代表作之一。本書核心觀點: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一個有效率的經濟組織在西歐的發展正是西方興起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