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學與語言學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學科,語言經濟學近年來在國內外都得到了快速發展。《語言經濟學導論》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語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以及研究的主要領域,重點分析了作為人力資本的語言及其投資、經濟學視角下語言的產生與演變、語言產業和語言經濟、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的經濟學分析、語用與博弈、經濟學語言的修辭以及中國的語言經濟學研究狀況等。
語言經濟學將經濟學與語言學結合起來,以經濟學的視角看待語言問題,研究語言問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語言經濟學越來越重要。從學理和學科建設的角度來看,《語言經濟學導論》一書填補了語言經濟學在我國缺乏系統性專著的空白,對推動經濟學和語言學的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就現實意義而言,該書對于漢語國際推廣、國家語言政策的制定和評價、發展語言經濟和語言產業等方面,特別是在我國當前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如何實現中國與沿線國家語言相通、經濟互惠互利,都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黃少安,著名經濟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山東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自科和社科基金評委。主要研究產權理論、制度經濟學和語言經濟學。
張衛國,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副教授,加拿大渥太華大學訪問教授,山東大學語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語言、教育、勞動和發展。
蘇劍,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講師。主要從事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本理論、語言經濟學以及制度經濟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