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探索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探索: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啟發式教學淺談
摘要: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是涵蓋機械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毛坯成型、切削加工及產品裝配等內容的課程,對中職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生疏和難以理解的課程,而使用直觀的啟發式教學法,可較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本文就啟發式教學在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機械制造工藝基礎啟發式教學中職學生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是中職機械加工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課程內容涵蓋了機械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毛坯成型、切削加工及產品裝配,介紹了機械制造行業各個工種的工藝方法、零件加工工藝過程以及裝配的基礎知識,學好這門課對機械加工會有一個完整的概念。但因它與生產實踐關系密切,對于中職學生來講,是比較抽象、生疏和難以理解的。因此,在教學中,筆者常常有意識地把握時機使用最直觀的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
一、啟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是產生在需要的基礎上的。需要是人類活動的動力源泉,是產生積極性的基礎。教師在講課時,應使用自己積累的各方面知識,列舉生動的實例,向學生們講述機械產品的廣泛應用和機械制造的發展前景,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學生感興趣的汽車上的齒輪、傳動軸,挖掘機、大吊車上的吊臂,電動機的機身,取暖用的各式煤爐,新式武器、醫療器械、建筑機具等,與課程內容緊密聯系,將各個機械加工工種與學生今后的就業途徑緊密結合。這些方式啟發了學生的學習意向、愿望和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其產生了學習的內在動力和基礎。
二、用熟悉的事例作引入,理解概念問題
教師總是希望學生能全神貫注、精力集中地聽講。因此,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恰當運用講課技巧外,還要盡量找出與機械加工相仿的日常生活事例,以達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學生思考的目的。比如,在講授鑄造時,學生對“鑄造是一種通過熔解金屬、鑄入模具去獲得金屬工件或毛坯的方法”這個概念的提出表示難于理解。但當列舉出用小瓷碗裝滿沙子夯實、倒扣后可生成饅頭形狀的沙盤模型,用冰箱里自帶的模具盒做冰棒,用成套橡皮泥商品中的塑料模具可以做出五花八門橡皮泥的模型等這些司空見慣的例子時,學生們對鑄造就會產生直觀、具體的感性認識,畏難情緒便可消失許多。此時再使用多媒體動畫講述齒輪毛坯的砂型鑄造工藝過程,便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通過參觀活動,啟發學生思考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是與機加工過程密切相連的課程,它的大部分內容可以通過參觀操作現場進行教學。在操作現場,學生們在真實的加工環境中可以得到直觀的感受。教師在參觀前將課題的內容布置給學生,參觀過程中再適時地啟發學生觀察、思考。如磨削外圓時有幾種基本運動?若只有一種基本運動時會出現什么現象?雙手摩擦時會產生熱量,高速旋轉的砂輪和工件之間接觸會不會產生熱量?這種熱量有什么害處?怎樣消除這個熱量?車削細長軸時會出現什么問題?操作人員是怎樣處理的?通過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能有效地使學生集中注意力。
四、提出啟發問題,活躍思維能力
教學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要善于掌控教材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激發他們對問題的思考,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如熔焊是最基本的焊接方法,為了讓學生了解操作方法,在講課時可先提出幾個問題,如將兩張紙粘在一起,可以用糨糊或膠水,哪一種黏結比較平滑;將兩塊薄塑料板粘在一起,可用什么方法、以什么為媒介;你見過將兩塊鐵板粘在一起嗎;鐵的熔點是多少,鐵加熱到不同溫度會產生什么樣的組織?學生們經過思考、閱讀、集體討論、相互補充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們對焊接概念的印象,又可以為下面內容的學習鋪平道路。
五、啟發總結意識,提高學習能力
總結的過程實際上是對知識復習鞏固的過程。當學生學習了車削加工是通過主運動和進給運動的相對運動去除多余材料時,教師再進一步啟發學生對運動形式做如下總結:加工的過程雖然看似復雜,但主運動和進給運動的形式不外乎是直線、回轉、曲線運動,由于這三種運動,才能加工出各式各樣的零件。總結不僅能讓學生及時回憶前面學過的知識,還使能學生對機械加工過程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教學活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民主是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條件。教師要允許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說出不同見解,引導和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要以恰當、學生們熟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或已掌握的理論去說明問題,把握好啟發式教學的尺度,確保學生們的思維與教師的思路同步。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正確的方向上來。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探索:探究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的教學
一、情景啟發式
技工學校機電專業班的學生以男生居多,普遍文化基礎較差,但好動好勝是他們的特點。于是,我經常在課前精心布置好舞臺,由學生自選道具,自導自演,使他們的表演欲得以發揮。如講到“沖壓中的拉深成形工序”時,學校剛好有一套由上一屆學生自己制造的拉深成形全過程的教學模型,我將這套模型帶到課室,先由我介紹其工作原理,然后請一至二位學生用講臺上的模型模仿我的講解重新演示一遍。有些性格外向,表現力強的學生,不但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帶有很強的“搞笑”成分,使同學們在輕松、愉快、有趣的氣氛中學到知識。
二、引導啟發式
這種教學方法要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需注意以下幾點:(1)引入競爭機制,最快看明白課本內容,又能大膽走上講臺講解并且講得好的,在平時成績里實施加分獎勵;(2)由學生講解的教學內容,應難度不大,絕大部分學生能自行看懂或經提示后能看懂;(3)教師在上課時要有節目主持人的氣質,善于控制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情緒,當有學生走上講臺時,帶領全班同學鼓掌,適時講上一句:“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某某同學。”隨后再請幾位同學發表不同意見,,反過來叫學生看書本上的說明,讓大家來比一比,看誰講得對、講得好,再適當給予加分獎勵。
三、對比啟發式
教材中如“鑄件缺陷”、“鍛件缺陷”、“焊接缺陷”等內容,用講授法來上課,一定會枯燥無味且難以使學生明白。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對比啟發式教學,讓學生用實物與掛圖進行比較,通過對照加深學生的理解。于是,我抽空去機械廠找回一些有各種缺陷的鑄件、鍛件和焊件。上課時讓同學們圍成四個小組,每組發幾件有缺陷的鑄件、鍛件或焊件,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每種缺陷的特征,對照掛圖,分別指出每一塊鑄件、鍛件或焊件存在的缺陷的原因、防止方法等,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看得清、摸得透、判斷得準,掌握得好。四、演示啟發式演示啟發式教學,就是讓學生看到與課程相關的具體形象的東西,再配合教師的講授使學生對課程先有感性認識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認識,以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我們在學期初已經在各班抽調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組成興趣小組,先教會他們一些操作要領,到上課時,常常叫這些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示范性的表演。如在課堂上講述車刀刃磨的動作要領時,叫一位受過訓練的同學上來示范,只見這位同學手拿車刀,在老師拿著的砂輪上象模象樣地做著磨刀的動作,口才好的同學還會邊做邊說,而其他同學則輪流上來看,當看到做示范的同學有這么好的身手時,總是羨慕得不得了,恨不得馬上就去機加工實習室試試,大大刺激同學們的實習欲望。同時,經驗告訴我們,耳聞百遍不如親眼一見。當講到車床、刨床、沖床、磨床和銑床等結構時,我把學生帶到機加工實習室。先給學生交待這節課的任務,就是要弄懂機床的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及作用,然后用學生分散到機床旁邊,參考書本內容,再對照實物,一一將有關結構弄清、搞懂。,將同學們集中起來,請幾位同學試著講解機床的各部分組成、名稱及作用,直到弄懂為止。實踐證明,在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老師積極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觀能動的主體作用,并使兩者緊密結合,彼此促進,就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學生們都很喜歡這種老師和學生都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認為這樣上課,能培養他們奮發向上、獨立思考、根尋科學的良好習慣,還能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同學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比較感興趣,使各個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都比較牢固,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都很不錯。總之,利用啟發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啟發,精講多練,發展思維,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對提高教學效果是很有益的。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探索: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的研究
1教學建議
1.1有效地選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為了保障課程教學質量,宜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使用PPT的同時,不能忽略實物教具的使用。在講解一些機床結構、刀具夾具等知識時,僅靠教師的理論講述無法使學生理解,可通過現場教學手段,利用實習工廠、生產工廠的機械設備,在短時間內解決黑板上難以講透的問題。沒有現場教學條件的,可結合具體教學環節,有針對性的拍攝一些生產過程教學短片,利用多媒體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此外,還可以通過討論式、研究式和啟發式等教學方法,營造師生互動的教學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1.2充分發揮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不同于純粹的理論課,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實踐效果對教學質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學校已有的實習工廠、生產工廠的條件,將理論教學和生產實踐結合起來,通過實踐與學習相互穿插的方式,或者理論教學與現場教學并行的方式,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大為增強,不僅能很好地消化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3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
職業教育應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卷面考試成績的好壞很難說明一個人能力的高低。宜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再單純為了通過考試而功利地受迫學習,而是自覺、主動的地習,真正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等多方面得到的提高。為此可以對學生在實踐環節、課堂環節、測試環節、操作環節等分別進行多形式考核,再綜合評定,從而較地考核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情況。
1.4教學內容與專業發展動態結合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新知識、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不斷涌現。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備課時教師應與時俱進,注意了解專業發展動態,及時收集學科近期的發展態勢進行介紹,使學生在感受到現代先進制造技術的同時理解學習傳統知識的重要性,增加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自己收集感興趣的前沿科技,培養自學能力。
1.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要實現良好的教學目標,過硬的師資隊伍是關鍵。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的課程性質,決定了該課程的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還要具有較熟練的實踐技能,更要具有理論與生產結合的綜合能力。許多教師,雖然理論知識豐富,但實際生產經驗不足,動手操作能力有所欠缺,呈現出“紙上談兵”的局面。因此,在建設師資隊伍過程中,應注意通過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參加項目開發等方式,加強教師綜合能力的提高。
2結束語
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所以,提高機械制造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亦是現代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要求,是培養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應圍繞教學目的,針對教學特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努力實施改革,才能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達到社會的要求。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探索:探究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的教學
一、情景啟發式
技工學校機電專業班的學生以男生居多,普遍文化基礎較差,但好動好勝是他們的特點。于是,我經常在課前精心布置好舞臺,由學生自選道具,自導自演,使他們的表演欲得以發揮。如講到“沖壓中的拉深成形工序”時,學校剛好有一套由上一屆學生自己制造的拉深成形全過程的教學模型,我將這套模型帶到課室,先由我介紹其工作原理,然后請一至二位學生用講臺上的模型模仿我的講解重新演示一遍。有些性格外向,表現力強的學生,不但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帶有很強的“搞笑”成分,使同學們在輕松、愉快、有趣的氣氛中學到知識。
二、引導啟發式
這種教學方法要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需注意以下幾點:(1)引入競爭機制,最快看明白課本內容,又能大膽走上講臺講解并且講得好的,在平時成績里實施加分獎勵;(2)由學生講解的教學內容,應難度不大,絕大部分學生能自行看懂或經提示后能看懂;(3)教師在上課時要有節目主持人的氣質,善于控制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情緒,當有學生走上講臺時,帶領全班同學鼓掌,適時講上一句:“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某某同學。”隨后再請幾位同學發表不同意見,,反過來叫學生看書本上的說明,讓大家來比一比,看誰講得對、講得好,再適當給予加分獎勵。
三、對比啟發式
教材中如“鑄件缺陷”、“鍛件缺陷”、“焊接缺陷”等內容,用講授法來上課,一定會枯燥無味且難以使學生明白。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對比啟發式教學,讓學生用實物與掛圖進行比較,通過對照加深學生的理解。于是,我抽空去機械廠找回一些有各種缺陷的鑄件、鍛件和焊件。上課時讓同學們圍成四個小組,每組發幾件有缺陷的鑄件、鍛件或焊件,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每種缺陷的特征,對照掛圖,分別指出每一塊鑄件、鍛件或焊件存在的缺陷的原因、防止方法等,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看得清、摸得透、判斷得準,掌握得好。四、演示啟發式演示啟發式教學,就是讓學生看到與課程相關的具體形象的東西,再配合教師的講授使學生對課程先有感性認識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認識,以提高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我們在學期初已經在各班抽調一些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組成興趣小組,先教會他們一些操作要領,到上課時,常常叫這些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示范性的表演。如在課堂上講述車刀刃磨的動作要領時,叫一位受過訓練的同學上來示范,只見這位同學手拿車刀,在老師拿著的砂輪上象模象樣地做著磨刀的動作,口才好的同學還會邊做邊說,而其他同學則輪流上來看,當看到做示范的同學有這么好的身手時,總是羨慕得不得了,恨不得馬上就去機加工實習室試試,大大刺激同學們的實習欲望。同時,經驗告訴我們,耳聞百遍不如親眼一見。當講到車床、刨床、沖床、磨床和銑床等結構時,我把學生帶到機加工實習室。先給學生交待這節課的任務,就是要弄懂機床的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及作用,然后用學生分散到機床旁邊,參考書本內容,再對照實物,一一將有關結構弄清、搞懂。,將同學們集中起來,請幾位同學試著講解機床的各部分組成、名稱及作用,直到弄懂為止。實踐證明,在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老師積極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觀能動的主體作用,并使兩者緊密結合,彼此促進,就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的學生們都很喜歡這種老師和學生都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認為這樣上課,能培養他們奮發向上、獨立思考、根尋科學的良好習慣,還能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同學們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比較感興趣,使各個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都比較牢固,期中、期末考試的成績都很不錯。總之,利用啟發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啟發,精講多練,發展思維,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對提高教學效果是很有益的。
本文作者:李妍工作單位:陜西省西安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