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研究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研究

《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由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5年10月聯合,明確指出地方本科院校類型定位為應用型,主要任務是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突破口,依托所服務經濟區域、企業行業的發展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基礎條件薄弱,開展本科教育時間較短等,在實際運行中面對如何辦好一所符合國家要求的應用型學校存在諸多的問題。本文通過對新建本科院校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的發展現狀進行細致分析,以山西能源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為例,探索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實現形式,為國內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來我國新設的600多所本科學校,而全國本科高校約為120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約占全部本科院校數的50%,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建本科院校的數量還在逐年增加,其已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己成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主力軍,但從人才培養質量來看,仍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待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人才培養觀念與社會需求相脫節

我國地方高校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根深蒂固,并不遵循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而以知識為本,側重知識傳授的傳統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使用的教材多為外購,本校自編教材較少,教材內容陳舊,不能緊跟時代科技前沿,所傳授的專業知識與企業實際產品研發所需專業知識相比較落后,缺乏將理論轉化為實操的能力,導致培養的人才千人一面,與社會需求脫節,競爭力不高。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不完善

新建本科院校辦學模式同質化比較嚴重,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的構建主要參考研究型高校,其實際操作結果是既沒有擺脫以前高職院校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影子,也達不到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層次,出現定位不夠、特色不夠鮮明、學科專業建設比較混亂的問題。

(三)師資隊伍結構單一,缺乏企業實踐經歷

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師缺乏的問題,特別是“雙師雙能型”教師,為了快速補充師資力量,主要從其他高等院校應屆博士畢業生中選聘。博士生雖然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往往缺乏豐富的企業實踐經歷,講課局限于理論知識,教學不能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導致教學質量不能達到預期的水平。

(四)實踐教學環節流于形式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發展,新建本科院校招生規模不斷增加,但其實踐教學資源,如校內基礎、專業實驗室、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學生擴招速度不匹配,導致很多實驗或實訓要通過租用其他院校的設備和場地進行,對于不能租用的只能放棄做,使學生的實驗實訓開出率較低,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

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高校的學生理論課程評價主要以期末考試形式出現,考試成績仍然是衡量學生學習質量的主要標準。在實踐教學環節,評價方法主要采用教師考查和實習報告等筆試方法,并沒有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制定出新的評價方式。同時,對教師的評估方法過于注重學術能力,教師職稱的提升僅取決于和研究項目的數量。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學校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師評價體系,改變只注重科研能力的單一評價方法,通過多元化評價方法提高教師在實踐教學中的能力和水平。

二、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舉措

(一)調整課程設置,加強教學質量監控

我系經過前期對華北較大的機器人生產基地晉城富士康企業的調研,充分了解了企業對畢業生的需求,最真實地掌握了企業招聘大學生的現狀和企業的用人標準,對接行業需求,我系重新編制了《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編寫了本專業56門課的教學大綱,課程設置和學時學分結構更加科學合理。我系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驗和實踐環節學分總計為68,占所有學分的35.1%。通過大量的認知實習、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指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實踐技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完善教學管理制度與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如教學標準、實習標準、畢業論文標準,通過聽說課、滿意度調查、試卷分析等方式加強教學質量監控。

(二)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本專業現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5人,成優高工2人,副教授6人,高級工程師3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教師占總數的57%;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7人,占總數的61%;“雙師型”教師21人,占教師總數的75%。通過外出培訓、進修、科研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并在現有教師已滿足專業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引進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實踐能力的博學教師,加強專業教學力量。同時,積極培養青年骨干教師深入工廠一線,通過“一帶一”的方法,使這些教師獲得了一定的工程素養,同時又加深了理論知識的掌握。實踐經驗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的發展,而且對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三)打造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

在“中國智造”的發展大潮中,機器人是實現智能化的關鍵支撐裝備,是推進能源裝備技術升級不可或缺的部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我國已成為全球及時大機器人市場,2014年工業機器人銷量5.7萬臺,預計到2020年其銷量將達到15萬臺,保有量達到80萬臺,年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對應的機器人相關專業人才需求也將出現井噴。《中國制造2025山西行動綱要》也提出要加快發展煤礦井下機器人、救援機器人技術。機器人技術已成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一個重要方向。山西能源學院機器人創新中心成立于2015年3月,隸屬于山西能源學院機電工程系。中心下設機器人勘探、智慧搬運機器人和創新創意三個機器人創新實訓室,同時協領機器人協會、航模協會、3D建模協會和互聯網+協會四個學生社團。中心現有指導教師9名,研究方向涉及機械、電氣、電子、信息技術、材料、控制、管理等各個學科。中心致力于打造學生實踐的第二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有用武之地。中心還積極開展校際和校企之間的相互合作,與中國礦業大學等簽訂了多項合作協議。創新中心注重學生實踐綜合素質的提高,先后參加了山西省大學生機器人大賽、華北五省(市、自治區)大學生機器人大賽,絲綢之路國際青少年風采大賽,亞洲機器人錦標賽等各類機器人賽事。獲得各類獎項40余項,其中冠軍4項,一等獎12項。

(四)加強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實驗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的規律,發現新的問題。通過對用人單位的調研,發現往屆畢業生在解決問題和創新能力上還存在著不足,對于不斷發展的現代加工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員工來說,創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在校期間需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驗中,鼓勵學生更多的做創新實驗,少做驗證性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本專業先后組建了柔性制造實驗室、CAD/CAM實驗室、機械性能分析實驗室、機械制造/機械創新實驗室、機器人創新創意實驗室等16個實驗實訓室,實驗系統涵蓋了機電一體化、液壓與氣壓傳動、機械CAD/CAM技術等學科領域,符合生產現場實際,能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與晉城富士康、山西晉煤集團沁秀煤業有限公司、潞安集團常村煤礦、平頂山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建立實習實訓基地21個,保障學生的畢業實習。與深圳智邦英才教育集團簽訂人才聯合培養協議,保障畢業學生與用人部門無縫對接。

(五)高度重視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中國機械行業工程師教育聯盟“恒星杯”畢業設計大賽,該大賽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導下,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的比賽,“恒星杯”畢業設計大賽要求所有參賽題目必須結合企業工程實際,由一名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共同指導一名學生完成畢業設計,目的是提高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2018年5月26日,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等近五十多個聯盟高校作品參加了比賽。我院參賽的同學準備充分,在賽前展示和決賽答辯過程中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在與眾多985院校的激烈競爭中最終喜獲佳作獎。通過參加比賽,首先了解了其他高校在畢業設計和人才培養方面的經驗,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對提升畢業設計水平,促進工程教育發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最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目前山西省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分布于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太原工業學院等綜合院校中,缺少以能源為特長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本科院校。因此,我們建立以山西能源學院為依托,設立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立足山西能源產業,面向全國能源行業,以礦山機器人技術為特色,加大掌握機、電、液和控制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通州市| 绥中县| 高州市| 沾益县| 崇左市| 四平市| 佛山市| 黔江区| 台北市| 东乡| 莱芜市| 聊城市| 应城市| 徐闻县| 勃利县| 乐安县| 饶平县| 永清县| 望都县| 通渭县| 彭泽县| 荔波县| 成安县| 张家口市| 英吉沙县| 曲沃县| 全椒县| 繁昌县| 介休市| 阿拉善左旗| 镇赉县| 仁布县| 房产| 巢湖市| 张北县| 扶余县| 德州市| 马山县| 赤水市|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