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長城介紹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長城介紹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長城介紹

篇1

大家好,我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旅游團,我是你們的小導游,我叫趙穎.

大家來到長城后,是又夸講又贊嘆呀!

然后有游客問我:"導游啊,長城有多長呀?"

"萬里長城的起點為于我國的東邊的山海關,終點一方為西邊的嘉峪關.一共有一萬三千多里,海拔有888米."我回答

篇2

1、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

2、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

3、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陜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余處(座/段)。

4、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20年11月26日,國家文物局了第一批國家級長城重要點段名單。

(來源:文章屋網 )

篇3

1、據傳,秦滅六國之后,有一個叫盧生的方士,受始皇之命出海,回來后,給始皇帶回了句話,說:“亡秦者,胡也。始皇相當迷信方士,所以他從子孫后世角度,即開始北筑長城,想讓這個句話落空。當時始皇把修長城當做小老百姓修自已家院墻一樣來修,但這條院墻出太長了。因此動用了秦國全國的國力,讓許多老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2、修長城的舉動,也是簡接激發民變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從另外角度講,最后亡秦的,還真有胡的作用,不過從秦人手中接過天下的則是漢人。對于方士帶回的讖語,根據秦國選都江堰的前例,很可能是六國故人想出來的,耗秦國國力的法子。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長城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差不多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望口,供?望用,還有射口,供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作文

看到這宏偉的建筑,大家可不要忘了,它是公元221年前建成的。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傳說孟姜女千里尋夫來到長城,得知丈夫已經累死,悲傷地哭起來,淚如泉,聲如雷,哭倒長城八百里。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也充分說明長城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燕。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出自1935年10月率領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清平樂六盤山》長城是個偉大的奇跡,但更偉大的是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他們用勞動、智慧和力量建造了舉世無雙的長城!作文

游客們,您遠道而來,就是為了親眼目睹這氣魄雄偉的萬里長城,讓我們一起為祖國有這樣一個偉大的長城而自豪吧!

長城導游詞介紹2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小導游叫黃校龍,接下來這段時間我們就一起前往長城,共度美好時光。現在就有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長城的歷史吧。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距現在已經二千多年的歷史。長城高大堅固、是用條石和城磚砌成的,在古代是用來防御敵人的進攻。

篇5

1、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御體系。

2、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

3、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我來介紹祖國的名勝古跡長城

說到長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它可是我國偉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雄偉壯觀的長城吧!

遠看長城,它就像一條巨龍蜿蜒在群山之中,它連綿起伏,景象奇異,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長城共長6300千米,是春秋戰國時期修筑的。各國為了防御外敵侵擾,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后,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將秦,趙,燕三國北邊長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俗稱“萬里長城”,也叫“秦長城”,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工程之一。

我們為祖先給我們留下如此罕見的偉大工程而驕傲和自豪!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大家有時間可要親眼去看看啊!

篇7

我來介紹祖國的名勝古跡長城

說到長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它可是我國偉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雄偉壯觀的長城吧!

遠看長城,它就像一條巨龍蜿蜒在群山之中,它連綿起伏,景象奇異,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長城共長6300千米,是春秋戰國時期修筑的。各國為了防御外敵侵擾,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后,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將秦,趙,燕三國北邊長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俗稱“萬里長城”,也叫“秦長城”,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工程之一。

我們為祖先給我們留下如此罕見的偉大工程而驕傲和自豪!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大家有時間可要親眼去看看啊!

篇8

不通音律,卻也一把琵琶,學已五六載,指尖于輕攏慢捻中,撣落所有的俗塵浮華。

除卻古典情愫,我仍和大家一樣,生在90后,踩在時尚的前沿,汲取時代的養分。流行音樂,動感節奏,炫酷舞蹈……我靜如一片秋葉,動似一灣活水,水載葉暢流,葉隨水飄逸,我總是一幅靈動的風景。

十六歲的我,任班級語文科代表,學生會學習部副部長。積極向上,銳意進取,在每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中皆有不俗的成績。在班級以及學生會的工作中,我恪盡職守,勤勞肯干,將每星期學校流動紅旗評比的宣傳稿評審工作完成到位,成功舉辦了第八屆辯論賽。

我相信,我會在這瑞榴飄香中,催放青春之花,讓我的生命綻放得更加絢爛!

——————————————————————————————

個人成長資料: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個凡人也可以是一部史詩。經時光沉淀,歲月翻閱,年華沉香,它踩過的韻腳、灑下的平仄,編織起如歌的華章。

十六年前,當我幼嫩的肺葉擠進第一縷氧氣的時候,我發出的那聲啼哭揭開了我這個新生命對世間的探問。三年不諳世事的幼兒園中,我用稚氣的彩色蠟筆涂鴉出笨拙的自由,于是幼兒園即將畢業時,我在“中華世紀之光”全國書畫大展中獲獎,成為我在幼兒園階段最自豪的事。我在小學一年級就第一批帶上了紅領巾。六年來,連續數年被評為邵武市“文明小市民”、邵武市“三好學生”以及“優秀學生干部”等光榮稱號。在天真浪漫的小學時光中,我的動手能力得到很多的鍛煉,小發明、小制作多次在學校舉辦的“爭當科學小博士”中獲獎;06年,我以“窺五一九路變遷之一斑,知邵武時展之印記”為研究課題,被評為全校“十佳小博士”。由于我從小就練就一手風流雋秀的正楷字,在邵武市環境保護局舉辦的自編手抄報中榮獲一等獎。在我進入初中加入共青團之前,被評為邵武市“十佳少先隊員”。在偌大的廣場上,底下是同學們熱切的目光,旁邊是電視臺閃爍的相機,我肩披綬帶,紅絲黃纓隨著國旗下掠過的風飄舞,它將為我的少先隊生涯畫上圓滿的句號。

少先隊員的光芒尚未褪去,我又順利地在06年12月第一批加入了共青團,并在一年之后被團委評為“優秀團員”。 初中生活嫣然已成驀然回首處的闌珊燈火,我亦是憑著一股子勁兒,以全市第三名的中考原始分成績跨入一中的大門。清點一下行囊,在每一次的期中期末質檢考試中我都囊括了一等獎的好成績,獲得過大大小小的競賽獎項、論文獎項——

06年南平地區語文學科作文競賽初中組一等獎、

06年南平地區數學競賽初中組二等獎、

07年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南平賽區一等獎、

08南平地區政治論文一等獎、

08“奧運杯”物理知識競賽二等獎、

09“希望杯”物理知識競賽一等獎、

08年邵武市三好學生、

09年語文知識能力競賽初三組一等獎

如今,十六歲的我,風華正茂。在班級任語文科代表,校團委學生會學習部副部長。積極向上,銳意進取,在每學期的期中期末考試中皆有不俗的成績。在班級以及學生會的工作中,我恪盡職守,勤勞肯干,將每星期全校三個年段流動紅旗評比的宣傳稿評審工作完成到位,將平時同學們懈怠于撰寫的宣傳稿件化為令人才思噴薄的文學創作。每到星期四,我總是按照 “工作時刻表”上的固定時段,來到現代教育中心底層的“收發室”,開啟稿件箱,在一天的認真審核、統計校對和挑選評優等一系列工作后,將結果完整地謄抄在表格中,送往政教處,參與該星期流動紅旗的評比。今年初,我成功籌劃、舉辦了第八屆校園辯論大賽,引起了校園內又一陣唇槍舌劍的浪潮,也贏得了各個學科資深教師的鼎力支持和協助,其影響力幾乎遍布校園的每一角落。目前初賽復賽塵埃落定,決賽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我已經聯系好各方面的評審工作,取得了邵武著名的企業余氏眼鏡店在資金上的鼎力贊助,以飽滿的熱情迎接決賽的告捷之戰,為一中的老牌活動——已經成功舉辦了八屆、歷經八載年華積淀的辯論賽注入新的活力與色彩,爭取將這一標志性的招牌式項目推而廣之,成為同學們揮灑才華、綻放青春的大舞臺,成為老師們同學們都支持熱愛的品牌。

篇9

通遼市集中供熱四期工程是利用通遼發電總廠的純凝機組改造作為熱源,向通遼市的新城區、河西鎮以及老城區進行供熱。供熱面積為1200萬m2,設計溫度為120/60℃,工作壓力為1.3MPa,電廠出口最大管徑為DN1200,管線延線長度60余公里。

通遼市集中供熱四期工程分三年設計并實施完成,工程具有管道口徑大、障礙特殊、地下情況復雜等特點。

2 工程設計技術

通遼市集中供熱四期工程是我院首次承接DN1200管道的設計工程。經過我院的多次實地踏勘和方案論證,針對本工程的具體特點,最終我院確定采用無補償直埋敷設技術進行工程設計。

土壤對直埋供熱管道應力的影響包括土壤的支撐作用和土壤對管道熱脹冷縮的束縛作用。一方面土壤的支撐作用使管道自重不會產生橫向彎曲變形;另一方面,土壤與供熱管道外保護層表面間所產生摩擦力束縛了供熱管道的熱脹冷縮,使管道產生了較大的二次應力即熱應力。與地溝敷設或者架空敷設相比,熱應力作用對直埋敷設供熱管道的影響更加突出,直埋供熱管道中熱應力的水平遠遠高于內壓力產生的一次應力。當供熱管道熱膨脹變形不能完全釋放時,溫度應力超過管道屈服極限時,會使管道鋼材內部結構產生塑性變形,塑性變形產生的應變只要是在安全范圍內,不會對管道結構造成危害,管道仍能在安全工作條件下運行,管道就處在安定狀態。充分發揮鋼材自身的彈塑性潛力,使管線形成一種自身平衡的狀態,這就是無補償設計的主要出發點。

3 熱網設計

3.1熱網設計敷設原則

3.1.1 本工程熱網布置應在《通遼市城市總體規劃》和《通遼市城區供熱規劃》指導下,綜合考慮發展熱負荷、各種地上地下管道和建(構)筑物、水文地質條件等諸多因素。

3.1.2 本工程新建熱網管道要求平行于道路中心線,并敷設在人行道或慢車道下方,盡量考慮只沿同一條道路的一側敷設。

3.1.3 本工程新建熱網的敷設要綜合考慮自來水管道、電力電纜、排水管道、燃氣管道等市政管線位置關系,合理布置。本工程熱水管道的保溫結構表面與建筑物、構筑物、道路、電纜、架空電線及其他市政管線的最小水平凈距和垂直凈距應符合《城鎮供熱管網設計規范》中8.2.11款之規定。

3.1.4 由于本工程熱網原則上全部采用無補償敷設方式,加之干線管徑較大,覆土厚度有嚴格要求。除應考慮土壤和地面活荷載對管道強度的影響外,還需保證管道不發生縱向失穩,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城鎮直埋供熱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T81的規定執行。本工程管線與其它市政管線交叉時,應盡量考慮從其它市政管線下方通過。

3.1.5 本工程新建熱網同河流、鐵路、公路等交叉時應垂直相交。特殊情況下,管道與鐵路的交叉角度不得小于60°;管道與河流或公路的交叉角度不得小于45°。

3.2 特殊障礙設計

本工程的特殊障礙主要有兩處:即霍通鐵路和西遼河。

霍通鐵路位于工程青龍山大街DN1200管段,設計采用頂管方式穿越,頂管長度為60m。針對頂管內回填砂的密實度無法滿足設計要求,對此段管道束縛能力弱的問題,在此處管線布置上設計采用方型自然補償的方式,釋放此段管道所產生的應力集中和熱位移。

西遼河位于工程的DN1000管段,東西設計采用頂管方式穿越東西河堤,無補償直埋方式穿越河道。河道內管道埋深除需考慮河道治理和保證管道安全運行等因素外,還應考慮抗浮問題。河道內管道上方采用“馬鞍形”石籠覆蓋,對管道起到均勻穩定的保護作用,很好地解決了河道直埋敷設管道所能預見到問題。

3.3 管道穩定性設計

本工程管線在老城區敷設過程中,由于老城區地下管線眾多,為規避這些地下障礙,在某些地方管道不可避免要出現折角彎曲現象,隨溫度升高彎曲管段兩側將產生軸向位移,此時彎曲段將產生額外的橫向位移,這種位移可造成管道從地下突出。

為確保管道不發生縱向失穩的現象,本工程對直埋管道的覆土厚度、密實度做出了詳細的要求。當某些特殊地方覆土厚度很難滿足設計要求時,設計采用設置鋼筋混凝土墩的方法,對管道系統起到穩定作用,確保系統的安全運行。

另外,對于大直徑、較高工作壓力的管道,必須考慮管道的局部失穩破壞。本工程DN1200的大口徑熱水直埋管道,可以通過適當加大管道壁厚的方法來避免出現管道局部失穩破壞。例如,本工程DN1200管道的壁厚設計為14mm,有效地避免了局部失穩截面橢圓變形的出現。

3.4 應力集中部位的設計

工程中管道應力集中部位通常發生在彎頭、變徑、折角及三通等管件處。管件在熱網啟運和停運時承受極值峰值應力,而在熱網正常運行時,管件只承受低頻峰值應力。彎頭、變徑、折角及三通等管件在溫度和壓力變化過程中,產生集中引起的峰值應力,將在很小的局部范圍內產生循環塑性變形。一方面,該區域是被彈性區域包圍的;另一方面,塑性變形對鋼材的損傷作用,使管件經歷一定的運行周期后,就會產生塑性破壞。因此,必須對上述應力集中部位進行分析計算,采用必要的加強措施,以保證管道受力設計的合理、熱網的安全運行。

3.4.1 三通:本工程設計采用挖眼三通的形式,抽頭處是環向拉應力最大的地方,容易對支線產生較大的破壞性。因此,應對干管及支管的水平管段設加強環板和肋板,三通根部設加強筋,并且設置鋼筋混凝土墩進行保護處理。三通支線從干管引出后設置“L”型或“Z”型自然補償段,以減少支線對干線的軸向推力。

3.4.2 變徑:本工程設計采用同心變徑管。由于變徑管兩側直管道的應力不同,特別是上級管徑應力大于下級管徑應力,造成變徑處的峰值應力過大。因此,應對變徑管兩端的水平管段設加強環板和肋板,并且設置鋼筋混凝土墩進行保護處理。

3.4.3 彎頭:工程中的彎頭可作為自然補償,切勿進行任何加固處理,而應在彎頭周圍填充柔性材料。通過對彎管采取控制彎臂長度,既保證彎管補償吸收熱脹冷縮的能力,又保護彎管的安全運行。

4 工程推廣意義

通遼市集中供熱四期工程是大口徑高溫水網供熱工程,管道采用無補償直埋敷設技術設計。

篇10

煙臺市宮家島水廠是煙臺市區唯一的地表水廠,水廠原有三套凈水處理系統,其中無閥濾池系統已處于廢棄狀態,加速澄清池和移動罩濾池設備老化嚴重,設備故障率較高,濾池反沖洗水量大,反沖洗時濾料流失率較高,系統雖能勉強運行,但在用水高峰時已滿足不了用水水量水質要求。因此需對原有部分進行改造,滿足煙臺城市生活生產的要求,保證煙臺市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改造工藝流程

水源地門樓水庫的水質基本屬于《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三類水體標準,總氮及石油類指標超標,但經常規處理后可以達到國家有關要求。考慮到將來門樓水庫來水為黃河水,水源水質會有所下降,經咨詢其他使用黃河水的城市,源水水質主要指標是石油類、藻類超標,因此,工藝選擇的時候,藻類是必須考慮的。

根據源水水質情況,選擇了工藝流程為:管式靜態混合器、小孔眼網格反應池、平流沉淀池和V型濾池。本工程工藝均建設為2組,相互連通并可獨立運行,并考慮了超越混凝沉淀,藥液混合后直接進行過濾的可能。

三、主要生產構筑物

1.混合

混合是混凝沉淀的前提,混合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后續的混凝沉淀效果。目前,國內一般新設計的水廠采用的混合設備多為管式靜態混合器和快速機械攪拌。根據宮家島水廠來水量相對穩定的情況,本次工程采用了管式靜態混合器,采用2臺DN1000管式靜態混合器,處理能力0.67m3/s。優點是本身幾乎不需要維護工作,也沒有什么運行費用。

2.反應

反應也就是混凝,對提高沉淀效果至關重要。絮凝基本上可分為兩類,機械絮凝和水力絮凝。根據以前宮家島水廠采用水力絮凝效果較好的情況,本次工程采用水力絮凝,具體為目前國內應用較廣泛的小孔眼網格反應池。

本工程建有兩組,每組兩座小孔眼網格反應池,處理能力0.334m3/s,總停留時間20分鐘。小孔眼網格分三段,第一段每格尺寸為1900*1400mm2,第二段每格尺寸為1900*1600mm2,第三段每格尺寸為1900*1800mm2,水深5米。池底設置DN150穿孔排泥管,用作定期排放池底積泥和放空,排泥管采用電動排泥閥控制,可遠程及就地電動控制。

3.沉淀

常用的沉淀處理構筑物有平流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具有水利條件好,對原水水質變化適應性強,耐沖擊負荷力強,處理效果穩定,運行管理方便,挖潛能力大,池體構造簡單,處理效果穩定等優點,缺點是占地面積較大。斜板(管)沉淀池優點是占地面積小,缺點是耐沖擊負荷的能力相對較差,對于處理含藻水效果差。

考慮到將來水源水質可能惡化,藻類可能增加,故本工程選用平流沉淀池2組,每組2座,每座2格,每格尺寸108*4*3.5m3,處理能力每組0.668m3/s,停留時間t=2.5hr,水平流速V=12mm/s,有效水深h=3.5m。

沉淀池排泥采用真空吸泥機,跨度17.5米,吸泥機的運行按時間控制,根據四季濁度變化情況,設定排泥時間。

沉淀池出水采用指型槽,每個平流沉淀池內設不銹鋼集水槽,溢流率為170m3/m.h。為便于檢修,每組沉淀池設有一個DN400放空管。

4.過濾

過濾是給水常規處理工藝中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用以除去原水在混凝沉淀后的殘留絮體和雜質。目前常用的濾池有普通快濾池,雙閥濾池,虹吸濾池,移動罩濾池和V型濾池等。本次工程采用V型濾池。

V型濾池是恒水位過濾,池內的超聲波水位自動控制可調節出水清水閥以保證池內的水位恒定。單池進、排水設置堰板,使各池進水均勻,進排水不受其它單池的影響。

本次工程V型濾池采用2組,每組4池,濾速v=7.0m/h,強制濾速v=9m/h,每組處理能力0.67m3/s,總過濾面積720m2,水深3.85m。

濾池承托層采用4-8mm礫石,厚150mm;濾料采用單層石英砂均粒濾料,有效粒徑0.95mm,均勻系數1.2-1.4,濾料厚度1.2m。濾頭采用ABS長柄濾頭,濾板采用預制混凝土濾板。為保證過濾及反沖洗效果,施工中濾板的平整度要求必須很高。

濾池反沖洗采用氣水混合反沖,2組濾池公用一座反沖洗水泵房和風機房。風機采用3臺羅茨風機,風量Q=1950m3/h,揚程H=10m,二用一備;水泵3臺,流量Q=650m3/h,揚程H=10m,二用一備。

反沖洗時,先氣沖2分鐘,強度為55m3/h.m2,然后是氣水同時反沖洗4分鐘,氣沖強度不變,水沖強度為10m3/h.m2,接著是水沖5分鐘,強度為18 m3/h.m2,最后是表面掃洗5分鐘,強度為8 m3/h.m2。反沖洗周期為24-36h。

濾池運行及反沖洗由PLC自動控制,過濾過程中根據濾池水位變化自動調節出水管上調節閥門開啟度,以達到恒水位過濾,當濾池過濾達到時間或水頭損失設定值時,自動進行反沖洗。

為便于自動控制,進水閥、反沖洗排水閥、反沖洗進水閥、進氣閥、出水調節閥等閥門、閥板均采用氣動控制。

四、建設體會

1.工程的招標投標

首先由業主按工程要求達到的性能指標和邊界條件編制標書;標書分為商務標書和技術規格標書,技術規格標書的主要內容有總體要求、設計標準、設備、管道、電氣儀表與土建安裝等性能要求。然后組織投標,投標分二步進行,第一步為不帶報價的技術方案投標;第二步為修改的技術方案與商務投標。只有通過了第一步投標的承包者才能參加第二步投標。最后進行評標和確定總承包商與簽訂合同。

2.建設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工程雖然總承包者對工程性能、質量承擔全部責任,但業主還是需要對建設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質量控制。施工圖完成還要經業主、質檢和監理單位聯合審查后才能投入施工,并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監督。

3.自控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現代化水廠的自控要求很高,引進設備較多,選擇余地較大,但弄得不好容易不是自動,就是手動。因此要特別引起注意。一是定位要正確。自動到什么水平要根據需要并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地追求全自動。二是對設備的選擇要以我為主,首先要求高可靠、高質量;既引進國外先進設備也不排斥國內先進設備。三是對一次儀表要特別關切。對水廠自控來說,PLC和計算機的可靠度已經相當高,因此一次儀表選擇是自控系統能否正常運轉的關鍵所在。

篇11

中圖分類號:TM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6-0146-02

目前國內多數火力發電廠采用的是機、爐、電單元集控方式。在機組正常啟停、事故情況下都需進行廠用電切換。典型火力發電廠廠用電切換方式采用的是微機型快速切換裝置。

一、廠用電切換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以往的廠用電切換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式:

(1)以工作開關輔助接點直接(或經低壓繼電器、延時繼電器)起動備用電源;

(2)在合閘回路中加延時以圖躲過180°反相點合閘(短延時切換);

(3)在合閘回路中另串普通機電式或電子式同期檢查繼電器;

(4)在合閘回路中串殘壓檢定環節,即殘壓切換。

而據有關資料分析,以上幾種廠用電切換方式都不能很好地滿足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國內有關資料已經提供了不少同廠用電切換有關的問題和事故,如停機停爐、設備損壞等。事實上,廠用電切換不當引起的問題有些是明顯的、突發的,而有些是漸變的。譬如:6kV負載電動機或啟動變受一兩次沖擊并不一定馬上就損壞,即使壞了,也并不一定引起足夠的重視。廠用電切換過程與很多因素有關,較長時間未發生問題并不意味著不存在隱患。

國內已發生多起與廠用電切換有關的問題和事故。如某電廠600MW引起機組由于原設計不合理,幾乎每次切換都不成功,只好增大啟動變保護定值,但這顯然留下了更大的隱患;某電廠由于廠用電切換不成功,造成無法安全停機導致汽輪機大軸損壞;某電廠由于工作電源與備用電源間電氣距離很大,連正常切換都無法保證。

發電機組對廠用電切換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其安全性體現為切換過程中不能造成設備損壞,而可靠性則體現為提高切換成功率,縮短切換時間,減少啟動變過流或重要廠用電母線輔機跳閘造成鍋爐汽機停運的事故。隨著真空和SF6開關的廣泛使用,廠用電源采用新一代快速切換裝置已毋庸置疑。南京東大金智公司的MFC2000-2型微機廠用電快速切換裝置便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并在國內眾多火力發電廠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二、發電機組各工況下廠用電切換方式

當發電機機組6kV廠用電母線工作電源開關1DL因某種原因(如停機或事故跳閘情況等)跳開時,快切裝置按照預設的方式合上啟動變低壓側至發電機組廠用電母線的備用電源開關2DL,保證發電機組廠用電源負載正常工作,減少因失電對機爐輔機影響。當然,當機組高廠變低壓側恢復正常供電時,快切裝置也可按照預設方式切回正常供電方式,即機組廠用電母線由自身高廠變低壓側供電。以下即為發電機組不同工況下廠用電切換方式。

1.正常啟停機時方式

發電機組啟停機時廠用電切換一般采用由操作臺啟動,采用并聯切換(先合上備用電源開關2DL,兩電源短時并聯,再跳開工作電源開關1DL)。

2.事故情況切換

當發變組保護動作跳工作電源開關1DL的同時,保護裝置送一啟動切換接點信號至快切裝置。這種情況多采用串聯方式切換(先跳開工作電源開關1DL,確認工作開關跳開后,再合上備用電源開關2DL)。

3.不正常情況切換

一是廠用電母線失壓。母線電壓低于整定值且達到整定延時后,快切裝置按自動方式進行切換(介于串聯與并聯間的一種切換方式,合備用開關命令在跳工作命令之后、工作開關跳開之前發出)。二是工作電源開關誤跳,由工作開關輔助接點啟動裝置(華能淮陰電廠#5機于2010年4月2日晚停機6kV工作B段進線開關分閘線圈燒壞導致快切不成功時,便是就地人工將開關手動分閘,采用此方式完成快切的)。

三、MFC2000-2型廠用電快速切換裝置優點與不足

優點:動作原理先進,采用快速切換、同期捕捉切換、殘壓切換等方式。優先選擇快速切換方式,切換時間小于0.2秒,對廠用電母線負載電機及啟動變沖擊小。快速切換不成功時還可進行同期捕捉切換,即在廠用電母線反饋電壓與備用電源電壓相量第一次相位重合時合閘,時間約0.6秒。對于電動機自啟動也比較有利,因此時廠用電母線電壓衰減到65%-70%之間,電機轉速不至于下降得很大。前兩種方式都失敗時,采用殘壓切換方式,即廠用母線電壓衰減到20%-40%后實現的切換。雖說此種方式對電機等沖擊較小,但因停電時間過長,電機自啟動成功與否、自啟動時間都受到很大限制。

不足:雖說東大金智的MFC―2000型微機廠用電快速切換裝置動作原理十分先進,但通過大量火力發電廠使用情況反饋來看,其設計還是存在不滿足現場安全性的隱患的。

裝置啟動時必要條件之一是工作電源開關、備用開關一個合閘,另一個處于分閘狀態。但是目前使用的快切裝置僅僅以開關的輔助接點狀態來判斷開關的分合閘狀態。因國內大多數電廠使用的廠用電工作進線開關有試驗位置(即使開關合上,也不會通過開關對廠用電母線供電。此種方式主要供運行檢修人員試驗用)與工作位置(開關合上后便對廠用電母線實際供電)之分,若此時工作電源或備用電源開關因檢修或其他原因處于試驗位置,且此時快切裝置滿足啟動條件進行切換,便可能會造成切換后母線繼續失壓,引起事故擴大。一般廠用電工作電源與備用電源進線開關均提供反映試驗位置與工作位置的輔助開關接點,可將此作為一個邏輯判斷條件,便可將上述隱患排除。

四、一起廠用電快速切換不成功情況分析

某電廠#5機組6kV廠用電母線B工作進線開關6529開關在#5機組停運倒廠用電過程中連續發生兩次分閘線圈燒壞、開關拒分現象,最后都是采用非正常手段將其分開。

1.分閘線圈燒毀的原因

(1)分閘回路電阻偏大。分閘線圈回路絕緣降低,或是控制回路線徑過小造成電阻偏大,使得分閘控制回路電壓降較大,導致電壓達不到線圈分閘動作的值,使分閘線圈長時間帶電燒毀。

(2)保護控制裝置故障。分閘指令是由保護控制裝置發出的,若裝置內的分閘繼電器有故障,或分閘控制回路輔助開關觸點動作行程較大,造成分閘指令不能及時退出,就會使分閘線圈長時間帶電而燒毀。

(3)分閘電磁鐵機械故障。線圈松動造成斷路器分閘時電磁鐵位移,使鐵心卡澀,造成線圈燒毀;或由于鐵心的活動行程短,當接通分閘回路電源時,鐵心頂不開脫扣機構使線圈長時間通電而燒毀。

(4)斷路器拒分。控制回路正常時,斷路器出現拒分的故障均為連桿機構問題,如頂點調整不當,使斷路器分閘鐵心頂桿的力度不能使機構及時脫扣;或由于防護閉鎖機構未動作,致使線圈過載,造成分閘線圈燒毀。

(5)開關輔助接點不可靠。MFC―2000型微機廠用電快速切換裝置以開關的輔助接點判斷開關的分閘狀態。MFC―2000快切裝置發出的分合閘指令固定為500ms。停機倒廠用電時,采用并聯切換方式:先合上備用電源開關2DL,兩電源短時并聯,再跳開工作電源開關1DL。若此時工作電源進線開關輔助接點不可靠導致快切裝置未及時接收到開關輔助接點狀態變化,裝置判斷工作進線開關未跳開而執行去耦合功能,跳開剛合上的備用電源開關。

2.針對所有可能原因進行分析

(1)檢查分閘回路情況,是否造成回路分壓過大。按照如下步驟進行了相關測試。

從表1結果可以看出,分閘回路良好,各種分閘方式都不會導致分閘回路分壓過大導致分閘線圈達不到分閘電壓以至于長期帶電燒毀。因此原因一可以排除。

(2)檢測快切裝置動作時分閘回路分閘時間、電壓等情況。

1)試驗方法。在工作進線開關B6529分閘線圈兩端并接兩根電纜至#5機勵磁調節器再送至#5機故障錄波器的轉子電壓端子排處,利用#5機組故障錄波器的轉子電壓的模擬量通道測量快切裝置動作時分閘回路分閘時間、電壓等情況。

2)試驗步驟。

A.將工作進線開關B送至試驗位置,就地手動合閘。

B.利用#5機發變組保護C柜非電量保護(主變重瓦斯)出口跳工作進線開關B。由主變重瓦斯動作信號啟動#5機故障錄波器,完整記錄工作進線開關B由合閘狀態(狀態1)―收到發變組跳閘指令(狀態2)―分閘狀態(狀態3)的一系列完整分閘線圈兩端電壓變化趨勢。

3)三個狀態說明。

A.狀態1:合閘狀態時,分閘回路由于沒有相關跳閘指令、跳閘接點使之導通,沒有電流流通,所以分閘線圈兩端電壓差很小,接近于0。

B.狀態2:收到發變組C柜主變重瓦斯動作跳閘指令,且分閘回路中串聯的開關輔助接點P未斷開,此時分閘回路完全導通,所以分閘線圈兩端電壓差即為直流控制電源電壓值約220V。

C.狀態3:分閘線圈收到發變組C柜主變重瓦斯動作跳閘指令動作后,開關輔助接點P由閉合狀態至完全斷開時,由于分閘線圈中電流值由i突降到0,由于分閘線圈電感特性,在分閘線圈兩端便會產生一個反向的電壓值U=-L*(di/dt)。其中,L為分閘線圈電感特性反映出的電感值,di/dt為開關輔助接點P由閉合狀態至完全斷開這一時間內電流的突變量值。

可以看出,停機時快切裝置動作后,狀態2與狀態3的時間總和即為分閘回路收到快切裝置的分閘指令到分閘回路完全斷開這一過程,這一時間約為0.04S。因此原因二同樣可以排除。

(3)開關機械部分原因分析。

通過對開關在試驗位置與工作位置多次分合閘試驗,以及對開關測量分閘電壓,開關機械部分原因亦可排除。

開關輔助接點不可靠。該電廠通過將6kV工作B段母線上負荷轉移到A段后進行了一次實際廠用電切換操作發現,快切裝置面板上反應6529開關狀態的方框時而變位實心(判斷為合閘),時而變位虛框(判斷為分閘)。對此快切用6kV開關輔助接點重點檢查發現,接點閉合后直阻約為250Ω。重新更換一副良好接點后再次試驗數次均切換成功。

隨著國內火力發電廠諸如600MW、1000MW等大容量機組的不斷增多,對廠用電切換的成功率和切換時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快速切換裝置本身故障造成的切換事故占的比例很少,更多的是由于切換二次回路及切換裝置所用的開關、廠用母線和進線分支電壓互感器輔助接點不可靠引起快切失敗。因此,將相關二次控制回路維護好是確保火力發電廠廠用電快切系統穩定可靠的關鍵。

篇12

長春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為了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特在電氣工程綜合實驗室內引進了整套電力配電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內的設備及軟件大部分為供電系統實際運行在現場的設備。學院給學生提供了實際動手的機會,為學生踏出校門,融入社會做好準備。本實驗室設有EPID2000系列配網實驗系統,是北京電研華源電力技術有限公司開發、設計,并在現場實際運行的一套成熟的系統,該系統軟件可基于Windows2000/NT平臺及UNIX/Windows混合平臺,在精心設計的一體化支撐環境下,集成了調度自動化、配網自動化等應用功能,是適應中小型地區電網配調自動化、縣級電網配調自動化新需求的、具有一體化設計的綜合(配網)調度自動化系統。EPID2000系列配網實驗系統由一次設備、二次設備、后臺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2 系統中設備簡介

2.1 一次設備

本實驗室內一次設備是指斷路器、負荷開關、模擬開關、PT等,斷路器、負荷開關為實際現場運行在10kV的線路上的設備,能完成實際線路的開斷。PT為把線路的一次電壓轉換為可供二次設備測量的二次電壓及給二次設備提供電源。模擬開關為節約成本,用繼電器組成的專供實驗室內使用的線路開斷設備。

2.2 二次設備

本實驗室內的二次設備是指遠方終端單元(RTU)、饋線終端單元(FFU)等,所有二次設備均是運行在實際線路上的設備,主要完成對一次設備的監視、控制及與后臺系統的通訊。由于是近距離通訊,故采用屏蔽雙絞線做為通信介質。

2.3 后臺系統

本實驗室內的后臺系統包括前置機、服務器、工作站、WEB瀏覽器等及相應的運行軟件等,后臺軟件系統為現場實際運行的配網調度一體化的系統。主要完成現場數據的采集、分析、保存、瀏覽等。

3 配網中三種運行方案簡介

3.1 重合器方案

在實際實用中,重合器方案是當兩電源間距不超過10km時,兼顧分段數量和自動化配合兩方面的因素,考慮將線路分為三至五段,平均每段長度在2km左右。在不依賴主站和通信系統的條件下,通過線路開關的邏輯動作,快速隔離故障。并且可以通過保護定值的配合,避免變電站出線開關的頻繁動作。如圖l所示:B1,B2為變電站的出線開關,Ro~R2是線路分段開關,采用具有開斷與關合短路電流能力的真空重合器。在R1、R2開關靠近電源側安裝PT,R0開關兩側都要安裝PT。實驗室內用斷路器+遠方終端單元(RTU)來模擬變電站出線開關B1、B2。為節約成本用模擬開關代替線路上的斷路器開關,即用模擬開關+饋線終端單元(FTU)模擬模擬線路開關R1、R0、R2。由于實驗室的模擬系統為低壓環境,PT可以使用380/100的低壓PT來替代。

該方案正常供電及故障發生時的動作過程如下(③,④段的故障處理情況②,①段相同):

(1)送電過程

變電站B1開關合閘,R1感知①段有電后,延時后自動合閘;變電站B2開關合閘,R2感知④段有電后,延時后自自動合閘。

(2)正常供電狀態

B1,R1,B2,R2處于合閘位置,R0處于分閘位置。①②段由電源1供電,③④段由電源2供電。

(3)停電過程

變電站B1開關分閘,R1感知①段失電后,延時后自動分閘;變電站B2開關分閘,R2感知④段失電后,延時后自動分閘。

(4)①段故障

瞬時性故障由B1開關的一次或二次重合閘動作恢復;永久性故障發生時,B1開關重合閘動作,分閘閉鎖,R1感知①段失電,失電延時后,R1,分閘;R0感知②段失電延時后,自動合閘。網絡重構后如圖2所示。

其中,①段永久故障被隔離。②③④段由電源2供電。

(5)②段故障

瞬時性故障由R1開關的重合閘動作恢復(通過保護定值配合避免B1分閘);永久性故障發生時,R1重合閘動作分閘閉鎖后(通過保護定值配合避免B1分閘),R1感知②段失電后延時自動合閘,合到故障上后分閘閉鎖。網絡重構后如圖3所示。

其中,②段永久故障被隔離,①段由電源1供電,③④段由電源2供電。

3.2電壓一時間型負荷開關方案

在實際應用中,負荷開關方案在多分段的情況下,可以不依靠主站和通信來隔離故障。采用電壓一時間型負荷開關作為分段開關,負荷開關具有關合故障電流能力而不具有分斷故障電流能力。系統通過負荷開關對故障狀態下的電壓變化的分析和變電站出線開關的試送來判斷、隔離故障。如圖4所示:B1,B2為變電站的出線開關,R0~R2采用負荷開關作為線路分段開關。在開關R1、R2靠近電源側安裝PT,開關R0二側都安裝PT。實驗室內用斷路器+遠方終端單元(RTU)來模擬變電站出線開關B1、B2。實驗室內引進現場實際運行的負荷開關+饋線終端單元(FTU)來模擬線路開關R1、R0、R2。本實驗室內負荷開關具有失壓分閘的功能。

該方案的送電過程、正常供電狀態及停電過程同重合器方案的過程。故障處理過程如下:

(1)①段故障

瞬時性故障時,B1開關分閘,R1感知到①段失電后立即分閘,R0感知②段失電后,開始計時,B1一次重 合閘動作成功,R1感知到①段得電后,延時合閘,R0感知②段得電后。計時復位;永久性故障發生時,B1開關分閘,R1感知到①段失電后分閘,R0感知②段失電后,開始計時,B1開關一次重合閘動作,合閘到永久故障上,R1感知短時間內得電后失電,脈動閉鎖。B1開關二次重合閘動作,合閘到永久故障上閉鎖,R0計時時間到,自動合閘。網絡重構后如圖5所示。

其中,①段永久故障被隔離,②⑧④段由電源2供電。(2)②段故障

瞬時性故障,B1開關分閘,R1感知到①段失電后分閘,R0感知②段失電后,開始計時,B1開關一次重合閘動作成功,R1延時后合閘,R0感知②段得電后,計時復位;永久性故障發生時,B1開關分閘,R2感知到①段失電后分閘,R0感知②段失電后,開始計時,一次重合閘動作,R1,感知①段得電延時合閘到故障上,B1開關再次分閘,R1開關在短時間內得電后失電閉鎖。R0開關脈動閉鎖,計時復位。B1開關二次重合閘動作成功,①段得電,網路重構后如圖6所示。

其中,②段永久故障被隔離,①段由電源l供電,③④段由電源2供電。

3.3 饋線自動化(FA)方案

在實際應用中,對于線路較長,分段較多的網絡,還可采用主站控制的方式即饋線自動化(FA)方案。饋線自動化方案由主站的配網軟件采集故障記錄,通過軟件分析及下達合分命令,來完成配電網的故障隔離、恢復供電。此方案要求變電站出線開關,具有電流保護和重合閘功能,線路上負荷開關為具有關合短路故障電流能力的負荷開關,饋線終端單元(FTU)是具備故障記錄和判別能力的遠傳智能裝置。本方案的實現必須有主站控制系統和完備的通信系統為基礎,設備投資較大,但它對各種配電網絡的適應性較強,故障定位準確,能夠一次性完成網絡的重構。主站端網絡分析、故障定位軟件的復雜程度則由實際配電網的結構決定。實驗室內用負荷開關方案的設備來完成本方案,如圖7所示。

該方案線路的送電過程,正常供電狀態及停電過程可以用主站軟件對相應設備進行遙控操作。故障處理過程如下:

(1)①段故障

瞬時性故障時,B1開關分閘,B1開關一次重合閘動作成功:永久性故障發生時,B1開關分閘,重合閘失敗后閉鎖。系統軟采集開關B1、R1上報信息分析后,主站發出命令要求R1開關分閘,R0開關合閘,網絡重構后如圖8所示。

其中,①段永久故障被隔離,②③④段由電源2供電。

(2)②段故障

瞬時性故障,B1開關分閘,B1開關重合閘動作成功;永久性故障發生時,B1開關分閘,重合閘失敗后閉鎖。主站軟件系統采集開關B1和R1上報的信息分析后,主站發出命令要求R1開關分閘,B1開關合閘。網絡重構后如圖9所示。

篇13

2.改造思路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整個改造工程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實現通訊的關鍵在于通訊模塊的選用,我們通過對施耐德電氣提供的TCP/IP網絡設備進行了分析比較,最終決定選用其型號為140 NOE 711 X0(100 Base Tx/Fx)的以太網通訊模塊用來作通訊連接。NOE 771 X0模塊具有以下優點,它提供RJ-45雙絞線接口及MT-RJ光纖接口各一個,使用以太網的通訊方式,支持Peer Cop 定義 I/O 數據表,支持JAVA及嵌入式WEB服務用來管理PLC硬件。它的連接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在現有PLC機柜底板空閑槽位上插入NOE模塊即可,且支持熱拔插。在確定了通訊模塊的選型后,我們的思路有以下幾條。

1、首先鋪設光纜,從115m2燒結機主控室到配料主控室,再從配料主控室到180m2燒結機主控室鋪設雙光纜。

2、請專業人員對光纜頭與光收發器進行融接。用雙絞線將光收發器與交換機相連,再用雙絞線從交換機轉接到NOE模塊。

3、安裝NOE模塊和工控機上以太網卡,對各NOE模塊和各相應工控機以太網卡的IP進行配置,接通其間的通訊。

4、對各工控機中上位機編程軟件和監控軟件配置進行更改,使其由MB+連接方式轉變為TCP/IP的連接方式。

5、對整個通訊網絡進行測試驗證,更改其中的錯誤,完善其中的功能。

完成改造后其網絡結構示意圖如下:

3.具體實施

首先我們對以下設備的選型作了明確,通訊模塊我們選用了施耐德的NOE 77100,交換機我們選用了MOXA工業交換機。光纜我們選用了多模鎧裝光纜,光收發器為,網卡為D_LINK的,雙絞線為AMP的超五類屏蔽線。

硬件的安裝方面我們要注意光纜鋪設時其變轉角不得超過90。;融接光纖時要細心謹慎,光纖盒最好用卡帶進行固定;在壓制雙絞線的水晶頭時,要注意八根線的線序,壓制完后,要測試其連通性;安裝網卡時,注意網卡與計算機插槽的接觸完好,由于我們要在每臺計算機上安裝雙網卡,所以還要注意網卡中斷資源的分配。

軟件的配置方面重點在于IP地址的分配以及上位機編程和監控軟件的配置。

我們先說一下IP地址的分配:比如我廠115m2燒結機主控室IP分配可以如下設置:

NOE1地址: 84.19.4.1,NOE2地址: 84.19.4.2

ZCFOS1操作站IP1地址:84.19.4.101,IP2地址:84.19.4.102

ZCFOS2操作站IP1地址:84.19.4.103,IP2地址:84.19.4.104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搜索| 岚皋县| 毕节市| 神农架林区| 昭觉县| 微博| 都江堰市| 沅陵县| 济南市| 莫力| 和平区| 天等县| 中宁县| 开封县| 宁国市| 安庆市| 惠来县| 宣武区| 秀山| 镇远县| 砚山县| 磴口县| 冕宁县| 冕宁县| 扶风县| 江口县| 慈溪市| 若尔盖县| 抚顺市| 普宁市| 米林县| 嘉祥县| 白城市| 油尖旺区| 金坛市| 奉新县| 长岛县| 蕉岭县| 武乡县| 奇台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