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工作重點
專項檢點對經營環節的駐留類兒童化妝品開展檢查。對發現的涉及兒童化妝品的嚴重違法行為,依法按照情節嚴重的情形予以嚴厲處罰。
三、工作任務
(一)開展兒童化妝品經營者監督檢查
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分局、分局要加強對母嬰用品專賣店、商場等兒童化妝品經營者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其依法履行進貨查驗記錄義務情況、所經營兒童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情況等。對轄區內兒童化妝品電子商務經營者開展監督檢查,重點檢查產品合規性和進貨查驗制度落實情況。
(二)開展兒童化妝品監督抽檢
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配合市局按照省級化妝品監督抽檢計劃,對母嬰用品專賣店、商場等經營的駐留類兒童化妝品進行監督抽樣;結合實際,對其他兒童化妝品根據工作需要開展監督抽檢工作。檢驗項目包括微生物、激素、抗感染類藥物、氟康唑等。
(三)嚴厲查處涉及兒童化妝品的嚴重違法行為
對專項檢查中發現的涉及兒童化妝品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標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等違法行為,依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等法規規定,在處罰幅度內從重處罰。對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并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做好涉案產品檢驗認定等工作。
四、時間安排
(一)專項檢查部署階段(2021年3月)
各單位要按照專項檢查方案的要求,明確專人負責專項檢查工作,結合轄區實際,及時摸清檢查對象底數,細化檢查方案,發動和部署各鄉鎮監管所開展檢查工作。
(二)專項檢查實施階段(2021年4月至8月)
各單位要扎實開展專項檢查各項工作,及時研究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查處一批典型案件,對違法行為加大曝光力度,發揮專項檢查的震懾作用。
(三)專項檢查總結階段(2021年9月)
各單位要及時總結專項檢查工作情況,填寫《兒童化妝品專項檢查統計表》,梳理存在的問題,提煉各地好經驗、好做法,按規定報送專項檢查工作總結。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嚴密組織。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分局、分局要把保證兒童化妝品質量安全作為化妝品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嚴格按照《兒童化妝品專項檢查工作方案》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工作實施方案,突出產品和主體檢查,明確檢查內容,分解落實監管責任,確保專項檢查取得實效。
(二)加強宣貫,突出重點。各縣(區)市場監管局、分局、分局要結合專項檢查和科普宣傳周活動,加強對兒童化妝品經營者《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的宣貫培訓。督促經營者依法履行義務,知悉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引導公眾理性認識和安全使用化妝品。
篇2
《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化妝品衛生規范》、《化妝品命名規定》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現場檢查工作指南》
二、檢查范圍
(一)化妝品生產企業。
(二)化妝品經營企業:包括批發企業,連鎖經營企業,個體經營單位,化妝品專賣店,商場超市等。
(三)化妝品使用單位:美容理發店(院)、賓館旅店等。
三、檢查時間
2012年月日--6月30日
四、檢點:
(一)化妝品生產企業檢點
1、化妝品生產企業的合法性。檢查《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是否在許可有效期限內;生產項目是否超出行政許可范圍。生產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有有效許可批件;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經備案。
2、對原料管理和使用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化妝品生產企業原料的采購、驗收、儲存、使用等是否符合有關要求,所使用的原料是否有相應的檢驗報告或品質保證證明材料。按照國家局《化妝品生產企業原料供應商審核指南》規定,企業是否建立原料供應商檔案及原料管理和使用登記臺帳。
3、生產情況。重點檢查所使用原料是否與批準的產品配方一致;是否按照批準或備案的配方、生產工藝組織生產;生產過程是否有生產記錄,記錄是否真實完整,是否具備可追溯性。生產的化妝品是否在行政許可的生產項目范圍內,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是否進行衛生質量監控。
4、違法添加情況。檢查是否存在違法使用禁用物質和超量使用限用物質情況。重點檢查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存在使用禁用物質和超量使用限用物質或使用未經批準的新原料生產化妝品的違法行為。
5、標簽標識情況。檢查化妝品產品的標簽標識、說明書的內容是否與批準證書一致,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是否有套用批準文號或備案號以及虛假、夸大宣傳等行為。
(二)化妝品經營企業檢點
1、購貨驗收制度。檢查經營企業是否建立進貨查驗制度、索證索票制度以及進貨臺帳制度,從事批發業務的經營企業是否建立購銷臺賬制度等。
2、化妝品合法性。經營企業所經營的國產化妝品是否由取得有效的《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的企業生產;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取得“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批準文號”;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取得“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憑證”;進口特殊用途化妝品是否取得“進口特殊用途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經營的進口化妝品是否在衛生許可批件或備案憑證有效期內入境;進口化妝品是否經過檢驗檢疫部門檢驗。
3、化妝品標識標簽、說明書情況。產品標簽上應注明產品名稱、實際生產企業的廠名、地址和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編號;進口化妝品應標明原產國名、地區名(指臺灣、香港、澳門)、制造者名稱、地址或經銷商、進口商、在華商在國內依法登記注冊的名稱和地址的中文標識;小包裝或說明書上應注明生產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或生產批號和限制使用日期);特殊用途化妝品應注明批準文號;進口化妝品應使用規范的漢字標注各項內容并注明批準文號或備案文號;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化妝品的說明書上應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產品標簽、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癥、宣傳療效、使用醫療術語,不得出現虛假夸大宣傳;使用原料應根據《化妝品衛生規范》標注相應的警示語;產品上應有質量合格標記。
4、產品保質期。檢查經營的化妝品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內。
5、儲存條件。檢查化妝品的儲存條件是否與標簽所標示的條件相一致。
(三)化妝品使用單位檢點
重點檢查美容理發店(院)、賓館旅店使用的產品是否具有合法的批準文號或備案號;使用的產品名稱、包裝、標簽和說明書是否規范,是否含有夸大功效、宣傳療效、使用醫療術語、標注適應癥等內容;使用的產品質量是否符合相關的標準及衛生要求;是否有未經審批擅自配制行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按照“當地政府負總責和屬地負責”的原則,各縣(市、區)負責轄區內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的監管,市食品?;O督所負責所有化妝品生產企業及市區內化妝品批發、連鎖經營企業、大型商場、超市等化妝品經營單位的監管。各地要高度重視對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日常監管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和工作機制,制定監督檢查計劃,落實化妝品監督管理責任。
篇3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含分裝)、銷售的化妝品的標識標注和管理,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化妝品是指以涂抹、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于人體(皮膚、毛發、指趾甲、口唇齒等),以達到清潔、保養、美化、修飾和改變外觀,或者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為目的的產品。
本規定所稱化妝品標識是指用以表示化妝品名稱、品質、功效、使用方法、生產和銷售者信息等有關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的總稱。
第四條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在其職權范圍內負責組織全國化妝品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其職權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化妝品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化妝品標識的標注內容
第五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真實、準確、科學、合法。
第六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化妝品名稱。
化妝品名稱一般由商標名、通用名和屬性名三部分組成,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商標名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二)通用名應當準確、科學,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醫療作用的文字,但可以使用表明主要原料、主要功效成分或者產品功能的文字;
(三)屬性名應當表明產品的客觀形態,不得使用抽象名稱;約定俗成的產品名稱,可省略其屬性名。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產品名稱有規定的,應當標注標準規定的名稱。
第七條 化妝品標注奇特名稱的,應當在相鄰位置,以相同字號,按照本規定第六條規定標注產品名稱;并不得違反國家相關規定和社會公序良俗。
同一名稱的化妝品,適用不同人群,不同色系、香型的,應當在名稱中或明顯位置予以標明。
第八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化妝品的實際生產加工地。
化妝品實際生產加工地應當按照行政區劃至少標注到省級地域。
第九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應當是依法登記注冊、能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標注:
(一)依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集團公司或者其子公司,應當標注各自的名稱和地址;
(二)依法不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集團公司的分公司或者集團公司的生產基地,可以標注集團公司和分公司(生產基地)的名稱、地址,也可以僅標注集團公司的名稱、地址;
(三)實施委托生產加工的化妝品,委托企業具有其委托加工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應當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地址和被委托企業的名稱,或者僅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和地址;委托企業不具有其委托加工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應當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地址和被委托企業的名稱;
(四)分裝化妝品應當分別標注實際生產加工企業的名稱和分裝者的名稱及地址,并注明分裝字樣。分裝進口化妝品的,應當同時標注進口化妝品的原產地(國家/地區)以及分裝者的名稱及地址,并標明分裝字樣。
第十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清晰地標注化妝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
第十一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凈含量。凈含量的標注依照《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執行。液態化妝品以體積標明凈含量;固態化妝品以質量標明凈含量;半固態或者粘性化妝品,用質量或者體積標明凈含量。
第十二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全成分表。標注方法及要求應當符合相應的標準規定。
第十三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企業所執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號或者經備案的企業標準號。
化妝品標識必須含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第十四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
第十五條 化妝品根據產品使用需要或者在標識中難以反映產品全部信息時,應當增加使用說明。使用說明應通俗易懂,需要附圖時須有圖例示。
凡使用或者保存不當容易造成化妝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化妝品、適用于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化妝品,必須標注注意事項、中文警示說明,以及滿足保質期和安全性要求的儲存條件等。
第十六條 化妝品標識不得標注下列內容:
(一)夸大功能、虛假宣傳、貶低同類產品的內容;
(二)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
(三)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解或者混淆的產品名稱;
(四)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禁止標注的內容。
第三章化妝品標識的標注形式
第十七條化妝品標識不得與化妝品包裝物(容器)分離。
第十八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直接標注在化妝品最小銷售單元(包裝)上?;瘖y品有說明書的應當隨附于產品最小銷售單元(包裝)內。
第十九條 透明包裝的化妝品,透過外包裝物能清晰地識別內包裝物或者容器上的所有或者部分標識內容的,可以不在外包裝物上重復標注相應的內容。
第二十條 化妝品標識內容應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費者易于辨認、識讀。
第二十一條 化妝品標識中除注冊商標標識之外,其內容必須使用規范中文。使用拼音、少數民族文字或者外文的,應當與漢字有對應關系,并符合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要求。
第二十二條 化妝品包裝物(容器)最大表面面積大于20平方厘米的,化妝品標識中強制標注內容字體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除注冊商標之外,標識所使用的拼音、外文字體不得大于相應的漢字。
化妝品包裝物(容器)的最大表面的面積小于10平方厘米且凈含量不大于15克或者15毫升的,其標識可以僅標注化妝品名稱,生產者名稱和地址,凈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產品有其他相關說明性資料的,其他應當標注的內容可以標注在說明性資料上。
第二十三條 化妝品標識不得采用以下標注形式:
(一)利用字體大小、色差或者暗示性的語言、圖形、符號誤導消費者;
(二)擅自涂改化妝品標識中的化妝品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
(三)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標注形式。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化妝品標識未標注化妝品名稱或者標注名稱不符合規定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化妝品標識未依法標注化妝品實際生產加工地或者生產者名稱、地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屬于偽造產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條、第十五條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未按規定標注凈含量的,按照《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二條,化妝品標識未標注全成分表,標注方法和要求不符合相應標準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三條,未標注產品標準號或者未標注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四條,未依法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 本章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法實施。
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處罰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 進出口化妝品標識的管理,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七條 本規定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規定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化妝品標識安全使用1.化妝品的質量
首先,選擇化妝品最重要的是看質量是否有保證。一般來說選擇名廠,名牌的化妝品比較好,因為名廠的設備好,產品標準高,質量有保證,而名牌產品一般也是信得過的產品,使用起來比較安全。不能買無生產廠家和無商品標志的化妝品,同時要注意產品有無檢驗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以防假冒。還要注意化妝品的生產日期,一般膏、霜、蜜類產品盡可能買出廠一年內的。
其次,學會識別化妝品的質量。
①從外觀上識別:好的化妝品應該顏色鮮明、清雅柔和。如果發現顏色灰暗污濁、深淺不一,則說明質量有問題。如果外觀渾濁、油水分離或出現絮狀物,膏體干縮有裂紋,則不能使用。
②從氣味上識別:化妝品的氣味有的淡雅,有的濃烈,但都很純正。如果聞起來有刺鼻的怪味,則說明是偽劣或變質產品。
③從感覺上識別:取少許化妝品輕輕地涂抹在皮膚上,如果能均勻緊致地附著于肌膚且有滑潤舒適的感覺,就是質地細膩的化妝品。如果涂抹后有粗糙、發粘感,甚至皮膚刺癢、干澀,則是劣質化妝品。
2.個人和環境因素選擇化妝品,除化妝品的質量外,還要考慮到使用者和環境因素。
①依據皮膚類型:油性皮膚的人,要用爽凈型的乳液類護膚品;干性肌膚的人,應使用富有營養的潤澤性的護膚品;中性肌膚的人,應使用性質溫和的護膚品。
篇4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化妝品是指以涂抹、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于人體(皮膚、毛發、指趾甲、口唇齒等),以達到清潔、保養、美化、修飾和改變外觀,或者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為目的的產品。
本規定所稱化妝品標識是指用以表示化妝品名稱、品質、功效、使用方法、生產和銷售者信息等有關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的總稱。
第四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在其職權范圍內負責組織全國化妝品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其職權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化妝品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化妝品標識的標注內容
第五條化妝品標識應當真實、準確、科學、合法。
第六條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化妝品名稱。
化妝品名稱一般由商標名、通用名和屬性名三部分組成,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商標名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二)通用名應當準確、科學,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醫療作用的文字,但可以使用表明主要原料、主要功效成分或者產品功能的文字;
(三)屬性名應當表明產品的客觀形態,不得使用抽象名稱;約定俗成的產品名稱,可省略其屬性名。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產品名稱有規定的,應當標注標準規定的名稱。
第七條化妝品標注“奇特名稱”的,應當在相鄰位置,以相同字號,按照本規定第六條規定標注產品名稱;并不得違反國家相關規定和社會公序良俗。
同一名稱的化妝品,適用不同人群,不同色系、香型的,應當在名稱中或明顯位置予以標明。
第八條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化妝品的實際生產加工地。
化妝品實際生產加工地應當按照行政區劃至少標注到省級地域。
第九條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應當是依法登記注冊、能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標注:
(一)依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集團公司或者其子公司,應當標注各自的名稱和地址;
(二)依法不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集團公司的分公司或者集團公司的生產基地,可以標注集團公司和分公司(生產基地)的名稱、地址,也可以僅標注集團公司的名稱、地址;
(三)實施委托生產加工的化妝品,委托企業具有其委托加工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應當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地址和被委托企業的名稱,或者僅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和地址;委托企業不具有其委托加工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應當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地址和被委托企業的名稱;
(四)分裝化妝品應當分別標注實際生產加工企業的名稱和分裝者的名稱及地址,并注明分裝字樣。
第十條化妝品標識應當清晰地標注化妝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
第十一條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凈含量。凈含量的標注依照《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執行。液態化妝品以體積標明凈含量;固態化妝品以質量標明凈含量;半固態或者粘性化妝品,用質量或者體積標明凈含量。
第十二條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全成分表。標注方法及要求應當符合相應的標準規定。
第十三條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企業所執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號或者經備案的企業標準號。
化妝品標識必須含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第十四條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
第十五條化妝品根據產品使用需要或者在標識中難以反映產品全部信息時,應當增加使用說明。使用說明應通俗易懂,需要附圖時須有圖例示。
凡使用或者保存不當容易造成化妝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化妝品、適用于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化妝品,必須標注注意事項、中文警示說明,以及滿足保質期和安全性要求的儲存條件等。
第十六條化妝品標識不得標注下列內容:
(一)夸大功能、虛假宣傳、貶低同類產品的內容;
(二)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
(三)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解或者混淆的產品名稱;
(四)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禁止標注的內容。
第三章化妝品標識的標注形式
第十七條化妝品標識不得與化妝品包裝物(容器)分離。
第十八條化妝品標識應當直接標注在化妝品最小銷售單元(包裝)上。化妝品有說明書的應當隨附于產品最小銷售單元(包裝)內。
第十九條透明包裝的化妝品,透過外包裝物能清晰地識別內包裝物或者容器上的所有或者部分標識內容的,可以不在外包裝物上重復標注相應的內容。
第二十條化妝品標識內容應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費者易于辨認、識讀。
第二十一條化妝品標識中除注冊商標標識之外,其內容必須使用規范中文。使用拼音、少數民族文字或者外文的,應當與漢字有對應關系,并符合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要求。
第二十二條化妝品包裝物(容器)最大表面面積大于20平方厘米的,化妝品標識中強制標注內容字體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除注冊商標之外,標識所使用的拼音、外文字體不得大于相應的漢字。
化妝品包裝物(容器)的最大表面的面積小于10平方厘米且凈含量不大于15克或者15毫升的,其標識可以僅標注化妝品名稱,生產者名稱和地址,凈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產品有其他相關說明性資料的,其他應當標注的內容可以標注在說明性資料上。
第二十三條化妝品標識不得采用以下標注形式:
(一)利用字體大小、色差或者暗示性的語言、圖形、符號誤導消費者;
(二)擅自涂改化妝品標識中的化妝品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
(三)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標注形式。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化妝品標識未標注化妝品名稱或者標注名稱不符合規定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化妝品標識未依法標注化妝品實際生產加工地或者生產者名稱、地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屬于偽造產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六條違反本規定第十條、第十五條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七條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未按規定標注凈含量的,按照《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規定第十二條,化妝品標識未標注全成分表,標注方法和要求不符合相應標準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規定第十三條,未標注產品標準號或者未標注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違反本規定第十四條,未依法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
第三十二條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本章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法實施。
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處罰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章附則
篇5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含分裝)、銷售的化妝品的標識標注和管理,適用本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化妝品是指以涂抹、噴、灑或者其他類似方法,施于人體(皮膚、毛發、指趾甲、口唇齒等),以達到清潔、保養、美化、修飾和改變外觀,或者修正人體氣味,保持良好狀態為目的的產品。
本規定所稱化妝品標識是指用以表示化妝品名稱、品質、功效、使用方法、生產和銷售者信息等有關文字、符號、數字、圖案以及其他說明的總稱。
第四條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在其職權范圍內負責組織全國化妝品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其職權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化妝品標識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化妝品標識的標注內容
第五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真實、準確、科學、合法。
第六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化妝品名稱。
化妝品名稱一般由商標名、通用名和屬性名三部分組成,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商標名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二)通用名應當準確、科學,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醫療作用的文字,但可以使用表明主要原料、主要功效成分或者產品功能的文字;
(三)屬性名應當表明產品的客觀形態,不得使用抽象名稱;約定俗成的產品名稱,可省略其屬性名。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產品名稱有規定的,應當標注標準規定的名稱。
第七條 化妝品標注奇特名稱的,應當在相鄰位置,以相同字號,按照本規定第六條規定標注產品名稱;并不得違反國家相關規定和社會公序良俗。
同一名稱的化妝品,適用不同人群,不同色系、香型的,應當在名稱中或明顯位置予以標明。
第八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化妝品的實際生產加工地。
化妝品實際生產加工地應當按照行政區劃至少標注到省級地域。
第九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生產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應當是依法登記注冊、能承擔產品質量責任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產者的名稱、地址按照下列規定予以標注:
(一)依法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集團公司或者其子公司,應當標注各自的名稱和地址;
(二)依法不能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集團公司的分公司或者集團公司的生產基地,可以標注集團公司和分公司(生產基地)的名稱、地址,也可以僅標注集團公司的名稱、地址;
(三)實施委托生產加工的化妝品,委托企業具有其委托加工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應當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地址和被委托企業的名稱,或者僅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和地址;委托企業不具有其委托加工化妝品生產許可證的,應當標注委托企業的名稱、地址和被委托企業的名稱;
(四)分裝化妝品應當分別標注實際生產加工企業的名稱和分裝者的名稱及地址,并注明分裝字樣。分裝進口化妝品的,應當同時標注進口化妝品的原產地(國家/地區)以及分裝者的名稱及地址,并標明分裝字樣。
第十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清晰地標注化妝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
第十一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凈含量。凈含量的標注依照《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執行。液態化妝品以體積標明凈含量;固態化妝品以質量標明凈含量;半固態或者粘性化妝品,用質量或者體積標明凈含量。
第十二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全成分表。標注方法及要求應當符合相應的標準規定。
第十三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企業所執行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號或者經備案的企業標準號。
化妝品標識必須含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第十四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
第十五條 化妝品根據產品使用需要或者在標識中難以反映產品全部信息時,應當增加使用說明。使用說明應通俗易懂,需要附圖時須有圖例示。
凡使用或者保存不當容易造成化妝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化妝品、適用于兒童等特殊人群的化妝品,必須標注注意事項、中文警示說明,以及滿足保質期和安全性要求的儲存條件等。
第十六條 化妝品標識不得標注下列內容:
(一)夸大功能、虛假宣傳、貶低同類產品的內容;
(二)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
(三)容易給消費者造成誤解或者混淆的產品名稱;
(四)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禁止標注的內容。
第三章化妝品標識的標注形式
第十七條化妝品標識不得與化妝品包裝物(容器)分離。
第十八條 化妝品標識應當直接標注在化妝品最小銷售單元(包裝)上?;瘖y品有說明書的應當隨附于產品最小銷售單元(包裝)內。
第十九條 透明包裝的化妝品,透過外包裝物能清晰地識別內包裝物或者容器上的所有或者部分標識內容的,可以不在外包裝物上重復標注相應的內容。
第二十條 化妝品標識內容應清晰、醒目、持久,使消費者易于辨認、識讀。
第二十一條 化妝品標識中除注冊商標標識之外,其內容必須使用規范中文。使用拼音、少數民族文字或者外文的,應當與漢字有對應關系,并符合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要求。
第二十二條 化妝品包裝物(容器)最大表面面積大于20平方厘米的,化妝品標識中強制標注內容字體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除注冊商標之外,標識所使用的拼音、外文字體不得大于相應的漢字。
化妝品包裝物(容器)的最大表面的面積小于10平方厘米且凈含量不大于15克或者15毫升的,其標識可以僅標注化妝品名稱,生產者名稱和地址,凈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產品有其他相關說明性資料的,其他應當標注的內容可以標注在說明性資料上。
第二十三條 化妝品標識不得采用以下標注形式:
(一)利用字體大小、色差或者暗示性的語言、圖形、符號誤導消費者;
(二)擅自涂改化妝品標識中的化妝品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或者生產批號和限期使用日期;
(三)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標注形式。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化妝品標識未標注化妝品名稱或者標注名稱不符合規定要求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化妝品標識未依法標注化妝品實際生產加工地或者生產者名稱、地址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屬于偽造產品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條、第十五條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未按規定標注凈含量的,按照《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處罰。
第二十八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二條,化妝品標識未標注全成分表,標注方法和要求不符合相應標準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三條,未標注產品標準號或者未標注質量檢驗合格證明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四條,未依法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處罰。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處理。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并處以5000元以下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 本章規定的行政處罰,由縣級以上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法實施。
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處罰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 進出口化妝品標識的管理,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七條 本規定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
第三十八條 本規定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化妝品行業發展態勢1)保持較快增長
我國本土化妝品零售額增速自20xx年以來(除20xx年以外)始終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也就是說,在不出現異常因素的情況下,雖然預計20xx年我國消費品市場將略有回落,但化妝品市場不會出現較大波動,仍將保持相對較快的增長速度。20xx年化妝品市場日益細分化和多樣化的需求,對帶動整個化妝品市場增長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預計20xx年我國化妝品市場零售額增速將與20xx年基本持平。
2)企業電子商務渠道的發展
隨著經營成本不斷上升,行業競爭愈發激烈,以及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心理的改變,以百貨商場為代表的傳統大型零售企業,由于商業模式自身的局限性,如聯營、收取進場費模式和價格定價權等因素,在經歷了百貨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期后,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新變化,活力減弱,競爭力下降。而其他渠道的發展給化妝品行業注入了生機,如化妝品專營店、網購的快速增長。和國際化妝品企業一樣,國內諸多企業也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日化企業進入這個領域并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面建立一個商城,或者類似店鋪的旗艦店,更重要的是包括淘寶、亞馬遜和團購網等一系列電子銷售網絡。包括一切線上線下資源的整合營銷、宣傳推廣、SEO和SEM等深層次的方面,利用一切有利的資源,通過網站創造銷售機會,傳遞銷售信息,降低銷售成本,提高銷售利潤。
3)國產高端品牌壓力大
近年來,不少老牌國貨護膚品開始陸續推出一些高端產品,旨在打破傳統低價形象,求得市場發展。但在當下消費已經十分成熟的市場環境下,如果這些品牌失去了最主要的價格優勢,而在市場細分和自身定位方面不能取得相應的質的突破的話,其高價產品就會面臨不被消費者認可和買單的風險,因此將面臨較大的市場壓力。
4)口服美容品升溫
從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化妝品市場發展來看,口服美容產品在化妝品店的陳列占比非常大,銷售比重也很高,我國化妝品市場潛在容量大,再加上近幾年受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地美容娛樂節目影響很深,隨著各品牌加強對消費者的教育和對市場的宣傳推廣,口服美容產品市場將會在近年迅速培養起來,發展速度和市場份額將不可小覷。
5)面膜行業潛力巨大
隨著我國女性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護膚理念的轉變,對面膜的消費觀念迅速轉變,使用面膜的消費頻率快速提高。相對于其他護膚產品,面膜更多強調美白、補水保濕和祛斑等密集護理功能。在環境惡化現象日益突出的情況下,面膜這種具備密集護理作用的產品受到歡迎。相比較于其他護膚產品,目前面膜市場競爭激烈程度較低,面膜利潤更為可觀,這也對該產品今后幾年快速發展起到一個催化作用。預計未來面膜將逐漸發展成為日常護膚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護理環節。
6)化妝品品牌跨界發展
篇6
1.按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所需樣品應當在市場上或者企業成品倉庫內的待銷產品中隨機抽取;抽樣數量應當按照檢驗的合理需要確定。因此,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實施監督抽查,樣品由被檢查者無償提供。檢驗合格的樣品除因檢驗造成破壞或損耗之外,在檢驗工作結束且無異議后一個季度內必須返還。同時通知被檢查單位解封作備樣的封存樣品。
2按照《產品質量法》第十五條第三款規定,生產者、銷售者對抽查檢驗的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實施監督抽查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者其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復檢申請。復檢合格的,不再收取檢驗費;復檢不合格的,應當繳納檢驗贊。
3.《產品質量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監督抽查的產品有嚴重質量問題的,依據本法第五章的有關規定處罰?!备骷壻|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實施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后處理工作時,要正確把握一般質量問題和嚴重質量問題的界限。有嚴重質量問題是指:
(1)產品質量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
(2)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
(3)屬于國家明令淘汰產品的;
(4)失效、變質的;
(5)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生產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除上述問題之外的,屬于一般質量問題。對有嚴重質量問題的,應當按照《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實施行政處罰。
二、關于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
1、按照《產品質量法》第十八條規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有違法嫌疑的證據或者舉報;
(2)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程序必須合法。
2.按照法律規定,查封、扣押的產品范圍是法律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產品存在的瑕疵問題、標識不規范的問題,不能實施查封、扣押。
3、查封、扣押的期限為三個月;對于產品的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不足三個月的,查封、扣押后的處理不得超過產品的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因案情復雜等情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需要延長查封、掃押期限的,應當報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批準。
三、關于建設工程中使用的產品的監督問題
《產品質量法》第二條規定,建設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適用本法規定。因此,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有責任依據《產品質量法》對上述產品進行監督。對在施工現場發現的產品質量問題應當區分以下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1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施工現場發現有嚴重質量問題的產品,應當依法予以查封、扣押,防止該類產品用于建設工程或者流入市場;并及時通過建設單位(業主)或者建設施工單位等追蹤該類產品的來源。
2.建設單位或者建設施工單位如實提品的生產者、銷售者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依法追究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
3.建設單位或者建設施工單位拒不提供或不如實提供生產者、銷售者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責令其停止使用該產品。對建設施工單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上述產品為法律禁止銷售的產品的,按照法律第六十二條規定進行處理。對建設單位購進并要求建設施工單位使用的,或者該產品已使用到建設工程中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及時將案件移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處理;并以此為線索,追究產品生產者、銷售者的責任。
四、關于對產品標識的監督問題
l按照《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產品標識必須真實,并符合下列要求:具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具有中文標注產品的名稱,對產品質量負有責任的企業的廠名、廠址,以及其他有關標識內容。不符合上述規定的,應當依法責令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改正。
2.按照《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產品(包括進口產品)標識應當使用中文,對產品名稱、廠名、廠址、規格、等級、含量、警示說明等標識應當使用中文而未用中文標注的產品,應當依法責令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改正。
3.貫徹落實《產品質量法》有關標識的規定,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于1997了年實施了《產品標識標注規定》,目的在于引導企業正確標注標識。有關標識的具體標注方法,應當按照該規定執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嚴格區分標識標注不規范和利用標識進行質量欺詐兩種不同性質的行為,防止對標識標注不規范問題的處罰隨意性。
五、關于銷售者銷售法律禁止銷售的產品的法律適用問題
按照《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銷售者銷售法律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禁止銷售的產品,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產品》禁止銷售的產品并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銷售者銷售上述產品不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產品為法律禁止銷售的產品,不能說明或者不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應當嚴格依法予以處罰。
對銷售者銷售上述產品的處罰方式和幅度,應當根據以上情況對應法律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具體適用。
六、關于《產品質量法》與現行質量法規、標準化法規的關系
1.《產品質量法》是規范產品質量監督和行政執法活動的一般法。按照特殊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藥品管理法》、《種1子法》等特殊法對產品質量監督和行政執法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特殊法沒有規定的,依據《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執行。
2.《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目前仍是有效的行政法規,在適用時應當遵循法的效力等級原則。對同一問題上述行政法規與法律均有規定但相抵觸的,應當以《產品質量法》的規定為準;《產品質量法》沒有規定,而上述行政法規有規定的,可以依照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3.《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有關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的處罰,與《標準化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的生產、銷售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處罰不一致。根據后法優先原則,對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實施處罰,應當適用《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
七、關于對食品、煙草、化妝品、農藥、獸藥等產品的監督檢查問題
(一)關于對食品的監督檢查問題
食品屬于《產品質量法》的凋整范圍。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加強對食品質量的監督檢查。食品質量包括理化、感觀、衛生、標簽等項質量要求。對食品質量違法行為、食品質量和標簽不符合標準要求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依據《產品質量法》和《標準化法》予以查處。
(二)關于對煙草的監督檢查問題
煙草屬于《產品質量法》的調整范圍。根據《煙草專賣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一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煙草專賣部門以外的法定部門,有權查處煙草專賣品的假冒偽劣違法行為。因此,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有權依據《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對煙草質量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三)關于對化妝品的監督檢查問題
化妝品屬于《產品質量法》的調整范圍。對生產、銷售不符合化妝品產品標準,失效、變質,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化妝品冒充合格化妝品,無生產許可證進行生產、銷售等違法行為,以及化妝品標識不符合法定要求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依據《產品質LJ法》、《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查處。對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方面的問題,應當適用《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
(四)關于對農藥的監督檢查問題
農藥是工業產品,屬于《產品質量法》的調整范圍。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可以依據《產品質量法》和《農藥管理條例》的規定,對生產、經營假、劣農藥的違法行為實施處罰。
(五)關于對獸藥的監督檢查問題
獸藥是工業產品,對獸藥如何進行管理,國務院制定的《獸藥管理條例》作了明確規定。因此,涉及獸藥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管理問題以及對違反條例的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應當遵守《獸藥管理條例》的規定。國務院法制辦1999年以國法秘函㈠999]41號文明確了《獸藥管理條例》的執法主體問題。即《獸藥管理條例》的執法主體是農牧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發現違反《獸藥管理條例》的案件,應當移送農牧部門、工商部門、公安等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六)其他產品的監督檢查問題
對醫療器械、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產品的監督檢查,國務院制定了專門行政法規的,對這些產品的監督檢查應當適用行政法規的規定;沒有規定的,應當適用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
八、關于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的認定問題
根據《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以下行為應當認定為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
1.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產品,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和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行為。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指國務院有關行政部門依據其行政職能,對消耗能源、污染環境、療效不確、毒副作用大、技術明顯落后的產品,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行政的措施,通過行政文件的形式,向社會公布自某日起禁止生產、銷售的產品。失效、變質產品,指產品失去了原有的效力、作用,產品發生了本質性變化,失去了應有使用價值的產品。
2.偽造產品產地的行為。指在甲地生產產品,而在產品標識上標注乙地的地名的質量欺詐行為。
3.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行為。指非法標注他人廠名、廠址標識,或者在產品編造、捏造不真實的生產廠廠名和廠址以及在產品上擅自使用他人的生產廠廠名和廠址的行為。
4.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行為。指在產品、標簽、包裝上,用文字、符號、圖案等方式非法制作、編造、捏造或非法標注質量標志以及擅自使用未獲批準的質量標志的行為。質量標志包括我國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或認可的產品質量認證標志、企業質量體系認證標志、名優標志、國外的認證標志、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免檢標志等。
5.在產品中摻雜、摻假的行為。指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入雜質或者造假,進行質量欺詐的違法行為。其結果是,致使產品中有關物質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或者合同要求。
6.以假充真的行為。指以此產品冒充與其特征、特性等不同的他產品,或者冒充同一類產品中具有特定質量特征、特性的產品的欺詐行為。
7.以次充好的行為。指以低檔次、低等級產品冒充高檔次、高等級產品或者以舊產品冒充新產品的違法行為。
8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不合格產品是指產品質量不符合《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產品。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是指以質量不合格的產品作為或者充當合格產品。
九、關于在經營活動中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的監督檢查問題
在經營活動中使用假冒偽劣產品主要是指在美容美發、餐飲、維修、娛樂等經營服務活動中,經營者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的行為。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發現在上述活動中經營者使用《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二條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包括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標準的產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的產品;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以及失效、變質的產品,可以依照法律有關銷售者的處罰規定對經營者給予處罰。發現經營者使用的產品存在標識標注的不規范、不準確、不符合《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要求的,應當依照該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實施處罰。
十、關于辦案證據的確認問題
1.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在行政執法過程中,需對涉嫌假冒的產品進行鑒定,鑒定結論可以作為辦理技術監督行政案件的重要證據之一i質量技術監督行政執法部門經過查證,可以將被假冒生產企業出具的鑒定結論和提供的其他證明材料,作為認定該產品真偽的依據。
2.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若通過檢驗對產品的內在質量進行判斷,應當以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為準。
十一、關于“貨值金額”和“違法所得”、“違法收入”的計算問題
按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貨值金額是指當事人違法生產、銷售產品的數量(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產品)與其單件產品標價的乘積。對生產的單件產品標價應當以銷售明示的單價計算;對銷售的單件產品標價應當以銷售者貨簽上標明的單價計算。生產者、銷售者沒有標價的,按照該產品被查處時該地區市場零售價的平均單價計算。本法所稱違法所得是指獲取的利潤。
篇7
此次被暫停銷售的7個藥品分別為:美樂力牌磷霉素氨丁三醇顆粒(標示生產單位:Zambon Switzerland Ltd.);藏克牌十五味龍膽花丸(標示生產單位:青海琦鷹漢藏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降糖寧膠囊(標示生產單位:吉林一晟達藥業有限公司);三十六味消渴膠囊(標示生產單位:北海凱運藥業有限公司);驅風通絡藥酒(標示生產單位:吉林省東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珍珠草牌乙肝舒康膠囊(標示生產單位:楊凌東科麥迪森制藥有限公司);同仁堂痔瘡止血顆粒(標示生產單位:南京同仁堂藥業有限責任公司)。
藥品不良反應的青壯年超過六成
新華網消息 湖北省藥品不良反應中心日前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全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顯示,20歲至60歲的青壯年占了報告不良反應的六成以上。
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報告藥品不良反應4648例,反應病例中年齡最小的為剛出生的新生兒,年齡最大者為百歲老人。按年齡統計,20歲至60歲的青壯年占60.15%,而20歲以下和60歲以上的分別占17.64%和22.21%。
湖北省藥品不良反應中心主任李元啟分析說,這主要是因為青壯年工作壓力大,患病后急于求成,想迅速治好,時常不考慮病情實際情況選擇風險較大的靜脈滴注,而靜脈滴注是引發不良反應的主要給藥途徑。同時,一些患者覺得身體很好,為了達到“速治”目的,擅自加大服用藥量或在靜脈滴注時滴注過快,加大了不良反應的風險。
我國抗生素使用率高,用量大,使用中引起的不良反應多。監測顯示,湖北今年上半年藥品不良反應中,抗生素藥品引發的不良反應占58.91%,長期蟬聯“不良反應榜”榜首。李元啟說,我國抗生素濫用、不合理使用情況嚴重,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氣血固本口服液等上“黑榜”
《新聞晨報》消息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違法藥品、醫療器械和保健食品廣告。其中,氣血固本口服液、醒腦安神系列綠色中藥、神闕貼、骨痛胡三帖等上“黑榜”。這些違法藥品廣告包括醒腦安神系列綠色中藥、汝立康、克白靈、氣血固本口服液等,其均為夸大產品功效。
違法醫療器械廣告包括上海和味(源)堂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科康α波前列腺治療儀、神闕貼、易泰寧膽石貼、骨痛胡三帖等,均為夸大產品功效。
另外,還有國欣膠囊、和格骨膠原2種違法保健食品廣告,其均為夸大產品功效。目前,這些違法廣告已經移送至同級工商部門處理。
選化妝品別上虛假夸大用語當
《中國中醫藥報》消息今年4月以來,在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連續5個化妝品規范管理文件,尤其日前的《化妝品名稱標簽標識禁用語》(征求意見稿)明確禁止化妝品標識以虛假夸大用語誤導消費者。這一監管力度可稱得上是近年對化妝品市場的規范管理之最。但化妝品市場問題積累多年,規范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
事實上,多年來,專家們反復向消費者呼吁,要加強在購買、使用化妝品中的自我保護,但還是有很多些消費者受到損害。希望進一步引起消費者重視,使大家學會正確看待、選擇化妝品,加強對自己健康的保護。
篇8
電視購物一般是指消費者通過電視以及互聯網、商品目錄等相關媒體了解商品信息,使用電話、網絡訂貨,由專業物流公司配送商品的無店鋪商品銷售模式。由于沒有中間商,電視購物能為消費者提供價格更為實惠的商品。
以開播電視購物頻道為主的現代電視購物(也叫做家庭購物)有別于傳統的電視直銷,它是一種新興的商品銷售方式,是一種全新的零售銷售渠道和平臺。按照電視購物的過程,主要可將其分為四大環節,即選擇產品、節目制作、呼叫中心、物流配送?,F代電視購物以“教買不叫賣”的方式做節目,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出發,寓購于教,播出方式采用現場直播和錄播的兩種方式。
以電視臺作為運營主體的購物頻道,是產品銷售的一個平臺,是一個無店鋪的“空中超市”。 所賣商品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數碼產品、化妝品、家居用品等等。由于商品品種多、大眾化貼近生活、廠家直銷價格優惠、信譽好品質有保證,因此,電視購物頻道一開播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兩年來電視購物頻道的發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購物頻道自誕生起,就將化妝品等產品作為主要商品來推廣,現代電視購物已經成為了化妝品銷售的新途徑。
在家購物,漸成時尚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現代家庭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嵥榈纳睢⒎泵Φ墓ぷ鳌頂D的交通經常讓購物變得不那么樂趣盎然。但是也許大家都已經注意到,家庭購物正在悄然改變著這樣的無奈。
世界一流的市場研究公司tns公司開展的一項針對電視家庭購物的消費者調研顯示,在電視家庭購物的所有品牌中,上海消費者對東方cj家庭電視購物的品牌認知度是最高的,特別是25~34歲的年輕女性消費者。 , 在電視購物頻道開播較早的臺灣地區,消費者可能不會花三、四十元臺幣在超市購買便宜的洗發水,他們寧愿花200元臺幣通過電視來購物。盡管產品的價格要高出幾倍,但產品的質量安全打消了客戶的疑慮,在質量可靠、市場制度完善的前提下,臺灣消費者更喜歡電視購物。
而在電視購物較為成熟的韓國,消費者通過購物頻道來購買化妝品已成為消費習慣和時尚。
據悉,韓國中年演員金英愛運行的黃土化妝品企業真土園所推出的黃土美容香皂在tv購物電視中,不到2個小時就賺了17億韓元。
6月22日韓國cj電視購物中真土園推出的化妝品產品賺了9億韓元,之后29日,在gstv購物電視中,通過2個小時的專題節目,一下子賣了2萬6500份,收益達到了17億韓元。這樣在兩周的節目當中一共賺了26億韓元。
29日播出的購物節目中,一開始就有許多觀眾要預定黃土化妝品,電話被打爆了,之后打電話的顧客越來越多,以至于在中途只好中斷定單。
由于便利性和質量有保障,在家購物會越來越成為未來消費者選擇的消費方式,電視購物也將會成為化妝品銷售的新通路。
品種繁多,價格便宜
電視購物節目主要是以家庭主婦為對象播放的。通過電視銷售形式推銷的商品五花八門。從內衣到皮鞋、從玩具到家具、從美容品到數碼家電,各類商品應有盡有。它本著“不求賣得多,東西一定好”的原則,消費目標群體鎖定25-45歲的白領女性,這就為化妝品的銷售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
XX美容銷售工作計劃范文二
為嚴格實施20xx年永順縣保健食品化妝品市場準入,切實加強日常監管,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積極探索長效監管,不斷提升保障水平,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特制定XX年保健品食品化妝品監督管理工作計劃:
一、摸清監管底數,建立工作檔案
力爭在四月底前摸清保健食品、化妝品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及行業發展現狀,著手建立轄區內的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管工作檔案,適時上報各級部門。
二、積極推進專項整治,重點開展監督檢查
為做好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管理工作,規范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經營行為,加大對保健食品中可能被違法添加藥物的檢查力度,整治制售假劣保健食品、夸大宣傳保健食品功能、普通食品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及制售假劣化妝品等行為,五至十月份積極保健食品化妝品專項整治,重點開展監督檢查
三、做好法規宣貫準備,提高監管法制水平
待《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出臺后,將及時組織行政執法人員進行學習、宣傳和培訓,做好《條例》宣傳工作。
四、抓好業務培訓,提升安全意識
篇9
現代社會分工日趨精細化、專門化,"隔行如隔山"這句俗語充分表達了各行各業有自己獨特的規格、標準和規律,相互之間難以達到完全的相知相通,作為消費者也可能是某一領域的行家、專家,對某類產品有著高超的鑒別能力,但他不可能對每種他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和將要接觸到的商品都了如指掌,所以,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通過閱讀商品或服務的說明、標識,或向經營者詢問商品或服務的具體情況就成為必然,消費者只有通過了解、詢問商品的價格、產地、用途、性能、品質或者服務的內容等情況后,才能比較出商品或服務的優劣,然后作出正確的選擇。所以說,了解、詢問其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就成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的消費者的一項基本權利。一些無中文說明、標識的化妝品,使大部分消費者因不能讀懂而無法了解產品的性能及作用,這勢必會造成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侵犯。
既然通過了解、詢問而獲悉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成為消費者的一項權利,那么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就成為經營者不可推卸的義務。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章第十九條對經營者的義務作了相應規定:"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服務的真實信息,不得作引人誤解的宣傳"。和消費者相比,經營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對其經營的商品了如指掌,因此由其來承擔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和義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價格法》及《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消費者知情權的內容也就是經營者應當提供的真實情況的內容,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產地和生產者的名稱消費者注意產地和生產者不僅是因為它直接關系著產品的質量,而且因為它跟索賠有直接關系,若產地、廠家不明,一旦發生質量問題就難以向生產者索賠。
(2)用途、性質,警示標志或說明,注意事項為了正確使用商品,了解它的性質、危險警示說明及注意事項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許多商品使用不當就會危及人身及造成財產損失。譬如在《化妝品衛生監督管理條例》中就規定:"化妝品標鑒上應當注明產品名稱、廠名,并注明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編號;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應當注明生產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特殊用途化妝品還應注明批準文號。對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化妝品,說明書上應當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項"。1994年消費者陳寶金購買了一瓶旁氏保濕營養霜,其說明書上注明:充分補充水分,適合各類膚質。但該消費者用其抹臉后皮膚過敏,抹霜之處發生紅腫、豆粒大小紅疹多處,經診斷為旁氏保濕霜所致,后向消協投訴其侵犯了知情權,經協商,經營者廈門百貨公司向中外合資上海旁氏有限化妝品公司匯報,同意賠償消費者陳寶金的治療費,往返差旅費人民幣1360元整。
篇10
編輯本段如何辦理
一、健康檢查項目
健康檢查主要涉及的疾病為:病毒性肝炎、痢疾、傷寒、活動期肺結核、皮膚病和其他有礙健康的疾玻如果查出患有這些疾病,則不得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理發美容、公共浴室等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需等到治愈后才可以工作。
二、體檢注意事項
1、體檢當日清晨空腹、帶身份證、帶一寸照片或卡、筆。
2、體檢前日應注意休息,忌暴飲暴食,忌飲酒,避免過量脂肪飲食,不要熬夜、過于疲勞。懷孕婦女不宜做X光胸部透視。
3、體檢時請著寬松衣服,便于靜脈采血。
4、抽血后可進食,請用消毒棉簽按壓局部3至5分鐘,但不能搓揉,壓迫時間過短或搓揉易發生血腫。
5、抽血后24小時內不得熱敷。
三、體檢、培訓流程:
1、登記交費,領榷從業人員健康檢查表》并逐項認真填寫(單位或地址、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從事行業、文化程度、工種、工齡),根據本人所從事行業領取相應衛生知識培訓教材。
2、依次完成體檢:內外科(皮膚)一般檢查抽血糞便檢查X光胸部透視。完成全部體檢項目后把體檢表放在X光透視處。
3、參加衛生知識培訓考核。
4、完成體檢、培訓并且全部項目合格的,可在四個工作日后領榷健康證明》、《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
四、各類從業人員體檢向導
本指引把從業人員分四大類說明健康證明的辦理過程:
1、醫藥類(藥廠、藥店從業人員)。
按照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要求,藥廠、藥店從業人員的體檢必須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進行,并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發放《健康證明》,其他體檢機構對該類職業發放的《健康證明》不予承認。
辦理過程:攜帶本人身份證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以下簡稱門診)參加健康檢查,取得體檢回執,體檢后五個工作日內,系統將通過手機(小靈通除外)向體檢者發出體檢結果,未知體檢結果的可致電門診咨詢(電話:86232657)或到門診(地址:桂城佛平路28號)獲取,體檢合格者憑回執到門診領榷健康證明》,體檢不合格者可憑回執在門診進行復查。
2、涉水產品類、一次性衛生用品類、化妝品類從業人員。
辦理過程:攜帶本人身份證到各體檢部門(包括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門診部及各鎮(街道)醫院防保中心)參加健康檢查,取得體檢回執,體檢后五個工作日內,系統將通過手機(小靈通除外)向體檢者發出體檢結果,未知體檢結果的可致電所在體檢部門咨詢或到所在體檢部門獲取,體檢合格者可憑回執到體檢所在部門領勸體檢報告書”,體檢不合格者可憑回執到體檢所在部門進行體檢復查。
3、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類從業人員。
篇11
一、時間和主題
2021年科普宣傳周時間為:5月24日—5月30日(周一至周日)。
2021年宣傳周的主題為:“安全用妝,美麗有法”。
二、宣傳重點
(一)《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其配套規章的宣貫。貫徹落實化妝品監管相關法規,加強行業自律,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二)加強兒童化妝品安全使用知識的宣傳。普及兒童化妝品安全使用知識,提升公眾對兒童化妝品安全使用的認知水平。
(三)普及化妝品安全使用知識。宣傳化妝品安全使用的相關內容,引導消費者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妝品,合理預期化妝品的功效。
三、總體安排
本次宣傳周圍繞法規宣貫、兒童化妝品用妝安全和化妝品安全使用常識的宣傳重點,采用線上線下結合,國家局與省局、省局與市州局聯動,省局辦公室、藥化流通處、省藥品評價中心、省食品藥品檢驗所、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社會公眾等相關各方廣泛參與的形式,進一步擴大宣傳周活動的參與范圍、覆蓋面和社會影響,打造好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的品牌。一是充分利用各大網絡媒體和平臺開展線上宣傳;二是組織省局辦公室、藥化流通處、省藥品評價中心、省食品藥品檢驗所、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等開展“愛膚日”宣傳、公益培訓、實驗室開放等線下活動。
四、具體活動
(一)預熱階段(5月17日-5月23日)
開展宣傳預熱工作。在省藥品監管局網站以移動飄窗形式開辟“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活動”專欄,便于全社會從政府官方網絡平臺更全面、更快捷地了解化妝品安全科普知識。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要充分利用當地廣電報刊和網絡平臺等傳播媒介,廣泛宣傳有關舉辦科普宣傳周的活動消息,開展好系列活動,鼓勵和引導公眾、企業、行業協會、科研院校、新聞媒體,積極參與,共同開展科普宣傳周活動。
(二)宣傳周期間(5月24日-5月30日)
1.舉辦“科普宣傳周”啟動儀式暨化妝品安全知識大講堂。
5月24日在貴陽市舉辦“科普宣傳周”啟動儀式暨化妝品安全知識大講堂,宣布宣傳周正式啟動。通過對《條例》等相關法規及化妝品安全知識的講解,發放宣傳單,進一步提升社會群眾科學用妝、理性用妝的意識和素養。邀請企業、新聞媒體、社會組織、一線監管人員等各界代表參會,增強交流互動,共同營造安全用妝的濃厚氛圍。(省藥品監管局指導,貴陽市市場監管局、貴陽市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共同承辦)
2.開展“5.25全國愛膚日”主題活動
5月25日以“安全用妝,美麗有法——關注兒童用妝安全”為宣傳主題,宣傳兒童化妝品及化妝品不良反應相關知識,讓人們深刻理解皮膚健康及美麗的重要性,讓大眾從根本上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護膚認識,提高公眾安全使用化妝品意識,為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省藥品監管局指導,省藥品評價中心承辦,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聯動)
3.開展化妝品宣傳進企業、進商場活動
在貴陽市舉辦進企業、進商場活動,通過向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發放宣傳手冊,互動交流,培養企業的誠信意識,規范化妝品生產經營行為和行業秩序,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意識,法制意識。(省藥品監管局指導,貴陽市市場監管局承辦)
4.實驗室開放日活動
在貴州省食品藥品檢驗所舉辦實驗室開放日活動,組織媒體記者、商超化妝品銷售負責人參觀,同時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省藥品監管局指導,貴州省食品藥品檢驗所承辦)
5.普及化妝品安全使用知識
一是與貴州省電視臺融媒體中心聯合在科普宣傳周期間,依托動靜APP開展“主播有話說”系列活動,圍繞宣傳重點以短視頻加文字的形式科普化妝品安全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二是在局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播放專家訪談視頻、科普動畫、動態圖解等。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要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引導公眾收聽收看。(省藥品監管局主辦,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聯動)
6.開展化妝品公益咨詢進社區活動
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要選擇社區、寫字樓等化妝品消費者集中的公共場所,舉辦化妝品公益咨詢進社區活動,提供化妝品安全使用、科學護膚等公益咨詢和免費義診,發放科普宣傳資料,推動消費者對化妝品安全的正確認識。(各市<州>市場監管局組織)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統籌協調。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要按照省藥品監管局統一要求,在統一的時間段、使用統一的科普宣傳周標識、圍繞統一的科普宣傳周主題,并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本行政區域的科普宣傳周活動方案。
(二)強化科普宣傳材料審核。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要加強科普宣傳周期間使用的各類科普宣傳材料的審核把關,保證科普宣傳內容的準確和客觀。各地在開展化妝品宣傳時可在《國家局2021年化妝品科普宣傳要點》中選擇相關的宣傳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
(三)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要統籌疫情防控要求和科普工作需要,關注疫情發展形勢,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的條件下開展相關科普宣傳活動。
(四)嚴格紀律要求??破招麄髦苁撬幤繁O管部門服務公眾的重要活動,是塑造監管部門形象的重要舉措,各市(州)市場監管局要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勤儉節約,嚴禁鋪張浪費,力戒形式主義。
六、其他事項
(一)國家藥品監管局將對特色鮮明、實效顯著的科普宣傳活動以“2021年全國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優秀活動”的名義進行表揚。各單位要做好科普宣傳周活動的資料收集和總結工作,并于6月10日前將科普宣傳周工作總結及優秀活動推薦表(見附件2)報送至省藥品監管局藥化流通處,電子版發送至電子郵箱410528310qq@.com。
(二)省藥品監管局建立“全省化妝品科普宣傳周工作聯絡群”,請各市(州)市場監管局于5月20日前及時報送聯絡人員名單,電子版發送至電子郵箱410528310qq@.com。確??破招麄鞴ぷ鲿惩ā?/p>
聯系人:姚思思;電話:0851-86855252
附件:1.2021年全國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科普宣傳要點
篇12
一、餐飲服務單位監管現狀
(一)赤壁市的情況。自2013年6月3日起,按照赤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赤壁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赤政辦發[2013]20號)要求,赤壁市食藥監局正式履行餐飲服務監管職能。目前,全市共有餐飲服務單位1680家,其中200平方米以上且就餐場所安裝有空調設施的餐飲服務單位134家。這134家20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服務單位均需同時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均需接受食品藥品管理部門和衛生監督部門的監管。
(二)全國各地餐飲服務單位監管現狀。在正式履行餐飲服務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妝品監管職能后,赤壁市食藥監局多次到兄弟市、縣考察學習,目前湖北省有部分市、州、縣對200平方米以上的餐飲服務單位同時發放《餐飲服務許可證》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等交叉監管問題。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已經下發文件規定,除咖啡廳等特殊場所外,取得餐飲服務許可的企業,其經營場所無需再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二、相關法律法規依據
(一)餐飲服務單位監管
1.監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條:縣級以上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監督管理部門依據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衛生部71號令《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三條: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管全國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餐飲服務監督管理工作。
2.許可依據:衛生部70號令《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
(二)餐飲服務單位發放《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依據
1.《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本條例適用于下列公共場所:賓館、飯館、旅店、招待所等。
2.衛生部80號令《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條規定:公共場所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有關衛生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以及相關的衛生標準、規范,為顧客提供良好的衛生環境。第三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3.省廳文件:《湖北省衛生廳關于公布湖北省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范圍的通知》(鄂衛規【2012】4號)規定,營業面積200平方米以上餐飲服務單位應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三、問題分析
《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目的都是要求為顧客提供良好的衛生環境。因此,衛生部門再對餐飲服務單位的公共場所進行監管,并發放《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已經沒有必要,而且存在下列法律問題:
(一)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并未明文規定200平方米以上且就餐場所安裝有空調設施的餐飲服務單位必須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二)《湖北省衛生廳關于公布湖北省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范圍的通知》關于營業面積200平方米以上餐飲服務單位應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之規定,有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七號)第十四條關于只有法律、行政法規才能設立行政許可事項的立法宗旨。
(三)按照法律優先原則,法律優于行政法規。既然按照《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18號)要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五條規定,由食品藥品監督部門負責餐飲服務單位的監督管理工作。按照法律優于行政法規的原則,《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就不應對餐飲服務單位監管作出新的規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也不適用于餐飲服務單位的管理。
四、工作建議
本著一個主體以一個部門為主監管和方便相對人的原則,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結合餐飲服務監管工作實際提出幾點建議:
(一)按照《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18號),建議國務院組織相關部門對食品藥品法規再次進行梳理,對與現行人大制定的法律規定相抵觸的行政法規、規范性文件進行修訂,切實推進依法行政。
(二)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按照分段監管、職責相近、方便相對人的工作方針,本著依法行政、服務民生的原則,各級政府應研究制定并明確監管交叉環節食品安全監管職責,并負責抓好落實,完善食品安全監管協調機制。
(三)相關部門制定并出臺相關規定,明確餐飲服務單位由食品藥品監管一個部門監管,今后餐飲服務單位不用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這樣,既理順了部門職能交叉、重復執法、重復許可等問題,又有利于樹立良好政府部門形象。
參考文獻:
篇13
黨某按照一天12片的劑量吃了七八天,結果胃出血、大便帶血等癥狀沒有任何緩解,他的女兒黨女士發現該藥說明上寫的主要治療婦科病。該藥包裝上的說明顯示,功能主治為:“消Y化瘀。用于瘀血內阻所致的Y積、婦女干血癆、產后血瘀、少腹疼痛拒按?!蔽匆娙魏慰拱⒅伟┳盅?。
“這藥雖有國藥準字,但功能主治和廣告宣傳大相徑庭,太不靠譜。”河科大一附院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孫江濤說,廣告搬出所謂的權威媒體、專家和患者,來為藥品宣傳,明顯有虛假宣傳之嫌,無科學性可言。
騙子的套路多又深
事實上,老年人輕信涉嫌虛假或夸大宣傳的藥品、保健食品廣告,上當購買的案例不勝枚舉。不法分子常用的行騙套路如下:
“釣魚”:在醫院、公園等人群特別是中老年人集中的地方海量發放藥品、保健食品等非法小廣告,或通過微博、QQ空間、微信朋友圈等網絡社交平臺廣告和網址鏈接,這些都是不法分子常用的套路,他們一方面夸大藥品等醫療產品療效,另一方面“廣泛撒網,重點捕魚”,而且,一般涉嫌虛假宣傳的藥品多為中成藥。
偽裝:請所謂的權威專家、治愈患者走進社區、藥店等場所進行義診、講座和現身說法,打著免費體檢、贈送禮品等名義變相銷售藥品,或者銷售員上門推銷,對老人噓寒問暖、誘導購買等。
恐嚇:“專家”現場診斷,將某些本來沒什么事兒的“癥狀”嚴重化,故意夸大并恐嚇一番,沒病說成有病,小病說成大病,總之讓你認為你是一個需要使用他們的藥品或保健食品的“病人”。
冒充:冒充某知名專家或醫療機構大肆宣傳,或請人冒充知名專家、老中醫、醫學社團組織的領導到場“站臺”,或者無中生有,私設與正規醫學社團名稱相似的山寨社團行騙,或謊稱祖傳秘方、獨門偏方等坑害病人。
專家教你戳穿騙子
其實,不管不法分子將藥品、保健食品等產品包裝得多花哨、宣傳得多夸張,仍有辦法戳穿。專家為大家總結了一套“防騙寶典”,希望能為您帶來幫助。
先說藥品。買藥應到正規合法單位購買,如藥監部門審批的零售藥店和衛生部門審批的醫院、診所等。
要辨明是不是藥品。正規合法的藥品在包裝、標簽、說明書顯著位置必須標注藥品批準文號,沒有標注的肯定不是藥品。另外,藥品是否獲得批準,市民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查詢。藥品批準文號的格式為:國藥準字H(Z、S、J)+年份+4位順序號,其中H代表化學藥品,Z代表中藥,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進口藥品分包裝。
應仔細查看藥品廣告與其說明書上的功能主治或適應癥是否一致,若有差別,就基本可以判定涉嫌虛假宣傳。
在藥品廣告中,關于功能療效的宣傳不得出現以下內容:不科學地表示功效的斷言或保證;說明治愈率或有效率;與其他藥品的功效和安全性進行比較;明示或者暗示包治百病、適應所有癥狀;“安全無毒副作用”;明示或者暗示中成藥為“天然”藥品,安全性有保證;其他不科學用語或者表示,如“最新技術”“最高科學”“最先進制法”等。
再說保健食品。先要判斷保健食品真假,看它包裝上是否有“小藍帽”標志。不要購買無保健食品標志的非法保健食品。國產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格式為:國食健字G+年份+4位順序號,衛食健字格式為:衛食健字+年份+4位順序號(年份必須為2004年以前,2004年以后取消衛食健字);進口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格式為:國食健字J+年份+4位順序號。保健食品批準文號同樣可以通過登錄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官網查詢。
在選購保健食品時,注意五個方面:一是“藥到病除”不可信,二是“健康講座”為促銷,三是“免費活動”為洗腦,四是“權威證明”屬虛構,五是“專家義診”是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