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用藥護理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2例兒科護理用藥錯誤引起的不良事件或安全隱患的原因為:執行醫囑錯誤11例(34.4%),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8例(25.0%),操作不規范6例(18.8%),護士職業素質因素4例(12.5%),實習帶教不嚴格2例(6.3%),藥品過期1例(3.1%)。
3討論
3.1原因分析3.1.1執行醫囑錯誤(1)主班護士處理醫囑時注意力不集中,常被其他事情干擾(如接待來訪者、接聽電話、處理呼叫器等),將醫囑轉抄到執行單和輸液卡時,易誤抄漏抄;(2)兒科醫囑復雜、變化多,特別是臨時醫囑多時醫護疏于溝通,導致醫囑處理不及時或護士執行錯誤;(3)責任護士正忙時,有臨時醫囑需其執行的,主班護士未交待清楚;(4)個別護士違規執行口頭醫囑。此外,兒科護士工作強度大也是醫囑執行錯誤的一個重要原因[4]。
3.1.2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1)護士未能做到每班認真查對醫囑,或查對時未做到醫囑單、電腦、執行單、輸液卡或口服藥卡的四核對,導致不能及時發現醫囑執行錯誤;(2)配制藥物時未認真查對,導致藥品拿錯、配錯;(3)在給藥前、中、后未認真查對藥品和患兒身份,導致發錯藥、打錯針、換錯液體等。
3.1.3操作不規范(1)兒科輸液分組多,有的護士常簡化操作程序,一次配制多組液體,導致配制好的藥物放置時間長,增加輸液反應風險;(2)兒科用藥劑量計算復雜,容易計算錯誤而致劑量不準確;(3)溶媒選用不當;(4)使用雙頭輸液器時,同時開放兩組液體,導致藥物相互作用,如酚妥拉明與地塞米松、果糖二磷酸鈉與10%葡萄糖酸鈣同時輸入會出現混濁、變色現象;(5)靜脈滴注速度控制不合理,如脫水患兒需快速補液,而新生兒、心肺疾病患兒則需嚴格控制滴速,過快會發生肺水腫等嚴重后果;(6)藥物用法不適宜[5];(7)在未詢問清楚藥物過敏史的情況下,未行藥物過敏試驗。
3.1.4護士職業素質因素(1)責任護士對分管患兒病情、用藥不完全了解,未向患兒進行用藥指導,使患兒用藥依從性下降;(2)口服藥未做到監督用藥,患兒易漏服;(3)護士交接班不詳細,對特殊時間用藥、特殊用藥或未及時用藥的患兒未認真交接,導致換班后患兒藥品漏用或錯用;(4)兒科護士藥學知識欠缺,對藥品注意事項、不良反應、配伍禁忌等了解不夠,不能科學地指導患兒用藥,不能合理地安排靜脈輸液順序,不能及時、全面地觀察藥物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
3.1.5實習帶教不嚴格有的實習生帶教老師不嚴格,常讓實習生單獨操作,增加了用藥安全風險。
3.1.6病房藥品管理因素(1)科室藥品未按要求進行管理,備用藥品未進行不定期清點、檢查,導致藥品過期;(2)應該冷藏的藥品未放入冰箱保存,需避光的未避光保存,使藥品失效;(3)急救藥品未按“四定”管理,班班交接,影響急救用藥;(4)高濃度藥品未單獨分類保管,藥物未入原裝盒或多種藥混放一起,容易出錯;(5)毒性、品未專柜、專鎖管理,存在隱患。
3.1.7其他如工作環境因素等。兒科護士在操作中常伴隨著患兒的哭鬧和躁動,除要付出較大的體力外,還要承擔沉重的心理壓力,影響其判斷力和操作準確性[6,7]。
3.2管理對策
3.2.1加強規章制度的落實力度貫徹落實規章制度是保障用藥安全的前提,具體措施:(1)重新優化醫囑核對及處理流程,各班護士認真落實執行醫囑制度和查對制度;(2)進一步明確主班護士工作職責,對重整醫囑、新醫囑、特殊用藥及在轉抄執行單和輸液卡時實行雙人核對;(3)加強醫護溝通,在執行醫囑時遇到疑問必須詢問清楚,一般不執行口頭醫囑,必需執行口頭醫囑時,要求復述兩遍雙方確認無誤后方能執行;(4)加強責任護士責任意識,盡量讓患兒不出病房就能解決問題,減少呼叫器響鈴和患兒家長到護士站詢問的次數,減少主班護士處理醫囑時的干擾因素;(5)每天做到對全病區所有醫囑認真查對,同時核對第二天輸液卡后再行擺藥,擺藥時要雙人查對,尤其注意查對早、中、夜班產生的新醫囑,及時發現、補救用藥問題;(6)用藥前、中、后要嚴格落實“三查七對”,杜絕錯、少、漏用藥發生;(7)在護士站,全院統一制作了安全信息提示板,把需在下一班使用的特殊用藥、特殊時間用藥在上面作好登記,每班交班前要認真查對所有藥物治療落實情況,同時做好床邊交接班,嚴防遺漏。
3.2.2嚴格遵守用藥操作規范(1)認真執行無菌操作規范,液體現配現用,預防藥物污染、變質;(2)配制液體時注意配伍禁忌,使用雙頭輸液器輸液時嚴禁一個通道兩組液體同時開放;(3)準確計算藥物劑量,特殊用藥(如地西泮、氨茶堿等)需雙人核算,<1mL的藥量,須用1mL注射器抽吸;(4)根據患兒年齡、藥物性質、病情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及調整輸液速度,對需要嚴格控制滴速的藥物使用微量泵或輸液泵;(5)勤巡視病房,嚴密觀察用藥過程中患兒病情變化,注意有無液體滲漏,輸注完畢及時更換;(6)做藥物過敏試驗前要認真評估患兒有無過敏史,如有過敏史者嚴禁做皮試。
3.2.3加強護士職業素質管理(1)護士正確認識安全護理的重要性和樹立較強的法制觀念是安全用藥的重要保障,故應經常組織護士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利用典型案例進行教育,加強護士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提高其慎獨精神與風險意識;(3)責任護士要充分了解分管患兒的病情、藥物治療方案,做好患兒家長用藥健康指導,讓患兒或其家長知曉所用藥品名稱及藥理作用,提高用藥依從性;(4)加強口服藥品管理,制定口服藥品發放流程,做到“看服到口”;(5)科室要加強護士藥學知識的培訓和學習,兒科用藥復雜,護士應拓寬自己的藥學知識,掌握兒科常用藥物的治療作用、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在使用新藥、特殊藥品前應詳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3.2.4加強病區日常管理(1)護士長要加強病區管理,盡量保持環境安靜,倡導使用靜脈留置針,減輕護士工作強度和焦躁情緒;(2)每天做好“五查”,隨時檢查全病區護理質量,重點關注新進護士的工作情況;(3)中班、夜班、節假日要合理搭配值班人員,新老互補,實時監管各班次用藥治療情況,及時發現安全隱患;(4)加強實習護士管理,要求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
篇2
2.1課程設計改革
第一,對于課程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在開展護用藥理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并且合理地融合理論和實踐,在逐漸完成課堂任務的過程中,保證學生的技能和知識的有效掌握。總的來說,對于以往的教學內容進行改變,對以往教學中教師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實現教師引導的教學模式。通過合理地設定教學目標,讓學生直接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新的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將培養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并且在本專業的基礎上,讓課堂教學目標與實際社會生產的需求相一致,并且體現出對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等不同方面能力的培養的需求。在護理專業中,護用藥理是基礎課程,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與護士崗位的具體需求相一致。學生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地對臨床問題進行解決,獲得良好的知識運用能力。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并且對學生的觀察分析與判斷的能力進行不斷的鍛煉和培養,并且結合護士崗位從業的相關標準,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讓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和提高。第二,對于課堂實踐內容的合理選擇。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圍繞實際的教學內容來針對性地開展不同教學形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制定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并且將工作項目與實際崗位的工作需求相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單位時間內,對于某一工作任務進行完成。在工作任務的選擇上,要盡可能地采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展示性、可操作性以及實戰性特點的工作任務。課堂實踐內容要結合“護理專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中的不同能力類型,提高實踐內容的制定的有效性。在臨床的工作中,護理人員的責任重大,其需要對藥物治療過程進行執行,并且要監護用藥的過程,給予相應的用藥咨詢服務。在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對臨床實踐工作流程中的幾大系統用藥特點來確定不同的教學實際訓練項目。項目具體可以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外周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內分泌系統疾病、內臟系統疾病以及化學治療等幾方面的用藥教學,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實際用藥護理的能力。第三,課堂教學過程的安排。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課堂教學節奏進行科學的把握,并且結合不同課時安排和課堂教學內容,對于教學過程進行分解。不同的教學單元中,課程知識內容的難度都有所不同,教師要合理安排不同學時,并且結合本校教學安排需求,規定相應的教學時間。一般來說,護用藥理學教學的整體安排可以在80學時內來完成,并且考慮到實際教學效果的需求,要盡可能地將最短教學時間設定為2學時。在進行教案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整個結構進行把握,并且逐一細化不同課時教學安排,對于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的體現。新課程改革中,這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模式,規定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教師要對于教學中學生的活動時間給予充分的保障,并且給予學生足夠的探索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完成任務的分配和布置之后,讓學生主動地在課外時間查找相關資料,在課上進行自主討論和匯報,教師再對學生的匯報過程進行指導與點評,讓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實現知識掌握程度的加深。
2.2課程實施改革
首先,課堂的教學準備。在開展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并且對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進行淡化和改變,教師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以引導者的身份來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環節,并且充分地做好備課工作,對于具體教學訓練項目來采取合理的教學設計手段,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其次,課堂教學中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想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采取實踐性較強的訓練化教學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在開展課堂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來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結合臨床的具體工作流程,來安排學生進行參與練習,包括用藥醫囑、臨床案例處理等。另外,教師也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課下預習,上課來進行講解,對于一些不理解的內容再提問,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另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基礎知識運用能力和引伸能力,對課堂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拓展,保持合理的教學節奏。最后,教學收尾工作。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下發相應任務和提問,讓學生自主地對問題進行解答,進行信息的搜集和合作解決。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實際操作的模擬,并且共同對學習內容進行匯報。在匯報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取點評與模擬的方式,對于具體的模擬用藥、不良反應處理以及醫囑等解答內容進行教學。通過對學生匯報的過程進行耐心的聽取和記錄,在學生完成報告之后對學生存在的不足指出相應的意見,并且具體動手來對學生進度操作的示范,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補充。
2.3課程考核改革
在當前教學過程中,以往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不利于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并且不適應當代素質教育的基本需求。在開展教學考核的過程中,要結合教學過程來開展過程化、全面的教學考核工作,提高課程考核的合理性,真實地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進行反映。在考核的過程中,教師要執行多層次化的考核模式,并且針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自評的方式,讓學生自行地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在學生自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自評過程進行監督。在考核體系的改革中,教師要對于學生與綜合職業能力成長相關的實際操作能力、基礎知識掌握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根據考核和評價結果,教師對于后續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調整與改進創新,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篇3
二、案例介紹
OBE-工廠翁瑪赫特與鮑姆蓋特納有限公司于1996年4月24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的申請號為96191123.9、名稱為彈簧鉸鏈的制造方法的發明專利。授權公告的權利要求為:一種制造彈簧鉸鏈的方法。該鉸鏈由至少一個外殼、一個鉸接件和一個彈簧構成,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提供一用于形成鉸接件的金屬帶;切割出大致與鉸接件外形一致的區域;通過沖壓形成一圓形部分以形成鉸接件的凸肩;沖出鉸接件的鉸接孔。專利權人主張康華公司未經其許可,擅自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許諾銷售和銷售落入涉案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彈簧鉸鏈產品,構成專利侵權行為。
在一審程序中,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康華公司加工鉸接件的方法為在金屬帶材上通過沖壓的方式沖下鉸接件,即康華公司所稱的沖裁落料(而涉案專利則是在鉸接件安裝彈簧件裝配單元之前仍與金屬帶連接),爾后由人工手持鉗子夾住鉸接件,將鉸接件凸肩延伸部分用鍛壓機砸圓,即康華公司所稱的模鍛,再由人工將鉸接件插入打孔機進行打孔。可以看出,康華公司加工生產鉸接件的方法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所保護的方法等同,侵權成立。
康華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簡稱二審法院)提起上訴稱,涉案專利方法是建立在鉸接件同金屬帶料不分離的情況下實現的,而被控侵權方法既不連續也不順延,是在與金屬帶分離情況下,采取傳統機械加工工藝中的沖裁、鍛壓和沖孔設備逐一完成的,與專利方法完全不同。
二審法院認為,根據涉案專利說明書的記載,涉案專利技術方案是建立在鉸接件同金屬帶料不分離且各步驟先后順延的情況下實現的,將鉸接件從金屬帶料分離下來無法實現涉案專利方法的技術效果和技術目的。被控侵權產品中鉸接件的制造方法與專利方案所采取的鉸接件同金屬帶料不分離的方法不同,被控侵權產品的制造方法與專利方法既不相同也不等同,沒有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一審判決關于被控侵權方法與涉案專利方法等同的認定錯誤,予以糾正。
篇4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例患者中,男5例護理論文,女5例。年齡22~60歲,住院時間10~160天。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和頭痛,熱型為不規則熱,根據病史、體征、癥狀、腦脊液常規生化及病原學檢查,臨床均診斷為腦膜炎。
1.2 治療 住院后根據不同情況予抗結核藥物異煙肼、鏈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選用4~5種聯合正規方案治療,同時予激素、脫水、對癥、支持及營養等治療,治愈好轉。
2 護理重點
2.1 心理護理 本病病程長,病情重,加之應用抗結核治療和激素治療后可出現一定的副反應,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另外,一些患者對結核病存在誤解,加之經濟的拮據,從而產生一定的焦慮、恐懼心理。此外,一些患者又擔心預后不良,對治療失去信心。因此,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護士應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本病的相關知識,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論文,放松心情,樂觀面對本病。
2.2 飲食指導 患者由于顱壓高致頻繁嘔吐,抗結核藥物對胃腸道刺激降低食欲,持續發熱及大劑量
脫水劑應用導致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清醒患者鼓勵其多飲水,少量多餐,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及高鈣飲食,昏迷患者采用鼻飼流質飲食,合并胃出血及病情危重者增加胃腸外營養。
2.3 用藥觀察
2.3.1 應用脫水劑的觀察與護理 結核性腦膜炎常用的脫水劑為高滲脫水劑和利尿劑,所以,首先要保持靜脈通道的通暢,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目前,常用的脫水劑為20%甘露醇,其對血管刺激性非常大,護士應保護好患者血管,如發生滲液、漏液,可立即用50%硫酸鎂溶液濕敷,減少對皮膚黏膜的刺激怎么寫論文。
2.3.2 使用激素的觀察與護理 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纖維組織增生、防止黏連、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可有效降低顱內壓護理論文,防止腦水腫的發生。使用激素用量過大或減量不合適、計量不準確就容易造成反跳現象,因此要嚴格遵醫囑給藥,并囑患者不能隨意增藥、減藥,如患者出現不適,應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處理。
2.3.3 抗結核藥物的觀察與護理 抗結核藥物是治療結核性腦膜炎的關鍵,應遵循早期、聯合、適量、全程、規律用藥原則,否則,就可能造成耐藥。此外,抗結核藥物副反應大。因此,在服用抗結核藥物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反應,如出現胃腸道的不適、肝腎功能異常,視力減退、聽力障礙及變態反應等,應立即報告醫生處理,必要時停藥。另外,護士應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如利福平應空腹服用,可達到最佳療效,同時也可減少其副反應。
2.4 腰椎穿刺的護理 進行腰椎穿刺術及鞘內注射是結核性腦膜炎患者常用的治療和診斷方法。因具有一定的損傷性護理論文,患者往往會產生恐懼心理,因此應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耐心解釋。術后協助患者去枕平臥4~6 h。
2.5 發熱的護理 本組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41.0 ℃。因此,應定期測量患者體溫,出現體溫升高,應立即報告醫生,給予處理。對于出汗較多患者應協助其飲水,并加強房間通風,防止復發感染。應及時更換床單、衣服等,防止皮膚感染發生怎么寫論文。
2.6 高顱壓的護理 脫水療法是治療顱內高壓的重要手段,常用20%的甘露醇靜滴,應用時速度要快,確保200~500 ml甘露醇在30 min內滴完,否則影響脫水的效果。同時要注意觀察有無低鉀血癥。
2.7 出院指導 結核腦膜炎屬慢性消耗性疾病,抗結核治療需要較長時間,待腦脊液檢驗正常及癥狀消失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仍須堅持抗結核治療6~9個月。出院時囑患者必須按時按量服用抗結核藥物,并定期到醫院復查腦脊液、血常規、肝功能護理論文,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并注意休息,加強營養,避免勞累、受涼,以免加重病情。
結核性腦膜炎周期長,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常常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誘因。因此,護士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保證患者絕對臥床休息,準確及時執行醫囑,做好基礎護理。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預防和處理顱內高壓。提高患者依從性,做好服藥指導及健康教育。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死率。
篇5
2、討論
卡托普利是近年來非常受重視的ACEI降壓藥,這類藥物在穩定血壓的同時還能逆轉左室肥厚,增加冠脈儲備,使外周血管阻力減輕,是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常用藥物,且價格低廉,在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其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干咳護理論文,其他的副作用有皮疹、瘙癢、關節痛、味覺障礙,個別有蛋白尿、中性粒細胞減少及SGOT、SGPT升高、低血壓、血鉀升高等。皮疹發生機制可能是卡托普利所含巰基引起的過敏反應,發生率為4%-6%[1]。皮疹一般發生在服卡托普利4周
摘要想到卡托普利有引起濕疹的可能,詳細詢問病史,盡早明確診斷,及早停藥,避免濕疹給病人帶來更多的痛苦。
篇6
患者男 62歲左肺癌根治術后患者,病理示:低分化腺鱗癌。化療3個周期,無明顯化療反應。化療期間一般情況可,社會支持系統佳,精神狀態佳,性格樂觀,現左側第六肋骨轉移和腦轉移,給予調強放療,近一月余疼痛明顯,給予嗎啡持續泵注止痛治療,靜脈穿刺可能遵醫囑給予PICC置管,精神食欲差,消瘦,臥床。
2 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方法
以患者可能出現的護理問題為出發點,根據循證依據,采用查閱文獻及循證護理網絡資源平臺等綜合性分析判斷,將科研理論知識、臨床護理經驗及患者意愿緊密結合,以審慎的態度預見性地選取最佳的預防方法或護理途徑,從而降低護理風險,提高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效果[1,2]。
3 主要的護理問題
3.1 疼痛
(1)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指導病人采用放松技術,如閱讀書報、聽音樂、看電視、以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
(2)注意傾聽病人對疼痛的訴說,注意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和程度。
(3)提供安靜的環境,調整舒適的,保證病人充分的休息。
(4)應理解病人的痛苦,以同情、安慰和鼓勵的語言與舉止支持病人,以減輕心理壓力,與醫生溝通及時調整鎮痛藥物的劑量。
(5)按時服用止痛藥,遵循用藥原則,把握好用藥的階段,嚴格掌握用藥的時間和劑量,密切觀察病情和鎮痛效果,警惕藥物副作用的發生。
3.2 有便秘的危險
(1)告知病人的發生因素:臥床,進食少活動少,藥物因素等并介紹含纖維素多的。食物種類;講解飲食平衡的重要性。
(2)鼓勵每天至少喝1500~2000ml的液體(水、湯、飲料)。
(3)鼓勵病人適當的活動,在減少頭部活動的前提下增加軀體活動如腿部活動以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
(4)建議早餐前30分鐘喝一杯水,可刺激排便。
(5)要強調避免排便時用力,以預防生命體征發生變化、頭暈或出血及腦疝的發生。
(6)病人排便期間,提供安全而隱蔽的環境,并避免干擾。
(7)指導病人進行腹部按摩輔助腸蠕動將促進最佳的排便型態。
(8)教會家屬有效協助排便的方法便秘發生時,遵醫囑應用緩瀉劑。
3.3 有受傷的危險
(1)講解活動無耐力的原因,鼓勵患者床上主動及被動活動。
(2)遵醫囑給予嗎啡24h持續泵注,提高病人舒適感。
(3)與醫生商討,及時給予靜脈補充營養增強病人的體質。
(4)指導病人進行活動時應注意。
a.下床活動要有家人陪護,動作輕準穩,防止摔傷等引起的病理性骨折等意外的發生。
b.活動時病人出現心慌,氣短,呼吸急促等癥狀應立即停止活動,休息使用控制呼吸的技巧(包括噘嘴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必要時給予吸氧。
c. 室內各種物品安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保證地面干燥、寬闊、安全。
3.4 有感染的危險
(1)確定潛在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部位。
(2)監測生命體征及病人化驗結果。
(3)監測病人受感染的癥狀、體征。
(4)指導病人/家屬認識感染的癥狀、體征。
(5)指導并監督搞好個人衛生;加強picc管道護理,嚴格執行導管維護無菌操作程序,保持管道通暢。
(6)教會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預防感冒,避免激烈咳嗽。
(7)每天保證2500毫升的進水量
3.5 潛在并發癥:腦功能障礙
護理措施:
(1)護士掌握大腦功能檢查包括:意識,情緒,言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分析能力等,發現異常及時與醫生聯系。
(2)高熱時立即降溫,以免機體代謝增高,腦缺氧加重。
(3)識別有無顱高壓的表現。
(4)預防便秘、激烈咳嗽、呼吸道梗阻等可間接增加顱內壓從而誘發腦疝的不良因素。
3.6 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
(1)評估病人皮膚狀況。
(2)病情允許,鼓勵下床活動。
(3)2小時翻身一次,受壓發紅的部位在翻身后1小時仍未消失時,必須增加翻身次數
(4)指導病人每30分鐘至2小時變化一下身體重心。
(5) 保持功能,每次坐椅時間不超過2小時。
(6) 每次更換時應觀察容易發生褥瘡的部位。
(7)放取便盆時避免推、拉動作,以免損傷皮膚。
3.7 有發生深靜脈血栓的危險
(1)告知多下床活動的意義,鼓勵患者盡力參與。
(2)患者床上的主動與被動練習,一日三次,以保證肌肉張力和關節活動范圍教會家屬從按摩的方法,順序及每次按摩的時間。
(3)做好深靜脈用藥前后的沖封管。(4)評估。
4 結果
未發生便秘、感染、褥瘡、摔傷或病理性骨折及血栓性疾病等,預見性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被動護理及經驗式護理。
5 討論
循證護理為我科臨床護理問題提供了新的護理模式,也越來越受到科室護理人員的重視,提醒護理人員不能單憑借過時的、片面的或經驗似的理論知識或技能處理問題,而應該學會針對不同的患者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問題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此提高護理人員的核心競爭力及護理隊伍的素養,從而為患者的康復提高最優質的護理[3]。循證醫學為臨床工作提供了依據,但缺少對公開發表的循證護理實踐論文進行評判性分析,強調應重視文獻篩選和質量評價這一循證的關鍵環節,在護理管理、護理程序的制定還存在滯后性,這也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4]。
參考文獻
[1]胡雁.循證護理實踐:護理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J].中國護理管理,2013(01).
篇7
1.1 一般資料:對2010年11月--2010年12月入住我科使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兒,年齡在30天--10歲的患兒,將500名患兒分成兩組,一組使用普通的3M透明敷料固定,一組使用3M透明敷料加自粘性彈力繃帶固定,觀察靜脈留置針保留的天數以及脫出,彎折,皮膚過敏等并發癥。
1.2 材料:我科使用的是美迪邦牌全棉自粘彈性繃帶護理論文護理論文,寬約10cm,3M透明敷料一片,蘇州碧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BD兢瑪密閉式靜脈留置針1個,3M醫用透氣膠帶1卷.
1.3 方法:常規消毒皮膚行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后,用一條用3M醫用透氣膠帶固定針柄后,用透明敷料作封閉式固定,再用另一條醫用透氣膠帶在針柄處做交叉固定。必要時需加強穿刺部位的固定(如小兒出汗多時)再用透氣膠帶以穿刺點為起點環形固定一周(注意暴露穿刺點上方),最后用全棉彈性自粘繃帶固定,抽出左手將彈性繃帶兩端要求重疊5~10cm。按壓住繃帶將留置針延長管盤曲使靜脈帽位于針眼上方粘貼與繃帶重疊處(預防堅硬的靜脈帽將患兒嬌嫩的皮膚壓破),頭部根據頭圍大小取長短(40CM左右)、手部、肘部、踝部取15-20CM,一端剪一長約5CM-7CM的開口,固定時可暴露大拇指、足跟、肘關節,減少關節活動時影響固定效果。松緊以兩指寬為宜。將3M透明敷料上的紙質膠帶撕下固定在兩個黃色Y型管處上寫上穿刺的日期及時間。
2..結果 2組效果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自粘性彈力繃帶的效果明顯優于透明敷料:表1 3M透明敷料固定與3M透明敷料加自粘性彈力繃帶的效果
組別
例數
平均保留天數
彎折
皮膚過敏 脫針
3M透明敷料
250
2—3天
48
9 35
自粘性彈力繃帶
250
篇8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9年10月~2013年05月以來,我院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90例。患者年齡22歲~58歲,平均年齡為(40.6±5.1)歲;發病時間約1d~3d,平均時間為(1.8±0.7)d。根據入院就診時間將90例患者進行平均分組,其中:對照組45例患者,患者年齡22歲~53歲,平均年齡為(37.5±4.9)歲;發病時間1d~2.6d,平均時間為(1.3±0.4)d;觀察組45例患者,患者年齡27歲~58歲,平均年齡為44.2±4.5歲;發病時間1.2d~3d,平均時間為(3.1±0.2)d。經臨床鑒定,兩組患者均為首次發病,且不存在意識障礙、慢性盆腔炎史、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等疾病,并在年齡、發病時間、臨床癥狀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具體方法為:給予患者相應的抗感染治療,靜脈滴注1次/d 200 mL的替硝唑(藥品名稱:替硝唑氯化鈉注射液;生產企業:青島華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106;規格:100ml:0.4g)[6];入液靜滴2次/d 2g的頭孢哌酮鈉(藥品名稱:注射用頭孢哌酮鈉他唑巴坦鈉;生產企業:河南新帥克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13309;規格:1.0g),并在癥狀全部消失后再用藥7d[7]。
1.2.2 觀察組 采用康婦消炎栓對患者進行輔助治療。康婦消炎栓,是一種魚雷型、黑褐色的中藥栓劑,其主要成份包括:苦參、紫草、穿心蓮、地丁、豬膽粉、蒲公英、蘆薈、敗醬草。具體方法為:給予患者常規治療(方法同對照組一樣)的基礎上[8],每天睡前給予患者康婦消炎栓(藥品名稱:葵花婦康消炎栓;生產企業:伊春葵花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3022143;規格:2.8g/粒)輔助治療,1粒/次,1次/d,給藥,用藥時間同對照組相同[9]。
1.3 評價指標[10~12]
1.3.1 痊愈 B超檢查造影圖像顯示患者的盆腔不存在異常影像情況,且臨床異常體征和癥狀表現均完全消失;
1.3.2 顯效 B超檢查造影圖像顯示患者的盆腔的包塊明顯縮小,積液量明顯出現降低,且臨床異常體征和癥狀表現均出現明顯的好轉;
1.3.3 有效 B超檢查造影圖像顯示患者的盆腔的包塊沒有出現明顯的縮減,但積液量有所降低,且臨床異常體征和癥狀表現出現部分化的改善;
1.3.4 無效 B超檢查造影圖像顯示患者的盆腔的包塊沒有出現縮減趨勢,其積液量也沒有出現降低,且臨床異[lunwen. 1KEJIAN.C OM專業提供寫作論文和畢業論文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常體征和癥狀表[lunwen. 1KEJIAN.C OM專業提供寫作論文和畢業論文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現沒有出現改善;
1.3.5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患者總病例數*100.0%。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16.0軟件統計、比較和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和效果,并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當比較差異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統計學分析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用藥時間為(15.3±3.1)d、不良反應率為4.44%,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的用藥時間(19.2±5.7d)和不良反應率(13.33%),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5.56%,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82.22%),組間比較均具有顯著性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在傳統的中醫臨床醫學中,沒有盆腔炎的具體概念,而是將其歸屬于"痛經"、"帶下"、"癥瘕"等辨證范圍中。中醫臨床理論認為,盆腔炎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熱伏胞中、毒邪感染,導致患者氣血瘀滯,影響到了氣血運行的通暢性。因此采用針對性的中醫輔助治療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病癥,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經過臨床研究,在急性盆腔炎的診療過程中,采用中藥保留灌腸法進行治療,其臨床效果明顯,因此目前臨床上常常采用常規治療+中藥保留灌腸的方法進行急性盆腔炎的臨床治療,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康婦消炎栓,是一種魚雷型、黑褐色的中藥栓劑,其主要成份包括:苦參、紫草、穿心蓮、地丁、豬膽粉、蒲公 英、蘆薈、敗醬草。其中,苦參具有良好的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作用,紫草具有良好的燥濕止癢的功效,穿心蓮具有消腫燥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地丁具有利濕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豬膽粉和蒲公英都具有顯著地清熱解毒效用,蘆薈具有瀉下解毒的作用,能夠有效使濕熱自下而走,敗醬草具有止痛祛瘀、消癰排膿的作用。將這些中藥材按照相應配方進行制備,使其具有殺蟲止癢、利濕散結、清熱解毒的效用,常[lunwen. 1KEJIAN.C OM專業提供寫作論文和畢業論文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用來治療盆腔炎、宮頸炎、附件炎、滴蟲性陰道炎以及其他的婦產科疾病。臨床研究顯示,本次抽選的9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中,采用康婦消炎栓輔助治療患者的用藥時間為15.3±3.1d,不良反應率為4.44%(2/45),明顯低于常規治療的患者(19.2±5.7d,13.33%),其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5.56%)明顯高于常規治療患者(79.31%),組間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篇9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擇擇期二次剖宮產患者100例,ASAⅠ—Ⅱ級,25—39歲,身高150cm—169cm,體重60kg—90kg,術前各項輔助檢查均無異常,無妊娠并發癥。
2、麻醉方法 兩組均未術前用藥。入室后常規吸氧,監測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以及心電圖。開放靜脈通道,快速滴入復方氯化鈉500ml。兩組均選擇L2-3 間隙穿刺,觀察組穿刺成功后護理論文,置入腰穿針,待見腦脊液回流至針尾,接上內含局麻藥的注射器,在1分鐘之內注入2%鹽酸利多卡因1.5ml,注完藥后,取出腰麻針,置入硬膜外導管2.5—3.0cm,仰臥位后調節平面在T8以下。若平面不滿意,可經硬膜外導管注入2%鹽酸利多卡因3—5ml。對照組用18G硬膜外穿刺針經L2-3穿刺成功后,向頭端置入硬膜外導管2.5—3.0cm,給予1.6%鹽酸利多卡因5ml作為試驗量,之后,視情況給予1.6%鹽酸利多卡因10—15ml追加量,麻醉平面控制在T8。
3、觀察指標 ⑴麻醉起效時間:從給予局麻藥至用針刺法測出麻醉平面的時間;⑵麻醉效果分析:分4級進行評定。0級為麻醉失敗,需改麻醉方法;Ⅰ級為鎮痛效果一般,中等或持續疼痛,腹肌緊張,牽拉反應重,需用輔助藥方能完成手術;Ⅱ級為鎮痛良好,腹肌較松軟,輕微牽拉痛,不需輔助用藥即可完成手術;Ⅲ級為鎮痛效果極佳,腹肌松軟,產婦安靜無反應。⑶術中產婦生命體征情況:術中監測BP、P、SPO2、ECG小論文。⑷新生兒出生情況:記錄新生兒1分鐘、5分鐘Apgar評分。⑸麻醉并發癥及不良反應:低血壓、惡心嘔吐、頭痛等。
4、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P檢驗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結 果
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麻醉效果比對照組佳(P<0.01)(表1);術中產婦生命體征、新生兒出生情況、麻醉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無統計學差異(P>0.05)。
表1 兩組麻醉效果的比較
0級
1級
2級
3級
觀察組
0 (0%)a
3
15
32(64%)b
對照組
10(20%)a
篇10
1 臨床資料
我院呼吸內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氣管哮喘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齡53~79歲;急性發作期均表現煩躁、全身大汗、嚴重弊悶、端坐呼吸、心率110~140次/分,經皮測血氧飽和度80~90%,可持續數小時或更長時間,療程7~21天,經治療后均好轉出院。
2、護理
2 .1心理護理
哮喘病人急性發作期,病情重,情緒緊張護理論文,擔心治療效果,懼怕操作檢查。在進行治療時,應關心體貼病人,通過親切的交談,真誠的態度,消除患者的恐懼與不適應。動作輕柔,操作熟練,贏的病人的信任和安全感。訓練病人逐漸學會放松技巧及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穩定的情緒,利用自我調節的方法可以起到藥物難以調節的作用。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些心理問題,有利于提高哮喘的治療成功率。
2.2舒適護理
舒適護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或減低不愉快的程度論文格式。將患者安置在安靜、通風好的病室,病室內不宜放置花草;哮喘發作時,患者全身大汗,常采取強迫坐位,應給予及時擦干汗液,更換清潔衣褲、被褥;不能平臥者,給予適合的支撐物,如移動餐桌、升降架等,指導患者兩臂前撐,兩肩聳起,以助用力呼吸,發作過后可采用側臥位休息。至少2小時更換一次,避免骶尾部受壓時間過長,導致壓瘡。
2.3病情觀察
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病人癥狀、體征的變化,詢問其呼吸困難的程度,觀察輔助呼吸肌的活動情況,有無冷汗、發紺、咳嗽、咳痰,胸部有無哮鳴音,測量和記錄體溫、脈搏和呼吸及哮喘發作的持續時間。配合醫生監測肺功能指標,進行動脈血氣分析,以便準確判斷療效。如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呈黃色伴發熱,可能為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如病人突然出現一側胸痛伴嚴重呼吸困難,應考慮氣胸的可能;當PaO2<8kPa、PaCO2>6.67kPa時,說明病人已經進入呼吸衰竭狀態。 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護理論文,并做相應的護理;哮喘發作有可能導致呼吸衰竭,有窒息等危險,可行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因此,床旁備好氣管插管的設備和物件及各種搶救物品,配合醫師搶救。
2.4.用藥護理
遵醫囑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激素等藥物以緩解氣道炎癥和水腫。氨茶堿是有效解痙、止喘藥物,靜脈推注時,若濃度過高、速度過快,可導致惡心、嘔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導致死亡。故在使用時,應在觀察藥物療效的同時密切注意其不良反應。激素是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有效藥物,但副作用較大,須注意觀察。霧化吸入治療可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利于排痰。告知病人用口吸氣,用鼻呼氣。在霧化吸入治療結束后后,應注意幫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時可吸痰,及時漱口。
2.5氧療護理
病人哮喘急性發作期、PaO2<6.67kPa、發紺,給予鼻吸氧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塞吸氧時氧流量2~4升/分,面罩吸氧時氧流量4~6升/分,吸氧期間15~30分鐘巡視一次,保證氧療安全,有效。使PaO2保持在9.3kPa以上即可。當PaO2>6.67kPa時,應改為持續低流量(1-2L/min)吸氧。因高流量吸氧會使氧分壓繼續上升,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化學感受器對呼吸中樞的興奮作用消失,導致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而誘發肺性腦病。吸入的氧氣需加溫濕化,以減少對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2.6飲食護理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間也營養消耗大,體內的水分、蛋白質等大量消耗流失,應及時給予補充,增強機體抵抗力論文格式。因此,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每天飲水1000~3000ML,并根據患者的飲食愛好護理論文,給予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同時,要向患者解釋合理飲食對增強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盡自己的努力多進高營養食物。不能由口進食者,必要時可靜脈補充營養。
2.7排痰困難的護理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時,患者會伴有咳嗽、咳痰。痰液阻塞氣道,可增加氣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難。因此,促進痰液排除是重要的護理措施之一。鼓勵病人主動咳嗽咳痰,幫助病人翻身,叩背。叩背時,手指并攏稍合拳,由兩側向中央,由下而上,必要時給予吸痰。霧化吸入治療可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利于排痰。在霧化吸入治療結束后后,翻身叩背,引流排痰,必要時可吸痰,及時漱口。
3、小結
篇11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51例長期在我室充分透析的慢性腎衰竭患者,透析時間5~108個月,透析頻率為每周2~3次,每次4~5h。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靜脈補鐵組24例,平均年齡(56±9.6)歲;口服補鐵組27例,平均年齡(52.64±11)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明顯異常。
1.2用藥方法靜脈組:科莫非(右旋糖酐鐵),珠海許瓦茲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每支100mg,予100mg稀釋后透析中靜滴,2次/周,共10次,觀測時間8周;口服組:速力菲(琥珀酸亞鐵),南京第三制藥廠生產,每片100mg,予600mg/d,觀察時間同靜脈補鐵組,兩組患者均使用促紅素治療,劑量為:100~150u/(kg·周)。
1.3結果筆者發現,盡管一些血透患者可以通過口服鐵劑改善缺鐵癥狀,但許多慢性腎衰患者胃腸道對鐵的吸收實際上存在障礙,且口服鐵劑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表現為惡心、納差、嘔吐、口腔異味等,患者多不能耐受。原有胃腸疾患者更不宜使用,故臨床上限制了它的應用。臨床觀察表明,兩組患者同時應用促紅素,靜脈補鐵組貧血癥狀改善明顯優于口服補鐵組[2],見表1。治療后大部分的患者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記憶力、視力及聽力改善,乏力、頭暈、胸悶、心慌等癥狀減輕或消失。
表1補充鐵劑治療前后血液指標的比較(略)
2護理體會
2.1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極其重要,患者對新的用藥不甚了解,用藥前對治療往往持懷疑態度。耐心細致地給患者講述了用藥的方法、優點并給予有效指導后,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
2.2使用及護理遵醫囑,在患者每次透析中給予右旋糖酐鐵100mg(2ml),將藥品稀釋于生理鹽水100ml中,可于透析開始1h后至透析結束前1h的任何時段,通過透析器的靜脈端輸入人體,時間至少維持30min以上,滴速60~70滴/min,同時,注意觀察患者有無不適癥狀。此外,治療過程中,還要注意觀察透析器及管道情況,因為貧血改善后,血液黏稠度上升或者血小板上升,外周阻力隨之增加,筆者要注意透析當中的凝血現象,采用生理鹽水沖洗或增加肝素量的方法從而預防并減少凝血的發生。
2.3毒副作用的觀察及護理
2.3.1過敏反應是靜脈補鐵的毒副作用之一因此,用藥前須充分詢問患者是否有藥物過敏史,在應用之前應做藥敏試驗,即先用25mg的小劑量右旋糖酐鐵溶于100ml生理鹽水,5~10min滴完,然后觀察1h。觀察是否出現面色蒼白、心率改變、呼吸困難、面色潮紅、胸痛癥狀,對有藥物過敏史者最好慎用。為了便于搶救,治療盤中常規放置腎上腺素。如果無過敏反應,再將剩余劑量靜脈滴注[3],本組24例靜脈補鐵中未有過敏反應發生。
2.3.2消化道及其他反應靜脈補鐵時,應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皮膚瘙癢亦偶爾發生。本組治療中,有2例出現消化道反應,僅1例有輕度皮膚瘙癢,但尿毒癥患者大多有皮膚瘙癢,是否為本藥引起的反應尚不作定論。
2.4飲食護理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護理,治療過程中囑患者應及時補充蛋白質及含鐵、維生素B12、葉酸等豐富的食物,如雞蛋、瘦肉、牛奶、魚、菠菜、紫菜等,少食含鉀高的食物、水果、飲料等。
3討論
通過筆者的治療及護理發現,在使用促紅素的同時,靜脈補鐵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貧血狀態,從而解除對輸血的依賴。靜脈補鐵雖較安全,但并非全無毒副作用,所以,在補鐵過程中,用量及護理方法是保證有效治療的關鍵。在使用中必須密切監測體內鐵儲存量及Hb的變化,并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及護理方法。筆者認為,靜脈鐵劑的臨床應用是一種療效較好,操作簡單,相對安全的治療腎性貧血的輔助方法。
【參考文獻】
篇12
1.1一般資料,2005年-2008年我院已完成82例肝臟、腎臟灌腸掃描其中男性64例,女性18例,年齡30-78歲平均年齡66歲。
1.2方法:(1)設備與注射器采用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生產的6.4排螺旋式CT和高壓注射器21G一次性頭皮針;(2)對比劑采用離子和排離子造影劑,劑量40-100毫升。
1.3無一例過敏性休克發生。
2 護理
2.1 檢查前準備工作
2.1.1 耐心詳細詢問病人病史、過敏史、經濟情況,嚴格掌握配伍禁忌癥,了解有無高危險因素以便選用相對應造影劑,臟器掃描前不應做任何檢查及治療以免影響圖像的質量和效果,住院患者必須做好磺過敏試驗,嚴格進行操作堆積,必須要有過敏防范意識與CT室護士進行交接。
2.1.2檢查前應通知患者禁食4-6小時,防止注射時引起事業心嘔吐窒息因素,做好搶救應急預案,流程,備齊搶救藥品及器械,防止發生意外。
2.1.3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向病人解釋用藥和檢查目的,并告知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危險性,并簽訂用藥特殊檢查知情同意書。
2.2擇優選擇血管
2.2.1應選擇粗而直,有彈性的靜脈血管,避免在鄰近關節部位穿刺,非離子和離子造影劑具有濃度大,滲透力高,吸收慢等特點,且高壓注射器壓力大速度快,1秒鐘5-10毫升如血管穿刺不成功或針頭斜面貼在血管壁上,很有可能造成藥液外漏,出現局部腫脹,嚴重者可能造成局部組織壞死,截肢。
2.2.2藥液外漏減少進入臟器藥量濃度,過早降低藥物濃度,未成到增強最佳效果,直接影響掃描效果,影響成像質量,阻礙了對疾病初步判斷增加病人負擔。
2.2.3因此必須要有嫻熟的穿刺技術,過硬的專業水平,減輕病人痛苦。
3 檢查的病情觀察
3.1首先應進行血壓、脈搏,呼吸測量并記錄。
3.2 門診病人先用30%冷影葡胺1毫升靜脈推注15-20分鐘,并觀察有無過敏反應,20分鐘無任何反應,靜脈穿刺連接,高壓注射器推入2ml地塞米松,再推5ml造影劑觀察局部有無外漏,如無異常可以進行灌注掃描。
3.3 在灌液掃描前,應先向患者告知會出現不同程度,潮熱,口干、皮膚發熱為正常現象,為一次性,如出現心慌、胸悶、腹痛及時告知護士,及時進行搶救處置,更換輸液裝置,用藥吸氧。
3.4一切準備就緒,通知醫生給藥,給藥過程中應扶住灌液肢體將針柄固定,防止壓力過大針頭脫出或引起外口并通過交流解除病人緊張情緒,了解病人反應。
4 灌注掃描過程中及結束后護理 在灌注掃描過程中有不同程度反應,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4.1患者自身原因,身體虛弱,精神緊張,禁食、禁水,多有不適腹痛,出汗。
4.2造影劑反應,輕度反應較多,主要皮膚發熱、潮紅頭痛惡心嘔吐,肢體麻木,一般無須特殊處理,作好解釋工作,增強耐受力。
4.3中度反應少見,主要反復嘔吐,暫時血壓下降,一般靜脈給予抗過敏藥物,一般保留靜脈通道觀察其反應,再進一步處理。
4.4管理方式反應在我院未曾見過。
5結論 綜合上述情況只有加強溝通和患者保持近距離交談,專業技術水平提高,人性化服務舉措,才能順利通過檢查,達到重要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許達龍,陳君祿,黃兆民,臨床CT診斷學,CT診斷要點,少見征象與誤診分析.1998.5(12-24)
2、謝敬霞,范家棟主編.CT 診斷學基礎.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1991;12.24
3、李子平,鄭可國,許達生.肝管細胞型肝癌的CT診斷.中華放射性雜志.1997;31.825
篇13
因為觀察能力是護士進入臨床必備的基本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是護士素質高低的體現,要培養新護士利用與患者接觸的所有機會通過看、問、查發現病情變化,要在生命體征尚屬正常時,從表情、運動、進食和排泄等方面發現潛在病情變化[3];并應用護理程序評估患者病情和需求,按輕重緩急給予相應的處理。
2專科護理理論培訓及要求
按培訓計劃分階段培訓本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及病情觀察要點、健康教育、常規護理,使之能應用護理程序提出護理問題,實施護理計劃。階段培訓后進行理論考試,使之掌握專科常見急、危重癥的病因、臨床表現、救治原則和專科搶救用藥的品種、劑量、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項。掌握常用藥、專科用藥、特殊治療藥物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用法及注意事項。掌握專科標本采集的原則、方法、注意事項,各種侵襲性操作的告知程序。
3專科護理操作技能培訓及要求
護理工作就是護士運用各項護理技能滿足患者需求,為患者服務的過程。因此,護理技能的培訓要放在重要位置,首先要統一標準,強化護理技術操作,使新護士的操作從起步就走上正規化、規范化、標準化。必須掌握具有專科特色的基礎護理操作和專科儀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如頭皮靜脈輸液、股靜脈采血、吸痰、吸氧、暖箱、輸液泵、心電監護儀的使用與保養等。掌握專科危重患者搶救程序(如熱性驚厥、重度脫水、心搏驟停)的搶救流程。
4培訓方法
自學和在實踐中培訓。分階段按目標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包括學習內容、學習進度、學習效果。護士長指定學習資料,并進行必要的檢查指導、考試、考核、定期講評、總結學習、工作經驗,以檢驗學習效果。采取晨間提問、整體護理床頭交接班、醫護聯合護理查房等形式加強基本知識和專科知識的學習,進而提高專科護理知識水平。
一對一帶教。選擇熱愛護理工作,要求上進,理論知識扎實、操作規范,有較好溝通技巧和授課能力,護師以上職稱的人員為臨床帶教教師。首先對專科常用護理操作流程進行模擬訓練,對操作的要點、難點從理論上給予提示和講解。
在職培訓。鼓勵新護士積極參加各類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學習,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
考核與管理
在入科后1、3、6個月及1年由新護士從工作中取得成績、存在問題、下一步打算進行書面部總結,由帶教教師、教學組成員、質控組成員、護士長進行評議,并提出下一步培訓方案。每月由護士長從醫德醫風、勞動紀律、業務技能進行考核,考核成績直接與工資掛鉤。如果出現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發生護理服務性投訴、重大護理差錯或事故、違法違紀、不服從工作安排、參加護理部及科室組織的理論、操作考試不及格者實行一票否決。考核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醫德醫風考核標準。工作積極主動,敬業精神強;與同事團結協作,服務態度好。2勞動紀律考核標準。無遲到、早退,按時參加護理部及科室組織的業務學習。3日常考核標準。勤學好問,積極要求進步;工作有計劃安排,行為習慣良好;熟悉護理文書書寫規范;掌握生命體征的監測方法;掌握各種注射法;掌握各種標本的采集方法;掌握并能夠在實際操作中實施人文關懷、溝通交流和健康教育。能夠在治療處置的同時觀察、詢問病情變化并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并做好相關記錄。自覺遵守各項操作規程和規范。4核心制度考核標準。掌握核心制度,如查對制度、分級護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并能夠在護理操作中合理應用。5操作考核標準。1~3個月掌握小兒霧化、藥物保留灌腸、氧氣吸入、肌肉注射、皮試相關理論及操作技能。4~6個月掌握頭皮靜脈輸液、股動脈、股靜脈采血、暖箱、輸液泵、心電監護儀的操作流程和使用與保養等。7~12個月掌握小兒洗胃、吸痰、小兒心肺復蘇、氣管插管的護理。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