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畢業論文評語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論文書寫格式比較標準。界面設計合理,文檔齊全。推薦畢業設計評為良好。
篇2
(一)優秀
1.能正確地體現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能很好地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與本專業的有關知識。
2.能密切聯系本系統、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分析問題正確、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創見,對實際工作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3.中心突出,論據較充足,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表達能力較強。
4.材料豐富,數據可靠,能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加工整理。
(二)良好
1.能正確體現黨和國家有關政策,能較好地運用所學理論與專業有關的知識。
2.能較好地聯系工作實際,分析問題比較正確、全面,對指導現實工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3.中心明確,論據較充足,層次較分明,文句通順,有較好的表達能力。
4.材料比較豐富,數據基本可靠,能較好地進行加工整理。
(三)及格
1.能正確理解黨和國家有關方針與政策,在理論上沒有原則性的錯誤,能基本掌握和運用本專業已學的有關知識。
2.尚能聯系工作實際,基本上能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但分析問題較膚淺,或只能羅列現象,中心不夠突出。
3.有一定的論據,主要數據基本可靠,文句尚通順。
4.有一定的原始材料,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四)不及格
凡有以下條款之一者,應評為不及格。
1.違背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或在理論上有原則性錯誤,掌握已學有關專業知識很差。
2.文章無中心,層次不清,.邏輯混亂,文句不通。
3.材料零亂不全或主要數據失真,加工整理差。
4.主要內容基本抄襲他人成果。
(五)凡屬抄襲他人成果或屬他人的論文,一經發現查實,即取消評閱、答辯資格。
以上評閱標準,一要嚴格掌握,不可降低標準,拔高分數;二要因時因地制宜,但在同一時間、同一批學員中,應“一碗水端平”,不可對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標準。
二、評語的寫法
畢業論文的評語有兩種:一是指導導師意見,二是答辯委員會意見。
(一)指導導師意見的寫法
指導導師意見,主要是從寫作角度對全篇論文作出評價。評價要點是:
1.觀點是否正確、鮮明;
2.論據是否充分;
3,分析是否全面;
4.結構是否合理;
5.語句是否通順;
6.有無現實指導意義。
下面是《對制止中小學亂收費現象的幾點思考》一文的評語:
本文能理論聯系實際,對當前中小學亂收費現象的表現及其產生原因作了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制止措施,對實際工作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文章結構合理,條理分明,論據較充分,語句通順。
(二)答辯委員會意見的寫法
1.答辯態度如何;
2.思路是否清晰;
3.回答是否準確;
4.語言是否流暢;
5.對原文不足方面有無彌補。
下面是中央黨校函授學院86級學員大專畢業論文《私營企業問題與對策思考》一文的答辯委員會意見,不僅對答辯情況作出了客觀評價還肯定了論文選題及創見性。對指導導師意見作了必要的補充。
篇3
畢業論文是高等院校學生為完成學業在教師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就所學專業某一現象或問題進行系統研究后對成果加以系統表述形成的具備一定理論和實踐價值的學術文本。它是我國高等院校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環節,是培養大學生基本科研和實踐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畢業論文評價工作越來越受各院校和教育界學者重視。筆者對國內研究的檢索表明:1998年至2014年,研究論文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1]然而,與外語專業畢業論文評價有關的論文僅有兩篇,簡要談及了英語專業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及評價原則。加強畢業論文評價工作的科學化是我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也是國際高教質量保障體系的發展趨勢。鑒于此,筆者擬從該項工作的現狀出發,基于其特征設計一套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希望推動該項工作的科學性、標準化和公正性。
一、我國高等院校外語專業畢業論文評價工作的現狀與不足
1.調查發現
筆者對國內30所各層次外語專業院系[2]的畢業論文評價工作進行調查后發現:
(1)大多數院系都采用了科學的工作流程:指導教師評閱―交叉審閱―答辯評審―綜合評分。
(2)大多數院系都采用百分制量化評價方式。
(3)總體上,學校層次越高,工作過程也越科學越嚴謹。
此外,現代信息技術在該項工作中得到了良好應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順應了當代社會對低碳環保的追求。
2.缺陷和不足
(1)忽視評價工作的模糊性
標準的籠統性和評價的主觀模糊性導致作為主觀決策過程的畢業論文評價本質上不能做到精確量化,但絕大多數高校均要求參評教師給出精確分數,這與評價工作的模糊性相背。
(2)評價維度不全面、指標不完善、權重分配過于主觀
雖然多數院系采用了多元評價,涉及語言表達、論證過程、格式規范、答辯表現等,但諸如選題價值、外文資料翻譯、開題答辯、工作態度等與論文質量密切相關的指標都未涵蓋。評價成績主要由指導教師、交叉審閱教師和答辯小組評分等三或兩部分成績按主觀比例如4:3:3構成,甚至僅由指導教師或答辯小組判定論文成績。
(3)缺乏過度主觀評價防控設計
評價工作固有的主觀性加上師生之間因種種原因產生的人情關系容易導致教師對評價對象作出過度評價,導致評價結果失去公正性。遺憾的是沒有院系在評價步驟中加入針對此缺陷的防控設計。
二、外語專業畢業論文評價工作的基本特點、原則與方法選擇
1.基本特點
(1)主觀模糊性
畢業論文評價工作本質上屬于主觀決策過程,它要求評價主體對評價對象作出盡量客觀公正的評價,但評價標準及過程固有的模糊性導致評價主體無法作出精確的量化評價。此外,作為群組決策,不同評價主體的心理標準難免存在差異,加重了評價的主觀模糊性。
(2)系統綜合性、指標及權重差異性
評價工作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必須盡可能涵蓋各相關評價維度。就某一維度來講,指標設計也必須具備科學性、差異性和明確性,方可讓評價主體有章可循。此外,各指標貢獻率并不相同,必須盡可能賦予合理權重。
(3)評價結果量化要求
盡管評價工作具有不可避免的模糊性,但為了確定畢業論文的優秀率和合格率,絕大多數院系均要求為評價對象打出百分制分數。因此,在進行系統設計時必須將模糊定性操作轉化為精確的定量操作。
(4)嚴肅性和公正性
畢業論文評價是對學生四年學業能力的終極評定,不僅關乎學生能否獲得畢業證和學位證等切身利益,而且對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監控與發展也有重要影響,必須確保嚴肅性和公正性。
2.基本原則
(1)專業性原則
外語專業畢業論文不同于理工科論文,如表達符號為外語、更注重邏輯推理與系統建構等。其評價體系構建必須考慮專業特殊性來設計評價指標并為其分配合理權重。
(2)靜態與動態評價相結合
畢業論文寫作是一個階段性動態過程,評價體系既要涉及對論文的靜態評價還應包括對工作過程的動態監控性評價,即做到靜態與動態評價相結合。
(3)公平公正原則
鑒于評價工作的主觀模糊性及評價主體可能作出的過度主觀性評價。評價步驟設計必須想方設法減少種種主觀隨意性,盡最大努力保證評價結果嚴肅公正。
(4)可操作性原則
指標設計必須具備可測性、精細性和完整性,避免不必要的要素交叉。同時,具備經濟可操作性和信息化優勢,以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效率優勢和綠色環保等特性。
3.方法選擇
據此,筆者整合了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來設計外語專業畢業論文評價體系,并加入了過度主觀評價防控設計。層次分析法(AHP)是美國著名運籌學家塞蒂于上世紀70年代創立的一種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決策方法。該方法充分利用專家級決策人員的豐富經驗和精準判斷力根據問題性質和決策目標將問題分解為不同的結構要素,并按照要素間隸屬關系和相互作用將因素按不同層次聚合為一個遞階模型,從而將決策問題歸結為指標層對目標層的相對權重值定量化。模糊綜合評價法(FCE)是一種基于模糊數學的綜合評價方法。該方法根據模糊數學的隸屬度理論,整合主觀邏輯分析與客觀精確運算把定性評價轉化為定量評價,從而對受多種因素制約的現象做出評價。前者能有效避免畢業論文評價體系設計不夠全面、指標權重分配過于主觀的缺陷;后者可以將主觀模糊評價轉化為量化評價。整合兩種方法系統性強和結果明晰等特點可有效解決外語專業畢業論文評價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三、外語專業畢業論文評價系統的步驟設計
1.建立評價遞階模型
該模型由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組成。目標層是對評價對象題的概述,準則層是隸屬于目標層的具體描述,指標層則是各準則層下屬的細化評價內容。
2.建立專家判斷矩陣并檢驗其隨機一致性
(1)根據遞階模型相鄰層次間的隸屬關系,請K位行業專家依據兩兩比較法對各層指標的重要性比較標度進行打分,構造出判斷矩陣。設矩陣有i個元素,則判斷矩陣為Pk(1)。
(2)檢驗各矩陣的隨機一致性。由于判斷矩陣易受個體認知模糊性及評價系統復雜性的影響,必須對各矩陣的隨機一致性進行檢驗。計算過程如下:首先計算各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max。鑒于該計算過程比較繁瑣,此處建議直接在Matlab7.1中輸入各矩陣Pk后,調用最大特征值計算函數max(eig(Pk))即可獲得各矩陣的最大特征值;計算各矩陣的一致性指標CI=(λmax-n)/(n-1);查詢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對應的RI值,計算各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指標CR=CI/RI。當n=1或2時,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當n>2時,若CR
(3)計算各指標權重。計算指標權重的方法有和積法、最小對數二乘法等方法。合積法計算過程如下:歸一化各矩陣[1],將歸化矩陣按行相加[2]后再次進行歸一化處理[3],計算各個專家的權重[4],組成專家權重矩陣后將之歸一化[5],然后計算各指標的最終權重[6]。
3.設定模糊評語集及對應評語分值向量集
設評語等級集E={e1, e2, …, eh}, h為評語等級子集的個數。與E相對應,令評語分值向量集F=[f1, f2, …, fh]。
4.構造模糊評價矩陣并檢驗其離散程度
請R位評價主體按遞階模型為評價對象打分構造出各指標的模糊評價矩陣Ri(2),由于評價結果可能受評價主體特定情感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檢驗Ri的離散程度。令E={5, 4, 3, 2, 1}。依次計算R位評價主體對各指標評價結果的離散系數CVi(i=1, 2, …, n)[7]及其平均值AVG(CVi)。經過計算,在評價主體少于10人時,若AVG(CVi)>0.15,則說明各評價主體對該指標層的評價存在不公正極值。計算各分值與均值之間的標準差,標準差最大者即為極值,更換該評價主體重新評價,直至評價結果滿足要求。
5.計算各準則層的評價結果向量
若模糊評價矩陣Ri通過離散程度檢驗則將之歸一化后計算評價對象在各準則層的評價結果向量Ai[8]。
6.計算評價對象的最終模糊評價結果
綜合各準則層的評價結果向量Ai,建立針對目標層的模糊評價矩陣A(3),然后利用準則層的權重矩陣計算評價對象的最終模糊評價結果G[9]。結合不同評語分值向量集F計算評價對象的最終精確得分S[10]。本段提到的矩陣和計算公式如表1所示。
四、應用實例
1.構建評價遞階模型
根據層次分析法原理,筆者整合了國內已有畢業論文評價體系研究成果和校內外專家和專任教師的意見,構建出如下外語專業畢業論文綜合評價遞階模型,如表2所示。
2.建立專家判斷矩陣并檢驗其隨機一致性
請校內外8位專家和教師對各層指標打分構造出判斷矩陣,因篇幅所限,筆者僅對準則層U5對應的矩陣Pk=8為例演示計算過程,如表3所示。
運用Matlab7.1計算各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依次為{3.0092, 3, 3, 3.0092, 3.0092, 3, 3.0037, 3}。計算P1的一致性指標CI=(3.009200-3)/2=0.0046,各專家矩陣的λmax依次為{0.0046, 0, 0, 0.0046, 0.0046, 0, 0.0019, 0};據公式CR=CI/RI,各專家判斷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指標值依次為{0.0079, 0, 0, 0.0079, 0.0079, 0, 0.0032, 0},均小于0.1,通過檢驗。
3.計算各指標的最終權重
本節以第一位專家的判斷矩陣為例演示計算過程。首先歸一化P1;按行相加得M1=[0.2678 1.7608 0.9713]T;再次歸一化得1=[0.0893 0.5869 0.3238]T。其他各專家的打分歸化矩陣依次為:2=[0.1111 0.2222 0.6667]T、3=[0.1667 0.1667 0.6667]T、4=[0.1638 0.2973 0.5390]T、5=[0.1066 0.1935 0.6999]T、6=[0.1000 0.3000 0.6000]T、7=[0.1299 0.1381 0.732]T、8=[0.1429 0.1429 0.7143]T。計算第一位專家最終權重W1=1/(1+10×CR1)=1/(1+10×0.007931)=0.9265;其他專家的最終權重依次為{1, 1, 0.9265, 0.9265, 1, 0.9691};歸一化各專家權重組成矩陣k=[0.1196 0.1291 0.1291 0.1196 0.1196 0.1291 0.1251 0.1291]T;計算U5各指標的權重值為:W1=k*k=[0.126441, 0.253472, 0.620088]。其他指標的計算結果請見表2。
4.模糊評價過程示例
下面說明運用該遞階模型對某位英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模糊評價的過程。因篇幅所限,此處以準則層U1為例演示計算過程。
(1)設定模糊評語集和對應評語向量集為:V={e1, e2, e3, e4, e5}={優,良,中,合格,差},F=[f1, f2, f3, f4, f5]=[5, 4, 3, 2, 1](五分制)或[100, 85, 70, 60, 40](百分制)。
(2)由3位老師對U1各指標按V打分,構造出隸屬度矩陣R1;計算該矩陣離散程度AVG(CVi)=0.0787
[11]
(3)歸一化矩陣R1,計算該論文在準則層U1下的評價結果為:
A1=WT
1×R1=[0.3223, 0.2239, 0.2749, 0.0977, 0.0308, 0.0505]T×R1=[0.2858, 0.4563, 0.2579, 0, 0]
A1可解讀為:所有評價主體認為準則層U1為優的概率為28.58%、良為45.63%、中為25.79%、及格和差的概率為0%。其他各層評價結果依次為:A2=[0, 0.6667, 0.3333, 0, 0]; A3=[0.1751, 0.4075, 0.4174, 0, 0]; A4=[0.0327, 0.2925, 0.6748, 0, 0]; A5=[0.0845, 0.5822, 0, 0, 0]。
(4)構造總目標下模糊關系矩陣A,利用準則層權重計算最終模糊評價結果G。
[12]
結合不同評語分值向量集F計算評價對象的等級分或百分制分數:
S=GT×FT=[0.1336, 0.4144, 0.4373, 0, 0]T×[5, 4, 3, 2, 1]T=3.637133≈3.64;S∈[3.5, 4.5)。
S=GT×FT=[0.1336, 0.4144, 0.4373, 0, 0]T×[100, 85, 70, 60, 40]T=79.187≈79.2。
必須指出,運用本法求得的論文最低分為1或40,即本法對質量更差的論文不具備區分度,但這并不影響其適用性,不達標的論文必須退回修改,對學位證發放不會產生決定性影響。
五、結束語
本文從我國高等院校外語專業畢業論文評價工作的現狀出發,討論了該項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工作原則,在整合AHP和FCE優勢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具備良好操作性的評價體系。該體系能有效地解決該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調動學生畢業論文寫作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該項工作的科學性、標準化和公正性。此外,鑒于本系統計算過程的數學規律性極強,可以設計基于大型數據庫的網絡系統,實現全部計算過程的自動化,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為創建節約型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篇4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三、協辦單位
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院(系)
四、活動時間
征稿截止時間:2016年6月10日
評選揭曉時間:2016年7月30日前
五、活動組織
1.評選范圍: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2016年應屆畢業生獨立或合作撰寫的畢業論文。
2.論文分組:分設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碩士生、博士生)三個組。
3.論文推薦:大專、本科生參評畢業論文由所在院校(系)集體推薦。推薦數量:大專生控制在本院校(系)當年畢業生總數的15%以內,本科生控制在20%以內。每篇參評論文均應附上兩位具有高級職稱指導教師或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的評語。研究生推薦名額不限,由導師推薦并寫出評語。所有參評論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學生證復印件,于2016年6月10日前(以當地郵戳為準)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號《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編輯室(郵編310012)。參評者同時將參評論文的Word文檔以附件形式發送到電子郵箱 。
4.電子郵件格式要求:郵件主題請寫:學校+姓名+論文題目。附件文檔名請寫:姓名+論文題目。附件文檔全文宋體、小四號、兩端對齊、1.5倍行距。在發送電子文檔前,請刪除論文中的學校名稱和導師姓名,以及頁眉、頁腳及致謝頁中有可能涉及學校、導師、作者本人的相關信息。
六、評選和獎勵
1.特邀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科帶頭人組成論文評選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分組評選,按一定比例評出各組優秀論文。
2.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
3.獲獎結果將在2016年9月《幼兒教育?教育科學》雜志及其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http://”上公布,部分優秀論文將選登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上。
4.獲獎作者編入“中國幼教招聘網http://高級人才庫”向全國各用人單位重點推薦。
篇5
2、能按時、全面、獨立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表現出較強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論文立論正確,理論分析透徹,解決問題方案恰當,結論正確,并且有一定創見性,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或較大的實用價值。
4、論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確,語言表達準確,結構嚴謹,條理清楚,邏輯性強,欄目齊全,書寫工整。
5、論文寫作格式規范,符合有關規定。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規范,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得當,實驗或計算結論準確可靠,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7、在論文答辯時,能夠簡明和正確地闡述主要內容,能夠準確深入地回答主要問題,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良(80-89分):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工作努力,態度認真,遵守各項紀律,表現良好。
2、能按時、全面、獨立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具有一定的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論文立論正確,理論分析得當,解決問題方案實用,結論正確。
4、論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確,語言表達準確,結構嚴謹,條理清楚,欄目齊全,書寫工整。
5、論文寫作格式規范,符合有關規定。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規范,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得當,實驗或計算結論準確,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7、在論文(設計)答辯時,能夠簡明和正確的闡述主要內容,能夠準確地回答主要問題,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中(70-79):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工作努力,態度比較認真,遵守各項紀律,表現一般。
2、能按時、全面、獨立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
3、論文立論正確,理論分析無原則性錯誤,解決問題方案比較實用,結論正確。
4、論文中使用的概念正確,語句通順,條理比較清楚,欄目齊全,書寫比較工整。
5、論文寫作格式規范,符合有關規定。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規范,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得當,實驗或計算結論基本準確,能夠正確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7、在論文答辯時,能夠闡述主要內容,能夠比較正確地回答主要問題。
四、及格(60-69):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基本遵守各項紀律,表現一般。
2、能夠在教師指導下,按時和全面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
3、論文立論正確,理論分析無原則性錯誤,解決問題的方案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結論基本正確。
4、論文中使用的概念基本正確,語句通順,條理比較清楚,欄目齊全,書寫比較工整。
5、論文寫作格式基本規范,基本符合有關規定。論文中的圖表、設計中的圖紙在書寫和制作上基本規范,基本能夠執行國家有關標準。
6、原始數據搜集得當,實驗或計算結論基本準確,能夠使用計算機進行研究工作。
7、在論文答辯時,能夠闡述出主要內容,經答辯教師啟發,能夠回答主要問題。
五、不及格(59分以下,同時具備以下三條或三條以上者):
1、在畢業論文工作期間,態度不夠認真,有違反紀律的行為。
2、在教師指導下,仍不能按時和全面地完成與畢業論文有關的各項任務。
3、論文中,理論分析有原則性錯誤,或結論不正確。
4、論文寫作格式不規范,文中使用的概念有不正確之處,欄目不齊全,書寫不工整。
篇6
一、關于職業道德修養
職業道德指的是從事某種職業的人在履行職業責任過程中必須遵循的操守、準則。職業道德是從業者的一種內在心理意識和信念,是在長期從業的過程中形成的自我約束機制,在行業內起著良好的導向作用。職業道德修養是從業者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點接受鍛煉、教育以及陶冶的提高和完善過程,有他律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自律。
一名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程度不但關系該教師的教學和科研水平,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同志在北京師范大學建校一百周年時指出,教師應當“志存高遠,愛國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同志曾號召,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教師。
英語本科畢業論文評估主體的職業道德修養更多的體現為他們的自律行為。而自律就是他們在結合英語本科畢業論文評估工作特點而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行為和意識。評價和衡量英語本科畢業論文評估主體的職業道德修養,不能只是憑借幾個量化的指標,而是要依靠一些可以觸及良心、道德甚至是靈魂深處的正確理念和積極導向。一名具備高尚職業道德的英語本科畢業論文評估人員,其評估畢業論文的行為一定是積極樂觀、一絲不茍的,評估結果也一定是真實可靠、公平公正、心安理得和問心無愧的。
二、關于英語本科畢業論文的評估主體
評估英語本科畢業論文通常需要六個步驟,分別是確立評估標準、選聘評估主體、將論文交給評估主體、評估主體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反饋、對答辯的評估。在這六個步驟中,除了確立評估標準和選聘評估人員這兩個步驟之外,其余步驟均與評估主體密切相關,評估主體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評估畢業論文首先要解決的三個問題是“誰來評”、“評什么”和“怎么評”。確定評估主體實際上就是解決了“誰來評”的問題。
對于一個好的評估主體來說,各成員之間的年齡、學歷、專業、性別等結構應該是合理的。黃猛和雷銀生等人認為,一個好的畢業論文評估主體應該由開題小組、指導教師、評閱老師以及答辯小組構成。
開題小組負責評估選題的價值、研究方法、論證的邏輯,并給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議。指導教師負責評估論文的技術和非技術含量。評閱教師負責閱讀和評價論文定稿。答辯小組負責評估口頭答辯。
三、英語本科畢業論文評估主體的職業道德現狀
蔣桂芳總結說,當前我國高校教師在職業道德方面存在著這樣的一些問題:(1)政治信念不堅定。(2)缺乏敬業精神。(3)不能為人師表。(4)缺乏育人觀念。(5)治學不嚴謹。
作為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群體,英語本科畢業論文評估主體也存在著蔣桂芳提到的職業道德問題。針對畢業論文評估這一工作,英語本科畢業論文評估主體的職業道德問題還突出地表現在這樣的幾個方面:(1)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畢業論文,對畢業論文本身的重要性存在錯誤的認識或認識不到位,不能按時、規范地評估畢業論文,有的時候還會帶著情緒開展評估工作。(2)不愿意主動學習、鉆研測試及評估領域的重要知識和理論,評估畢業論文時主觀性隨意性太強,打出的成績往往經不起同行的推敲,可解釋性不強,有的時候甚至無法說服學生。(3)評估主體各成員之間在評估的過程中往往各自為陣,缺乏應有的銜接與溝通,更談不上有效的團隊協作。
四、英語本科畢業論文評估主體的職業道德對評估工作的影響
篇7
Architecture of Network-based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GE Fang-zh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 Undergraduate thesis is the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of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issues and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ir basic knowledge, basic theories, is also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n the quality of four-yea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Therefore, thesi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management, we propose architecture of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GSM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design concept is feasibl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 management platform; B/S structure; information resources database; architecture
畢業論文是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綜合運用基本知識、基本理論進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察和進行科研訓練的一種有效形式,是本科生四年教學計劃中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1-2]。本科畢業論文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通過親自動手實驗或設計,進行科學研究、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及數量的不斷擴大,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論文管理工作壓力不斷增大,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論文管理工作還是處于人工管理階段,難以兼顧公平與效率。同時高校畢業論文具有一定的學術及收藏價值,但學生論文數量多、紙制論文或光盤刻錄的論文不易保存,并且增加了對往屆論文檢索的難度。為方便畢業論文的管理和查詢,提高畢業論文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節省管理資金,我們設計了基于Internet和GSM網絡的畢業論文管理平臺,實現了畢業論文管理工作的數字化和網絡化。
1 畢業論文管理的過程
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是加強畢業論文的過程管理,使畢業論文各環節中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從而確保學生按時地保質保量完成畢業論文。基于此,高校基本都建立了“選題開題中期管理評審”的畢業論文過程體系[3],確保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
1) 選題。選題是開展畢業論文工作的第一步,畢業論文選題的優劣直接關系到畢業論文的質量。一般是指導教師填寫畢業論文選題表,提出選題,然后,開展學生選題。
2) 開題。每位學生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完成選題后,要充分地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自己研究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并完成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實驗方案等基礎性工作,為正式開始論文工作做準備。
3) 中期管理。在畢業論文中期,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工作進程和論文質量進行認真指導、監督、檢查,與學生交流,并幫助他們解決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困難。通過中期管理,強化指導教師和學生的工作責任心,使學生順利推進畢業論文。
4) 評審。在學生畢業論文完成后,指導教師組對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情況、答辯情況、評分情況以及論文的歸檔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以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從而確保整個畢業論文的質量。
2 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需求分析
本平臺設計需求是利用高校完備的校園網絡系統,設備檔次高、配套設施齊全的有利條件,充分發揮網絡在教學管理中開放、交互、共享、協作的特征及網絡數字化、網絡化、多媒體化的特點,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校現代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4]。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設計要應現代教育的教學模式及管理模式,符合本科畢業論文管理的基本過程[5]。因此,本文基于先進的計算機網絡、通信網絡理論和軟件理論構建畢業論文管理平臺。
本平臺采用B/S結構,幫助指導教師通過網絡向學生提供畢業設計課題以及課題介紹,供學生選題,之后,系統就自動在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鏈接。指導教師的指導或要求可以直接發送到學生的電子郵箱內,同時通過GSM網絡,發短信息到學生手機,達到及時通知學生的目的。學生也可以直接從指導教師的公告欄上獲得導指導教師的指導或要求。學生可以在BBS上咨詢某指導教師,平臺會自動將咨詢內容發送指導教師的電子郵箱內,同時平臺可以通過GSM網絡,發短信息到指導教師手機,達到及時通知指導教師的目的。平臺可以幫助指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電子函件建立聯系與幫助,以及通過電子函遞名單、BBS專題組建立公共聯系、討論和互助。
3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架構
3.1 網絡系統架構
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設計開創性地將新興的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和現代通訊終端引入校園管理,在學生、教師和學校間架起一座空中橋梁,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方便快捷的溝通平臺,有快捷、方便的特點。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為學校畢業論文管理提供可監督、管理的環境。
本平臺的網絡結構示意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服務器、連接服務器與GSM的短信中心接口、校園網等幾個重要的部分。
3.2 軟件系統架構
軟件主體框架由“在線審核”、“信息資源庫”、“論文交流”三部分構成,具備網絡化管理、資源共享、學習支持及過程管理監控等基本功能。
1) 在線審核
在線審核依據本科畢業論文管理流程設計,支持畢業論文各主要環節的申報及審核管理。在線審核包括:指導教師資格審核、課題審核、答辯小組審核、成績審核等模塊。
指導教師資格審核模塊:對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學歷、職稱、教學經歷等資格條件進行審核,對每學期每位教師的論文指導總量進行控制,防止指導超篇。
課題審核模塊:對學生或指導教師申報的論文初步選題進行審核。選題審核通過后,學生方可進入畢業論文設計和寫作環節。對沒通過審核的選題,學生或指導教師可根據系統提示的反饋意見進行修改或重新申報。
答辯小組審核模塊:對本科畢業論文答辯指導委員會、答辯小組的成員構成及其資格條件進行審核。
成績審核模塊:對學生的畢業論文成績由指導教師進行初評、由小組指導教師復評、由院校復審。復審后的成績數據可導入學校的教務管理系統,不需要手工錄入成績。
2) 信息資源庫
建立信息資源庫,有效開展管理支持服務和教學支持服務。信息資源庫應包括:教師資源庫、學生信息庫、畢業論文素材庫等。
教師資源庫:教師資源庫包括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庫、答辯教師庫。指導教師信息數據,學生和管理人員可登錄查詢,根據需要選擇適合的論文指導教師。
學生信息庫:學生信息庫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專業特長等信息,有助于指導教師了解學生、對學生的指導有目的性、方向性。
畢業論文素材庫:建立畢業論文素材庫目的在于為指導教師和學生提供畢業論文教學全過程的支持服務。畢業論文素材庫應包括:畢業論文管理文件、優秀論文、參考資料等,可以考慮按學科、專業以及課題方向來分類建設。
3) 論文交流
論文交流是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關鍵部分。設計的目的就是使論文的管理方便、快捷,對論文的質量管理提供幫助。論文交流應包括:師生個人專區和專業公共論壇。
師生專區:是師生間開展個別交流互動、個性化論文指導的平臺。學生可在該區提交畢業論文提綱、初稿、修改稿,指導教師及時將指導意見或修改稿反饋給學生。學生可查看指導教師修改意見,并通過歷次指導紀錄,領會指導教師的思路,使畢業論文的指導、修改過程具有連貫性。在這個過程中,短信中心接口及時地通知教師和學生,使他們之間交互時間盡可能的短。管理人員可跟蹤學生論文進程及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系統自動形成記錄文檔作為畢業論文的一部分。
專業公共論壇: 是學生間的互助協作學習、信息交流的平臺,以BBS的形式設計。在交流過程中,短信中心接口仍然為學生提供及時的服務。
4 畢業論文管理平臺的設計技術
本平臺以SQL Server2000 作為后臺數據庫,采用B/S結構,即瀏覽器/服務器結構,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WWW瀏覽器來實現,極少部分事務邏輯在前端Browser實現。主要事務邏輯在服務器端Server實現,形成瀏覽器、Web服務器與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組成的三層體系結構。主要采用動態網頁技術,建立動態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務器應用程序,通過ODBC(開放式數據庫互聯技術),利用SQL語言實現數據庫的訪問。系統通過與數據庫連接,實現數據庫的相關操作。
5 結束語
基于Internet和GSM網絡的畢業論文管理平臺利用當前先進的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建立一個開放的、可監督的教學管理方式,對本科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有較大意義。目前已完成網上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總體框架的搭建,部分在線審核模塊及信息資源庫已正式啟用。我們將不斷完善網上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建設, 逐步完善網絡環境下的畢業論文管理運行機,實現畢業論文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和網絡化。
參考文獻:
[1] 史增喜.高校本科畢業設計的改革與實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3):49-52.
[2] 趙旦峰,李剛.論科學選題在本科生畢業設計中的重要性[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0):109-110.
[3] 黃英金.進一步提高本科畢業論文整體質量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 2005(9):57-59.
篇8
1、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統性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的學術刊物(如《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網站和國際國內有關學術會議(GCCCE、ICCE、CBE等)的論文集進行分析,網絡教學的設計研究主要是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和協作學習的設計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研究。可以說,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利用虛擬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利用通訊工具進行協商學習、利用工具進行創造學習的設計以及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2、網絡教學的評價研究才剛剛起步
隨著Internet應用的普及,網絡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場所。然而,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的質量保證體系卻顯得不夠完善、健全。如何保證網絡教學的質量,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網絡教學評價模型,已成為網絡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時至2000年,教育部批準全國31所高校建立網絡教育學院,但卻沒有制定出如何保證網絡教育質量的相關政策。美國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2000年4月也發表了一份名為"在線教育質量:遠程互聯網教育成功應用的標準"的報告,然而,這些文章(報告)也僅僅是描述性的定義網絡教學的評價指標,而對如何組織評價、如何獲取定量數據、評價數據如何促進教學等方面則很少涉及。目前,網絡教學的支撐平臺中的學習評價模塊往往只含有測試部分,而缺乏相應的分析與反饋。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促進網絡教學的發展,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
由于網絡教學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網上組織最優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學習者在網上可以學到最新的知識,因此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與實踐,使網絡教學更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去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的反饋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從而提供網絡教學的質量。
2、尋找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學生遠程交互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的技術解決方案
3、完善和發展教學設計理論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僅是教學環境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傳播形式上都有本質的區別。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能夠解決網絡環境下,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調控教學過程,如何有效實施教學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是對教學設計理論的完善和發展。
二、課題研究內容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
1、網絡教學設計理論體系的研究
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建構性學習環境的設計、學習情境的設計、學習資源的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學生協作學習活動的設計、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學習評價工具的設計等。
2、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的研究
(1)網絡教學策略的研究,如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內容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情景營造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對話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的課堂管理策略等
(2)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如項目化學習模式、探索性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模式等
3、網絡教學評價的內容體系、方法、步驟與模型的研究
4、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5、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總課題下設如下子課題:
1、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的理論研究(謝幼如、李克東)
2、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鄧文新)
3、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系統的開發(柯清超)
4、Web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及支持系統的研究(陳品德)
5、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理論的應用研究(余紅)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
本項目的研究目標是: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通過教學改革與實驗,探索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理論和方法,開發相配套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和評價系統軟件,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絡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三)預期成果形式
1、論文與專著
發表有關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一系列學術論文,出版專著《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
2、電腦軟件
開發《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和《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制作《網絡教學設計》專題教學(學習)網站,建立《教學設計》多媒體資源庫。
三、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一)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項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實驗研究、評價研究等方法。
對于較大規模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將采用行動研究方法。
對于個別帶有創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見解的小范圍的教學研究,則通過建立科學的假設,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
關于教學模式的評價和有關教學效果的分析,則采用評價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資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開發軟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學試驗,評價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擴大試驗,歸納總結
(二)關鍵技術
1、基于網絡的協作化設計思維工具的通訊模型的構建;
2、教學設計系統中師生教學活動的可視化表示與分析;
3、網絡教學的教學評價模型的構建;
4、網絡教學過程中學習反應信息的自動采集與處理。
四、課題研究價值
(一)創新點
1、建立網絡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與方法。
2、建立基于網絡環境的各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3、開發出操作性
強、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件。
(二)理論意義
傳統的教學設計是應用系統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學的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他們的方法與步驟,并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現代教學設計理論已經不拘泥于系統論的理論基礎,不強調對教學活動的絕對控制,逐漸放棄呆板的設計模式,開始強調教學設計的關系性、靈活性和實時性,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課題的理論成果將完善和發展傳統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
(三)應用價值
1、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并形成基于網絡環境下學科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結構。
2、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并總結信息化時代如何改革傳統的思想和模式,使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方法和經驗。
3、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的途徑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網絡教學課例。
4、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開發出具有應用推廣價值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件。
五、研究基礎
(一)已有相關成果
1、曾于93年、97年兩度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其中《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項目的成果在全國的大中小學廣泛應用,《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謝幼如編著,科學出版社)多次再版發行。
2、出版的《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含教材與光碟)(謝幼如等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制作》(含教材與光碟)(李克東、謝幼如、柯清超編著,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李克東、謝幼如、柯清超等,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國廣泛應用。
3、97年《多媒體技術在基礎教育改革中的應用實驗研究》和《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獲國家教委全國師范院校面向基礎教育改革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4、承擔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研制開發與應用》(簡稱96-750)《小學語文科學小品文》、《小學語文古詩欣賞》、《小學語文擴展閱讀》、《初中語文新詩賞析》四個子課題的研制與開發,4個項目6張光盤全部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組鑒定,被評為優秀軟件,并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和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發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學習反應信息分析系統》獲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多媒體教學軟件一等獎,并出版專著《學習反應信息的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李克東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條件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華南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單位,我國的教育技術學博士點之一。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擁有從事計算機教育應用研究的人員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講師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碩士研究生近15名。他們在長期的研究工作中,對各種多媒體教學軟件、網絡教學應用軟件、學科教學工具、資源庫管理應用系統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索,并已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和成果。本研究所擁有先進的計算機軟件開發實驗室兩個、國家級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基地一個,在國內教育技術領域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三)參考文獻
1、《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李克東、謝幼如編著,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1994年第二版
2、《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謝幼如等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9年
3、《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李克東、謝幼如主編,萬方數據電子出版社,2001年
4、《學習反應信息的處理方法與應用》,謝幼如、李克東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
5、《GlobalEducationOntheNet》,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1999年
6、《教學設計原理》,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韋杰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7、《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謝幼如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
8、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第一屆至第五屆論文集,1997年(廣州)、1998年(香港)、1999年(澳門)、2000年(新加坡)、2001年(臺北)
9、《改善學習--2001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選編》,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認知過程的評估》,J.P.戴斯、J.A.納格利爾里、J.R.柯爾比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11、《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李克東編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六、研究組織機構
本課題的研究人員由教學設計專家、信息技術教育應用專家、網絡技術專家、學科教學專家、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研究人員與研究生組成,以大學的教育技術研究所為核心,主要以廣東、江蘇、浙江、福建等地區的部分中小學以及西部一些網絡環境較好的中小學為研究基地,輻射其他地區的中小學,借助信息技術產業的技術力量,實現理論、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
總課題組顧問:南國農教授(我國著名電化教育專家,西北師范大學)
李運林教授(華南師范大學電化教育系原系主任)
周君達教授(中央電化教育館原副館長)
蘇式冬教授(廣東教育學院原副院長)
許漢特級教師(廣州市教研室)
總課題組組長:謝幼如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李克東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總課題組成員:柯清超博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陳品德副教授、博士生(華南師范大學網絡中心)
鄧文新講師(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余紅副教授(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總課題組秘書:王冬青博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高瑞利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劉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孔維宏碩士生(華南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
篇9
畢業論文寫作是檢驗畢業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成績的重要方式。畢業論文寫作指導是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發揮英語專業特點,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保障畢業生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是高職高專外語系課程改革與建設中一項重要的任務。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和高校校園網寬帶的不斷升級,使基于網絡的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教學成為可能。
畢業論文寫作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學生必須通過參與研究和寫作的整個過程才能建構自己的學術研究理念和實踐技能。結合網絡教學的特點,發揮建構主義理論對網絡論文寫作教學的指導作用,整合網絡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基于網絡技術、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2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評價體系
基于網絡的論文寫作教學新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建構主義強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指導和促進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終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他們認為學習者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同化”與“順應”兩種方式,促進自身認知結構發展的。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的,而應是主動的、探索式的、協作式的學習。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學習本身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像建構理論下的情境創設、知識的意義建構以及人與人的協作關系都是隨時空轉換而不斷變化的。而以往論文寫作教學中的終結性評價,關注的是整個階段的教學結果,不能對教學過程起到跟蹤、監控、檢測和指導的作用。為了彌補終結性評價的缺陷和不足,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的發展,科學地、理性地、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從知識、能力、品質、態度等多項指標去衡量每一名學生。運用更具個性發展的評價策略,激發學習者潛意識中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眾多更具特色的學習個體融于網絡學習這個大環境中。
3 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多維評價體系的評價方式
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多維評價體系其評價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其評價資料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收集而完成。評價體系:
(1)以自我評價為主,結合教師評價、小組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建構主義主張自主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研究,發揮首創精神,實現自我反饋學習者每一次實現對原有認知結構的改造與重組,也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辯證評價過程。這種自我評價有利于學習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標的明確、個性化的培養,使學生由評價客體成為評價主體,提高了學習的參與性,增強了學生的評價能力。同時,我們也不應忽略教師評價和小組評價的作用。教師評價為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提供了一種引導,科學、更合理、更客觀。
(2)通過對評價對象的多維度、多層次的評價,提高評價的說服力。建構主義重視個性發展,提倡多情境解決問題,主張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畢業論文的寫作一般分五個步驟:
1)選題;
2)搜集材料;
3)論文提綱的撰寫;
4)撰寫初稿;
5)修改初稿、完成論文。
根據Willis的任務教學模式,我們可以把選題分為前期寫作任務,搜集材料,論文提綱的撰寫以及撰寫初稿分為寫作期,而修改初稿、完成論文分為任務后的分析和解決問題。因此我們把論文質量監控和管理分成3個方面:論文寫作的準備階段監控;論文寫作過程質量監控;論文寫作中期檢查和學生意見反饋。論文寫作的準備階段監控主要任務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寫作的各個環節的輔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寫作態度。同時在論文寫作各個階段進行論文寫作課堂教學,內容涉及畢業論文選題、寫作方法、規范格式、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等。論文寫作過程質量監控的主要任務是:教師就各個環節進行質量監控,如定期抽取某個小組,了解其組員畢業論文撰寫進展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論文寫作中期檢查和學生意見反饋表。在論文寫作進展到中期時,教師自己填寫其中檢查表,對自己的進度、組織安排、質量監控等各個方面進行自查。學生意見反饋表主要涉及教師的態度、科研水平、教師對畢業論文指導、組織安排等方面的問題。
4 實施畢業設計管理系統
首先是通過網絡監控畢業設計的選題。學生根據選題的基本原則填寫畢業設計選題表,并通過e-mail發給指導教師。高職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要充分體現其職業性和崗位性,畢業設計選題應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的基本原則是結合英語專業特點,符合本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不應該只是單一的語言技能,更應該是英語語言技能與文秘、商務、旅游等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此外,題目難度應適宜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完成,同時題目還要求有科學性、實踐性、針對性、創新性。指導教師通過網絡對選題進行審批。
其次是對設計過程的管理。畢業設計前期,管理部門落實管理選題工作并監督進展情況,提供標準來確定各種表格填寫是否規范。根據畢業設計進度要求,學生網上提交選題報告。教師在網上進行評閱,通過后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畢業設計中期,學生網上提交設計稿并匯報設計情況。教師通過檢查工作進度,了解畢業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網上指導便于教師掌握學生畢業設計的進度和質量,可考察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工作態度,對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原則性錯誤能及時指出,并幫助其改正。對部分態度不認真或違反紀律的學生要及時幫助和教育。通過網絡,教師可全面審閱學生的書面材料,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表達思路,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關鍵環節如設計方法、理論分析、數據處理和結論等環節進行指導時,指導教師通過存儲的學生的初稿進行評閱并做批注,最終論文定稿。畢業設計后期,指導教師可檢查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對進度緩慢的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學生按進度完成畢業設計任務,同時決定畢業設計答辯的具體安排等。
5 建立評估體系,導向規范評價
建立質量評估體系應具有科學性與可行性。評估指標體系應具有一定的導向性,能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依據畢業設計的質量要素,依據科學性、可操作性、導向性和可比性的原則,我系建立的畢業設計質量評估體系包括6個評估要素,細分為18個評估項目(見表1)。
6 畢業設計教學管理、評估體系的實施效果
我系學生畢業設計始于2006年,幾年以來,我系實施畢業設計教學管理與評估體系,取得了如下成效:
(1)進一步完善了畢業設計工作的有關文件。我系制定了有關畢業設計工作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為畢業設計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使畢業設計工作有章可循。
(2)充分發揮了系、教研室在畢業設計工作中的作用。畢業設計有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而系、教研室兩部門在過程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系是宏觀監控組織,教研室則針對高職英語專業特點,加強了對畢業設計的組織、管理和檢查,制訂了畢業設計工作的相關細則。
(3)加強了畢業設計工作的質量保障與評估。在貫徹實施畢業設計教學管理與評估體系過程中,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不斷提高。1)提前選題時間,選題從第五學期開始,學生提前進入畢業設計準備階段,并充分利用寒假開展社會調研工作,增強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并結合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環節、社會實踐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及時選擇或更換題目。實踐結果表明,提前選題時間,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才能;同時,學生有較充足的時間查閱、調研文獻資料,提前進入角色,為第六學期開展畢業設計工作奠定較扎實的基礎。2)加強了對畢業設計工作的中期檢查。教學督導組成員、主管教學系主任、教務處有關人員深入到各專業查閱有關畢業設計的教學文件,了解設計的選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3)編寫了畢業設計指導用書,規范了畢業設計的撰寫形式。4)在畢業設計工作結束后,教務處對當年的畢業設計進行抽查、審閱,了解當前畢業設計質量以及存在的不足,評出系、校級優秀畢業設計。5)在畢業設計工作結束時,組織專家組按照畢業設計質量保障與評估體系對當年的畢業設計工作進行評分,明確現狀,找出差距,及時改進,不斷提高。
畢業設計教學、評估體系的建立促進了我系畢業設計質量的穩步提高,畢業設計的成績分布合理,設計優秀率保持在10%左右,良好率穩定在60%以內,中等率在20%及格與不及格率控制在10%左右。理論性題目保持在40%以內,而實踐性題目穩定在60%以上。
參考文獻
[1] Airasian Peter W. Classroom Assessment[M].New York: MeGraw---Hill,1991.
[2] Cohen Andrew D.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Classroom[M].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4.
[3] 丁光惠,唐正連,楊偉等.畢業設計管理系統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7(4).
篇10
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
李 琳(華東師范大學,指導教師:李季湄)幼兒園英語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胡麗園(華南師范大學,指導教師:鄭福明)父母數學教育觀念及其與兒童數概念發展關系的研究
張 燕(西南大學,指導教師:劉云艷)情緒調節方式及其對幼兒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研究
優秀畢業論文二等獎:
華南師范大學
李 春 父母對3~7歲兒童的期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高 華 故事講述與扮演的結合對幼兒敘事能力的影響
廖 莎 父母關于兒童入學準備的觀念研究
西南大學
魏 燕 幼兒教師心理素質基本結構的研究
趙麗君 社會支持對幼兒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影響研究
劉智成 在園幼兒人身傷害事件的個案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公辦幼兒園為例
王志成 幼兒園園長課程領導的個案研究――以重慶市三所幼兒園校本課程開發為例
呂 曉 幼兒園教師課程決策的個案研究――以重慶市江北區A幼兒園為例
本科生組:
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
左慧慧(中華女子學院)熟手――新手型教師在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中語言使用的比較研究
張 怡(陜西師范大學)優秀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中的教育行為研究
王微丹(首都師范大學)幼兒園教師對專家型教師標準及其影響因素的認知
韓佳伶(首都師范大學)關于家長對幼兒延遲滿足能力培養情況的調查研究
王劍琳(上海師范大學)幼兒自主性游戲中的性別差異
何海波(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流動兒童的文化自尊研究
熙(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情境創設――基于現場的觀察研究
李 瑩(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幼兒園師幼言語交往的現狀及思考――以寧波市機關第一幼兒園、博聰幼兒園為例
江(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浙江省幼兒園網站欄目建設現狀調查與思考
黃 俊(杭州師范大學)材料對幼兒自主游戲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
張菊芳(杭州師范大學)4~6歲學前兒童心理壓力源的訪談研究
許大龍(西北師范大學)蘭州市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優秀畢業論文二等獎:
中華女子學院
張 娣 5~6歲幼兒面積守恒水平現狀的調查研究
向亞玲 幼兒園數學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研究東北師范大學
史秀芳 對幼兒園節日主題活動設計的研究陜西師范大學
王迎雙 國內外幼兒插圖比較研究
許倩倩 高教育背景父母指導親子閱讀的現狀調查
王 楠 陜西師范大學學前教育本科生就業取向的調查與分析
上海師范大學
徐仲卿 上海0~3歲社區嬰幼兒教育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俞潔靜 幼兒園小班支持性游戲環境的初探
仇 蕓 基于0~3歲低收入家庭學前兒童的社區學前教育模式與實踐研究
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任 蕾 “抒情型”童話與學前兒童審美教育
朱丹麗 對三套幼兒園教材(中班)藝術活動目標的比較研究
俞 灑 受歡迎幼兒的個案研究
王子 師幼互動中幼兒對教師影響的初步研究杭州師范大學
毛美君 幼兒美術教育中范畫價值的初步研究
吳奶兒 學前兒童對死亡認知的調查研究
嚴倩穎 短期訓練對小班幼兒手指精細動作發展的影響的實驗研究
西南大學
唐 贏 陳鶴琴兒童游戲思想述評西北師范大學
路 娟 關于農村留守學齡前兒童教育現存問題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鼓勵獎:
王海霞 吳愛梅 劉麗娜(中華女子學院)
沈笑英 楊欣琳(陜西師范大學)
張 俊 姜 飛 白 云 陳 佳(首都師范大學)
張 穎 陳 夏 金愛萍(杭州師范大學)
陳 琳 張潔瓊 陶 濤 邱瑩瑩 胡巧紅 吳海燕
郁 蕾 謝巧玲 高樂丹(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王 卓(湖南師范大學) 劉 冉(西南大學)
吳麗玲(華南師范大學) 陳竹君 錢舒琴(上海師范大學)
專科生組:
優秀畢業論文一等獎:
張婷婷(安徽合肥幼兒師范學校)關于2~3歲幼兒早期閱讀傾向的調查
胡 靜(安徽合肥幼兒師范學校)在數學活動中建構有效互動行為的認識與思考
鄒 英(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體態動作在中班幼兒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覃小秋(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幼兒師范學校聯合辦學點)幼兒園課程與幼兒幸福
吳錦嬋(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幼兒師范學校聯合辦學點)淺談幼兒角色游戲中的師幼互動
賴慧珍(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中班幼兒美術欣賞活動與幼兒色彩運用能力的關系研究
優秀畢業論文二等獎: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幼兒師范學校聯合辦學點
楊 媛 淺談角色游戲與幼兒生活
許麗連 正確認識和對待幼兒的失敗
蒙小華 幼兒散文的教學與研究
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
謝莉莉 中班幼兒快樂感、同情心的研究
王愛萍 幼兒分享行為的現狀調查研究
吳霞花 中班幼兒社會交往技能的影響因素研究
莊碧云 大拇指翹起的度――附屬幼兒園家庭賞識教育的現狀調查及思考
安徽合肥幼兒師范學校
李忠明 關于合肥市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現狀的調查研究
張 蕓 幼兒園活動室環境創設與利用現狀調查及分析
唐翔燕 關于幼兒園開設興趣班情況的調查
宣楊楊 幼兒園環保教育與幼兒行為習慣養成之現狀調查
盧 靜 關于小學生感恩心理的現狀調查
鼓勵獎:
馬丹荔 王 茹 王燕茹 馬 靜 王亞楠 汪 霞
余瓊瑤 楊 蕾(安徽合肥幼兒師范學校)
李 群 周 卉 容 秋 李梅花 藍 艷(廣西師范大學廣西幼兒師范學校聯合辦學點)
吳桂婷 主子吟 肖 雅 林 玲 林李為(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
篇11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Y2007051)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1-0099-03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本科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實踐教學環節。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環節,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對高校本科實踐教學質量水平的檢驗。[1]目前,國內高校在對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時大多仍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即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成績是由指導老師、評閱人和答辯小組三方面成績簡單加權平均得到,對于一些很難量化的定性指標,評價時主觀性過強,缺乏科學統一的評價依據;此外,在對學生畢業設計(論文)成績有疑義時往往是由幾位專家討論確定,缺乏說服力。因此,對畢業設計(論文)質量進行科學、客觀、統一的評價是當前我國各高校教育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據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建立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多級評價體系,提出一種基于多級可拓的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綜合評價方法,并結合具體實例闡述該方法的應用過程,并對該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進行分析。
一、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體系
1.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
工科專業不同于其他學科專業,其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通常表現[2]為“一人一題”,以工程實際或模擬設計為主要研究內容,采用常規或現代設計方法和手段展開研究,研究內容緊密圍繞學校、生產企業、科研院所以及指導教師的科研項目,主要成果形式包括工程設計圖紙、三維CAD軟件建立的參數化模型和虛擬裝配結果以及用CAE軟件進行的工程設計分析等。
2.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多級評價體系
針對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特點,結合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標準,筆者制定了與其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相應的質量評價細化指標,并綜合考慮指導教師、評閱教師和答辯小組三者對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審視角度不同,建立了如圖1所示的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多級評價體系。
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多級可拓模型
可拓評價[3]是以可拓學和物元理論為基礎,將要評價的對象視為物元,通過物元分析確定評價的不同等級,然后利用關聯函數計算和劃分各待評價對象隸屬等級,相對客觀地實現待評價對象的分類排序,進而明確待評價對象的質量水平。可拓評價與層次分析法[4]、灰色聚類法[5]等其他評價方法相比,能夠減少人為因素對評價預測結果的干預,規范性好,具有簡捷、嚴密的特點。經查閱大量資料發現,可拓評價方法在教學質量管理、命題質量綜合評判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應用[6],但鮮有將可拓評價運用到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中的報道。
1.物元可拓模型
在物元分析中,任何事物都可以由事物M、特征C和量值X組成,記為R=(M,C,X)。[3]
(1)待評物元矩陣的建立。對于待評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系統,將待評指標的相應數據用物元模型來描述,記事物P0為待評對象;Xi為P0關于Ci的量值(i=1,2,…,m,m為指標個數)。
(2)經典域物元矩陣的建立。假設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等級分為n級,記Moj為第j級別的事物,令表示級別為j第i個指標Ci的量值域(j=1,2,…,n)。
(3)節域物元矩陣的建立。節域為各指標對應的所有取值范圍,記Muj為物元系統中級別的全體,令表示第i個指標Ci全部等級的量值范圍。
(4)關聯度函數的構造。根據物元理論,定義待評畢業設計(論文)評價指標i關于等級j的關聯度函數為:
(1)
其中
式中,為關聯度,為第i個評價指標關于等級j的關聯度。
(5)各級指標權重的確定。由圖1可知,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體系包含多個層次,且每個層次所含的評價指標很多,為此在進行綜合評價時低一層指標對其上一層指標的影響作用(即權重)是不相同的。本文在確定各級指標權重時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具體為針對子指標層中各項指標,由于其數據豐富,可充分挖掘原始數據本身蘊涵的信息,采用熵權法;對于其余各級指標,由筆者任教學校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評選標準加以確定,詳見表1所示。熵權法是指根據各子指標提供的有用信息量確定各子指標的權重。
第i項子指標的熵權計算公式為:
(2)
其中
式中,為第i項子指標的熵權,m為指標個數,n為等級數。
2.多級可拓綜合評價思路
多級可拓評價基本思路為:首先計算子指標層各指標的關聯度矩陣,根據熵權法確定子指標層對于指標層中各指標的權重系數ω,將ω與相乘得到指標層關聯度矩陣,再由表1給定的指標層對準則層的權重α與相乘得到準則層關聯度系數,依次類推,逐級計算直至目標層,得到目標層關聯度矩陣。
若滿足,則認為畢業論文質量綜合評價屬于等級j。
(3)
其中
式中,j*為目標層即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總評的級別特征值,即屬于某評價等級的程度。
三、案例分析
以筆者任教學校2010級某學生畢業設計為例,介紹其多級可拓綜合評價過程,并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
1.經典域、節域和待評物元的確定
本文將畢業設計(論文)綜合評價質量分為優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個等級,依次賦值為1、2、3、4、5;與各等級對應的經典域分別為[0.9,1]、[0.8,0.89]、[0.7,0.79]、[0.6,0.69]和[0,0.59],指標對應的節域均為[0,1]。該學生子指標層下各指標得分見表2所示。為了方便,將子指標層下各指標得分進行歸一化處理。
2.子指標層指標對指標層指標權重系數的確定
在確定子指標層指標對指標層指標權重時采用的是熵權法。下面以“指導教師評分”子指標層指標對指標層指標權重為例。
由式(5)和式(6)計算得知,“指導教師評分”下子指標層指標對指標層指標權重向量分別為:
注:表示指標層第i個指標下各子指標的權重向量。
3.多級可拓評價
通過計算,該學生子目標層及目標層評價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見,該生畢業設計指導教師評價為1級,屬于優秀;評閱教師和答辯小組評價均為2級,屬于良好;最終該生畢業論文質量總評成績為2級,屬于良好。表中數據為負,表示關聯度不屬于該質量等級以及不屬于該質量等級的程度;數據為正,表示關聯度屬于該質量等級以及屬于該質量等級的程度。進一步,由式(8)計算可知,該生質量總評綜合關聯度特征值j*為2.029,數值更趨向于2,表明該生畢業論文成績更偏向良好級別。
四、結語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定是衡量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參考依據。本文將多級可拓綜合評價的方法引入工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中,建立了基于可拓評價理論的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各級指標的特點采用不同方法確定指標權重,逐級計算,直至確定目標層與各評價等級的關聯度,明確評價結果。實例計算表明,該方法不但能評定出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等級,而且能從不同的審視角度反映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優劣,提高了評判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故該方法在評價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方面是有效且可行的,具有較強的推廣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孟梅等.高校畢業設計(論文)論文質量管理的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7,(1):83-86.
[2]徐曉美,張永輝.工程設計類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27):42-43.
[3]蔡文,楊春燕,林偉初.可拓工程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篇12
平頂山學院是一所后升本的全日制應用型二本院校。會計學專業作為學院第一批升本專業從定位與目標、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培養過程、學生發展、質量保障等方面全面提升。尤其是2014年學院加入應用技術大學聯盟邁出了轉型第一步。同時學校將迎來2018年教育部審核評估。轉型審核評估給學院明確了辦學和人才培養定位。強化實踐教學,強化會計學專業的技能和應用是今后辦學的方向。畢業論文作為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將成為會計學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抓手。那么,會計學專業畢業論文的現狀如何?通過表1、表2可窺見一斑。
從表1、表2可以看出:2008級至2013級會計學專升本和2006年至2011年會計學本科優秀論文比例只占2.7%(其中專升本優秀論文占比為2.77%,本科占比為2.7%),所占比重少;良好占48.3%;中等占41.7%;及格占7.3%。與社會實際密切結合的畢業論文少,案例研究少,實證研究更少。整體來講畢業論文質量不高。
二、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選題
選題的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會計學畢業論文研究的成敗。從調查看,畢業論文選題空洞且大,教學科研與應用題目偏少。選題定位不準,學科交叉和創新性選題甚少。平頂山學院會計學專業升本后畢業論文選題的質量雖有所提高,但離學院轉型發展和審核評估的要求還有相當的距離。選題必須與科研課題、生產實踐和社會應用結合起來,體現技能和應用的需要。
(二)開題
開題環節存在的問題是:文獻的查閱處于敷衍狀態,簡單拼湊;對論文所選題目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現狀理解不透徹;文獻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析與要研究的論文方案脫節;寫出的文獻綜述篇幅很短。有些學生甚至害怕與學生討論和與教師溝通,所參考的文獻層次較低且比較陳舊。因為會計事項紛繁復雜不確定性很大且日新月異,陳舊的準則及處理方法不能滿足實務工作的需要,更不能體現會計學畢業論文的培養要求。開題環節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會計學畢業論文的認識不夠。所以將PDCA管理理念引入畢業論文整個教學過程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正確認識開題環節,把文獻查閱和大學知識的積累應用相結合,提出一個論文初步方案,約定時間廣泛聽取論證每篇論文的開題報告,充分醞釀補充意見,才能為下一步論文的寫作做好準備。
(三)指導
經過升本后幾年的實踐,指導環節的問題是:師生溝通次數少;包辦現象;沒通盤考慮研究過程;拖拉現象時有發生。部分學生在此過程中主動性差,等靠思想嚴重。教師為了考核評先評優的需要不得不包辦。有的只是零碎的思路,沒有通盤考慮會計學畢業論文的進度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法,缺乏對研究論文的可行性、一體性的系統思考。
(四)監督
監督過程存在監督不到位問題。根據我校的情況,師資力量不足,一位教師要指導10位以上學生的畢業論文,同時還要完成大量教學任務,需要相當的經驗水平和責任心,且沒有相當經費的支撐,難以保證教師對學生論文寫作的監督力度,沒有辦法保證論文質量。同時,學生方面自律能力差,各類考試的時間節點與畢業論文時間的沖突(公務員、碩士研究生、會計專業的資格證、教師資格證、金融系統的招考、選調生等考試)、實習找工作使學生準備畢業論文的時間大打折扣,這些原因都會給論文寫作造成不良影響。
(五)答辯
有部分學生認為沒必要也不參加答辯,沒有系統的邏輯思維方式,對知識和綜合能力在實務工作中的作用認識不夠。
三、PDCA理念指導下的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措施
所謂PDCA(Plan-Do-Check-Action),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納,宣傳普及,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是有效進行一項工作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序;是質量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轉型審核評估背景下將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的教學和實踐引入PDCA管理理念,從大一起進行“計劃-執行-檢查-行動”,貫穿四年大學生活的全過程。具體體現在開課計劃和日常教學工作中,大一、大二重在會計學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大二、大三重在各類活動中培養興趣,同時在課程設計上逐步思考畢業環節的研究方向;大四有了自己的設計,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探索。PDCA管理方法涵蓋本科畢業論文整個環節,貫穿會計學本科周期,達到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目標。筆者針對2015屆會計學本科和專升本畢業生共340名學生(2011級會計學本科95名和2013級會計學專升本245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在7學期第5周進行。發出問卷340份,收回有效問卷330份,設計問題10個,9個問題為選擇題,一個為文字描述。通過問卷從以下方面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向。
(一)學生對畢業論文的認識
在對會計學畢業論文的認知度上,有將近150名學生對畢業論文有正確認識,認為本科畢業論文是會計學本科生綜合能力的體現,有130名學生認為畢業論文是為獲得學士學位而為之,還有50名學生認為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應該取消。在對畢業論文的規范和認知度上僅有65%的學生表示清楚,有30%的學生表示完全不清楚。針對如此情況,必須將PDCA引入畢業論文的教學機制。“以生為本”,樹立個性化應用人才培養方案,充分發揮學生“自我規劃中的主體作用”。具體做法:第一學期開設專業導論、專業導論與學業規劃等課程,讓學生感悟到大學學習生活既有專業課、專業基礎課還有重要的實習加漫長的畢業論文積累、制作、完成等環節。更應該明白的是畢業論文是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和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學生思想品德及學習能力等綜合素質的一次全面檢驗。更是大學生學會生存、實現自我發展的初步鍛煉過程。
(二)參加創新、本科校級課題院級課題申請
學校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與課題申報工作,且對中簽的團隊給予適當的資助,同時院級、校級要分開,鼓勵學生的創新熱情、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
(三)選題
在學生選題方面,筆者對2006—2011級會計學340名畢業生進行了跟蹤調查統計,有效調查330名。學生喜歡的創新能力培養方式是:提前進入會計學實訓環節、參加創新活動,會計學及相關領域內的學術講座。最喜歡的畢業論文開題方式是在導師的指點下自由發揮;最喜歡的畢業論文選題方式是與會計學實務相結合。簡言之,對畢業論文選題要提前介入、雙向選擇、真實課題、自主選擇、到實習單位完成畢業論文。選題在第6學期必須開始,選題時間意愿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到,90%以上的學生愿意將畢業論文在第8學期之前選題并雙向選擇指導教師。第6學期完成此項任務的占40%。在指導教師的雙向選擇上,調查結果見表4。
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指導教師的選擇有3種態度:必要、不必要、無所謂。總體上說是有主見的。首先看重的是師德,其次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第三希望師生互選。
(四)師生交流
在調研中,我們著重從交流的形式、次數、內容著手,并且對不重視畢業論文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見表5。
調研中可以發現通過師生交流,了解到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80%以上的學生認為;教師認真負責。只有1.5%的學生認為教師馬虎敷衍。同時除了畢業論文外還有35%學生接受了教師考研方面的幫助,46%的學生接受了教師就業方面的指導。PDCA循環理念引入之后,在分布分流的作用下,學生有充足時間準備論文工作。據了解學生主要利用寒暑假、課后、周末、期間長假、晚上開展論文工作。師生關系比較融洽,教師可進行個性化輔導。
(五)論文全程指導
通過調研,將PDCA管理理念貫穿畢業論文教學和實踐全過程改革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現在:第一,理念上的轉變。應用技術轉型使今后教學改革的系統工程,在此過程中,以生為本是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平頂山學院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應有戰略選擇。第二,應用綜合素質的提升。PDCA開課計劃和管理理念能實時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在檢查、檢驗和反復總結經驗中逐步提升綜合素養,使學生從大一開始培養專業興趣,在以生為本的理念下,根據學生共性及興趣性格及智力的差異,引導學生發現感興趣的專業點,且正確認識課程小論文與畢業論文的關聯與差異;對學生來講學校與教師盡力使學生的興趣與專業達到一致學生的潛能才能發揮到極致。認知還有畢業論文這個重要的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具備專業境界的同時注重綜合素質的提升。通過開設專業導論和學業規劃課程,使學生對整個大學生活有一個系統了解。大學的學習過程不但有基礎課、專業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還有實訓、實習、設計、課程論文和畢業論文。
在學院轉型發展和改革的形勢下,學校加強了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會計學專業與會計師事務所和稅務師事務所合作,與大型企業聯合,利用寒暑假具體到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參與企業一些項目,得到初步的科研訓練。通過PDCA在大學四年的循環和管理,學生有了一些成果,發表一些論文,參與一些課題,科研活動獲獎等,就會比較容易完成畢業論文各環節。
(六)答辯
經過學術不端檢測合格后,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進入答辯環節。根據學院轉型及審核評估的要求結合近幾年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的實踐探索,對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設置了7個答辯評量標準選題、文獻查閱及調研、論證分析、撰寫質量、論文價值、譯文及格式、任務書執行情況。本科畢業論文的成績包括平時成績、論文成績和答辯成績。以上7個標準僅為論文成績。具體評量內容及要素見表6。
平頂山學院近幾年對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實行的是實時評量,每位畢業生都要參加答辯。對往屆畢業生采取的是延時評審。隨著會計學本科畢業論文改革實踐的深入,論文的抽取、送審和通報將成為必然趨勢。河南省教育廳從2015屆會計學畢業生中抽檢論文3篇,建議在轉型中的二本院校嘗試引入“雙盲”審核制度。
篇13
2、本科畢業論文篇幅不少于6000字。
3、論文或調查報告必須統一使用A4紙打印。
4、論文完成后必須按規定順序裝訂。裝訂順序為:
① 、論文封面。
② 、由指導教師填寫的論文成績和評語。
③ 、論文正文。
④ 、論文注釋和參考書目。
⑤ 、論文封底。
5、 畢業論文一式兩份。學生一份交指導教師、一份交教學辦。
6、 論文凡有雷同,一律以0分計。
二、 畢業論文寫作時間要求:
1、學生必須在2008年秋季學期開學后一周內將論文初稿傳給指導老師;9月28日以前審定論文初稿;10月31以前最后定稿。
2、論文指導教師必須在11月10日以前將寫有成績和評語的論文交到教學辦公室。
3、論文指導教師一定要按照規定時間督促學生的論文寫作進度,并自覺按照規定時間完成論文指導任務。
三、畢業論文評定成績要求:
1、 畢業論文成績分為:優、良、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
2、 評定論文成績與撰寫評語注意的幾個方面:是否理論聯系實際;基本觀點正確與否,有無獨到見解和創新思想;論據是否充分,資料是否翔實,論證是否合理有力;結構是否完整,邏輯是否嚴謹,層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規范;表述問題是否簡潔流暢,使用概念是否清晰準確,語言風格有無特色。
3、 成績優秀的論文必須符合上述幾個方面的要求。指導教師一定要嚴格掌握優秀畢業論文的質量和數量,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優秀畢業論文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論文總數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