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護理溝通的重要性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護理溝通的重要性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護理溝通的重要性

篇1

1 語言與非語言的重要性

護理過程中,護士持有和藹可親的語言,微笑的面容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這樣不僅能減少醫患矛盾,而且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對護理治療有極大的幫助

2 溝通技巧的運用

2.1 要對患者使用得體的稱呼語

使用稱呼語是護士和患者進行交流的起點,護士使用得體的稱呼語不僅會給患者留下一個好印象,也會為以后的交往打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護士對患者使用稱呼語的原則有以下三點:①根據患者的身份、職業、年齡等具體情況選取恰當的稱呼語。②不可以用床號取代對患者的稱呼語。③與患者及其家屬談話時,應使用適當的敬稱以示尊重。

2.2 對待患者要有真情實感

多數人在患病后,其各種心理活動、情緒舉止都會變得十分消極,而消極的情緒又會影響患者的康復,所以護士在與患者交流時,應該以樂觀向上、熱情開朗的情緒來感染患者;以沉著、鎮靜的心情來安慰患者;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情感來同情患者。

2.3 對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溝通態度

護士對待患者的態度直接影響護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所以要想使護理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護士必須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患者的心目中樹立一種良好的形象。這就要求護士對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溝通態度。在對待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時,護士應該耐心、細心,盡量使患者感覺不孤單,在與患者交流時應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患者明白要回答的問題,這樣不會讓患者有不適感。

2.4 學會傾聽

與患者交談時要全神貫注的注意傾聽對方的語言,不要輕易打斷患者的談話,在溝通中出現停頓的地方時,護士可重復患者談話中的最后一個詞,使患者確信護士在傾聽,并鼓勵患者繼續敘述,從敘述中了解新信息。

3 善于溝通,避免或減少護理投訴、糾紛的發生

3.1 轉變觀念加強服務意識

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學習溝通技巧,充分認識溝通重要性,從病人角度出發,大力推廣人性化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3.2 加強護士專業技能培訓

提高護理操作技能,減輕護理操作為病人帶來的外在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

3.3 加強護患溝通與交流

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注重于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恰當運用安慰性語言切記傷害性語言,對有需要患者,護理人員應主動提供幫助,避免糾紛。

3.4 學習心理知識和溝通技巧

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心理知識,提高說話的感染力和親和力,讓患者愿意與你交流也愿意聽取你的意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良好的護患溝通不但利于獲得有效的患者資料而且利于得到患者的信任與理解,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減少了醫療糾紛的發生,為患者減輕痛苦的同時也包護了自己的利益,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不僅利于護理工作的進一步開展也是一種生活方法的提高,一項必修的技能。

篇2

1.1.2對所有的病人都要使用尊稱,比如:對年紀大的病人,稱呼大爺或大娘,對同等年紀的病人,稱呼先生或小姐;對小孩可親切地叫小朋友等。

1.1.3使用禮貌性、解釋性、保護性、安慰性的語言,對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尊稱,護士應面帶微笑主動熱情為病人服務。當病人提出各種問題時因人而異,恰如其分地給予解釋。當病人對醫護人員或醫院有某些意見時更要及時予以解釋,以減少或避免護患沖突,對于一些性病或癌癥病人,護士要用保護性語言。

1.1.4注意說話的語調語調是指說話時句子中間高低、輕重、快慢、停頓的變化。護士與病人說話時要根據不同的病人使用不同的語調,如與老年人,聽力下降的病人,說話的聲音要大一點。與正常人說話時,聲音要親切柔和。與小孩說話要用親切的贊美聲,如多聰明,多可愛、多勇敢等,讓病人覺得護士既溫柔又體貼。

1.1.5注意說話的語速護士與病人說話要勻速、親切、平和,不要直、快、粗,否則會讓病人覺得護士很不耐煩,嚴重者還會引起護患沖突。

1.2非語言溝通

1.2.1微笑服務微笑是最美的禮儀,是人際交往中最能解決生疏緊張的第一要素。微笑可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消除病人的陌生感,是消除溝通障礙最有效的方法。護士不微笑,病人就覺得護士不和藹可親,難以接近,從而不愿與護士溝通。沒有溝通,護士就無法了解到病人的病情及心理需求,就不能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以微笑接待每一位病人,能更好地了解病人的身心需求,改變服務態度,縮短護患距離,消除了護患溝通之間的障礙。

1.2.2關愛的眼神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護士可通過眼神表達對病人痛苦的同情和傾聽病人對病情的敘述。親切熱情的目光給病人以鼓勵與愛護,平靜柔和的目光,可使病人產生溫暖、安全、親切感,更使病人感到被尊重及重視,從而愿意將自己的感受說出來,使護士能及時了解病情,提供適時的幫助。

1.2.3認真傾聽傾聽是指全神貫注地接收和感受病人在交談時發出的全部信息(包括語言和非語言的),并做出全面了解。病人的傾訴是維持心理平衡、減輕心理壓力及病痛的一種手段[1]。病人都希望得到護士及時、滿意的答復,護理人員要專心、耐心、認真、有分析地傾聽,做到聚精會神,避免分散注意力,與患者說話時適當地做出反應,可以輕聲地說:“嗯”,“是”或點頭等,表示接受對方所述的內容,并希望他能繼續說下去,當病人將話題扯太遠時,應適用適當的語言使之歸入正題,不要輕易打斷、插話[2],否則,病人就覺得護士不尊重他,從而就不相信護士,這樣就給溝通帶來很大困難。

1.2.4肢體語言肢體語言是指人們在交往中通過手勢、動作、體態或姿勢、撫摸來傳達信息,表達情感和態度的一種溝通方式。護士在溝通中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可增強病人對護士的信任感,有助于語言表達。用手勢尤其要注意對方的習慣風俗,避免失禮性舉止;對嬰幼兒實施撫摸,可消除其“皮膚饑餓”,產生安全感,以利其身心健康;主動攙扶老人及動作不便者入病室診治。

2做好溝通工作的措施與途徑

2.1轉變觀念是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前提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要把以前從“病人圍護士”轉向“護士服務病人”從而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提倡主動服務、人性化服務[3]。以平等真誠的態度對待病人,將解釋工作做到位,讓病人感覺護士服務熱情周到,態度和藹可親,更增加病人的信任安全感。

2.2加強業務學習是學會溝通的基礎通俗易懂的知識使患者易理解記牢;豐富充實的知識讓患者產生欽佩感;新鮮生動的知識對患者有較強的吸引力。同時時代的發展使護理知識也在不斷拓展,護理人員除了掌握專業的疾病護理知識外,還應學習一些邊緣學科知識,如: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護理美學、社區護理、老年護理、康復護理等方面的知識,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更好地塑造自身形象,言行舉止儒雅大方,提高護患之間的親和力,以利于護患溝通工作的順利發展[4]。

2.3提高自身修養是溝通技巧的關鍵

2.3.1注重儀表護士應以莊重典雅為美,面部略帶淡妝,足穿軟底平跟鞋,身穿潔白、干凈、得體的服裝,優美準確,給患者留下純潔、文靜,可信賴的第一印象。

2.3.2強化氣質美尊重和體貼能給患者帶來自尊和溫暖,從而對護士產生好感和親切感。護士應該用溫和、期待的眼神,婉言的疏導、勸慰,使患者對護士產生高度信任感,使其覺得應該把內心的苦衷真誠的傾訴出來,從態度上要始終保持精神飽滿、主動熱情、細心認真,要學習善于調節自己的心境,保持平衡的心理狀態,使患者對護士信任感增加,提高行為護理的質量。

2.3.3追求語言美護士在患者溝通時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通俗性,注意語氣語調變化,注意聲調美、音調適中、語氣溫和、注意語言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

篇3

由于我院門診患者來自各個鄉鎮,每個患者的性格特點、文化素質、家庭環境、經濟條件和生活經歷不同,所患的疾病、病情的輕重以及對疾病痛苦的承受力不同,每個人求醫問藥的心態也表現不一。因此,導診護士不僅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果斷迅速的工作作風,良好的服務態度,以及過硬的業務水平和能力,而且導診護士要準確把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剖析其心理活動規律,針對不同患者的病情、心態表現、提出的問題和要求,分別對待,耐心地做好解釋、安撫和疏導工作,尤其是要注意正確運用溝通技巧[1]。

1 導診護士與患者溝通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數醫院門診普遍存在病人多、工作量大、用藥種類多、病種雜、護士少的特點。有文獻報道,我國護士無論是絕對或相對數量均嚴重不足,由于護士數量不足,工作量超負荷,工作單調重復性強,又要求有較高的責任心,致使護士身心處于持續緊張狀態,也常把自身的壓抑情緒傳送給病人。有時在工作中缺少熱情、表情冷淡、語言交流不夠得體,對病人的提問不能及時給予解答,健康指導不全面等。另外,門診病人來到門診有急切的心理,而醫療流程又很難滿足病人,他們就會認為應得而未得到的服務,而我們的護士又沒有很好的同病人溝通,結果導致護患關系緊張,即影響病人康復,又影響護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

2 導診護士與患者溝通技巧

2.1 非語言溝通技巧

護士要有美的外在形象,包括儀容、儀表、服飾、精神狀態等,這些都會給病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對護患溝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認真傾聽是護士對病人關注和尊重的表現。傾聽不只是聽病人的詢問,而且要通過病人的表情,動作等非語言行為,真正理解病人所表達的內容,體會病人的真實感受。護士在傾聽時應聚精會神,避免分散注意力的動作,距離適當,姿勢自然,保持眼神交流,不打斷病人說話,當說到痛苦時,要點頭默許露出同情的眼神并鼓勵他繼續說下去,病人說完后護士可用簡單總結的方式將患者的話重述一遍,使病人明白你已理解他的意思,知道他的思想和感受,讓病人感到你在關心他,這是讓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

2.2 語言交流具有特殊的魅力:當病人帶著病痛來到醫院后,由于存在種種牽掛,對醫院的陌生環境不適應,為自己的疾病擔憂,對各種檢查和治療不了解,這時侯病人往往表現為緊張、焦慮、恐懼、擔心、抑郁、懷疑等復雜心情,這就要求護士根據患者的不同年齡、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性格特征、心情處境以及不同時間、場合的具體情況,選擇病人易于接受的語言形式和內容進行交流溝通。要根據病人身份、職業、年齡等具體情況因人而異,準確而親切的語言是護患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語速要適中,過快會讓人病人感到沒有誠意,過慢會讓病人反感。例如,當病人對藥物劑量或療效發生疑問時,會表現出不滿的情緒或過激的語言,護士要用真誠、清晰、流暢的話語,給病人以耐心解釋,以消除病人存在的擔心心理,使病人身心處于最佳的治療狀態。

3 與患者溝通要有同情心

同情心是在跟病人溝通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而且護士有無同情心能很容易被病人感知,從而影響溝通效果。對病人要誠懇,給以溫暖和適當的同情,注意不要擺架子,做出很傲慢的樣子,或只做一些表面事,而應表現出你的態度和感覺都是誠懇的,讓他感到你是真心想幫助他的。有時還要體諒他,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環境的陌生等因素,造成情緒不穩,心緒復雜,比正常人有更多的心理變化,有些病人可因一點小事,就可以引起他們的不滿,與護士發生口角。因為語言可以給患者帶來信任和希望,也可以給患者帶來痛苦和絕望。所以對患者要將心比心,態度誠懇,用美好關懷的語言,解除患者心理負擔及不良的心理刺激,使其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有利于解除病痛,促進康復。

在醫學模式轉變的今天,護理人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及方式,一個優秀的護士僅會溝通是不夠的,還應利用一切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技能,刻苦學習,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斷豐富與護理有關的人體、社會和行為科學知識,爭取創造一個病人信賴的護理環境,達到護患關系的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 張世鋒,邢玉榮,鄭 英.溝通在門診導診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3):5644-5645.

篇4

1 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是醫院服務理念和管理理念的根本轉變,是門診實施人性化服務的保障所在。以人為本就是以患者為中心,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把患者的需求擺在首位,感受患者的心聲,將“關愛女性呵護新生”的院訓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

2 建立門診人性化的服務設施

門診的設施應追求和體現藝術化和人性化。藝術化要達到的是患者良好的視覺感,使患者自踏入門診就有種釋然,盡量減少患者的煩惱憂愁。人性化即指所有的設施都要考慮患者是否方便、安全、舒適,營造一個淡化醫院感覺,減輕病痛壓力的溫馨環境。我院具體設置如下:

2.1 婦科、產科候診大廳設有飲水機,供候診患者及家屬免費飲用。

2.2 為所有就診患者免費提供婦檢用一次性紙墊。

2.3 門診大廳設立免費電子儲物柜。

2.4 一站式服務中心備有便民包,內有剪刀、針線、別針等生活常用品。

2.5 門診大廳備有3部輪椅,為行動不便者提供方便。

2.6 門診大廳設有電子查詢系統觸摸屏,患者可以隨時查詢費用及醫院相關信息。

2.7 建立叫號系統,方便患者候診就醫。

2.8 實行一診一醫一患保證患者的私密性就醫環境。

3 護理人員注重自身人性化服務能力的提高和培養

在轉變服務理念的同時,護理人員應加強自身人性化服務能力的培養。

3.1 門診護士學會與患者正確溝通

與患者正確溝通是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的橋梁,也是實現門診人性化服務的重要基石,與患者正確溝通時須堅持以下原則:平等原則、尊重原則、保密原則、靈活原則、善用語言表達原則及適時宜的非語言交流。

3.2 善于運用良好的語言及非語言交流

常言道“甜言美語暖人心,惡語傷人六月寒”。護士的語言要發自內心,真誠而不虛偽,甜美而不做作,輕聲細語且能打動患者的新,讓患者感到溫暖真切。非語言交流很重要,而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又是最直觀和常用的。社交中人們把微笑視為通向成功的通行證,護患溝通時真誠的微笑同樣對患者富有感染力;用手勢配合語言以提高說服力和感染力也是護士常用的技巧。工作中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攙扶動作、一個鼓勵的手勢都能體現護士的體貼和關愛。

3.3 門診護士學會表達同感心

第一步,與自己的感受共鳴:同感心的首要條件是開放自己的感官,使觀察能力變得敏銳,從而正確的接受對方發出的信息;開始時認真傾聽,留意對方非語言行為所表達的信息,不附加自己的見解,了解他們是如何感知和認識疾病的。第二步,敢于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傾聽者未能回應對方的想法、處境、困難和感受,易引起誤解。相反,如果不等聽完對方的傾訴,就急于回應對方,那么,護士所表達的想法、感受,則是主觀、片面和忽視對方的,因此,護士在交淡過程中要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使患者感到你對他的尊重和理解。第三步,與他人的感受起共鳴:護士在與患者交談中,由于所處地位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必然有差別,要通過進一步的交談,將偏差得以證實和糾正。第四步,回答患者的感受是最佳的回應:護士要適當回應患者,以達到表示我們了解和接受對方的感受,并鼓勵患者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回答交流對象可以用你自己的話或者巧妙引用對方所說的話,也可以適當的體恤動作給對方情感支持。

3.4 門診護士學會應用情商

3.4.1 保持良好心態,把握自身情緒 門診護患關系有建立時間短、患者期望值高的特點,這就要求護士要有調節控制自身情緒、把握心態平衡的能力。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最佳心態,特別是遇到患者不滿滋事時,不能情緒化,要及時調整心態,學會自我調適和自我減壓。

3.4.2 尊重患者,感知患者情感,施以人性化護理 患者在患病期間,感情比較脆弱、敏感,依賴性增強,希望得到周到、方便、快捷的診療服務。門診護士必須時時處處為患者著想,用親切和藹的態度,充滿關愛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從中發現患者的思想變化和情緒波動,給予恰到好處的身心護理,減輕患者的痛苦和煩惱。

3.4.3 合理安排就診秩序,避免矛盾發生 門診患者就診高峰時,護士要合理安排就診程序,妥善指導患者就診,減少就診等候時間,尤其要婉拒本院熟人的加塞現象。如就診患者多時,可集中做健康教育,或分散到輔助科室先檢查,或先開相關單排隊交費等。這樣,既分散了患者,同時縮短了每位患者的候診時間,有利于維持正常的就診秩序,從而消除了因等候時間長而引發的矛盾隱患。這也是會運用同感心的高情商護理人員綜合平衡能力的一種體現。

3.4.4 增強主動服務意識 主動服務是對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為了達到患者滿意,護士要運用同感心的交流技巧,了解、分析、掌握患者的心態和需求,找準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以便主動服務。

3.4.5 將營銷理念融入到護理工作的每個環節中 門診護士要有營銷意識,對醫院的經營理念、服務理念、品牌特色、??铺厣?、專家特長等要掌握,向患者宣傳,滿足患者就醫過程中的個性化需求。

4 小結

門診是醫患矛盾相對較集中的科室,把人性化服務融入到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不僅能體現護士的專業價值及關愛女性呵護新生的服務宗旨,使我們的服務與患者的需求相吻合,讓患者得到最佳的幫助和服務,減少矛盾和糾紛,同時還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運用同感心是護士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具有同感心的護士工作中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強,同時注重滿足患者個性化的需求、注重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護士工作中如能有效運用溝通技巧,體現人性化、個性化,充分尊重患者人格,護理工作就會更加貼近社會、貼近患者、貼近臨床。為患者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

參 考 文 獻

[1] 中國社區醫師,2009,(225).

[2] 中外健康文摘,2010,7(3).

篇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people increasingly close attention to health,on disease prevention,treatment,care more demanding.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i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nurse in the nursing work and service established,and to maintain joint health and promote healthy communication.The primary basis for decision of nursing service quality is no nurse patient disputes,and 80% of the nurse patient disputes are caused by poor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bstacles.In emergency,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and medical staff contact time is short,also no time to establish a good trust,so that they are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every subtle link,therefore,the more I think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emergency nursing work easily overlooked an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thing.

【Key words】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Emergency care; Import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Chongqing Beibe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ongqing 400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30

良好的護患溝通可以為患者創造和諧、安全、支持性的治療環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療和護理服務的過程中盡快恢復或保持良好的心態[1]。本人從事急診科臨床護理工作十多年,把一些自己的實踐經驗作了以下幾方面的總結。

1 護患溝通形式

完整的信息表達在傳遞、交流過程中是由語言性和非語言性溝通共同完成的。

1.1 語言溝通 語言是傳遞信息的符號。語言交際是人類社會必須也不能離開的一種活動,人們利用它在平等的、自然的、和諧的交往中進行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經驗的傳授和行為的協調[2]。護士與患者的溝通主要是通過語言來完成,溝通是門藝術,也是增進護患關系的金鑰匙,語言可刺激患者的情緒反應。在護患溝通中,護理用語應通俗、清晰、明了,選擇對方能理解的詞語;談話中盡可能不用或少用醫學術語,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疾病治療護理中的相關問題,對有些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應充分運用生活中豐富、生動的例子或比喻,反復講解,以提高交流的質量,達到溝通的目的[3]。應注意禮貌用語,避免粗俗的土話,護理用語也應體現倫理意義,富有情感性、道德性、親切性、規范性。溝通中要注意講究語言的藝術效果,才能恰當地表達善良的愿望,給患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尊重患者注意維護患者的自尊及人格,對患者說話時語氣要溫和、誠懇,并盡量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想法[4]。護士的每句話都會作用于患者,良言會讓患者心情舒暢,惡語會把患者傷害。因此,加強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在護理過程中體現人性化關懷,從而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2 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指伴隨著溝通的一些非語言行為,非語言的溝通傳達包括眼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非語言行為比語言行為更真實,它更趨于自發和難以掩飾。工作中巧妙運用表情、傾聽、眼神、儀表、姿態等與患者進行溝通,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從而更多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狀況、心理變化等相關信息,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同樣一句話可以由于不同的眼神、不同的表情、不同的肢體動作而表達不同的含義和效果。護士應格外注意自己的非語言,也要善于觀察患者的非語言性信息,特別是焦慮的流露,應鼓勵患者用語言表達出來。把非語言溝通技巧應用到護患交流中,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感覺有缺陷的患者,如老年或聽力障礙患者,則應更多使用這種非語言性溝通方式。

2 護患溝通的技巧

作為急診護士,不僅要努力使自己具備博學、負責、耐心、細致的優秀品質,加強職業道德和內涵氣質的修養,更應該學習人際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具備了崇高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文化修養、精湛的專業技術、嫻熟的溝通能力,才能有理有據、應對自如[5]。良好的溝通是緩解護患關系緊張的有效途徑。急診護理工作大部分需要與患者進行溝通,作為急診護士,應充分認識到將溝通落實到工作中的重要性。良好的溝通,能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工作理念。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是以患者為中心,信任是護患關系的重要內容,更是護患溝通的前提,豐富的專業知識是獲得信任的關鍵。溝通時護士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使用文明服務用語,賦予同情心,且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溝通時護士要面帶微笑,語言親切,使用文明服務用語,賦予同情心,且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急診工作中接觸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必須了解各地的風俗民情,對老百姓用通俗樸實的語言,對有知識學問的人,有其他興趣愛好的人,要用淵博的知識和他們交流,達成共識,這樣患者才會信任護理人員,才能形成一個很好的護患關系[6]。護患溝通中掌握10個要點,具體如下。

(1)稱呼的講究:稱呼語是護患溝通的起點。稱呼得體會給患者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為以后的交流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礎。要根據患者身份、職業、年齡等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力求恰當[7-8]。(2)1 min介紹:態度要誠懇。1 min的時間雖短,卻足以給人完美的印象。(3)交談技巧:交談是人際交往中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手段。(4)傾聽技巧:護士通過聽其言、觀其行而獲得較全面的信息,讓患者講完話,不急于下結論。(5)提問的技巧:問題要有針對性、避免哪壺不開提哪壺、開門見山、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6)告知技巧:目的明確。(7)安慰技巧:應用積極的言語,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安慰方法。(8)幽默的技巧:運用幽默魅力,制造輕松氛圍。(9)說服技巧:從對方利益出發,讓對方理解,尊重病患。(10)化阻力為助力的技巧:妥善處理,調動積極性。

3 具有嫻熟的技能和全面的知識

一個學識全面、經驗豐富的護理工作者,能讓患者感到你是一個素質較高、有責任心的人,值得信賴。急診科是醫院搶救急、危、重癥的前沿,是一個高風險、責任重的地方,急診科急危重癥患者多,病情復雜、病情變化快。急診醫學跨多專業,它具有綜合性、緊急性、協作性,因此護理人員需具備較全面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及嫻熟的技能。這就要求護士在實踐中應不斷學習,充實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和整體水平,在搶救急、危重癥患者時,能很好地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做到技能嫻熟、反應敏捷、動作有條不紊,確保復雜的搶救工作順利進行,提高搶救成功率。

4 護患溝通中的法律問題

護患間的法律關系是國家保護每個公民正當權益的體現,從事護理工作的每位護理人員應熟知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注意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護患溝通中,遵守倫理規則,保護患者的隱私和秘密;在為患者提供知情權時,應注意保護性醫療,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文化及心理素質區別對待,以免發生意外和糾紛。

由此可見,在護患關系中,可出現溝通的各種層次,但重要的是讓患者在感到最舒適的層次時進行溝通,護士應經常評估自己的溝通方式,以達到有效的溝通效果。良好的護患溝通不僅有利于進行正常臨床護理工作,提高護理工作質量,促進患者康復及減少護理差錯事故醫療糾紛的發生,而且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化護理,滿足患者的需求[9-10]。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生活質量要求更高,對健康更加重視,因此,對醫療服務業的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對醫務人員的服務模式體提出了挑戰,護理工作模式發生了重大變革,護患間的溝通也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急診護理人員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還應增強道德觀念,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張慧君.淺談護理服務中護患溝通技能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08,6(19):209-210.

[2]李繼平.護理人際關系與溝通教程[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8.

[3]李小妹.護理學導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6.

[4]鄭緒蓮.人性化護理在急診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4,11(2):74,77.

[5]馮國珍.護患溝通在護患糾紛中的重要性[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1):172-173.

[6]李雪峰,胡春歡,張琦.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4,11(5):66-67.

[7]邵淑琴,李玲芳,張迎福.護理文化在醫院發簪戰略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綜合版),2007,15(2):21-22,29.

[8]劉惠玲,程瑞芝.淺論情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2,17(1):60-61.

篇6

本人在老年護理從事臨床護理工作多年,深感護患溝通在治療、護理及康復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因此把自己的一些實踐經驗作了以下幾方面的總結。

1 語言交流

溝通是門藝術,也是增進護患關系的金鑰匙。而語言卻是護患溝通的重要工具和先決條件。高尚得體的語言可以平衡和穩定病人的不良情緒,保證平等的護患關系。以視病人如親人的宗旨,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維護病人的利益和隱私,給病人一種到醫院就像到家,賓至如歸的感覺。病人剛入院時,由于疾病的影響和環境的改變,會產生明顯的心理恐懼和不安,護士在接待病人時要注意態度熱情,表情真實誠懇,語言溫和得體,使用禮貌用語,切忌使用生硬、粗暴的語言。對不能實現的不要輕易許諾,做個守信的人。此時你的舉手投足、一字一句,都會給病人留下一個良好而深刻的第一印象,為今后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具有強烈的責任心

做好護患溝通需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讓病人感到滿意和信賴。值班期間認真掌握所有病人的病情,勤巡視病房,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心理變化,及時處理病人出現的問題。老年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需要長期臥床,會出現失眠、疼痛、褥瘡發生的可能。對失眠的病人我們應該幫助病人制定良好的作息時間和保暖措施,開導和在床旁陪伴病人,避免病人晝睡夜醒,使病人順利入睡;對出現疼痛的病人,應觀察疼痛發生的原因和性質,必要時通知醫生后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為病人減輕痛苦,保證睡眠質量;對于長期臥床不可隨意改變、消瘦、高齡的病人,我們應定時檢查皮膚、定時翻身并對褥瘡好發部位進行定時按摩,必要時給予氣圈墊空,保證床單干燥、清潔、平整。

3 具有全面的知識和嫻熟的技能

一個技能嫻熟、學識全面、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會贏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老年病人入院后,護士應對病人的病情、心理、治療等方面做個全面的了解,向病人做好入院健康宣教,如:病情介紹、發病的機理、檢查的范圍和指標、情緒的調節、飲食睡眠護理、預后及康復指導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長,現代醫學、護理學的迅猛發展,病人的文化層次的提高,護士只具備??评碚撍绞沁h遠不夠的,還必須深入學習其他領域的各種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總體水平,這樣才能對病人提出的各種來自于疾病、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做出有科學依據的回答;護士在搶救急、危重病人時,必須要反應敏銳、技能嫻熟、沉穩不慌,為病人減輕痛苦的同時還帶來安全感,讓病人感到你是一名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醫學模式下的復合型的、多元化的護士。

4 富有同情心和愛心

篇7

優質護理的實施打破了原有的功能制分工的舊模式,要求護士必須轉變觀念,運用整體護理程序,將過去的機械化流水操作法改變成為整體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方位護理,觀念更新的重要的轉變,包括護士如何與病人進行情感交流。目前的護理工作,護士被動地完成日常工作,態度簡單生硬,對患者提出的疑問作簡單的回答,對專業知識缺乏全面了解,而這一切均妨礙了與患者的正常溝通。

2溝通技巧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手段

由于分管病床護士對溝通的重要性缺乏全面了解,溝通意識不強,日常護理工作中常表現為護士熱情不夠,對病人冷淡,接觸病人時間少,護士與病人之間有一條鴻溝,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我科年輕護士較多,缺乏臨床實踐能力,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曾多次得到病人表揚,護士長和科室領導、年老護士也稱這些年青護士是好護士。2011年8月開展優質護理模式病房后,作為責任護士,走進病房后,面對腎孟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糖尿病腎病患者等腎內科疾病,病情危重,而接受血液凈化,結腸透析,特別是遵醫行為較差的病人,對于體重增長過多,并發癥重,愛嘮叨的這些病人,重復的讓患者遵守這樣、遵守那樣,與人交流方式簡單,病人不耐煩,心里不高興但不說話,表情冷漠,患者家屬十分不滿,自尊心受到損傷,對護士工作不滿意,而發生糾紛,經過調解、談話,年青護士覺得委屈,認為作為腎內科護士向患者進行干體重、飲食宣教,從患者的健康出發,關心患者,避免過重并發癥發生,使用動、靜脈內瘺、避免脫水過多造成“瘺閉”,并沒有與患者發生爭吵,受到批評,心理想不通。經過教育認識到冷的態度,高調帶有抱怨的語氣也是對病人不尊重,如何和病人溝通缺乏技巧,向病人賠禮道歉。從這些事情可說明溝通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手段。

3如何在實踐中進行溝通

3.1形象溝通――儀表端莊、舉止大方患者進院入科后與第一位接待的護士開始了溝通,俗話說,第一印象是重要的,端莊的儀表、大方的舉止,友好的微笑都給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是縮短護患距離的基礎,再加上輕盈的步履、敏捷的動作,可使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3.2語言性溝通――交談交談是護患間直接溝通的方式。恰當的語言能體現出對病人的關懷,從而使之配合工作,因此在了解病情、詢問病史、健康指導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要符合倫理學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要用禮貌性語言,解釋性語言和謹慎性語言,做到科學語言大眾化,嚴肅語言禮貌化,使患者易接受,不強求一次交談解決所有問題,必須在護理實踐中,處處、事事貫穿見縫插針,必定會收到滿意的結果。

篇8

促進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轉變服務觀念,建立醫患之間良好的誠實互信關系,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推動醫院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1]。在認真學習活動實施方案和各類醫患溝通知識的基礎上,先后制訂了符合本科實際的《醫患溝通服務規范》、《醫患溝通制度》、《科室投訴體系》;醫療組積極結合臨床實際,制訂出各類溝通規范,并從各種細節入手,制訂了班與班之間、醫護之間、醫患之間、護士之間、科與科之間、護士長與護士之間的溝通流程和溝通內容。促使大家進一步明確了各種溝通技巧和交流用語,確保工作中做到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認真履行職責[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4月300例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160例,女140例;最小18歲,最大75歲,平均(42.5±3.7)歲。排除標準:所有患者無意識模糊、精神疾??;均意識清楚,思維感受正常,能正確表達自身感受,愿意參與本次調查。

1.2 方法

自擬護患溝通調查表,在醫院護理部和相關科室護士長的協助下,以方便抽樣的方式發放調查表,一人一卷,護理部協助統一收回。發放調查表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為98.33%,其中有5份因填寫錯誤及回收遺漏視為無效表。

2 結果

調查結果發現,280例患者認為有必要與護士交談,15例患者認為只需與醫生交談或者沒有必要與護士交談。見表1。

3 改進護患溝通措施

3.1 增強溝通意識

通過溝通活動的深入進行,各科室積極開展醫患溝通、醫護溝通和科與科之間的溝通,工作人員的主動溝通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中,全體醫務人員進一步加深了對醫患溝通重要性的認識,在醫療服務過程中能夠自覺通過語言交流、非語言交流等方式與患者溝通,認真傾聽患者訴求,幫助患者解疑釋惑,并積極推出了各類方便患者的便民舉措[3]。如各病房紛紛配置了裝有針、線、衣扣、紙、筆、信封等物品的服務箱,方便患者住院期間的各種需要;藥械科結合藥房工作人員和接藥護士之間就發藥、接藥等環節主動組織人員進行了廣泛討論,查找不足,改進工作;總務科主動深入各科室進行溝通,在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工作,為各臨床科室搞好服務。

3.2 提高溝通技能

通過溝通活動開展,各科室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溝通技巧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活動中,在醫務科、護理部組織的溝通技能考核中,成績都比較理想;在各科進行的醫患溝通滿意調查中,住院患者及家屬對工作人員的溝通能力均表示滿意。開展醫患溝通活動,熟練掌握各種溝通技巧和服務技能,倡導文明用語及規范各項服務流程,做好從入院診斷、治療到出院全過程各種溝通行為的落實,使醫患溝通工作經?;?、制度化、規范化,從而確保廣大群眾能夠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促進醫患關系的進一步和諧、融洽。

3.3 建立監控系統

醫院實行管理責任制,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加強基礎質控、環節質控和終末質控;護理部每季度對患者進行意見調查,檢查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每月下科室進行護理制度、職責及安全知識等方面的提問,并與獎金掛鉤,加大護理安全質量的監控;同時不定時到全院各科室開早會,督促護理規章制度和重視患者護理的落實情況;每月定時和不定時進行護理質量檢查,監督護士長的病房管理、業務學習、護理查房和夜查房情況,加強夜班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倡導慎獨精神,使其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定期檢查分析,防患于未然[4]。

3.4 規范護理過程管理

為了提高護理質量,護理部分析護理的每個環節和過程,制訂了《防范意外事件的護理預案》,如護理安全制度、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壓瘡防治管理、預防各類導管脫落的管理、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等12種應急預案。要求護理人員如遇有輸血、輸液反應或發生糾紛時,應保留和封存實物,及時進行記錄、匯報。

4 討論

工作以質量為核心,形成了“全科上下同把質量關,同抓質量管理”的良好局面,避免了嚴重差錯事故的發生。推行缺陷化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堅持門診首診負責、病區三級查房制度;院感、病案質控小組等組織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執行傳染病管理,強化傳染病知識培訓,提高全科醫護人員應急能力;定期開展檢查工作,促進醫療和病歷質量的提高,全科護理質量指標達到指標考核標準。同時要求醫護人員具有高度的服務意識,一切服務以患者滿意為標準,規范醫療制度[5]。如入院診治流程、手術患者手術流程、住院總制度、開展醫患、護患溝通技巧的培訓等。定期征求患者的意見,認真聽取患者提出的熱點難點問題,結合醫院和科室實際,進一步規范診療服務;在檢查、診療過程中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維護了患者的權益,贏得了患者的信賴[6]。

在推進實施階段,各科均把轉變服務觀念,落實溝通制度作為日常工作中的自覺行為,紛紛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溝通活動。通過活動,使大家樹立了改變第一印象是良好溝通開端的意識,在工作中自覺做到整齊著裝、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耐心傾聽患者的心聲,熱情回答患者的問題,使患者產生信賴感,給患者留下良好形象。針對患者比較關心的藥效等問題重點進行了溝通解釋,使患者及家屬能夠更加明白所用藥物對疾病的治療作用,增強了醫患之間的信賴。開展醫患溝通滿意度自查,認真傾聽患者、家屬意見和建議,并積極進行整改,確保了患者滿意度的持續提高。

[參考文獻]

[1]梁銀輝.現代護士禮儀與素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2.

[2]陳田林,陳勇飛,鐘雙喜.從護患關系的不協調因素分析其實質與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7,22(2):59-60.

[3]占建華.從舉證責任倒置談護士的自律行為[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5):350-352.

[4]許慧清.和諧護患關系的若干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5,18(3):7-8.

[5]張偉勤.從行為理論談新時期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3,24(11):1308-1309.

[6]楊愛軍,焦俊花.護士壓力及工作滿意度對護理工作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04,4(2):22-23.

篇9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湖北省三級甲等醫院肝膽外科新入院病人。2012年2月到7月為實質研究階段,其中研究對象為100例新病人,年齡18~76歲。

1.2 方法:通過調查問卷的進行資料收集患者對護士與之溝通的期望及溝通內容

1.3 結果:在100例新病人中,80例患者希望每日護士至少與之溝通一次,占比例為80.00%;有94名患者選擇護患溝通內容與疾病有關,占比例為94.00%。

1.4 討論:護患溝通是護患雙方對醫療護理活動的一種信息傳遞過程,它使雙方能充分有效地表達對醫療護理活動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而對于了解患者身心狀況、向患者提供正確信息以及提高治療效果是非常重要的[1]。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患溝通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們所關注,它不但能避免醫療糾紛,而且能加強醫療效果,促進患者身心健康,值得重視。

2 護患溝通的技巧

作為護士,不僅要努力使自己具備博學、負責、耐心、細致的優秀品質,加強職業道德和內涵氣質的修養,更應該學習人際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具備了崇高的職業道德、良好的文化修養、精湛的專業技術、嫻熟的溝通能力,才能有理有據、應對自如[2]。

《護患溝通技巧案例》 有報道,臨床上80%的護理糾紛是由于溝通不良或溝通障礙導致的;30%的護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據不同的情緒采用不同的溝通技巧;83.3%的護士對溝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護士認為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應不加理睬。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目前護士的溝通能力與患者的溝通要求還遠遠不相適應,相當一部分護理人員缺乏溝通的理念、知識和技巧。

2.1 語言溝通: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溝通交流工具,而語言禮儀則可以傳遞尊重、友善、平等的信息,給對方已關懷和溫馨的感受。在護患交往中,恰當使用禮貌性語言,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不傷害患者自尊,對患者的稱謂要有區別、有分寸,可視年齡、職業選擇不同的稱謂。在稱謂上如果不是“三查七對”時盡量不要直呼其名,也不可用床號稱呼。原則為:要根據病人身份、職業、年齡等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力求確當;避免直呼其名,尤其是在初次見面呼名喚姓不禮貌;不可用床號取代稱謂;與病人談及其配偶或家屬時,適當用敬稱如“您夫人”、“您母親”、“您父親”,以示尊重。

2.2 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又稱體態語言,是指通過人的目光、表情、動作和空間距離等來進行人與人的溝通,在進行護患溝通時常能表達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意思,且能充分體現護理工作者的風度、氣度,有助于提高溝通效果,增進和諧的護患關系。

2.2.1 面部表情:據研究發現,交往中一個信息的表達=7%的語言+38%的聲音+55%的面部表情??梢?,面部表情在非語言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微笑是最常用、最有用的面部表情。護士常常面帶欣然、坦誠的微笑,可以給病人帶來很大的感染力,使他們能夠在本能上相信我們。病人焦慮時,護士面帶微笑與其交談,就如同給病人注了“安慰劑”;病人恐懼不安時,護士鎮定、從容不迫的笑臉,能給病人以鎮靜和安全感。再就是眼神,恰當地運用眼神,能調節護患雙方的心理距離,如在巡視病房時,盡管不可能每個床位都走到,但以眼神環顧每位病人,能使之感到自己沒有被冷落;當病人向你訴說時,應凝神聆聽,讓患者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已經被你聽進去了,這樣他們才會覺得這是被重視、被尊重的。

2.2.2 手勢:手勢配合口語,可以提高表現力和感應性,這是護理工作中較常用的。比如在病人腹痛時,在詢問病情的同時,用手觸摸患者腹部皮膚可以讓患者感覺到我們護理人員對他的關心。

2.2.3 體態、位置:工作中體態、位置是否恰當,反映護士的職業修養和護理效應。站立時雙腿挺直,雙臂在軀體兩側自然下垂,收腹挺胸,不依墻而立。坐姿應上身自然挺直,兩腿一前一后,屈膝,平行或交叉,能顯示高雅、文靜。當病人痛苦時,護士主動靠近病人站立,且微微欠身與其對話,適當撫摸其軀體或為其擦去淚水,會給病人以體恤、寬慰的感受。

3 小結

護患溝通是護士進行護理活動最基本要求,它與護理知識和技術同等重要。良好的護患溝通增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增進了解,協調關系,相互信任,從而減少沖突、矛盾、糾紛,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真正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模式和“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服務理念。

篇10

1語言交流

溝通是門藝術,也是增進護患關系的金鑰匙。而語言卻是護患溝通的重要工具和先決條件。高尚得體的語言可以平衡和穩定病人的不良情緒,保證平等的護患關系。以視病人如親人的宗旨,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維護病人的利益和隱私,給病人一種到醫院就像到家,賓至如歸的感覺。病人剛入院時,由于疾病的影響和環境的改變,會產生明顯的心理恐懼和不安,護士在接待病人時要注意態度熱情,表情真實誠懇,語言溫和得體,使用禮貌用語,切忌使用生硬、粗暴的語言。對不能實現的不要輕易許諾,做個守信的人。此時你的舉手投足、一字一句,都會給病人留下一個良好而深刻的第一印象,為今后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具有強烈的責任心

做好護患溝通需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讓病人感到滿意和信賴。值班期間認真掌握所有病人的病情,勤巡視病房,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心理變化,及時處理病人出現的問題。骨科患者由于病情的原因需要長期臥床,會出現失眠、疼痛、褥瘡發生的可能。對失眠的病人我們應該幫助病人制定良好的作息時間和保暖措施,開導和在床旁陪伴病人,避免病人晝睡夜醒,使病人順利入睡;對出現疼痛的病人,應觀察疼痛發生的原因和性質,必要時通知醫生后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為病人減輕痛苦,保證睡眠質量;對于長期臥床不可隨意改變、消瘦、高齡的病人,我們應定時檢查皮膚、定時翻身并對褥瘡好發部位進行定時按摩,必要時給予氣圈墊空,保證床單干燥、清潔、平整。

3 具有全面的知識和嫻熟的技能

一個技能嫻熟、學識全面、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會贏得病人的好感和信任。骨科病人入院后,護士應對病人的病情、心理、治療等方面做個全面的了解,向病人做好入院健康宣教,如:病情介紹、發病的機理、檢查的范圍和指標、情緒的調節、飲食睡眠護理、預后及康復指導等。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長,現代醫學、護理學的迅猛發展,病人的文化層次的提高,護士只具備??评碚撍绞沁h遠不夠的,還必須深入學習其他領域的各種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總體水平,這樣才能對病人提出的各種來自于疾病、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問題做出有科學依據的回答;護士在搶救急、危重病人時,必須要反應敏銳、技能嫻熟、沉穩不慌,為病人減輕痛苦的同時還帶來安全感,讓病人感到你是一名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醫學模式下的復合型的、多元化的護士。

4富有同情心和愛心

護理工作分為兩方面,一是治療護理,幫助病人恢復健康;二是心理護理,對病人進行安慰、支持、鼓勵,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善于站在病人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感受他對疾病的體驗,理解他因疾病而出現的種種痛苦。耐心、細致、全神貫注地傾聽患者的心聲,恰當的運用面部表情(如:點頭、微笑、同情的眼神等)、體態,對其做出回應,給病人以親切感。對待病人做到人人平等,不分年齡、職業、、地位高低都同等對待。尊重病人隱私,為其保守秘密,不得取笑病人。同時,要增強與病人及其家屬溝通的主動性,進一步融洽關系。

總之,加強護患溝通是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的客觀要求,是加強護理隊伍建設的內在需要,也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的必然之舉。

參考文獻

[1] 劉惠玲,程瑞芝.淺論情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

篇11

篇12

護理工作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護士是醫院里人數最多且與患者接觸最密切、時間最長的群體。護士的服務貫穿于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全過程?;颊呷朐汉?,首先注意的是護士的儀表。護士衣冠整潔、舉止端莊是護理工作中最基本的禮儀,體現著護士特有的精神風貌,象征著護士的自信,凝聚著護士的驕傲和希望。護士應注重自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這也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诖耍以簽獒t護人員統一配發了襯衫、領帶,大方合體的工作服、工作鞋。要求護士淡妝上崗,配發色調柔和、大小合適的頭花,要求護士不留披肩長發,不帶耳環戒指,不穿奇裝異服,不濃妝艷抹,以避免給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反應,為進一步開展互利工作打下良好的開端。

2 規范的職業用語是交流成功的紐帶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護士在工作中熟練使用文明用語是非常必要的。要多使用通俗性、禮貌性、安慰性、鼓勵性語言,避免使用簡單、生硬、粗魯、諷刺性語言。工作中,“請”字當頭,“謝”字結尾,使患者于細微之處感覺到護士的內在美;在接待患者或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用一個合適的稱謂,早上交班時問一聲好,晚上熄燈時道一聲安,耐心傾聽、細心解釋,護理操作失敗給患者增加痛苦時道聲“對不起”,等等。通過這些職業用語,為護患進一步溝通打開門戶,可以有效化解由于護理工作中的偏差造成的誤會與不愉快,增進了護患感情,減少了護患糾紛,為護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規范的形體語言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前提

微笑會給人一種親切感,是人際交往的金鑰匙。作為白衣天使的微笑,是美的象征,是愛心的體現。對患者來說,微笑是一劑良藥,既可以減輕患者心理隱患,又可以大大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消除護患之間的陌生和隔閡。形體語言是非語言交流的一個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我院對護理人員分批進行了規范禮儀培訓,并制定了禮儀服務要求細則。如患者向你走來時要起身相迎;患者行動不便時要出手相助;搭乘電梯時要患者先行;為患者測量血壓、心率和脈搏需要接觸患者的身體時,要先將手搓熱;做暴露性操作時要用屏風遮擋;在護理操作時應認真細致、規范著力的輕重、范圍大小等;提倡微笑服務,不穿硬底鞋,不用腳開門,規范取用物品,傳遞物品,手持病理夾等等的行為。通過這些形體語言,可以提高患者的信任度,產生親切感和溫暖感,消除顧慮,減少緊張情緒,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最佳的心理狀態去接受治療。

4 嫻熟的專業技術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

人患病后,既要忍受疾病的折磨,承受精神壓力,還要忍受各種治療帶來的痛苦。所以,護士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要時時處處為患者著想。在操作中應做到動作輕巧,節奏明快,將禮儀文化貫穿于平凡的工作中,大力推廣溫馨靜脈輸液,溫馨給氧,溫馨晨間、晚間護理等護理操作技術,將規范的操作、規范的儀表、規范的形體語言、規范的職業用語落實于每一項護理活動中,體現在每一個細節操作中,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思想負擔,給患者以安全感。溫馨護理技術操作的推廣與應用,也是護理工作質量穩步提高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篇13

1. 2方法①系統學習健康教育知識: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系統的學習健康教育知識,增強自身修養,提高專業素養,做到有問必答。②加強護理人員的溝通能力的培養:培養護理人員的憂患意識,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技能,主動與患者溝通,減少不必要的麻煩。③建立完善的護理溝通流程:a.根據醫囑詳細查核本次所使用的藥物、名稱、劑量、有效期等,并確認包裝的完整,然后簽字。b.配藥時,嚴格按照其配藥標準,查實該藥的名稱、劑量等指標。c.注射時,嚴格按照注射原則注射,堅持執行無菌操作。d.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特點,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對患者的用藥進行指導。④在臨床護理中運用正確的溝通手段:a.語言溝通。與患者的溝通要使用較為委婉的語氣,避免過分生硬,語言要簡單,語調要緩慢,語速要適中,保證患者能充分理解。b.非語言溝通。服裝整潔大方,行為舉動自然,目光親切,微笑,平易近人。在完成培訓后,給患者和護士分別發放400份和30份調查問卷,對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在培訓前后的掌握度進行比較并對比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在培訓前后的差別。

2結果

經培訓后,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由原來的62.2%上升到93.4%,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由原來的63.8%上升到95.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省| 东丰县| 通渭县| 增城市| 宁安市| 会泽县| 伊通| 小金县| 光山县| 苍山县| 五峰| 巫溪县| 老河口市| 甘孜县| 穆棱市| 桃园县| 徐汇区| 家居| 株洲市| 南陵县| 辽宁省| 苍梧县| 谢通门县| 犍为县| 浮梁县| 北安市| 武安市| 天水市| 法库县| 藁城市| 辽阳市| 延津县| 舟山市| 阳城县| 衡东县| 婺源县| 龙州县| 周口市| 庄河市| 漳平市|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