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護理管理知識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作者單位:650051昆明市延安醫院
糖尿病是一種復雜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隨著發病率的逐年上升, 其防治和管理工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不同形式的糖尿病知識學習班、講座的廣泛開展,使內分泌專科護士的血糖管理知識得到較大提高,但是由于糖尿病的并發癥涉及多個專科,患有各系統慢性并發癥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地收入全院各個科室[1],非糖尿病專科護理人員由于專科知識相對缺乏, 使得護理這類患者成為一個難點及盲點,為了管理好每一位糖尿病患者,以及有糖尿病病史或入院血糖篩查異常的患者,為他們提供優質的糖尿病專科護理,普及糖尿病專科知識,提升我院護士的糖尿病護理水平,我院于2009年6月成立“血糖護理管理小組”,負責全院護士血糖管理知識的教育和更新,現將組建小組的作用及效果匯報如下。
1 成立血糖護理管理小組
邀請內分泌科主任及副主任擔任專家顧問,護理部主任擔任組長,內分泌科護士長擔任副組長,小組成員82名,分別來自全院各臨床科室,由各科室護士長,1~2名護理骨干組成。
2 調查臨床護士對“血糖管理相關知識”掌握程度
血糖護理管理小組成立初期,設計“血糖管理相關知識問卷調查表”,調查全院臨床護士對血糖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查內容涉及血糖知識來源、空腹血糖值正常范圍、飲食、運動、治療以及糖尿病急慢性并發癥等方面。通過調查發現,部分臨床護士對血糖知識了解比較膚淺或掌握很不夠,分析原因,主要有:①糖尿病研究近年來發展較快,隨著新技術、新項目的不斷涌現,糖尿病知識在教科書里略顯貧乏,僅憑教科書上學到的相關知識已不能滿足臨床護理工作的需要。②護士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較少,即使是為護士舉辦的培訓班也過于強調專科性,客觀上給大家造成一種誤解,普遍認為有效控制血糖,獲取糖尿病新知識屬于專科護士應該掌握的內容,因此重視度不夠。但是糖尿病與多種疾病常常互為因果,其對人體的影響,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只要血糖一高,全身多個器官會逐漸出現變化,引起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直接影響疾病的轉歸,所以臨床護士有必要通過“血糖護理管理小組”形式,全面提高血糖管理相關知識,從而提高糖尿病專科護理水平。
3 組織培訓
針對臨床護士對“血糖管理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調查結果,制定培訓計劃,以糖尿病的基礎知識為主,以提高糖尿病小組成員本身的專業素質為目標,將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如:糖尿病的基本概論、飲食誤區,胰島素的概論、發展、不良反應及初步的調節方法、糖尿病的急慢性并發癥及處理,胰島素筆的正確使用,動態血糖儀的工作原理及如何安裝等)有計劃地傳授給小組成員,使小組成員了解血糖相關知識,了解國內外的專科發展動態;小組成員之間結合專科特點進行糖尿病知識學習,再指導本科內的護士, 以一帶十,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在全院范圍內提高提高臨床護士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及糖尿病專科護理水平。
4 培訓效果評價
我院自“血糖護理管理小組”成立以來,共進行四次專題理論授課,小組成員到課率達到75%以上,每次授課前后均對小組成員的血糖管理知識水平進行考核,總結分析小組成員對“血糖管理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并以此為根據確定下次培訓內容。考核結果統計如下。
表1
血糖護理管理小組成員到課率對比
培訓內容培訓人數到課率(100%)
一、院內血糖管理82100
二、院內血糖監測的安全與精準7692.7
三、胰島素注射裝置的臨床應用6579.3
四、胰島素治療新進展7996.3
表2
血糖護理管理小組成員培訓前后考核成績對比
考核內容
培訓前培訓后
答對人次(人)正確率(100%)答對人次(人)正確率(100%)
第一次培訓(82人參加)
1、空腹血糖值正常范圍3947.682100
2、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3137.807591.5
3、糖尿病治療的基礎5769.517980.61
4、糖尿病運動鍛煉的首選方式4251.227085.4
5、血糖護理管理與護理安全之間的關系6984.4182100
第二次培訓(76人參加)
1、血糖儀清潔方法2532.8976100
2、血糖儀使用方法及流程3748.687193.42
3、測血糖前皮膚消毒方法6585.5376100
4、糖酵解原理1925.005471.05
5、血糖儀測試避免交叉感染方法2228.956889.47
第三次培訓(65人參加)
1、胰島素儲存方法4467.6965100
2、胰島素注射裝置的測試程序4873.8465100
3、胰島素注射裝置的使用方法及流程3655.385381.54
4、胰島素注射方法5178.4665100
5、胰島素注射部位6295.3865100
第四次培訓(79人參加)
1、胰島素的發展史2227.856886.08
2、胰島素治療的適應證4658.237392.41
3、胰島素的劑型3746.846481.01
4、注射胰島素的好處3240.5179100
5、胰島素類似物的注射方法1620.257797.47
從上表中可看出,小組成員在經過系統的、規范化的培訓后,“血糖管理知識”水平得到大幅的提高。
5 討論
5.1 帶動全院護士學習“血糖專科知識”的熱情
我院自“血糖護理管理小組”成立以來,小組成員努力學習糖尿病防治知識,由于小組成員分布于醫院的每個科室,她們把小組每次活動的所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術與大家分享,帶動了科內其他護士主動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探討糖尿病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案,為其他病房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與內分泌專科病房一樣的的高質量的護理,即提高了醫院整體的護理水平和護理質量,也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5.2 提高了全院護士胰島素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近年來,胰島素在制劑的改良、治療方案的更新、注射裝置的改善、護理措施的完善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2],內分泌專科護士對此掌握較好,而非內分泌專科護士由于使用胰島素的頻率相對較低,加之缺乏相應的知識更新渠道,因此對胰島素相關知識掌握不足,尤其對一些新型的胰島素注射方式如胰島素筆、胰島素泵缺乏了解。“血糖護理管理小組”成立后,小組成員通過接受“胰島素”相關知識培訓,獲取了當前胰島素使用護理各環節中的最新信息,并將這些信息通過業務講座、操作示教、考核指導等方式傳遞給其他護士,拓寬了全院護士獲取胰島素相關知識的渠道。從表3看出,小組成員經過“胰島素注射裝置的臨床應用”及“胰島素治療新進展”等相關知識培訓后,成績大有提高。
6 小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血糖護理管理小組”的運行為臨床護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隨著小組活動的深入開展,全院臨床護士的血糖管理知識水平和護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普及糖尿病教育得到了保障,既改善了護患關系,也提高了醫院的服務質量。
篇2
護理管理學既屬于護理學,又屬于管理學的分支學科范圍。護理管理是一種行為過程,是護理管理者為了實現管理目標,采用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方法,指揮、協調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預定護理目標的一種活動過程。管理者、被管理者和作用對象構成管理活動的三要素,其中管理者是活動的主體,如何提高護士長的素質和管理能力,改善護理質量是擺在當前醫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1],作者參考有關文獻結合多年擔任護士長的工作經驗就護士長應具備的素質,提高護士長素質的途徑和方法,護理管理中應注意的技巧探討如下。
1 護士長應具備的素質
1.1 適應護士長角色 “角色”是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中一個專門術語,是描述一個人在某位置或狀況下被他人期望的行為總和。護士長角色的期望主要有:醫院、科室、護理組織要求護士長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滿足患者的需要,樹立良好的護理專業價值觀,滿足護士群體利益的需要,加強與護理相關部門、科室、人員的有效溝通與合作等 。管理者、調停者、協調者[2]。
1.2 較強的非權力影響力 管理理論對領導一詞的解釋,傳統與現代存在著差異。傳統理論注重指揮過程,而現論強調影響過程,現代管理理論,認為護士長自身的行為是護士的范型,護士長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豐富的才能和高超的護理技術等無不影響著護士[3]。護士長作為護理管理的基層管理者,要帶好一班人,單靠行使上級賦予的權力是不夠的,要不斷加強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識、能力等方面的修養,在護士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使下屬從心理上信服、尊敬、順從和依賴,并改變她們的不良行為。
1.3 出色的管理藝術 護理管理是藝術,更是技巧。管理藝術是管理者在運用管理理論進行管理實踐時,所表現出的個人行為態度與行為方式。一位富有管理藝術的護士長,善于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善于做思想工作;抓住護士的心理,即使批評對方也能接受,達到預期效果;善于交往,能夠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能力,能及時發現問題,做出正確的決策,應付自如,提高工作效率。護士長應該學會充分運用管理藝術包括決策藝術、指揮藝術、交談藝術、激勵藝術、協調藝術等,才能成為 合格的護士長[4]。
1.4 護患代言人 護士長首先要關心、愛護、尊重、理解護士,對自己的下屬要以誠相待,做護士的知心人,盡量滿足護理人員的群體利益,代表護理人員與其他業務人員協商業務工作,與行政后勤部門協商為護理爭取權益,護士長要代表患者的利益,反映患者和陪護的要求,與有關人員聯系和溝通,為患者解決困難,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
1.5 學科帶頭人 護士長不僅應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廣博的人文社會知識等。還應掌握本專業知識,了解本專業的展的新動態,成為學科帶頭人;練就精湛的操作技術,做執行各項操作規程的模范,取得護士在綜合方面對護士長的佩服。護士長要善于學習和掌握應用于臨床的一系列新檢查、診斷、治療和護理以及新的醫療、護理設備的應用。并帶領全科加強護理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積極開展護理科學研究[5]。
2 提高護士長素質的途徑和方法
2.1 強化培訓,增強管理能力 護理管理具有獨立性、綜合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可分為護理行政管理、護理業務管理、護理教育管理三部分。實踐證明,單憑經驗管理是不能適應護理管理發展的。學習是提高素質的主要途徑,護士長應以學習護理管理知識及護理專業知識為重點。可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解決護士長在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和派出去參觀學習、參加學術會議、進修等。對新任的年輕護士長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長期或短期、自覺或脫產等多種形式進行分層次培訓,尤其是對新任護士長,進行崗前培訓,上崗后應繼續參加護士長系統的管理學習和教育
2.2 實行護士長任期目標責任制 護士長在任職期間要根據醫院、護理部的工作總目標,結合科室工作、護理人員結構、素質等方面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定期對護士長的任職進行考核,了解其履行職責、工作質量情況,充分發揮護士長的職能作用。從而促使護士長在競爭中不斷的思索,提高自我,增加隊伍活力。
3 護理管理技巧
3.1 寬宏待人,作風民主 護士長要廣泛聽取醫護人員的意見,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讓護士參與病房管理,以增強她們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感;寬宏是在一定質、量、度范圍內,征對她們工作和生活中有缺點和錯誤,捕捉有利時機進行啟示、誘導、教育。護士長的作風民主、寬宏待人,能使護士產生安全感,大家不必擔心“穿小鞋”、“抓辮子”,心情舒暢,有利團結,增加凝聚力。同時可開展角色互換的討論,讓大家換位思考,讓護士們知道假如我是護士長我應該怎樣做?希望護士怎樣?假如我是護士,將會怎樣做?希望護士長怎樣?從而達到相互理解。
3.2 公正和公開 作為護士長一定要公正,切不可戴有色眼鏡,厚此薄彼,,這樣最容易引起護士與護士長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越大,其離心力越大,護理工作質量勢必受到影響。護士長盡可能讓護士知道你對工作的想法和打算,不要讓大家蒙在鼓里。要讓護士參與討論與她們切身利益有關的計劃和決策,增加透明度,調動積極性。要充分運用激勵機制,鼓勵每位護士實現自己的理想,提高自己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同時要善于發現先進思想和事跡,進行宣傳和表彰,以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
3.3 創造嚴寬結合的環境 工作上必須“嚴”字當頭,去掉“怕”字,才有生機,才能造就人才,才能提高護理質量。“老好人”并不能減少工作中的矛盾和沖突。但在生活上盡力為護士著想,了解她們的需要,對她們如慈母,似至姐妹,使她們在科室工作中感到溫暖。護士長切忌不穩定的情緒,不要把不好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動不動就發脾氣,肯定不能做好護士長工作。批評也要講藝術,護士們性格不一,思想認識水平也不同,對接受護士長批評所反映出來的態度也不同,因此,護士長應根據問題的性質和護士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評方式。對“小”(不直接影響治療護理效果)的問題,如完成操作后物品未按要求處置,字跡不工整等等,護士長可以開展一些小競賽,通過評比提高護士素質,這類問題不必在交班會上點名批評,但對做得好的同志可在會上點名表揚。對“較大”(嚴重的差錯事故苗頭)的問題,應及時制止,對當事人個別談話,組織討論,查找原因,吸取教訓。護士長要遵循這一信條:不要輕易將護士分為“好的”與壞的”,要確信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不足,重要的是鼓勵優點,克服缺點的。任何時候都不要傷害護士的自尊心,即使有了差錯,也應避免當眾訓斥、責備。
3.4 注重護士業務水平的提高 要經常組織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的學習,以拓寬知識面。采取培訓、考試、考核、以老帶新的方法。對不同年資護士,進行分層次的培訓。
3.5 重視護理質量管理 護理工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護理管理應以嚴格和質量控制為根本。要著眼于各要素質量,以統籌全局;具體抓環節質量,重視終末質量,進行質量的反饋控制。反饋內容包括工作的態度、效率和質量,將評價結果 進行分析并反饋給護士,肯定成績,表揚優秀,對差的教授方法、提出修正方案,達到改進護理工作,提高質量的目的。
3.6 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工作計劃 根據護理部及科內的工作計劃,制定出本科室的具體護理工作計劃并確保實施。制訂工作計劃時應注意從實際出發,群策群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不輕易改變或廢止,但可根據情況變化作必要的修改。計劃 必須提出明確的要求、方法、程序、注意事項,使執行者知道應該怎樣去做。
3.7 勤于管理及時完成各種記錄 如護士長手冊、護士長業務查房和管理查房記錄、講評考核記錄、教學記錄、科研總結登記等等;以便及時的總結、梳理、分析、整改,從不同程度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科室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 曹榮桂,林桂英。醫院管理學護理管理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3-126
篇3
1護士長應具備的素質
護士長是護理管理的主體,護理隊伍的排頭兵,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她所領導科室和護士的服務質量。從文獻分析和多年的護士長工作經驗,認為護士長應具備以下素質。
1.1管理素質護理管理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激發和調動他人積極性的藝術,同時也是一種技巧。作為護理管理主體的護士長應有較強的行政管理能力、組織考核能力、與上級領導溝通和對外聯系能力。現代護理管理者的管理形象也非常重要,良好的形象可以影響和感染每位護士、患者和家屬,能在科學管理上取得最大效能。
1.2自身修養一名出色的護士長既要有良好的外表形象,更要有良好的心理內涵。良好的自我形象包括儀表端莊、風度優美、舉止大方、嚴于律已、以身作則,語言表達自如、委婉動聽等。良好的自我形象對護理人員素質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會影響整個護理集體的氣氛和行為。護理管理者對待病人和護士和藹可親,精神抖擻,精力充沛,工作一絲不茍,條理清楚,這會對其他護士起到表率作用,通過效仿可促進該群體整體素質的提高。心靈美更是護理管理者的關鍵,是管理者形象美的靈魂。心靈美指人的思想、感情、理想、道德、才學等方面的良好體現,應是護理管理者的共同信念、目標追求、價值取向和道德規范,是護理管理者行為美的內在根莖。行為美是護理管理者在護理工作中心靈美的體現。
1.3業務素質護士長應具有博學多識、依法維權的能力。護士長是本科室護理專業的學科帶頭人,應該具有淵博的知識,尤其是其專業方面的知識,對各種病情及其變化,應能用充分的理論進行解釋和說明。護士長應有過硬的操作技能,對復雜且較難的操作應能順利完成,對疑難操作,應能提出解決的方案或處理措施。護士長還必須增強法制觀念,熟悉和熟練運用醫療法規,如《舉證責任例置》、《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等,才會增強對認識和解決糾紛的能力。
1.4心理素質護士長應具有成熟的思維能力和穩定的心理素質。思維是獲取知識、提高效能、完善自我的基礎。穩定的心理素質是應急能力的關鍵。面對突如其來的糾紛,護士長應主動控制情緒,養成穩如泰山、臨危不亂、處變不驚的行為風范,以良好的心理狀態面對患者和家屬。
2如何提高護士長素質
2.1加強管理培訓,提高管理知識護理管理有其獨立性、科學性和藝術性。醫院管理者每年應輪流派護士長外出參加各種管理學習班,學習新的管理制度、新的護理學術進展。回醫院后,定期組織護士進行培訓、學習,使其及時掌握護理動態,為培養新護士長奠定管理知識基礎。
2.2加強專業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專業水平護士長是全科室的技術尖子,應能勝任各類危重病人的搶救和各種技術難題的處理。因此,護理管理者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醫院管理者應派護士長到上級醫院或技術水平較高的醫院進修學習,或請專家到醫院進行專業講座,以提高專業水平和專業技能。同時護士長應積極組織和參加各種專業技能的競賽活動。這樣,在不斷提高自己管理和業務水平的同時,也不斷提高其他護士的專業技術水平。
2.3加強自身素質修養,善于剖析自己護士長樂于聽取群眾和領導對自己的評價,正確認識自己所處的位置,處處以身作則,模范帶頭。在平時的工作中,要起到指揮調動的作用;在關鍵時刻,又要親力親為,凡是要求下屬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只有這樣,才能領導和帶動一班人。而且在平常的工作中,要不斷剖析自己,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找出自己的不足,隨時改正和提高。
2.4加強目標責任制管理,做到責任到人護士長應針對本科室的特點,每年度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劃和目標,如要圍繞患者安全問題,在法定的規章制度范圍內,制定目標管理,以強化安全意識、營造醫院安全文化氛圍;同時,要完善制度建設,抓好環節管理。針對醫療糾紛中護理記錄具有法律性文書的特征,要制定護理記錄中不準粘刮、涂改、漏項、代簽名、主觀描述等現象的制度及誰違規誰負責的規定,并要求醫院與護士長、護士簽訂目標責任狀,以強化責任管理。
3護理管理技巧
3.1護士整體素質培養人是管理的第一要素,任何管理活動的全部要素的整體過程都需要人去掌握和推動[3],人員素質是管理活動的決定因素,國民素質的高低已列入一個國家的貧富程度的統計指標[4]。護理人員的素質也屬醫院的固定資產,其高低直接影響醫院的護理質量和病人安危。所以,護士長時刻要注意和加強本科室護士的培訓,不斷提高本科室的整體素質,搞好護理工作。
3.1.1加強人際關系方面的培養和業務學習護士長應正確處理好與上級領導、醫生、護士和病人及其家屬之間的人際關系。要尊重、關愛、理解護士、病人及其家屬。在工作中要做到互相諒解和幫助,以坦蕩的胸懷容納別人的對與錯;對全科室護理人員充分發揮民主作用,廣泛接納群眾意見,使大家協調一致,共同圍繞集體的目標而奮斗。同時,護士長要組織全科室護理人員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業務學習,反復訓練專業技術操作,使之精益求精,并不斷開展新技術;為拓寬護理理念,可采用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
3.1.2加強科學管理,落實護理管理職能
護士長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根據護理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對護理工作的諸要素(包括人員、技術、設備、信息等)進行科學的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以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核心內容是建章立制,要建立健全護理工作制度、護士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各科疾病的護理常規和技術操作規程,要制定并落實護理質量考核標準、考核辦法和各種應急方案。做到制度嚴格化、職責明確化、操作規范化,使護理有章可循,考核有據可依。
3.2勤于管理,及時完成各種記錄護士長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護理工作計劃,及時安排好日工作、周重點,填好護理人員考勤記錄、護士業務考核記錄、護理缺陷及處罰登記、安全護理分析記錄、護理業務查房記錄、護理論文登記、外出進修學習記錄等。盡量做到事后有據可查,有據可依。
3.3管理有序,條理清楚護士長不應忙于各項瑣碎的治療護理操作,要在護理管理上下功夫,制定各班工作職責,充分發揮護士的主觀能動性,使工作井然有序,及時發現護理安全隱患,隨時采取可行性的應急措施。起參謀和統帥作用,全面統籌、監督管理、協調溝通[5-7]。做到忙而不亂,急中有序。
3.4有效地使用獎懲機制和激勵藝術,充分帶動工作積極性作為護士長應及時發現護士存在的心理問題和實際工作困難,并妥善及時為她們解決問題;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她們正確的工作態度。在管理上更應該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在工作中既要善于做細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激發護士的工作熱情,又要善于使用獎懲機制和激勵機制調動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同時,要努力爭取協調各個方面,創造一個和諧、舒適、愉快的工作環境。
【參考文獻】
[1]曹榮桂,林萄關.醫院管理學護理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3-126.
[2]陳京立.21世紀的臨床護理管理者[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3):45-46.
[3]左然.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44.
[4]俞善浚,史維新,章潔.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對衛生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J].中國醫院管理,2001,21(11):28-29.
篇4
1.1 熱愛是基礎,健康是前提,當代護士長首先應做到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有健康的體魄,聰明的頭腦,美好的心靈,有序的生活,健康的心理體現在以樂觀、開朗的性格和同情、理解的心態對待周圍同事和患者。
1.2 適應角色 當代護士長必須要做到適應護士長的角色才能勝任護士長角色,護士長工作目標是達到患者滿意、護士滿意,領導滿意,護士長角色的期望主要有:醫院、科室、護理管理組織要求護士長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樹立良好的護理專業價值觀,滿足護士及群眾利益的需要,加強與護理相關部門科室人員的有效溝通與合作,護理管理學認為護士長承擔著10種角色即:領導者、聯系者、陪伴者、監督者、傳播者、代言者、企業家、資源調配者、調停者和協調者[1]。
1.3 熟練的業務素質 護士長應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廣博的人文社會知識等,練就精湛的技術,帶領全科護士加強護理新理論、新知識的學習,積極開展護理教育,護理科研,成為學科帶頭人[2]。
1.4 社交與協調能力 護士長在醫院處于多層次多方位多類型的人際交往中,面對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必須具備較強的溝通與協調能力,做護患代言人,正確處理好與科主任,科護士及護理領導的關系,輔助科室與后勤服務部門的關系等。
1.5 出色的管理藝術 護理管理是藝術,是技巧。護士長要善于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思想,交流意見,善于觀察,辨明是非;護士長要以身作則,嚴于管理,善于管理,原則性強,責任心強,一視同仁,敬業寬容,有創新精神,不墨守成規,因循守舊,能及時發現問題,作出正確決策。護士長要充分運用管理藝術,包括決策藝術,指揮藝術,交談藝術,激勵藝術,協調藝術等[3]。
1.6 人格魅力的影響 人格魅力的影響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識因素和感情因素,護士長的品格才能知識與領導者的關系,能激勵下層的忠誠,熱情和敬業精神,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和行為影響比較持久,能使護理人員信服和敬佩,護士長是護士的典范,護士長良好的職業道德,人格魅力,豐實的才能和淵博的知識,良好的自制力和人際關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護士,因此護士長要不斷加強自己的品質,才能、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增強號召力和凝聚力。
2 護士長的護理管理技巧
護理管理是一門科學,同時又是一門藝術,那種以職權約束。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式已不能獲得預期效果,因此科學管理勢在必行。
2.1 樹立以人為本的護理管理理念,要遵循“尊重人,依靠人,發展人和為了人”的重要原則,護士長對護士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要以護士為中心,解決護士的實際困難,緩解心理壓力,提供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要加強護理團隊中薄弱人群的重點培訓,挖掘不同層次護士的潛力。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爾認為;人有其基本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充分創造條件鼓勵學習,激發熱情,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表現自己的才能和才干,護士長對每位護士全面評價,根據護士的特點合理安排工作,注意護理人才的職能匹配,做到人盡其才。護士長作風民主,寬以待人,要敢于批評與自我批評,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要勇于承擔責任和風險。作為一名合格的護士長,不僅要有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還要愛護、理解、尊重、信任護士,確認每人都有其閃光點,要鼓勵優點,克服缺點,即使有差錯,也不要當眾訓斥、責備,任何時候都不要傷害護士的自尊,護士長要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她們,理解護士的思想情緒、內心世界、家庭狀況,在工作中是上下級關系,工作之外是姐妹關系,在護理管理中必須去掉“怕”字,批評護士、處理問題要講究方法、藝術,絕不以勢壓人、橫加指責,要以理服人,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對事不對人,公平合理、開誠布公,工作中有不良事件發生,護士長要根據每個護士的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2.2 重視質量管理 一個科室護理質量的高低,不僅取決與護士長的管理與領導水平,更重要的是調動每一位護士的積極性,發揮最大的潛能,采取人人參與,人人有責的方式,護理管理要以嚴格的質量控制為根本,要著眼于各個要素質量,統籌全局,抓好常規質量,把好環節質量,重視終末質量
2.3 機制創新,管理創新
2.3.1 實現創新型管理,具有不同時間和條件下給人以不同激勵措施的能力,關心下層利益,滿足她們的需要,護士長要遵循管理科學的規律,形成一種環境,使護士樂于在此工作學習、生活,以發揮最大潛能,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在對激勵問題的研究中發現,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要得不到激勵,他僅能發揮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勵后,其能力價值可發揮至80%~90%。
2.3.2 護士長工作主次分明,抓住關鍵,護士長再忙再累也不能放棄患者不管,抓住患者才抓住了關鍵,確保患者的安全,重點檢查易發生糾紛的患者,護理操作中薄弱環節和容易發生差錯的時間等引起重視,引導護士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差錯,工作中倡導預警報告制,預見性防范、評估,重點查找缺陷發生的原因,評價不足之處,尋找更完善的工作標準。
2.3.3 護士長是學科帶頭人,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對新技術、新理論、新方法要先認識,才能領導護士,才能做到傳、幫、帶,身教重于言教,經常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的學習,改變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面,狠抓三基、三嚴教育,并貫穿終生。
參 考 文 獻
篇5
1護士長提高自身素質修養的方法
1.1護士長對本身職位的認識 一般醫院護士長都是從臨床的護士中選拔而出的具有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表現突出者,在真正走上護士長的職位以后,職位責任和工作范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護士長需要通過向前輩的學習、同事之間的經驗交流、學習專題講座等來快速熟悉本職工作完成角色變化,從而更快的發揮管理才能。
1.2護士長要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 護士長要在護理團隊中有服眾能力,首先就要有很好的專業技能,不但能夠很好完成自己的本身工作還能夠給與護士團隊一定的專業技能培訓,這就需要護士長的不斷自我充電,專研學習更精良的專業技術,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管理學、心理學、護理學、人文科學等綜合知識,成為護理團隊帶頭人。只有技高一籌才能夠贏得護理團隊的尊重和欽佩,才能夠在工作中得到所帶團隊的支持,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
1.3護士長要培養工作責任心和民主作風 護士長要樹立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對工作要有飽滿的熱情和奉獻精神,要對團隊有不定期的南丁格爾精神培訓,從而提高團隊的精神境界,此外護士長還要具備勇于承擔問題的精神,在工作中能夠發現并且糾正團隊中護士存在的問題。另外,護士長要具備民主工作作風,要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廣泛的聽取護理團隊的意見,關系到護理團隊榮辱得失的重大決策要和大家商量,選出最佳決策,讓護士團隊平均分擔病房的管理,增強大家的工作責任心和主人翁意識,這樣即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也得到了護士團隊的理解和支持。
1.4護士長有具備良好的醫學品德和身心素質 護士工作要對患者和藹熱情,將愛心、細心和責任心科學地、完美地結合起來,用自己嫻熟的技術和良好的服務態度為患者提供優質滿意的服務[2]。護士長在醫院當中處于一個多層次、多角度的人際關系當中,加之護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復雜性,這就要求護士長不僅要具有很好的身體素質,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夠承擔在醫院管理體系中的基層支撐大任。
2護理管理的相關方法
2.1注重護理質量的提高 護理管理的一切前提是護理服務的質量一定要過關,以質量控制為根本,注重每個護理服務的質量,進行質量反饋控制制度,其中反饋的內容包括工作的服務態度和質量兩大方面,護士團隊內部進行評比競爭制度,表揚優秀的護士,對反饋效果不好的護士要找出原因,提出修正方案,達到團隊同時進步的目的[3]。
2.2注重護士綜合業務水平的培養 要培養護士團隊與時俱進的工作精神,經常開展新工作技術的培訓,以團隊內部培訓為主,也可以申請醫院內部的技術支持,對于剛進如團隊的新護師,采用老護士帶新護士的一幫一工作方法,幫助新護士盡早的熟悉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對于個別護理領域表現突出者給與表揚。
2.3要善于組織,發揮每個人的管理能力 護士長的工作繁忙,工作種類繁多,在抓好病房管理的同時還要做好行政、財務和后勤等工作,要做好這些工作只是利用一個人的時間是完全不夠用的,所以要把各項的規章制度完善形成書文,讓護士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按章做事,獎罰分明。只要嚴格考核、獎罰分明,才能夠激勵團隊向積極的方面發展,實現團隊的不斷進步和完善,千萬不能夠為了博得護士們的支持和好感就一味的滿足護士的要求,對科室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得過且過,這樣的最終后果就是造成工作秩序混亂,引發醫患糾紛和事故[4]。
2.4對團隊中護士要尊重、關心、鼓勵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和關心,我們要秉著人本理念來管理護理隊伍,作為護士長要給與護士更多的關愛,增進護士對護士長的親近感,營造一個活潑嚴謹、身心愉快的工作環境,另外適當的激勵措施可以激發護士的內在動力,護士長在護士管理中可以利用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人類層次需要論",可以充分的了解護士的人格類型,從而做出具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和引導機制,鼓勵護士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時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促進護理工作[5]。
3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醫療改革的實行,醫院對于護士長的個人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重視,護士長對自身的素質培養一定要與時俱進,具有領導者的前瞻性和素質底蘊,同時還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管理知識和管理者魅力,起到良好的護理學術帶頭人的作用,帶領護理隊伍不斷地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薇,丁儉,龔梅,王志紅.護士長情緒智力及不同沖突處理形態對護理管理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07(10):675-678.
[2]別逢桂,李柳英,王文平等.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07(07):596-597.
篇6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護理管理是發揮護士的潛在能力和有關人員及輔助人員的作用,或者運用設備和環境、社會活動等,在提高人類健康這一過程中有系統地發揮這些作用[1]、護理管理是一種行為過程,是護理管理者為了實現管理目標,采用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方法指揮、協調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預定護理目標的一種活動過程,在管理學中,管理者、被管理者和作用對象構成管理活動的三要素。護士長作為管理者,即科室管理的主體,如何提高護士長的素質和管理能力,改善工作質量是當前醫院管理者的重要課題[2]。
1 護士長應具備的素質
1.1 轉變觀念,適應護士長角色 “角色”是社會學、心理學中的術語,是描述一個人在某位置或狀況下被他人期望的行為總和。護士長角色的期望主要有:醫院、科室要求護士長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滿足患者的需要,樹立良好的護理專業價值觀,滿足護士群體利益的需要,加強與護理相關部門科室、人員的有效溝通合作等。管理學者明茲伯格(Mimtzberg)認為護士長承擔著十種角色,即:領導者、聯絡者、代表者、監督者、傳播者、代言人、計劃者、資源調配者、沖突處理者和協調者[2]。 1.2 富有人格魅力,具備較強的非權力影響力 管理理論對領導一詞的解釋,傳統理論與現論存在著差異,前者注重指揮過程,后者強調影響過程,按現代管理理論,可以認為護士長自身的行為是護士的模板或范本,護士長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豐富的才能和淵博的知識,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際關系,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嫻熟和護理技能等無不影響著護士[3]。護士長的職務和地位會使護士服從,資格、經歷以及人們的傳統觀念也是護士長行使權力的有利條件,這些權力性的影響力,對護士的心理和行為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護士長作為護理管理的基層管理者,要帶好一班人,單靠行使上級賦予的權力是不夠的,要不斷加強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在護士中樹立自己的威信,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使下屬從心理上信服、尊敬、依從、依賴于護士長。
1.3 注重情商培養,提高管理技能,創造出色的管理藝術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一位成功的管理者來說,智商的影響只占20%,而情商因素則占了80%。情商這一概念早在7年前由美國耶魯大學和新罕布什大學的兩位學者提出,他們認為:所謂情商乃是一個人感受、理解、控制、運用和表達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它是事業成功的關鍵,是構建現代護理管理者形象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一位優秀的護理管理者,應注重培養情商,關心、愛護、尊重、理解護士,對自己的下屬以誠相待,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做護士的貼心人。學會運用嫻熟的管理技能,善于抓住重點,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交往,能夠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善于明辨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能力,能及時發現問題,應付自如,作出正確的決策,創造出色的管理藝術。
1.4 具備多元意識 護士長作為醫院最基層科室的管理者,在科室的動態運行中起領導、決策、指揮、監督等作用,護士長的管理素質直接影響著人、財、物、時間、信息等資源的利用程度,因此,護士長只有具備高水準的管理能力,具有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經營意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公關意識、集體意識等等,才能適應現代的管理工作。
1.5 具備良好的綜合文化修養及業務能力 作一個新時代合格的護士長,不但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同時要拓寬知識面,學習廣博的人文社會知識,學習護理政策與法規、外語、計算機、人際溝通與交往,不斷學習先進的護理理論和理念,了解本專業的新進展,善于學習掌握應用于臨床的一系列新的檢查診斷、治療和護理方法及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并帶領全科加強護理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4]。
2 護理管理技巧
2.1 正確運用管理的人本原理,注重人性化管理 在一切管理活動中,應圍繞人的積極性、自覺性、創造,讓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自身得到全面發展[5]。作為護理管理者,在布置安排工作時,要注意事物的可操作性,廣泛聽取醫護人員的意見,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讓護士參與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感、歸屬感,增強科室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保持組織中人的情緒氛圍積極向上,允許下屬合情合理的發牢騷,讓下屬知道,護士長不僅愿意傾聽你的意見,還會在適合的時候幫助你解決問題,在護士出現缺點、錯誤時,應捕捉適當的時機進行啟示、誘導、教育,使下屬產生安全感,要提倡換位思考,達到相互理解,促進團結。
2.2 公平、公開,充分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 護士長在工作中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要明確每個成員的職責范圍和協作方式,避免感情用事、,因為這樣最易引起護士與護士,護士與護士長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越大,離心力就越大,護理工作質量勢必受到影響,護士長應盡可能讓護士知道你對工作的設想、思路。讓護士參與討論與他們切身利益有關的計劃和決策,增加透明度,強化群體意識、整體觀點,運用行為科學、領導學、管理學、人際關系學等有關理論通過滿足護士的需要,合理設置目標,強化動機等激勵手段,激發每一位護士的工作熱情、事業心、責任感,充分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
2.3 注意績效評價,及時反饋,創造嚴寬結合的環境 工作上必須“嚴”,才能提高護理質量,造就護理人才,但在生活上應盡力為護士排憂解難,讓她們感受到科室的溫暖,眾多護士性格各異,優缺點各異,對事物的認識看法不同,護士長要辨證的看問題,切忌將不穩定的情緒帶入工作中,應建立績效評價標準,及時準確的評價,以合適的方式、合適的措辭傳遞給護士,多表揚、少批評,講究語言藝術,切忌傷及護士的自尊心。 2.4 注重護士業務水平及素質的提高要 提高護士對基礎護理的認識,加強基礎護理基本理論的學習和基本功的訓練,提高護理人元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加強專科業務學習,通過護理查房、病案討論、操作訓練等方式,幫助護士熟悉和掌握專科護理方法、技術,更好地為病人服務。要經常組織新業務、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鼓勵護士業余時間多看點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書,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素質。
2.5 重視護理質量管理,制訂切實可行的護理工作計劃 醫院和病人都在不斷追求滿意的醫療服務質量,而護理工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護理管理應首先從實際出發,群策群力,制定出本科室的具體工作計劃,然后以嚴格的質量控制為根本,著眼于各要素質量,統籌全局,具體抓環節質量,重視終末質量,進行質量的反饋控制,把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并反饋給護士,肯定成績,表揚優秀,對差的提出糾正方案,達到提高改進之目的。
參考文獻
[1] 鈴木美惠子,陳淑英.現代護理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2,235.
[2] 曹榮桂,林菊英.醫院管理學(護理管理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03-126.
篇7
(1)加強責任感和專業思想教育的意識:定期組織科會,激發護士愛崗熱情,明確護士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認真對每一位患兒換位思考,假設患兒就是我的孩子,我應該怎樣做,使每一位護理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建立以人為本的關愛之心。
(2)強化人性化護理的意識:為患兒創造一個舒適、安全、安靜的就醫環境,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重視護士溝通能力的培養,組織護士學習醫學心理學、人際關系學和交流技巧,學習幼兒管理知識,定期組織有關交流和溝通技巧比賽,能活學活用,同時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家長對護士的不滿可以轉變為患兒對護士的厭惡,家長的傾向可以變為患兒的傾向性。因此,要求護士向家屬詳細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耐心解釋家長提出的各種問題,對個別不配合的家長,仍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3)不斷加強護理人員學習的意識:鼓勵護理人員積極學習,不斷充實新知識,提高業務素質。護士長是科內業務帶頭人,應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精湛熟練的操作技術,做好傳幫帶教工作,方便大家學習,定期組織業務知識學習和技術操作培訓,對低年資護士重點培訓,制訂年、月培訓計劃,必要時布置內容,口頭提問,督促學習,堅持每周4~5天晨會10分鐘小講課,人人當老師,脫稿講授,要求重點突出,簡單明了,鼓勵閱讀護理雜志,育兒知識,疾病預防保健知識等,并在科內交流,應用于實踐。
(4)注重考核:制訂培訓考核制度,進行規范化培訓。結合本科特點,制訂不同年資護士具體的培訓計劃和考核標準,分別從技能操作,理論知識,制度職責,急救藥品知識,護理工作質量標準,護理風險預案等方面。每月有重點地進行考核,使人人掌握學習內容和要求標準,使護理工作更加規范化。
(5)合理排班,做好統籌安排:護士長在工作安排上不能僅僅只滿足于正常出勤的班次需要,還要針對患兒的病情,合理搭配。結合每位護士的工作特點,發揮各自的特長,采取互補的方法。高年資護士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扎實的基本功,可以幫助年輕護士。工作效率高者與工作效率慢者搭配,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加強節假日、中夜班重點時段、重點人的管理(如新入科護士,低年資護士)。每班人員數量配置合宜,避免不合理安排造成人員過多或過少的弊病,以免影響
整體工作效率,影響護理質量。
質量管理
(1)病情觀察方面的管理:①培養護士掌握不同年齡段的兒童特點,從身高、體重測量中辨別出營養不良,生長發育落后和肥胖癥,測量脈搏或心率、呼吸時,用相應年齡段的標準判斷其正常與否。②通過觀察患兒的面色、哭聲、精神狀態,了解病情輕重。兒科疾病特點為起病急,變化快,病程短。護士要能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分清是饑餓哭鬧還是煩躁不安?面色蒼白,是寒冷貧血還是低血容量休克?突然停止哭鬧,是安靜入睡還是窒息?哭聲低弱,是還是呼吸困難?
(2)護理文書書寫方面的管理:加強科控,院控二級質量的控制管理,要求責任護士對自己所管床位患者的病歷每天自控,科控成員和護士長每周隨時抽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意見。護士長要把好病歷出科關,護理部每月質控,月末將科內質量檢查和護理部檢查結果及時反饋并整改,并制定目標,落實措施,在下月評估完成情況。通過反復檢查,不斷改進,體現出了質量持續改進的過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3)病室管理方面:兒科病室衛生普遍較差,在這方面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每日認真進行晨、午間護理,按規范做好病室管理,做好入院宣教,加強安全知識,衛生知識教育,使家屬愛護室內設施,避免患兒隨地大、小便,亂扔紙屑。并按要求落實消毒隔離措施,為患兒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提高家屬滿意度。
安全管理
(1)培養現代執業意識:為了適應現代社會服務對象高質量、高標準的需求,積極組織護士禮儀學習,接受賓館服務模式訓練,病區制訂患兒從入院到出院各個服務環節流程,要求護士掌握普遍性溝通內容,并規范語言、規范著裝,儀容儀表大方得體。病區還制訂了護理操作流程,使護士系統地學習和有效的鞭策自己,從而增強執業意識。
(2)加強法律意識:加強護理人員法律知識教育,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要求舉證責任倒置,護理文書具有法律依據作用。這就要求護理病歷書寫不得重抄、涂改,病情觀察記錄必須仔細、完整。通過組織學習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分析,使護理人員明確寫好護理病歷不僅是為了自己,同時也是保護患兒的合法權益。
(3)安全超前意識:使護理人員有安全預警意識,將不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經常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不斷學習安全管理條例及兒科護理安全工作制度等,吸取其他科室或兄弟醫院發生的醫療差錯教訓,定期組織本科人員進行安全隱患分析,查漏補缺,針對輸液、注射、處理醫囑、患者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隱患分析,要求人人參與安全管理,心中有數。對易發生風險的新入、疑難、重危、早產兒、新生兒等患兒,入院后即制訂安全護理措施,班班交接,督促落實。
參考文獻
篇8
1 無菌技術管理無菌技術管理是手術室工作質量管理的重點,也是手術室感染管理中的關鍵,關系到手術切口的感染和病人術后愈合的情況,它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即手術室環境(手術室潔凈度、空氣和手消毒及細菌培養監測、污染性手術后處理),手術物品的消毒滅菌,術中配合的無菌技術操作。
1.1 手術室工作環境質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護士每月必須完成空氣培養,手培養以及物品培養,并且記錄培養結果,每季度做一次紫外線監測。每日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感染性手術后手術間及時消毒處理以防止因空氣的傳播或污染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導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腫、傷寒、結核綠膿桿菌感染的病人用過的手術器械應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處理,手術間門、窗、桌、床踏凳等,手術室空氣培養細菌總數不得超過200cpu /m3,定期對各種消毒(滅菌)后物品進行抽樣細菌培養,如化學消毒劑、高壓消毒物品、護長可根據監測所提供的數據,認真總結消毒滅菌和清潔衛生質量,對出現的問題應分析原因制訂改進措施,并督導全體人員執行。
1.2 手術物品消毒滅菌的管理:對已消毒滅菌的物品,每周清整一次,過期器械、敷料應重新消毒滅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日檢查、添加更換、訂出各類物品消毒更換日期,落實執行者。
1.3 無菌操作技術的管理: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每一舉動,即從入手術室至手消毒到手術臺的每一操作環節稍有疏忽都可導致無菌技術的失敗,造成手術感染,而對無菌技術的認真操作必須依靠全體醫生、護士共同完成。
2 器械保管及維護情況一般器械由專人保管,定期保養,精密儀器定位、定人專管,采用登記本,由使用者簽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負責,及時制作補充。
3 術前準備及術中配合安排工作經驗豐富的同志配合器械班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建立各類手術器械準備用物本以確保手術用物齊全、適用、合符要求。要求手術室護士術前了解病情、手術方案、方式和,做好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術中做到技術熟練、準備、主動、工作細致。
4 差錯事故的防范手術室容易發生差錯事故的環節較多,如接送患者、手術部位、器械的準備、術中用藥和輸血、標本的送檢、異物遺留體腔等,任何一個環節的疏忽均可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1 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格崗位責任制,做到人在崗位在,誰在崗誰負責,健全規章制度使之成為習慣。
4.2 積極組織專業知識學習,以提高思想認識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做好以老帶新,新老搭配排班,發現隱患及時解決,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4.3 定期組織討論,分析差錯發生的原因,借鑒其教訓醫學教育|網整理搜集。
篇9
1護士長的管理職能
計劃、組織、指導、評價是管理的四個職能。有效的護理管理體現在組織一個工作群體、擬定計劃、做出決策,充分調動所有人員的積極性,并把人、財、物合理安排以取得護理質量的高效優質。因此,現代護理管理者應努力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在管理過程中抓好以下環節:
1.1善于計劃管理工作是一種引導群眾完成工作目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護士長首先要學會計劃工作。計劃工作的核心是擇優,尋求能獲得較大效益的行動方案。不做計劃,工作就會失去目標和方向。
1.2合理組織根據確定的計劃,合理地組織人力、物力去努力實現目標。各項計劃都要具體落實到人,使每個護士都明確自己的任務和責任。在一般情況下,整體效能不是群體成員的個體效能的簡單相加,而可能超過、等于或低于個體效能之和。管理者的組織責任就是要使各項計劃都有最佳人員組合,施行最佳方案,以取得最優效勇。
1.3科學指導護士長要以最有效的方式對護理人員進行指導,注意所分配任務的執行情況、協作情況及落實計劃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1.4認真進行評價護士長應根據護理職能部門所制定的效率指標、質量指標和時間指標,對個人和集體所進行的護理工作做質和量的分析、評價。通過評價,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加以改進,從而使管理工作不斷完善達到實效。
2護士長的領導技巧
護士長從來不會是孤立存在的,她們是通過對本護理單位內的其他工作人員施加影響,還應學會使用一定的領導技巧,從而確立真正的領導威信,來實現既定目標的。
2.1決策解決問題的技巧護士長做為病房管理者與組織者,應該能夠識別環境中現存的和潛在的矛盾與沖突,運用一定的技巧,給予果斷處理。為工作人員和病人創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2.2具有創造性思維護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決定了護理是一種創造性活動。護士長在實踐中應該打破框框的束縛,運用創造性思維,銳意改革,促進護理專業的發展。
2.3溝能交流的技巧護士長角色的多樣性和特殊性決定了護士旗必須有一定的溝通交流能力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
2.4激勵的技巧激勵是通過有針對性地采取某種刺激來激發人的內在動力,推動和控制人向著既有個人需要,又有組織目標需要而奮進的心理活動過程。
3問題與對策
3.1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護理管理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護理管理者缺乏先進的管理意識及科學的管理方法。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護士長通常是由醫院及護理部任命,而且多是按階梯(論資排輩)或工作表現(好護士)從臨床提拔使用。在實際工作中有人做為一名護士是優秀的,但做為一個護士卻顯得不夠成熟。
3.2對策
3.2.1開展對在職護士長科學管理知識的繼續教育科學的管理,需要科學的管理知識。目前,我國大部分的在職護士長是中專畢業。在校沒有系統地學習過護理管理知識。因此,開展對在職護士長的繼續教育,更新補充現代科學管理知識與方法,以及社會和人文科學知識,才能增強護士長的宏觀控制能力和微觀管理水平,樹立正確的“領導威信”,才能提高護理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促進護理專業的發展。
3.2.2在護理教育中增加護下管理的課程目前,大多數護理專業學校中,護理課程把重點放在了護理技術上,而忽視了必要的護理管理知識。
3.2.3以工作能力為基礎選擇護理管理者護士長應有自信心、有高層次專業技術能力、具備分析思考能力和精湛的專業技能,這樣選拔出的護理管理者能更有前途。因此,醫院及護理部領導在考核和提拔護理管理人員時,應堅持護理技術水平和科學管理水平雙項達標。
總之,由于現代管理技術和護理專業技術的日新月異,要求護理管理者必須不斷地更新和拓寬護理管理知識,有效地行使管理職能和領導技巧,不斷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和護理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10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采用自愿原則對太原市老年科護士進行微信問卷調查,問卷回收204份,完整率為100%。護士來自二級乙等及以上的醫院,其中三級甲等醫院護士所占的比例是79.4%;年齡均大于20歲,其中40歲以上人數所占比例為12.3%;護齡6年及以上所占比例為60.8%;學歷本科及以上所占比例為84.8%;學習疼痛知識的方法包括上學期間(67.7%)、講座(45.6%)、科室或院里的業務學習(71.1%)、崗前培訓(12.3%)、多媒體等渠道(34.3%)、參加會議(23.0%);71.1%的人參加過繼續教育;57.8%的人參加過相關培訓;僅僅有18.6%的人對疼痛了解;大家所知道的疼痛評估工具有:視覺模擬評定法(39.2%)、數字式疼痛評定法(29.4%)、文字描述式評定法(27.5%)、23.5%的人不知道;大多數人對疼痛知識學習的意義認為:能夠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有助于正確評價患者的疼痛,幫助其減輕痛苦,提高其生活質量;為判斷患者疼痛程度及相關護理提供指導;促進康復,積極治療等。
1.2調查工具1.2.1童鶯歌翻譯修訂的疼痛認知和態度調查問卷[3](KnowledgeandAttitudesSurveyRegardingPain,KASRP)該問卷為BettyFerrell及MargoMcCaffery設計并不斷修訂,2008年4月是最新一次修訂[4]。源英文問卷的重測信度為r>0.80,內容一致性信度為r>0.70,經童鶯歌修訂后該問卷由40個條目組成,內容涉及到疼痛評估、處理、用藥原則及案例分析等方面。條目1~22為是非題,23~36為選擇題,37~38為案例分析,每個案例分析都包含2個分條目,為37A、37B、38A、38B。評分時參照標準答案,計算答對題數所占的比率,即答對率=答對題數/總題數×100%。根據疼痛認知和態度調查問卷作者建議,答對率80%設為及格分數[5]。1.2.2一般資料調查表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所在醫院級別、護齡、職稱、學歷、是否接受過繼續教育,參加相關培訓、學習相關知識的方法、疼痛評估工具、開展疼痛學習的意義、對疼痛知識自我掌握的評價等。1.3實施方法制作微信問卷,發放到山西老年護理專業委員會群里,請大家協助調查,由微信填寫并提交問卷,這樣既能節省大家的時間,又能保證問卷回收的質量,提高問卷回收率。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對回收的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統計學描述,計數資料采用統計學率和頻數進行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204名老年科護士疼痛認知和態度得分情況204名護士得分為(17.50±0.21)分,最高分為25分,最低分為9分;設答對率80%為及格分數,本組護士無人達到該標準,答對率最高僅為62.5%,204名護士正確率為(42.5±0.5)%。2.2204名老年科護士疼痛認知和態度問卷答對率前10個條目見表1答對率最高為條目16,由表1可見老年科護士對疼痛評估方面知識答對率較高。2.3204名老年科護士疼痛認知和態度問卷答對率后10個條目見表2答對率最低的是條目37B,由表2可見老年科護士對疼痛藥物管理方面知識較欠缺。
3討論
3.1老年科護士疼痛認知和態度亟待提高由于老年患者疼痛感覺下降和社會認識不足,大部分患者存在的輕到中度持續慢性疼痛易被醫務人員及患者家屬忽視[6],臨床工作中對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管理不夠理想,護士缺乏疼痛評估和干預方面的相關知識。本研究204名護士得分為(17.50±0.21)分,設答對率80%為及格分數,本組護士無人達到該標準,答對率最高僅為62.5%,總體正確率為(42.5±0.5)%,充分說明老年科護士對疼痛一般知識、疼痛的評估、藥物知識和干預等方面知識欠缺。同國內其他研究者的相比:平均得分和正確率均高于陳曉燕等[7],該調查外科護士得分和正確率依次為(15.75±3.41)分和(39.38±3.98)%,也高于南桂英等[8]對產科護士的調查結果(12.53±1.40)分和33.80%,但此調查結果低于Glajchen等[9]的報道,美國1236名居家護理護士的疼痛知識回答正確率為56%;意大利護士的正確率為59%[10];澳大利亞護士的正確率為71%[11],老年科護理人員急需疼痛方面的相關培訓和教育,這樣才能夠更好更準確地評估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并給予及時恰當的干預和觀察,更好地為老年人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3.2提高老年科護士對疼痛認知和態度管理策略
3.2.1增強護理人員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效能本研究得出23.5%的人對疼痛評估工具一種都不知道,僅僅有18.6%的人對疼痛了解,說明其日常并不注重自我學習。自主學習是指個體主動地借助或不借助他人的幫助來判斷自己的學習需要,制訂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人力及物力資源,選擇及實施適宜的學習策略以及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12],自主學習能力是護士綜合素質的重要體現[13]。通過個人自主學習,學生可以做到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指個體對自己組織和實施特定行為以達到預期結果的能力判斷。它關注的是個體對自己行為能力的信心程度,而不是個體已經擁有的技能多少[14]。王振宏等[15]研究揭示,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存在顯著正相關,自我效能感對學習策略運用的預測性較高,同時自我效能理論認為個體的自我效能與其行為水平間是一種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動態發展關系,這提示我們要提高醫學生和醫務人員的自我效能水平,促進疼痛相關知識的學習。豐富自身醫學知識,培養其日后解決臨床疑難問題的能力。以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3.2.2加強在校護生疼痛相關知識教育力度設答對率80%為及格分數,則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老年科護士(67.7%的人在上學期間學過相關知識)對疼痛認知和態度方面知識無論何種學歷得分都不及格。說明我國目前各高校對疼痛相關方面知識設計深度和廣度不夠,這也許與我國的整個護理教育體系有關,我國護理院校對疼痛管理還缺乏統一規范的教育,學生仍然存在著對疼痛管理知識理念和麻醉性鎮痛藥成癮性認識上的偏差。這些知識缺乏和認識上偏差將影響護生成為臨床護士后對臨床疼痛恰當的評估與處理[16]。護士從學校到醫院所接受的疼痛教育和相關培訓知識是有限的,并不會隨著學歷的提升而有所增加。甚至有23.5%的人不知道疼痛評估工具。所以應從醫學生階段抓起,各大高校應注重疼痛方面基本理論知識的教授。
3.2.3加強護理人員對疼痛管理繼續教育、相關培訓和講座力度本研究得出只有57.8%的人參加過相關培訓,只有12.3%的人崗前培訓有講解疼痛相關知識。李倫蘭等[17]調查研究發現系統學習過疼痛相關知識和經常從學術期刊上查閱疼痛相關文獻的護理人員,其疼痛知識和態度問卷得分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相關研究[18]已經證實,疼痛教育項目對提高醫務人員的知識、改變臨床疼痛管理實踐是有效的。所以對于醫院管理者來說,可以成立醫院疼痛管理小組,要定期舉辦相關方面知識的系統化培訓。本研究中只有23.0%護士參加過疼痛相關會議,因此可以根據自己醫院做得不夠好的,可以給優秀員工申請外出學習的機會來引進好的疼痛管理理念。可以培育老年專科護士來系統學習老年綜合征的管理和護理,尤其是關于疼痛評估和非藥物干預方面的知識,建立規范化的老年患者疼痛管理模式和流程,提高老年科護士的疼痛知識和態度得分。更專業地減輕老年患者的疼痛,同時增進患者的舒適感覺。總之,本研究調查結果顯示老年科護士疼痛認知和態度方面的知識有待提高,希望通過上述對策能提高對老年患者疼痛管理的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MerbothMK,BarnasonS.ManagingPain:TheFifthVitalSign[J].JNursClinNorthAm,2000,35(2):375-383.
[2]張玉芹,陳雪麗.老年綜合征的預防與康復[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4:1.
[3]童鶯歌,葉志弘.《疼痛管理知識和態度的調查》問卷的漢化及應用測試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4B):66-68.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0.04.056.
[4]LouiseP,CynthiaL.NursingStudents,KnowledgeandAtti-tudesRegardingPain[J].PainManagementNursing,2006,7(4):167-175.DOI:10.1016/j.pmn.2006.09.003.
[5]McCafferyM,RobinsonES.YourPatientIsinPain-here’sHowYouRespond[J].Nursing,2002,32(10):36-45.
[6]李征華.老年慢性疼痛96例的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學,2010,11(7):103-104.DOI:10.3969/j.issn.1009-8194.2010.07.057.
[7]陳曉燕,郁燕,王艷,等.外科護士疼痛管理知識與態度的調查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1):2919-2921.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5.21.013.
[8]南桂英,王慧玲,朱迎春,等.產科護士疼痛知識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09,9(2):38-40.DOI:10.3969/j.issn.1672-1756.2009.02.013.
[9]GlajchenM,BookbinderM.KnowledgeandPerceivedCom-petenceofHomeCareNursesinPainManagement:ANa-tionalSurvey[J].JPainSymptomManage,2001,21(4):307-316.
[10]VisentinM,TrenfinL,MarcoRD.etal.KnowledgeandAttitudesofItalianMedicalStaffTowardstheApproachandTreatmentofPatientsinPain[J].JPainSymptomMan-age,2001,22(5):925-930.DOI:10.1016/S0885-3924(01)00355-4.
[11]VanniekerkLM,MartinF.TasmanianNurses’KnowledgeofPainManagement[J].IntJNursingStud,2001,38(2):141-52.DOI:10.1016/S0020-7489(00)00053-5.
[12]StrannegardO,StrannegardIL.TheCausesoftheIncreas-ingPrevalenceofAllergy:IsAtopyaMicrobialDeprivationDisorder[J].A1lergy,2001,56(2):91-102.
[13]談存梅,齊海燕,楊菊蘭.護士自主學習能力的現況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8):371-373.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3.08.014.
[14]BarbaraKH.FocusonHealthPromotion:Self-efficacyinOncologyNursingResearchandPractice[J].HAAS,2000,27(1):89-97.
[15]王振宏,劉萍.動機因素學習策略智力水平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0,32(1):65-69.
[16]陳素娟,馮金娥.本科實習護生疼痛管理知識認知現狀調查[J].護理學報,2009,16(6B):12-14.DOI:10.3969/j.issn.1008-9969.2009.12.005.
篇11
1.2方法
對照組護士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實施護理管理,觀察組護士則實施護理管理,護理管理主要內容包括:
1.2.1強化法制觀念,完善管理制度
護士充分認識護理安全的重要性,讓護士認識到安全是生命,質量是尊嚴,從而嚴格要求自身,約束行為舉止,組織護士進修學法懂法,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
1.2.2加強專業理論與技能操作的培訓
制定和完善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案,實施專業技術理論培訓并定期考核。護理工作要求護士熟悉各項專業理論,并熟練掌握搶救與應急技能。
1.2.3加強醫患交流,落實人性化服務
護士需主動與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交流和溝通,加強人文關懷,對患者耐心解釋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與應當注意的事項,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涉及醫療性強的細節,需要請主治醫師詳細告知,防止因護士交代不當導致醫患糾紛。
1.2.4落實差錯事故報告記錄制度
對差錯事件進行報告記錄,確保護理安全,并強化質量控制,鼓勵護士積極上報護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
1.2.5強化護士的慎獨意識
護理工作與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因此需要培養護士具有慎獨意識,體現醫護人員對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視和負責任的態度,對加強護理工作質量具有促進作用。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護士護理工作中出現的不良事件以及護患糾紛事件進行統計和記錄。采用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情況進行調查,每組抽取同期患者各50例,并組織兩名護理人員進行問卷的發放以及統計,滿意度主要針對患者對護士的服務、治療流程、護理服務等情況的滿意程度進行評估。分值范圍為0分到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滿意程度越高。分值在85分以上,則計為非常滿意;分值為60分到84分,則計為滿意;分值在59分或以下,則計為不滿意。問卷共發放100份,有效回收100份,回收率為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處理,采用卡方檢驗對計數資料進行處理,統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結果
2.1兩組護理不良事件及護患糾紛事件比較
觀察組護士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及護患糾紛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2患者對兩組護士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患者對觀察組護士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篇12
1.2.1護理組長負責制的管理模式 。 1 在護士長的領導下,根據護士的職稱、專業知識、護理操作技能、協調、組織管理能力等,將護士分成護理組長、輔助護士、治療護士、護理學員四級,同時根據本科疾病特點、床位數將病區分為兩個護組,分別由兩個護理組長各負責一組,護理組長負責分管小組的護理質量和管理工作。2護理組長負責分管護理組病人的一切治療,尤其是危重病人的治療及護理參加并組織配合急救病人的搶救,制定護理計劃、評價護理效果、組織健康教育、指導出院病人。對每班護理質量進行臨控。指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3護理組長承擔夜間二線值班護士的責任,對于夜班護士不能解決的問題和危重病人急診急救病人的搶救,各級護理人員按級定崗,嚴格履行各崗位職責,在護士長的領導下分工合作,每天晨會交接班時護士長組織大家對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對好的經驗、存在的問題,處理經過、改進措施認真匯報,組織學習。避免再發生同類的護理缺陷,完善質量管理反饋程序促進護理質量控制與持續改進。4強化護理組長的質量控制職能,增強了護理質量考核,對不符合級別要求的護士調整工作崗位,使人力資源得到合理的應用,同時做好實施前和實施后由護理部和科室質量控制小組對各項護理工作質量進行檢查,
1.2.2制定護理組長崗位職責。1護理組長必須是科室的護理骨干,護師以上職稱,工作責任心強,專業知識及業務技術熟練,具有一定管理協調和業務技術指導能力,本人是愿意競聘護理組長的護士,并通過科室考核。:協助護士長做好本科室的護理管理,如護士排班、辦公物品領取、科室考勤、醫護工作協調等。2完成科室護士每月質控考核。負責本科室其他護士每周2次的護理質量檢查記錄,并及時將檢查結果和問題反饋于護士長,針對科室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協助護士長完成3協助護士長補充、完善本科室護理質量控制檢查標準。4針對院、科工作質量檢查中提出的護理問題,組織科室護士每月進行1次護理質量分析及護理組長分管一組病人,負責分管護理組病人的一切治療,尤其是危重病人的治療及護理,參加并組配合急救病人的搶救.制定護理計劃、評價護理效果、組織健康教育、指導出院病人。負責護理質量的質控、檢查及反饋。同時,對當班護士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解決疑難問題,遇到護理糾紛時主動及時調查處理。并完成臨床帶教任務。重要護理工作及時向護士長匯報。同時,護理組長輪流承擔夜間二線護士的值班。對于夜班護士不能解決的問題和危重病人、急診急救病 人的搶救,擔任二線值班的護理組長要及時到科室參與搶救,給予指導。負責與相關專業團隊有效溝通與協調。
1.2.3.制定各級護士崗位職責。(1)輔助護士。由有一定臨床工作經驗、通過科室培訓考核合格的護士擔任。在護理組長的指導下負責本組病人的各種治療及護理,參與危重病人的搶救。要求掌握專科知識、專科技能、各種核心制度,掌握搶救程序,常用搶救藥物名稱、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應。掌握心肺復蘇術、心電監護儀等等各種儀器的使用。(2)治療護士。由科室培訓考核合格的護士擔任。負責病人當日治療用藥的清點及輸液藥物的配制。要求掌握心內科常用藥物名稱、作用、用法、不良反應及配伍禁忌,嚴格查對制度。掌握常見急救護理常規,在護理組長及輔助護士的指導下完成患者的搶救。
(3)護理學員。由護理大專或中專畢業,未經執業注冊,但經過醫院相應的崗前培訓考核合格的護士擔任。在當班護士的指導下參與患者的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
1.2.4 護理組長的培訓。①集中授課。由護士長負責組織護理組長學習并授課,內容包括科室管理方法,質量控制的目的、標準、檢查方法等,增加組長的質量管理知識。②網絡教學。護士長不定期地將護理期刊及書籍中刊登的有關質量管理的最新報道,通過醫院辦公自動化系統發送到護理組長的個人郵箱,或復印成冊,發放給組長,供其瀏覽學習,確保每位組長都能夠掌握最新的質量標準及檢查方法,了解質量管理的最新動態。③參與護士長組織的質量檢查。護理組長和護士長每周進行1次門診科室質量查房,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護理組長與護士長共同查找工作中的問題,制定解決辦法,做好質量分析。
1.2.5 護理組長的待遇與考評:護理組長由護士長負責管理,提取科室平均獎金的5%作為護理組長的崗位補助。護理組長的考評每半年進行1次,由護士長和護理部分別從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理論知識、技術水平4個方面進行考評。考評90分以上者為優秀,在量化考評中給予適當獎勵,并在年終的全院護士大會上給予表彰;80、 90分者為稱職;80分以下者為不稱職,半年考評時提出警告,年終考評仍不稱職者免去護理組長的職務。
2結果
向出院患者發放問卷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滿意度,近兩年里共發放問卷18635份,回收18635份,回收率100%。采用SPSS131.0統計軟件進行X2檢驗,患者對護士的滿意率達到90.6%+4.7。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顯著提高,提高值大于35%。
3 討論
3.1 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 1實施了護理組長規范化管理后,使分散的工作管理形成了系統網絡支架式管理,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并將質量服務意識貫穿于護理工作全過程。2護理組長在科室管理中,會涉及到科室成員的每項工作,互相約束,及時溝通,彼此信任,無形中增強了群體的凝聚力及工作的責任心,使護士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不做重復性工作,實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進,同時也減輕了護士長的管理壓力。
3.2 提高了控制護理質量缺陷的針對性
篇13
1.1 轉變觀念,適應護士長角色 護士長做為一名基層的管理者,往往都是由臨床護士經過考核,評議選拔上來的。在技術操作上可以說都是行家里手,但是在行政管理和組織協調工作上往往顯得力不從心。護士長的角色包括醫院和科室要求護士長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滿足患者的需要,樹立良好的護理專業價值觀,滿足護士群體利益的需要,加強與護理相關部門科室,人員的有效溝通合作。因此護士長的角色包括:領導者、聯系者、監督者、傳播者、調停者。因此必須盡快完成角色的轉變,發揮管理職能。
1.2 具有人格魅力,具備較強的非權力影響力 護士長自身的行為是護士的行為和樣本,護士長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豐富的才能和淵博的知識,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際關系,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嫻熟的護理技能無不影響著護士。而護士長作為一名基層管理者,要帶好科室一班人,單靠行使上級賦予的權力是不夠的。要不斷的加強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在護士中樹立自己的威信,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使下屬在心理上信服,尊重,依從,依賴于護士長,改變她們的不良行為。
1.3 注重情商培養,提高管理技能 一位優秀的護理管理者,應注重情商培養,關心,愛護,尊重,理解護士。對自己的下屬以誠相待,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做護士的貼心人。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交流,能夠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善于明辨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力,能及時發現問題應付自如的做出正確的決策。
1.4 具備良好的綜合文化修養和業務能力 做為一名新時代合格的護士長,不但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同時還要拓寬知識面,不斷學習先進的護理知識和理念,了解本專業的新進展,善于學習和掌握新的治療和護理方面的新設備和新技術的應用。
2 護理管理技巧
2.1 正確運用管理的人本管理,注重人性化管理 做為護理管理者,在布置安排工作時,要注重事物的可操作性,廣泛聽取醫護人員的意見,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讓護士參與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感,增強科室的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保持科室中人的情緒氛圍積極向上,允許下屬合情合理的發牢騷,讓下屬知道,護士長不僅愿意傾聽她的意見,還會在適合的時候幫助她解決問題。在護士出現缺點和錯誤時,應選擇適當的時機啟示,誘導,教育,使下屬產生安全感。要提倡換位思考,達到相互理解,促進團結。
2.2 工作要公平,公正,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 護士長在工作中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避免感情用事,。這樣容易引起護士之間及護士和護士長之間的矛盾,護理工作質量必會受到影響。護士長的工作要增加透明度,強化群體意識,讓科室人員共同參與和討論與她們的切身利益相關的計劃和決策,這樣就能充分的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