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yōu)槟砹?3篇嬰幼兒飲食安全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chuàng)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00%純果汁確是健康食品,但若過量攝入,則會導致腹瀉、胃腸不適、營養(yǎng)不良、牙齒腐蝕等不良后果,所以,飲用果汁也應該適量。
純果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應該說是一種健康食品。但科學研究表明,兒童過量飲用,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因為,果汁喝多了,牛奶和其他食物的攝入量也就自然減少了。從營養(yǎng)成分上看,多數(shù)果汁都不含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纖維素、維生素C以外的其他維生素類,而且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糖),如果大量攝入,可導致兒童腹瀉、腹痛、腹脹及胃脹氣,因此果汁并不能提供真正的營養(yǎng)成分。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果味飲料并非100%的純果汁,其中添加了甜味劑、人造香料及其他化學成分,對兒童健康的不良影響更甚。
正確的使用方法是:
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宜飲用果汁;
6個月以上的兒童不宜使用奶瓶或杯子飲用果汁。因為飲用方便容易過量攝入;
嬰兒睡覺前不宜喝果汁;
1~6歲的兒童,每天攝入果汁的量不得超過4~6盎司(約合113~170克);
對所有年齡段的孩子來講,吃水果要比喝果汁好。
問題2:如今,市場上銷售的瓜果蔬菜都使用了激素,它們對孩子有害嗎?
――看不見、摸不著的激素已經成了寶寶食品中最危險的因素,它不只影響寶寶的身高體重,還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tǒng)、免疫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就目前的情況看,我們對激素的防范還是比較被動的。
下面的方法對你會有幫助:
1.懷孕時就要注意食物的“純凈”,魚腹內的黑膜,是有毒物質往外排的時候的淤積物,媽媽在做魚時要把魚鱗刮凈,魚腹內的黑膜去掉;雞、鴨、鵝的臀尖,最好不吃。
2.家庭食品安全來源于廚房,要保持廚房衛(wèi)生,經常用開水消毒用具,少用消毒劑、化學清洗劑。
3.不吃反季節(jié)蔬菜。
問題3:純天然食品的概念不斷在媒體上出現(xiàn),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只要給他提供純天然食品就安全了嗎?
――純天然食品同樣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吃四季豆中毒、豆?jié){中毒、馬鈴薯中毒等等。
以下的常識你應該了解:
1.未燒熟的食品有些可能會有毒。現(xiàn)在有一種比較時尚的觀點是:烹調食物要帶點生,不要太熟,以免維生素被破壞。其實這是不對的。生食或半生食是可以多保持食物中的維生素,但把其中的有毒物質也保持下來了。有些食物是一定要燒熟的,比如四季豆、豆?jié){。尤其是豆?jié){,應該在煮沸后再煮10分鐘才安全。
2.慎食時尚食物。蘆薈、杏仁被作為美容食物大加推薦,山野菜、野菌也被當作延年益壽的美味,殊不知弄不好會出現(xiàn)中毒事故。服用蘆薈過量,會刺激胃腸黏膜,從而引起消化道一系列毒性反應。準媽媽服用過量還容易引起流產。蘆薈的中毒量為9-15克。即使中醫(yī)用藥也應限制在5克以下。苦杏仁有毒,須用開水“拔毒”后食用,甜杏仁無毒但也不宜多吃。山野菜、野菌一定要經過去毒處理,并確認無毒后才可放心食用。
3.馬鈴薯也會引起中毒。馬鈴薯的各部分都有毒,只不過是嫩芽、塊莖的外層皮含毒物質多,內層皮含毒物質少,肉質含毒很少。人們只認識到要把馬鈴薯發(fā)芽的嫩芽去掉,沒有成熟的馬鈴薯綠的部分,含毒不能吃,但忽視了吃馬鈴薯的時候應該削皮,甚至有的幼兒園在給孩子做土豆泥時也不注意去皮。
4.吃安全的咸菜。咸菜爽口、開胃,而且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但一定要在購買時挑選合格的產品。不明產地、不明成分的咸菜不能食用;在食用前最好能清洗一下,并進行加熱。
5.蔬菜必須新鮮。蔬菜是人體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重要來源,是每日膳食中的必需品,但如果食用不當也會給人體帶來危害。綠葉菜特別是小白菜、菠菜等都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正常情況下對人體無害。但某些情況下如果它腐爛變質、煮熟的菜存放過久或胃腸道中具有硝酸鹽還原作用的細菌大量存在時,就有可能中毒。
安全提醒:
1.馬鈴薯去皮食用,豆類食物一定煮透。
2.買菜時大型天然果蔬生產基地的產品是首選。畢竟大的生產廠家生產工藝規(guī)范,產品有質檢部門的抽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食品比較安全。
3.一定要保證寶寶吃的蔬菜新鮮、即做即食。
4.選用健康的動物肝臟,有淤血的、看起來異常的不能要。打開肝臟時,發(fā)現(xiàn)有結節(jié)、有污染的膽汁、蟲體,絕對不可以吃。
5.即使是可食的沒有問題的肝臟,食用前也必須徹底清除肝臟里面的毒物。排除毒物的一般方法是:用水反復浸泡3-4小時。如果急用,可在肝的表面切上數(shù)刀,增強浸泡的效果,加熱要充分,不可吃半生的、帶血的動物肝臟,而且不要一次吃過量。各種動物肝中維生素A含量較高,一次攝入大劑量的維生素A會中毒。
6.提倡雜食。有的媽媽認為:好東西多吃一些沒事,大不了身體不吸收,沒害就行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任何營養(yǎng)素都有一個量的平衡與限制,提倡雜食,既保證食品營養(yǎng)來源廣泛,也可能避免某些危害。
7.市場上銷售的各種果泥、肝泥等輔食,對促進寶寶的食欲有一定幫助,但最好不要讓他們成為寶寶單一的食物,僅靠這些瓶裝食物提供的營養(yǎng)對寶寶來說是不足的。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fā)展觀和科學監(jiān)管理念為指導,以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為目的,迅速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嬰幼兒奶粉專項整治安排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整頓和規(guī)范嬰幼兒奶粉市場秩序,加強嬰幼兒奶粉安全監(jiān)督管理,嚴肅查處受污染的嬰幼兒奶粉,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維護社會安全穩(wěn)定。
(二)工作目標
通過對嬰幼兒奶粉市場安全隱患的排查,規(guī)范全縣食品市場秩序,促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yè)整改提高,增強其食品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完善食品監(jiān)管控制體系,確保我縣食品市場不出問題。
二、組織機構
為切實加強領導,統(tǒng)一步驟,特成立全縣嬰幼兒奶粉安全專項整治領導組(以下簡稱“領導組”)
組長:*
三、整治內容及責任分工
(一)質檢、畜牧部門要強化源頭治理,加強原料乳生產和售奶站的監(jiān)督管理,強化監(jiān)督力量和監(jiān)控手段,確保奶源質量,嚴厲打擊原料乳摻雜使假等違法行為;
(二)工商部門要徹查流通環(huán)節(jié)。凡發(fā)現(xiàn)國家質檢總局*月16日公布的22家企業(yè)6*批次產品,應立即責令停止銷售,下架封存;
(三)衛(wèi)生部門要加強對嬰兒泌尿系統(tǒng)結石病例的臨床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因食用受污染嬰兒配方奶粉患病的嬰幼兒,要給予及時診斷治療并立即上報;
(四)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要強化綜合監(jiān)督和組織協(xié)調職能,充分發(fā)揮政府“抓手”作用,做好相關信息收集、匯總、分析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統(tǒng)一思想,深化認識。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要對當?shù)氐氖称钒踩摽傌?。領導組成員單位要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立即行動起來,開展嬰幼兒奶粉安全專項檢查;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要認真部署,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加強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監(jiān)督檢查的實施工作。
篇3
現(xiàn)國內多以2006年美國修訂的功能性胃腸疾病 (FGIDs)羅馬Ⅲ診斷標準作為嬰幼兒功能性便秘診斷的依據[2-3],并以排除器質性疾病為前提。其針對4歲以下嬰幼兒的羅馬Ⅲ標準中所列出的癥狀包括:①排便2次或少于2次/w;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至少有1次/w失禁發(fā)作;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和費力史;⑤直腸內存在大量糞便團塊;⑥糞便的最大直徑曾經堵塞過廁所。至少出現(xiàn)以上癥狀中的2條,并且病程達1個月者,方可診斷為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羅馬Ⅲ標準亦提出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的治療原則:①使家長正確認知嬰幼兒功能性便秘。嬰幼兒功能性便秘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疾病,其可安全有效治療,無危險性,但需要一定時間,應對治療有信心;②讓家長了解嬰幼兒生長發(fā)育特點,停止幼兒期排便訓練直至排便疼痛的恐懼消失,對27月齡前幼兒進行排便訓練無益;③及時清除直腸內的糞便嵌塞,可服用非刺激性瀉劑,軟化糞便直至糞塊排出;④治療的關鍵在于保證無痛性排便,直至嬰幼兒感覺排便能舒適并同意進行排便訓練。具體的方法包括,合理飲食飲水、運動,以及必要的藥物治療。
1調整飲食結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長認為越精細的、越高蛋白的食物對孩子越好,但這個認知是不完全的。臨床上追問喂養(yǎng)史,許多功能性便秘的幼兒家長自述平日幼兒多食魚蝦海鮮,肉類、水果、奶類等,而忽視谷物類及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的攝入。這種由于輔食添加不當引起的嬰幼兒便秘,在門診中比例越來越大。鄧麗娟[4]等調查中亦認為,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機體而產生的,輔食添加不當,過多的添加高蛋白、高鈣飲食、飲水少、蔬菜攝入量少均易引起便秘。
人工喂養(yǎng)的小嬰兒,可以選擇配方奶粉,由于配方奶粉中的營養(yǎng)成分接近母乳,在不能進行母乳喂養(yǎng)時,可作為優(yōu)先選擇的乳類來源。小部分嬰兒在應用配方奶粉后出現(xiàn)消化不良或濕疹等癥狀,可選擇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奶粉,部分水解或完全水解奶粉中細化的蛋白質,改善了蛋白質的分解和吸收,同時細化了糞塊,改善便秘癥狀。人工喂養(yǎng)鮮牛乳,由于牛乳中酪蛋白和鈣含量都比母乳多,酪蛋白在胃中形成較大凝塊,脂肪滴大,小嬰兒此時缺乏脂肪酶,較難消化,故容易引起便秘。此時需要添加碳水化合物如糖米粉等來增加小兒腸內發(fā)酵過程。例如牛乳中糖的濃度可增加至8%,即100 ml奶中加糖8 g[5]。
嬰兒4~6個月時,唾液腺逐漸發(fā)育完全,此時體內貯存鐵消耗殆盡,母乳中營養(yǎng)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生長發(fā)育所需要,應逐漸添加輔食。輔食添加過早,嬰兒不易消化吸收,且因為輔食的添加,影響正常乳類的攝入,進而影響消化系統(tǒng)功能,造成營養(yǎng)不良。輔食首先選擇含鐵米粉或谷物類,其次為蔬菜水果。遵循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一種到多種的原則。米粉及谷類食物的添加很重要,不但可以補充嬰兒此時需要的鐵,同時補充碳水化合物,并因其產生的食物殘渣,可對糞質產生影響,有利于嬰兒排便,這一規(guī)律對嬰幼兒都適用。多食用主食,是臨床上對嬰幼兒便秘的飲食調整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其次,需引起注意的一點,水果可以補充嬰兒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yǎng),軟化糞便。但添加水果時,也要注意水果的種類,及每日攝入量。一些水果性寒涼,在秋冬季不宜食用,不宜過量多食。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多食這些寒涼水果的嬰幼兒脾胃較弱,且易感其他疾病。Roma等[6]發(fā)現(xiàn),食物中纖維素含量是影響便秘患病率的一個獨立因素。低渣低纖維素可使糞便量明顯減少。飲食纖維中的戊糖具有很強吸水性,可導致大便量增多,體積增加,有效刺激腸道,內括約肌松弛幅度增大而快,糞便停留時間縮短,促進排便。
進入幼兒期,飲食從以乳類為主過渡到半固體、固體飲食。乳類在400~500 ml/d左右。部分幼兒因嬰兒期咀嚼訓練少,而不愿咀嚼食物,或對乳類依賴,在家長溺愛下,仍以乳類為主要食物,這不僅使得幼兒每日營養(yǎng)攝入不足,更使得碳水化合物及飲食纖維z入不足,從而引起便秘。故此期幼兒逐漸每日膳食以非乳類為主,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10%~15%、30%~35%、50%~60%的比例合理選擇膳食,并注意在此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因乳類食入減少,液體吸收減少,要注意幼兒每日飲水。Robson等[7]發(fā)現(xiàn)液體攝入量少是便秘獨立的影響因素。
2正確行為習慣和適當局部刺激
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良好的排便習慣是治療便秘的必要條件。家長從幼兒起就一定要培養(yǎng)定時排便的習慣,依據每個幼兒自身排便規(guī)律,或是早上或是晚上。每日在固定排便時間,可輕揉嬰幼兒腹部或按揉,給予適當局部刺激,使其產生便意,輔助建立。有部分嬰幼兒便秘與其腹肌的軟弱無力有關,鍛煉,定時撫觸嬰兒腹部,增強腹部肌力有助于排便;鼓勵幼兒多參加特別是增加腹肌的鍛煉,如輔助幼兒仰臥起坐,鼓勵幼兒做下蹲起立操。
適當運動能促進腸道運動,是緩解便秘的重要手段[8]。應針對每例便秘嬰幼兒,通過病史了解其活動量,予以具體指導。鼓勵幼兒多活動,應保持1 h/d以上的運動量較大的活動時間 [9]。
3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中醫(yī)外治法之一,歷史悠久,具有操作簡便,過程無痛苦,小兒易合作,而效果顯著等特點。其臨床應用廣泛,對其臨床研究較多。具體操作前先辨虛實,按辯證選經取穴。亢弘揚[10]等認為推大腸,退六腑,磨腹,推尾椎,揉魚尾,揉足三里,實秘患者加清胃經,揉天樞;虛秘患者加揉掐上馬,補脾經,捏脊。陳紅蕾等[11]認為實證便秘用退六腑,清大腸,清胃經,按揉膊陽池,摩腹,揉天樞,推下七節(jié)骨,揉肺俞,揉龜尾,諸穴合用,有瀉熱通便、理氣消積之功。實熱便秘者,加打馬過天河;食積便秘者,加運板門、掐四橫紋。虛證便秘用補脾經,推上三關,揉上馬,揉足三里,捏脊,5穴合清大腸,按揉膊陽池、揉龜尾,共湊健脾益氣養(yǎng)血,滋陰潤燥通便之功;研究結果顯示總有效率達97.37%。
4藥物治療
嬰幼兒功能性便秘應以調整飲食治療為主,宜少使用藥物治療。只有在非藥物治療療效不佳,或在調整飲食治療起效前為保證大便通暢,減少毒素吸收,才選擇合適的藥物加以輔助治療。
4.1微生態(tài)調節(jié)藥物 許多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嬰幼兒腸內分解蛋白質的細菌比發(fā)酵菌多,導致腸內容物發(fā)酵少,大便呈堿性。因而使得大便干燥而不易排出。劉丹[12]等采用金雙歧治療嬰幼兒功能性便秘,取得良好療效。王曉麗[13]等金雙歧與乳果糖協(xié)同治療亦療效顯著。金雙歧等菌類藥物在腸道內可產生大量的乳酸、乙酸降低腸道pH值,中和大便的堿性,使大便軟化,同時還可刺激腸管正常蠕動,縮短大便在腸腔內的停留時間,使糞便不斷地推向,促進排便從而緩解便秘。乳酸菌能抑制腐敗菌的生長,減少毒素吸收,緩解功能性便秘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癥狀[14]。
4.2緩瀉劑或劑 患兒長時間未排便,為減少體內毒素堆積,維持新陳代謝,可適當使用緩瀉藥物。臨床上常用的包括開塞露,乳果糖,聚乙二醇等。特別注意的是此類藥物小兒不宜長時間應用,長時間的應用可能導致括約肌松弛,改變腸腔內環(huán)境,不宜建立排便規(guī)律,長期應用易產生依賴性。聚乙二醇屬于容積性瀉劑,乳果糖屬于滲透性瀉劑。王寶西等[8]認為,容積性瀉劑不被人體吸收,進入腸道吸水后形成柔軟的凝膠,可降低糞便硬度,有利排便。與滲透性瀉劑(如乳果糖)相比,聚乙二醇的療效、不良反應及嬰幼兒的接受度均有一定優(yōu)勢 [15-16]。
4.3中醫(yī)中藥 中醫(yī)學認為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體,脾胃運化功能薄弱,飲食不調導致熱積腸腑,或外感之邪入里化熱,熱結便秘,為實秘;熱傷陰液,津虧腸燥,腸道失于濡潤,傳導無力而便秘,為虛秘,久食寒涼,傷及脾胃,運化傳導無力所致便秘亦為虛秘。治療時應首辨虛實,寒熱。《景岳全書?秘結》主張宗仲景將便秘分為陰結、陽結兩類,有火是陽結,無火是陰結。這種分類方式在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的辯證中較為適用。因功能性便秘而小兒病程長達1個月以上,此時幼兒多已傷津液,具體證型的確定多看有無熱證表現(xiàn)及虛、實證的嚴重程度??剖遗R床上以熱證為主的便秘,尤其伴有表癥者,通常選用中成藥小兒豉翹顆粒,清熱導滯[17];以虛證無熱的便秘,氣陰虧虛小兒,選用中成藥槐杞黃顆粒,可益氣養(yǎng)陰,補腎健脾通便。也有一些醫(yī)家選取中藥湯劑治療。張永春等[18]自擬通便湯,以養(yǎng)陰潤燥、健脾消積為基本治則。方用白芍10 g、炙甘草6 g、生白術10 g、枳實 6 g、桃仁10 g、肉蓯蓉10 g、火麻仁10 g,余隨癥加減。
總之,功能性便秘的診斷和治療是一項綜合性工作,需要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進行,及時診斷及合理治療有賴于對其正確認識,是當前兒科醫(yī)師必須高度重視的臨床課題。目前,國內對于嬰幼兒功能性便秘有待進一步行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獲得更多的循證醫(yī)學證據,最終制定適合于我國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的診斷及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袁慎霞,趙玉忠.推拿聯(lián)合金雙歧治療對兒童功能性便秘結腸動力影像學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05:709-710.
[2]高琦.益氣養(yǎng)陰湯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氣陰兩虛型)臨床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4.
[3]孫雪英,劉貴海,王萌萌,等.益氣養(yǎng)陰湯治療氣陰兩虛型老年冠心病療效觀察[C].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次中醫(yī)藥防治老年病學術研討會,2014.
[4]鄧麗娟,張磊,程桂平.沈陽地區(qū)3歲以下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2,06:567-568.
[5]吳傳中.益氣養(yǎng)陰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氣陰兩虛型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 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5(10):117-119.
[6]張春艷,王建明,吉勤,等.補腎活血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腎?、羝谒[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2, 26(10):50-52.
[7]袁懷彬.參芪地黃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氣陰兩虛型IgA腎病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4(2):89-92.
[8]王寶西,張薇.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的診斷及治療[J].臨床兒科雜志,2012,10:901-904.
[9]陳婷.益氣養(yǎng)陰湯治療氣陰兩虛型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3.
[10]亢弘揚.小兒推拿輔助治療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療效分析[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4,31:54.
[11]利玉婷.推拿手法q證治療嬰幼兒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
[12]李興華.功能性便秘的臨床藥物治療進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6):54-56.
[13]李寶萍.咪康唑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80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0, 17(3):412-413.
[14]姜明明,徐楊.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進展[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1, 31(2):155-160.
[15]孫紀峰,陳懿.中醫(yī)藥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4(9):2268-2270.
篇4
《嬰幼兒營養(yǎng)與配餐》課程的高等教育起步較晚,還處于探討探索階段,在全國范圍內相關專業(yè)設置該課程的并不多,缺乏可以借鑒的成熟經驗,其課程設置上也存在上述問題。尤其是嬰幼兒營養(yǎng)與配餐的課程,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一切基本為空白。相關教材也反復多樣,教材的編寫依據各不相同,有些主要以《營養(yǎng)配餐員》國家職業(yè)標準為參照,有些卻沒有,教材編寫團隊也各自獨立,沒有交叉,且呈現(xiàn)區(qū)域抱團現(xiàn)象,形成的也是一家之言。
1、課程目標設置
針對上述現(xiàn)象,我們提出《嬰幼兒營養(yǎng)配餐》課程設置,課程旨在將嬰幼兒營養(yǎng)理論與營養(yǎng)應用有機結合,突出嬰幼兒營養(yǎng)配餐職業(yè)技能鑒定的指導,把嬰幼兒營養(yǎng)餐設計和營養(yǎng)餐制作的實踐結合起來,進一步使學生在理論上熟悉嬰幼兒營養(yǎng)學的相關原理和適合嬰幼兒烹飪學的基本理論; 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熟練掌握嬰幼兒營養(yǎng)餐設計與制作基本技能,充分結合烹飪理論、營養(yǎng)學理論和菜點制作的實踐,掌握核心職業(yè)能力,取得相應等級的職業(yè)資格證書,使學生成為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應用型人才。
2、課程教學內容
全面闡述嬰幼兒營養(yǎng)配餐相關的知識內容,包括嬰幼兒生長發(fā)育特點及體質檢測(如嬰幼兒體格發(fā)育的主要指標及測量方法、評價指標);嬰幼兒營養(yǎng)常識(包括嬰幼兒所需膳食種類及營養(yǎng)需求等);嬰幼兒食物選擇(如適合不同年齡階段嬰幼兒食物的需求及飲食禁忌);嬰幼兒食品安全、中毒及預防(如嬰幼兒食品安全現(xiàn)狀、飲食器具安全等方面);嬰幼兒營養(yǎng)食譜的制定方法與實例(如嬰幼兒每餐營養(yǎng)能量攝取和營養(yǎng)素供給量計算,食物品種和數(shù)量的確定);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食譜設計;嬰幼兒營養(yǎng)餐的烹飪要求;嬰幼兒科學喂養(yǎng)的原則與方法(如嬰幼兒分階段喂養(yǎng)、各階段喂養(yǎng)注意事項、培養(yǎng)孩子良好飲食習慣);嬰幼兒常見營養(yǎng)問題及其處理(如喂養(yǎng)不當?shù)脑蚺c表現(xiàn)及防治措施);嬰幼兒膳食調查、計算與評價。
3、課程特征分析
《嬰幼兒營養(yǎng)與配餐》課程綜合性強,內容豐富,涉及學科較多,幾乎囊括了營養(yǎng)學、食品科學、烹飪學、醫(yī)學及中醫(yī)學、飲食文化學等多門學科知識,具有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性質;實踐性強,要求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相當?shù)氖匙V設計和菜品設計及制作能力,對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應用性突出,在課程的設計部分,對于不同情況的嬰幼兒進行配餐設計,營養(yǎng)食譜的設計要靈活多樣,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應用性極強。
4、課程教學方法
針對上述課程特點,我們可以采用針對職業(yè)教育更加靈活的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引導學生思考現(xiàn)實問題的指導性教學法,學生多以自主學習為主,而非傳統(tǒng)的以老師講授為主,要求使用多種技術,以合作小組方式研究課題、解決問題,研究和協(xié)作結果以最終項目成果的方式提交。它以職業(yè)活動為導向、以使學生獲得在合適的職業(yè)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職業(yè)能力為主要任務,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一種。進行《嬰幼兒營養(yǎng)與配餐》課程項目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4.1 立項。 即確定嬰幼兒營養(yǎng)與配餐任務,這是項目教學成功的前提。首先,項目任務一定要緊扣嬰幼兒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其次,立項目標不能太大,讓學生經過較短時間學習便能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引發(fā)學生感興趣;如果目標定得太大,會因為遲遲見不到成果而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會慢慢消失,影響教學效果。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統(tǒng)籌幾個不同情況嬰幼兒營養(yǎng)與配餐的子項目任務,綜合考慮項目設置,使項目之間具有前后關聯(lián)性、承接性,以便學生掌握和理解。
4.2 計劃。 每一次營養(yǎng)與配餐項目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組進行,每組人數(shù)不可過多,一般6人左右。根據營養(yǎng)配餐項目難度,小組成員可由學生自由結合或教師指定,必要時適當均衡每組學生的知識水平、性格構成,主要以能順利完成項目任務為分組原則。每個小組按照課題實際需要各自獨立確定工作計劃、工作步驟和程序,最終應得到教師認可。在此過程中學生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個人的知識欠缺將通過共同討論、集思廣益得以彌補,教師給予必要幫助,確定最優(yōu)解決問題方案。
4.3 實施。 根據各組最優(yōu)解決方案,確定小組成員分工和合作形式,然后按照已確立的步驟和程序工作,按計劃實施并完成。工作過程中學生要按照預定計劃進行自我和相互檢查,判斷進度是否合適。教師注意觀察學生能力,加以點撥指導,要敢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
4.4 評價。 每個小組要隨機抽取人員到臺前匯報成果,匯報完成后,各小組之間互評,然后教師點評,要求各小組進行總結,通過對比師生評價結果,找出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教師可向優(yōu)秀團隊進行獎勵或提出表揚,激勵學生。
4.5 總結。 營養(yǎng)配餐項目完成后教師要對其進行總結,比如在此次教學中,哪些情況是按計劃進行的,哪些情況是計劃沒有考慮到的,出現(xiàn)了什么特殊情況,此次教學前的設想還有什么地方有待改進,總體教學效果如何等,并將相關資料歸檔備用,以使下次該項目教學更加完善。
5、課程成績考核
考核以學生完成的營養(yǎng)配餐項目、任務作為主要考核依據,以多次考核總結評價:以單元課程教學內容中可展示的結果和學生完成的項目任務為依據進行綜合實踐考核。對單元課程教學中的理論知識進行理論考核,每個模塊完成后進行一次理論考試,二次成績相加作為期末的理論考核成績。
事實上,從專業(yè)角度上講,要培養(yǎng)一個具有較高水平的嬰幼兒營養(yǎng)配餐專業(yè)人才,并不容易,不僅要求具有相關的營養(yǎng)、餐飲衛(wèi)生、醫(yī)學等專業(yè)知識背景,而且要具有很強的寶寶餐飲設計能力,還有一定的嬰幼兒科學知識(心理學、行為學等),絕對是一個復合性人才的高標準要求。在人們對嬰幼兒健康問題和飲食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及未來,嬰幼兒營養(yǎng)配餐專業(yè)人才必然會迎來一個社會需求的高峰,所以《嬰幼兒營養(yǎng)與配餐》課程教學的探索嘗試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情。盡管目前課程進一步開展新教學方法的軟件和硬件條件還不完全具備,但這是課程必然努力追求的,也希望得到學院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指導。
參考文獻
[1] 綦翠華,王茂山,湯衛(wèi)東.《營養(yǎng)配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探討[J].食品工程, 2010(2).
[2] 眭紅衛(wèi).《營養(yǎng)配餐》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探討[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11).
[3]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001.
[4] 謝景學. 合理膳食對幼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06(5).
[5] 鄧紅.《營養(yǎng)配膳與制作》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四川烹飪高等??茖W校學報, 2010(1).
篇5
doi:10.14033/ki.cfmr.2015.16.058
據流行學調查顯示缺鐵性貧血涉及全球40%人群,好發(fā)于6個月~3歲人群[1]。由于缺鐵性貧血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所以人們重視不足,但研究顯示缺鐵性貧血能夠直接對嬰幼兒生長發(fā)育、運動及免疫功能產生極大影響,因此于早期積極干預該病至關重要[2]。筆者本次對21例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患者給予相應干預,其療效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筆者所在中心衛(wèi)生院收治的42例缺鐵性貧血患者,所有嬰幼兒均經外周靜脈全血紅細胞及紅細胞形態(tài)分析得以確診,即血紅蛋白含量低于110 g/L,外周血紅細胞呈小細胞低色素性改變、平均紅細胞容積
1.2 排除標準
(1)先天發(fā)育異常;(2)心肺、肝腎功能嚴重異常;(3)活動期佝僂病、急慢性感染及消化道疾?。唬?)依從性差未能堅持本次研究;(5)既往給予鐵劑治療等類似本次研究。
1.3 干預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同樣的基礎治療,例如口服鐵劑,可選取葡萄糖酸亞鐵糖漿[元素鐵2~4 mg/(kg?d)],3次/d,連續(xù)3個月。
觀察組患兒則加用飲食干預,即選取富含鐵且易吸收的食物,比如優(yōu)質動物蛋白和豆類制品,可選取魚、瘦肉、豬血、大豆等;食用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富含維生素C及鐵元素的蔬菜,例如西紅柿、海帶、紫菜等,摻入米粉中喂食,1次/d;做飯時堅持用鐵鍋;可選取以下食譜交替食用,如鮮豬肝50 g,鮮瘦豬肉50 g,大米50 g,油10 ml,鹽少許,制成豬肝瘦肉粥,隔日1次,分兩次食完;或鮮菠菜100 g,豬肝50 g,油10 g,鹽少許,加清水250 ml,制成菠菜豬肝湯,同樣隔日1次,分兩次食完,連續(xù)3個月。
1.4 干預效果評價標準
參考《婦幼保健學》評價,即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血紅蛋白上升至正常,紅細胞數(shù)量達標;有效:治療3個月,血紅蛋白較治療前升高不足20 g/L;無效:貧血癥狀無變化,血紅蛋白含量無改變[3]??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干預效果比較
給予兩組患兒相應干預后,觀察組患兒缺鐵性貧血改善總效率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血常規(guī)指標比較
給予兩組患兒相應干預后,觀察組患兒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紅細胞體積、血紅蛋白平均含量指標改善顯著好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兒干預前后血清鐵含量及總鐵結合力比較
給予兩組患兒相應干預后,觀察組血清鐵含量及總
3 討論
研究顯示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一旦缺乏極易導致缺鐵性貧血發(fā)生,從而引起機體生理及生化代謝異常致使臟器功能發(fā)生紊亂等,尤其是嬰幼兒生長發(fā)育極為迅速,其所需的血容量隨生長發(fā)育而成倍增長,所以嬰幼兒機體對鐵的需要也隨之升高[4]。據相關研究顯示,正常新生兒鐵含量在70 mg/kg,能夠滿足出生后4個月生長所需,之后將逐步耗盡,所以及時給予富含鐵元素的飲食以進行干預尤為重要,尤其是早產兒和低體重出生兒發(fā)生缺鐵性貧血的幾率更高[5]。所以,積極糾正鐵元素缺乏是干預缺鐵性貧血的有效措施,由此,臨床上多給予無機鐵劑等治療,但存在胃腸道反應大等缺點,因此用藥依從性差,從而限制了補鐵制劑的臨床應用[6]。
鑒于此種情況,筆者本次根據嬰幼兒生長發(fā)育特點及缺鐵性貧血治療原則,給予此類患兒飲食干預,以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從表1結果可知,飲食干預效果明顯優(yōu)于單純補鐵治療;同時表2血常規(guī)及表3血清鐵含量、總鐵結合力等客觀數(shù)據也提示給予飲食干預后,患兒紅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平均含量、血清鐵含量等明顯升高且總鐵結合力得以顯著改善,因此也為表1數(shù)據提供了客觀支持,進一步說明飲食干預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效果滿意。因為飲食干預是根據嬰幼兒發(fā)育特點而給予的合理膳食,此種飲食經過系統(tǒng)熱量計算,遵循葷素搭配、多樣化、富含鐵且生物利用度高的原則而選取的有針對性的食材,如肉類、動物內臟、豆類、綠葉蔬菜、蛋黃和水果等,另外本次飲食干預還摒棄了以往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保持了飲食平衡,從而提供了充分營養(yǎng)、補充了鐵元素的匱乏,所以使得缺鐵性貧血得以糾正,因此有助于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
總之,飲食干預是治療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重要方法之一,且安全可靠,有效保證了嬰幼兒的生長發(fā)育。
參考文獻
[1]蘇瓊,盧慧娜.嬰幼兒缺鐵性貧血與喂養(yǎng)關系[J].重慶醫(yī)學,2013,42(23):2778-2779.
[2]王愛華,張月霞,徐寶玲,等.嬰幼兒缺鐵性貧血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0,37(12):56-57.
[3]杜玉開,張靜.婦幼保健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57-158.
[4]王紅勝,鐘春蘭,劉春紅.飲食干預對兒童缺鐵性貧血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21):61-63.
篇6
2 飲食行為與人格的形成
經典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格的正常發(fā)育與兒童的早期經驗有很大的關系。早期的親情滿足、行為發(fā)育和安全感,直接影響到他們今后個性的發(fā)展和社會化過程的實現(xiàn)。
弗洛伊德將人格發(fā)展分為5個階段:口腔期、期、性器期、潛伏期和生殖期[5]。出生后至1歲左右為口腔期。此時嬰兒的心理本能或驅力主要集中在口腔部位,通過吸 吮、咀嚼來獲得心理滿足。口腔期又分為兩個亞期,0~8個月為“前口腔期”,嘴唇和舌為動欲帶,嬰兒通過吸吮和吞咽活動來獲得心理滿足。8個月~1歲左右為“后口腔期”,主要動欲帶為牙、牙齦和咽部,他們經常從吹泡泡、咯咯發(fā)聲、咀嚼東西和吞食活動中獲得滿足。按照經典精神分析理論的理解,相應階段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可能導致兒童人格的發(fā)展受挫,出現(xiàn)固著或倒退的情況,在成年后表現(xiàn)出人格的異常。典型的口腔型人格特征包括苛求、無耐心、羨慕、貪婪、嫉妒、狂怒、壓抑、不信任、悲觀等。
3 飲食行為與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嬰幼兒的認知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是信息加工系統(tǒng)不斷構建、不斷改進的過程[6]。觸覺是嬰幼兒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其認知活動和依戀關系的形成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嬰兒可以由口腔觸覺建立條件反射活動,實質上是一種學習方式。有研究報道[7],1個月的嬰兒已能憑借口腔觸覺辨別不同軟硬度的,4個月的嬰兒則能同時辨別不同形狀和軟硬程度的,而8~9個月嬰兒對新事物用口腔活動進行探索要比用觀看、用手探索的頻率高。換奶期及時添加泥狀食物是鍛煉和促進咀嚼、吞咽功能發(fā)育的適宜刺激。咀嚼功能發(fā)育完善對語言能力(如構音、音詞、短句)的發(fā)育有直接的影響,同時發(fā)展了嗅覺、味覺、觸覺、溫度、壓力覺、大運動和精細動作。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結構與功能的復雜性,既受基因等內在因素的調控,又受學習訓練、環(huán)境刺激等外界因素的影響[8,9]。正是嬰兒的不斷感知和運動,才刺激了大腦相應區(qū)域的生長,從而促進神經心理發(fā)育、提高智力[10]。
4 培養(yǎng)嬰幼兒良好的飲食行為,促進兒童心理發(fā)育
應在重視嬰幼兒營養(yǎng)需要的基礎上,適合其神經系統(tǒng)等功能發(fā)育和心理社會發(fā)展的特點,建立相應的積極的喂養(yǎng)關系。嬰幼兒進食行為的發(fā)展受感覺運動功能、神經成熟、認知能力、情緒和社會交往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尤以親子關系影響最大。親密和諧的親子喂養(yǎng)關系是喂養(yǎng)成功的關鍵;而緊張沖突的親子關系則常為喂養(yǎng)困難、飲食行為偏異的誘因。因此,家長和兒童保健工作人員不但要合理搭配嬰幼兒膳食營養(yǎng),也要重視建立良好的喂養(yǎng)關系,以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Pinellij,Saigal S,Atkinson SA.Effect of breast-milk consumption on neurodevelopment outcomes at 6 and 12 months of age in VLBW infants.Adv Nepnatal Care,2003,3:76-87.
2 Rao MR,Hediger ML,Levine RJ,et al.Effect of breast feeding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infants born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Acta Paediatr,2002,91:267-274.
3 徐海青,熊忠貴,周愛琴,等.喂養(yǎng)方式與嬰兒智能、運動發(fā)育的關系.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1):71-72.
4 Thompson RA,Development in the first years of life.Future Child,2001,11(1):22.
5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新講.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87,103-115.
6 樊利春,張靜.早期教育對兒童心理發(fā)育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05,20:767-768.
7 閔麗華,楊俊華,尹瓊英,等.新生兒吸乳行為對母親的影響研究.現(xiàn)代護理,2006,12(1):11-12.
篇7
嬰幼兒腹瀉病是小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為世界性公共衛(wèi)生問題,是第三世界國家小兒第一位常見病與死因,在我國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二位常見多發(fā)病[1],是威脅嬰幼兒身體健康的疾病之一。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病程長,常規(guī)治療方法效果差,對嬰幼兒生長發(fā)育影響大。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是目前簡單、有效、安全、經濟的治療方法[2]。2007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應用自擬的神楂止瀉糊治療100例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取得很好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兒科2007年10月~2011年10月門診與住院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200例,診斷均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診斷標準[1]。選擇年齡4月~3歲,病程大于2周,經抗炎、對癥、支持、糾正水電酸堿平衡失調等治療無效,腹瀉次數(shù)無明顯減少的患兒200例,其中,男108例,占54%,女92例,占46%;年齡4月~3歲,其中,4~6月57例,占28.5%;7~12月63例,占31.5%;1(不含)~2歲49例,占24.5%;2(不含)~3歲31例,占15.5%;平均11.9月。將200例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兩組性別、年齡、喂養(yǎng)、病因、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1.2 方法
兩組均常規(guī)西藥治療,包括抗感染、對癥支持、糾正水電酸堿平衡失調、飲食療法及微生態(tài)療法等。治療組加用自擬的神楂止瀉糊,組方:神曲3塊、山楂30 g、麥芽30 g、雞內金30 g、陳皮30 g、茯苓30 g、薏苡仁30 g、黨參30 g、山藥30 g、甘草10 g、大米500 g。將中藥炒制,大米炒黃,共研磨成很細的粉末狀備用。取神楂止瀉糊20~30 g加水適量煮熟成糊狀,加食鹽或白砂糖少許,每天食用3次,腹瀉停止后繼續(xù)食用3 d鞏固療效。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1998年在北京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3]。顯效:治療72 h內糞便性狀及次數(shù)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 h時糞便性狀及次數(shù)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 h時糞便性狀、次數(shù)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傆行В簽轱@效和有效之和。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V 13.0分析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數(shù)據以頻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兩組有效率比較采用χ2檢驗。χ2檢驗結果判斷:P > 0.05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 > P > 0.01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1為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72例(72%),有效26例(26%),無效2例(2%),總有效98例(98%)。對照組:顯效23例(23%),有效51例(51%),無效26例(26%),總有效74例(74%)。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兩組的顯效率比較差異同樣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1)。兩組有效和無效的病例繼續(xù)使用或加用神楂止瀉糊治愈。用神楂止瀉糊治療的患兒都未出現(xiàn)明顯副作用。
3 討論
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的常見發(fā)病因素為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腸黏膜損傷及修復遲緩、腸道菌群失調等,其主要發(fā)病機制為腸胃功能失調及不能及時恢復[4]。常規(guī)西藥治療主要針對胃腸道本身,有一定療效,但療效不十分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患兒機體整體機能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過程中的核心作用。中醫(yī)藥有扶正固本,健脾和胃之效,針對患兒機體整體機能進行調節(jié),中藥健脾益氣和溫補脾胃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配合西藥針對胃腸本身的作用,標本兼治,療效顯著。國內學者多次報道[2,5-6],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病總有效率在98%以上,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 0.05)。本組顯效72%,有效26%,總有效占98%,顯效與總有效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 < 0.01),與報道基本相符。兩組有效和無效的病例繼續(xù)使用或加用神楂止瀉糊治愈。用神楂止瀉糊治療的患兒均未出現(xiàn)明顯副作用。說明神楂止瀉糊治療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使用安全、效果肯定。
腹瀉病在中醫(yī)稱為“泄瀉”。引起小兒泄瀉的主要病因以感受外邪、內傷飲食和脾胃虛弱等多見,主要病變在脾胃,因胃主受納腐熟水谷,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與水濕。如脾胃受病,則飲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濕留腸,合污而下,致成泄瀉。發(fā)病后易耗傷氣液,如治療不當,可轉為難治性泄瀉。治療上應當以消食化積、運脾化濕為基本法則。神楂止瀉糊方劑中神曲、山楂、麥芽和雞內金消食化積,和胃開胃;陳皮理氣開胃,健脾化痰;薏苡仁健脾利濕;茯苓健脾和中,滲濕利水;黨參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山藥補中益氣,健脾止瀉;甘草補脾益氣;炒大米健脾養(yǎng)胃,固腸止瀉??v觀全方有消食化積,養(yǎng)胃開胃,健脾益氣,溫補脾胃,滲濕利水,固腸止瀉之功效,重在治本,標本兼治。經過筆者多年的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加用神楂止瀉糊治療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對恢復胃腸道功能、控制腹瀉、提高免疫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該藥制成糊劑,味道可口,易于食用,與常規(guī)西藥合用治療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病的方法越來越多地被重視與應用于臨床,療效肯定,使用安全。神楂止瀉糊治療嬰幼兒難治性腹瀉病有療程短、效果好、無副作用、易于食用等優(yōu)點,可以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 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 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286-1301.
[2] 黎華英.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腹瀉156例[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18):2165-2166.
[3] 方鶴松,魏承,段恕誠,等. 腹瀉療效判斷標準的補充建議[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1998,13(6):384.
[4] 方鶴松.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遷延性、難治性腹瀉[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21(19):1281.
篇8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門診2012年5月~2013年10月泄瀉患兒60例, 男31例, 女29例;年齡2~24個月, 其中2~6個月、7~12個月、13~18個月、19~24個月各15例;純母乳喂養(yǎng)14例, 人工喂養(yǎng)20例, 混合喂養(yǎng)26例;6個月以下患兒大便次數(shù)多于哺乳次數(shù), 其中6~10次/d 27例, 10~15次/d 3例;7~12個月6~10次/d 26例, 10~15次/d 4例;13~18個月6~10次/d 27例, 10~15次/d 3例;19~24個月6~10次/d 23例, 10~15次/d 7例。就診前均有使用抗生素病史。
1. 2 方法 治療方法 給予飲食指導、補液等常規(guī)治療。并應用驗方五倍子散(主要藥物為五倍子, 研細粉, 過五號篩, 瓶裝備用), 每次取藥粉1.0 g, 50度白酒調成糊狀, 外敷于患兒神闕穴, 以活血止痛膏固定, 早晚換藥各1次, 觀察其臨床療效。
1. 3 診斷、納入及排除標準
1. 3. 1 診斷標準 參考小兒腹瀉相關診斷標準[1, 2]擬定。
1. 3. 2 納入標準 患兒符合以下標準:①年齡2~24個月, 性別不限。②大便次數(shù)6~15次/d。③體格檢查, 全身情況尚好, 無明顯脫水體征及其他并發(fā)癥, 大便外觀呈黃色或黃綠色稀糊狀, 未見黏液及膿血。④實驗室檢驗, 大便常規(guī)基本正常, 兼或少許白細胞、脂肪球等, 未見膿球, 大便培養(yǎng)無致病菌生長, 血常規(guī)正常。⑤經患兒監(jiān)護人知情同意。
1. 3. 3 排除標準 ①感染性腹瀉。②伴有明顯脫水、電解質紊亂和全身中毒癥狀的重型腹瀉。③伴有其他病變不適合接受本驗方治療。
1. 4 療效標準 參照第二屆全國小兒腹瀉會議制定標準[2]。顯效:治療24~48 h, 大便次數(shù)減至2次/d, 大便性狀恢復正常, 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治療48~72 h, 大便次數(shù)減至4次/d, 大便性狀好轉, 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無效:治療72 h后, 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無明顯好轉??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 結果
60例患兒中顯效45例(75.0%), 有效13例(21.7%), 無效2例(3.3%), 總有效率96.7%(58/60)。
3 討論
嬰幼兒泄瀉是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榕R床特點的腹瀉病, 6個月~2歲嬰幼兒發(fā)病率高, 與該年齡組胃腸系統(tǒng)發(fā)育及功能不完善, 消化酶低下有關?,F(xiàn)代醫(yī)學對本病的治療原則, 主要是調整飲食, 控制腸道內外感染, 糾正水與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等[1, 2]。祖國醫(yī)學認為泄瀉多數(shù)由于飲食失節(jié)、喂養(yǎng)不當或外感寒濕、暑濕之邪, 損傷脾胃, 而致運化失職, 升降失調, 清濁不分, 并走大腸而成泄瀉。嬰幼兒泄瀉有外感、內傷之分, 臨床分型較多。本方僅用于非感染性泄瀉。明代《普濟方》有五倍子散(五倍子、地榆、訶子各等分)治療小兒氣虛脫肛的記載;《本草綱目》述及五倍子, 謂之酸、平、無毒, 主治腸虛泄痢, 為末, 熟湯服之[3];《中國藥典》[4]亦載明, 其性味酸, 澀, 具有澀腸止瀉, 斂汗, 收濕之功效, 主治久瀉久痢、盜汗等。任脈之神闕穴, 位于臍部正中(《銅人》、《發(fā)揮》、《大成》)。臨床常用于瀉痢不止、腹痛、腹脹、腹中虛冷的治療, 施灸此穴, 具有健運脾陽、和胃理腸等功用。五倍子散敷貼于神闕穴直達病所;內病外治, 嬰幼兒普遍易于接受, 且不傷脾胃, 依從性好;活血止痛膏具有局部滲透之作用, 又能保持藥物的濕度, 共同發(fā)揮作用, 致泄瀉而愈。經驗證, 本方法對新瀉和久瀉均有一定的療效。
綜上所述, 驗方五倍子散神閥穴敷貼治療嬰幼兒非感染性泄瀉療效顯著、安全、方便, 患兒用藥的依從性好, 值得臨床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 王慕逖.兒科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1:263.
[2] 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4:308.
篇9
因此,監(jiān)管部門對不合格嬰幼兒食品持“零容忍”態(tài)度?!妒称钒踩ā芬?guī)定,不得生產和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嬰幼兒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谷類輔助食品》中,對感官、營養(yǎng)成分、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等指標有詳細技術要求。此次抽檢即依據該標準得出。
此輪遭曝光的13批次不合格產品,涉及山西、遼寧、江蘇、福建、江西等地八家企業(yè),均為米粉產品,維生素D、維生素A、碘、鈉、脂肪等實際檢出的指標含量低于國家標準或低于企業(yè)產品包裝標簽明示值。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李建中分析,上述嬰幼兒輔食產品中的微量元素不足,屬于營養(yǎng)學問題,不是食品安全問題,最直接的影響可能會造成嬰幼兒營養(yǎng)不良。
營養(yǎng)不良是3歲以下嬰幼兒常見疾病,1歲以下的嬰兒發(fā)病率尤高。原因在于營養(yǎng)元素攝量不足或不能充分吸收,導致能量缺乏,不能維持正常代謝,迫使機體消耗,出現(xiàn)體重減輕或不增,生長發(fā)育停滯或肌肉萎縮的病癥。
食藥監(jiān)總局通報顯示,13批次不合格產品中,有6批次存在食品安全風險。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對《財經》記者分析,要達到這種安全風險,需滿足兩個基本條件:長期、多次攝食營養(yǎng)含量低的不合格產品;產品營養(yǎng)含量與國家標準相差懸殊。
陳君石表示,在現(xiàn)實中,“無法確知食用的每一袋產品營養(yǎng)量都很低,而且六月齡以上的嬰幼兒在家庭中可能會添加其他輔食,那么,總攝食的營養(yǎng)量以及風險值就無法利用一次抽檢的產品結果來衡量”。
中國營養(yǎng)學會臨床營養(yǎng)分會主任委員李淑媛也認為,嬰幼兒階段的喂養(yǎng)是以奶(母乳或配方乳制品)為主,輔食產品的主要功能是輔助和補充奶中可能存在的營養(yǎng)不足,并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因此,“不能單獨看一種輔食產品中的營養(yǎng)元素攝入量,而要根據輔食與奶中營養(yǎng)元素的總量,并與《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進行比對,才能獲知是否營養(yǎng)缺乏?!?/p>
輔食產品是否合格,微量元素是否達標,主要依賴于食品主管部門的抽檢。事實上,“問題產品”此前也頻遭檢出。僅在今年上半年,食藥監(jiān)總局已經兩次曝光嬰幼兒配方食品,也均涉及維生素A等營養(yǎng)元素不足等問題。
一位食品專家向《財經》記者分析,不合格輔食產品以高頻次屢屢發(fā)生,原因很可能出現(xiàn)在工藝或原料上,一是所用原料可能因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導致不合格;另一種可能則是因生產工藝的特殊性,“米粉加工需要批量生產,添加營養(yǎng)素之后要進行攪拌,再分成小包裝外售,現(xiàn)實中未必能攪拌均勻”。
然而,消費者并無法確定購買的米粉是否每一包產品中的營養(yǎng)指標達標,一部分受其他因素影響、要長期依賴于輔食的幼兒,可能會導致營養(yǎng)攝量不足。
對此,李淑媛建議,要按照科學喂養(yǎng)和合理膳食的原則,遵從輔食添加的規(guī)律。通常,嬰兒在出生四個月至五個月之后才可開始添加輔食。除了購買米粉等產品以外,家庭也可以根據兒童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自制輔食。
篇10
*每天食用核桃仁43克,要作為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的一個部分。
*食用核桃仁食品時,還要看標簽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注意核桃仁含的脂肪、熱量等信息。保證不會使攝入總熱量增加,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走出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使用誤區(qū)
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質量進行了抽查,共抽查了31種產品,結果合格率為84%。抽查中發(fā)現(xiàn),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在盲目消費的現(xiàn)象。一些家庭盲目消費價格較高的進口產品。其實,我國大、中型企業(yè)的產品質量穩(wěn)定可靠。本次抽查了10家大型企業(yè)和12家中型企業(yè)生產的22種產品,產品抽樣合格率達100%。其次,一些人誤認為配方奶粉是配制的,不如純奶粉好。事實上,嬰幼兒配方奶粉是根據不同時期嬰幼兒生長發(fā)育所需營養(yǎng)特點設計的產品,是無母乳、母乳不足嬰兒的理想替代食品,也是較大嬰兒、幼兒的主要輔助食品。
實用信息:如何選購嬰幼兒配方奶粉
*外包裝上必須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zhí)行標準、商標、凈含量、配料表、營養(yǎng)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項目,若缺少上述任何一項最好不要購買。
*營養(yǎng)成分表中一般要標明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維生素類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 C、部分B族維生素,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磷等。
*選擇規(guī)模較大、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較好的知名企業(yè)的產品。
*質量好的奶粉沖調性好,沖后無結塊,液體呈乳白色,品嘗奶香味濃;而質量差或乳成分很低的奶粉沖不開,品嘗奶香味差甚至無奶的味道,或有香精調香的香味;另外,淀粉含量較高的產品沖后呈糨糊狀。
* 0~6個月的嬰兒可選用嬰兒配方奶粉Ⅱ或1段嬰兒配方奶粉。6~12個月的嬰兒可選用嬰兒配方奶粉Ⅰ或2段嬰兒配方奶粉。12~36個月的幼兒可選用3段嬰幼兒配方奶粉、助長奶粉等產品。如嬰幼兒對動物蛋白有過敏反應,應選擇全植物蛋白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青少年性健康引起世人關注
世界衛(wèi)生組織最近呼吁亞洲各國宣傳青少年性健康知識,因為不少亞洲青少年有不安全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員指出,由于觀念的變化,年輕一代的性觀念和特點發(fā)生了變化,而人們缺乏性健康知識的狀況沒有變化。該組織經過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人群對于安全的知識了解甚少,常導致意外懷孕、不安全的流產以及性病。
數(shù)字信息:各國青少年性健康問題嚴重
*在菲律賓,23%的15歲到24歲青少年發(fā)生婚前,其中70%沒有采取避孕、防性病措施。
*在蒙古,58%的性傳播疾病發(fā)生在年輕人中。
*美國共有1800萬性病患者,其中一半,也就是900萬是15~24歲的年輕人。
亞洲人吃米少了,吃“油”多了
亞洲人的飲食習慣正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大米和谷物的消費量下降,而雞蛋、食用油、奶制品及其他高脂食物變得越來越普及。據調查,20年前,亞洲人的食譜中脂肪含量不到15%,在一些國家還不到10%,但現(xiàn)在這一數(shù)字接近30%,這是經濟發(fā)的必然結果。專家預計,隨著收入的增加,亞洲任何一個國家大米的消費量都將下降。在過去40年中,日本的大米消費量下降了近一半,在馬來西亞下降了30%,而在泰國和韓國也分別下降了20%。與此同時,隨著東西方文化的日益交融,很多高脂食物被“進口”到了亞洲,如奶油、奶酪食品等。
警示信息:2億多國人超重
*國內一項最新的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共有二億人體重超過正常,其中3000萬人是肥胖。
*在北京,18%的中小學生肥胖,這個數(shù)字是10年前的兩倍。
血脂異常名列生活方式病“榜首”
北京市衛(wèi)生局調查了北京市民主要生活方式疾病的情況,調查對象是兩萬多名6歲以上的本市居民。結果血脂異?!懊邪袷住保渌膊“椿疾∪藬?shù)多少排列依次為:高血壓、肥胖癥、糖尿病、冠心病、卒中、腫瘤、慢阻肺等。造成這些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調查中有近一半市民少活動或不參加鍛煉,存在心理壓力困擾者也占43%。另外就是吃咸食、高脂飲食,吸煙,還有體重超重。
警示信息:生活方式病的新趨勢
篇11
蚊香的主要成分是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菊酯類,其中有機磷類毒性最大,菊酯類毒性相對較弱。
目前市面上的蚊香、電蚊香片、驅蚊液的成分通常都是菊酯。選購時,要選購正規(guī)廠家的產品,認真查看其農藥正式登記證號、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號和產品標準號。正規(guī)廠家產品酯類化學制劑含量都比較低,對人體的危害相對較小。
我國目前尚未對兒童專用蚊香設定具體標準,不少商家售賣“幼兒專用蚊香”,聲稱無毒無害可安全使用,實際上其成分與普通蚊香相差不大,都含有菊酯,因此選購蚊香時不要被兒童標識迷惑,要查看其標注的菊酯類含量。
盤香污染大,燃燒后產生煙熏,會散發(fā)有害成分,適合在室外、陽臺等處使用;片型電蚊香和液體電蚊香污染較小,適合室內使用。嬰幼兒器官發(fā)育還不成熟,代謝能力比成人低,持續(xù)、大量使用盤香可能會加劇嬰幼兒哮喘甚至急性中毒,導致出現(xiàn)頭痛、眼睛痛、傷風咳嗽等現(xiàn)象,因此,嬰幼兒防蚊最好用物理學的方法,例如掛蚊帳,如果實在需要使用,就用電蚊香片或驅蚊液,并注意開窗通風換氣,避免驅蚊菊酯濃度過高。
8歲的兒子是個小胖墩,前不久,在學校的體檢中懷疑得了小兒糖尿病,建議去醫(yī)院復查。小孩子怎么會患糖尿病呢,接下來我們該怎么辦?
江蘇蘇州 袁偉
袁偉讀者,你好!
在15歲之前發(fā)生的糖尿病都可稱作小兒糖尿病,各年齡均可發(fā)病,小至出生后3個月,但以5~7歲和10~13歲二組年齡多見,患病率男女無性別差異。小兒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以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代謝紊亂為主,引起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及尿糖。
近年來,小兒糖尿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多為I型糖尿病,約占98%,但II型糖尿病的比例也在上升。小兒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清晰,目前認為,I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是遺傳、外界環(huán)境及自身免疫等多種因素綜合造成;而進食高熱量的食物及缺乏鍛煉則是II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同成人一樣,小兒糖尿病在早期也有“三多一少”的癥狀,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下降,但也有一部分兒童癥狀不明顯。既然學校體檢懷疑孩子得了小兒糖尿病,家長要趕緊去醫(yī)院確診。若孩子被診斷為糖尿病,必須住院治療。
小兒糖尿病一般采取胰島素治療、飲食管理、運動及精神心理治療,孩子被診斷為糖尿病后,家長要向醫(yī)生具體咨詢后積極遵循醫(yī)囑,促進孩子的病情控制。
我馬上要生產了,欣喜期待之余也有一些擔心,我的過敏體質會不會遺傳給孩子?我深受過敏之苦,能不能提前預防,不讓孩子遭受這樣的苦?
江蘇揚州 黃立鳳
黃立鳳讀者,你好!
受遺傳、環(huán)境、食物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嬰幼兒過敏發(fā)病率較高。過敏的癥狀包括皮疹、瘙癢,眼鼻癥狀如經常打噴嚏或流鼻涕、鼻癢、眼癢,喘息,胃腸道癥狀如頻繁吐奶、大便經常不成形、經常腹痛,口唇癥狀如口周有水腫瘙癢等。
篇12
很多“兒童食品”都會宣稱自己添加了“保健成分”,宣稱有各種各樣的“健康功效”,然后就賣出高價。不過,絕大多數(shù)“保健成分”的“健康功效”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都是營銷噱頭,還不如多樣化的常規(guī)飲食經濟實惠。所以,家長們在給孩子選購食品時最好也不要過分迷信所謂的“兒童食品”的健康功效。
篇13
因為母乳中含有促進雙歧桿菌生長的雙歧因子,而雙歧桿菌具有抗感染作用,故母乳喂養(yǎng)的兒童不易患腹瀉或腸炎。
二 、母乳不足必須用人工喂養(yǎng)
人工喂養(yǎng)的則應注意器具消毒,奶瓶、奶嘴每天至少蒸煮一次。由于配方奶中缺少保護腸道的雙歧桿菌,因此最好加服含雙歧桿菌的微生態(tài)制劑,如培菲康等。
三 、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排便習慣
嬰幼兒的排便教育很重要,良好的排便習慣有益于孩子的一生。一般兩個月大的幼兒就可以開始進行排便訓練,一般可安排在每天晚上或早上喂食后15~30分鐘內進行。因為喂食后腸蠕動增強,容易形成便意,此時讓嬰兒排便,比較容易成功。但也不能在喂食之后立即排便,因為這樣很容易回奶。
四 、讓寶寶有良好的睡眠
睡眠對于嬰幼兒非常重要,睡眠是對大腦的一種保護,睡眠好不僅有助于腦的發(fā)育,同時也有助于規(guī)律的飲食,從而呵護寶寶稚嫩的腸胃。所以“吃的好,睡的香”這兩者是相輔相承的。
什么是人體的有益菌?
人體的微生物約有100萬億個,種類達到400種以上,其中90%以上是有益菌,這些有益菌的存在對人體的營養(yǎng)、免疫、抗感染、抗腫瘤及抗衰老等都有很大作用。新生兒出生2~4小時即開始有不同的菌群進入體內,有益菌群與小兒成長各階段的需求密切相關。當有益菌數(shù)量下降,有害菌比例上升,就形成菌群失調,會導致各種急性和慢性的疾病,如腹瀉、消化不良、腹脹等,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口服微生態(tài)制劑來補充有益菌,使體內重新達到菌群平衡的狀態(tài),進而消除這些癥狀。
嬰幼兒腹瀉是因為菌群失調嗎?
腹瀉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年齡較小的嬰幼兒(1個月~3歲)更易發(fā)生。嬰幼兒腹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感染性外,飲食不當、受身體其他部位疾病影響等,也會引起腹瀉。其中菌群失調是嬰幼兒腹瀉中一個很重要的相關因素。例如,與抗生素有關的腹瀉在嬰幼兒中較多,這是因為抗生素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把腸道內大量的有益菌也殺死了,使它們對痢疾桿菌等一些容易引起腹瀉的有害菌的抑制能力減弱,從而發(fā)生腹瀉。而補充微生態(tài)制劑,有助于恢復腸道內的菌群平衡,恢復并加強對致病菌的抑殺能力,起到治療及預防腹瀉的作用。
另外,小兒服用抗生素往往容易引起便秘、胃口不好、精神不振等狀況,這也是由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為了減少抗生素帶來的副作用,醫(yī)學專家提倡小兒少用、慎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后配合服用微生態(tài)制劑,將有利于患兒的全面康復。
嬰幼兒便秘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