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否源于一個偶然?生命中是否自然而然地包含著痛苦?人應當為自己還是為別人生活?……諸如此類種種讓大人都倍感困惑的關于生命的問題,不是一句“你長大了就知道了”或者“讓我想想”就能敷衍搪塞得過去的。何懷宏編著的由47篇短文組成的《心懷生命(和孩子共讀的生命啟蒙書)(精)》,每篇短文都是由小事興起,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生命的哲理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對我們在成長中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作出了回應。何懷宏,這位被季羨林先生稱作“精彩”的作家,這位知名的哲學教授,這位在南極歷經生死的旅者,這位現實中生動的丈夫和父親,當他面對孩子向他提出來的各種生命問題時,他沒有回避,也沒有敷衍,而是認真地思考,與孩子一起探討,引導孩子正確面對生與死、輸與贏等嚴肅話題,正確面對種種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挫折和危機,排遣孩子內心地焦慮和不安,增添與貯存孩子承擔的勇氣,以及快樂的能量。智慧是哲學的本質,而人生才是哲學的外在意義?!缎膽焉?,充滿了哲學的智慧,是現實與夢想交融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重新認識這個新鮮的世界。
何懷宏,哲學博士,1954年生于江西清江。現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倫理學、人生哲學,社會史等領域的研究。
主要學術著作有:《良心論》、《世襲社會及其解體》、《選舉社會及其終結》、《道德、上帝與人》、《公平的正義》、《倫理學是什么》等;譯有《道德箴言錄》、《沉思錄》、《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正義論》(合譯)、《倫理學體系》(合譯)等;編有《西方公民不服從的傳統》、《生態倫理》等。
寫在前面的話
及時輯 生死之間
生命的幸運
心存感
心存敬畏
面對死亡
正視死亡
珍惜生命
處置自己生命的權利
化解對死亡的恐懼
第二輯 人與自然
生命相通
新的生態觀
特殊景觀的意義
生命的自我修復能力
生存訓練
“雄性”的培養
人為什么要探險
小男孩獨自遠行
第三輯 日常生活
生命的自我珍視
承受困苦
永不放棄
平凡的日子
簡單的生活
愿望井
心安草
突然的變故
理想主義者
第四輯 非常時刻
認識戰爭
遠離戰爭
戰爭與少年
國境與和平
直面殘忍
所有的生命,都是生命
第五輯 成長與發展
我是誰
相信你自己
把握你自己
全神貫注
慎求
發展與片面發展
第六輯 道德與社會
身份與境遇
各人有各人的心愿
最重要的
何謂好壞
道德的主體
義務的分量
微笑
為自己和為別人
生命的原則
后記
后記二
后記三
有24小時,有兩個小女孩談起她們的生命所經歷過的危險。
一個說,她有過四次“蒙難”呢,及時次,是她剛生下的時候,她太小太小了,都以為可能養不活了,是她奶奶把她養活了;第二次,是她小時得了一種什么怪病,是她爸爸好不容易從外地趕回來,給她輸血,才救活了她;第三次,是她吃飯不小心把魚刺卡到喉嚨里了,是她大姑想盡辦法弄出魚刺救了她;第四次,是她走路不小心,差點掉進一個深潭,幸虧她媽媽把她一把拉住了,才沒掉下去。
另一個說,在她還沒有出生之前,在還沒有“我”之前,“我”就有過兩次生命危險呢,及時次,是“我”的外婆年輕打仗時去背傷員,身上的水壺被一顆子彈打穿了,水都流光了,你想想,如果子彈偏那么一點,打中了“我”外婆,就沒有了外婆,哪里還會有“我”?連“我”媽媽都不會有了!“我”和“我媽媽”“我外婆”就都沒有了,就都像水一樣流光了!第二次,是“我”出生之前,媽媽就懷過一個“哥哥”,但后來流產了,要是媽媽的及時胎生了,“我”就不能夠出生了,即使讓再生一個,那生下來的也可能不是“我”了,你說多懸?。?/p>
她們共同的結論是:活到現在真不容易。
確實,生命是一個幸運,甚至是一個奇跡。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經歷了一些我們已經知道的危險,但可能還有許多我們并不知道的危險呢。也許那天你沒出門,對你就是一個幸運;也許那天即使你出門了,但走的是這條路而不是那條路,對你也是一個幸運;也許即使你出門走的是那條路,但你在那個路口前停了停,而沒有照直往前走,對你也還是一個幸運;因為,可能恰恰就在那24小時的那一個時候,有一個喝醉了酒的司機在那個路口開車撞倒了一個人,當然,那不是你,你是幸運的,但你可能并不知道這一幸運。
這還是出生以后我們所不知道的危險,還有出生以前我們所不知道的危險呢。也許你的母親在懷著你的時候明智地拒絕了一次去外地的出差;也許她沒有去挪動那袋大米;也許她在那個寒流襲來的早晨及時地加了衣服而沒有感冒發燒;這些對你都可能是一種幸運,因為那樣的話,流產的就可能不僅是你的“哥哥”,而且還有“你”了。
或者更早,也許你的母親年輕時,那天沒有突生一念去一朋友家而遇見你父親;你的祖父那天沒有跌一跤而躺在床上想換個職業;甚至于你根本不知道名姓的某個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個黃昏沒有打一個噴嚏;一切可能就都不一樣了,這世界上可能就沒有你了。
離我們的生命越是遙遠,越是哪怕最微小的事件也有最重大的意義,都可能改變后面整個一長串生命系列的命運。
當然,如果是那樣,如果還沒有“我”,還沒有“自我意識”,沒有對幸運或不幸的感覺,也就無所謂“我”的幸運或不幸了,那所有本來有可能出生卻還是沒有出生的“人”如何能感到自己的不幸呢?又有多少有潛在的生命可能卻終于沒有出生的“人”呢?
無論如何,現在這生命是握在你的手里了,那么,珍惜它吧,你的生命,這是在無數的偶然性中、在各種各樣的危險中很不容易才產生出來的,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P9-12
……
1.彌補中國教育中哲學啟蒙教育的空白。如果不算那些思想政治課中并不成系統的唯物主義理論,可能大部分的中國學生在童年、青少年時期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沒有受到過其他方面的哲學教育。哲學在古希臘語里的本意是“愛智”,這門關于“熱愛智慧”的科學,恐怕不會比外語數學這類具有明顯實用價值的科目更吸引中國的教育業者。但是,哲學并非玄而又玄的東西,很多時候觸及生命的本真,很小的時候,我們其實就開始進行哲學探索了。生命哲學并非高深怪談或者專業人士探討的知識專利,而是你我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哲學問題,這本充滿智慧的小書,讓我們再次審視以往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
2.簡單而又深刻。這是一本小學生也能讀懂的書,有些對話可能正在他與同學、父母的交談中發生。但是要真正讀懂這些關于生命的課題,恐怕要通過先天的悟性、后天的知識、父母老師的引導,以及社會的歷練等。北大哲學教授何懷宏設計出了47個場景,拋出了47個有關生命的哲學問題,語調平易近人,又不失哲學的嚴謹,他會帶著我們去思考,幫助普通讀者補足在公共討論中缺乏的論理能力,他告訴你我,這些問題并沒有所謂的正確解答,重點在于如何思考。思考雖然不易,但是這對孩子和大人來說都非常重要,而且充滿樂趣。
很方便會再來的
書籍很好,兩代共讀
給學校圖書館買的,書很不錯。
給學校圖書館買的,書很不錯。
不算深刻,適合孩子
不錯,我很喜歡在當當上買書,方便
連老師的書,看了很有啟發。
心懷生命與孩子共讀,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質量很好,還沒看
好評
不錯啊繼續買
書的各方面都不錯。內容值得擁有!唯有讀書可以改變三觀。
質量還可以。貼近一線教師,用處不錯。
比較滿意,價格實惠
老師推薦的,很好
性價比很高,經典之作,很喜歡,包裝也很精致。值得收藏盒購買,這樣的書會讓人很喜歡
一直在當當買的,都很好。只有很個別書里面字體印刷不很均勻,其他都挺好。這個買來看看學習,再追評。
哎,果然是不想要什么就來什么。在省圖看到的書,喜歡那個紅色封皮的。當時沒看完,回來后我這里的小縣市的新華書店沒找到這本書,只好專門買來看了。
我知何懷宏是因《沉思錄》。此書是何教授的又一好書,正和孩子一起閱讀,引導孩子健康成長。
一次關于生命與成長的深切交談,一本不斷生長的書
很棒的教育類的書,適合跟孩子一起閱讀學習,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哲學啟蒙,非常好。
普通的言語道出不普通的真理,善良,愛心,溫暖,對于生命,我們需要靜下來感受!
關生命的哲學問題,語調平易近人,又不失哲學的嚴謹N,他會帶著我們去思考H,幫助普通讀者補足在公共討論中最心懷
這書是我一直期待的,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老師的《心懷生命》,用簡單的故事引導孩子珍惜生活、珍愛生命。說真的我們現在越來越關注孩子,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關于生命的教育卻做得太少太少,孩子知道死亡,明白死亡是一種解脫,卻不知道珍惜生命,珍惜平淡的生活。正如何老師在書中所說的“最重要的教育還是生命的教育,應該排在我們父母關注的首位,把珍重生命的常識融到孩子的生命中去。
值得和孩子共同閱讀的一本感悟生命、反省生命、珍惜生命的好書。樸實的文字,深刻的道理。特別適合中小學生。
還沒讀完,感覺讀這本書不是給孩子寫的,其實就是自己的經歷和自己對某些事情的思考,想法,感悟寫寫而已,沒有什么指導性的方法,也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作者自己的經歷和想法。給孩子看,這個孩子需要長得三四十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