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書中,全美教師雷夫結合三十年教育的經歷,為新老教師們源源不斷地輸入“養分”。他認為,剛踏入教學之門的年輕教師,需要鼓勵和支持以度過初的艱難歲月;處在迷惘中的中年教師也需要睿智的建議,以辨明未來的方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則需要吸收新穎的創意,在發揮寶貴經驗的基礎上,讓教學更加熠熠生輝。
本書告訴教師們該如何應對三個不同階段里的各種境況,同時就課堂管理、學生激勵及如何保持飽滿的教學熱情等方面,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種種建議,引導同行們善用自身的教學經驗,舉一反三,使教學更上一層樓;并鼓舞老師永不要被困難所動搖,永不放棄對教學的熱情。 推薦序 一句句肝膽相照的心里話
李鎮西
至今還記得次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時所受到的感動。棒球隊,樂隊,經典閱讀,電影俱樂部,莎士比亞戲劇,還有教室里的銀行和拍賣會……一間小小的教室,竟然發生了那么有意義又有意思的故事。這些故事,凝聚著雷夫的愛和智慧。中國的無數教師,因為一間教室而認識了一位教師,知道了“雷夫”這個名字。
今天,我讀了雷夫的新著《說給老師的真心話》,再次被感動。我認為,這本書所蘊含的思想與智慧,帶給讀者的收獲,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絕不亞于《第56號教室的奇跡》。同樣的教育理想,同樣的教育理念,同樣的真誠與樸實,兩本書側重點則各有不同。
第56號教室的奇跡》帶給我的是妙趣橫生的開心,《說給老師的真心話》帶給我的是豁然開朗的啟迪;《第56號教室的奇跡》展示的是模式、操作和一個個奇思妙想的“鬼點子”;《說給老師的真心話》提供的是建議、叮嚀和一句句肝膽相照的心里話;《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讓我看到雷夫在陪伴著孩子們成長,《說給老師的真心話》讓我感到雷夫正激勵著同行們前行;《第56號教室的奇跡》綻放的是一間班級教室的艷麗與芬芳,《說給老師的真心話》敘述的是整個教育人生的曲折與精彩……讀著《說給老師的真心話》,我非常自然地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是美國版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和《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樣,《說給老師的真心話》的載體依然是故事,這些或饒有趣味而又令人驚嘆的故事,都是雷夫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雷夫這樣寫道:“這種頗有戲劇性又很殘酷的故事是所有老師們都曾經歷過的。雖然這些故事很適合制作成廣播劇或好萊塢片子,但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沮喪真的會極大地挫傷老師的教學熱情和對未來的信心。”然而,雷夫正是在這種“沮喪”中堅守著自己的“教學熱情和對未來的信心”,迎接著一個又一個挑戰,收獲了自己的成長。
在中國,我們愛說“專業成長”。其實這都是教師自己的事,因為人才是“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更別說什么“打造”了。所謂“生長”自然是生長者自己的事,這是其他任何人無法替代的。當然,“生長”需要時代條件,需要環境支持,需要土壤、陽光、空氣和水……但成長是每一個成長者的自覺選擇、自我培養和自由發展。試問,陶行知是誰“培養”的?晏陽初是誰“打造”的?蘇霍姆林斯基又是誰“提升”的?還有斯霞、錢夢龍、于漪、孫維剛……不都是自己“生長”起來的嗎?今天,讀了《說給老師的真心話》,我想再強調一遍:任何教師的專業發展,都是一個自己培養自己的過程。
雷夫也正是如此。在這本書中,雷夫根據自己的教育經歷,將教師的職業生涯分為“起步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三個階段,并對分別處于不同階段的年輕教師、中年教師和老教師提出真誠的建議。這些建議全都來自雷夫自身經歷的經驗和教訓。于是,讀這本書,我們實際上是在感受雷夫的成長史:他初出茅廬的熱情與碰壁,他遭遇挑戰時的彷徨與堅韌,他面對難題時的沉思與從容,他取得成功時的激動與開心,還有他與一個又一個頑劣孩子的較量,還有一次次內心掙扎沖突后戰勝自己的勇氣與自豪……而這一切都是通過一個個生動曲折、跌宕起伏甚至驚心動魄、懸念迭起的故事呈現出來。
比如,開學天,雷夫給孩子們介紹了課表后,又講午餐對身體的重要性:“我提醒他們,為了身體健康和學業進步每天都要吃午餐,還慷慨地告訴孩子們,萬一他們弄丟了午餐劵,我可以為他們先墊付。”這么有愛心的老師按說應該讓所有孩子感動,然而——一個男孩向他豎起了中指!雷夫寫道:“雖然這是個地球人都明白的手勢,可是由一個十歲的孩子對著老師做出來,的確令我目瞪口呆。”但故事的結尾,雷夫這樣寫道:“經過我的不懈努力,喬伊在課堂上的表現還能說得過去,我們相處的那一年也算是不錯。畢竟姜還是老的辣呀。”
又比如,一個叫艾迪的男孩找到雷夫老師,主動要求參加莎士比亞戲劇班,雷夫非常高興。但寒假回來,“開學天,艾迪突然眼淚汪汪地來找我,說他要退出莎劇班,因為他媽媽反對他放學后還要繼續排練,要他放學后立即回家。”但不久雷夫發現:“所謂他媽媽堅持讓他趕回家那些話竟然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實際情況是艾迪根本受不了排練莎劇的那份辛苦,是他自己打了退堂鼓。”雷夫懵了,他感到了沮喪:有太多時候,你盡心盡力去幫學生,結果卻發現一切都如竹籃打水!但雷夫沒有因此而對所有孩子失去信任,他這樣提醒自己:“盡管班上有一個孩子向我撒謊,自暴自棄,但我決不能就此消沉,畢竟還有四十多個孩子正等著我給他們講解莎士比亞呢!”
再比如,雷夫從教不久給學生講天文,他自信滿滿,以為“大學那幾年,我曾在洛杉磯科學博物館和格里菲斯天文臺做過兼職講解員,對如何給在校學生做解說可謂得心應手。”為了把課上好,雷夫還準備了一些卡片,以幫助孩子們查找自己的星座,然后對照雷夫為他們打印出來的星座表,來預測他們的未來。按說這樣的設計是非常有趣的,而且雷夫講得“既有條理,又有熱情,還試圖在演示時做到生動有趣。我希望孩子們能開懷大笑。”但結果呢?卡片剛一發下去,一個小女孩就哭了起來,“不到一分鐘,至少七八個孩子都跟著哭了起來。” 這就是雷夫的從教之初,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課上得越來越好,對他們也愈發了解了,大家相處得十分和諧。”
每一次意外都是智慧的考驗,每一個頑童都是意志的磨礪,每一道難題都轉化為課題,每一回絕望都蘊含著希望。這就是雷夫的“成長”。
雷夫所有的“真心話”都是通過自己的故事娓娓道來。當然,我在引述這幾個故事時,只說了開頭和結尾而省去了“過程”。這個過程正蘊含著雷夫的愛與智慧,還有堅韌。我相信,讀者通過《說給老師的真心話》細細品味一個個“過程”時,將不僅僅是感動,還會想到自己的教育和自己的成長。
本書讓我特別感動的還有一點,就是雷夫展示出來的他真實透明的內心世界。這種真實透明體現于他的“實話實說”。毫無疑問,雷夫是一位有著世界聲譽的偉大教師,但他絕不是身處云端的“圣人”,而首先是一位始終站在教室里的一線教師,所以他的講述和建議特別“接地氣”。
比如:“即使我每天這樣努力,可還是不盡人意。其實,教師這個職業讓我們倍感沮喪、艱難和疑惑事出有因:我們努力教導孩子要有榮譽感,而這個世界卻讓他們不斷面對恥辱;我們努力說服孩子要做正派人,而這個世界不僅濁流當道,而且還有媒體為其鼓吹、大眾為其歡呼!當然教書也絕非一無是處,隨著時光流逝、經驗的積累,你的日子會漸漸好起來。你不會僅從教三年就成為老師,那是不可能的。各行各業真正杰出的人無不需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時間。也許在新聞與故事中你會讀到某位傳奇般的老師,但那通常不過是廣告或虛構罷了。秀的園藝師、建筑師、音樂家、棒球手還有老師,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
可貴的是,雷夫并不因此而放棄努力。這讓我想到羅曼羅蘭的一句話:“真正的英雄主義只有一種,就是看透了這個世界并依然熱愛它!”雷夫的身上就體現了這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從《第56號教室的奇跡》到《說給老師的真心話》,雷夫寫了四本書。這些書傳到中國,都受到歡迎,原因是這些書的理念和做法體現了我們國家正在倡導的“素質教育”。
但有趣的是,盡管雷夫的全部實踐都展示了什么是素質教育,可他的書中根本就沒有“素質教育”的說法。甚至他次到中國來的時候,根本聽不懂“素質教育”這個詞。
幾年前的一次研討會上,主持人讓我用“雷夫聽得懂的話”給他解釋一下什么叫“素質教育”。當時我拍了拍雷夫的肩膀,一字一句地說:“素質教育,就是——教育!”雷夫沒反應過來,迷茫地看著我。我接著說:“您所做的教育,就是素質教育!”但他的眼神依然迷惑。我停了幾秒鐘,接著說:“也許雷夫你更糊涂了,既然是‘教育’,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素質’二字呢?我打個比方吧,本來雷夫就是你,但是后來很多人都說他是‘雷夫’,而那些雷夫其實都是假雷夫,為了把你和那些假雷夫區別開來,我們就把你叫做‘真雷夫’。如果有人要問我,‘真雷夫’是誰呀?我會說,真雷夫就是雷夫!”雷夫開始笑了。
我繼續說:“我們現在所說的素質教育的內容,什么發展呀,什么生動活潑呀,什么把人當人呀,什么培養創造呀,等等,這不就是教育本來的內容嗎?不就是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嗎?教育本身不就是提高人的素質的嗎?從孔夫子的六藝,到現在的德智體美勞,不就是素質要求嗎?有誰說過教育不以人為本呢?有誰說過教育應該畸形發展呢?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的教育卻越來越遠離當初的起點,越來越違背當初的含義,教育越來越假,越來越無視學生的素質,于是為了強調教育的本質,我們便提出了素質教育這個概念。就像糖本來應該是甜的,但居然有許多假冒偽劣的糖就是不甜,于是我們去商店買糖的時候,就給營業員強調,我要買‘甜糖’;同樣,我們可能還會去買‘酸醋’,去買‘咸鹽’!成都火鍋很有名,但假冒成都火鍋的也不少,于是有人開成都火鍋時,便特意在招牌上寫明‘正宗成都火鍋’。因此,‘素質教育’這個概念是多余的,但現在不得不出現這個詞,這是中國教育的無奈!”
雷夫一邊聽一邊向我不住點頭,一臉的笑容,甚至有些興奮。我講完之后,他和我握手,不但表示聽懂了,而且表示贊同。
我至今對這個解釋還是比較滿意的。其實,我說的不過是常識。雷夫遵循了這些常識,他的教育便創造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他說出了這些常識,自然就是“說給老師的真心話”。
讓我感動的是雷夫這樣的真心話——
這是我寫的第四本書。我的書都是關于如何教導孩子,以及我是如何在他們身上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的。許多有愛心的讀者忍不住問我:你有私人生活嗎?
當然有。之所以不寫我的家庭,是因為我覺得沒有人會對這些感興趣。結果倒好,貌似我這個人只知道埋頭教書了。雖然我很多時間是在教室里度過,但那不是我的全部。24小時辛苦過后,家庭才是我休憩的港灣。換句話說,你的家人才是你堅實的臂膀。
壓力太大時,不妨暫時躲避。將近三十年的教學讓我認識到,大多數情況不會十分急迫,除了學生想要自殺或開始逃課。大部分壓力——不管令你多么痛苦難眠——其實一覺過后就覺得沒那么可怕了。無論是憤怒的家長威脅要找校長,還是哪個同事粗魯無禮,抑或是讀到哪篇文章指責教師拿錢太多、干活太少什么的,統統別理。
去玩飛盤吧,去跳舞、打保齡球,去高爾夫練習場練練球技。逗逗小狗,做道美味佳肴或在花園里打理花草,散散步,或隨便干點令你開心的事。除了陪伴家人之外,我個人減壓的方法還有彈吉他、看棒球賽。
總之,如果你倒下了,除了貢獻一篇不錯的新聞報道外,無益于任何人。但你的學生需要你,需要你的力量和激情。只有拋開拯救整個世界的念頭,你才能活得健康長壽,終作出更大的貢獻。
跟成千上萬的老師一樣,我幾乎每天都在勤勤懇懇工作著。選擇這一職業我很自豪,但我也知道勞逸結合的重要。我經常利用周末、假期等業余時間加班加點地工作,盡管如此,我也不忘每周都和太太芭芭拉共進幾次浪漫的燭光晚餐,或去看電影、健身。別忘了,我還要再教470年才能為芭芭拉換來新廚房呢,假如現在我垮了,她就永遠得不到新廚房了。
放手絕不是自私,今天的問題大多可以等到明天解決。假如你在喘口氣、醒醒腦的時候感到有些愧疚,覺得自己不是個好教師,就想想莎士比亞《亨利五世》第二幕第四場中的一句臺詞吧:
父王啊,與奮不顧身相比,愛惜自己的生命算不上什么罪過。
這樣的推心置腹,讓我們感到雷夫真是把心掏給我們了。他哪里是遠在天邊的美國教師啊,他分明就是和我住同一小區的鄰家大哥嘛!
第56號教室的奇跡》套裝全2冊 ( 入選中國小學圖書館基本書目)(各地教育局、重點學校團購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推薦,榮獲“影響教師的好書推薦獎”,美國總統、英國女王、歐普拉同時推薦。)
成功無捷徑:第56號教室的奇跡(“全美教師”雷夫暢銷力作!美國總統、英國女王一致推薦!感動世界上億教師和家長,轟動中國教育界!見證教育榮光,點燃孩子學習熱情!各地教育局、學校爭相團購!雙螺旋文化)
美國知名教師雷夫新作,三十年愛與智慧教育總結
美國總統、英國女王一致贊譽
感動眾多教師和家長,轟動中國教育界
寫給廣大教師的暖心告白書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聯袂推薦的教師
這本《說給老師的真心話》不同于雷夫之前的書,它提供的是建議、叮嚀和一句句肝膽相照的心里話,敘述的是整個教育人生的曲折與精彩。雷夫是有著世界聲譽的偉大教師,是始終站在教室里的一線教師,他的講述和建議特別接地氣。——教育專家李鎮西
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
總統國家藝術獎
全美教師獎
美國著名雜志《父母》年度“成長獎”
美國媒體天后歐普拉“善待生命獎”
英國女王頒發的不列顛帝國勛章
1981年畢業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為美國洛杉磯市霍伯特小學的五年級教師。
30年來,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一直在霍伯特小學擔任五年級的老師,該校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且多出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創造了轟動全美的教育奇跡,被《紐約時報》尊稱為“天才與圣徒”。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
總統國家藝術獎
全美教師獎
美國著名雜志《父母》年度“成長獎”
美國媒體天后歐普拉“善待生命獎”
英國女王頒發的不列顛帝國勛章
1981年畢業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現為美國洛杉磯市霍伯特小學的五年級教師。
30年來,雷夫艾斯奎斯老師一直在霍伯特小學擔任五年級的老師,該校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且多出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創造了轟動全美的教育奇跡,被《紐約時報》尊稱為“天才與圣徒”。
在第56號教室里,雷夫老師獨創的閱讀、數學等基礎課程深受孩子們喜歡,他們如著迷般每天提前2小時到校,放學后數小時內仍不愿離去。
學生不僅取得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的好成績,而且雷夫還引導他們的人格成長,以“成功無捷徑”作為學生的指導思想;他所提倡的“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甚至與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獨”不謀而合。
在這種引導下,孩子們的品行發生了令人驚異的變化,個個謙遜有禮、誠實善良,收獲了受用一生的財富——高尚的人格和堅韌的信念,長大后他們紛紛順利進入哈佛、普林斯頓、斯坦福等美國的常春藤名校就讀,一時間成為美國教育界的佳話。
已出版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掀起了世界性的新教育熱潮,《時代周刊》、《紐約時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等中外媒體一致盛贊,持續名列各大網站、書城教育暢銷榜前列,是全國各地教育局、學校爭相團購的教育勵志書。
推薦序一句句肝膽相照的心里話
前言從西斯廷教堂到芭芭拉廚房/
及時部分遙想青蔥歲月
及時章艱辛之地/
第二章一年之計/
第三章天有不測風云/
第四章啟動孩子的內在力量/
第五章沉默是金/
第六章減壓——留住你教學的“本錢”/
第七章平常心/
第八章見仁見智/
第九章家庭才是根基/
第十章善妒之人/
第十一章學以致用之道/
第二部分成長與收獲
第十二章艱澀的日子/
第十三章中等生之我見/
第十四章無規矩不成方圓/
第十五章睜大你的雙眼/
第十六章軟銷售/
第十七章秘密武器/
第十八章托馬斯杰斐遜犯了個大錯/
第十九章代價/
第二十章開發新地域/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第三部分步入名師講堂
第二十三章每天進步一點點/
第二十四章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二十五章通往天堂的階梯/
附錄A24小時的教學實錄/
附錄B莎劇啟示錄/
后記:永不退縮,決不放棄!/
致謝:一切都得感謝家人和朋友/
減壓——留住你教學的“本錢”
事實上,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你可能就走上了一條讓你的生命之花過早夭折的不歸路。
你的有些學生從來就不是早晨八九點的太陽,他們會帶來許多問題,就是超人也奈何不了他們。盡管如此,許多好心的決策者和普通大眾依然竭力要求老師教好每一個學生。可是有些孩子,即使老師為他們操碎了心也收效甚微。
請年輕的老師記住,所有的學生都值得我們付出最多的關懷,好老師從來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但是,要幫助一個刺頭,也請量力而行吧。你不可能、也不應該負責解決他的一切問題。如果你聽信那些政客或慈善家們的夸夸其談,以為當老師的就應該拯救每一個人,你將會在挫敗中跌入失望的谷底。
C老師是位可敬的小學老師,一向對學生關懷備至,即使在教工例會上,她也常向人討教好的教學法。她每天早出晚歸,總是想盡辦法,一心要把課堂變成一個嚴肅認真又溫暖活潑的學習場所。
有一年,她帶了一個刺頭班。班上十來個男孩在校園里橫行霸道,在教室里胡作非為。有幾個竟能在上課時溜出教室和教學樓,翻過五米高的圍墻,逃得無影無蹤。這種情況在這樣的公立學校太司空見慣了,C老師也求助無門。后來學校好歹截住了這幾位不可救藥的逃學少年,把他們“押回”教室,就這樣,他們在路上也是不停地互相咒罵、推搡、吐痰。
C老師要求自己必須挽救他們,社會也是這么要求她的。如果不能幫這些孩子通過考試、將來成為合格的公民,那就是她的失職。站在客觀的立場上,誰都看得出這其中的荒唐。但是,確實有許多像C老師這樣的班主任,內心深處已接受了強加在他們身上的那些無理要求。
C老師雖年齡不大,卻有心律不齊的毛病,醫生也曾警告她多注意休息。可她背負的工作壓力實在太大,突然心臟問題告急,暈倒在講臺上。就在她被抬上擔架、推進救護車時,那幾個她付出了多少心血的男孩子跟在后面大聲嚷嚷:“死了才好呢!”
C老師后來很幸運地康復了,又回到了講臺。可等待她的又會是什么?
D老師的運氣就沒這么好了。
我和D老師一起任教許多年了。她是一位非常嚴格的好老師,兢兢業業,從不缺課,她的學生也都很勤奮,許多學生經過她的一年的調教后進步很大。D老師身材苗條,很注意保健,從不吸煙,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她待人親切又很敬業,不過,有時我發現她因為某些刺頭學生的“惡行”而情緒低落,特別是學校的規章制度無法追究他們責任時。我清晰地記得,有24小時,她非常惱火,因為一些學生在衛生間墻上亂涂亂畫,而他們受到的懲罰僅僅是擦去那些涂鴉。她覺得懲罰太過稀松平常,不夠嚴肅。她就是這樣,對學生關愛有加,盡心竭力,很多方面卻又無能為力。
忽然有24小時,她突然去世。那是一個星期二,她在教工例會上還跟往常一樣,我們就學校新近發生的一件事進行了簡短的交流,然后一起走向停車場。她回家之后,當晚死于中風。她年齡并不大,但二十五年的從教生涯包含了太多沮喪與艱辛,最終耗盡了她的生命。做老師的,每天都要應對那些惡毒的刺頭、冷漠的家長以及職業本身的壓力,而這是要付出代價的啊!雖然我不是醫生,但可以想象,她的尸檢報告上一定寫著“過勞死”三個冷冰冰的字。
年輕的老師要當心,你所從事的是一份充滿壓力的工作。你會經常讀到一些批評性文章,聽到一些無情的指責,說老師們如何如何不知足。是啊,的確有些怠惰的老師,每天一到下午三點就溜之大吉,還要享受長長的暑假時光。想想每年老師有多少假期,難怪有人會說我們拿的薪水太高了。
那些抱怨的聲音只說出了部分事實,這對大多數老師是不公的。許多老師每天早早來到學校,下班后很晚才回家,假期也常用來規劃未來的教學,或傷心地反思往日的失敗。曾經的失誤,錯過的機會,時時浮現在他們的腦海。別人以為他們會到海邊享受陽光燦爛的日子,而事實上他們往往獨自待在家里,為了更好地教學而冥思苦想。
在從教早期,你一定會面對一些冷冰冰的事實。不管付出多大努力,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因素阻礙著你。一般人認為,孩子在校的成績與老師密切相關,但事實并非如此。其實孩子的不和諧的家庭比老師的影響力更大,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態度、潛能發揮以及未來的發展。
看來這是個無解的難題。有些老師在貧困和暴力家庭面前被碰得頭破血流,最終敗下陣來。他們舉起雙手,在辛酸的淚水中發出哀嘆:“我該怎么辦?尚未沖鋒陷陣,就已經一敗涂地了!”
好老師從不放棄,希望永遠在前面,這是他們教學的動力。但是,你那英雄或超人情結必須在現實面前冷卻下來,你不可能解決所有孩子的問題。是不是每個孩子都該得到你較大程度的關愛?當然!該不該放棄某個刺頭孩子,不再為他費心勞神?不該!但是,請允許我,也許有點不合時宜地向你提一點建議:
有時候,你需要回到你溫暖的家,將一切都扔在腦后。
這是我寫的第四本書。我的書都是關于如何教導孩子,以及我是如何在他們身上花費大量時間精力的。許多有愛心的讀者忍不住問我:你有私人生活嗎?
當然有。之所以不寫我的家庭,是因為我覺得沒有人會對這些感興趣。結果倒好,貌似我這個人只知道埋頭教書了。雖然我很多時間是在教室里度過,但那不是我的全部。24小時辛苦過后,家庭才是我休憩的港灣。換句話說,你的家人才是你堅實的臂膀。
壓力太大時,不妨暫時躲避。將近三十年的教學讓我認識到,大多數情況不會十分急迫,除了學生想要自殺或開始逃課。大部分壓力——不管令你多么痛苦難眠——其實一覺過后就覺得沒那么可怕了。無論是憤怒的家長威脅要找校長,還是哪個同事粗魯無禮,抑或是讀到哪篇文章指責教師拿錢太多、干活太少什么的,統統別理。
去玩飛盤吧,去跳舞、打保齡球,去高爾夫練習場練練球技。逗逗小狗,做道美味佳肴或在花園里打理花草,散散步,或隨便干點令你開心的事。除了陪伴家人之外,我個人減壓的方法還有彈吉他、看棒球賽。
總之,如果你倒下了,除了貢獻一篇不錯的新聞報道外,無益于任何人。但你的學生需要你,需要你的力量和激情。只有拋開拯救整個世界的念頭,你才能活得健康長壽,最終作出更大的貢獻。
家庭才是根基
我愿意做個沉默的人。
教工培訓課上,培訓專家一邊在PPT上演示,一邊夸夸其談地強調考分的重要性時,我保持著沉默。新學期開學,我領到了近期的閱讀課本,該書前言竟大言不慚地吹噓“該系列將為所有孩子的識字和閱讀帶來革命性突破”,我依然保持著沉默。當聽到某個區教育局官員發表言論,表示一定要統一步伐,讓所有學生同24小時、以同一速度閱讀同一教材時,我繼續保持沉默。我固然鄙夷那些觀點,但是人微言輕,即使舉手反對也根本無人理睬。
不過,有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一直讓我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歷任總統、一些作家、改革家甚至脫口秀主持人都不斷拿這個話題說事,看來是該有人站出來揭露這個皇帝的新裝了。
下面是我從《洛杉磯時報》網站上摘錄的一句話,這句話在善意的人們那里可能版本不盡相同,但含義一致,盡管他們都錯得離譜。
“研究結果一再表明,在兒童教育方面,學校老師是惟一的核心因素。”
大錯特錯!別忘了,我可是在學校里摸爬滾打了三十幾年的老教師,對此太有發言權了。
公平地說,老師的確能改變學生的命運,而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都有可能發生,但以此斷定老師為學生成功的惟一核心因素實在荒謬。有人盡管稍作退讓但仍固執地堅稱,至少在兒童學業進步方面,老師是核心因素。
我仍然不同意這種觀點。要知道,相對于老師、教育體系、教材等,一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絕非同一個重量級的。
年輕的老師,你可別誤解了。是的,你的確能改變、提升甚至拯救一個孩子。積極樂觀當然是老師的基本素質,但由此忽略學生家庭的作用,那就未免太幼稚了。面對一些冷漠的或者更糟糕、粗暴無禮的家長,你的“擊球”成功率比棒球賽場上遇上了山迪柯法斯(注:美國棒球史上具主宰力的左投手。)還要低得多。
同樣可嘆的是,有些很好的父母卻深陷貧困的泥淖,在生存線上痛苦地掙扎著。毋庸置疑,貧困多方位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明眼人都能一目了然地發現,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營養不良加上缺乏書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學業。另外,很多這些家庭的父母都打幾份工,他們分身無術,沒有精力幫助孩子們規劃和實現個人目標。全美約有1500萬生長在貧困家庭的孩子,沒有哪個老師能否認這樣的現實——這些孩子學業成功的希望很渺茫。
事實上,我深知,來自家庭的情感呵護和經濟能力才是決定孩子學業成功與否的核心因素。
歷史盒
教學初期,我在幼兒園和小學三年級任教,后來轉教一個五、六年級的合班。當時的課本主要講述美洲印第安人時期到美國內戰的那段歷史,很枯燥。教學中我發現,要想讓學生喜歡歷史就一定得讓它有趣,在方式方法上必須靈活多變、不斷地翻新。
因此,我不僅增加了各種歷史游戲,也讓他們觀看了很多歷史紀錄片。過程中我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便是對歷史感興趣的學生也記不住很多歷史事實,像時間、地點和人物等。用學生的話說,就是課上所學的東西,不久又還給老師了。
這也是為什么我想出歷史盒的緣由。它除了能幫他們學好基礎課程外,主要是讓他們將這些歷史事實串聯起來,在對本國過去的事件有一個宏觀了解的基礎上,更好地迎接自己的未來。
我來詳細介紹一下歷史盒的制作過程。首先我從一家辦公用品公司訂購了一批索引卡片盒,這種盒子賣得很便宜,是塑料做的,能裝下3×5英寸大的索引卡片,還配有一套按字母排序的分隔板和約五百個卡片,足夠學生用一年。
每星期我事先會發給每人一張單子,上面列著這星期要學的十五到二十個歷史人物、地名或術語。每張索引卡片上事先已經分別寫了對它們的簡短描述和釋義,學生只要在空白處填上名稱即可。這些術語、人名等都是我從使用的歷史書上摘錄的,如果你想更簡便、快捷,不妨上網搜尋“SparkNotes歷史學習卡片”。只要花上十五到二十塊,就可得到五百個學習卡片,盡管用不完,可這些卡片的確是很棒的學習工具,小學五年級到高中都適用。
課間休息或在家時,孩子們喜歡三三兩兩地湊在一起學習,利用卡片和單子互相提問并填寫答案。毫無疑問,這一小小的改革不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增進了他們對歷史的了解,也讓教學變得更有趣了。
改革并不一定要弄得驚天動地,惹人注目。簡簡單單地引導一群學生讀一本特意選擇的名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可以讓你一整天熱血沸騰,充滿干勁。如果老師能偶爾將區教育局指定的教材暫時束之高閣,嘗試點新穎的,這也絕非離經叛道之舉。請大膽嘗試吧,也許讀一讀道格拉斯亞當斯的《銀河系漫游指南》(注:著名科幻小說,后改編成電影)會讓學生開懷大笑。正如亞當斯書中教我們的那樣,永遠不要恐懼,同時帶上你的毛巾。
嘗試新事物吧,這不僅讓你的工作充滿情趣,也會讓你變得更好。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的確,教書這行常常會讓你覺得孤獨無助,讓你陷入單打獨斗的境地,但情形也并非總是如此。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老師是全能的,為了能幫助孩子發掘他們較大的潛能,變得超凡,你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假如你能跟人合作,你的課堂,甚至你的整個生命都將會全然不同,你會變得更加快樂,肩上的壓力也能得以減輕。
三十余年的教學生涯讓我身邊聚集了一幫能力非凡的朋友,正是憑借他們的才華和本領,我才能夠讓56號教室風生水起,成千上萬孩子的未來也因此改變。
當然,這樣的局面需要多年的積累才能慢慢形成。不過,對于堅定地將教書作為終生職業的老師來說,時間根本就不是問題。另外,據我的經驗,那些真心實意想幫助學生的人,只要他們加入了霍伯特小莎士比亞人這個大家庭,就沒有一個人愿意離開。
很多老師選擇小組協同教學方式,這當然是種很棒的教學法。幾位不同科目的老師在一起分工合作,不僅能克服之前難以完成的教學任務,效率也會大幅提高。
不過,我在這里提到的協同合作是另外一種模式。但凡有過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他們的眼界定會更開闊,對學生的期望值也更高。但現實是,盡管你的理想很美好,目標很宏大,可囿于你的個人能力,很多時候,目標再怎么遠大你也只能望洋興嘆。
盡管我所在的霍伯特小學就有一些很棒的同事,但他們也并不總是有時間,也不是樣樣都幫到我班學生。有時候,為了尋找幫助,你得將目光放到校外。我很幸運地在校外遇到了一些非常杰出的人才,由于他們無私的幫助,一個公立學校平淡無奇的小小56號教室才變成了一個讓孩子們酷愛學習和倍感歡樂的場所,毫不夸張地說,這奇跡正是他們這群人創造的!
找到這些杰出人才可不容易。事實上,當時我只是模糊地意識到,尋求校外人才這主意不錯,但至于他們怎樣才能幫到學生,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有一點我十分明白——他們不僅要適合我,更要適合我的學生。
這件事是要冒一定風險的,就像霍華德霍克斯(注:好萊塢導演,執導了大量冒險、動作、警匪片)所拍的電影一樣,我要找尋的必須是專業人士。在我眼里,一名真正的專業人士,他(她)首先必須守時;其次,必須對工作嚴肅認真。假如你是一位專業的舞蹈老師,無論你的授課對象是一位電影明星還是十歲大的孩子,應保持同樣高標準的職業操守。另外,專業人士必須穿著得體。跟人意見相左時,應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處理。
現在,請諸位認識幾位杰出的專業人士吧,由于他們鍥而不舍的努力,才使56號教室成為了學生的福地。讀完下面的故事或許對你也有一定的啟發:原來你要找尋的專業人士恰恰就在不遠處等待你的呼喚。
雷夫是天才與圣徒,更是教育體系應該起而效仿的對象。和這位老師一年的相處,改變了這些孩子的一生。
——《紐約時報》
他的學生已經達到了傳統教育的頂點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數學、哲學和莎士比亞戲劇方面的表現為他們贏得了名校的通行證。
——NPR(美國國家公共電臺)
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國有趣、有影響力的教師……在洛杉磯霍伯特小學,第56號教室里的五年級學生所上的重要的課程之一就是謙遜,艾斯奎斯相信“角色榜樣”是教師們要做的重要的事之一。如果每個教師都像艾斯奎斯那樣既有技巧又精力充沛的話,我們就不再需要標準化測試了。他學生的閱讀和數學成績遠在霍伯特平均分之上。
——《華盛頓郵報》
艾斯奎斯宣揚努力付出的價值、誠實的自我反省,以及追尋自我道路的勇氣;雷夫是當代的梭羅。
——《每日新聞》
艾斯奎斯是惟一一位獲得總統“國家藝術獎”的教師,同時他還獲得諸多其他獎項,包括“全美教師獎”以及歐普拉的“善待生命獎”等。艾斯奎斯的書是焦慮的同行和父母們的精神明燈。
——《西雅圖郵報》
如果你能提煉出雷夫艾斯奎斯老師的精華,把它裝在瓶子里賣給渴望得到教師的學區,你會成為百萬富翁。
——《達拉斯早報》
雷夫老師的出現意義深遠,他讓千千萬萬抱怨教育的老師看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可能性,即使我們無法像雷夫這樣瘋狂,至少我們知道,教育蘊含著無限可能。
——新教育實驗教師專業閱讀項目組
雷夫艾斯奎斯和他的第56號教室,確實是無數父母向往的教師和教育圣地。這位令人敬佩的美國教師,用超凡的勤奮和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師職業發展過程中的探索與思考。雖然國情不同,文化背景各異,但我們仍能從書中發現中美教育面臨的許多相似之處。了解這些相似之處,或許有助于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教師職業的確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選擇這項職業,意味著教師的眾多放棄和傾其精力的奉獻。當然,其所收獲的成就感也是其他任何職業所無法達到的。
——《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主編 郜云雁
這本書很淺顯易懂,適合小學老師看。書中提到了這位全美最佳教師的各學科的教學方法,當然也包括他的教育信念,有心的教師可以借鑒一下。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系列,因為看了第一本感覺不錯,于是也把后面的幾本都買了
去年曾經看到過一些批評56號教室的文章。這個本來就是見仁見智的說法。今年還是迫不及待地買回來這本雷夫的新書。其實這本書不錯,以教師的角度介紹與學生相處得點點滴滴,很多類似的情況我也經歷過。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越來越覺得現在孩子跟以前比成熟太早,懂得的也很多。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教育好我那群可愛的孩子們,我也一直閱讀一些教育書籍,這本還是不錯的。很好。很多例子能很油感觸。但是,我需要在現實行動中好好磨練。不管哪一個國家的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很相似,值得借鑒。
這本書里,提供了大量關于教學的經驗和方法,當然還有觀念。對于我們這些缺乏這類教育經歷的人來說,很有啟發性。有些方法和理念同樣適用于家庭教育。
做一名教師是讓人心碎的,在為學生無私付出的同時還要面臨行政上、機構上,甚至來自家長的各種阻力。在這個崗位上持續付出的人們值得敬佩。
一本充滿著教育思考和教育智慧的書。讀了之后,很多事情似乎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很多困惑似乎曾經也困擾著我們,它無窮地貼近我們的心靈,從中學到了不少知識,很好。
這里沒有高深的理論,作者將30年的教育實踐娓娓道來,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一份教師對于學生執著的愛。我們讀到了奉獻、讀到了愛、讀到了專業,也讀到了感動。
很好的書。觀念簡單但是實用。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并給與正確的引導。雖然國情不一樣,但是有很多的方法值得中國的老師們學習。當教師已經十一年了,今年初當班主任,惶恐興奮疲憊多種情緒百感交集,而此書中的經歷讓我發覺自己還有很多未做好的地方,還有很多可提升的空間。雷夫老師的職業精神和業務素養令人欽佩,他是如此熱愛他的事業,我們真該向他致敬,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完這本書發現,雷夫創造的奇跡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們有一顆愛教育,愛學生的心!
這是我看雷夫的第四本書了 拿到后非常喜歡 雖然講的是小學的 但是里面共性的內容非常多 可以從雷夫的文字中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 體會教育的美好
美國知名教師雷夫新作!美國總統、英國女王一致贊譽!入選中國小學圖書館基本書目,榮獲“影響教師的好書推薦獎”
這本書有網友給我推薦過,也在網上看過一些介紹。看過,的確不錯。 雷夫老師被譽為“全美最好老師”,果然名不虛傳!
千呼萬喚,終于把雷夫老師的這本新書盼到手了,包裝和內涵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很不錯,迫不及待地推薦給身邊的同事了。
對我幫助很大,是含金量非常高的書,雷夫老師是值得所有基礎教育老師和家長學習的榜樣
這本書是雷夫寫給老師的,話語特別樸實,就像一個朋友在和你聊天一般,值得購買!
不僅適合于老師,也適合于其他各行各業的人看,雷夫其實是在講做人,做一個不畏挑戰,又勇于承擔的勇者
雷夫老師總能寫出我的心里話。這是我看過的教育方面最好的書。
送給老師了,希望孩子的教室里也有奇跡發生呢
很滿意,雷夫老師的書寫的很好,一下子買了兩本。
在圖書館中無意間翻開一本《56號教室》,沒想到自己竟被雷夫先生吸引,希望成為先生一樣的人。會很困難,但是不怕。
難得的好書,看了這本說給老師的真心話,覺得自己有很多不足,應該好好學習雷夫老師的教育精神,多多反思,爭取做得更好。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位平凡的老師在講授自己這三十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以及感悟,其中并沒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細細想來,其中還是有很多小的細節表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的專注與熱愛。
書中說的很對,雖然中美文化有差異,但對于教育的很多渴望是相同的,教師在教學中遇到了問題也是有很多相似點,對于老師的要求也是這樣。此書中的老師可以用完美來形容,真誠,智慧,全身心地將心放于孩子那里。讓我堅定了追求做為一名優秀的老師,真得要腳踏實地做一些事情。
從書中學到很多,獲益良多。曾經有幸看過一篇關于第56號教室的文章,當時已經很佩服雷夫老師了,現在又有機會拜讀這本書,非常高興,一口氣讀了一大半,結果讀到太晚了,不夠睡了!
56號教室的奇跡系列我都買了,是雷夫老師的粉絲,向他學習,每一本書都給我不一樣的啟示。想買的抓緊入手吧。
之所以選擇外國作者寫的課堂管理的相關內容,因為從我所接觸的本校老師來說,真正能做的很有效而讓孩子們繼續有興趣聽課的寥寥無幾,所以想參照一下其他國家的管理方法。從目錄來看,應該不錯。希望能幫到自己,幫到孩子。
這本書的性價比很不錯。書中講述了這位老師教導學生的技能、人格和信念,分別從品格、閱讀、數學、藝術、考試幾個方面展開,強烈的感受到這位老師對學生的愛心和培養,個人覺得是一本適合家長和老師閱讀的書,從中會的都很多啟示
收到書后就開始利用業余時間看這本書.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完,但很被里面的內容所吸引.希望我們的學校能多些像雷夫這樣的老師.同時,也希望家長能像雷夫一樣教育孩子.這樣孩子們肯定會更優秀。
雷夫真是個好老師,如果是這樣一位老師,很難不出成果,不出好的學生。他簡直是時時刻刻都在以身作則,不放過任何一個時間去引導孩子,只要跟孩子在一起。不僅自己是個有才華,有思想的人,而且把這些都放無限地運用到引導孩子中。收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