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夢的剖析,提出“潛意識”與“俄狄浦斯情結”等重要概念,標志著精神分析體系的正式建立。深刻影響了人類看待自我和世界的方式,與《天體運行論》《物種起源》并稱思想史上三大里程碑。無法回避的基石巨著。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1856.5—1939.9)
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之父”,提出了“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響不限于心理學史,且遍及哲學、美學、文學和流行文化等領域。
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性學三論》、《圖騰與禁忌》等。
譯者簡介
方厚升,德語文學博士,任教于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皆有涉獵。
序
及時章 有關夢的問題的科學文獻
Ⅰ 夢與清醒生活的關系
Ⅱ 夢的材料:夢中記憶
Ⅲ 夢的刺激和夢的來源
Ⅳ 為何醒來后會忘記夢
Ⅴ 夢的心理特征
Ⅵ 夢中的道德感
Ⅶ 夢的理論和夢的功能
Ⅷ 夢與精神疾病的關系
第二章 夢的解析方法:對一例夢的分析
第三章 夢是愿望的達成
第四章 夢的偽裝
第五章 夢的材料和夢的來源
Ⅰ 夢中的近期及一般性材料
Ⅱ 作為夢之來源的童年期材料
Ⅲ 夢的軀體刺激來源
IV 典型的夢
第六章 夢的工作
Ⅰ 夢的濃縮工作
Ⅱ 夢的移置工作
Ⅲ 夢的表現(xiàn)手段
Ⅳ 表現(xiàn)力的考慮
Ⅴ 夢的象征表現(xiàn):其他典型的夢
Ⅵ 一些例證:夢中的計算和言談
Ⅶ 荒唐的夢:夢中的理智活動
Ⅷ 夢中的情感
IX 夢的潤飾工作
第七章 做夢過程的心理學
Ⅰ 夢的遺忘
Ⅱ 回歸現(xiàn)象
Ⅲ 愿望的達成
Ⅳ 夢的驚醒、夢的功能、焦慮的夢
Ⅴ 原初過程和繼發(fā)過程:壓抑作用
Ⅵ 潛意識和意識:現(xiàn)實
夜里,我去了布呂克的實驗室,聽到輕輕的敲門聲后,我打開門,看到門口站著(已去世的)弗萊舍教授,他和一些人一起走進來,說了幾句話后,他就在自己的桌邊坐下了。接下來是第二個夢:我的朋友弗利斯在七月份悄悄來到了維也納,我在街上碰到他在和我(已去世)的朋友P聊天,然后,我就和他們一起去了某個地方。當時,他們兩個好像面對面坐在一張小桌旁,我坐在桌子狹長一側的前部。弗利斯談起了他的妹妹,說3刻鐘后她已死了,接著還說了一句類似“這是極限”的話。由于P并不明白他的意思,弗利斯就轉過身來,問我究竟向這位P朋友講過多少關于他的事情。我被某些奇特的情緒攫住了,想告訴弗利斯,P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因為他已不在人世了,可是我實際說出來的卻是“Non vixit”,而且我自己也察覺到錯誤了。于是,我就狠狠地盯著P看,在我犀利的目光之下,他面色變得蒼白起來,身形也開始模糊了,眼睛變成了病態(tài)的藍色,就消失不見了。我感到非常高興,現(xiàn)在才明白過來,原來恩斯特 弗萊舍也是個鬼影,一個游魂而已。于是我就覺得,現(xiàn)實可能就是這樣的:只有在人們喜歡的情況下,這樣的人才可能存在,同樣,他也可以因其他人的愿望而消失。
長著鳥嘴的人
我本人有幾十年沒做過真正的焦慮夢了。我記得自己七八歲時做過這樣一個夢,大約三十年后才對它做了分析。這個夢很生動:我看到了親愛的母親,她入睡的表情極為安詳,兩三個長著鳥嘴的人將她抬進房間,放在床上。我又哭又喊地醒過來,把正在睡覺的父母吵醒了。這些衣著怪異、身材奇高、長著鳥嘴(Vogelschnabel)的形象取自《菲利普遜圣經》中的插圖,我想它們肯定是古埃及墳墓上雕刻的鷹頭神祇。不過,這個分析還讓我想起了一個壞孩子,他是門房的兒子,經常和我們其他孩子一起在房前的草地上玩耍。需要補充的是,他的名字就叫菲利普。我記得就是從他那里頭回聽到這種用來描繪交尾(vögeln)的粗話——有教養(yǎng)的人都只用拉丁文的“性交”(coitus)一詞代替,不過夢中選擇鷹頭,便已清楚地指向了那個臟詞——當時,透過一位閱歷豐富的老師的表情,我肯定已猜到了該詞所包含的性意味。母親在夢中的表情其實抄襲了祖父的神態(tài),在他去世前的幾天,我看到他就是這樣在昏迷之中鼾聲連連。因此,必然要將夢中的潤飾解釋為母親快要死了,而夢中出現(xiàn)的墳墓浮雕正好可以配合。我在焦慮中醒來,情緒一時無法平息,把父母也給吵醒了。我記得當自己又看到母親的面孔時,一下子就安靜下來了,好像我需要的就是這個安慰:原來母親并沒有死。不過,夢的這種潤飾性解釋之所以會發(fā)生,肯定是受到了已經產生的焦慮情緒的影響。我并不是因為夢到了母親生命垂危才感到焦慮,而是在前意識的潤飾過程中對夢做了這樣的解釋,因為我已經處于焦慮情緒的控制之下了。不過,如果考慮到抑制作用的因素,這種焦慮可以追溯到一種雖然模糊但卻明顯具有性意味的欲望,而它已在夢的視覺內容中得到了很好的表達。
弗洛伊德是啟蒙哲學的代表之一。他真誠地相信:理性乃是人類的偉力,單憑理性,人便足可免于困惑與墮落。
——弗洛姆
他的觀念曾被愚昧地輕視,但在我們這個世紀中,罕有人寫出過這么多富有智慧、合乎理性、具有顛覆性的著作。
——托馬斯 曼
弗洛伊德為這代人找到了一個更深刻的世界觀……科學的使命是教導人類如何在這個艱難的星球上腳踏實地,勇往直前。對于這個艱巨的使命,弗洛伊德的奉獻不可或缺……他直指人心,但愿人類對自身會有進一步的了解。
——茨威格
直到最近,我還只能理解您思路中的思辯力量,以及這一思想給這個時代的世界觀所帶來的巨大影響。據(jù)我判斷,只有用壓抑理論才能對它們作出解釋。我很高興自己遇到了這些例證。因為,當一個偉大而且美麗的構想與現(xiàn)實相吻合的時候,它總是令人愉快的。
——愛因斯坦
讀過后得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弗洛伊德思考問題的大體方法,我想這個方法未必能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至少可以用在解讀一些文學、影視作品上邊——人性可能萬古未變,何況距此書出版才過了一百來年。
比這厚的書我讀過,比如《天龍八部》五冊加起來就肯定比他厚多了。不過比這還厚的社科書,我還真是沒讀過啊。我昨天從公司取到的包裹,下班時在地鐵上從包里拿出來看,可招眼球了。要裝,就得這么裝。推薦裝人入手。
每個人在睡夢中都會做夢,只是第二天醒來記得或不記得的問題。 夢的內容千奇百怪,變化莫測,在沒有接觸到心理學對夢未曾有了解之時,一直都覺得夢是很神秘的境界,為什么會做夢,為什么會夢到那樣的情景,很多關于夢的詞語,故事,人物從小就在我的腦海里翻來覆去。
心理大師弗洛伊德對夢有著很深刻的研究。 弗洛伊德出《夢的解析》的時候,當時卻不被人們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論多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療一些精神病人時通過感性經驗進行的總結,沒有理論數(shù)據(jù)支持。
書里面說夢是愿望的生成,意識和潛意識在‘斗爭’的時候,意識沒有壓制住在潛意識的‘想法’‘愿望’,潛意識的片段在人腦中形成夢。在快速眼動睡眠狀態(tài)中醒來的話,會記得自己做夢的內容,相反,就不記得了
解析夢的方法,第一種是把夢的全部內容看作一個整體,用另外一種相似的,易于理解的內容來替代它,進行夢的解析。第二種方法是把夢視為一系列的密碼組成,每一個密碼均可以按照密碼簿“翻譯”成一個特定的意義,然后利用這些翻譯后的密碼來重新解釋夢的含義。
弗洛伊德認為,夢能夠真實反映人的心里狀態(tài)尤其是內心的意愿,即使是扭曲的或者是噩夢也包含一定意愿的因素。但我讀到現(xiàn)在反而覺得作者的想法也只是臆測,一直在自圓其說。不知道后續(xù)會不會給出有力的證明。
1897 年,在父親去世后的一年,弗洛伊德開始了他的自我分析。進行自我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分析自己的夢。在進行了兩年的自我分析后,他認為,心理障礙是由于性緊張累積而引起的。他把分析的結論寫成了《夢的解析》
人是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智商生物,而夢是人本能的回歸。從“夢”出發(fā),從最普遍又最神秘的“夢”出發(fā),進行科學分析與研究,挖掘人性,挖掘人被深深壓抑的欲望。弗洛伊德是這條路上的開拓者,是時至今日無人超越的巨人。
讀上海三聯(lián)那本的時候,氣得牙根癢癢,要不是圖書館借的,我肯定忍不住給撕了——說的什么鬼話,反正不是人話。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把這種話賴在弗洛伊德頭上了,其實換個好點的譯本就知道冤枉他了。我就讀過這兩種譯本,三聯(lián)的是鬼話,浙江的是人話,這就是區(qū)別。
這書吧,裝的人家里都得有。我就比較裝,反正不能買那些丑了吧唧的,原本在商務版和這版之間選擇,但是商務版外封樸樸素素倒還好,翻開來也太丑了,反人類,何況也不便宜,查過又說是英文翻譯的。那就剩這本了。排除法萬歲。
鶴立雞群。作為曾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弗洛伊德文學造詣可想而知,然而當前譯本并未反映出這方面的水準,只能可讀性高,行文比較順暢。可是比起其他譯本,這個版本還是突出的,我只能猜測,弗洛伊德真的不容易翻譯。
探索人的無意識或潛意識,經過偽裝的東西,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大腦中,能夠在無意識當中找到什么,就達到了領悟,我們的夢中最真實的面目是什么,這些答案不清楚,但我知曉,我的做夢時刻伴隨著即將睡覺醒來,不足一小時睡眠
為了更好地讓自己了解自己,可以為自己找到一面鏡子, 為了關心自己所以我選擇了它 這本書是邏輯思維很強的書,剛開始讀時覺得很深奧, 在讀的過程中跑神,不過深入下去的閱讀會逐步了解到 無邊的精神世界,你會發(fā)現(xiàn)那里不是真的那么縹緲和不可窺視。
或者是前一天清醒時刻的遺留物,而且沒有失去所含的能量;或者是整個清醒時刻的流動把潛意識中的一個愿望給激勵起來;或者是兩種情況的偶合。產生一個轉移到近期的材料的愿望,或者是一個近期的愿望在受到壓抑后借著潛意識的協(xié)助而得以新生
知道點心理學的都會說“夢是愿望的達成”(輸入法都能直接打出這句話來),可究竟怎么達成的,為什么會有噩夢?不老老實實學習下這句話的出典,就沒法好好解答。我還沒讀完,不過我已經在幫同學解夢了。雖然不收費,可是有意思。
每個人都能剝離出好幾個自己出來。自我本我超我,意識潛意識,夢境現(xiàn)實孰真孰假。不管是《蝴蝶效應》、《禁閉島》、《恐怖游輪》、《穆赫蘭道》、《致命ID》、《搏擊俱樂部》還是《盜夢空間》,我們都面臨著一個問題,究竟那個我才是真的我。瘋顛與文明,意識形態(tài)的管制而已!
早就知道弗洛伊德是泛性論,知道他的很多觀點讓剛了解心理學的人難以接受,但是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要了解一個人,完整地了解一個人,不能只是把所了解的關于他的小片段簡單地拼湊,靜下心來讀完他的一本書,再讀第二本,再讀第三本......
和原來那本擺在一塊,都不敢相信差價這么小??磥砩虅震^很暴利啊,或者是大出版社運營成本就是高啊!對照了兩頁,覺得大社這回敗給小社了,原來沒讀懂的地方,看了新版突然有“原來如此”的感覺了。翻譯的不同,能造成這么大差異??!
這書不是盜版嗎?輕到飛起??爝f還給我刮掉一塊,算了不影響閱讀,也懶得退,我真心覺得應該卸掉當當
想起小時候夢里心心念念地恣意買喜歡的娃娃吃學校門口的各種小吃。多少年后的今天這些大體都實現(xiàn)了。然而辦公室冰箱里的冰淇淋再無人問津,買到喜歡的小玩意兒時的欣喜感也不過幾分鐘。夢開始劇情發(fā)展為新的心結。人生
人的潛意識和精神心理層面之復雜,讓我望而卻步。但不管怎么樣,夢是愿望的達成,夢是現(xiàn)實的延伸,夢善于偽裝和拼湊最近的事和童年的記憶,還經常批上與現(xiàn)實相反的外衣。所以我們常說的夢想成真和夢境是相反的其實有理可循
很久很久以前,當我還對“權威”有,對“經典”有憧憬時,曾經翻過這本書,但是沒讀懂。我當然歸咎于自己的理解力。這兩天翻了這個版本的前幾頁,我覺得,可能也有之前版本的問題吧。不過涉及純理論的時候,還是很難懂的。書的質量我很滿意。
乍看弗洛伊德,有點歪理邪說的感覺。不過真讀一讀,覺得有道理,而且有意思。如果說牽強附會,可附會得又不牽強,而且所謂“多重限定”,也能幫他洗脫掉大部分扯淡的嫌疑。這本書好像經常被選作“最重要的一百本”之類的,應該有它的道理。
夢的解析,有好多版本,我讀了兩個版本,一個版本生澀,一個版本通俗,一個印刷質量好,一個差強人意,果然是福不雙至。相較而言,果麥這個版本翻譯的比較通俗,閱讀起來不那么吃力,信和達做得很好,如果能再反復斟酌,雅也一樣出色,就更好了
了解弗洛伊德的不二之選。這是弗洛伊德毫無疑問的代表作,要了解弗洛伊德,肯定不能回避這一本——問題只剩下“為什么要了解弗洛伊德”。讀了之后會發(fā)現(xiàn),他確實是一個有洞見的人,他的思維方式,他的研究方法,他的敢為天下先,都會讓讀者受益。
紙是輕型的。一直喜歡進口書那種輕輕柔柔的紙,這個就類似,不知道是不是進口紙。其實這么厚的書,只能用兩種紙:要么是類似詞典那種薄薄的,但是背面字都會透過來的,要么就用這種韌韌的,不然看到后來都翻不動了,得用什么東西壓著。這本不用,憑這個,加分!
適合隨手翻閱。這部書是有體系的,可是他的體系是比較天馬行空,粗線條,有趣的地方主要是對夢的分析,這些地方都用了特別的字體,很容易找到。所以放在案頭或書架上,想起來了就翻翻,也是饒有異趣的。這本書翻起來也很舒服,質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