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你是否有點小自戀?你是否偶爾會自卑?你在別人眼中是不是缺乏自信?
l 人人都是一個復雜的、不斷變化的矛盾體。有的人,我們覺得他很自信張揚,但實際上他的內心是自卑羞澀的;有些人,他的自戀會促使他更加健康自信,而另一些人的自戀卻讓他一步步走向和偏激;還有一些人,他們看起來低調冷漠,真實的是,在其“木訥”的外表下有著一顆火熱的心。如何洞悉他人的真實心理狀態?與他們打交道,如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挖出自我的真實心理狀態,為人處世,做到不偏激、不急躁、不任性?
l 本書是哈佛大學教授馬爾金博士的知名心理學著作,通過多個案例,重點分析了人的自信、自戀、自卑三種心理狀態,及其在人際交際中的行為表現,正視自己的欲望和自身的缺陷,學會與不同性格和心理狀態的人相處,學會與真實的自己相處。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自我認識篇”,讓你更有自控力。從心理學角度,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哈佛大學交際心理學課堂上,哈佛醫學院心理學教授教你:看穿人性,挖掘自己性格另一面。
自信向左:享受偉大的幻想而不上癮,這要求一種對自我感覺良好的能力——對自尊和自我價值有穩固的意識,享受關注與贊揚,但不會急不可待,證明自己。
自卑向右:拒絕大夢想,拒絕平庸,他們往往極其傲慢,屈尊與人,但也可能羞怯,充滿羞恥感,更常見的是,他們在兩種姿態間波動——24小時自覺獨特,下24小時自覺無用。
無論如何,請記住:
自戀與和正常人之間的差別是程度的問題,而不是類別的不同。
美]克雷格 馬爾金博士(Craig Malkin, PhD),心理學博士,哈佛醫學院教授,哈佛醫學院附屬醫院首席心理學家,臨床心理咨詢師,有超過20年從業經歷。
他曾在《今日心理學》《時代》《波士頓環球報》等媒體發表多篇社交、心理類文章,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其研究領重于人際關系(親人、愛人、朋友、同事)領域,并成立一家治療與咨詢公司,以幫助他人解決了社交、情感上的難題而廣為人知。
序 01
那喀索斯神話 06
及時章 一念自卑一念自戀: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對的嗎?
自戀有其益處 002
自戀心理有程度變化 006
小心那些不易識別的自戀者! 007
第二章 自卑自戀是非論:你為何這樣以為?
弗洛伊德對自戀的雙重看法 011
健康自戀說VS 陰暗自戀說 013
自戀成為“流行病” 017
第三章 從自卑到自信再到自戀
自戀分布譜 022
哪些人更容易自戀? 028
我們身邊的自戀者 030
第四章 自戀小測試
自戀小測試 040
找到你在分布譜中的位置 045
救命,我不是常見情況! 049
第五章 人為何會走向極端?
天性決定起點 053
教養將我們調至更高或更低 054
再說一些自戀者 056
第六章 自卑與自戀的終極狀態
微自棄者反射性地關注他人需求 071
極端自棄者對需求恐慌 073
微自戀者專注于自己的地位 074
極端自戀者特權感增強 080
精神病患處于危險區域 084
第七章 警惕性征兆,你覺察到了嗎?
情感恐懼 092
擊鼓傳“情” 093
秘密控制 094
崇拜他人 095
雙胞胎幻想 096
第八章 當改變已不可能,你會堅守還是放手?
嘗試改變,喚醒同理心 108
無法改變,bye-bye 是好的選擇 114
結束友誼 121
第九章 行走職場,該忍受時忍受,該離開時離
忍受需要自我保護 129
向高層求救 140
我受不了了!再見! 142
第十章 讓孩子更自信,呵護與監督一個都不能少
父母對孩子自戀有怎樣的影響? 148
成為型父母 154
第十一章 世界這么大,真正的朋友在哪?
SoMe 有這么壞? 168
太精彩! 看看我, 看看你! 170
SoWe:SoMe 的健康使用 173
第十二章 自信生活:平衡自我利益與他人需求
如何獲得真實的激情? 185
愛的福利——真誠的親密 188
致 謝 191
資 料 193
自戀分布譜
我女兒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她和同學很喜歡參觀劍橋科學博物館。有一件展品特別能吸引他們。那是一盞臺燈映照一小塊瓷磚。他們扭動臺燈上的旋鈕,就能改變燈光的顏色。但是每次燈光變顏色的時候,瓷磚也變色。剛剛還是艷紅的瓷磚,顏色變深,成了紫色,又變為黃色、綠色,變幻無窮。在變化的過程中,一些顏色混在一起,很難說是什么單色。一個聽上去簡單的問題,瓷磚是什么顏色的?突然變得復雜起來。
我們喜歡清楚明白的分類,這讓生活更簡單,世界更有秩序。瓷磚可以是綠色或者紅色,但不能同時是。類似地,我們也傾向于極端化的思考——空還是滿,黑還是白,好還是壞。然而,一旦我們更仔細地看世界,分類就模糊了。即便是墻上的油漆顏色,因為光照角度和強度的不同,24小時之中也會變化。生活中幾乎任何事物都有細微的變化和差異,包括態度、情感和人格。
所以,不要把自戀看作有或無的東西,而是想象一條從0到10的直線,像下面這條一樣,自覺獨特的渴望從左到右逐漸增加。
自戀分布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禁絕 習慣 適度 習慣 成癮
無論是0還是10,在這兩個極端的生活都不大健康。人們處在0的時候,怎么都不享受自認獨特的感覺。也許他們從沒自覺獨特過。乍一聽,這好像是健康的。宗教或家庭或文化反復告誡人們,對特殊關照和注意哪怕一絲的渴望都是壞的。我們的厭惡很能由這個問題體現:“你怎么就這么特別了?”我們都明白這句話的批評意味。人們真正想說的是:“你弄得好像自己很特別似的。夠了!”世界上大部分文化里,無私往往被奉為終極美德。沒有人有權覺得自己特別,所以我們應該贊美從不抱這樣想法的人。
但是別忘了這真正意味著什么:的無私,覺得自己平凡到低聲下氣的地步,無論境況如何,都不比其他人更需要表揚或關心或愛。很快就能發現,這其實說明了一系列問題。比如,你在一起可怕的車禍中失去了自己摯愛的母親。大多數人都覺得你需要特別關照;在一段時間里,痛苦是主要的情感。處在0的生活意味著,你不但不接受同情與幫助,甚至還會主動拒絕。我曾治療一位女性,她頑固地拒絕任何人幫助或支持她,即便在她的丈夫過世后。“別——不麻煩您了”,無論誰想幫她提雜貨或者開車看望她(她的住處和大部分朋友相距一個小時的車程),她都這么說。她決意獨自一人,不愿給予她特殊關照的熱心同伴圍在旁邊。
最右邊的生活也同樣暗淡。處在0的人認真躲著聚光燈,而在最右邊的人則不會努力尋求或者默默渴望聚光燈。他們覺得,如果別人不承認他們的重要性,自己就不復存在。他們對關注上癮,而像大部分上癮者一樣,他們會為了得到快感做任何事,即便是真正的愛也淪落到次要地位。處在10的時候,人性在裝模作樣與妄自尊大的空虛中崩塌。想想伯尼 馬多夫吧,從自己的客戶那里騙取數億美元,被逮捕的時候,竟然還嘲笑調查者的“無能”,因為他們沒有問對問題。即便他的后半生都要在監獄里度過,他也還是不忘自覺高人一等。
處在1或者9也好不到哪里去。處在9的人仍然身處陰暗自戀心理的領地。雖然他們可以不讓自己活在聚光燈下,但是這對他們來說太痛苦了,所以需要專業幫助,破除這個習慣。(想想電視劇《廣告狂人》里的唐 德雷珀吧,他搞了一次又一次外遇,拼命尋求刺激和關注,就算看到自己的謊言與不忠對家庭造成的傷害,也罷不了手)處在1的人也同樣遭罪,他們堅決反對自覺獨特。也許他們會在生日容忍一些別人的關注,但是他們討厭這樣。
我們在分布譜上向2與3,7與8靠近,甩掉0與10附近的強迫性頑固,進入了習慣的領域。這個范圍內的感情變化程度更大,也因此有更多轉變的可能性。處在左邊2的時候,人們覺得自己獨特,雖然只是時不時地;處在3的時候,他們可能悄悄地幻想著偉大。處在右邊8的時候,他們可能偶爾棄置浮夸的幻想,考慮一下別人;處在7的時候,他們開始重新展現正常的樣子,偶爾能承認小錯誤。
我大學里一位房友就是分布譜上大約3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她享受自己的生日,也喜歡別人的贊美,但還是討厭別人的照顧。要是有人想幫她洗碟子,她會一骨碌爬起來自己洗。她很煩擾自己難以讓別人為她做事,在某個深夜向我坦白說,“我很討厭自己難以接受幫助或者特別對待。”相似地,我一位室友處在7,能察覺到自己在日常對話里,經常丟出一堆名人的名字,或者想辦法表明自己考試得高分。“我知道這不對,”他說,“但是這樣人們才會佩服我。我擔心自己如果不這么做,他們就沒那么看重我。”習慣性的自棄者和自戀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不大健康,只是不能控制。
最健康的范圍處于中間段,在4到6,這是適度的范圍。在這里,我們也許會看到勃勃野心和偶爾的傲慢,但自覺獨特不再是強迫性的,而僅僅是有趣。處在5,即正當中的時候,意味著不再執著于覺得(或避免覺得)自己獨特。處在這里的人滿足于關乎偉大成功的生動夢想,但不會一直沉浸其中。你會發現,雖然6超過了中心點,卻仍然在健康范圍內。這是因為在強烈覺得自己獨特的同時保持健康,這很有可能。健康自戀心理其實就是自我沉迷與關心他人兩者間的自由出入——潛入那喀索斯金閃閃的池子,但從不因追求自己的映像而沉到底部。
我們身邊的自戀者
我們中很少人能經常和國家元首名人或MBA 學生交流,因此我們碰到的自戀者更可能就是我們平常與之打交道的——親戚、朋友、同事、約會對象或者伙伴。情況又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可以從處于分布譜兩個極端的普通人入手來分析。
處于2 的生活:自我否定
桑迪,28 歲,單身,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擔任行政助理。她在工作中遇到不順心的事,來找我咨詢。原來,她的老板決定為她辦一場聚會——這是他對桑迪表達感謝的方式,因為她的不懈努力讓公司去年取得豐厚業績。
“他計劃給我頒發員工獎,聚會那天又剛好是我生日,他覺得這樣可以一舉兩得。”說這話的時候,她的表情很不自然,瘦弱的身子在寬大的黑色衫褲套裝里顯得更小。“我老板花了很多時間,打算給我一個驚喜,但我隱約察覺到他的計劃,因為其他人在冷卻器附近竊竊私語。”桑迪對聚會不大喜歡,希望取消。“我告訴老板的合伙人說,最近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因為一想起這事就覺得既尷尬又緊張。聚會取消了。”
“是什么讓你覺得不自在?”我問道。
“我受不了別人表揚,那讓我渾身起雞皮疙瘩。我不喜歡成為焦點。我也不喜歡生日聚會,更別說驚喜聚會了。”
“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不知道。”她說。她盯著面前的墻,墻上是一幅藍綠相間的抽象畫。“我只知道自己覺得不自在。我不喜歡別人和我親近。”
雖然桑迪對別人的感激過敏,但她總能給予朋友支持。如果他們送給她鮮花或卡片表示感謝,她還是會很不舒服,接受禮物也很勉強。
“那你男朋友呢?”她和喬在一間小公寓同居三年,公寓距離她公司只有幾分鐘路程。
“他對我說好話或者想照顧我的時候,我真的受不了。”她很不自在,在位子上挪來挪去。“我告訴他不必這么做。我又不是小孩子。”
她很苦惱,這開始影響到她工作、家庭以及她和朋友間的關系。“我的老板很傷心,他說只是想為我做點特別的事。”喬對這樣的單方面感情越加疲憊。“他那天非常生氣,他問我生日晚餐去哪家飯店吃。我已經不想談這個了。”她皺著眉頭說,“我告訴他,‘我們為什么不待在家里做飯吃呢,或者你隨便定個地方就行。’”
喬厭惡地舉起雙手吼道,“你從不讓我為你做任何事!”
“這就是問題所在,”我說,“有時候,人們需要我們站在舞臺中央。這也讓我們感到自己很特別。”
桑迪的例子說明了分布譜2 附近的生活很危險。處于2 附近的人不僅不熟悉自我獨特的感覺,而且害怕它。
有所成就,受到贊揚和關注,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會因此受到激勵。這個時候,聚光燈照在我們身上。但是對于生活在0 附近的人,即極端自棄者來說,即便是表揚性質的關注也很可怕。這并不一定是因為他們覺得羞愧或者自己不,雖然有些人會這么認為。他們只是相信平凡是最安全的生活方式。他們待在陰影中,原因正如日本諺語所說,“露在外面的釘子會被敲下去”a。他們甚至害怕自己成為負擔。這并不是殉道者的虛情假意,一邊叫著“我不想讓你陷入任何麻煩,”一邊卻大聲抱怨,吸引每個人的注意。這是真正的恐懼。
和桑迪相似的人太擔心自己看起來需要幫助或者自私自利,對他們來說,連承認自己有所需求往往都很困難。不抱任何期待地辛勤工作也是很累人的,所以處于分布譜這個極端的人會陷入一陣陣迷惑的傷感中。他們覺得精疲力竭,但是讓自己精神煥發的需求被埋藏得太深,連他們自己也不確定該怎樣要求。
“哈佛大學教授克雷格 馬爾金,也是一位臨床心理咨詢師,他的這本著作,讀后讓人深受鼓舞……”
美國《紐約時報》
“一本令人著迷的書。”
英國《獨立報》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一本有時讓人感到有點恐怖的書。它會讓你重新審視你的配偶、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朋友、你的敵人、你的同事……”
——英國《每日郵報》
“這本書使你免受自戀者傷害。”
2.0奧普拉讀書俱樂部》
“‘成為自戀者不好,對嗎?’未必。馬爾金博士揭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可分析的自戀心理,并解釋了為什么健康自戀是好事。”
——暢銷書作家格雷琴 魯賓
自信向左 自卑向右》一書中,馬爾金公布了關于自戀的令人驚訝的好消息,探索自戀性格的復雜性,解開許多疑惑。重要的是,他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培養健康自戀,如何與自戀的伙伴、朋友、同事、家人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
——作家德魯 平斯基
“這是一本令人著迷的書,它討論自戀這個老話題,深入解析自戀以幫助我們理解并接受人類自覺獨特的心理需求,同時指導我們應對自我沉迷的危險。它將成為經典。”
——暢銷書作家蘇 約翰遜
喜歡上當當,喜歡當當購物,產品質量保證,發貨快.
包裝不錯,到貨速度快
學校推薦的,正好當當上有,還有折扣,非常劃算,書的紙張也不錯,印刷精美,值得擁有
一如既往質量好,買書信任當當網
還沒看!不過應該不錯
挺不錯的一本書,具體內容還沒看
經典,飯后一看
很喜歡這本書
慢慢嚼,很有味道
圖書質量各方面都還算不錯,性價比可以接受吧,期待下次惠顧!
了解自己,才能了解世界
如何樹立自信
每次買書都是一波三折,不是催貨就是催貨,預期的總是姍姍來遲,不得不佩服當當,還好,都是我自己喜歡的書籍,期待可以把購物車清理干凈
不錯,值得一讀
趁活動買的,慢慢看。
拿到手的時候書角有一點破損,希望當當盡快改善包裝的問題,書的質量還是不錯的,內容還沒看,待核實。
豁然開朗的一本書,讓你從另一個視覺看世界,審視自己,有深度有高度,非常好
很不錯的一本書?。。。?! 唯一缺點 在微信上面買書不太方便
不錯?。?!物有所值!??!雙十一購買,只比平時慢了一天到達!贊一個?。?!
看完這本書 感覺效果還好 實際很薄 網站效果有點夸張 案例很多 沒有具體的解決方案 只說清楚怎么辨別自信和自卑 大體上沒有矯正的方式
自戀在我們眼中是病,原來此種錯誤由來已久!挺有收獲的。
自戀是一條線,你需要不斷的選擇向左還是向右,你不能一味向左,也不能一味向右。左一點,右一點,我們需要平衡,健康生活。
書的質量不錯??赐暌脖緯瑢ψ詰儆钟行碌乃伎?
不是很厚的一本書,內容上還不錯,缺乏自信,自卑的伙伴可以看看
書蠻好的 一直在當當買書 上研究生之后更是買的好勤 當當的書是很全的 配送也很快 希望以后多搞優惠活動 會再來的 中間多買了一本書 客服很好地解決了 多謝
我們大多數人都在自卑與自戀之間左右搖擺,一念自卑,一念自戀,我們想要持久的自信,這本書提出了一些方法,處理人際關系,撫養健康自信的孩子……很實用。
看了,有些道理蠻好的,不過有的內容太繞??赡芫褪侵形鞣竭壿嬎季S的區別吧
我們都在自信與自卑之間游走,一會兒自信過頭,一會兒又妄自菲薄,這也說明我們是個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