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技成就》是一部記載中國兩宋時期科技發展輝煌時代的史實著作。它是迄今為止國內外最為集萃宋代科技成就的具有學術性、知識性和科普性的精萃作品,具有史實資料匯集和重要的文獻存世價值。書中圖文并茂的史錄,展現出該時期以"三大發明"為主導的農業農說、軍事武器、雕版印刷、冶金礦采、船舶制造、建筑建材、實用機械、名窯制瓷、數學方法、物理應用、天文歷法、測繪地理、海航行測、醫藥診治、水利灌溉、城市建設、紡織染整、化學化工、對外交流等二十個方面的科技發展偉大成就。
本書對于從事中國史學尤其是中國宋代科技文化發展史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以及開展科學技術普及的人員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和應用價值。
不讀此書,不是真正的宋史研究者。作者寫的,比你知道的宋史多……
邵慶國,1956年生,河南省開封市人,中共黨員,1982年元月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原武漢建材學院)電氣自動化系,現為開封市科技局科學技術開發交流中心研究員。先后主編《地方科學技術管理》《地方科技發展系統的評測與應用實證》《地方科技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等學術專著四本,在國家正式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70篇。
概述
(一)國外學者對宋代歷史地位高度評價
1.英國
2.美國
3.日本
4.法國
5.德國
(二)國內學者對宋代歷史地位高度肯定
(三)強大綜合國力奠定宋代科技發展基
(四)科技發展成就輝煌燦爛的偉大時代
一、三大發明
(一)指南針
1.司南
2.指南魚
3.指南針
4.指南龜
5.指南針用于航海
6.羅經盤
7.指南針西傳
(二)活字印刷術
1.畢昇活字印刷法
2.泥活字制造方法
(三)火藥
1.火藥的分類
2.火藥的組成
3.火藥的西傳
4.火藥武器的發展
二、農業農說
(一)土地改良
1.圩田
2.梯田
3.淤田
(二)農說理論突破
1."地力常新壯論"
2."糞藥說"
(三)品種選育
1.品種多樣化
2.采種
3.選種
4.變異與芽變
5.引種
(四)栽培繁殖
1.扦插與壓條
2.嫁接
(五)動植物譜錄
1.區域性動植物
2.花卉果木
3.專門性生物學
4.綜合性動植物
(六)林業發展
1.林業體系
2.園林技術
3.造林技術
(七)養殖繁育
1.養牛
2.養金魚
3.養蠶
4.養蜂
5.養珠法及貝類養殖
6.養蟋
(八)農副產品加工
1.制茶
2.釀酒制曲
3.制糖
(九)黃化蔬菜
(十)農具農機
1.推鐮
2.麥釤、麥綽、麥籠組合農具
3.踏犁
4.砘車
5.曲轅犁
6.秧馬
7.鐵鎝(搭)
8.耬鋤
9.耘蕩(耘湯)
10.糞耬
11.平板和田蕩
12.耘爪
13.筒車
14.翻車
15.高轉筒車
(十一)耕織圖
(十二)陳旉《農書》和《蠶書》
1.陳旉《農書》
2.《蠶書》
三、軍事武器
(一)冷兵器
1.床弩
2.神臂弓
3.拋石機及砲
(二)攻城器械
1.壕橋和折疊橋
2.巢車
3.望樓車
4.云梯
5.轒轀車
6.尖頭木驢
7.塞門刀車
8.夜叉檑
9.木幔
10.撞車
11.頭車
(三)火藥武器
1.火藥箭
2.震天雷
3.霹靂炮
4.火槍和突火槍
5.火球
6.猛火油柜
7.煙(焰)火
(四)密碼與偵聽器
1.密碼與密寫
2.偵聽器——矢服
(五)《武經總要》
四、造紙印刷
(一)造紙技術
1.紙的類別
2.紙的品種
3.紙的應用
4.紙藥推廣
5.論紙專著
(二)印刷技術
1.雕版印刷
2.復色刷印
3.地圖印刷
4.特色印刷
5.印刷技術外傳
五、冶金礦采
(一)炒鋼和百煉鋼
1.炒鋼
2.百煉鋼
(二)膽水煉銅
(三)卓筒井
(四)淘金與金礦開采
1.淘金
2.金礦開采
(五)灰吹法煉銀
(六)豎爐煉鐵
(七)灌鋼
(八)三大鑄造技術
1.泥范鑄造
2.金屬范鑄造
3.失蠟法鑄造
(九)煤冶鐵與煉焦
(十)《云林石譜》
六、船舶制造
(一)舟船制造
1.汴河船
2.客船
3.貨船
4.戰船
(二)水密隔艙
(三)減搖龍骨
(四)船塢
(五)平衡舵
(六)船圖
(七)多重板技術
(八)水密捻縫技術
(九)絞車升降船錨技術
七、建筑建材
(一)木結構建筑
1.結構式樣
2.重大技術改進
3.斗拱構造變化
4.木構建筑模數制
(二)虹橋和拱橋
1.虹橋
2.拱橋
(三)磚結構建筑
1.空筒結構磚塔
2.磚階梯
3.磚木混合結構塔
4.實心磚塔
(四)石結構建筑
1.石橋
2.石塔
(五)建材加工
1.石材加工
2.磚瓦制作
3.琉璃磚瓦制作
(六)《營造法式》
八、實用機械
(一)指南車
(二)記鼓里車
(三)轉輪藏
(四)紡織機械
1.水轉大紡車
2.提花機
3.腳踏繅車
(五)疏浚機械
1.鐵龍爪揚泥車法
2.浚川耙
(六)雙動式活塞風箱
(七)擒縱裝置及天衡
(八)機械報時
(九)齒輪傳動
(十)天梯
(十一)風車
(十二)機械制圖
九、名窯制瓷
(一)定窯
1.燒制工藝
2.白釉瓷特點
(二)汝窯
1.汝瓷的發展
2.類型
3.青釉瓷特征
4.燒造特點
(三)官窯
1.器型
2.釉色
3.釉質
4.開片
5.紫口鐵足
6.北宋官瓷的復制
(四)哥窯
1.瓷器特征
2.瓷器鑒別
(五)鈞窯
1.釉色
2.特征
3.種類
4.工藝
(六)龍泉窯
1.瓷器特征
2.成型工藝
3.造型和釉色
4.裝飾
5.開片
(七)景德鎮窯
1.青白瓷特征
2.技術特點
3.瓷器特點
(八)其他名窯
1.耀州窯
2.磁州窯
3.建窯
4.吉州窯
十、數學方法
(一)賈憲三角與開方作法本源圖
(二)增乘開方法
(三)大衍求一術
(四)隙積術和垛積術
(五)會圓術
(六)縱橫圖
(七)籌算和珠算
(八)重要數學專著
1.賈憲《黃帝九章算經細草》
2.劉益《議古根源》
3.秦九韶《數書九章》
4.楊輝《詳解九章算法》
5.《楊輝算法》
十一、物理應用
(一)力學應用
1.建筑領域
2.材料強度
3.生物材料
4.橋梁建造
5.船舶制造
6.軍事應用
宋代科技成就》一書即將付梓出版,讀了書稿之后,深為中國宋代科技取得的輝煌成就而驕傲,也為本書經由北宋都城開封的科技文化工作者編輯出版而自豪,欣然為序。
我國著名史學大師陳寅恪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宋代是中國乃至世界科技發展史上一個令人驕傲和自豪的輝煌時代,它占據世界科技發展經驗豐富地位300余年,為推動世界文明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宋代創造的科技成就占到了中國古代重要發明的一半以上,中國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活字印刷術和火藥也都誕生在那個時代。馬克思曾高度評價:"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級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育的工具和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強大杠桿"。英國思想家培根盛贊"印刷術、火藥、指南針這三種東西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它們在歐洲成為市民階級獲得社會理想的工具和武器,對歷史發展及人類文明做出了極其偉大的貢獻",驚嘆三大發明"及時種是在學術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方面,第三種在航行方面",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英國李約瑟博士說:"談到11世紀,我們猶如來到最偉大的時期","中國的科技發展到宋朝,已呈顛峰狀態,在許多方面實際上已經超過了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前的英國或歐洲的水平"。
宋代科技成就》是一部反映中國宋代科技發展輝煌成就的集著。該書以"三大發明"為主導,展現了中國宋代包括農業農說、軍事武器、雕版印刷、冶金采礦、船舶制造、建筑建材、實用機械、名窯制瓷、數學方法、物理應用、天文歷法、測繪地理、海航行測、醫藥診治、水利灌溉、城市建設、紡織染整、化學化工、對外交流等19個方面的的科技發展成就。該書集學術性、科普性為一體,圖文并茂,資料翔實,有50萬多字的描述和400余幅的圖片說明,是迄今為止介紹中國宋代科技發展成就最系統、最詳細的一部專著。該書的出版發行,對于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科技文化,對于傳承和創新華夏歷史文明,對于鼓舞和激發當代中國人發憤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做出了一份積極的貢獻。
開封曾是北宋的都城,是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大都市,在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當今的開封,作為中原經濟區核心區、三化協調發展先導區、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正在快速崛起的道路上譜寫歷史的新篇章。《宋代科技成就》的出版發行,對于我們打造宋文化品牌,加快建設文化開封,加快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加快向河南省新型副中心城市邁進,傳遞了一份很有價值的正能量。
宋代科技成就》的編纂,凝聚了編者的智慧和汗水,體現了對古都開封的敬慕和熱愛,謹對同志們取得的辛勤成果表示祝賀!
……
下次還來買
好
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