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翔實,深入分析了當前我國工程建設領域中的疑難法律問題,并通過作者多年在建設工程領域的寶貴經驗與精湛的專業技能,總結出許多值得借鑒的結論。全書分析了建設工程實踐中面臨的法律疑難問題,包括招標投標法律問題、工程總承包法律問題、PPP模式法律問題、土地使用權取得法律問題、安全管理法律問題和勞務分包法律問題等,理論和實踐高度結合,對于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工程從業人員以及法律界人士等均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實務要點:深入解析建設工程領域常見疑難法律問題典型案例:全新案例,精準聚焦法律爭議焦點重點提示:針對風險提示防范對策,指導企業法律風險防范
譚敬慧,法學碩士,工學碩士。建緯(北京)律師事務所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法律顧問,中國建設工程造價協會專家,中國招標投標協會專家,北京市評標專家,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北京等多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曾擔任大型央企總法律顧問,從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和不動產法律事務工作。負責編寫中國住建部2013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合著有《英國建設工程法》,參與編寫《基礎設施市場化投融資實務》和《招標采購合同管理》,發表《政府采購PPP項目疑難法律問題》、《建設工程法律體系的現狀與糾紛發展》、《EPC模式的法律性質與應用》、《國際工程法律糾紛的特點和解決方式》、《論英國建設工程裁決制度及其借鑒》等文章。
及時章工程建設行業發展與法律概述
一、工程建設行業發展趨勢
二、工程建設法律規范新發展
三、工程建設法律體系的特點
四、工程建設糾紛處理的特點
五、工程建設糾紛處理的發展
第二章招標投標法疑難法律問題
一、招標投標法律體系的現狀和發展
二、關于招標投標法的法律屬性
三、關于招標投標法律體系存在的缺陷
四、關于招標投標法適用范圍的理解
五、關于不具備招標條件而進行招標簽訂合同的效力
六、關于特許經營項目招標的理解
七、關于標準文本的適用
八、關于暫估價項目的招標
九、關于投標保障金的理解
十、關于與招標人存在利害關系的理解
十一、關于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法律后果
實務要點1]中標通知書的生效時間
典型案例2.1]建設工程“黑白合同”的效力
典型案例2.2]因中標人過錯導致重新招標的損失承擔
十二、規范招投標關鍵在機制
第三章建設工程疑難法律問題
一、關于建設工程合同的基本法理
二、關于建設工程合同標準文本的選擇和適用
1]
目錄
三、關于施工合同效力的相關分析
實務要點2]約定一方承擔工程量清單漏項或錯項的合同效力
實務要點3]法院或仲裁機構有權認定中標無效
四、關于“黑白合同”
五、關于轉包與掛靠
六、關于甲指分包和暫估價的相關問題
實務要點4]暫估價項目實施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典型案例3.1]聯營轉包項目法律責任承擔
七、關于工期管理與索賠
八、關于質量缺陷責任
九、關于遲延支付
十、關于工程結算
典型案例3.2]業主聘用造價咨詢機構確認造價與結算文件效力
十一、關于預期利益的認定
十二、關于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理解
實務要點5]未完建設工程的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起算時間
典型案例3.3]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時間起算確定問題
十三、關于工程爭議解決
典型案例3.4]因建材價格上漲與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結算認定
實務要點6]建設工程領域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情形
第四章建設工程施工專業分包合同法律問題
一、新版專業分包合同的主要特點
二、新版專業分包合同的修訂重點
實務要點7]業主支付前提條款的效力問題
典型案例4.1]某分包合同無效后結算協議效力糾紛案
典型案例4.2]名義分包合同引起的結算和法律責任
第五章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法律問題
一、我國建設安全生產法規體系
二、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法律責任
三、各關聯主體對安全生產的法定義務
四、“11?15”火災中各主體安全法律責任分析
五、結論
第六章建設工程承包商停工權問題
一、停工及停工權概要
二、停工權的種類
三、承包商停工權的性質
四、承包商停工權的意義
五、承包商停工權的依據與法律缺陷
六、結論
第七章承包商停工權制度的構建
一、國外關于承包商停工權的立法
二、構建承包商停工權的設想
三、承包商停工權的立法建議
第八章建設工程勞務分包合同常見法律問題
一、新資質標準對于勞務企業發展的影響
二、勞務分包合同的法律性質和特征
三、勞務分包合同與專業分包合同的區別
四、對于擴大勞務分包的相關理解
五、勞務分包合同效力問題
實務要點8]勞務分包合同的簽訂是否需要征得發包人同意
六、建設單位直接進行勞務分包相關問題
七、勞務作業的再分包問題
八、勞務作業的質量標準問題
九、勞務作業承包人與質量保修以及質量保障金條款的關系
十、勞務分包的相關連帶責任問題
十一、勞務分包合同的施工合同屬性與“黑白合同”的有關理解
十二、實際施工人的認定
十三、有關建設工程勞務用工的相關問題
十四、常見建設工程勞務用工的法律規范
十五、勞務分包合同疑難問題與示范文本修訂
實務要點9]勞務分包合同雙方主張就勞務作業的質量向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的實踐情況
實務要點10]勞動者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主張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問題
典型案例8.1]勞務分包合同的結算依據
第九章建設工程監理法律問題
一、關于法定必須監理制度
二、監理人的法律地位和特殊義務
三、監理合同訂立與履行中的常見問題
典型案例9.1]建設工程監理合同費用支付
第十章工程總承包模式理論和法律實務問題
一、施工總承包模式
二、工程總承包模式的基本理論
三、工程總承包模式的特點
四、施工總承包模式與工程總承包模式的比較
五、工程總承包實踐中遇到的法律問題
第十一章侵權責任法與工程侵權問題
一、《侵權責任法》的立法背景
二、工程建設項目侵權風險防范
典型案例11.1]建設工程降水導致相鄰建筑裂縫的責任承擔
典型案例11.2]現場塌方導致周邊房屋受損的責任承擔
第十二章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及
相關模式的法律理解和適用
一、PPP項目模式的背景和理解
二、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投資建設法律概覽
三、PPP項目有關法律理解和適用
實務要點11]政府配套土地的合法性問題
實務要點12]政府是否可以簽署兜底條款合同的問題
實務要點13]配置廣告權益的注意事項
典型案例12.1]某大型城市綜合體PPP項目特征識別
實務要點14]國外PPP項目固定回報條款的法律效力問題
實務要點15]如何甄別低需求和兜底條款
實務要點16]可行性研究評估、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先后開展順序問題
四、BT模式法律關系及發展
典型案例12.2]《BOT協議》中回購條款的法律性質認定問題
典型案例12.3]政府解除特許經營協議行為的法律性質認定問題
第十三章從經典案件看海外工程承包的法律風險
一、基本案情
二、裁決結果分析
三、海外項目的主要風險
四、應對風險的對策
第十四章國際工程法律糾紛的特點和解決方式
一、常見的法律事件
二、國際工程法律糾紛的特點
三、國際工程法律糾紛的解決
第十五章英國建設工程裁決制度及其借鑒
一、英國建設工程裁決制度概論
二、工程裁決制度在英國的應用
三、英國工程裁決制度的程序
四、裁決決定的執行
五、建立建設工程裁決機制的思考
第十六章工程仲裁中調解的價值
一、仲裁中調解與一般調解在價值實現上的比較
二、仲裁中調解的困難
三、仲裁中調解的藝術與技術
第十七章軍隊建設工程施工法律問題
一、軍隊建設工程常見風險
二、軍隊加強施工合同管理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第十八章中國解決工程糾紛的主要途徑和機構
一、爭議評審機制
二、調解
第十九章相關政策文件
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
財政部關于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當前形勢下審理民商事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若干疑難問題的解答
建筑工程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試行)
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
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
參考文獻
實務要點索引
實務要點1]中標通知書的生效時間/42
實務要點2]約定一方承擔工程量清單漏項或錯項的合同效力/59
實務要點3]法院或仲裁機構有權認定中標無效/61
實務要點4]暫估價項目實施中應當注意的問題/72
實務要點5]未完建設工程的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起算時間/101
實務要點6]建設工程領域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情形/109
實務要點7]業主支付前提條款的效力問題/118
實務要點8]勞務分包合同的簽訂是否需要征得發包人同意/184
實務要點9]勞務分包合同雙方主張就勞務作業的質量向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的實踐情況/191
實務要點10]勞動者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主張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問題/193
實務要點11]政府配套土地的合法性問題/251
實務要點12]政府是否可以簽署兜底條款合同的問題/251
實務要點13]配置廣告權益的注意事項/252
實務要點14]國外PPP項目固定回報條款的法律效力問題/254
實務要點15]如何甄別低需求和兜底條款/256
實務要點16]可行性研究評估、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先后開展順序問題/263
1]建設工程疑難問題與法律實務
案 例 索 引
典型案例2.1]建設工程“黑白合同”的效力/42
典型案例2.2]因中標人過錯導致重新招標的損失承擔/44
典型案例3.1]聯營轉包項目法律責任承擔/73
典型案例3.2]業主聘用造價咨詢機構確認造價與結算文件效力/97
典型案例3.3]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的時間起算確定問題/102
典型案例3.4]因建材價格上漲與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結算認定/107
典型案例4.1]某分包合同無效后結算協議效力糾紛案/120
典型案例4.2]名義分包合同引起的結算和法律責任/125
典型案例8.1]勞務分包合同的結算依據/193
典型案例9.1]建設工程監理合同費用支付/204
典型案例11.1]建設工程降水導致相鄰建筑裂縫的責任承擔/232
典型案例11.2]現場塌方導致周邊房屋受損的責任承擔/233
典型案例12.1]某大型城市綜合體PPP項目特征識別/253
典型案例12.2]《BOT協議》中回購條款的法律性質認定問題/270
典型案例12.3]政府解除特許經營協議行為的法律性質認定問題/273
有感于在發展的路上春華秋實,一轉眼又過了兩年,中國的工程建設行業隨著國家經濟政治的變化亦發生了實質的變化。作為身處其中活躍的法律一員,感受了春天和冬天的交替和起伏。這本書,在今年付梓之際,又蒙加入北仲文庫之幸,借此增加諸多新的想法和成果,愿不為太遲。雖有源自從業近30年的經歷與思考,但始終信奉,“工程界的法律人,應為建設事業而為,而非僅借法律思維。”故此可能失之一隅。工程法律思維的核心,離不開特殊產品亦即建筑物的特征和交易內核,故永恒的解決之道,可以理解為“以事實為基礎,以法律為準繩”。在工程法律原理和法律應用的路上,漫漫兮,亦充滿勞累與辛苦,原因不言而喻,探尋工程的事實是不爭的勞煩,而且還有法律的原理和應用在等著你。無論如何,都需要靜心去做好這兩件事,否則不可得之。愿意與所有的同行,堅持行走在這條發展的路上,是以為今天又序之感。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我的助手,感謝我的家人對我無私的支持!譚敬慧于秋天的港珠澳大橋項目部得思變者,恒以致遠——從法律思維到管理思維“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雖然是一句廣告語,但已經有哲學的意思,亦足以告誡出思想的力量了。現代企業愿意強調執行力的問題,那是企業管理活動中的另外角度,在此不做討論。但沒有思想的人,猶如機器般工作,終非人才之目標。我們始終追求有思想價值的管理活動,更渴望有眾多精神財富的精英團隊。作為法律人,與純粹的人文科學活動者不同,特別是訴訟仲裁人員,其思想戰術上的任何一點瑕疵和偏離,輕則導致數量和效率的損失,重則失之勝算,其影響與從事學問研究者差之千里,這也是社會科學中最為檢驗思想力和行動力的實踐活動,同時更是對法律人的法律思維提出的挑戰。簡言之,無法律思維者不可為法律工作。法律思維,常人直接理解為是嚴謹和規矩的,而管理思維則為多彩的,以見仁見智者為眾。的法律人,大體分為兩類:一則激情四射,從事實到法律,游刃有余。二則沉儒淡定,辨法析理,娓娓道來,余者聽之。影視中所常見的傾情辯護,為演繹之目的,即使如此,我們仍然希望法律人是俊言善辯的,且有靜若處子,動若脫兔般的敏銳。思想的鮮花盛開在多讀多思多行之際,閱人無數,自有其老辣。法律思維,亦在于此。常經歷訴爭和調解,自然產生對法律的閱讀與理解,如遇尖銳的案情與對抗人,則更為刻骨銘心,借此逐漸生成自我的法律價值觀與法律方法論,此即稱為法律思維。有強勢之法律思想者,多能在分析案情與庭審抗辯中折人,其之辦案,既可勝案,亦可愉悅他人,縱觀之活動,為人生一大快樂。在企業的時間久了,尤其是有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經常被捫問的,還有一個關系,那就是如何看待法律思維與管理思維的碰撞問題。原因何在?那就是,從企業追逐利潤的天性中我們需要找到法律活動的價值。自序二其實,法律思維局限在從事法律業務中,而管理思維則開放在各項管理活動中,其中也包括對法律活動的管理。企業是一個管理體,其最重要的是實現管理價值,在這里,法律活動為實現管理價值而存在,當然需要了解管理活動的價值歸宿和思想歸宿。積極的企業法律人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我對企業的貢獻是什么,我的工作成果是否足以構成我的貢獻(或稱對價)。從企業家的角度來看,管理本是為實現具體價值目標的人、資源、規則的有效組合活動,原則上,對于企業營運有直接貢獻的團隊或人員,是企業關注的命脈,得之,企業之幸,失之,不可以為繼,此即為直接價值影響力之管理思想。對于法律人來說,如何從一名普通律師成長為的乃至的管理者,僅有法律思維是不能實現企業家對該類人才的目標要求的,除非選擇離開。法律思維,重在規則;管理思維,則重在結果,可見并不沖突。如何運用法律思維為企業創造管理效果,此亦為法律人之所重,尤其是企業法律人。二者之結合,其利斷金。遺憾的是,能出其右者,稀疏可陳。實際上,常感嘆時機和伯樂未遇者,及于薪資地位等,為主觀被動說,不宜為倡導之主流。其實如不能改變,則可能導致的是既未能實現個人的快樂工作,亦未能將工作時間經營管理有效,最終及于合格而已。還有一個困難,就是變化的程度和難度,思想的轉變,原本就是一個巨大的工程,有時是需要長征的,長征當然需要有目標和毅力,這也是人才發展的自然規律。試想同窗十年,其最終造詣可以存天壤之別。在這個問題上,傾向于主動說,有事做與有事業做,亦自然產生高下之分,不必勉強自己的心力和志向。古訓有窮則思變。窮“才”、“財”或“志”皆為窮,但思變為其永恒的法則,其含義更為豐富,可理解為,為讀書經歷求新等行動。當然,于“富者”,不適用。相信,經此一役,必可享受兩種思維美妙結合的果實,即使你偏安于法律的一隅。總之,選擇法律的人生,已經是一種挑戰,要想走向乃至,前面的路還很長,相信我們可以走到底。譚敬慧于初春北京盛福
是正版,讀后獲益匪淺,性價比很高!
好
很好,很全面
好評
贊爆!
非常不錯
喜歡
紙質還行,但是書上有污漬。
對建設工程中的疑難問題做出了解答,對辦案實務有很不錯的指導作用,物流頁很給力
有些地方有點難懂,
非常好的一本書
書好臟,內容不錯
收到的書有很多印痕,書軸部分還有破損
不錯很好啊哈哈
不錯不錯不錯
好活動很劃算
很好,超值,棒
這套書非常好,邏輯清楚,而且法條列舉很清楚。特別適合司法實踐,認真學習中。
書是好書,就是包裝太次,不像新書
書本身很好,但也太舊了吧!我毫不夸張地說,封皮都泛黃了,也好意思賣
書還沒看,送貨的快遞不錯
真的不錯,很細節,很用心
在家無聊好看嗎啡類
是法律從業者的必讀書目,尤其是勞動法領域從業者
還不錯,挺好的
作為了解性的書籍還行,再想深入點的話此書就不合適了。
比較有體系,建緯的風格,就是內容再多點就更好了。
書中針對的都是法律實務問題,理論分析較為深入,涉及的面也比較廣,處理一般案件已經足夠了。宏觀上的把握較好,具體的疑難知識點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