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不要和癌癥抗爭,要跟它做朋友圖書
人氣:50

不要和癌癥抗爭,要跟它做朋友

韓國首爾大學醫院院長韓萬青,1998年被診斷為肝癌。手術切除腫瘤兩個月后,又發現癌細胞擴散至肺部,當時醫生給出的結論是生存率不到5%。但他從沒有絕望過,而是按照一套科學有效的途徑,活到今天。其間,他抵制住...

內容簡介

韓國首爾大學醫院院長韓萬青,1998年被診斷為肝癌。手術切除腫瘤兩個月后,又發現癌細胞擴散至肺部,當時醫生給出的結論是生存率不到5%。但他從沒有絕望過,而是按照一套科學有效的途徑,活到今天。其間,他抵制住了周圍各種民間秘方和代替療法所帶來的誘惑,堅持用實證醫學進行治療,并按照非常科學的方法進行術后恢復鍛煉,最終,奇跡般地康復了。

而今,作者已經80歲高齡,身體依然非常健康。他依然參加各種產學研的活動,擔任多個機構的顧問,依然活躍在各個學會,而且還能享受高爾夫的樂趣。醫生稱之為奇跡,他說這不是奇跡,因為這一切是可以通過正確方法而實現的。

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一套“朋友論”,他轉變角度,一反與癌癥相抗衡的態度,勇敢而平和地接受事實,并依靠自己的醫學知識,科學地進行治療和術后恢復,作者把這看成是一場頓悟。作者說:“無論如何,都要嘗試著和癌癥成為朋友。癌癥給你的傷害越深,你越是要去擁抱他。成為朋友后的癌癥,終有24小時會離開你。”

編輯推薦

肝癌!肺癌!胃癌!膀胱癌!作者親歷癌癥肆意轉移之后的痊愈整個過程。沒有老偏方,沒有特效藥,沒有替代醫學,只要正常治療便可送走癌癥!

馬云說:我們相信,十年以后三大癌癥將會困擾著每一個中國家庭,肝癌、肺癌、胃癌。肝癌,很可能是因為水;肺癌很可能是因為空氣;胃癌很可能是因為食物。30年以前,有多少人知道我們邊上誰誰誰有癌癥,那個時候癌癥是一個稀有的名詞,今天癌癥變成了一種常態。

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中獲悉,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癥。你擔心過自己和家人嗎?這是一本告訴你如何保障健康,讓癌癥遠離我們的書!

本書2001出版的版,十幾年來幾次再版、多次加印,韓國網絡書店上,讀者評分10分滿分,目前排在疾病治療和預防類前十位,超過十周進入健康類TOP100。

作者簡介

韓萬青,畢業于首爾醫科大學,并獲得了同專業的博士學位。后來在首爾大學醫學系擔任教授和首爾醫院院長職務。在擔任首爾院長期間實現了以研究和患者為中心的醫院體系改革,并建立了體系化的醫療服務系統。是成為日本和歐洲放射線學會名譽會員的韓國及時人。現在以自己親身的癌癥經歷為廣大患者傳達希望信息,并成為癌癥的希望的證據。作品有《影像醫學》Sectional Human Anatomy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等。

目錄

及時章 重新認識癌癥的理由

不如撫平傷痛,擁抱癌癥

“最長只能活三個月”

和癌癥成為朋友的五條原則

收到癌癥診斷書后,要做的事情

讓醫生成為你的第三位朋友

如何選擇一位好醫生

第二章 癌癥患者們,千萬不要這么做

你會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草率”的替代醫學嗎?

靠實證說話的現代醫學才是選擇

不要被所謂的抗癌食品所迷惑

切勿亂吃藥

健身房運動,寧可不做

不要被電視、報紙和網絡所欺騙

第三章 關于癌癥,你必須了解的幾個真相

癌癥就像橄欖球

不要畏懼手術、化療和放療

想要預防癌癥,請牢記五點

第四章 用來保護自己的日常生活原則

沒有必要因為癌癥而放棄你的日常生活習慣

癌癥患者應該如何飲食

過度的休息也會成為毒藥

適合癌癥患者的運動

改善人際關系同樣重要

為自己準備無數個出口

充分利用好壓力

第五章 癌癥給我的禮物

關于死亡的一點小感悟

天助自助者

從高爾夫球場上學到的平常心

家屬們需要遵守的四項原則

為了家人,癌癥患者們必須做的事

之前所不知道的另一種幸福

附錄一 六種常見癌癥的癥狀、治療和預防方法

附錄二 癌癥患者們最關心的三十七個問題

在線預覽

跋 能夠守護你的力量在你的內心

無論如何,都要嘗試著和癌癥成為朋友。癌癥給你的傷害越深,你越是要去擁抱它。成為朋友后的癌癥,終有24小時會離開你。

不如撫平傷痛,擁抱癌癥]

這一切都發生在我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肺部之后。那時,我正在接受抗癌治療。癌細胞是在我手術之后才轉移的,一切都發生得非常突然。針對這次轉移的抗癌治療,讓我的身體近乎崩潰。

很幸運,我的化療十分成功。但情況還不至于樂觀到讓我可以不再擔心,因為我不知道何時病情會惡化,之后的治療又將會是怎樣。相對于不知今后會如何變化的病情,我更需要抓住的是我正在不斷虛弱的身體。在經歷了五天的化療之后,我回到家里,耳邊突然響起了主治醫生的話:“不管有多累,都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如果因為太累而拒絕運動,那就無法鍛煉出足夠的力量去經受治療。”

我做了一輩子醫生,怎么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呢?如果因為太累而長期臥床休息,將會導致今后無法穩定站立。所以在手術之后,我也曾努力鍛煉身體,比如咬緊牙關上下醫院的樓梯。但是每個月五天的藥物注射,讓我甚至都無法站立。

有24小時,我在房間的地板上坐了好久,調整好我的呼吸,然后挺起身體,開始扶著墻慢慢地在房間里繞圈。一步,一步,雖然腳步很緩慢,但是不到兩圈,我的雙腿就開始顫抖。

如果沒有患上癌癥,我不可能體會到那天的心情。顫抖的不是我的雙腿,而是我的內心。這是我平生及時次體驗到了這種無力感。

我咬緊牙關邁出雙腿,還沒走開幾步,就癱坐在了地上。也可能是那一刻,讓我及時次感受到了癌癥所擁有的超乎想象的魔力。體力殆盡,喪失生命力,這些都只不過是表面現象,真正可怕的是,癌癥在不斷變化的病情中奪走了患者的內心。

我不知道自己在地上坐了多久。突然這樣一個疑問閃現在我的腦海:“我現在到底是為什么而憤怒?”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我,癱坐在地上憤怒絕望的我,這一刻開始真正地發現了自我。

隨之而來的第二個問題是:“我現在是在和誰做斗爭呢?”

答案不言自明,我斗爭的對象就是癌癥,憤怒和孤獨就是斗爭的結果。如果說我斗爭的對象是癌癥,那么我又是為什么要和癌癥斗爭呢?

“和癌癥斗爭,是為了讓我自己活下去。但不管是何種斗爭,斗爭總是會激發我們心中的憤怒和怨恨,讓我們不斷地自我消耗。那么,是否必須要做這樣的斗爭呢?是否一定要將癌癥視為斗爭的對象呢?”

這是我面對癌癥時內心深處的恐懼和怨恨所導致的結果。如果不再畏懼,那么我也就沒有理由被這些小事所困擾而內心煩躁。

某天突然找上門來的淘氣朋友——癌癥

疾病是什么?它不就是某天突然來到我們體內,之后又悄然離去的過客嗎?癌癥也是如此。而且癌癥還不只是擦肩而過的過客,它還是我們的朋友。和其他的疾病不同,癌癥從一開始就在我的體內生長,直到我的身體某個部分出現了異常,它就會像個淘氣的朋友一樣開始向我發難,讓我心痛。

癌是我體內盡職本分的細胞突然有24小時發瘋后的變種。雖然還沒有找到最終的原因,但是根據DNA研究的結果,當我們體內的某一部分出現異常時,有些細胞可能會放棄自己原有的角色而轉變為癌細胞。就像是電影《無敵浩克》的主人公一樣,每當憤怒時,就會變身為綠色怪物。不過這家伙畢竟一開始在我體內還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

雖然直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是否應該將它視為必須消滅的敵人,但是癌并不會因為我的斗爭而有絲毫退卻。因為它最初就是我體內的一部分,了解我身體的弱點,更深知如何毫不費勁地蠶食我的身體。所以,我認為如果百般提防,壯志豪情地和癌癥宣戰,將只會是一場消耗戰。我應該重新審視癌癥,采取迂回勸慰的戰術,而不是一味無條件地想要對抗取勝。

從此以后,我在房間里繞圈時再也不會心情低落了。我努力開發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如果能走上兩圈,就算成功。”

之后,我不斷地努力,三圈、三圈半、四圈……就這樣,我終于可以完成10圈,緊接著又能夠走完20圈。

不向癌癥低頭的決心從來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不再將癌癥視為敵人,而是將它當作朋友,去接受它。不管怎樣,我都要嘗試和癌癥和諧相處。癌癥帶來的病痛越是難熬,我越是要去擁抱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朋友。

在雙腿變得有勁之后,我開始繞著院子散步。剛開始只能走上三圈,圈數逐漸增多,之后我開始不再論圈而是計時運動。就這樣,10分鐘、20分鐘、30分鐘,我能夠走上將近一個小時。

對于癌癥,如果我始終抱著敵視和憤怒的態度,恐怕直到我倒下的那天,我也不能一次走完這20圈。我咬著牙走完20圈,獲得的快樂無法比擬,因為我是帶著和癌癥交友的心態在積極鍛煉。

這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場頓悟。讓我擁有了能夠和高高在上的癌癥平等而視的自信感,讓我能夠嘗試著去和癌癥成為朋友。在以前,我連做夢都不會有這樣的念頭。

即使是在化療成功結束之后,我依然沒有停止鍛煉。癌這個家伙,可以讓你暫時地忘掉它,但說不準什么時候又會回來,讓你心痛不已。癌這家伙,性格怪僻,一不小心惹了它,十有八九又會再次找上門來。所以,在化療結束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一直都在不斷提醒自己,我得的是癌癥。

不管怎樣,我都要去除我體內的癌細胞。但想要滿懷怨恨地在短時間內分出勝負,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癌癥離開之前,我必須和癌癥成為朋友,我需要這樣的心態。

我在詞典里查閱了“朋友”這個詞:“長期親密交往的伙伴。”

我覺得癌癥正是這樣的朋友。它性格孤僻,而且極其固執,是一位需要長時間交往的朋友。雖然其間會有摩擦,甚至還會讓彼此受傷,但還是能夠相互理解,微笑分別。它就是這樣的朋友。

反而言之,如果你不理解癌,不與它好好相處,不能和它成為朋友,那你就不可能送走它。雖然有時候,它會讓你發火,甚至還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你致命一擊,但越是這樣,就越需要你勸慰它。

很多人都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所以拿到診斷書之后,就仿佛接到了死刑判決書。

也有病人和我一樣,癌細胞從肝臟轉移到肺部。但在我依然健康生活的時候,他們卻已經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了。我的主治醫師告訴我,我和他們所接受的治療沒有絲毫差別。

我認為只要善待癌癥,癌癥總有24小時會離我而去。但在他們的眼里,癌癥是必須戰勝的殘酷敵人。所以他們中的很多人變得焦躁不安,開始尋找各種偏方,期待能夠戰勝癌癥,甚至嘗試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所謂的秘方。

很多癌癥患者懼怕癌癥,拒絕癌癥,決心戰勝和消滅癌癥。如果真能如他們所愿,那也不枉這番努力。但不幸的是,癌并不是這么容易服輸的家伙。

當我們高喊著“你這家伙為什么來找我?趕緊走開”,四處躲避癌癥之時,癌細胞早已一路高歌潛入了我們的身體。

正如我所說的,害怕永遠都不會幫助你經受住癌癥的考驗。但同時,如果一味地選擇對抗,癌癥的威力也一定會比你想象的要強得多。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癌癥呢?是在盲目的恐懼中彷徨呢?還是不停戰斗,直到遍體鱗傷地死去呢?抑或選擇就此放棄。

我經常對那些想要尋求建議的患者們說:“如果無法逃避,那就選擇享受吧。好好去品味癌癥的味道。”

如果有人說“味道”這個詞有些太過夸張,不知下面的這句話是不是更加貼切:“不如好好地勸慰它,擁抱癌癥一起生活。”

癌癥患者們在開始漫長的治療期之前,要做的就是改變對于癌癥的看法。癌癥不是你必須去戰勝的敵人,而應把它看成是你要擁抱、要共同生活的朋友。

2001年,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年度學術會議上,美國臨床醫學會會長總結了近期的醫學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今后的癌癥治療方法。他宣稱:“癌癥正逐漸成為和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一樣的慢性疾病。”

這就意味著,現在癌癥已經不再是可以輕易奪去人們生命的不治之癥。這無疑點燃了所有人的希望。

現在馬上拋去你腦海中的壓力和恐懼,試著大聲地喊出來:“我們一起共同生活吧,到你要離開的時候,我們再愉快地分手。”

“最長只能活三個月”]

身邊的人都說,我能戰勝癌癥簡直就是奇跡。我一直不認可將我的治療加上“奇跡”之類的修飾語。因為奇跡指的是那些通常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雖然,我也只是把握住了這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雖然我十分希望能夠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但我并不會太在意那些檢測結果。或者說,是我不愿意被它們所束縛。每次接受化療時,我總是要反復做各種檢查,然后出來各種檢測數值。這些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堆數字而已。

當然,我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些數字對于治療的重要性。從醫生的角度來看,這些數字是決定患者今后治療方向的重要指標。但再怎么重要,這些數字也只是治療的根據而已,遠不能成為丈量患者生命長短的指標。

“您已經是肺癌四期了,治療將會非常困難。”

“您現在是子宮癌二期,如果手術后繼續接受抗癌治療,還有治愈的希望。”

……

患者們在接到癌癥診斷書后,首先聽到的就是癌癥的期數和治愈的可能性。從醫生的口中聽到這些內容時,想必大部分患者的反應都是茫然、不知所措,因為很少有人是在已經非常了解癌癥的情況下收到癌癥診斷書的。所以,很多患者對于這些數值和治愈率充滿了疑惑,也引起了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癌癥期數究竟意味著什么?

那么,讓癌癥患者念念不忘的癌癥期數究竟意味著什么呢?癌癥分期是根據腫瘤的大小用數字表示病情發展的一種標識方法。這是決定治療方案和判斷病情的依據,現在常用的癌癥分期方法是TNM分期系統(TNM staging system)。

T(Tumor:腫瘤)指的是原發灶腫瘤的大小,N(Node:淋巴結)表示區域淋巴結受累情況,M(Metastasis:轉移)代表的是癌細胞有無轉移到其他器官。對于一般患者來說,將TNM系統分為四期的方法更加容易理解。

假設一位患者患上了肺癌。他左右兩側肺葉中只有一側發現了癌細胞,并且腫瘤大小在3厘米以下。那么這種情況就屬于肺癌一期。如果癌細胞已經局部擴散至原發灶腫瘤附近的淋巴結,則可以診斷為二期。病情如果進一步惡化,癌細胞擴散至鎖骨上部等整個胸腔,則屬于三期。之后,如果癌細胞轉移至肝、腦、骨等組織器官,則屬于所謂的肺癌晚期,也就是四期。

從患者的角度來說,如果用初期、中期、進行期來劃分,可能更便于理解。對應于TNM分期系統,初期相當于一期,中期則包括了二期和三期,進行期指的是四期。那么,癌癥的分期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癌癥期數意味著治愈率。由于癌癥種類的不同,治愈率也有所不同。但從整體情況來說,以五年生存率為標準,一期的治愈率超過90%,二期為2/3,三期為1/3。四期由于癌癥已經擴散至全身,所以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這一階段治療的目的通常是為了延長生命,而非治愈。

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如此明了的分期,以及與此對應的治愈率,就像是切豆腐塊一般簡單清晰。癌癥患者們根據期數和治愈率來計算出自己剩余的生命,醫生也是如此。所以他們才會輕易地說出“最長只能活三個月”之類的話。

對于各種指數的恐懼,并不限于期數和治愈率。一旦患上癌癥,你將很難從一大堆的指標中解脫出來。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檢查,為什么檢測報告上的數值又是如此復雜。從醫生或者護士口中蹦出的一個數字,可能就會讓患者的緊張達到極限。由于缺乏專業知識,某項檢測結果的細微變化,可能都會讓患者24小時經歷十二次從天堂到地獄的煎熬。

讓我們平復心情,好好來想一想。

如果一期患者中十人能夠治愈九人,四期患者只能坐等死亡,那么又該如何解釋像我這樣的例外呢?論醫術,我身邊的同事和同學個個都算得上是業務。但即使是他們,對我癌癥四期的狀況也都束手無策,委婉地暗示我結果只能是死亡。恐怕誰都不會想到,我還能像現在這樣健康快樂地生活。我也是當自己真正處在患者的立場時才終于明白,那些所謂的預測和指標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

一次去醫院接受化療時,偶然遇到了一位老太太。這位老太太被診斷為胃癌二期,最初一直堅決拒絕手術,在家人的不斷勸說下最終接受了手術。很幸運,手術非常順利,現在正準備出院。她告訴我,如果不是因為社區醫院醫生,她可能更早就接受了手術治療。老人在家附近的醫院接到了診斷書,醫生診斷她為胃癌三期,表示即使手術也很難保障能夠恢復。老人自感時日不多,所以開始臥病在床,一躺就是好幾天。在子女的勸說之下,來到其他醫院復查,發現自己只是胃癌初期而非所謂的三期,而且手術也并不困難。被這一結果所鼓舞,老人迅速確定下手術日期。手術之后,現在遵照醫囑正在接受化療。所以,老人對最初那位醫生怨氣十足。

“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是初期,家里人就不會這么操心,我也不會那么難過了。”

在老太太出院之后沒多久,我偶然從她的主治醫生的口中聽到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啊,你是說那位老太太嗎?其實她的病情并不樂觀,所以一直猶豫要不要做手術。她的兒女不停地拜托我們,希望能夠進行手術。他們不能看著自己的母親就這樣等死,一直要求進行手術。他們告訴我,老人其實并不想做手術。所以在手術前,我特意去告訴老人,她的病情不算太壞,而且手術也很容易。

“從統計學角度來看,老太太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而且手術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但是老人并沒有在意那些所謂的期數和治愈率。手術之后,她在我的攙扶下健康地走出了醫院。”

當然,這位老人的例子并不具有普遍性。萬一中間的過程中,老人出現什么意外,那所有的責任都將由家人和醫生負擔。但老人的家人并沒有因為診斷和檢查的各種指標而絕望。最終老人健康出院,這也是他們最初所期望的。

至于我的情況,如果從病情的發展和期數來看,最早是在肝臟發現了腫塊,這時候還是癌癥一期。但僅僅兩個月之后,突然在我的肺部檢查到了幾個腫塊。在與肝臟毫不相干的肺部發現癌細胞,如果用TNM分期系統來界定,那應該算是四期,治愈的可能性不到5%。但是這5%的治愈率只是那些經歷了數百名或者數千名患者的醫生所下的結論。

從癌癥患者的角度來看,我能否成為這5%的概率是50%。這樣一來,的結局就不得而知了。關于癌癥的各種資料和檢測指標只不過是截止到現在的各種統計結果而已。這些統計結果并不能成為衡量某一個人生命長短的標尺。甚至有些癌癥的期數界定本身就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更有一些癌癥不存在無法治愈的情況。

我們不能因為生存率過低、檢測結果指標糟糕而陷入絕望,而應該考慮如何做才能讓這些指標變得正常。我們不如把這些統計的結果看作是希望的基石。

我想要對那些癌癥患者們說,不管誰給你什么樣的結果,你必須保持這樣的自信:“哪怕只有1%的可能,我也會是那幸運的1%。”我們還要好好研究那些幸存下來的病人,研究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只有當你不再被這些指標和數值所束縛時,你才真正擁有了無法動搖的希望和意志,以及最終送走癌癥的力量。

和癌癥成為朋友的五條原則]

癌癥就像是一位不期而至的朋友,突然有24小時出現在你身邊,不知哪24小時又會離去。和癌癥成為朋友,和睦相處,適當的時候再友善分手。如果你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遵循以下五條原則。

原則一:在成為朋友之前,先充分了解彼此

在我的少年時期,曾經有一位一起玩耍的好朋友。這家伙和其他的伙伴有些不同。那時候,我們別說是戀愛,好多男孩連正眼看女生都會覺得害羞。而他,只要一個電話,趕來赴約的異性朋友都快排成隊了。而他的長相并不出眾,手里的零花錢也沒有多到可以在女生面前炫耀的地步。

如果他準備和女朋友分手,那肯定是又找到新的女生了。有24小時我決心問問他其中的秘訣。

“我嘛……在見女生之前,一定會做一件事。我要考慮好和女生見面之后做什么,然后事先安排好所有的行程,之后我才確定時間,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就可以。”

事先考慮好和女生見面之后做什么,去哪兒玩,約會的過程中就不會出現失誤。

把癌癥治療比作戀愛,大家會覺得很可笑。但自從我患上癌癥之后,那位朋友的話就一直在我的腦海里回響。因為只有充分地了解癌癥,并做好足夠的準備,才能從容地應對它,才能更好地處理那些突發狀況。

和戀愛一樣,在對待癌癥時,我們也必須先充分了解它,才能開始治療。眾所周知,癌癥是個狠毒而且難纏的家伙。那么,它又是用什么樣的方式折磨人?我們該如何才能讓它有所收斂?如果想要和它成為朋友,共同生活,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呢?這些都是患者事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粗略了解之后就草草了事,還有很大一部分未知的內容。即使是類型相似的癌癥,在每個人身上的癥狀都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如果只是憑借一些皮毛的信息,按照別人的做法依樣畫葫蘆,只會使自己狼狽不堪。

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人過分相信網絡、電視、報紙或者雜志上的信息,還有很多人對于那些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治療方法篤信不疑,更有人將那些已經被證明無效的所謂藥品奉為靈丹妙藥。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通過媒體獲得了這些錯誤信息。為了能夠了解更多正確的信息,我們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或者,起碼有一位可以幫助我們分辨信息真偽的朋友。

如果去書店,你會發現和癌癥相關的書籍數不勝數。其中過半都是替代醫學或是民間偏方等相關的內容。這些書里介紹的治療方法基本上都未經檢驗,所以它們不但治不了病,反而很有可能會損害患者的身體。

如果想要了解癌癥,應該選擇癌癥治療專家所寫的專業醫學書籍。因為這些書里只介紹那些已經被驗證的治療方法。但是就算你讀了幾本有關癌癥的書,也不意味著你就了解了癌癥的全部。好和自己的主治醫生交流一下那些通過書本學到的知識,確認一下你所掌握的信息是否正確。

如果正確地了解了癌癥,即使遇到癌癥引起的一些突發情況,也可以減輕精神和肉體上的負擔。“了解就是力量”,這句話說的就是我們對癌癥的了解的重要性。請記住,我們多知道一點,癌癥就遠離我們一步。

原則二:不必為數值而忽喜忽悲

“實驗總是騙人。”在我患上癌癥之后,這句話始終在我腦海里揮散不去。

現代醫學有個傾向,就是不管什么情況總是要做到數值化和規范化,根據數值做出分析,然后再制訂相應的方案。

現代醫學總是強調設定某一安全線,一旦超過這條安全線,那么就要慎重考慮,或者低于某一安全線,那也是危險的信號。但有的時候,過分的數值化反而給誤診留下了空間。

假如某項檢查的正常指標是30—40,而檢查出來的結果是43,因為超過了正常指標3個單位,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比如我們在量血壓的時候,一不小心數值顯示偏高。遇到這種情況,做幾個深呼吸后再次測量,你會發現又回到了正常血壓。可能是因為儀器太過敏感,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儀器內在的誤差和患者的狀態可能會使每次檢查的數值有所不同。在儀器上一般都會標注有正負百分之幾的誤差范圍。但這絕不意味著檢查就失去了可信度。即使有誤差存在,現在我們所采用的各種檢查手段都在確診癌癥時起著重要的作用。只不過是每次檢查時會有細微的變化而已。

問題是這些紙面上的數值能夠很大程度地左右患者的心理變化。昨天各項結果還都是正常的,沒過幾天再次檢查,發現數值超出了正常范圍。這時,患者們總是太過于在意數值本身而顯得過分激動。而且還不僅僅是激動,在一陣驚慌失措之后,最終可能會選擇去嘗試那些根本不起作用的民間偏方。

我所說的不僅限于紙面上的檢查結果。癌癥患者們都十分關注每天的身體變化,消化略有不適,或者睡醒后肩膀關節有點疼,在他們看來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患者們會向醫生主動提出加藥的請求,甚至會懷疑治療出了問題而大發牢騷。

癌癥最討厭的是沒有主心骨、變幻無常的對手。有些患者總是喜歡不斷嘗試各種療法,用了這個又試試那個,總不甘心。癌癥越是遇到這樣的對手,越是會耍脾氣給他使絆子。

不僅如此,無用的感情波動還會造成不必要的精力消耗。癌癥這家伙喜歡劇烈對抗,所以要想和它成為對手,就必須有充足的體力。如果過分在意和癌癥一起生活時發生的每一點變化,那你將很難保持足夠的體力。

我們不應該因為身體的細微變化而心情低落、焦躁不安,甚至輕易改變對待癌癥的方式。如果患上癌癥,心中難免會積郁苦悶與不快,也會驚異于自己身體時時刻刻發生的變化,但我們仍然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每天被這些數值的變化所困,正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平常心。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不管癌癥是好是壞,它都將和你一起相處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想要堅持到,最重要的就是給心留有一定的空間。

不要再因為每天變化的各種數值而忽喜忽悲。不對!干脆對那些數值不聞不問,即使是病情好轉的消息。這一切只是為了能和癌癥長時間堅定不移地相處下去。

原則三:不要在癌癥面前耍小聰明

我經常把人生比作一場馬拉松。但現在我覺得和癌癥一起的日子才是真正的馬拉松。所謂馬拉松,就意味著沒有捷徑,也沒有僥幸,我們能做的就是默默地奔跑。和癌癥一起共同生活正是如此。

阿姆斯特朗收到前列腺癌的死亡通知書后,經過一年艱難的抗癌生活,最終戰勝癌癥,并登上世界自行車賽的頂級賽事——環法自行車賽的領獎臺。他曾說道:“我要請你們拋開對英雄的刻板印象。有些報道說我‘飛躍’了法國山峰。 事實上,人不可能‘飛過’山峰。 你必須步伐穩健,慢慢地、艱辛地攀登。 你只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超越眾人,搶先登上頂峰。”

阿姆斯特朗的這段話就是他抗癌生活的真實寫照。他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秘方,而是通過一年多痛苦的化療和堅強的意志才戰勝了癌癥,之后憑借刻苦的訓練和嚴格的自我管理,成功實現環法賽事七連冠。

化療和放療等癌癥療法都需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非常考驗患者的承受能力,這是一場持久戰。很多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痛苦之后,最終無法忍受。他們在想:“怎樣才能快點結束治療?”“除了這樣難道沒有別的方法嗎?”

但是面對癌癥,這些想法永遠行不通。

沒有可以讓人一步登天的電梯,也沒有暴風雨中可以讓人幸存的救生艇。短則幾個月,長則數年,能做的只有堅持。

手術療法同樣如此。即使是手術去除了腫瘤,我們還是需要做長時間的準備,時刻注意它是否會卷土重來。癌癥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

不要試圖用自以為聰明的方法來對付癌癥,這樣做只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些精力放在正道上,堅實地走好每一步。

原則四:保持距離,平和相處

我雖然不擅長下圍棋,但是卻非常喜歡看別人下棋,只要有空,我就會在電視上收看圍棋比賽。其中,李昌鎬九段的棋法最讓我佩服。

李昌鎬下棋的特點是絕不主動出擊。他會在對手不經意間慢慢包圍,然后吃掉對方的棋子。但李昌鎬并不會每次看到對手的弱點都發起進攻。有時即使已經發現了對手的弱點,他也只是靜靜地觀察著對手。要是換了別

媒體評論

首爾大學醫院院長韓萬青告訴你,“不要害怕癌癥,努力和它成為朋友”。

——《亞洲經濟》報

癌癥專家、首爾大學醫院院長韓萬青的抗癌筆記,“和癌癥做朋友,而不是一味的盲目斗爭”。

——韓國《國民日報》

首爾大學醫院院長韓萬青告訴你,“喬布斯其實可以活得更久……”

——韓國《每日經濟》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小***來**的評論:

當當的書還是不錯的,書的包裝非常好,盒子裝的,沒有折痕,非常新,滿滿一箱。快遞也不錯,第二天就送到了,送貨上門很及時。很滿意!

2017-04-23 14:26:23
來自y***r(**的評論:

發貨速度快,包裝不錯

2017-05-05 17:13:5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商品不錯

2017-06-07 11:37:57
來自l***2(**的評論:

還是不錯的

2017-06-19 12:27:4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還可以,有一定啟發。有些觀點和我們平常不太一樣,值得思考

2017-08-06 22:06:21
來自beautyh**的評論:

書質量不錯,有活動還會再買,性價比高

2017-08-28 17:05:28
來自蕓曦山**的評論:

之前一直在雜志之家上買書,買了許多本。最近買的幾本書,發現紙張粗糙,印刷模糊,字跡不清晰,懷疑盜版,好在有部分退貨了。又在別的網店買的同樣的書,果然質量不太一樣。希望雜志之家能關注書的品質,選擇正版

2017-10-01 06:45: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很實用

2017-10-24 21:35: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咋計之旅提高下娜姐我賭體彩沒看見到了交流就就

2014-06-18 22:55:48
來自御歌而**的評論:

以自己的經歷寫出來的,故事還有一定可看性,比較偏科學類,不過,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只能學習

2014-09-17 19:09: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病不可怕,心病才可怕。順應天命,接受,然后釋然

2014-02-24 15:40: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送人之前還是想翻一下,雖然沒有全部看完但也還是改變了我一些想法。比如吃東西,健康的不一定是新鮮的,在咖棑館里要綠茶看似健康,可是比起咖棑卻不新鮮,所以還是要點流動性快的食物。還有鍛練,累了就不鍛練了也是不對,想想就是啊,做腦力勞動的越是累越是睡不著,去跑上幾圏,反而很舒服。生活的細節有時候不是我們想的那樣,這本書從一個病人的角度,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健康的活著,值得一看。

2014-01-06 16:53: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從內容的有用性來說,這本書真的超值。作者從自身抗癌成功的經驗來談,講治療講保養講預防,對所有人都挺有啟發的。

2013-12-24 17:05:0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包裝不錯,內容很豐富,性價比很高,印刷很正,紙質好

2015-06-17 14:38:44
來自琪琪的**的評論:

這本書是寫的一個院長也是癌癥病人的親身經歷,和自己的作為醫生和患者的真實感受。寫的很好,值得一看。

2014-05-02 22:05:01
來自子牙sun**的評論:

讀這本書像是一次生命的開悟,突然之間對死亡不那么恐懼了。而且,更加知道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做。我們常常病急亂投醫,尤其像這種大病面前,作者的經歷像一盞燈一亮照亮了前方的路。確實非常好。作者是一位非常慈悲的長者,他循循善誘地告訴我們當我們得了癌癥時,如何去認識它,如何與它和解,如何去選擇醫生,最先要做的事情和千萬不能做的事情等等。作者堅持實證科學的理念,提出的“朋友論”跟我們以往提到的抗癌說法有所不同,但是很有道理,而且作者不建議病急亂投醫,用什么食物或替代療法,民間的騙子很多,于娟就是因為相信什么秘方之類,耽誤了治療…

2013-12-20 16:48:55
來自swallow**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送給親戚的,期望有所幫助吧.一次買了兩本.

2016-03-10 17:40: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很有啟發,作者是早期癌癥患者,后復發了,且掌握一流的醫療資源,但還是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2014-04-16 09:54: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作者是一名知名醫師,并以一個身患肝癌,后又向肺轉移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患病后診治情況、心理變化、生活態度、應對措施、注意事項、飲食起居、身體鍛煉等方面;堅信堅定積極治療態度,與癌癥做朋友,不諱疾忌醫,保持平和心態,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堅決反對未經實踐的各種秘方、秘法,不盲目相信抗癌食品。正是他的正確對待疾病,積極治療,不絕望、不迷茫,遵循“吃好睡好、排便通暢、行動自如、心情愉快”,才使之又活到了耄耋之年。

2014-05-16 18:04: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喜歡,不僅適合患者和患者家屬,也適合所有健康人。它能給讀者愉快、共鳴、頓悟、沉思等閱讀感受。

2016-01-01 21:59:3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悉,每分鐘就有人確診為癌癥。你擔心過W自己和家人嗎?這是一本告訴你如何保證

2016-01-01 13:02:26
來自心湖的**的評論:

不要和癌癥抗爭,要跟它做朋友(癌癥不是死亡通知書,你也可以 不錯

2015-11-03 21:39:19
來自夢的憧**的評論:

之所以想買這本書,一是因為對癌癥的相關問題感興趣,而更主要的是該書作者既是患者又是醫學專家,他的作品更有說服力。

2016-04-29 11:51: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要和癌癥抗爭,要跟它做朋友(癌癥不是死亡通知書,你也4可以活得更久,更幸福!暢

2016-01-01 13:03: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要和癌癥抗爭,要跟它做朋友(癌癥不是死亡通知書,你也可以活得更久,更幸福!暢銷韓國數十年的癌癥療愈之

2016-01-11 12:59:2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在家人得癌癥的焦急時刻,為我們很好地指導了如何找醫生,需要什么樣的心態來和癌癥斗爭以及如何治療。感謝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力量!

2016-04-10 11:16:01
來自yc小王**的評論:

對于我來說非常有幫助,讓我知道從心理上如何面對癌癥,沒有了之前的抗拒和恐懼,也沒了那種病急亂投醫的心態,理性多了。還有很多實用性的方法和知識很有價值。作者自己本來又是放療科的醫生,相信他的方法不會錯。

2013-12-18 08:45:4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江县| 含山县| 通榆县| 金溪县| 潜山县| 邳州市| 丽水市| 峡江县| 孝昌县| 乌海市| 基隆市| 察哈| 鸡泽县| 墨脱县| 常德市| 西贡区| 通城县| 武宣县| 济南市| 南安市| 常德市| 郑州市| 舒城县| 和龙市| 江山市| 华池县| 屯门区| 资兴市| 伊吾县| 林周县| 延长县| 通道| 罗田县| 临西县| 永州市| 益阳市| 武陟县| 江北区| 仁寿县| 内丘县| 织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