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講述了作者從一個與眾不同的孩童成長為大學教師、作家、妻子、三個孩子的母親的過程中,因其獨特的阿斯伯格特質所遭遇到的挑戰,她積極抗爭,在多年的自我懷疑和自我否認之后,她終帶著感恩與喜悅之情接納自己,并與其阿斯伯格綜合征和平共處。結合自身經歷,作者向阿斯伯格人士提供了在多種環境中生存生活的實用指導和建議,慰藉所有那些想知道更多關于如何“故作正常”度過自己一生的人們,號召讀者帶著開放的心態接納這個用獨特方式展現自我的人群。
利亞娜 霍利迪 維利(Liane Holliday Willey)
1959年出生,美國作家、教育家、演說家、孤獨癥咨詢師、心理語言學博士。和她的小女兒一樣,她本人也在1999年被確認為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憑借其教育背景和個人經歷,她著書、演講、開辦網站,為孤獨癥人群和相關人士提供幫助,在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
及時部分
我所經歷的一切
及時章
往事如煙 / 011
第二章
無解的鴻溝 / 027
第三章
迷失的道路 / 041
第四章
漫步回家 / 057
第五章
跨越鴻溝 / 071
第六章
寶貝,你是我的禮物 / 085
第七章
沉淀時間 / 099
第八章
卸下偽裝 / 113
第二部分
我想給你的建議
及時章
對那些在乎你的人解釋你是誰 / 121
第二章
高校學生生存手冊 / 129
第三章
走進職場 / 139
第四章
組織你的家庭生活 / 147
第五章
應對感知問題的策略 / 153
第六章
對普通支持者的思考 / 159
第七章
支持團體和其他有用的資源 / 165
推薦書目 / 171
譯后記 / 175
我記得有一個男人遞給我一支粗大的黑色蠟筆,我知道他希望我
把蠟筆當鉛筆用。我想,他為什么不直接給我一支鉛筆呢?這支蠟筆
很丑,太扁了,它應該是圓的,它也太粗了,我有點握不住。我不喜
歡蠟筆在香草味的紙上滑滑的感覺,它的筆觸太光滑、凌亂,不管怎
么樣,我還是用它寫字了。是我媽媽把我帶到這里的。她告訴我,等
一會兒有人要給我做一個測試,測一下我有多聰明。她告訴我不要緊
張,做完測試就給我買冰淇淋吃。如果不是為了冰淇淋,我想我才不
會握住那支令人討厭的蠟筆。我還是做了測試,我畫了一些圖畫,圈
出了一些句子,用積木搭了一些東西。我知道我是聰明的,而這個測
試卻很蠢。
當我三歲的時候,我父母就知道我不是一個普通的孩子。我的兒
科醫生建議父母帶我去精神科看看。我和醫生聊了聊,又做了智力測
試,我的診斷結果出來了:我是一個有天賦的、但被寵壞了的小孩,
聰明但被過度溺愛了。帶著這種認識,我的父母開始為他們的孩
子設計新的藍圖。從那一刻起,我做的每件事情都被簡單地解釋為:
“嗯,她只是有點兒被寵壞了。”大人們點點頭,眨眨眼,陷入沉
思。他們什么都不知道。
回想起我的幼年時期,我記得我非常不喜歡和小朋友們在一起
玩,而是更愿意和自己想象出來的伙伴玩耍。潘妮和她的哥哥喬安
是我好的朋友,雖然只有我一個人能看見他們。我媽媽告訴我,我
曾經堅持要在餐桌上和在開車出去的時候給他們留座位,就好像他們
是真實存在的人一樣。我記得我帶著潘妮、喬安和錫箔紙盒到媽媽的
房間去。我們一起用錫箔紙盒擺了許多復雜的花樣:盤子、杯子、餐
具、托盤,甚至食物。我不記得有沒有玩過“過家家”游戲,但是我
準備了“過家家”游戲所需要的東西。
我也記得我和想象出來的朋友一起玩“上課”的游戲。每年小
學放暑假的時候,我會爬到我們教室后面的大垃圾箱里,扒拉出舊課
本、復寫紙、練習簿。我需要真正的學習用品,而不是想象出來的東
西。我會把我找到的所有東西帶回家珍藏。我喜歡這些寶貝。我仍然
記得我把書盡力翻開,把封面和封底碰到一起。我記得,有些書不太
好翻開,翻起來阻力很大,這會讓我有些惱怒。我喜歡用手指觸摸書
很快,比較滿意
很棒的一本書
自己買好看,了解這方面人群。
好,正版,發貨快。
很好的了解了這個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