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來,梵高悲慘的人生震撼無數讀者,他的故事充滿苦難,也充滿人性。本書是梵高的個人傳記,講述梵高孤獨、悲情又充滿坎坷的一生,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常人讀不懂的世界。在那個世界中,我們可以沿著梵高探索自我的足跡,發現他瘋狂行為背后的真實與柔軟,深入他的藝術殿堂,體會其人生體悟之深和畫作韻味之濃。
值得推薦的梵高傳記。出版一周,榮登《出版商務周報》文藝類精選書籍新書榜,翰林文軒重磅推出!
他是一個被人看作怪胎,卻有著圣潔靈魂的“瘋子”;他是一個勇敢、熱情,用生命燃燒自己的天才。時隔經年,我們對其充滿敬仰,可在他的年代,世人都嘲笑他為瘋子。他的故事苦難,卻也充滿人性。
一本系統完整呈現梵高人生與藝術全貌的佳作,帶你進入一個常人讀不懂的世界,一個只屬于梵高的永恒的星月夜。
杜晨曦,文學熱血作家,情感勵志作家,信守向日葵“心向陽,不悲傷”的人生哲學。她的作品深刻而不晦澀,高昂卻不聲張,字里行間充溢著對生命的思考與領悟。
及時章 家族希望:梵高誕生,寂靜的童年生活
梵高家族和第二個文森特誕生
自然的親近者
驚人的秘密
求學生活初嘗孤獨
第二章 小荷初露:繪畫天才,走上畫商道路
嶄露繪畫天分
當上了畫商
來到倫敦
第三章 不棄熱情:戀愛失敗,樂做宗教布道者
治療失戀
備考神學院
布魯塞爾福音學校
第四章 貧困挫傷:礦區布道,生活信心受打擊
布道受挫
礦區生活
提奧來臨
開除公職
第五章 東奔西跑:他鄉學藝,開創新的繪畫技巧
布魯塞爾抱憾終身的友誼
初到紐南
與家庭的矛盾
安特衛普
到巴黎去
科爾芒畫室里的信息爆炸
兩個叛逆者
迷人的唐伊老爹
遇見高更
初見高更
小試牛刀的點彩畫
離開巴黎
第六章 初被認同:渴望生活,創獨特繪畫風格
一個人的阿爾勒
夜幕下的咖啡館
在漂泊無依的時候,家庭卻是最天然和穩定的避風港和支持源。當自己被陷在比利時地底的煤礦下不見天日,當自己被心愛的人拒絕孤苦伶仃,當自己被周邊的人排斥一文不值時,他都無數次想起這個叫家庭的地方和那一份關切。于是,灰頭土臉的梵高再一次邁入了家門。但是,再次回到父母身邊居住是一個挑戰。梵高還記得當年的那場大風暴是怎樣見證父母對自己持有異見,把自己的家庭分崩離析,又是怎么樣把自己推到千里之外的,和家庭同居仍讓他心有余悸。
果不其然,那些支撐自己活下去的家庭溫暖只是來自自己浪漫化的想象,一旦距離消失,那種不可消弭的矛盾又浮現出來。對兒子那段戀情的鄙視、對兒子事業無成的焦慮和失望,這些從梵高回到紐南后從父母的眼神和話語中又很深刻地感受到。敏感的他感到自己像一只在雨中流浪很久的狗,渾身濕透卻仍被家庭嫌棄為粗魯而把房間弄臟的畜生。他心里感到難過,但又無能為力。在他寫給提奧的一封信里,他這樣描述,“居住在家里并不比在荒原讓我有安全感”。但是,他和父母之間并沒有爆發大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他沒有錢去給自己租一個獨立的地方。
梵高硬著頭皮請父親同意自己使用家里的一個房間作為畫室,當他和父親談判時他牢記著提奧在信中的教誨:“有什么想法告訴我,不要試圖和父親爭辯,和他盡量求同存異。”出乎意料的是,父親雖還是保持著嚴苛的表情,但還是同意把家里放洗衣機的地方改成梵高畫畫的地方。于是,梵高在紐南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即使來到一個新的環境,也不能忘記自己的繪畫。調整了幾天之后,梵高已然適應了這兒的生活,他就開始馬不停蹄地進行繪畫。開始他在自己的畫室畫,但是腦子里出現的只有自己曾經觀賞、臨摹過的東西:米勒那種厚重陰沉的色彩、忠實平衡的構圖和逆來順受、表情木然的人物。可是,這些東西一點都不能給他點燃擠開顏料、打開畫板的激情。不能,一點都不能,因為他知道那些東西是屬于別人的,不是他梵高的。
看到兒子開始整天躺在床上愁眉不展,一點都不動那些繪畫的家伙,母親本能地感到梵高的繪畫遇到了瓶頸。“孩子,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媽媽,我沒法沒有壓力,我今年已經30歲了,可我還靠弟弟養著。我選擇了繪畫,就要把它當成事業來做,就要弄出一番成績。可是我現在根本沒什么靈感,也找不出自己的繪畫風格。啊,我快要瘋了。”
“不然你去室外寫生吧!視野開闊,搞不好會有新的靈感,”母親一邊心疼地撫摸著他的脊背一邊提出建議。煩躁的梵高聽到母親的建議后,愁緒仿佛有所舒展。在廣闊的世界里肯定能發現什么讓自己有創作欲望,并且只屬于自己的東西。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背著畫板早早地離開了家,他要盡早找到繪畫的狀態。小鎮和荷蘭的其他地方一樣,得益于潮濕的氣候和氤氳水汽,顏色不同于比利時黑褐色的大地,整體清爽、淡雅了很多。大片分布的農田如一幅展開的淺棕色的布景,點綴其中的屋舍、教堂和小商店也讓這兒少了苦難的滋味,多了寧靜和閑適的氣息。在博納日爾的不安和熱烈逐漸鎮定下來。
梵高待在外面的時間越來越長,他的目光也從自然風光轉移到那些勤勞耕作的人們,在田里彎腰播種的農人、在紡織機前織布的工人、推磨的工人、來往送信的郵差像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歡快地舞動在整個畫面上,他被一種整體的和諧和平靜所擊中,也越來越感受到繪畫激情的沖蕩。于是,他開始拿起了鉛筆,隨便窩在某個角落,對著那些天然的模特,開始勾勾畫畫起來。
相比于對自己的事業持有保留意見的父母,梵高更喜歡那些胸無點墨但對自己十分友好真誠的農人。他們對于梵高整天游蕩在村莊的各個角落表示不解,但本能地對這看似很高端的事情表示尊敬,對梵高的詢問和請求當模特的需求,他們也是熱情地應允。
在整個村莊里,梵高發現了一處能給自己帶來藝術靈感的地方,是村子角落的小廢棄廠房,小作坊主雇用了幾個工人,利用這兒閑置的織布機,進行了小生產。廠房很小,除了織布機和工人幾乎沒有地方讓他放下畫板和畫筆,梵高不得不很近距離地觀看他們的勞動。看著鉛灰色的、剝落墻紙的墻襯映的橡木織布機、織工臉上的細紋、破舊的衣服、冷漠淡然的表情和機械性的動作,梵高不禁生出了一種巨大的憐憫,希望把他們在世間承受的苦痛刻畫下來。為了更好地捕捉光線和圖像,他從一個織工那兒拿了一盞類似米萊《夜工》的小燈籠掛在房間內。而觀察了幾天后,當織布機上的布料慢慢現出彩色的紋路,小燈籠把大匹的布和人們弓起的背部投射到白色的墻壁,他又有種枯木逢春的興奮感和喜悅感。總之,這里是個每天都有新東西涌出的富礦。
白天,他就待在這兒出神地望著這兒的一切。到晚上,那些光影和神情就在腦海中跳躍翻騰,攪得他難以入睡,逼著他起身流瀉在紙上。看似是一個題材,但換一個時間和視角,他就有新的發現和感悟。于是,他有了各個角度的關于飛梭和織工的素描、水彩和油畫作品。他忘記了以前的那些屈辱和無奈,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創作中。
……
了解梵高一生的好書
11111
不錯,列為孩子的閱讀單
很喜歡這本書
正在看,很喜歡封面。
紙張很好!
書收到了還沒看,看了再來評價,先好評
這本書寫得還可以,像小說一樣。
不錯,還可以。
不錯,還可以。
不錯!是正版的,印刷清晰,顏色正,總之不錯
內容一般,包裝是新的。圖片有點少
書有點皺褶,但是還好
我還沒看呢 (●'?'●)
給侄女買的,買了好多,不過還是沒有買全,在當當買書習慣了,挺好的,送貨很快
其實早該讀了,還好現在終于有所了解了。寫的還行。已讀。
配彩圖,很喜歡、滿減活動價格很優惠,值得購買
個人比較喜歡,孩子正在學畫畫,接觸一下也很不錯。
還可以,第一次在當當買書挺實惠。快遞很快,昨天晚上下單的今天中午就到了
這本書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不錯的。但是就是很遺憾沒有買到人民出版社的梵高傳。老師要求啊,不知道行不行。
我心向陽,無謂悲傷:梵高傳才,走上畫商道S路 嶄露繪畫天分 當上了畫商 來到倫敦第三章 不棄熱F情:戀愛失敗,樂做宗教布道者
一口氣讀完,真的很震撼,我們只知道他的畫值錢,可是不知道他曾經的生活,他曾經經歷過的一切,原來天才只不過是執著于一件事,為那件事而生,看到他死在弟弟的懷里的時候,真的真的很傷心!
通過書不僅了解到梵高在藝術上的成績,更了解到了梵高成就的背后是如何的執著,孩子很喜歡
封面設計的很漂亮的一本書,梵高的經典畫作。我心向陽,無謂悲傷:梵高傳
此單其實沒收到貨,收到的是快遞小哥送來的賠付款,在包裹被偷竊后的第二天。當當的客服與快遞公司的服務非常好,效率超快。當我收到快遞小哥電話說包裹剛被偷了與客服溝通時,客服就告知可以馬上補訂,他們保證賠付,當當敢當當值得信賴!
買給初一的孩子看的。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屬于必讀類。講述了梵高痛楚潦倒,但卻才華橫溢的一生。想要在某方面有所作為,的確要付出畢生或很多的精力。名著究竟還是名著,有它存在的理由。語言通俗易懂,內容引人入勝,是一本經典好書。
看完之后,對梵高有一個很概括的印象。作者的寫作方法不是很對我胃口,而且將梵高的愛情和藝術之路分開寫,我讀起來感覺總缺了點什么,讀到后來才知道原來是分開寫的。因為之前沒有看過別的版本的沒有比較,但是這一版我不是特別滿意。
本書將梵高的生平寫的通俗易懂,雖然感覺有些作者有假想的成分,但是總體還可以。唯一有一點問題就是,我最關心梵高到底是割的左還右耳,結果書中寫兩處竟然寫的不一致,不知道是出版問題還是啥子問題!